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76000000019

第19章

他是桥梁专家,对于有关桥梁的科学知识和历史知识早已烂熟于心,加上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写起桥梁方面的科普文章来,真是如数家珍,妙笔生花。《启宏图,天堑变通途》、《中国石拱桥》、《桥梁远景图》、《桥话》、《桥名谈往》、《名桥谈往》、《五桥颂———泸定桥、卢沟桥、安平桥、安济桥、永通桥》、《洛阳桥与江东桥》、《天津的开合桥》、《联合桥》、《桥梁和桥梁技术》等文章,都是他在“文革”前关于桥梁的著名科普作品,其中的《中国石拱桥》于1964年被选入中学课本。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这是《中国石拱桥》的开头,写得多么富有美感!

茅以升的《桥话》于1963年2月开始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全文分四部分,四次发完。这四部分的题目是:“最早的桥”、“古桥今用”、“桥的运动”、“桥梁作用”。

毛主席读了《桥话》,很赞赏。1963年3月,茅以升出席全国农业科技会议,并与毛主席合影。

“你写的《桥话》我都看了,写得很好!”毛主席对他说,“你不但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呢!”

7.志在创建新力学

茅以升晚年曾回顾总结自己的—生,说到科研成就时,他不无遗憾地写道:“在我过去的工作中,我曾断断续续地作过不少科研,来完成我承担的各种性质的任务。由于任务的不同,我的科研不可能专精于一门或一科,因而也未能写出一本专著,对某种科学,做出特殊贡献,只是在国内国外的日报和期刊上,发表过不少科学论著而已。”

茅以升青年时就创业成功,平生业绩,传扬天下,但他还为自己未能在科学理论上作出杰出建树而感到不满足。为了弥补这种不满足,他的后半生,志在建立一门新力学。

他早年在大学教书,独创“学生考先生”教学法,有学生问他“力是什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为何相等”,这些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却涉及力学中的根本概念,回答起来很不容易。因此成了他的重要科研项目。

从字面来看,“力学”应是关于“力”的科学,但是,没有任何一本力学教科书能够说清楚,到底“力”是什么东西,至多只能搬出一些关于力的数学公式。就连力学奠基人之—的牛顿,虽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却也没有说出力的物理概念。“力”这个名词也运用非常广泛,好像可以给它戴上任何一顶帽子。打开报纸,就可以看到生产力、生命力、劳动力、能力、脑力、体力等无穷多的力。在一般自然科学中也可以看到干扰力、亲和力、热力、水力等各式各样的力。至于力学中的吸引力、排斥力、摩擦力、静力、动力、重力等的力,更是数不清了。究竟所有这些力,指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呢?好像有多少种不能说明的现象,就有多少种力。

再拿人们熟知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来说,一个人重重地打了另一个人一拳,挨打者肯定感觉疼痛,按照力学的解释,这是打人者用在拳头上的力作用于挨打者身上的结果。但打人者拳头落在挨打者身上的一刹那,也会感到一种反弹力,按照力学的解释,这是挨打者对打人的拳头产生的反作用力,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等的,因此打人者并没有占到便宜。虽然学过力学的人谁也不敢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是错误的,但谁也不会把自己挨打当做打人。如果有谁发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何相等?为什么理论和常识之间的反差那么大?”恐怕就没有人能够从根本上解释得清楚了。新中国成立后,茅以升开始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逐渐认识到,传统力学中之所以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是由于人们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理解和说明力的本质和作用,也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来看待物体运动,而根本问题就出在力学的基本概念上。他认为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从纠正力学的基本概念入手,建立新的力学体系。

到60年代,他对新力学的思考已比较成熟,开始在一些场合进行讲解,引起了我国力学界的重视。1961年3月,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曾代表中国力学会专访茅以升,商讨他所提出的力学基本概念问题。

同年,他写成了《力学中的基本概念问题》一文,系统地表达了他对力学体系的思考。文章首先列举了“力”这个概念在运用中的混乱情况。接着他用两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力学中的概念问题。

一个例子是两人拉绳,拉紧后,绳不动,人也不动,绳既“势均”,人也“力敌”,用来说明“平衡中的运动”。绳子从松的情况而拉紧到势均力敌的“平衡”,经历了一个被拉长,也就是“变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绳内的每一“分子”都要移动,都有“变位”,所有各分子的变位就表现为绳子总的变形。绳子所以能平衡就是由于被拉长,而拉长就是使分子有运动,这就是“平衡中的运动”。

