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30000000037

第37章 永不放弃(2)

在《巴黎评论》上,玛米埃尔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是关于我的作品《一个诗人的生活》。我的一些诗作被马丁翻译成为法文版本,还写了一篇赞颂我作品的诗作发表在《巴黎评论》上。自此,我的名声就被传播到了巴黎的文学界。能受到巴黎文学界的热烈欢迎让我受宠若惊。每次去维克多·雨果家登门拜访,都会得很好的接待。我为此感到十分幸运与荣幸,因为在欧伦施莱格的《回忆录》里他写到他到巴黎都没见到过雨果。维克多·雨果邀请我去法兰西剧院观赏他的新作《承包指挥官》,这是一部悲剧作品。这部戏遭到观众的一片骂声,还有人编导了讽刺这部剧的模仿滑稽剧,在一些规模不大的剧院里上演。他的妻子是典型的法国女性,有着能迷倒异国人的独特魅力,十分美丽动人。玛米埃尔把我写的一首短诗《致维克多·雨果的妻子》翻译成为法文,她那时候应该只是把我当作一名单纯的诗人。

致维克多·雨果的妻子

从丹麦到法国只需要几天的行程。这里有大片的山毛榉,金色的麦浪涌动着。这里拥有美丽的海岸线和托瓦尔森,驱逐了的第谷·布拉赫。它就像北方王国里的里拉琴一般,我的母语是丹麦语,而这里是我的故乡。天国里有我的缪斯,我的灵感常常从她那里获得。维克多·雨果是个伟大的人,我尊敬他,崇拜他。这首诗歌,就是我献给您的花束。您的丈夫是伟大的,您是他青春的爱人,让他从这束花束和您的唇间,知道他在北方是多么受人敬仰。从他的诗歌里,我熟悉了缪斯的言辞和眼波,他的诗歌就像我的缪斯一般。

我的到来受到安切罗特夫妇的热烈欢迎,我在他们那儿遇到了路易斯·布兰卡等很多来自法国的艺术家与作家,与此同时,还遇到了很多来自其他国家的名人。瑞尔斯特德是来自德国的作家,同时也是批评家,马丁内斯·德·拉·罗萨则是来自西班牙。在我还不认识马丁内斯·德·拉·罗萨的时候,就和他聊得很投机,他优雅的谈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向安切罗特夫人询问这位绅士是谁,她惊讶于她忘记为我们引荐了。她先告诉我:“他是马丁内斯·德·拉·罗萨,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安切罗特夫人把我俩拉到一起相互做介绍。不一会儿,马丁内斯·德·拉·罗萨向老雅尔迪伯爵表示了问候,并向到场的所有来宾表示弗里德里克六世对西班牙人是如何的友好。那时他请教国王,应该站在国内政治阵营的哪一队里。最终,他支持的队伍没能成功,国王还邀请他来丹麦。所有人的话题都转移到了丹麦,他是参加了克里斯蒂安八世的加冕典礼的年轻外交官。我们都觉得丹麦人的本性不坏,但是却有着独特的性格。我们在谈论弗里德斯克斯堡和在城堡里举办的声势浩大的晚宴时,讨论得神采奕奕。他说,四周环水的哥特式旧城堡坐落在茂密的橡树林里,教堂里也是高贵华丽,政府高官们的衣服都是丝绸质地,不是金色就是白色,头戴别着羽毛的帽子,天鹅绒礼服长长地拖着,只能把长袍搭在胳膊上才能不影响行走。他幽默地说,这是他亲眼所见的,开始以为是丹麦人的风俗习惯,我说这情景确实是加冕典礼时能看到的场面。

我觉得,不管是在日常行为还是在生活起居方面,诗人拉马丁都像法国人中的王子。我的法语很糟糕,为此我向他表示歉意,他却以典型的法国式礼貌向我表示他为自己不能正确理解北欧的语言而感到自责。据他所知,很多振奋人心的文学作品出自丹麦文学界,那里是具有孕育诗作的富饶土地,以致远古的金号角比比皆是。他听我讲解了关于“特尔哈塔运河”的情况,还说他非常想途经丹麦去斯德哥尔摩。他让我感到非常吃惊的是,他作为一个法国人,对丹麦民族和地理知识相当地了解。他的妻子是一个热情、开朗的人,性格坚强,让人觉得值得信赖。从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到忠诚智慧的光芒。拉马丁在我离开巴黎之前还为我写了一首诗。

