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21200000011

第11章 问强:精神力量的强最重要

【原典】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译释】

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自己的那种强呢?用宽厚柔顺的精神教化别人,即使别人横行无道,也不去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君子具有这种强。把兵器甲盾当做枕席,死了也不后悔,这是北方的强,强力者信守这种强。所以君子和顺而不随波逐流,多么强啊!以中庸立身而不偏倚,多么强啊!国家政治清明,决不改变志向,多么强啊!国家无道,满地是小人而宁死不变节,这样的人多么强啊!”

1宽柔以教,不报无道

《中庸》第十章说明,真正的强不在于体力,而在精神力量。

孔子说:“宽柔以教,不报无道。”意思是,以宽宏、容忍的态度去教育别人,不去报复别人对我的无理。这叫“以德报怨”——以善良的德行,去回报别人对自己的仇怨。这种广阔的胸襟,这种做人的方式,是更高智慧的表现,也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为百人、千人、万人、亿万人领袖的标尺。

一个人成功的大小,常可以用宽恕、容忍的标准去衡量他。只有宽恕,才能对人容忍;只有对人容忍,才能掌管人、使用人。可以说,宽柔不仅是一种涵养,更是一种取得别人信任的重要方法及赢得拥护、发展事业的高明策略和强大力量。

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河北与自立为帝的王郎展开大战,王郎节节败退,逃入邯郸城里。经过二十多天的围攻,刘秀大军攻破邯郸,杀死王郎,取得胜利。

在清点缴获来的书信文件时,官员们发现了一大堆私通王郎的信件,这些信件有好几千封,内容大都是吹捧王郎,攻击刘秀的,写信者都是刘秀一方的人,有官吏,有平民。有人很气愤,说这些人吃里爬外,应该抓起来统统处死。曾经给王郎写过信的人,则提心吊胆,心里十分害怕。刘秀知道这件事后,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又叫人把那些信件取过来,连看也不看,就叫人当众把他们扔到火中烧掉了。

刘秀对大家说:“有人过去写信私通王郎,做了错事。但事情已过,可以既往不咎。希望那些过去做错事的人从此安下心来,努力供职。”

刘秀的这种处理方法,使那些曾经私通王郎的人松了一口气。他们都从心眼里感激刘秀,甘愿为他效劳。

与其把人们赶到与自己为敌的一方,还不如对他们施以德行,以收为己用。正如古人所说:“大德容下,大道容众。盖趋利而避害,此人心之常也,宜恕以安人心。”也就是说,大德能够容纳下方,大道能够容纳众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这是人之常情,因此应该宽恕他们,以安定人心。

宽柔待人是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但这需要有气量,只有非一般的人物才能做到。这种“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事三国时期的曹操做了一次,而且其效果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公元199年,曹操与实力最为强大的北方军阀袁绍相持于官渡,袁绍拥众十万,兵精粮足,而曹操兵力只及袁绍的十分之一,又缺粮,明显处于劣势。当时很多人都以为曹操这一次必败无疑了。曹操的部将以及留守在后方根据地许都的好多大臣,纷纷暗中给袁绍写信,准备一旦曹操失败便归顺袁绍。

相持半年以后,曹操采纳了谋士许攸的奇计,袭击袁绍的粮仓,一举扭转了战局,打败了袁绍。曹操在清理从袁绍军营中收缴来的文书材料时,发现了自己部下的那些信件。他连看也不看,命令立即全部烧掉,并说:“战事初起之时,袁绍兵精粮足,我自己都担心能不能自保,何况其他人!”

这么一来,那些动过二心的人便全部都放了心,对稳定大局起了很好的作用。

这一手的确十分高明,它将已经开始离心的势力收拢回来。不过,没有一点气度的人是不会这么干的。具有这样胸怀的人,别人当然愿意尽心竭力为他做事。

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得到无数臣民的拥戴,除了他勤于政事、爱民如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甚至对待罪人,也能动之以情。

侯君集是唐朝开国功臣之一,后来,他居功自傲,又颇贪婪,在平定高昌国时,未经报告,将一些无罪的人收为家奴,又私自取得高昌国的大量宝物,据为己有。上行下效,将士们也学着主帅,纷纷窃盗,侯君集因为自己有短,也不敢去管。班师回朝后,被人揭发,送进了大牢。后来虽然被释放,从此却心怀不满,萌发了谋反的念头,与那个荒唐之极的太子李承乾搅混在一起,鼓动他闹事,他曾伸出粗壮的大手,对太子说:“这双好手,当为殿下效力!”

