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76200000012

第12章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上曾给竺可桢派了一名警卫员。可他认为自己不需要警卫,常常要这名警卫员去帮助别人工作。当他知道这名警卫员来自农村,文化程度很低时,就给警卫员买来书本纸笔,教他学习文化。

党支部邀请了许多党外的著名科学家参加竺可桢入党的支部大会,如吴有训、华罗庚、严济慈、尹赞勋等。他们在会上也发了言,他们向竺可桢表示祝贺,并表示也要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吸收竺可桢入党,对于密切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知识分子特别是著名的科学家的关系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支部大会就要结束了,会场的气氛十分热烈。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格外高兴,诗兴大发,为纪念竺可桢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他即兴赋诗一首:雪里送来炭火,炭火浑似熔钢。老当益壮高山仰,独立更生榜样。

四海东风骀宕,

红旗三面辉煌。后来自古要居上,能不发奋图强?

一九六二年六月四日郭沫若

竺可桢入党后,认为自己已是无产阶级的一员,应该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他在南京珞伽路有一幢小楼,那还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竺可桢通过银行贷款方式修建的。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在南京工作的子女住在里面。竺可桢决定不保留任何个人名义下的财产,他坚决要求把这幢楼房捐献给国家。

他对住在这幢楼房中的孩子说:你们没有住处,仍可以居住在这里边。但是,你们住几间,就要按国家的规定向有关部门逐月交纳几间的房租。

他还把自己故乡绍兴的竺家老宅也捐献给了国家。

7.厚积薄发的《物候学》

人们都知道,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人们还知道,季节的划分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位置,把一年均匀地分成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时段,称为天文季节。

根据大气环流和气候要素划分的季节,称为气候季节。

根据物候现象划分的季节,称为物候季节。物候季节的划分对农业生产具有特殊的意义。物候学和气象学是姊妹学科。气象学观测和记录一个地方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幻,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物候学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南来北往,了解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那么,究竟什么是物候学呢?

物候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环境条件周期变化关系的科学。研究物候学是为了认识季节变化的规律,为农业生产和气象学研究服务。

观测物候,在我国具有久远的历史,而使物候学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竺可桢堪称为开创者和奠基人。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农民就根据他们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划分制订出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如惊蛰、雨水、小满、小暑、大暑、白露、霜降、小雪、大雪等,节气的划分直接表现了气候特征。但是,这些节气概括的气候特征仅仅适用于黄河中游地区,它既不能代表广阔的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更不能代表全国各地千差万别的气候状况。

竺可桢认为,应该在全国各地开展物候观测,然后依据这些观测结果,编制出各地的自然历,以作出不误农时的物候预报。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竺可桢还在南京的东南大学执教时,就开始了对物候的观察。从那以后,尽管四处迁徙,生活动荡不安,可无论走到哪里,竺可桢都在日记中坚持做物候记录:1935年5月24日(杭州)

晨阴,有阳光。金丝海棠盛开,代代花多落,东面一枝正开。桐花落。

1942年3月29日(北碚)

油桐多已开花,温泉海棠将谢,山梅花盛开,今晚又闻杜鹃。

1948年3月28日(杭州)

院中迎春花尽落,柿树见芽,玉兰舒叶,桃花落尽。

……

在那些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他记录这些物候现象不是出于闲情逸致,不是借物抒情,甚至也不是为了搞研究。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他个人的境遇都不具备搞科研的条件。他做这些记录更多的只是出于一个科学家的行为习惯,对待客观事物真实记录的科学态度。

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定居北京。工作、生活相对比较安定,他开始了对物候学较系统、深入的研究。

从1950年开始,竺可桢每天在早晨上班之前和下午下班之后出现在北海公园。他早晨从公园的北门进去,然后从公园的南门出来;下午则从公园的南门进去,再从北门出来。日复一日,经年累月。连公园里看大门的人都知道,如果哪一天他没有到公园来,那一定是他出差到外地去了。

竺可桢每天去公园,不是为了观赏景物或散步游玩,而是为了定时定点观测物候。年复一年的冰融花开,絮飞燕来,这每一个物候现象发生的时间、地点、特征都被他认真地记录在册。

那时候,竺可桢的家住在北京地安门东黄城根,中国科学院院部则在北海的西南角。每天准时准点,竺可桢乘坐着接送他上下班的小汽车来到公园门口,他下车后横穿公园而过,司机把汽车开到公园的另一个门口等着他。