另一个例子是两个球在运动中相遇,快的赶上慢的,因而发生碰撞,在两球未相撞时,后面的球快于前面的球,两球的力是不一样的,但当两球相撞的一刹那,两球的接触面上产生了相等的力和反力,因而两球就处于一刹那的平衡状态中。这就是“运动中的平衡”。

无论是平衡中的运动,还是运动中的平衡,都是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拉绳是手与绳的相互作用,手给绳“使劲”是给了“能量”而非给了力,绳子拉紧不能移动时,能量就存储在绳子上,稍松一点,绳子就将能量输出,绳子的松紧就是能量的输出与输入,从而产生不同的变形与变位、不同的力和反力。

两个球都在运动就都有能量,在运动中产生了变形,在相撞时的平衡中产生了变位。平衡随碰撞结束而结束,碰撞产生了两球能量的相互转化,改变了两球的能量与速度,随后,两球各以新的能量和速度继续运动。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知道运动与平衡、力与反力、变形与恢复、变位的进退等物理现象,都是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两个物体之间能量相互转化的结果,因此,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包含着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的许多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物体运动的发展。

经过以上的论证,茅以升得出结论说:“力学是物体运动的矛盾论。”

他接下来根据这个观点,对牛顿提出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作出了新的解释,并建议把这三大定律改称为“动性律”、“惯性律”和“矛盾律”。

根据以上的立论,他对现行力学教科书的形而上学观点展开了批判。

最后,他归纳全文,对建立辩证唯物的新力学提出了四点建议:(1)力学应当建立在矛盾观点基础上。

(2)在力学中,以能量转化为贯穿物理现象的唯一线索,以力为分析平衡问题的数学工具。(3)要清除现行力学中的一切孤立、静止和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特别要停止用以世界上没有的东西为对象的名词,如所谓“刚体”、“静力”、“动力”等等;要改革力学中罗列现象而不重视联系的缺点。(4)应当把力学中的分割阵地,按各种专业需要,分别统一起来,如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两课同“结构学”等合并为一门学科,供土木建筑专业运用,同“机械运动学”等合并为一门学科,供机械专业运用。

到1973年,茅以升进一步明确提出:“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应当是能而非力”,并以这句话为题写成文章,对《力学中的基本概念问题》一文中的观点作出进一步的阐发和补充。

可惜的是,由于工作繁忙,事务缠身,他最终未能写出一部建立新力学的专著,但他留下的思想成果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

8.在“文革”中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国开始了“十年动乱”,全国的知识分子普遍遭到打击、迫害,无数专家、学者、教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茅以升也未能幸免。

“文革”刚开始,林彪、“四人帮”鼓动群众“造反”,各单位、各地区都成立“革命”群众组织,造原来的党政机关的反,大多数领导干部被群众组织审查和批斗。同时,为了点燃“革命”之火,还发起了全国性的“革命大串联”,整个中国陷入一片混乱中。

1966年7月,铁道科学院的“造反”组织把茅以升定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和“反动政客”,勒令他搬出自己的办公室,与秘书挤在一间屋子里写交代材料。

就在当天,传来了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一定要保护茅以升同志的人身安全,保证不能妨碍他的正常活动。”由于周总理的保护,茅以升还出席了7月的最高国务会议,8月18日还同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接见群众。在铁道科学院,“造反派”对他还算比较客气,而其他几位老专家就只能几个人挤在一间小屋,像小学生一样并排坐着,写交代材料。

8月26日,对茅以升的批斗达到高潮。造反派给他戴上纸糊的高帽子,胸前挂着一个大纸牌子,上面写着“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几个大字,把他押上了院内广场的批斗台。

台下的造反群众高呼着“打倒茅以升”等口号,台上的造反派头头在宣布他的“罪行”,并逼令他交代“问题”。

“你说!”一位造反派头头逼令说,“以后我不坐小汽车了,再坐就打断我的狗腿。”

“你说!你说!”台上台下一片狂吼。

这是对人格的公然侮辱,茅以升一生崇尚“士可杀而不可辱”的气节,但面对这一群像着了魔的人,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

“我以后不坐小汽车了,”他很勉强地说,“再坐就打断我的腿。”

“不行!”台上有人叫喊,“你说,‘打断我的狗腿’,说‘狗腿’。”

“说狗腿!说狗腿!”台上台下许多人喊叫着。

但是茅以升就是不说“狗”字。在一阵威逼之后,他突然大声说:“有句话我不知该讲不该讲?”

