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0700000006

第6章 五十米外的风景(1)

对面的住宅楼终于封顶了。灰色的预制板平稳熨帖地粘在阳台、楼面等部位。阳台上六块方方正正的水泥板是用吊车一块块吊上去,挂在护栏下的。那天,吊车的马达声,工人的吆喝声,还有其他来历不明的声音加在一起,嘈杂得要命。他放下笔,从客厅走进里间,正好看到吊车的长臂平举着,慢慢划了个弧形,把一块水泥板立在对面的阳台上。几个工人显得很轻松,把它安在那里。以前,他没有见过阳台是怎么砌起来的,每每喜欢倚在护栏上,看看夜空,看看万家灯火。要是有几丝风,那种感觉还是很惬意的。现在,看到对面工人随意的样子,他有些怵然。那么薄的水泥板,就那么浮挂着,单靠外面一层粉浆,牢靠吗?好像一倚着,就会翻落下去。这么一想,他不禁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他住在十四层。两室一厅。厅比一般的要大,有十六点四平方米,室比一般的要小,大的一间十点二平方米,小的一间九点六平方米。大的一间在西边,小的一间在东边。当时搬来的时候,考虑了半天,还是大间做了卧室,小间做了书房。说是书房,不过是临窗摆张写字台,东墙放两只书柜,紧挨着西墙放了张过时的三人高背沙发,西墙角有一个衣帽架。为了这个衣帽架到底摆哪儿顺眼,他和妻还真没少折腾。开始放在门厅左边,现在的住宅结构跟以前老式的不大一样,门厅没有过道,进门就是厅。有客人来,随手把风衣、帽子挂在衣帽架上,但落座叙谈,客人总时不时瞟一眼他们的风衣、帽子,他也忍不住看几眼衣帽架上挂着的自动伞、皮带、长筒袜之类。居家过日子,这些东西挂在衣帽架上,出门进门都方便,但外人看起来的确不雅观。后来,衣帽架被移到盥洗室与东屋之间狭窄的拐角。不几天,房管所的女管理员来查水表,顺便说了衣帽架几句,大意还是放得不是地方。他干脆就把衣帽架挪到书房里,自家爱挂什么就挂什么。关于衣帽架的事,很快就被淡忘了。

对面住宅楼没有盖起来的时候,原先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平平整整,向南伸展出去约有一公里。再过去就是林荫道,视野很开阔。每到春夏之交,一冬天光秃秃的树枝都挂满碧绿,远远望去,林荫道上东西往来的车辆,就像在一条又厚又长的海带下漂游的海底生物。冬天,树叶落尽,绿油油的菜地被塑料大棚一畦畦笼罩着,虽然色泽单调,却自有一番简洁利落的气韵。他把东屋用作书房,实际上是冲窗前的风景。住宅楼一起来,正好把景物遮住,只留下东西两端很窄的一段视线。有时,明明看到东头一辆货车驶进视野,但在西头却怎么也看不到那辆货车驶出去。原来,这幢楼同时也把一条南去的岔路给挡住了。住宅楼是前年春天开工的,前前后后拖了两年多。挖地基、运沙石、灌钢筋,先是推土机,后是搅拌机,再是起重机,一天到晚,轰轰隆隆,尘土飞扬,只要一开窗,写字台上就落上一层细细的粉尘。他只得在厅里写作,书房便放些杂物。对面住宅楼封顶后,他才重新把东屋打扫整理一遍。临窗而坐,从前那种开阔视野没有了,灵感也不再奔放,总觉得思绪一发射出去,即刻被反弹回来。提笔就躁,抬头总怔怔地张望对面的阳台。尚未安装窗框的孔洞,透出黑魆魆的死寂。

一个月后,来了一队民工,把新楼的门框、窗框,连同玻璃安好,很快又都走了。

热闹的景象一时平静下来。大楼四周残余的沙石、边角木料还没有清理,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又刨又掘,兴奋地跑来跑去。家长们在一旁自顾七嘴八舌,不外是这幢楼什么时候搬进人来,两幢楼之间的空地要栽上花木。再建起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站等等,无非都是大家憧憬的小区的未来,话题越扯越多。有时看到房管所那个女管理员走来,就齐声叫住。管理员姓王,人蛮热情,东家大娘买菜,拎得吃力,帮上一手;西家夫妻拌嘴,说上几句,邻里都乐意招呼她。

