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31300000022

第22章 天很蓝,仿佛多年前(2)

不久以后,我才听说黄家驹早已过世。原来我喜欢了那么久的一支乐队已经不完整了,已经失去了最好的主唱。我在夜里给笔友写信,扼腕而叹,差点把眼泪滴到信纸上。

有个男生酷爱张国荣,我在文具店遇见张国荣的贴纸,就买了送给他。他拿走我新买的彩色笔记本,还回来的时候,前五页贴满各种形态的张国荣。我说,你干吗?他说,我喜欢,所以都给你。

这个人就是我的笔友,也是我的同学。他把Beyond介绍给我,我却比他更沉迷这支乐队。后来他生日,我也把我唯一的最爱的Beyond海报送给他。

中考之后,我们见过两三次面,再没写过信。再后来,就不知他去了哪里。

有很长一段时间,Beyond也日渐淡出了我的世界。我周边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四肢和脑袋不停忙碌,我读书,逛街,聚会,恋爱,生存,漂泊……世界开始五光十色地旋转起来。我幸福,失落,疲惫,无奈。身边偶尔有人提到Beyond,我却再也没有当年的兴趣。

每结束一段校园生活,我妈都让我把教材留着作纪念。直到后来,我发现它们其实也没什么好纪念的。有次在家清理旧课本,无意中看到笔友的一本物理书,也不知何故在我箱子里压了近十年。翻开一个笔记本,前面几页贴满了Beyond年轻的气质。那时我原想,索性用它来做Beyond的歌词本,但只抄两首就罢工了。后面抄了三毛的《说给你听》,也是未完。我迟疑五秒钟,把本子扔到了门口的书堆上,留给回收废品的师傅把它们带走。

Beyond,它成了我拴在驿站的一只风筝,我只身赶路,奔赴繁华深处,寂寞深处,没有再带上它。

其实我还算不上痴狂的粉丝,没有太多外化的追星表现。我喜欢Beyond,他们给我支撑下去的勇气,是自我成长中寻找信仰的一扇隐秘之门。我把他们的影像刻在年少时代的每一个角落,这就足够。

在地铁通道里,一个和我年纪不相上下的女孩子跑到墙边站下,等同伴为她拍照。我才看到那方墙壁上广告的代言人是“都敏俊”。女孩满脸笑容伸出两个手指,好像自己真的站在偶像身边。地铁呼啸来去,乘客匆匆经过。

我们热爱偶像,也许因为年少萌生的爱慕,也许因为青春理想的寻找,或者因为苦闷倾诉的需求。无论哪种原因,偶像终是一个完美的幻觉,在幻觉背后藏着我们现实中的寄托。

偶像是幻觉,现实中让你痴心的那个人才是真的,于是偶像美好得像一场初恋。

偶像是假象,背后另一个强大的自我才是真的,于是偶像似乎万能得可以理解我们心底的每一个细节。

于是,在爱情未至、理想尚远的季节,偶像成全了我们世界里最真实的渴望。

很多年失去联系的笔友忽然在微博上现身了。

他说:我后来学了吉他,和朋友组了乐队。我们排练的第一首歌就是《海阔天空》。你现在还听Beyond吗?

单车岁月

你走过的最危险的路,是骑着单车路过的铁轨旁的狭窄小路。你摔跤最重的一次,是你的小伙伴练习骑车载人,你当了他的牺牲品。你丢失过的最贵重的东西,是一辆尚未使用的崭新的金狮牌单车。

你的单车岁月以此宣告终结。

一直觉得单车的车轮就像时钟,都是时光的象征,旋转不停。只是,时钟向前,单车向后。也许,单车是一个神奇的时光机,骑上它就能吹到年少的风,扬起青春的微笑,就能穿过岁月的烟尘雾霭回到那个你还被叫作少年的时代。尽管,你已经很久没有再碰触过它。

儿时对单车的概念总是与父亲有关。坐在车梁上,父亲的两只手臂围成你的避风港。他用一辆黑色“永久牌”载你去小城的每一个角落。瓦蓝的天和棉花云,绿意辽阔的庄田,路边或紫或粉的波斯菊,深褐色的木桩电线杆,组合出童年单纯明丽的色彩。然后,单车停在街边的冰淇淋机器旁,停在可以买扭扭虾条的小卖部,也停在你最不愿去的卫生院。