“你讲吧。”台上人说。

“这个月18日,”他抬起头沉稳而有力地说,“我上天安门城楼,见到了毛主席。”

当时中国正盛行个人迷信,毛泽东的权威至高无上。茅以升这句话果真灵验,造反派们不再肆无忌惮地对待他了。

批斗结束后,他不知胸前的牌子怎么处理,问秘书,秘书也无法回答,又去问造反组织,回答说让他下班时把牌子放在传达室,上班时从传达室挂上牌子。

他被剥夺了坐小车的资格,每天乘公共汽车上下班。当时正是“红卫兵”大串联的高峰,北京的公共汽车拥挤不堪,年轻人上下班挤车都很艰难,而茅以升已年逾古稀,每天上班要换乘三次车,经过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铁道科学院,他挤车的艰难吃力可想而知。由于心情沉重,奔波劳累,精神紧张,他的胃病发作,每天中午在单位,只能吃点开水泡大米花。

好在这样的时间并不长,在周总理的干预下,茅以升恢复了坐小车的待遇,10月1日国庆节,他又同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文革”的前几年,茅以升不得不应付的一项繁忙事情,就是不断地接待“外调”人员。他建国前曾在许多单位任职,交往极其广泛。而那些和他有过联系的人在“文革”中绝大多数受到审查,他们所在单位或地方都派出调查人员,找到与被审查者有过关系的人,收集被审查者的材料。这些外调人员频繁光顾茅以升,不论是上班或在家,他都要接待这些人员,有时一天要接待好几批。除了谈话外,还要写证明材料,工作量是很大的。

有时他自己时间不够用,就请秘书帮他抄写。

他对待外调,极其认真,因为他知道这些材料关系着被审查者的命运。他极力回忆被调查者,同他接触的时间、地点,担任过什么职务,作出过什么贡献,然后准确地答复。

有的外调人员怀着整倒被审查者的用心,诱导茅以升提供不利于被审查者的材料,甚至在达不到目的时,拿当时通行的政治大话恐吓他,但他坚持实事求是,决不屈从和苟同。

“对人的历史负责,”他反复说,“也就是对自己负责。”

在那丧心病狂的年代,令人心悸的消息不断传来,许多革命老前辈和科技文化界知名人士或被关押,或被揪斗,或死于非命。茅以升心情非常沉重,好长时间沉默寡言,很难露出笑容。

他的权限被剥夺了很多,不能开展正常的工作和研究,但他又是一个绝不愿虚度光阴的人,于是便着手研究便于使用的图算器。他亲自买来纸张,在他那狭小的书房里剪呀画呀忙个不停,裱糊成各种各样的图算器。只有在完成一件图算器具时,才能见到他发自内心的一丝笑容。

他的研究是富有成果的。1982年3月,广州图尺算协会召开首届年会及特殊算具观摩交流会,他写文章表示祝贺。文中谈了他研究图算的经历和心得,指出图算在电子计算机时代仍有存在的价值。文章的题目是:《图算如下棋,可以启发智慧》。

茅以升从小喜爱文学,一生不衰,知道好多与桥有关的典故和文学作品,早就认识到中国古桥不仅是提供交通便利,而且也是一种文化。“文革”中间,他觉得无事可做,又觉得浪费光阴是莫大的罪过,于是忽发奇想,要为桥梁文化作点贡献。他和两位志同道合的老友广查博搜,把古往今来描写桥梁、歌颂桥梁、用桥作比和与桥有关的诗词曲文,以及桥边悲欢离合的故事汇集起来,用工工整整的小楷,抄录在一式的稿纸上。他亲手装订、设计封面,题名《桥话》。日积月累,居然集成厚厚的一套共九大册的《桥话》,可以说是一部关于桥梁的文艺鉴赏辞典。他把这一套手抄本安放在书橱中,非常珍视。

同类推荐
  • 楚霸王项羽传

    楚霸王项羽传

    当项羽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不但立即成为这一出戏的主角,而且还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主角。他用自己的真情实意来表演着他自己,他是那样的投入,为了演好他自己,他舍弃了他的家族,他的权力,他的财富,以至于他的帝国。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在他以前找不到这么真诚地表现自己的人物,在他以后,也一直没有出现这样的人。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华人十大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95年5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原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更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江泽民主席为之题写了馆名。2011年,上海交大也建成钱学森图书馆。同年12月8日,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钱学森》由童苏平、邢娓娓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张啸林全传

