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76000000009

第9章

杭州民间流行一句谚语———“钱塘江造桥”,用来形容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他来杭州,就是要做这件不可能成功的事。

1.受命造大桥

1933年3月,正在北洋工学院教书的茅以升收到一份电报和一封长信。发信人是他在唐山路矿学堂时的同学,现任浙赣铁路局局长杜镇远。信中说:“浙赣铁路已从杭州修到玉山,一两年内就能通到南昌。浙江全省的公路也已经有3000公里,正与邻近各省连接。无奈钱塘江将浙江省分为东西两部分,铁路、公路无法贯通,不但限制了一省的交通,而且对全国也大有妨碍。建设厅厅长曾养甫想推动各方,在钱塘江上兴建大桥。现在时机成熟,他准备将这个重任托付给你,特请我向你转达这个消息,请你见信后,立即来杭州,与曾养甫当面商谈一切事情。”

茅以升读完信,万分激动。这机会简直是从天而降!

激动过后,他开始冷静思考种种问题:

造这么大的桥,要花多少钱!南京国民党政府的许多建设计划,都是纸上谈兵,难道浙江一省能有这么大的实力吗?

曾养甫这个人,只见过几次面,印象不错,但并无交往,他怎么会这样信任我?最终会把造桥重任交给我吗?

更重要的是,钱塘江以险恶著名,在这江上造桥,自己能胜任吗?

正在他疑虑之际,又收到了在美国留学时的同学、浙江公路局局长陈体诚的信。信中劝他说:“我国铁路桥梁,过去都是外国人包办的,现在我们自己有造桥机会,千万不可错过!”

陈体诚的话勾起了茅以升对我国近代筑路史的痛心回顾。

从19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有铁路,筑路权大都被帝国主义列强所垄断。他们划分势力范围,没有通盘规划,只想避难就易,尽快得利,不求一劳永逸,经久耐用。例如郑州黄河桥,由于基础不牢固,洪水季节,要从远处运来大量碎石抛进河里,保护桥墩,火车还要减速过桥,有时甚至中断行车,火车开到岸边,乘客要下车步行过河,再上对岸另一列车。

还有些交通要冲,如武汉、南京,两岸铁路早已修到江边,却不造跨江大桥,长期依靠轮船中转,耗费人力、财力和时间,一遇洪峰或风暴,轮渡也被中断。

更痛心的是,由于长期受制于外国人,许多中国人都不相信中国人能够独立建造大桥梁。

想到这里,一股为中国人争气的热情涌上心头。他抛弃了一切顾虑,立即向学校请假,鼓起勇气南下杭州,商谈建桥大事。

到了杭州,茅以升先见到了杜镇远、陈体诚、竺可桢等老同学。竺可桢这时是浙江大学校长。他们都劝茅以升一定要接下建桥重任,千万不要推辞,并向他解释说:浙江是比较富庶的省,铁路、公路都在积极兴建,钱塘江造桥是当务之急;曾养甫这个人很有魄力,政治上有后台,和江浙财阀交往很深,由他发起造桥,加上各方赞助,肯定能够成功。

朋友们恳切的劝说,寄托了对茅以升的信任和期望,更增加了他的信心,于是他欣然去见曾养甫。

曾养甫正在发高烧,在病床上会见了茅以升。“钱塘江上造桥,是全体浙江人多年的愿望。”曾养甫说,“我一来杭州,就想推动各方,做成这件事。我看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钱,二是人。不仅要想尽办法去筹款,而且有了款,还要有人会用,才能把桥造起来。”

茅以升认真地听着。

“关于筹款的事,”曾养甫继续说,“看来很有希望;关于主持造桥的人,我也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请你来担任。你如果肯答应,我们共同努力,这事就更有希望成功。”

“将来经费我负责,工程你负责,”曾养甫加重了语气,“一定要把桥造好,作为我们对国家的贡献,你看如何?”

听了这一番坦率、恳切的话,茅以升很受感动,当即表示接受这一重托。

曾养甫感到振奋,紧接着问:“我们能不能一言为定,决不反悔?”

“一言为定,决不反悔!”茅以升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过———”茅以升稍后补充说,“最关键的是,我们能不能战胜在钱塘江上造桥的困难。如果不能,接受这个任务就无从谈起了。”

“这个我明白,”曾养甫说,“你是桥梁专家,究竟能不能造桥,当然要由你来决定。”

“造桥所需的资料,”茅以升问,“是等我以后再收集呢,还是先做些准备?”