有一个初春,冰雪刚刚消融,玉米种子还没有埋入土里,可你不管不顾一直吵着要去阿姨家吃玉米,母亲只好为你戴好帽子围巾准备出门。父亲骑车带着你出发,可没到半路,就发现你已经靠在他怀里温暖地睡着了。

听到父亲讲这段往事的时候,他已经告别单车很久了。他渐渐弓起脊背,皱起眼角纹,他不再带你骑车追风追月,你也再坐不回车梁那个熟悉温暖的位置。“永久牌”退休后安置在仓库杂物堆旁,终于在岁月的磨洗中升华为一堆废铁,被废旧物回收人拖走,换来几张毛票,只够吃冰淇淋的毛票。你渐渐遗忘了那辆黑色的童年坐骑,你也随着新单车的到来进入了少年时代。

为了上中学时能顺利骑行,你十二岁开始学骑单车。母亲的单车比父亲的小,但你的双脚还是够不到地面,歪歪晃晃,摇摇摆摆,你小心翼翼地逼着自己收起胆怯,有几次险些摔倒,是父亲在身后稳稳地扶住,又表现得那样举重若轻。

第一辆真正属于你的单车出现在十三岁。十三岁,一个由童稚向青春过渡的年纪。

十三岁,你执意不系外套的扣子,任衣摆在风中翻飞如翅。十三岁,你剪了短发,压低鸭舌帽,生怕路上得意,被风掀了帽子。十三岁,男生女生之间的朦胧好感还潜居在无忧无虑的嬉戏中,你和三五伙伴从马路上欢笑而过,驶向干净的河滩,进行一场毫无计划的野炊。

单车伴你在清晨出发,穿过睡眼迷离的小城,晴朗的晨光在车身上摇晃,伴你在黄昏归来,与同行朋友相互追逐,影子在车水马龙中逐渐拉长。

单车时而安静,时而疯狂。它陪着你一起在青春大路上疾驰呼喊,也陪你一起在树荫下静默发呆。你不知不觉长高变重,心事也沉甸甸地小心掩藏。你更习惯独来独往,在车上思量未来未知的颜色,回味邻桌男生的纸条,或者自以为是地为一首小诗打腹稿。单车成了一个盛放秘密的角落,包容着你荒草萋萋的青涩年华。

高中住宿让你中断了单车岁月。直到三年以后,你拖着行李箱踏上大学宽阔舒展的梧桐大道,你心里有个声音在呼唤单车。

你买来一辆全新的黑色单车。九月的阳光温暖着新生的新鲜感,在光洁的把手上映出你的喜悦。你还幻想着自己飘散头发,背上书包,在斑驳的树影中看两旁的风景一一后退。想象四年中,自己将骑着它看遍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书店,车上载满你热爱的文字。

就这样简单真实的畅想,经过了一个月清风明的晚上,果然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大梦——清早欢喜地下楼时,你发现车不见了。你徘徊良久,又不甘心地查遍了校园里每一个停车处,终于安慰自己那真的是一场梦罢了。

那是你最后的一辆单车,轻轻打个招呼就再也不回来了。像最后的幻想被打破,你以为它切合实际,它还是轻得像一个气球,飘飘忽忽又一闪即逝,提醒你别再做梦。你似乎意识到,有些想法和心情就快过时了,应该把梦放低,再低些。

后来,你看到宿舍楼下停放了好多生锈残破的单车。不知这些车子被遗弃了多久。也许有些主人脱掉学位服之后就再也没回来。它们聚集成一个中心,被爬山虎穿连缠绕,已经于那方阴暗潮湿的土地相依相生了。绿色的叶子在车上随风招摇,牵动着旧日游丝般的情愫,好像单车从未老去。

再后来,学校整修地下管道,涉及那片停车处。于是,无人认领的车子们在一夜间清零,爬山虎残留的根系还在地上苟延残喘。后来,你在一个荒草丛生的墙下发现了那些废旧单车,它们挤成一长列,像在等候发落。所有的明日黄花都将飘零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落吧。

以上这一切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你也看到年轻的父母载着后座上唱着儿歌的小朋友;看到三五个豆芽菜一般的初中生急速踩着车轮,呼啸而过;看到女生庄重而幸福地坐在后面,却只小心地抓紧男生的书包背带,她不知道,一路上惹来多少羡慕的注视。