即使已过正午,快活的大仲马还会赖在床上,每次去拜访他,都是如此。纸、笔、墨都放在床头,他的新戏正在创作中。一天我去拜访他,看到他正在床上进行创作。他招呼我稍等片刻,说缪斯正赋予他灵感,一会儿就好。他在写的同时,嘴里还不停地大声念着。我坐了一会儿,他从床上一跃而起,大喊:“万岁!第三幕完成了!”他和他妻子并不住在一块儿,他住在香榭丽舍大街的王子饭店,妻子住在佛罗伦萨,接过他父亲文学衣钵的儿子小仲马在他的住所中居住。大仲马说:“真实的我过的就是快乐单身汉的生活。”

他在一个晚上带我去了好几家剧院,看到了舞台之外的情景。我们在皇家宫殿和德亚泽特、阿纳斯聊了一会儿,牵着手从五彩斑斓的林荫大道走向圣马丁剧院。大仲马问我:“他们一身的短装打扮是要上去吗?”幕布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幕幕就像是《一千零一夜》里面的故事一样。后台挤满了人:跳芭蕾舞的、表演合奏的姑娘、操作舞台的机械师。我被大仲马领着在人海中穿梭。沿着林荫道回去的路上,一个年轻人叫住了我们。他虽然年轻,但表现出很沉稳的样子。大仲马将他介绍给我:“他是我在十八岁时所生的儿子,他现在也年满十八了,但不像我当年那样有了儿子。”这就是后来在文坛名声大噪的小仲马。

大仲马还将女演员拉歇尔介绍给我认识。我没有欣赏过拉歇尔的演出,大仲马问我是不是需要去拜访她。那时,我很想欣赏一次她的演出。法兰西剧院在一晚安排了她主演的《费德尔》,我在大仲马的带领下来到后台。他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我带到舞台的侧厅,但是这里不像其他剧院一样,他让我稍作等待,一会儿才回过头来带我去见今晚的舞剧皇后。这个房间是用屏风隔出来的。只摆着几张凳子和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食物、饮料,都是提供给演员恢复体力的。年轻的拉歇尓就坐在桌边。一位法国作家曾经说过,拉歇尓是一个可以把莱辛和高乃依的大块大理石演绎成栩栩如生的雕像的人。她面容姣好,体态轻盈,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不管是在她的家中,还是这里,我都觉得她像画中人那样忧郁和深沉。她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悲伤的刚刚流下泪水的年轻姑娘,思绪还沉浸在过往中不可自拔。她和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她的声音中透出男子般的深沉。她和大仲马不停地说着,全然忽略了我的存在。直到大仲马向她为我引荐时,她转过身来,似乎才意识到我的存在。

大仲马是这样为她介绍我的:“他非常崇拜你,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诗人。刚刚我们在上楼的时候,他告诉我,他从没有想到过,他会在法国见到那位说着一口流利优美法语的美丽女士,他觉得自己内心激动不已。”她听完,客气地回应了几句。我也因此鼓起勇气与他们一同交流起来。我自己亲眼见过,也听别人说过很多世上的奇闻异事,但是却没见过拉歇尓这样的。我将新作品出版所得到的稿费全部换了来巴黎看一次她演出的机会,主要就是为了看她。但是请原谅我的法语说得并不好。她微笑着对我说:“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法国女士听到你刚刚那富有骑士风情的话语,都会夸你法语非常棒。”我告诉她,她在斯堪的纳维亚极负盛名。“如果以后我有机会去圣彼德斯堡,一定要去你们哥本哈根,你要做我的保护人,可不能推辞,因为我在那里除了你不认识其他人。不过我们还得多熟悉了解彼此,因为你说你是为了我才来到巴黎,那我们应该经常聚聚,我邀请你来我家里做客,我们家每周四都会招待很多朋友,你不用感到拘束。”说完她伸出手向我们表示邀请,亲切地对着我们点了点头,接着就在离我们不远的舞台上出现了。瞬间,她的表情呈现出和刚才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回到悲剧女神的角色里,身边传来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与欢呼声。