后来,他的阴谋败露了,唐太宗亲自将他传来,对他说:“你是有功的大臣,我不想让你去受狱中官吏的侮辱,因此亲自来审讯你。”

侯君集先是不承认,唐太宗召来了证人,将他谋反的前后经过一件一件陈列出来,又出示了他与太子往来的密谋信件。侯君集理屈词穷,只好认罪。

太宗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说:“君集立过大功,留他一条活命,你们看行吗?”大臣们都不赞成,唐太宗长叹一声说:“只好与足下永别了!”说完泪如雨下。

侯君集后悔莫及,临刑时,对监刑的将军说:“没想到我侯君集会落到这个地步,可我早年便追随陛下,在平定异族时也立有大功,请求陛下能留下我一个儿子,以保全我侯氏这一门的血脉。”

按照封建社会的法律,侯君集这种谋反的罪人,不仅要满门抄斩,而且要祸及九族。可唐太宗却网开一面,赦免了他的夫人及儿子的死罪,只是把他们流放到岭南。

唐太宗能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对待一个常人看似不可饶恕的罪人,更让他的臣子们对他增加了几分仰慕之情,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力。

唐太宗“不报无道”,对待背叛自己的罪人也能够手下留情,使他们即使受罚被杀仍旧感恩戴德,可想而知,他身边其他的臣子们又如何会不尊崇这位德高望重的皇帝。

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如此,以宽广的胸怀对待曾经陷害过你的人,能够显示出你极高的品德修养,也能够让你周围的众人对你刮目相看,这是一种无声的力量,这种“强”可以使你赢得更多的支持。

2暴力不是明智的选择

孔子一向不主张暴力,“衽金革,死而不厌者”不是孔子赞赏的人格。这种强不是真正的强。选择暴力是很不明智的,它会最终毁灭自己。

乌程侯孙皓是孙权的孙子,按理说轮不上他做皇帝。其叔吴帝孙休去世前后,张布为左将军,主持宫廷;濮阳兴为丞相,主持政府。永安七年(公元264)七月,孙休病重,不能说话,在纸上写字召来丞相濮阳兴,拉着太子孙雨单(上雨下单为孙休造的字,音wān)的手交给濮阳兴,把臂相托。可孙休一闭眼,张布、濮阳兴哥儿俩一合计,就连劝带逼地游说孙休皇后朱氏:西蜀刚刚亡国,交阯(今越南北部)又携众反叛,国内震惧,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国家正在多事之秋,太子才十五岁,怕是担当不了大任啊。而乌程侯孙皓,已经二十三岁了,才识明断,又好学,遵奉法度。国赖长君,还是立他吧。

朱皇后一妇道人家,没有政治头脑,流着泪答应:“我也不懂国政,你们觉得这样做有利于社稷宗庙,就按你们说的办吧。”这样,在公元264年,孙皓当上了东吴帝国皇帝,比司马炎当晋帝国的皇帝还早一年。

孙皓的皇帝宝座来得非常幸运。因为这个位置本不属于他,但是天降大任于他的身上,那孙皓也就不推辞了。孙皓脑子并不笨,他知道自己位卑权轻,虽然号称皇族,但国家的权力实际上是掌握在士族手上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孙皓想夺权,他想拉拢百姓和大臣支持他。所以,孙皓继位后开放粮仓,救济老百姓。接着又把宫中的宫女送回民间。许配给没有婚配的男子。老百姓们看到自己的国君如此的贤明,交口称赞。此时孙皓的地位也达到了最高。这种结果也正是孙皓所想要的。一年后,孙皓独揽大权,当初拥立孙皓登台的大臣们这才明白,孙皓原来是个“演员”。