“闺女,您说咱这片什么时候通煤气啊?”一楼的大妈原先就住这儿,与王管理员的娘家是老街坊,所以这样呼她。有问什么时候修整楼前绿地的,还有问幼儿园盖了一半怎么又不见动静了。管理员挂着笑听着,道:“别的我还真说不上,不过眼前这楼,单等粉刷一遍,住户搬来,往后的事就快了。”

果然,没过几日,十来个人又在对面楼上忙开了。他们戴着粗布灰帽,灰衣灰裤,身上沾满斑驳的漆渍,每个人手里拎着一个小桶,拿把刷子,把窗框一概漆成绿色。接着开始装饰大楼的外观,先通体抹层白灰再打上磁漆。看形势,要跟他这楼对称,十二层以上漆成赭红色,像扣顶帽子。

这些油漆工干活很卖力,一直到八点后天擦黑才歇手。晚上就睡在楼里,五六个人住进了他对面的一套二居室,荧光灯把刚粉刷过的墙壁照得雪亮。他们在厅里吃饭,没有桌子,油漆桶上垫块三合板,围着一盆菜,或蹲或坐,狼吞虎咽。有一个女的,在厨房又洗又涮,不时往厅里去取走残羹和碗筷。他们吃完了,就围一圈玩牌,又吵又嚷。背朝他坐的一个男子嗓门最大,他听得见那男子喊:“小杏,端碗水来。”那个叫小杏的,就从厨房端出一碗水,男子一仰头喝了下去,女的就势站在一旁看他们打牌。男子赢了就高兴地拍她臀部一下,要是输了,照样沮丧地拍她臀部一下。其他人就嚷嚷,给钱给钱。几乎每晚都这样。他坐在窗前,饶有兴味地看着他们瞎闹,心里也不烦,好像看一台戏。大约十一点,对面熄了灯,他的思绪才收回来,写他的东西。

那晚,月光清亮,映在对面楼房的东墙上,是个三角的形状。三角的长边从楼顶顺着阳台斜切而下,没有漆完的“帽子”,变成深红色。他有些疲倦,抬头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对面一团宁静,没有一点声音。他瞟了眼阳台,正想低头续完一段文字,隐约觉得阳台深处有一个影子,猛一惊,再细看,是两个人,一高一矮拥在一起。

他的嗓子有些发紧,心口也突突直跳。高的低着头,矮的仰着头,这样保持了一会儿,那影子越来越低,最后没到阳台护栏下面去了。

他觉得自己的脸又热又胀,目不转睛盯着阳台。之后再没有动静。

他走进卧室,黑暗中看到妻弓着身子,发出均匀的鼾声,便揭开被,去胸前摸了一把。妻嘟囔了一声,翻个身照睡。他把手搭在妻的腰窝,眼前放着刚才阳台的镜头,不一刻,也倦得睡去。

此后几天,再没有那种事发生。渐渐地,他的好奇也弱了。待出了趟差回来,对面的住宅楼已粉饰一新,没多久,住户就陆续搬来了。孩子们跑前跑后,跟着看热闹。主妇们则指指点点,评头品足。

新面孔一天比一天多,给这个小区带来了新的生气。

傍晚他下班回来,远远看到楼前停了一辆加长130货车。两个工人正往下抬席梦思床垫。一个少妇,打扮很入时,在一旁指指点点。卧室柜、写字台、沙发、皮箱等摆放一地,都是时下流行的款式。

他走到近前,正想绕道而行,后面搬床垫的工人一不留神,碰着了边上的床头柜,柜上一个景泰蓝花瓶,很好看的,猛地一晃,少妇看到了,惊呼起来。他正好伸手够着扶住。少妇感激地看他一眼,连声道谢,可能是因为刚才的失态,两颊浮上了一层红晕。

没想到,少妇家居然住在对面,正是那帮油漆工住过的。想起阳台上的那一幕,他有些冲动。每晚坐在窗前,总按捺不住看对面几眼。自然,那种事是不会有的。偶尔,他站在阳台上,伸伸腰,踢踢腿,活动活动,他想,那少妇准定知道他住在她对面。奇怪的是,有时她恰好在阳台上晾衣物,即使意识到他在阳台上,也依旧伸出白皙的胳膊。把衬衫别在衣撑上,并不理会他。其实,她可以向他点点头什么的,没必要那么高傲。他想。或许她忘了他曾保住了她那只景泰蓝花瓶了?那天忙乱得很,自己只是路过,举手之劳,未必记得。这么一想,倒觉得自己多情得可笑,以后便不再有意注视她。