我不太习惯法国式的悲剧表演,或许与我是斯堪的纳维亚人有关系吧。但在拉歇尓表演中浑然天成,让我们觉得其他人都只是在效仿她。法兰西的悲剧女神非她莫属,其他人不过是世俗的凡人。看过拉歇尓的表演之后,让我们觉得悲剧的表演就应该像她这样。现实、真理都在她的表演中展现,只不过与众所周知的北欧方式有所差异。

她家装潢得高贵奢华,虽然在整体布局上有一点不那么自然,但总的来说还是很高档的。蓝绿相间色调的外间里摆放着几尊中等大小法国作家的雕像,整个外间光线非常柔和。具备沙龙功能的客厅里,深红色是桌布、窗帘、书柜的主色调。她有一尊非常出名的钢质雕像,是一位英国人为她刻制的。她身上的黑色衣服就像是雕刻上去的一样。来参加沙龙聚会的大多是艺术家们、学者们,大家都表现得非常绅士,据说其中还有些人是有爵位的。仆人们热情地接待着客人,为客人们送上茶点,当然在这样华美的别墅里,连仆人们的衣着都是华丽不已的。这并不是典型的法式接待,更像是德国式的接待方式。我问拉歇尓是否能用德语交流,她立马用德语答道:“阅读不存在问题,洛林可是我的出生地,我这儿还有不少德文书呢。”说着指向一处。我顺着看去,是格里尔帕策的《萨福》。我们继续用法语聊天。我看过她扮演席勒作品《玛丽·斯图尔特》里的那位苏格兰皇后玛丽,将帝王的威仪、震慑力演绎得生动不已,令我十分难忘。她在与伊丽莎白一同出场的那幕里表现出了更加强大、威严。

“伊丽莎白”的名字从她口中说出的时候,她表现出了一种非常蔑视的表情,这种蔑视的表情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比任何形容词形容的效果更为强烈。她在最后一幕的表现让我着实惊叹不已,所表现的状态是那样的真实与平静,如同真正的北欧、德国艺术家那样。可是法国人却非常反感这样的表演。她告诉我:“我觉得一个人在最伤心欲绝,马上就要与朋友们永别的时候,是不应该咆哮如狂风暴雨一般。在我看来,这样的表达才是真正地表达出了那份情感,虽然法国人不太喜欢这样的表演。”那些精装的书籍整齐地摆放在华丽的玻璃书柜里,在沙龙里成为重要的装饰品。一幅描绘伦敦剧院内景的画挂在墙上,画中是她正站在舞台前面接受观众向她抛献的鲜花和花环。一个小巧精致的书柜放在这幅画的下面,里面放满了歌德、席勒、卡尔德龙、莎士比亚等艺术家的各类上等诗作。她向我了解了很多德国与丹麦的问题,也问到了两个地方的艺术与剧院。面带笑意的脸上仍有着一丝不可抹去的严肃,频频向我点头,示意我继续说。我的法语不够流利,经常为了找能准确表达意思的词汇而不得不停顿。“没关系,慢慢来,你的法语虽然并不是很好,但是很多比你法语流利的人,他们所聊的事物却并不能引起我太大的兴趣。最重要的是你说的内容我都能够理解,同时你也因此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们最后一次告别的时候她为我在纪念册上写下临别赠语。

法国人阿尔弗雷德·德·维尼集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三者名号于一身。他迷人的个性感染着我。他的妻子是一位英国女士,两人身上将各自民族的优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凭借自身的学界地位与优厚的收入能自由出入贵族沙龙。我在巴黎的最后一天晚上快12点的时候,和他一起爬了无数个台阶,来到我位于瓦卢瓦饭店顶楼的房间。他用他所有的作品作为分别纪念品赠予我。我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了真诚的友谊,他深情的话语让我潸然泪下。