观测物候,必须持之以恒,不能间断。而竺可桢的工作却十分繁忙,除了科学院的工作外,他还有许多社会兼职。最多时,他的社会兼职曾达20余个。这—切,都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但竺可桢无论多么忙,都从未中止过物候观察和记录。

日复一日地漫步在北海公园,竺可桢感受到了季节更替的细微变化。

初春时节的北海,坚冰开始融化,天空中有南来的雁行。

仲春时节,榆树开花了,杏树开花了,玉兰开花了,红的红,白的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甜丝丝的气息。

暮春时节,桃花谢了,杏花落了,枣树开始发芽,紫荆悄悄地开花。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箭一般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当布谷鸟的一声声啼叫响彻晴空时,天气就进入初夏了。

那是个初夏的夜晚,竺可桢从书房走了出来,他摘下眼镜,轻轻按摩着鼻梁,若有所失地问夫人陈汲:“你听到布谷鸟的叫声了吗?”“你没有听到,我就更没有听到了。”陈汲笑道。“为什么呢?”竺可桢不解地问。“因为你的听觉比我灵敏,每年都是你先听到的。”“可今年我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听到呢?”竺可桢说,“我怕是因为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你帮我听听,听见了告诉我,好吗?”

陈汲答应了他。

过了两天,陈汲听到了布谷鸟清脆的叫声。当她告诉竺可桢时,竺可桢笑吟吟地说:“我也听到了。可见,这不是听觉灵不灵的问题,而是留心不留心的问题。”

说完,竺可桢又引经据典地给陈汲写下了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渐渐地,夫人陈汲成了竺可桢观察物候的帮手。又是一个早春的日子,竺可桢要到外地去进行野外科学考察。他嘱托小女儿竺松说:“你每天上学放学时,从什刹海旁走过,注意观察一下,哪天冰开始融化,你把它记下来。还有,哪一天什么树开什么花,你也留心一下。”

竺松调皮地笑着说:“可是,我没有这个兴趣呀!”

竺可桢严肃起来:“这事关系到科学研究的资料,不能马马虎虎的。你能不能做好这件事?不要开玩笑。”

竺松吓得吐了吐舌头,举手行了个少先队队礼:“我一定完成爸爸交给我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全家人都笑了起来。为了竺可桢的物候观测,全家人都行动了起来。周末,在化学研究所工作的儿子竺安回家看望父亲,他看到竺可桢正在整理物候观测的资料,就说:“爸爸,我们研究所大楼前的杏树开花了。”“哪天开的?”

“大概是最近两天吧。”竺可桢不高兴了,他从资料中抬起头来:“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你是搞科研工作的,不应该使用‘大概’、‘可能’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去代替实际观察。”

第二年春天,竺安到乡下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那里是山区,山上种的有桃树,有杏树。竺安想起了父亲的话,每天工作之余,都注意到山上去看看。

好多天过去了,他又一次漫步在山坡上。他惊喜地看到,几朵粉白粉白的杏花张开了花瓣,在碧绿枝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艳。

竺安把这个发现及日期写信告诉了父亲。

竺可桢满意地记下了这个日期,与他自己的观测结果一样,“清明时节,杏树开花”。

全家都动员起来还嫌不够,邻居家的孩子也成了竺可桢的物候小观测员。

邻居家有一棵桃树,当桃树张开第一朵花苞时,竺可桢窗前就响起了孩子稚嫩的叫声:“竺爷爷,桃花儿开啦!”

竺可桢兴冲冲地跟着孩子来到前院,眯缝着眼睛细细打量阳光下的小桃树。

回到书屋,他打开笔记本,郑重其事地记下了这个日子。

乍看起来,这种观测太平凡、太简单了,可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离不开这些看似平凡、简单、重复的工作。只有在这些日复一日积累起来的资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归纳、分类、综合、分析,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结论。

竺可桢在他重要的科研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论述道:“著名道士邱处机(1148—1227)曾住在北京长春宫数年。他于公元1224年寒食节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可知那时北京物候正与北京今日相同。”