孙皓嗣位照例应尊孙休的皇后朱氏为太后,群臣也将太后的玺绶准备好送入宫里,不料孙皓却贬称朱氏为景皇后。公元265年,孙皓又逼杀了太后朱氏,其治丧不在正殿,而是选择了苑中的一间简陋小屋。公元266年,孙皓将故主孙休的四个儿子送去吴国的一座小城,又派兵在路上杀死了年纪大的两个。对此,拥立他为帝的濮阳兴和张布说了一些怨言,有人将这些话告诉了孙皓。孙皓毫不念及其拥立之功,立即诛杀了两人,夷其三族。

孙皓对他人残忍无道,自己却异常骄奢淫逸。《资治通鉴·卷七十九》记载,孙皓在位期间,常派遣黄门遍行州郡选美,大臣的女儿也必须每年一报,年纪到了十五六岁要先让他检阅,看不中的人才允许出嫁。由此,他后宫的美女多达万人。十分荒唐的是,孙皓给后宫所有的美女都佩戴了皇后的印绶,使得皇后滕氏空有皇后之名,却无皇后之实。孙皓把江水引入宫内,后妃、宫女、内侍稍有不如意的,立刻砍了扔进水里漂走,或者剥去面皮,挖出眼睛,砍断双脚。

孙皓还纵容爱妾派近侍到集市上去抢百姓的财物。司市中郎将陈声以前是孙皓的幸臣,倚恃孙皓的宠遇,将抢夺财物的近侍绳之以法。爱妾向孙皓诉怨,孙皓大怒,假借其他事端逮捕了陈声,并命令武士用烧红的大锯锯断陈声的头,将尸体投到四望台下。

在三国时代的君主里,孙皓并不是最昏庸的一个,但肯定是最残暴的一个。他毫无君王爱民之心,听信谗言,妄图称霸天下。孙皓请法师算算东吴国运如何。宫廷卦师自然很知趣,装模作样一掐指头,大吉。孙皓一听,立即率宫人出发前去征讨晋都洛阳,想“一统天下”。不料路上遇到大雪,道途陷坏不能走,兵士披甲持杖,一百人共拉一辆车,冻死之人不计其数,逃散者众。孙皓怕控制不住有人造反,才不得不返回。像这样随心所欲、不计后果的草率举动,孙皓做了不知多少回,也导致东吴资源的大量浪费。

孙皓经常招群臣狂饮,旁边置十个黄门郎侍立在一旁监督,每次都要强逼大臣喝醉。宴会结束时,再命令喝醉的大臣彼此揭发别人的过失。大臣们没办法,互相攻讦,凡有说过孙皓的闲话之类的,一刀砍了。由此,受邀赴宴的大臣个个胆战心惊,赴宴前都要与妻子儿女洒泪相别。

有个叫韦曜的侍中,本来酒量极小,偷偷以茶代酒。这还了得?欺君之罪,抓起来砍掉。大臣们不喝不行,可喝多了也不行,中常侍王蕃醉倒在大殿上,不省人事,孙皓命人提出去砍头。

孙皓的群臣不仅要忍受酒宴上的提心吊胆,还要面对政务上的战战兢兢,唯恐一言之差会招来杀身之祸。例如,会稽太守车浚为人清忠,有一年会稽郡发生旱灾,车浚上表请求赈灾。孙皓说车浚这不是想树自己的私恩吗,派人割下他的头。尚书熊睦见孙皓酷虐,便婉转劝谏,孙皓也不直接砍头,派人用刀背敲击他的脑袋,敲得血肉模糊。还有一次,孙皓发现大司农楼玄与中书令贺邵在附耳密语,怀疑他们在说自己的不是,就下令将楼玄流放到越南。与此同时,孙皓还给越南将领张奕下旨,让他暗中处死楼玄。贺邵的命运比楼玄更惨,他后来中了风,不能说话。但孙皓认为他是在装哑,派人拷打他,最终将他的头颅割了下来。

孙皓如此残暴,就连其叔叔、孙休的弟弟孙秀都吓坏了,逃跑与投靠到晋朝这边来了。

正因为如此,从公元276年开始,晋国的羊祜、杜预、王濬等前线将士都迫不及待上书司马炎:赶快趁这个大好时机伐吴,要不然东吴换了个明白人来当皇帝,怕是再也找不着这样好的机会了。

