登陆注册
13358300000021

第21章 崛起下僚(11)

知情后,因徐阶为人平易,范轼也不怕,就当徐阶召见众人时,当众对徐阶说:“学生这是被杨雄耽误了!”徐阶当场找来杨雄的文章,从《法言学行卷第一》,查到了这句话。杨雄这句话译成白话,就是颜渊(回)“学而时习”很快乐,但也有苦,苦在孔子的学问高深(卓)到极致(之至),想要领悟,必经苦思。徐阶恍然大悟,笑对范轼说:“本督学中进士太早,因而读书不多。”不仅当场纠错,而且把范轼的文章拔为第一。

由于徐阶走遍浙江,深入基层,处事务实,平易近人,且又不文过饰非,所以在浙江行省口碑不错。

虽主管浙江行省的学政,徐阶对朝廷的大事还是相当关注,并深为边境的安危担心。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京城传来的消息让他忧心,先是辽阳兵变,后是广宁兵乱,北方是济农的骚乱。济农是蒙语亲王的音译,史书上也称吉囊、吉能。济农屯兵十万于贺兰山,先后侵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大同又发生兵变,而鞑靼游骑扰大同,掠应朔,东南又有倭寇。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又传来辽东兵变、广宁兵乱、济农再犯大同的消息。凡此种种,引起了徐阶的深思,驻军为何哗变,御敌何以难奏其功?

一天,徐阶在随从的陪同下祭拜杭州岳王庙。没料想,这一拜却拜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

那天苍穹布满了阴霾,大地披上灰暗的色调。徐阶一行来到栖霞岭下的岳王庙西侧的岳飞墓地,只见四周古柏森森,墓前有照壁,上刻“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墓前分竖两个望柱,上有一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令判伪真。”在墓阙之下,有四尊铁铸跪像,细看乃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呙。抬头又见墓阙上的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墓地本就压抑,又逢四布阴霾,徐阶心头肃穆、敬仰的情绪夹杂着一缕凄然。一代名将出师未捷身先死,官场的险恶不言而喻。他想起了当年壮游时妙高台岳飞详梦,他想起了各处的兵变,想起了没完没了的边患,想起了岳飞“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怕死”的名言,不禁感慨万分。

正在感慨之时,见一老者匆匆赶来,连称:“来晚了!来晚了!”一问,才知是岳王庙的庙祝,须发皆白。徐阶笑说:“不妨事,不妨事。本就不想惊动。”那庙祝缓了口气说:“徐大人驾到,有失远迎,有罪!有罪!”说完便热情邀徐阶一行去庙内小坐,说有件镇庙之宝,请徐大人过目。何物为镇庙之宝呢?徐阶心中诧异,就说:“那就多有打扰。”

在庙祝的引领下,徐阶一行向右穿过甬道,来到了一排三楹的屋子前,徐阶脚刚踏上其中一间的方块地,顿感有一股霉陈气味扑来,这屋子太逼仄了,更兼天色不好,屋内皆暗,六七个人一站,便显得拥挤。那庙祝很狼狈,赶紧指挥两个老汉,往大门口搬桌子、条凳,向徐阶说:“屋内昏暗,只能在门外鉴赏了,只是委屈了列位大人。”

众人围着四方桌,在条凳上刚坐下,庙祝捧着一卷宣纸来了,边说徐大人请看,边摊开宣纸。说来也怪,那卷着的宣纸缓缓摊开,便顿觉眼前一片光明,那阴霾的天空,霎时云开日出,阳光普照。

惊异之余,徐阶和众人低头看时,阳光之下,只见头里三个大字:“满江红。”细看内容: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读完全词,在场者人人血脉喷张,齐声叫好!再看那落款“:恭录岳武穆遗词提调浙江学政按察佥事赵宽敬书壬戌秋六月。”

这是惊人的发现,原来是湮没了近四百年的岳飞的词作。原来这赵宽还是徐阶的前任先辈,赵宽恭录这首词的岁月,比徐阶来到人间还早了一年。

这是不意的收获。徐阶的脸上现出了灿烂的笑容,一直苦思的问题似乎有了答案。边患不断,烽烟四起,不就少了岳飞这样的良将,岳飞精忠报国这样的爱国激情,岳飞这样不怕死,视死如归的武将么?

倒是应该好好传播!徐阶想。当场取过文房四宝,也恭录一纸,向岳祝连连道谢。

回府后,徐阶找来岳飞平反昭雪以后,其孙岳珂于南宋理宗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编定的《金陀粹编岳王家集》(这是世上第一部岳飞的文集),翻阅一遍,未见《满江红》一词。岳珂搜集其祖诗文不遗余力,怎么不见呢,不会是伪作吧。徐阶走访了岳飞家乡汤阴县。在汤阴县岳飞庙中,有一碑林,其中一碑刻有岳飞《满江红》词。书写者为岳飞同乡、秀才王熙,刻碑时为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