但有一点觉得蹊跷,好像她是一个人过似的。妻道听途说一些,晚上,在饭桌上扯七扯八,不知怎么说到对面那个少妇身上。他边嚼边听,心想跟自己的感觉差不多。吃完饭,正收拾碗筷,房管所那个王管理员来查水表。妻热情地请她进屋,她大大咧咧地走向盥洗室,地板砖上留下一串鞋印。妻看在眼里,不便表示,心里却不大高兴。王管理员查完水表,这回没有说衣帽架的事。妻请她坐坐,喝口水,没想到她还真坐下来。“你们这沙发挺素的。”她拍完沙发扶手,话题一转道,“你们对着的那家挺趁的。”她用手指指对面楼。

这两幢楼的水表都归她查,所以,每家她都有数。她侃侃而谈,妻在旁陪着听,他在书房里约略知道个大概。大意是那个女的,别看她趁钱,也有苦处。男的长年在深圳,日子久了,哪有不变心的。那次,王管理员去查水表,正好碰见她男人回来,还带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姐。开门的时候,她注意到那女的眼圈红红的,八成刚伤心过。

王管理员感慨一番,妻陪着也感慨一番。“男人还是没钱的好。”王管理员说出一句至理名言,站起身到另一家去了。他想,这晚,王管理员一定够辛苦的,每家少不了得坐上十分钟、八分钟。

北京的秋天是最好的季节,却又很短。嫩黄的银杏叶挂在树上,单株或成行都是一幅恬静的水粉画。待落满一地,秋风一吹,成百上千的叶片打着转,给人一种世事轮回的感觉。10月底,初冬的凉意渐渐袭来,对面的住家纷纷开始张罗封阳台。冲击钻的闷响和乒乒乓乓安窗框的嘈杂,又来到了日常的生活中。

对面封阳台的时候,已近元旦。这年,北京市政府出于为市民人身财产安全考虑,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不少单位早早挂起了火红灯笼,在大门两侧一边贴上“元”,一边贴上“旦”。家庭主妇着菜篮,穿梭于菜市、商场间,忙着置办年货。但这种团圆的气氛似乎并没有感染那些三三两两的外地打工仔、打工妹。小区边上的路两旁,临街搭就的小吃铺依然生意兴隆。小伙计袖着手,“热包子,热馄饨,吃啵!”大声地吆喝着,挣同样是外地来京打工的人的钱。而这些吃便当的外地人,又以自己的吃苦耐劳,拼命挣北京人的钱而窃喜。这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以至北京日流动人口高达百万!常年滞留京郊,弄个临时户口、临时执照的油工、木工、自行车修理工、小摊贩、小裁缝之类的,更数不胜数。京郊的所谓“浙江村”“安徽村”“湖南村”“四川村”……渐渐发展壮大起来。北京是他们的家,故乡倒成了临时的驿站,逢年过节,一年半载才回去一次,然后又匆匆返回。对从未见过世面的父老乡亲,他们可以自豪地表露自己是“北京人”。事实上,对于北京,他们早已培养起一段割舍不断的感情。

他一眼认出对面屋里用冲击钻打孔的小伙子,就是那个油漆工。在一旁扶着他腰身的女的,想必就是那个叫小杏的。看来打得不是位置,冲击钻吼着,艰难地钻进。小伙子两只手臂随着机身抽搐似的颤动,溅出的粉尘和碎块,激起一道白色的灰障,兜头罩着小杏。她却仰着脸,耐心地承受着。少妇站在门边,没好气地责问道,“你会不会啊?老半天打不进一个眼儿,弄得满屋的灰。”小伙子停下钻,右手抹了抹额上的汗,歇一下,又用左手肘蹭了蹭腮帮,没吭声。小杏心疼了,冲少妇白眼道,“不正打着吗?干这活容易啊?”少妇大概觉得自己计较了点,便不再说什么,反身回屋里去了。这时,已是中午时分,俩人歇了手,下楼到包子铺吃了包子,每人又喝了两大碗面汤,坐了一会儿,来了精神,上得楼来,继续打眼。四邻静悄悄的,好不容易出了云层的日头也慵懒得很。几只鸡在垃圾堆里又刨又啄,不时扇动翅膀,紧跑几步,舒展开身子。冲击钻的闷响显得异常刺耳,搅得他难以歇息,索性起来,走到窗前,看他俩互相帮衬的默契样,想起那晚在月光下的缱绻,心里涌起莫名的感动,恍然觉得他们是在装饰他们自己的新房似的。