公元280年,晋国大将王浚顺江而下,孙皓原以为长江天险可以固若金汤,不想各地守军望风而降。半年后,王浚的舟船就抵达了石头城下,孙皓此时无将可战,不得已叫人反绑了自己的双手,抬着棺材到西晋军门前投降。

3与人为善,和而不流

强,作为一种境界和实力,是每个人、每个集体、每个国家努力追求的目标。强者,强国,是自豪的词。每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都想成为强者。

强是相对于弱而言的,强的内涵也很丰富,因而,要达到强的目标,其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和而不流”是从个人修身养性的角度实现强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且是一条必经的途径。

人生在世,总是与其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谐相处,正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和重要的前提。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四面树敌,根本无法与人和谐相处,怎么能生存下去呢?又谈何发展呢?更谈不上“强”。因此,不“和”就一定不“强”。

“和”意味着与人为善,但并不意味着“和稀泥”,彻底放弃原则。因此,按照“和”的原则做事,还要强调“不流”,即不同流俗。随大溜,跟风跑,人云亦云,不是和,而是流。

“不流”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不盲从他人,坚持立场。二是行事正派、光明正大。坦坦荡荡是快乐之本。蝇营狗苟、尔虞我诈的人不仅做不成正经事,而且会把自己搞得疲于应付、心力交瘁。有些人把宝贵的生命能量浪费在追名逐利上,对权力、地位、金钱贪得无厌,以至于为官不正、以身试法,却忽视了真情、健康、知识这些人间无价的瑰宝,这是“和而不流”的君子所不齿的。三是淡泊处世,取舍有道,舍弃浮华,追求生命的本真。

“和而不流”是一种人生境界,是做人的大智慧,它不求轰轰烈烈,只求质朴本真;“和而不流”是一种价值取向,它不求耀眼的光环,只求人格的尊严。君子的“强”是“和”与“不流”的有机统一。“和”是前提,是基础。“不流”才是“强”的核心和关键。要真正参透“和而不流”的真义,做到“和而不流”,就必须自强不息、执著进取,将其化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化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远志向,化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竭动力,去建设一个和谐的内心世界。

和而不流体现大智慧。“阳货欲见孔子”的故事就是对此很好的诠释。

阳货是鲁国权臣季氏的家臣,也是实际把握鲁国政权的人物,他气焰熏天而且图谋不轨。当时,孔子在鲁国的名声很大,各派政治力量都想把孔子争取到自己的阵营中,阳货也不例外,可是孔子却不为所动,用心在家研究学问。

有一天,阳货到孔子家里去,孔子提前得知了消息,躲开了,可是阳货送了一只烤乳猪给孔子家。按照当时的规矩,“来而不往非礼也”,孔子也必须到阳货家里去回拜。

孔子虽然得罪不起阳货,却也不愿意和他有什么往来,背上和乱臣贼子交往的恶名,给政敌留下攻击自己的口实。他想了一个主意,趁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这样既不缺礼,又保全了自己的名节。

不料,半路上却和阳货撞上了。

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你这么有本事却不施展,听任国家混乱,这难道是仁吗?”

孔子没有办法,只好敷衍说:“不是。”

阳货又说:“你这么喜欢参与政事,却又屡次错过机会,这难道是智吗?”

孔子说:“不是。”

阳货紧逼:“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啊。”

孔子说:“好好,我会去做官的。”

从孔子的内心来说,对阳货是深恶痛绝的,可是他没有力量去遏止,所以尽量避免与之发生直接的冲突,维持表面上的正常关系。虽然孔子口头上说要去做官,实际上在阳货把持朝政的时局下,他始终是独善其身的态度。

可见,在矛盾冲突不尖锐的情况下,没有必要人为地激化冲突,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和而不流不仅是自我保护之道,也是强者之道。

4坚持原则,保持气节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这是历代志士仁人所尊崇的信念,也是孔子推崇的君子之强。君子之强的核心就是坚守中庸之道,不管周围环境如何变化都要坚持原则,保持气节,绝不中途放弃。