家人也不再提当年的单车往事了。母亲在电话里温馨提示你要不要考驾照,身边人已经越来越多地开上了自己的小汽车。而你现在最熟悉的,还是交通一卡通刷过计价器时发出的“嘟”的声音。在温热的车厢里,你体会着陌生人之间冰冷无奈的拥挤。偶尔看到路上轻盈的单车,你也不会多想什么了。

可是就在昨晚,你看望朋友之后路过一条街,街上都是单车店,你看到那些车子精气十足、光鲜明净地站在店门口,正候着一个主人,蓄势待发为之效劳。你看了一眼前面不远处的地铁站,又掉转回来,忽然决定买一辆单车。

大朵的云彩飘浮在天上,街灯初燃,你骑上久违的单车,飞入清凉夜色,像一只灵动欢喜的蜻蜓。

偶尔回望,不求重逢

大巴车在京昆高速上疾驰,路旁摇曳的格桑花,渐次替代成蒙尘的行道树,和贫乏多石的山丘。我在车里享受着颠簸动荡,无从躲闪,忽梦忽醒,希望能早一点抵达平遥。

闲极无聊,我拿着手机发了个乱七八糟的句子。刚要放下手机,忽而想起还没有告诉覆盆子明天不能和她一起去逛展的事。

听说我要去平遥,覆盆子发来一条信息:真棒啊!平遥有个乌托邦酒吧,里面有位歌手叫YL,如果有机会说上话,就帮我带句问候吧!旅途愉快!

握着手机,我瞬间觉得这次旅行多了一丝奇妙和期待。我变成了一纸书简,等待在收信人面前展开远方的问候。

去年,覆盆子在信中说,她去山西见老朋友,两人一同去了平遥。平遥无疑令覆盆子流连忘返,在我亲自行走于古城之中时,我更能理解她对这里的情结。

而最让覆盆子难以忘却的,是一段温润美好的酒吧际遇。

在平遥的晚上,覆盆子和朋友坐进一家新开的酒吧。不知当晚那里的气氛怎样,我猜她们是冲着酒吧名字去的——乌托邦。

也不知那天她们点了咖啡奶茶还是啤酒洋酒,啜饮什么都不重要,哪怕是一杯凉白开。只要有做旧的木头桌椅,欧式古典吊灯,复古风车模型,里面的节奏想不慢下来都难。对,还要有一支悠远朦胧的曲子。谁来这儿不是为了暂避尘嚣舒展心灵呢,是为乌托邦吧。覆盆子大概就被这些文艺元素组合出的世外桃源深深陶醉了。

最让她沉醉的是那支曲子,来自台上的一个年轻歌手。

“乌托邦”的舞台宽松自由,只要是酒吧客人,都可以在上面唱歌。覆盆子从小热爱音乐,在大学曾是乐队的主唱,我很少听过像她那样清澈的歌声。

覆盆子沉醉在这个梦一样的环境里,心底发痒。一曲结束,她走过去与歌手聊起来……

信中,覆盆子和我说,站在酒吧台上,有片刻时间,覆盆子真的被自己的歌声打动了。她闭上眼沉浸其间,让歌声弥散游走,灵魂中好像经过一阵轻风,心身飘然。

还有那个叫YL的歌手,他让覆盆子多了一份特别的回忆。

由于堵车和中途休息,到达平遥的时候夜色已深。古城原貌保存相对完整,民宅清一色青石砖瓦,院墙高深。街边小店灯火阑珊,店主摇着蒲扇,像个浮世散人。小电瓶车转了几个身,才摸索到我们的集合处。人说平遥为“龟城”,虽然“龟背”一样的街巷四通八达,但也容易一路迷失,越走越远,尤其在阒无人声的深夜。

据说我们住的客栈原是一大户人家,建筑延续着典型的明清风格,一院一院的红纸灯笼,砖墙木窗,雕梁画栋,意趣盎然。

大家吃了饭,安顿住处后,已近子时。不过,我们还是等不及明天的参观行程,当晚就在客栈附近的街巷逛起来。一街的灯笼低悬于清凉夜色,店铺多半打烊,只留下一块块古色古香的招牌。在十字路口望向两边,小巷深处更暗。牢记导游不要乱走小巷子的教导,我们就停住脚步。而况,时辰已晚,客栈即将关门。彼时不知,我就这样错过了一个兑现嘱托的机遇。