北风肆虐了一个冬天,挨家挨户的阳台也封闭了一个冬天。立春后,才渐渐有人家把窗户打开,放进些湿润的空气。那天,大约午夜刚过,他正趴在案上赶写一篇报道,忽然一声脆响,数秒后,是东西稀里哗啦落地的爆裂声。他赶忙站起身,看到对面亮着灯。粉红的光亮从阳台破碎的玻璃窗透射出来,朦朦胧胧,看不清究竟。四邻的灯亮起来,好事的开窗大声道:“什么事啊!夜半三更的,折腾什么呢?!”过了片刻,看没有动静,灯光渐次熄灭,一切又恢复了宁静。

第二天上班,他在楼下看到一地的景泰蓝碎片。待到晚上回来,就不再有了。

同类推荐
  • 谁主沉浮2:从八品乡官到省级高官(中国当代官场百科全书)

    谁主沉浮2:从八品乡官到省级高官(中国当代官场百科全书)

    宦海玄妙异常。当然,做人有做人之道,为官有为官之道,守道者生,悖道者死,自古及今,概莫能外。
  • 盗龙佩之诡城毒蛊

    盗龙佩之诡城毒蛊

    百年以前,江湖奇人陆瞎子奉命寻找神秘的天纹玉佩。他寻觅一生而不得,郁郁而终。两名弟子狼三、董正也就此分道扬镳。百年以后,狼三的突然造访打破了古董店老板董阳的平静生活。扑朔迷离的前尘往事让董阳陷入一个又一个阴谋之中。为寻真相,他只得跟随众人前往神秘的西南大雨林和羌塘无人区。层层迷雾,重重危机。消失的古城,惑人的地宫。天纹玉佩的寻觅之旅再次开启……
  •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

    热映同名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官方前传小说!“最徐克”作家楚惜刀全新创作。异兽“龙王”频频出现、富商公子神秘失踪、大半皇族突然中毒。初出茅庐的狄仁杰如何面对云波诡谲的局面?徐克、赵又廷、冯绍峰、Angelababy、刘嘉玲等主创联袂推荐!最偶像、最意气风发的神探狄仁杰,诡异的阴谋、惊涛骇浪般情节、巨型怪兽比电影更丰富、更细腻、更宏大,带来不同与电影的全新阅读体验:神都洛阳突然出现了异兽“龙王”,这是巧合还是阴谋?朝堂大臣借机发难,掀起了废后风波。武后为了跟元老大臣博弈,勒令大理寺限期破案。初入大理寺卿的狄仁杰在查案过程中,城中皇族十之八九也身中蛊毒,究竟是谁,敢向大唐皇族下手?初出茅庐的狄仁杰在各方势力中游走,慢慢接近了事情的真相……
  • 10号无名尸

    10号无名尸

    我们生活在一个善恶交织的世界里,在每一天的每一分每一秒里,我们都会与善恶擦肩而过。我们希望站在我们面前的都是好人,希望我们看到的都是好事。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间,有许许多多我们不愿意看到,不愿意听到的事情在发生。《10号无名尸》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泯灭良知的地下工厂;《钞票上鬼魂》让一个心里有鬼的人日夜不宁;《爱情毒酒》道出了爱恨情仇;《将长征进行到底》彰显了时代青年的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故事纯属虚构,但故事却能映照人生。
  • 二度梅

    二度梅

    该书写的是唐朝梅良玉与陈杏元的爱情故事,梅父遭宰相卢、杞陷害,梅良玉在盛开梅花被狂风全部吹落的当晚设祭,祈祷梅花重开二度、父冤得以昭雪 。后来,梅花果然二度怒放。梅、陈历经患难,终得圆满结局。“梅开二度”从此广为流传 。
热门推荐
  • 一世情缘两世牵绊