明朝著名将领、民族英雄卢象升就是这样的君子。

卢象升出生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祖父为知县,父为秀才。他幼时潜心经史,喜习骑射,虽然是江南的文人,但天赋异禀,明史载:“象升白皙而臞,膊独骨,负殊力。”卢象升少有大志,读书勤奋。当时明王朝朝政已腐败不堪,民怨沸腾,清兵正伺机入侵。他在读经书的同时,学习兵书习练武术。22岁中了进士,担任了户部主事。当时阉宦魏忠贤正把持朝政,大肆迫害东林党人,朝中许多官吏都依附于阉党,卢象升蔑然视之。27岁时任大名知府,当时,许多地方为了谄媚魏忠贤,纷纷为其建造生祠。大名府也有官员倡议筹建,请卢象升参与,遭到拒绝。在大名府,他平抑了多起冤狱,严惩了恶霸、贪官,吏治为之一新。

崇祯二年(公元1629),清兵犯境,京师报警。卢象升起兵勤王,后清兵退走。卢象升为防清军再次来犯,对大明兵备加以整饬,严明军纪,加强练兵,军容大振,人称“天雄军”。后参与镇压农民军有功,卢象升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又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州、大名、山西军务。

卢象升是以善治军而闻名的。但明末“国无道”,兵已不成兵,畏战做逃兵还是好的,更厉害的是屠杀平民来冒功,甚至挖新埋葬的尸体充当砍杀的流寇。当时有一人,会把女子的尸体修饰成男子尸体的样子,结果被官军们当成大爷来供奉,这可算明末整体道德沦丧之一例。卢象升只能以人格魅力来感染手下,身先士卒,与部下同甘共苦,时时激以忠义,这在以后的战斗中表现得更明显。

崇祯九年七月,清军经由宣府、大同劫掠京畿地区,京师告急。八旗兵共十万将京师附近洗劫一空,克十二城,获人蓄十七万九千八百二十。卢象升进京时清军已经撤离。他们将抢来的汉族民间美女浓妆艳抹置于车上,奏着盛乐如同凯旋,还高举“各官免送”的木板。明朝的官兵却很有礼貌,跟在后面目送清军满载着子女金帛退出关外。九月二十二日,朝廷任命卢象升为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卢象升要求陛辞,和崇祯面谈治理国家的策略,没有获得同意。

这个时期的卢象升是非常寂寞与痛苦的。他在给外舅的信中写道:“甥以孑然一身,独处大风波患难之中,万死一生,为朝廷受任讨贼之事。海内竟无一人同心应手者,唯见虚谈横议之徒,坐啸画诺之辈,望恩修怨,挟忿忌功,胸鲜隙明,喙长三尺,动辄含沙而射,不杀不休。若非圣天子明察贤奸,任人不贰,则甥已早毙于刀锯鼎镬之下矣。”

他的寂寞,在于“国家无道,满地是小人”。岳武穆说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则天下太平。那时候恰好是满天下文官爱钱,武将怕死。

当时东北关外的大凌河已经失守,但松山锦州仍在,山海关防线仍很牢固。宣府、大同一带则形同虚设。在他的努力下,形势渐渐好转。第二年,军区屯田的粮食大丰收,崇祯谕令九边皆要学习宣大军区的榜样。

当李自成等人正在商洛山区休整的时候,明朝东北边境的形势越来越紧张。自从熊廷弼、袁崇焕被冤杀以后,明朝在东北没有得力将才。清军曾一再派兵进关,掠杀人口和牲畜。公元1638年,清太宗派亲王多尔衮率领大军第四次远征。清军直达北京外围,京城形势危急。明王朝内部意见分歧,有的主张抵抗,有的主张讲和。崇祯帝也拿不定主意,一面号召全国兵马援救京师;一面又让兵部尚书杨嗣昌和宦官高起潜秘密派人去东北找清朝试探求和。他听说总督宣府大同地区军事的卢象升是个将才,就把卢象升召到京城,命令他总督全国援兵。

杨嗣昌对卢象升阻挠他的和议,心里恼恨。他说动崇祯,将援兵一分为二,卢象升名为总督天下兵马,但根本调动不了其他人的兵马,实际上只掌管两万兵马。他定下的几条用兵策略一条也没法实现。卢象升由涿州进据保定,命令诸将分道出击,在庆都和清军主力大战,小胜之。当时编修杨廷麟上疏言:“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恨。国有若人,非封疆福。”算是对杨嗣昌一针见血的讥讽。结果杨嗣昌大怒,向崇祯帝诬告卢象升指挥不当,撤了他的职,要他戴罪立功。杨嗣昌还把卢象升仅有的两万人马又分出一半给别的将领管辖,保定巡抚张其平也拒不发饷。

