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60400000015

第15章 铁路之战,皮尔庞特的进击(1)

所谓“虎父无犬子”,朱尼尔斯·摩根是个商业奇才,而他的儿子皮尔庞特·摩根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与朱尼尔斯·摩根的沉稳相比,年轻时候的皮尔庞特·摩根更像是一个冒险家。因此,皮尔庞特·摩根意气风发地进行了一场铁路之战,并最终被晋封为“铁路大王”。

■ 奥萨铁路是我的 ■

1869年,美国发生了一件颇具争议性的事情,这件事情使得年轻的皮尔庞特一时名声大噪,也使得对皮尔庞特一直怀有疑虑的父亲感到非常欣慰。

这一年,皮尔庞特32岁,但他已经做了10多年父亲的华尔街代理了。虽然他年轻有为,但父亲朱尼尔斯对他一直颇有微词。父亲认为他的性格过于激进,这种性格显然不太适合保守传统的银行业。父亲每次看到他,总觉得这个儿子像是要去打架、去闯祸,所以,总是阻止他去做很多事情。而皮尔庞特对父亲也怀有强烈的不满,他觉得父亲从来就没以自己为傲过。但他对父亲的不满从来不敢说出来,父子俩之间的关系就这样一直貌合神离。这种父子关系不仅出现在朱尼尔斯和皮尔庞特这对父子之间,在摩根家族,这样的父子关系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传统,这种传统实在耐人寻味。

所幸,虽然父子俩心里暗流涌动,但表面还是波澜不惊,剑拔弩张的情况从未出现过。不过皮尔庞特总想自作主张一回,证明真理也会站在自己这边。终于,他等到了一个机会。

有一条位于纽约州北部的短途铁路线,只有142英里长,位于首府奥尔巴尼至宾厄姆顿之间,宾厄姆顿位于萨斯奎汉纳河畔,因此这条铁路被人们称为奥萨线。这条线上只有17辆机车,214节车厢,所以,在大多人看来,它并不是一条多么重要的铁路线。

但有一个人却不这么认为,这个人就是银行家杰伊·古尔德。此人身材矮小、精力充沛,眼光独到,被人冠之为“华尔街魔鬼”。他这个“雅号”是怎么来的?此人除为人精明以外,手段也颇为毒辣,曾多次操纵股票交易,引发资本市场的轩然大波。在1867年前后,他曾经通过发行虚假股票贿赂政府官员,以此攫取了伊利铁路公司的控制权,从此名声大噪。当然,也得了个令人生厌的绰号——“华尔街魔鬼”。

这个魔鬼早就想把奥萨线纳入囊中。因为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的这条铁路线,在他看来却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他想把奥萨线和自己掌握的伊利铁路连接,这样,宾夕法尼亚的煤炭便可畅通无阻地运往新英格兰,那么他就有更大的胜算争夺五大湖地区的货物运输权,伊利铁路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也将会大大提高。这是他的如意算盘。因此,1868年冬天,奥萨铁路刚刚竣工,他就开始行动了。

他先大肆收购奥萨铁路公司的股票,然后安排自己的人进入董事会,以此提升自己在奥萨铁路公司的话语权,为夺取其控制权做准备。可惜,他这个阴谋被奥萨铁路创建者兼公司总裁约瑟夫·拉姆齐识破,并遭到其强烈的抵抗。

精明的古尔德对此早有准备。拉姆齐的反对者——纽约高等法院法官乔治·巴纳德早就和他是一丘之貉,他们联手做手脚企图吊销拉姆齐的总裁资格。可他们碰到了硬骨头,拉姆齐不甘示弱,他通过法律途径,要中止古尔德党徒的董事职务。于是,两派开始正面攻击,并很快水火不容,最后升级到了武力争斗。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在政府的调停下,古尔德与拉姆齐这才又回到谈判桌重新谈判。

就在这时,另外一个人物上场了。

奥萨铁路的重要性,不但古尔德看到了,皮尔庞特也早就对其情有独钟,所以他早早就以达布尼—摩根公司的名义购买了奥萨铁路公司的600股股票。对古尔德这个不入流的贪婪之徒,他早就想治他一回,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借口和机会。此时,看到这个强势的“华尔街魔鬼”又兴风作浪,他终于忍不住出手了,他站到了拉姆齐这一边。