    张啸林全传

    民国初期的上海租界割据,帮派林立,当时的上海滩正处在这样的愁云惨雾之中。张啸林早年在杭州城里就作恶多端,后来闯入上海滩,开赌场妓院、贩毒,心狠手辣,大赚黑心钱,被人称为“三色大亨”。他充当蒋介石的刽子手,杀害革命人士。他还梦想坐上汪伪浙江省长的“宝座”,卖国求荣,做日本人的走狗。贪婪的本性使张啸林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随着张啸林叛国举动的愈演愈烈,国民党的不安与日俱增,蒋介石亲自指示军统局长戴笠对张啸林予以制裁。最终,死在军统派去的杀手林怀部手上,从而结束了他这罪恶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怒荡天下

    怒荡天下

    地球青年周易重生玄黄大世界,体内被人打入神秘封印,修为不得寸进,受人白眼。一朝觉醒,惊现妖圣破损元神,得奇遇,炼神水,怒荡天下。人若不公,灭之!地若不公,平之!天若不公,荡之!
  • 人海风声

    人海风声

    如果有一天,我变得足够优秀,也能够在人海里重新遇到你,那时你身侧也没有别人,我就一定会竭尽全力追你。
  • 有些事其实有所谓

    有些事其实有所谓

    人活着,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是有所谓的,是必须在意的,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你必须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对待,必须用满腔的热情去维护,甚至用最宝贵的生命去铸就。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诚信心、感恩心、关爱心、道德观、是非观、荣辱观……这些都是有所谓的。正是这些有所谓的东西,成就了人们有所谓的人生,成全了人们有所谓的现实生活。
  • 永生之沙

    永生之沙

    淹没在历史中的鬼才,纵横捭阖,问一个苍天明月公与不公,问一个天道春秋长生与否;踏破历史长河,斩断长生因果····
  • 血色手链

    血色手链

    一个地下城的王者,不停地在追寻自己的梦。一直在寻着梦中的她。一个痴情的女子,从那断桥残院开始,慢慢和康鸿盘一起踏上浪迹之路......
  • 苑洛集

    苑洛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因为青春所以叛逆

    因为青春所以叛逆

    真实的青春恋爱小说,真实的兄弟闺蜜,在一次次伤害后渐渐成长,明白了许多,青春敢爱敢恨敢挥霍。
  • 联盟秘史

    联盟秘史

    英雄联盟之中英雄无数,何等人才能称之为英雄,是联盟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创造了联盟?那些扑朔迷离强悍无比的神器,中娅沙漏、灭世者的死亡之帽、兰德里的折磨等等到底从何而来。神器配英雄,荡气回肠的史诗诗歌到底什么是最强神器,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 陆林好汉愿招安

    陆林好汉愿招安

    初遇,她被他逮进拘留所:“警察叔叔,我这么温柔可爱美丽大方怎么可能有参与杀人的嫌疑呢?”陆延:“我老吗?”她:“......”再遇,林招安好好的捉个鬼却被他搅了个稀碎,哦!他身上还多了个流血的伤口!嘿...报仇否?林招安奸笑......三遇,喂!一上来就抱住她是个什么状况?“帮我。”陆延在她耳边低声道。好的,警务人员......后来......他知道了她的秘密!“见鬼的男人,你跑不了了!”于是林招安开始了她的追男人计划!林家的几个大老爷们也齐齐上阵喽!
  • 末日惊变

    末日惊变

    宅男阿飞像往常一样守在电脑旁,紧张的盯着屏幕上Boss的血量值,绚烂的技能在老牛头怪上炸开了花,然而激烈战斗的阿飞却没有注意到窗外的景象。窗外血色蒙蒙的一团团云彩向地面越来越近,一朵朵红云劈下一柱柱黑色闪电,如同游戏中法师的末世审判技能一样,隆隆作响,阿飞被雷声吓得一屁股坐起来,鼠标都扔到一边去了道:“我日这是什么鬼?红色云彩还劈雷你当这是刷怪呢?"阿飞急忙穿上拖鞋,奋力打开窗子,卧槽真是NB这是什么状况我是不是没睡醒呢?”一道紫色的闪电以惊人的速度划过天际,只听一声惨叫:"卧———槽————”自此一个乱世魔头就此诞生,掀起了一方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