徐阶如释重负,终于找到了旁证,而且此碑较杭州岳王庙藏文《满江红》还早四十四年。在汤阴岳飞庙,徐阶还喜出望外搜集到岳飞的其他遗文。风尘仆仆回到杭州,徐阶又从南宋陈郁《藏一话腴》中,读到岳飞“又作《满江红》,忠愤可见”这样的文字,陈郁虽未录全词,不也是一证吗?终于,他放下心来,这《满江红》词,当为岳飞所作无疑。从此,徐阶就开始编纂岳飞遗文。他把这件事当做实现教化的大事。他一边利用主管全省学政的资源全力搜集,哪怕是踏破铁鞋,一边字斟句酌,校核文字,精心编纂。

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初,徐阶把搜集到的岳飞遗文二十八篇、诗四、词二,编纂成册,定名《岳武穆遗文》,以自己的俸金在杭州府学刻板,印制成册,广为散发。至此,弘扬爱国精神,砥砺民族情操,令人荡气回肠的《满江红》首次出现在书册中。此后,明代李桢、单恂转刻发行,也收录《满江红》。清代黄祁宁、梁玉绳刻印《岳忠武王文集》也如法炮制。终于,湮没了近四百年的《满江红》重见天日,传遍天下。

次年朝廷内阁变动,因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四月张孚敬致仕,内阁由李时任首辅,夏言荣升次辅并兼任礼部尚书。徐阶则经过三年一度的吏部例行考核,一纸公文晋升为江西按察副使,从正五品拔擢为正四品,成了朝廷在地方的大员。

杭州官邸书斋。入夜待母妻睡后,灯下徐阶百感交集。他取出随身携带的可久青丝,对着它喃喃细语:“你我伉俪情深,谁知天不假年,朝犹哺儿,暮成永诀!遵你遗言,携你青丝度关山万重,延平赴任。有你相伴,因祸得福。外放七年,官拜四品。今我奉母命续弦,万望谅鉴。此去江西,前途难卜,望你依然相我,平步青云。”看来徐阶内心建功立业的渴望还是很强烈的。

来到江西南昌的按察使司,徐阶拜上司,会下属,都把一卷《岳武穆遗文》作为见面礼。《满江红》一词在南昌官员中一时传诵。

徐阶依旧主管学政。上任伊始就转辗南赣州寻访故老,采集阳明先生的遗迹。不采集尚可,一经采集,就感到朝廷版本对王阳明先生的评价和民间版本大相径庭。

在武宗时,宁王宸濠在江西叛乱,举兵发难,天下震惊,是王守仁(阳明)平定的,居功至伟,后封新建伯,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十一月王守仁去世。就在去世前四个月,还奉诏讨平断腾峡八寨的叛乱。王去世后,王守仁之子不得世袭父亲的爵位,而且丧葬也不得享受伯爵的待遇。因为朝廷对王守仁的评价是“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与朱熹学说格格不入;同时又“擅离重任,非大臣事君之道”。这一切,都因背后有双黑手在操纵,这双黑手就是议礼新贵桂萼。这王守仁之功,不亚于岳飞,这桂萼之奸比秦桧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说法并非夸张。断腾峡八寨之乱,屡剿屡起,迫于无奈,命王守仁出山,又怕王守仁功大,桂萼弹劾他“恩威倒置”、前江西军功冒滥”。王守仁平乱后病重,奏报朝廷告病假回乡。桂萼以吏部尚书之权,将奏表压下,将嘉靖蒙在鼓里。王守仁病趋严重,准假皇命迟迟不至,便起身回乡,不料病死于南安军中。桂萼又奏王守仁擅离重任,引起嘉靖震怒。施出这一环套一环的卑劣手段的背后,动机只是两个字“妒忌”。

这“江西军功冒滥”,罪名不轻。王守仁平宁王之乱,桂萼却认为,宁王原与王守仁“有约”,一起叛乱,是王守仁恐事不成,拥兵观望,后见宁王兵弱,攻城不下,才反戈一击,擒获宁王。

可徐阶听到的却是另一版本,事实是王守仁早知宁王图谋,预有准备。后奉命巡抚福州,赴任前乞假省亲,坐船南下,至丰城闻宁王叛乱,本想赶回幕府发兵征剿,途经吉安,太守伍松月称吉安粮草充足,邀他留吉安以镇叛。王守仁才在吉安征发各路军兵,迎战宁王叛军。

且出战之时,他将家属留在吉安公署,在公署周围堆满柴草,告诉守署士兵说:“我今出战,如果兵败,就举火焚烧公署,千万不可让我家人被宁王拘捕,以免受辱。”

在江西提调学政,徐阶的措施一如浙江,可谓如法炮制。转眼到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徐阶被提拔为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读,召回朝廷。洗马、翰林侍读只是从(副)五品,吏部却特意注明,徐阶以“四品供职”,几经打探,方知是已任内阁首辅的夏言的极力推荐。

他脑海里突然冒出二十七年前老知也所赠偈语的首句“长江上头与豹言吉”,“长江上头”是上游,是江之西,夏、聂均为江西人。“豹言”原以为指聂豹,看来也包括夏言。这两位是我的命中贵人啊!这偈语的第一句,算是完全应验了。