于是,我没有遇见覆盆子说的“乌托邦”。倒是路过另一家酒吧,门开着,看到里面空间很小,幽暗的灯光中有一台电视,一位客人,四五张空桌子。此时“乌托邦”里会是什么光景呢?有没有那位歌手在台上动情歌唱,抱着吉他还是敲着手鼓?遗憾,这些我都不会知道。

在我们短暂停留的时光里,平遥给了我们恰到好处的天气,没有风雨,没有骄阳,湿度温度皆宜。第二天上午的游览,从古城楼到明清街,从县衙到金库,若非天气宜人,恐怕这般充实紧凑的日程就要削减旅途应有的愉悦了。

经过明清街时,说是游览,其实更顺路通向下一站景点,只能走马观花,不作徘徊。

就在街角一个转弯之后,近处一块红底白字的大牌匾映入眼帘,上面赫然写着:乌托邦。

乌托邦,原来它就坐落在昨晚我们张望的那条小巷。

遗憾错过了它的夜晚,也要错过它的白日了。

酒吧总是在下午才开始营业,而驻唱歌手更是要等到晚上才来。晨光刚刚散去,古城的上午清醒明朗,乌托邦之梦到底难成。

酒吧的木门紧闭,窗子也锁了木板。门两侧写着:爱在古城,相遇平遥。门前的植物似乎绿遍四季,清新持久。

伫立片刻。想象去年覆盆子在里面歌唱,想象她和YL一见如故的交谈。

覆盆子,抱歉,我只能为你拍一张“乌托邦”在阳光中沉睡的照片了。

一座古城,一家酒吧,一位歌手,你迢遥千里却依然把它们安放在美好记忆的深处,轻柔若风,明亮如水。想来就让人温暖。

这样的相遇,不需要了解彼此的任何背景,只要对坐而谈的时光里留下愉快便已足够。不必用心维系日后的联络,遇见,离开。假如,在某个不经意的时空里再次相逢,只问一声“嗨,我还记得你哟”,就能亲切如昨。

在未来未知的年月,也许那些在彼此生命中一闪而过的人,会再度相遇在同一方宁静悠扬的乌托邦梦境。

导游挥着小旗子,已经带领一行人走到了下一个路口。

此刻,我是一封等不到收信人的信。只好在心里默念:你还记得去年在这里唱过《Dear Friend》的女孩吗,那个叫覆盆子的长发大眼睛女孩?她在北京问候你。

同类推荐
  • 当我们变理智,如何谈爱情

    当我们变理智,如何谈爱情

    张躲躲是个随性的人,对爱情之道体味尤深。书中故事,多发生在她身边,贵在真实.世上的故事,不是每个故事都足够曲折,也不是每个故事都温暖治愈,还好,这本书做到十几个故事,上演十几场文字电影,讲述十几个人的爱情故事。时光虽不能倒流,但愿意我相信,你在故事中定能找到当初的自己和曾经的他。 听张躲躲讲故事,体味流着泪的幸福,感受当时不顾一切的自己。他的故事,你的人生。
  • 拥抱与决裂

    拥抱与决裂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描述手法,向人们展现了张国焘如何由一名马列主义者蜕变为右倾机会主义者,其中披露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更是令人深思。如毛泽东的妻弟在毛尔盖被击毙,成为党内严酷斗争的牺牲品;廖承志靠一杆铁笔和一杆画笔保住自己脑袋没有“搬家”;为实现会师,毛泽东下了一个生死攸关的赌注。
  • 发现这么美的台湾

    发现这么美的台湾

    本书散文集。分为三部分:“初尝台北的美妙旅程”、“行走台中的风和日丽”、“徜徉台南的慵懒时光”。本书以优美的文笔,图文结合的形式来介绍有关台湾的风土人情,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让读者得到有关台湾旅游的指导性信息,以一种小资的情调吸引时尚化的读者。
  • 拒绝隐喻

    拒绝隐喻

    棕皮手记·1982~1989.当代最需要的是“大乘”诗人。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正直、诚实、善良、爱、人格受到普通人的尊重。不仅仅只征服年轻的一代,而且要征服那些较为世故的人群。不朽之作是没有“代沟”的。从整体把握世界。世间一切皆诗。一阴一阳谓之道。无为无所不为。大巧若拙。大音稀声。
  • 一场叫作时光的旅行