卢象升到了巨鹿,兵力只留下五千。那时候,高起潜带领的人马就驻在离巨鹿只有五十里的地方,卢象升派人向高起潜求援,却遭到高起潜的拒绝。

他曾经任大名道、大名三府的百姓听说了,一齐叩军门请他转驻广德、顺昌待机克敌,说:“天下汹汹且十年,明公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先。乃奸臣在内,孤忠见嫉。三军捧出关之檄,将士怀西归之心,栖迟绝野,一饱无时。脱巾狂噪,云帅其见告矣。明公诚从愚计,移军广顺,召集义师。三郡子弟喜公之来,皆以昔非公死贼,今非公死兵,同心戮力,一呼而裹粮从者可十万,孰与只臂无援,立而就死哉。”卢象升感动流泪,泣告父老道:“感父老义。虽然,自予与贼角,经数十百战未尝衄。今者,分疲卒五千,大敌西冲,援师东隔,事由中制,食尽力穷,旦夕死矣,无徒累尔父老为也。”他一生数十百战未曾败过,但此时是必败无疑,所以不愿连累百姓了。

卢象升孤军作战,十分困难,由于杨嗣昌的破坏,粮饷也接济不上,将士们饿得发慌。

一天早晨,卢象升走出营门,向四周将士作揖说:“我们受国家的恩,只怕不能为国牺牲,不要怕活不了。”将士们听了,个个感动得掉泪。

卢象升把五千残兵分成三路,命令将军虎大威、杨国柱分别率领左右军,他自己带领中军,和清兵激战了一阵,杀退了一批清兵。

到了那天半夜,明营四周响起了觱篥(古代一种管乐器)声,几万清军骑兵把明军围得水泄不通。虎大威带兵突围,被清兵压了回来。卢象升大声喊道:“虎将军,我们为国尽忠的时刻到了!”

将士们齐声响应,喊杀声震天动地,战斗从早上一直到晚上,卢象升身上中了四箭,受了三处刀伤,杀得像血人一样。他还拼命格斗,杀了十几名清兵,终于倒下。

卢象升死时三十九岁,经常有人把卢象升和岳飞相比,比如晚清黄道让的挽联有“数三十九岁名将,岳家哀,卢家尤哀”之语。

(清)周小棠题宜兴卢忠肃公祠:

尽瘁鞠躬,死而后已,有明二百余年宗社,系之一身,望旌旗巨鹿城边,讵知忠孝精诚,赍志空期戈挽日;

成仁取义,没则为神,惟公三十九岁春秋,寿以千古,撷芹藻斩蛟桥畔,想见艰难砥柱,感怀那禁泪沾襟。

而《明朝那些事儿》中则用“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来评价卢象升。

同类推荐
  •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人格概念是一个多义词。在有的语境里,人人都有人格。连刑事罪犯也有人格,有其人格的尊严。这个人格概念当然不是从道德品质的意义上界定的。而在别的语境里,只有那些品德高尚、事业显赫的英雄人物才是有人格的。中国人讲人格常常与道德品格相联,赋予人格一词浓厚的道德与伦理色彩。
  • 不焦虑的女人:女人唯有放下才能得到静心

    不焦虑的女人:女人唯有放下才能得到静心

    本书结合女性的心理特点和社会角色,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案例,通过十堂静心课,引导女性朋友放下无谓的执着,熄灭心中的妄念,专注当下的事情,释放更高境界的大爱,获得安宁的心绪处理生活和工作。
  • 弗洛依德谈自我意识

    弗洛依德谈自我意识

    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全鉴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录》不但全面涵盖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教学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世人的推崇。 本书延续并发展了“国学全鉴系列”的特点,专门向读者介绍《传习录》,内容丰富,材料充分,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译,让读者能够轻松地领会《传习录》的精髓,是一部学习国学传统经典的好书。
热门推荐
  • 无饥饿慢消化减肥方案