“建设厅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正在做这个工作。”曾养甫回答,“除了收集已有的水文、地质、气象资料外,并在可能建桥的地址,进行了江底的地质钻探。

所有这些,当然都是初步的,可以供你参考,将来你还要大量补充。”“我马上研究这些资料。”茅以升说。“哦!”曾养甫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说,“有个情况,需要向你解释一下。我已将一些建桥的工程资料,寄给了美国专家华德尔,请他作一套钱塘江桥的工程设计。”

“这是为什么?”茅以升大惑不解。

“你不必在意。”曾养甫笑了笑,说,“这是由于政治原因。现在好多人都迷信洋人。华德尔是铁道部的顾问,让他作设计,他就不会反对我们修桥了,而且还可利用他的招牌来筹款。至于他的设计用不用,你尽可斟酌。我很希望你能作出比他更好的设计。”

后来,茅以升的设计和华德尔的完全不同。但曾养甫与铁道部交涉和向银行筹款时,总说是根据华德尔的设计略加修改。直到经费有了着落,他才理直气壮地宣传说:“钱塘江大桥完全是我们中国人自行设计的!”

2.险恶的钱塘江

茅以升原来没料到和曾养甫谈得那么顺利,所以请假时间较长。在剩下的时间里,他研究了曾养甫提供给他的资料,并到钱塘江作了一些实地调查。

钱塘江,简称钱江,此外还有浙江、渐江、曲江、之江、广陵江、罗刹江等别名。它发源于安徽的凫溪口,上游名新安江;与兰江会合后,流向桐庐,名桐江;再流往富春(今称富阳),名富春江;又流到杭州,才叫钱塘江;最后由杭州东流入海。

为什么江名“钱塘”,是因为杭州在古代名“钱唐”,唐代因避讳国号,改“唐”为“塘”。

上游的新安江,不过是普通河流,再往下流,江面越来越宽阔,到杭州成为大江,最宽处达3公里。从杭州入海,经过千百年的冲刷淤积,先形成杭州湾,后更扩大成喇叭形的王盘洋。

钱塘江在上游山洪暴发时,江流滚滚;在下游海潮上涨时,波涛汹涌。如果山洪与海潮上下并发,更是翻腾激荡,势不可当。有时台风袭来,辽阔的江面浊浪排空,最为凶险。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游到钱塘江,正逢江水汹涌,无法可渡,只得向西120里,从狭窄处渡过。

唐代诗人施肩吾在《钱塘渡口》诗中提到这件事,好像很不理解地问,秦始皇为什么不修一座桥呢?

是呀,秦始皇是历史上多么不可一世的皇帝,连万里长城都修起来了,何况区区一座桥呢?

但是,要在钱塘江上造桥,谈何容易!除了江面上的狂风巨浪难以战胜外,江底的泥沙,又是一大障碍。

它非常深厚,在水流的冲刷下不断流动,使江底变幻莫测。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钱塘江之所以叫罗刹江,是因为江中有一块罗刹石,非常高大陡峭,经常撞破船只,可是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已经被泥沙埋没,后人连它在哪里都不知道了。由此可见,江底的泥沙是多么深厚。因此,杭州民间有“钱塘江无底”的传说,这个“底”是指泥沙下的硬底。

钱塘江的水、土、风都不比寻常,在这里建桥,可能吗?在杭州民间,如果有人认为某一件事不可能做成,就会说—句“钱塘江造桥”,或者说一句“两脚跨过钱塘江”。

曾养甫约茅以升来杭州,就是要做成这件不可能成功的事。

一条江河的形成,是水、土、风这三个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一座桥是建在水、土之上,又受风的干扰。它的建成,就是克服了水、土、风的阻碍。因此,在桥的设计之前,必须要收集关于水、土、风等自然现象的一切资料,这就是水文资料、地质资料和气象资料。

茅以升从曾养甫提供的资料中,初步了解到钱塘江自然现象的整体情况,结合自己的调查,经过认真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在适当的人力、物力条件下,从科学方面看,“钱塘江造桥”是可以成功的。