13世纪的北京,杏花在清明时节盛开怒放;700年后的北京,杏花也在清明时节盛开怒放。这个看似简单寻常的结论,是竺可桢通过严谨科学的考证和多年的物候观测才得出的。

1963年,竺可桢与宛敏渭合作,写作出版了《物候学》一书。

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物候理论、物候知识以及物候学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的专门著作。

宛敏渭是竺可桢的学生,他是一位专门研究物候学的专家。早在1931年,他在南京中央研究院的气象研究所研究班学习时,就开始在竺可桢的指导下进行物候学的研究。几十年时间过去了,他的个人生活无论怎样变动,都没有中止对物候的研究,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在《物候学》这部著作中,竺可桢负责撰写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研究与发展状况以及物候学的定义等部分。宛敏渭负责撰写应用物候学有关知识、预告农时的方法和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展望等部分。

《物候学》出版后,受到了各方面读者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在《物候学》这部著作中,竺可桢引用了我国古代典籍《礼记·二月令》中的优美记载,他用现代汉语译述出来,形象地描绘了两千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初春时的物候状况:

“这时太阳走到二十八宿的奎宿,天气慢慢地和暖起来。每当晴朗天气,可以见到美丽的桃花怒放,听到悦耳的鸧鹒鸟歌唱。一旦有不测风云,也不一定下雪,而是会下雨。

“到了春分前后,昼和夜一样长,年年都能见到的老朋友———燕子,也从南方回来了。燕子回来的那天,皇帝还得亲自到庙里进香。

“冬天销声匿迹的雷电也重新振作起来,匿伏在土中、屋中的昆虫,也苏醒了过来,向户外跑的跑、飞的飞。“这时候,农民就应该忙碌起来了。把农具和房子修理好,国家不能向农民多派差事和劳役,免得妨碍农田的耕作。”

同类推荐
  • 尼克松传

    尼克松传

    理查德·尼克松,美国第37位总统,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美国总统,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次数最多的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因水门事件被迫画上句号,而在此之前,他带领的这代美国,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本书为您一一呈现。 本书是美国最佳历史类图书奖获得者里克·伯尔斯坦所著,他以惊人的研究和非凡的叙述才能,为我们分析美国分裂的政治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里克·伯尔斯坦以引人入胜的笔法、凭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美国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披露了尼克松是如何从政治困境中突围,获得总统要职的。
  • 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本书是介绍NBA篮球明星阿伦?艾弗森的名人传记类图书。人称“答案”的阿伦·艾弗森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汉普顿黑人街区,并不幸福的童年记忆,塑造了他狂放不羁、自由随性的性格。1996年成为NBA选秀状元拉开了阿伦?艾弗森征战NBA的精彩战幕。从贫寒的家庭身世、充满挫折的成长过程、到后来光芒耀目的成功,铸就辉煌的NBA职业生涯经历,这位从入行以来就充满争议的黑人球员,成就了一个美国式的成功梦想,激励着许多热爱体育的年轻人。本书由著名NBA作家张佳玮先生历时一年,倾心写作而成。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翔实的赛事史料和技术数据统计资料,书中收集了上百张艾弗森从高中至今的珍贵图片,对艾弗森生平重要的历史时刻做了完整记录,超强图文展现艾弗森的传奇人生路。
  •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情书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情书

    民国时期的通讯、交通尚未发达,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望却已挣脱了千年的束缚,家国的动荡、分别的漫长,让他们只能通过慢腾腾的邮车给热恋的人捎去安慰,也捎带了小小的烦恼。书信年代的恋爱似乎总是如此,缓慢悠长,情节波折,而又偏偏动人。品鉴大先生们的情书,品鉴一个时代的浪漫风流。
  • 追思文化大师

    追思文化大师

    现在,一个新的世纪已经毫不迟疑地来到了我们的面前。经过差不多一百年的努力,中国终于赶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从积贫积弱中崛起,成为我们人类大家庭中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国度。就人类的发展历程来说,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而对于中国来说,二十世纪的一百年却是非常之关键、非常之重要的。没有这一百年的努力变革,中国将仍然像沉睡的病狮一样,不能振作,难以进步。
  • 名人评曾国藩