    无饥饿慢消化减肥方案

    身材走形、体重攀升,步入中年的你有这些困扰吗?您的脂肪超标了吗?一台仪器就能轻松测出。有的朋友一直在减肥,从30多岁减了20多年了,却越减越肥。其实减这几斤没用,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迈开腿,更要管住嘴,健康食品,您吃对了吗?不要以为纯果汁,你就可以随便喝了。鸡翅膀是鸡身上脂肪最高的部位之一。牛油果、榴莲、香蕉,就这三样,吃它跟吃米饭差不多。其实大家老以为玉米是一个粗粮啊,一定是减肥时候吃好,不一定。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老师带您探寻日常生活中的减肥秘诀。带您一起寻找隐藏在身边的小妙招,健康美食还您苗条身材。减肥不再是难题,美味食谱让您跟肥肉说再见。
  • 缘起百年

    缘起百年

    百年前你杀了我,绝对得不到你想要的,大秦也会迟早完蛋我相里一脉今日之苦,皆出自于你。我相里与秦,从此世世代代不共戴天!百年后家仇与爱情交织,你要我还是你的家族,和我在一起你注定要失去你现在拥有的一切。看他们如何抉择
  • 墨莲重生之言灵

    墨莲重生之言灵

    上一世她被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人背叛,那撕心裂肺的恨居然让自己回到了初中时代,这一世,她退去懦弱,尽展芳华,与同是重生而回的知己刘铭联手复仇,活出属于自己的天地。这一世看她如何展尽芳华,铲渣男,除渣女,博得万众瞩目!上一世没有紧扣的双手,这一世,我再也不要放开。上一世的遗憾,这一世都通通补上。上一世没有来得及爱的人,这一世我黏定你了。这一世,有了空间,有了异能,还有什么能难得住我?赌石?小意思!渣男?从他最在乎的事业上打败他!渣女呢?慢慢陪它玩玩再让她死!那钱怎么赚?你猜啊!某夭打滚求打赏,推荐,收藏,就算砸死偶,偶也不会眨一下眼睛的哦。
  •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外国缔结的双边和多边条约、协定和其他具有条约、协定性质的文件。
  • 不要恨我

    不要恨我

    自虫洞发现人类进入宇宙已经过去了三万年,然而虽然科技进步依然明显,生物学却陷入了瓶颈,人类寿命被卡在了300年这个极限上寸步难进。而随着人类疆域的不断扩大,300年,实在太少太少。
  • 御道三生

    御道三生

    逆天者一种血脉的传承,他们伴随着天元珠诞生,他们的一生注定要逆天而上,改变这天地间固有的规律。御道第四代逆天者,一次意外让他的血脉提前觉醒,这样他就踏上了一条与前三代逆天者不一样的道路。在这条逆天之路上,他收获了亲情、友情、爱情,他有要守护的人。在面对强大敌人的压迫下,他一次次的突破自身的极限,一次次的绝处逢生。机缘与凶险同在,且看他如何扰乱天机,逆天而上。御道绝顶,三生何源。!!葡萄新书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求收藏,推荐。绝对完本!!!书友请进三生群(145528666)
  • 萌妻来袭:纯禽Boss请接招

    萌妻来袭:纯禽Boss请接招

    爱情里我先爱上你,这就注定我输了!但我输得心甘情愿。你给我下了一种毒,叫皇甫陌嫣的毒。我不会说情话,但有颗爱你不变的心。~北冥浩辰我讨厌你的自以为是,因为你我的世界崩塌了,变得一塌糊涂,我讨厌你,甚至恨你,但渐渐讨厌变了味道!你对我的好,我看在眼里,很甜!~皇甫陌嫣
  • 萧秋

    萧秋

    谨以此文献给远逝的过去。说再见久违的校园苍茫曰无奈徘徊于碧海晴天言未来梦中之流光飞舞道人生银河中转瞬即逝叹现实星空下萧凉旻秋
  • 男神karry之王俊凯

    男神karry之王俊凯

    写女主梦莹和男主王俊凯发生了什么事情,尽情期待吧!
  • 给孩子讲点人文知识

    给孩子讲点人文知识

    从盘古开天辟地,说到古文明的骤然消逝后的世界;从人类最初的文字和文化,说到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本书使得平日里枯燥乏味的知识,霎时间以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文画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沉浸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乐而忘返,不知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