在回天津之前,茅以升又和曾养甫谈了几次话,曾养甫一提到造桥,总是滔滔不绝,强调势在必行。他生怕茅以升心存顾虑,一再声明,“造桥工程完全由你负责,我决不干涉。”当茅以升把调查研究的结论告诉他时,别提他有多么高兴了。

最后,茅以升和曾养甫约定,回天津后就辞去北洋工学院的教职,学期结束后就来杭州。

3.组成建桥班底

1933年8月,芽以升再来杭州,开始钱塘江桥的筹建工作。浙江省建设厅成立了“钱塘江桥工委员会”,茅以升任主任委员。稍后,浙江省政府又成立了“钱塘江桥工处”,茅以升任处长,直到新中国成立时,他一直挂着这个“处长”头衔。

桥工处刚开张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组成建桥的领导班子和技术班子。当时中国没有自己专门的建桥技术队伍,茅以升过去在学校工作,也对此毫无准备。好在他平时交往广泛,注意这方面的人才,与他们都有些交谊。曾养甫已把用人全权都交给了他,于是他用人唯贤,精选人才,一个一个地请到杭州来。

他首先想到的是老同学罗英。“有罗英来和我合作,共同指挥建桥工程,我就更加胆壮了。”他对自己说。

罗英,字怀伯,与茅以升、郑华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同班同学。回国后,郑华曾负责修建南京浦口间的轮渡,后来经商去了。罗英一直在铁路、公路部门工作,已修建过几座桥,经验丰富,当时是山海关桥梁厂的厂长。接到茅以升的邀请,他立即辞职来到杭州。

那时的惯例,工程机关的首长都兼任总工程师。茅以升出于对罗英的尊重和信任,请他担任钱塘江桥的总工程师。他们二人在建桥过程中肝胆相照,甘苦与共,合作非常融洽,并成为事业上终生的亲密伙伴。

除了请罗英帮助负责整个工程外,茅以升还请到了梅旸春、李学海、李文骥、卜如默四位资深工程师,分别负责建桥工程的各个环节。他们之下,还有一批得力的工程技术人员。

茅以升知道,钱塘江的工款来之不易,所以他尽量减少用人,组成一个非常精干的机构。全面开工后,全处包括行政杂务人员总共还不足60人。

罗英在1935年向外界介绍的《钱塘江桥工程大概》一文中这样写道:“大桥工程均分工合作,工作人员均属年轻有为之士,日夜工作……钢架工作由工程师梅旸春指导,混凝土工作由工程师李学海指挥,打桩工作由工程师卜如默监理。作者虽负工程上责任,但全部事项,概由本处处长茅以升博士指挥而总其成。”

茅以升当然是建桥班子的灵魂和主脑。但他从不把建桥的功绩据为己有,一再强调:“钱塘江桥是集体创作”,并把罗英的功绩摆在首位。

1941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在贵阳开会,为表彰茅以升修建钱塘江大桥的功绩,学会授予他荣誉奖章。他在致辞中说:“这个奖章应为罗英先生和全体职工所共有,我只是一个领奖代表人。”1946年,他撰写大桥纪念碑文,将桥工处所有同事以及为建桥而遇难殉职的职工姓名都一一列入。

4.精心设计

桥工处的组建刚初具规模,钱塘江桥的工程设计也随之开始。

一项好的工程设计,必须要体现经济、坚固、方便、美观的原则。茅以升面前摆着美国专家华德尔的设计方案,根据这个方案,建桥费用为当时银元758万元。如果我们自己的设计方案费用超过华德尔的,很有可能被否决掉。茅以升也深知筹款的艰难,所以他的设计要力求少花钱。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3)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阶下囚:宋徽宗

    阶下囚: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其人很有文采,但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他在位二十五年,最终落个国亡被俘、折磨而死的下场。当政期间,他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大肆搜刮民财,大建宫观,并且信奉道教,发给道士俸禄,自称是“道君皇帝”;不仅如此,他还不断对外进行战争,在1120年,与金朝订立盟约要夹攻辽国。结果导致后来金军南下攻宋。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后死于五国城。《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阶下囚徒:宋徽宗》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宋徽宗的一生。
  •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