    名人评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一位倍受争议的政治人物,本书选取近现代史上五十余位著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对曾国藩学术事功进行评价的篇章,按照标点、注释、翻译、评析几个步骤进行编著,在本书所选录的五十多位名人中,有曾国藩同时代的门生故旧,有洋务派思想家,有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家,有国共两党政治要人和学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曾国藩的治军、治学、治家、为人处世、个人人格等作了不同的评价,带有时代环境和本阶级政治上和学术上的深深痕迹。本书作者在对原文进行标点、注释和翻译之后,又对每篇作了简要的评析。本书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历史研究人员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影响你想影响的人

    影响你想影响的人

    本书从生活、工作、恋爱婚姻三个方面出发,多角度、多元化地分析总结了各种不同的影响技巧和方法,让你在引导影响他人的时候有的放矢,从而实现良好的预期。本书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实的语言,潜移默化之中让你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思考世界、理解人性。
  • 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

    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

    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抓住成功机遇,必须做好三件事:一要有一个广泛的交际圈;二要对自己的交际圈充分了解并能够对人际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三要对所积累的人际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去梯言—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用深入浅出的理论和精彩可读的故事告诉那些还在读书的、涉世之初的年轻人以及那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而对社交学不屑一顾的人,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得更好,如何拓展人脉关系,如何让人脉为自己服务等等。它首先讲述了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的重要性,接着分别从社交心理、社交形象、社交礼仪、社交技巧、社交应酬、社交定律、社交识人、社交人品、社交误区等等方面来详细阐述。
  • 囧囧少女穿越:抗旨王妃

    囧囧少女穿越:抗旨王妃

    本文讲述一个嘴巴毒辣、奸诈搞笑的女子抗旨当狗皇帝的老婆,却最终沦为某王爷的囧妃。此女恶作剧百出,调戏美男,捉弄奸妃,怂恿丈夫出墙,闹得风国人仰马翻,美男为她大打出手,被誉为史上最牛公主。最牛公主的愿望其实很简单,但求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可那却是世间最难的事!
  • 网游之一剑称霸

    网游之一剑称霸

    高3辍学后,迷恋网游。几年后进入社会找工作因文凭而受阻碍!幸运之神的眷恋,让他与女友相遇。【强者】的到来。吸引了整个全球!为守护身边的人,再度进入游戏,靠着自己的技术、曾经的兄弟。登上网游界顶峰。
  • 悉心呵护心灵健康

    悉心呵护心灵健康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美丽人生。在日常生活里,人们经常谈论和关注身体健康,而忽略了呵护心理健康。殊不知,心理健康也是需要悉心护理的。《悉心呵护心灵健康》为您解答一些心理上常见的问题,教你如何投资和呵护心理健康,让朋友们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也拥有健康的心理。
  • 星际美男之妖族帝国

    星际美男之妖族帝国

    人类步入宇宙已一千九百年,繁华盛世之下却暗藏波涛汹涌。银河联邦看似稳固的统治却是虫蛀累累。这一年,非人类少女意外闯入人类社会。天生的战斗种族,且拥有特殊繁衍方式的她,开始一步步蚕食人类。星火自那遥远的垃圾星开始燎原。妖族帝国万岁!
  • 修真之异界毁天者

    修真之异界毁天者

    永远的永远是永恒,来世而今生,永远的循环,永恒的灵魂啊!我以六界守护者的身份祈祷您的降临。只见一个白法苍苍的老人正用他那颤抖的双手结着各种印记,而其虔诚的态度,像是在祈祷着什么一样……
  • 幻月破空

    幻月破空

    每个时代。都有数不尽的奇人异士在历史的暗影中幢幢影动。他们能力强大,他们呼风唤雨,他们改变战场,他们屠戮生灵。他们称雄一方,他们辅助强者……他们从不现身在人们的面前,如同月永远伴随的漆黑的夜,他们只存在于暗之战场。他们有门户之见,他们有正邪之分,就像世间世间所有强者之间的生生相克一般。在历史的暗流中,他们是黑暗中最耀眼的存在。我们要讲的是一个关于幻术的故事,让我们一层层,去揭开那隐藏在月光之影下的热血沸腾。
  • 网游之颠峰

    网游之颠峰

    变态技能,不一样的宠物,一切都在《巅峰》,看一个不知名的小脚色,怎样通过游戏泡到极品MM,进入游戏后,他机缘巧合领悟了神级技能,由于这样,他开始了一段不一样的游戏。没有了繁杂的练级,只有无尽的任务,从任务里面,他得到了极品的武器,漂亮的MM。
  • 重生之冷魅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