    一场叫作时光的旅行

    本书由著名作家严歌苓主编,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思想,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人物,汇集了张鸣、曹文轩、陈舜臣、韩美林、洪峰、王蒙等众多文学、文化、文艺界名家的最新作品,配以精致图片和摄影作品,图文交汇,着力探讨文学创作、文艺人生、历史观、社会热点、心理、教育等话题,同时也是众多作者交流学术观点、畅谈人生社会的平台,为众多作家、学者打造不一样的形象,挖掘最有前途的新人作者。
热门推荐
  • 看废材四小姐如何玩转大陆

    看废材四小姐如何玩转大陆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王者,却在执行任务是被人所害,她是风云大陆的笑柄,被姐姐害死,这两个人命运多不一样,但却她的灵魂,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顶级特工的灵魂,既然穿到你的身体,我就一定为你报仇。她有是风云大陆的第一丑女,可当丑陋的面貌丢掉,换了的是绝世倾城的面容,当毒素解除,她竟然是。。。。。
  • 甜宠蜜爱:一诺不倾心

    甜宠蜜爱:一诺不倾心

    【全文免费,爆笑+半虐半宠】林一诺原本以为自己回国后可以轻轻松松地找到自己的青梅竹马,当她以为眼前这位温润如玉的男孩子就是自己的青梅竹马时,却发现,当年的青梅竹马另有他人,而且背后还另有一番她不知道的事…………某日,林大小姐终于被这个玩世不恭的臭小子激怒了:“安辰你就不能温柔一点吗?!”某人撇撇嘴:“不要,温柔的暖男一般都是男二,我要当男主!”(纯属虚构,请勿模仿)注:本文所有出现的姓名、地点等纯属本人瞎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好父母 教安全

    好父母 教安全

    2008年12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首次发表《世界预防儿童受伤报告》。报告说,全世界每年约10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各种疾病,死于意外伤害的孩子约是82.9万人,平均每天有2270个孩子死于意外事故。其中,每年有26万孩子(也就是每天有712个孩子)死于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10-19岁孩子最大的意外死亡杀手,这还不包括每年有上千万的孩子在交通事故中受伤或致残。这些孩子本可以健康成长,但却因为父母疏于对他的安全教育或照看不周而遭遇意外。毋庸置疑,安全,对于孩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 清庵莹蟾子语录

    清庵莹蟾子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能之域

    异能之域

    地球的灾难新的开始异能世界变异猛兽上古凶兽各界争霸启能动能聚能武能内能灵能心能幻能神能谁主沉浮
  • 这个男人惹不得

    这个男人惹不得

    世纪婚礼上,他抛下门当户对的新娘,向身怀六甲的她求婚......她是破产千金,被迫借种生子,于是花钱找了一个男公关。他把两人的照片甩给她,“那夜我是你的,今后你是我的!”她不惧不恼,妩媚笑问,“你确定能买得起我?”男人勾唇反问,“你确定有资格跟我讨价还价?”一夜精心策划的身心交易之后,他时时处处出现在她身边,免她惊,免她苦,免她四下流离,免她无枝可依。她以为自己是被所有人唾弃的落魄名媛,殊不知是全城女人羡慕嫉妒恨的对象。“她们说你把我宠得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可我哪上过天?”男人挑眉不语,不久,便带她游上了太空......“你那么有能耐,再带我入趟地?”“好!”男人鹰眸一凛,“你觉得地狱怎么样?”
  • 弗洛伊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弗洛伊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 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一种以研究无意识心理现象为出发点和核心的心理学说。
  • 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

    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

    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外、北科大这几所京西毗邻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们,策划并执笔编撰了《北大清华学得到》这套青年素质教育读物。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本系列图书1999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历经四次修订改版而持续受到欢迎。十年后的这次全新修订,历时一年有余,对各个分册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增加和删改,使之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活泼,以期成为当代青年素质教育领域具有持续生命力的经典读物。
  • 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本书正是教给你这样一种洞悉人内心的方法。无论是面对同事还是朋友、男人还是女人、上司还是下属、陌生人还是老熟人,你都能具备一双慧眼,衡量话语探索的尺度,从每个人的言谈举止中捕获他们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从每个人的生活细节中了解他们的气质秉性、所思所想,达到可以透析他们的目的。
  • 神剑耀天

    神剑耀天

    传奇剑神在战斗之中被敌人暗算,侥幸重活一次,展开一场直达巅峰的狂霸升级之路,所有的天才都将在他的脚下,任何敌人都将无法阻拦他重踏巅峰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