法国雕塑家大卫的性情非常自然率性,经常与他相聚总让我想起托瓦尔森和比森。虽然我们开始真正了解彼此是在我离开巴黎前的最后几天,两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他想在大纪念章上刻上我的胸像,问我是不是能在巴黎多停留几日。我对他说:“你并不了解我诗人的一面,也无法确定我能否对得起这份荣誉。”他拍着我的肩膀,面带笑容地望着我说:“我还未读你的书,已读了你本人,说你是诗人再合适不过。”

我是在博卡尔梅伯爵夫人家中见到巴尔扎克的。我第一次在一位老夫人脸上看到那种深情的表情,并为之吸引。博卡尔梅伯爵夫人活力四射。另外一点引起我关注的是,在罗浮宫里有她的肖像。大家都围在伯爵夫人身边,她一一为大家做介绍。没想到《奴隶》的作者雷博夫人也在其中,我告诉她我的作品《摩拉托》里就借用了她《奴隶》里的故事,并且在演出时获得了成功。她听后非常感兴趣。从那时开始,她就像我的一位特别的女性守护者。在晚上我们交流自己的写作体会时,她不时地纠正我错误的法语发音,他叫我重复练习发音有偏差的地方。她充满了母爱,如母亲般慈祥,她天赋异禀,有极强的洞察力。

刚刚提到过我在博卡尔梅伯爵夫人家中遇到了巴尔扎克,他风度翩翩,衣着考究,行为优雅,唇红齿白,是十足的绅士。在这个圈子里,他话不是很多,但却给人带来快乐的感觉。一位女诗人把我和巴尔扎克都领到沙发上坐在一块儿。她在我俩之间,想通过表示自己微不足道,来维护自己的地位。我扭过头在她身后看到了巴尔扎克一脸嘲讽的表情,脸上的表情还带有一点夸张的感觉,我们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同类推荐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张国荣的种种艺术形象,包括“性别易装”、“异质身体”、“水仙子”形态、“死亡意识”等,以丰富的资料搜集及问卷作基础,分析媒体对张国荣生前死后的论述以及张国荣迷的“歌迷文化”。
  • 宋代儒医

    宋代儒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代儒医》介绍了“儒医”的起源、尚医士人、通医名儒、儒门名医、儒医的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她是乱世中的奇女子,她有男子的霸气果决,亦有女子的妩媚坚韧。她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学艺,少年走红,名遍京津,成为有史以来女须生第一人,有京剧“冬皇”之誉。她叫孟小冬,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一个敢爱敢恨且情深的女子。她遇见的那两个男人,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杜月笙。本书详实描写了孟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传奇人生,尤其对孟小冬的两段感情,进行了整理和还原。因为她的一生,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更是一部民国风云史,一幅京剧发展路线图。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热门推荐
  • 梦玄琴幻

    梦玄琴幻

    仙女,和一位凡间的公子机缘巧合下相遇,经历种种困苦到最后却还是没能在一起,他却许下永生不娶的诺言,表现出对仙女的爱。
  • 最幽默·世说新语

    最幽默·世说新语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动荡的时代,却也是精神上最自由、最解放,且最具智慧与热情的一个时代,这些在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魏晋名士们的“非常之言”“非常之行”以及“非常之道”,让我们穿越时光重回历史现场,感受那个时代特有的疯狂与洒脱。
  • 最强校花:请叫我捉鬼师

    最强校花:请叫我捉鬼师

    她,澹台苏紫。作为澹台家族的大小姐,被公认为最有潜力的捉鬼师,怎么在那该死的臭道士眼里就这么的渣呢?可,这也就罢了。为什么,臭道士那么喜欢破坏她与未婚夫之间的感情呢?直到有一天他对我说,小紫,我喜欢你。纳尼?!是我听错了还是臭道士发烧烧坏了脑子?!哼哼哼,只看美美哒捉鬼师与放荡不羁的道士之间相亲相爱、互撕互掐的故事吧~
  • 重生之盗凤