屈指一算,离上京还有三个月,这三个月做些什么呢?想着想着,他拿定了主意。

第二天,他与南昌知府商议为王阳明立祠事宜,那知府倒也豪爽,立马同意。接着便请人规划,聚集砖木,召集工匠,仅仅三个月在南昌城耸起了王文成公祠,徐阶终于了却一桩心愿。在祠堂落成典礼上,文臣武将,凡江西的方面大员济济一堂,虔诚地向阳明先生致礼。徐阶则文不加点,当场挥毫撰写了一篇《江西会城阳明先生祠新成奠文》。全文百字,盛赞了“致良知”的学说,称之为天下“至理”,表述了“我作斯(这)祠,志明圣学”的初衷。徐阶一反谨言慎行的常态,向桂萼之流,发起公开的挑战。看来时年三十七岁的徐阶赴京,与朝中奸邪依旧势不两立。那偈语的第二句“欲挽狂澜己下地狱”,莫非真要应验了?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为什么能

    毛泽东为什么能

    这是一本所有怀揣理想、敬畏历史的人都应阅读的书。本书没有从时间线索梳理毛泽东的生平,而是独辟蹊径,从修身立志、文治武功、战略决策、用人艺术、文学情怀等十二个方面,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缔造新中国,为什么能站立潮头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什么能影响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什么能成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成功者。
  • 纪伯伦全集(第三卷)

    纪伯伦全集(第三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曾国藩家族

    曾国藩家族

    本书从曾国藩兄弟的一家、曾国藩兄弟的儿女亲家、曾国藩兄弟的家族、曾国藩兄弟的后裔等章节着手,详细地介绍了曾国藩整个家族主要成员的功过是非,为后世研究曾国藩家族起到非常好的参考作用。
  • 慈禧传

    慈禧传

    慈禧太后17岁入宫,27岁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废掉辅政八大臣,开始了她的“垂帘听政”时代。在之后的48年里,她三次垂帘听政,扶助同治、光绪两代幼帝成长,实际控制着晚清的朝政大权。本书通过对历史材料的把握与整理,再现了慈禧的一生。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历史上称为北宋。北宋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有了显著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显著的。火药兵器的出现,罗盘针在航海上的使用,毕昇活字印刷的新创造,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它们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研究本土媒介的产业化,推介国际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先进理念,见证中国传媒经济学科建设的历程。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 DOTA世界

    DOTA世界

    无意中穿越到DOTA的世界,等待着他的究竟是什么?众神已经沉睡,留下了种种传承,当众神再次苏醒,近卫与天灾,势必要再次打响战争……他,何去何从?
  • 美女特工缠上我

    美女特工缠上我

    数学是逻辑工具,但也是人类对规律的认知;数学是冷漠的,但也是客观的;数学能穷世界天涯海角的尽头,算宇宙毁灭诞生之本源;数学是比物理化学更贴近自然本质的世界法则;数学即是真理;掌控了数学的真理,你便是神
  • 清浅之言

    清浅之言

    悲苦中二少女,与腹黑主管的爱情救赎故事。逗比网瘾少女,带上兵哥到处浪的浪漫故事。
  • 夷戮系统

    夷戮系统

    主角马墨峰回到了末世开始的时候,这一世他下定决心成为这个世界最强的人。
  • 心态决定生老病死

    心态决定生老病死

    《心态决定生老病死》主要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中总会有很多的不如意;体检时也总会发现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时刻提醒自己:心态决定健康,每天保持一份平和、快乐的心情,就每天拥有健康多一些!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除外伤外,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和基因有关系。先天之本是遗传基因,后天之本是心态。遗传基因目前不易改变,不如改变我们唯一能够掌握的心态。
  • 浮生静世

    浮生静世

    一颗罪恶的子弹射向许童的心脏,他终于对着林朗说出那句:“我爱你!”撒手而去。“不!”那一刻林朗发现他并不能这样放手,即使你去到另一个时空,我也要誓死跟随,我怎能让你独自一人在另一个时空里如孤魂野鬼般漂泊?……
  • 九霄仙帝

    九霄仙帝

    天地初开诞生了无极天地崩溃出现了无始阴谋下被逐出秦家的废物生死前断那最后一丝痴缠悟其道,持剑上九天
  • 男大当婚女二嫁

    男大当婚女二嫁

    第一次失败的婚姻,让她为过往的天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生活不是童话,现实狠狠的给了她一记耳光!重获新生,她记住了一句话: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为了女儿,她愿意变强,为了生存,她需要振作,为了爱情,她甘愿做他的小女人!这是一场男大当婚女却二嫁的战争!你若厌我,我便弃之;你若爱我,我便诱之!谁说爱情就没有勾心斗角?谁说二婚就不能拥有幸福?男人注定逃不出女人的手掌心!某个男人:女人,别做梦了,咱们趁早洗洗睡了吧!看看究竟是谁逃不出谁的手掌心!
  • 战争血歌

    战争血歌

    这是吸血鬼的时代,作为废物的吸血鬼炎彬努力一番挣扎后终于称霸这个世界,主宰战争,成为了战争世界中的王者!这是他的梦想,他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