    二十位人性见证者

    20世纪上半叶,电影还不发达,电视刚刚起步,一批优秀的摄影家,开始用镜头叙述时代的变迁,记录人生百态,揭露最真实的人性。他们的镜头里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城市和农村、战争与和平、时间与细节……同时,这些作品都打上了强烈的个性化的印记,表达出摄影家的观念、情感以及他们观察和触摸外部世界的方式,他们是20世纪的“人性见证者”。作者阮义忠以亲切活泼的笔调及丰富的摄影作品,介绍了桑德、布列松、卡帕、阿勃丝、寇德卡等二十位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杰出摄影家的生平经历与影像风格。
  • 李素丽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李素丽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热门推荐
  • 消失的B队

    消失的B队

    卢克斯公司在西南某地的一个生物基地,出现了一些不明事件。调查此事的调查员和一个小队的警卫神秘消失。
  • 穿越之昌盛国

    穿越之昌盛国

    “为什么啊?”她委屈的问道,然后眼珠子转了转说:“你想想啊,有个徒弟多好啊,你就差不多的教点什么轻功水上漂啊,降龙十八掌啊,打狗棒法啊什么的武功,然后当你累的时候有徒弟可以帮你递板凳,当你热的时候徒弟可以帮你扇风,当你困的时候徒弟帮你送被,当你饿的时候徒弟可以帮你做饭,当你忙的时候徒弟可以帮你打扫卫生,当你闲的时候徒弟可以陪你聊天…总之,收个徒弟你绝对不亏啊!”“可是这聪明善良,活泼可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优雅美丽,富有诗意的徒弟看起来很难找啊!”他放下碗筷,右手食指揉着太阳穴,一副“苦恼”的样子。......
  • 送王昌龄

    送王昌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石屏传

    石屏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石屏传》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屏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一生,重点介绍了石屏寄情祖国航空事业,立足本职工作,设计了K—8和教8飞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外贸出口的神话,改写了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等内容,反映了石屏一生浓浓的航空情缘。
  • 光影戒弑神

    光影戒弑神

    他和她天生一对,却因为一次误会拆散,但在心中还在互相爱着,她是华夏沐家的千金,他是孤儿却有着明星的脸,无意间得到一枚戒指的他为了证明自己不吃软饭,他为了保护她,疯狂修炼,从此,为了她,神挡杀神,魔挡杀魔,但是却再也回不到从前
  • 马超推理小说系列之悲伤的天空之城

    马超推理小说系列之悲伤的天空之城

    本书由《悲伤的天空之城》《将军令》《你为什么而存在》三卷组成。200年后的机器人来到他的时空拯救他,成功后,是要付出代价,将会有各种惊险事件来到他身边。看看这位侦探如何破案,冒险,逃脱……惊险的动作,悬念起伏的案件,凄美的爱情,各种科学一一上演……本小说是一卷一个事件
  • 叫我女皇大人

    叫我女皇大人

    “王爷,皇帝?没兴趣!宠妃,皇后?更没兴趣!姐只爱女王忠犬配!”21世纪的她轰轰烈烈的穿来了,一睁眼,暗杀,投毒,入狱,绑架各种阴谋阳谋接踵而来,她从容应对,大放异彩,谁知世事无常,一夜间家破人亡。九死一生,步步诛心,终于登上那万人俯首的位置,以为尘埃落定,谁知等着她的是更大的杀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斗罗大陆之星辰无疆

    斗罗大陆之星辰无疆

    烟尘散尽,凡尘已了,神界又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拥有创世之力的神之子,陨落百万年的月神神位,传承何方?汤谷,虞渊,阴阳相悖,善恶相存......怀着对原著斗罗大陆的敬意与畅想,小星谨在此寄上自己对斗罗世界的怀念与感触,望与君共悦
  • 剑神之剑弑乾坤

    剑神之剑弑乾坤

    这是一个名叫剑道的大陆,但在这着剑道没落的年代这只是一个笑话,一个少年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叫剑尘,如彗星般崛起的天才,看剑尘如何在这剑道遗失的年代闯出一片天地。。。级别安排武徒。武者。武士。武师。大武师。武灵。武王。武皇,武尊。九个级别。让我们一起弑乾坤,破万物,建纪元
  • 茶馆和糖

    茶馆和糖

    一间不起眼的茶馆,一个如同被全世界抛弃了的穷学生,一个翦翦双瞳柔美似水的小掌柜,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掌柜。世道变,人心却不变,无论过了多少年,你都离不开这间茶馆,离不开那颗轻盈剔透的,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