    一世情缘两世牵绊

    自那一年不经意的遇见,就已经情根深种,原以为再无交集,却成为他身边长久以来的牵绊,他身边女人无数,却独想想给她一个名分一个家,怎料家族事业的纷争让他不得不还她自由,身心俱疲的她在一次晕厥中醒来却发现来到另一个世界,拥有另一种身份,他将怎样在这一世的重生之后给她幸福,对的人到底是他还是他?经历两世情缘的他们将有何种结局?
  • 刀煌

    刀煌

    上古年间,自九天外降下神源落在创界山上,自此天下十八分,众兵器各自为域彼此相争,锋芒遮天而起,萧萧世间战火不断,是为神源纪;神源纪十八年,轩辕剑与龙牙并起,创界山下一战,龙牙不敌,自此天下兵器银剑为皇,万兵引道,为剑独尊。无数年后,神源将凋,天下祸乱欲起,一个少年自剑域执刀而出,带着可以打开刀冢的印记,在一条血腥的路上用刀和意志写下了属于他的刀客传奇...人之所以平凡,只因为他甘于如此,将生命烙印在刀上的人,鲜血注定只有火热——刀客语录。
  • 绝世风华:我自妖娆

    绝世风华:我自妖娆

    世人眼中,他是风华绝代,才华横溢的公子,琴棋书画、医卜星象无所不精。转身,他便可化为地狱修罗,狠辣无情,掀起一段江湖腥风血雨。可谁又知,他就是她!妖孽的宫主,腹黑的大师兄,冷情的太子殿下,皆为她沦陷身心,不可自拔。
  • 最萌关系,运!

    最萌关系,运!

    他,是重生后的俊美傲气少年,一身骄矜,玩驱魔术的少年天师,男神范!而她,是很有都市剩女潜质的风水师,什么叫剩女潜质,就是目前还没剩,根据生活交际习惯判断下来,一定会剩下的那种。宅女范!第一次见面,她说:“咦,你就是我弟说的那个朋友,怎么长成这样,一定没什么朋友吧?”他不解。她立刻笑着说:“帅到没朋友听没听过?”
  • 舞倾天下

    舞倾天下

    一不小心穿成小不点就算,还得忍受封建社会下类似于‘三纲五常’的种种“不平等条约”。作为新女性的她又怎么可能向这万恶的旧社会妥协,于是打架,赌博,进花楼那是家常便饭,竟然一小心还混成了公主,美男纷纷像她涌来,艾玛,吃不消了,快跑!
  •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云自说

    云自说

    那天的星星很多,风卷着灰蓝的云,我们并肩坐着窗台上,轻轻的摇晃着小腿,就像在等待发放糖果的小朋友。
  • 蓝天风

    蓝天风

    本书以全国百强民办学校——蓝天学校全新的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为素材,以全国民办教育先进个人蓝天学校校长张旭的办学经历和管理手段为主线,非常详实地讲述了形成中等生的原因,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解决中等生的办法,而且效果非常显著,得到广大老师和家长的认可。
  • 痴恋十八岁

    痴恋十八岁

    你有没有曾经深爱过一个人,然后在计划两人将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做的一切在别人看来都是多余?你有没有那么一刻看着自己深爱的人,只想他永远不曾出现在你的生命?你有没有那么一刻突然觉得自己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可是自己想改却无能为力?……年少的我们总是以为,爱情,是生命中的全部,其实,我们到底是爱那时的他,还是爱着他时的那个时光,那个自己?时光是琥珀,因为它会把最美的时光留在记忆里,但是谁又说过,时光留下的就没有伤痛?成长总是伴随着疼痛,不管是表面安静内里热情的王荔妍,还是自卑温柔的严芳华,亦或是痴心绝对的叶臻,亦或是怒其不争的曹粲,还是开朗机灵的花花……在这样似水的年华里,我们是渐行渐远还是相拥在未来?
  • 守妻如玉

    守妻如玉

    认识一段时间后,他说:我们在一起吧。她:可是你的朋友都说跟我在一起是进火坑。他:我怕冷,宁愿烫死,不愿意冻死。别人都以为他救她于水火之中,只有他知道,她才是他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