    重生之盗凤

    片断一某手下:阁主,咱阁里的的东海之珠被怪盗偷了。某阁主:原来她喜欢夜明珠啊,你,去把咱阁里藏着的水中明月送到盗楼去。…无语泪奔,水中明月那是什么?那可是楚月国的国宝啊…..片断二某手下:阁主!不好了!咱阁昨天才得到的天蚕宝衣被怪盗偷了。某阁主:什么?天蚕宝衣?某手下:是的,阁主,要不要属下马上派人前去抢回来?某阁主:抢什么抢,难得她喜欢,把阁里珍藏的天蚕丝都给她送去吧。…他没听错吧?片断三某手下:阁主…某手下:怪盗昨夜到咱阁里…某阁主:有话快说!某手下:怪盗来偷人了!某阁主:什么!?那个人是谁!某手下:是左护使!怪盗把左护使给卖到怡香楼当红牌了!哼,这次阁主不会再纵容怪盗了吧?左护使可是阁主大人共患难的生死兄弟。某阁主:你,立刻召集兄弟们把右护使和副阁主一并绑了送去。什么?!还好,还好他长得丑…
  • 绝世天辰

    绝世天辰

    命运之路,是否平坦?你是否坚定,是否能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命运啊,你究竟是什么?张玄,一个半精灵如何崛起成为一世强者?他的父亲到底是谁?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他的父亲离开了他?又是谁策划了这一切,这一场场阴谋究竟是为了什么?=敬请关注=绝世天辰,一切都会为您揭晓。
  • 400个百年老店的长赢基因

    400个百年老店的长赢基因

    本书是经营入门读物,列举了400个长青企业,分析他们经久不衰的原因,从创新、质量、诚信、管理、品牌等多个方面分析。
  • 佛说文殊悔过经

    佛说文殊悔过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绝品剑仙

    都市绝品剑仙

    他,曾是一名纨绔至极的富家公子哥,却因惹上了不该惹的人,而被迫放逐流浪。走投无路的他,面对亲人的冷漠,朋友的嘲讽,对世间不再抱有丝毫留恋,选择了跳楼自杀!他,曾是一名有情有义的剑宗修真者,却因宗门一夜间遭灭门,而被迫远离故乡。走投无路的他,面对世俗的冷淡,人心的叵测,同样对世间不再抱有丝毫留恋,选择了拔剑自杀!然而,当修真的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莫名其妙来到了一座灯火通明的繁华都市。这里的一切令他感到惊讶与好奇!同样面对曾经的一切,活过第二次的他,将彻底改头换面,以不一样的身份,一步步征服眼前所有!
  • 将军令系列之龙九子

    将军令系列之龙九子

    天下大势,分合有序。自从天下三分归于一统,诸国灭而大楚国立,将天下州县划分为十三州,各州设州牧,至此天下初定,四海臣服,百废待兴。两百多年后,楚恒帝行仁孝治天下,君明臣直,百姓爱戴,可谓开明守成之君。朝堂安可江湖险,“龙生九子,皆不成龙”,始于南蛮兴起武林的邪恶教派“龙九子”一时名声大噪,意欲一统江湖武林,剑锋直指朝堂。在此危难时刻,名动天下的江南四大世家只知互相倾轧,江湖第一玄门正宗的天仁宗也内乱不休,江湖武林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而龙九子也隐藏着一个可以改天换地的大秘密。“龙虎相翻生定数,春风一转渐飞惊!”佛与魔的分界,正与邪之间的较量,看一对人中龙凤,如此谱写一曲情倾天下的绝世剑歌……
  • 凯墨白城了霜

    凯墨白城了霜

    小白有记忆在大唐,小白欢喜在蓝晨,小白在新时代,小白笑向着太白,小白的心喜欢着蓝晨;小凯的回忆在大唐,小凯的欢喜在洛殇,小凯的世界在舞台,小凯的笑向着子美,小凯的心呵护着洛殇。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关系,她为他绽开笑颜;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记忆,他为她深情歌唱。这样,倔强的他勉强遇见了倔强的她,他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