摩根家族和达布尼公司的号召力是强大的,于是,很多人成了拉姆齐的支持者,许多股东在皮尔庞特的斡旋下,答应参加即将召开的股东年会。9月7日,股东年会召开,在大会上,拉姆齐与古尔德又陷入了不可开交的争论中,他们都宣称奥萨铁路公司的控制权是自己的,并且互不相让,甚至互相谩骂,局面又陷入混乱中。皮尔庞特并未直接参与两派的斗争,他一直袖手旁观,等待介入的时机,在局面无法收拾时,许多股东选择了新的支持者,他们倒向了皮尔庞特,最终,皮尔庞特成为了奥萨铁路公司的董事兼副总裁。

这似乎是皮尔庞特的意外收获,但这一收获却让他威信大增。皮尔庞特对古尔德的卑劣手段厌恶至极,他早就想到了对付他的办法。他知道纽约北部有一位法官为人正直且德高望重,对古尔德的行径早就嗤之以鼻,他指点拉姆齐去拜访此人。果然,这位法官特别同情拉姆齐的遭遇,他帮助拉姆齐打赢了与古尔德的官司,拉姆齐重新夺回了奥萨铁路公司的控制权。

与此同时,美国各界一直在关注着奥萨铁路的战争,他们本以为这场争夺不过是古尔德将伊利铁路的事件重演而已,最后一定是古尔德大获全胜,因为拉姆齐与古尔德的实力相去甚远。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于是大家对拉姆齐刮目相看,觉得此人能战胜手段毒辣的古尔德,不容小觑。但到事情的最后,皮尔庞特渐渐浮出了水面,大家才知道幕后主导另有其人。于是,外界将古尔德失利的原因归结为皮尔庞特的介入,并对这位年轻的银行家赞叹不已,称他为“自负的年轻银行家”。一时间,皮尔庞特名声大振,成为华尔街的新宠,其实外界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发展过程的复杂性。

在整个事件发展的过程中,皮尔庞特并没有擅用其个人和家族的影响力,但他之所以取得最终胜利,和在奥萨铁路争夺战后期古尔德的兴趣转移分不开。事件的后期,古尔德几乎将所有的心思都扑在了黄金交易上,他把琐碎的工作交给助手,自己跑到黄金市场去发大财。在那个夏秋之交,他赚取了大量真金白银,并引发了黄金市场崩盘。这一事件在美国金融史上也赫赫有名,著名的“黑色星期五”大恐慌就是由此而来。但古尔德收之东隅却失之桑榆,最终丢失了奥萨铁路的控制权。

拉姆齐重新获得奥萨铁路的控制权之后,皮尔庞特建议他将奥萨铁路与临近的特拉华·哈德逊线连接起来,防止其他人再次偷窥,或产生无休止的争斗。拉姆齐采取了他的建议。1870年2月,两条铁路线合并,更名为特拉华—哈德逊公司,主要从事煤炭运输。在这个新公司里,摩根也取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皮尔庞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初衷,不仅在奥萨铁路这条线上扩充了自己的权益,还将奥萨线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奥萨铁路争夺战,是以皮尔庞特为代表的新式银行家与古尔德代表的老派银行家的一场正面对决。在这场对决中,古尔德试图霸占公众公司,而皮尔庞特则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重建秩序,维护了债券持有人的利益。在这场争夺战中,人们看到了职业银行家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以此预言新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时代,银行家们不再过于重视个人的利益,而是将公司的利益置于更重要的位置,而对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疯狂扩张的异类,则给予重重的打击,并对那些有可能出现的窥视者保持了高度的警惕。

后来,《纽约时报》报道此事件,这样称赞皮尔庞特:“皮尔庞特先生是一位有能力的金融家,他受到了人们的尊敬。”显然,这样的评价是不足以涵盖皮尔庞特此时的职业成就和个人声誉的。皮尔庞特的这次“自作主张”,也使他的父亲对他颇为满意,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在悄然改变。

■ 当机遇来敲门 ■

美国经济有一个怪现象,只要经济状况好转,就有投机者开始在铁路领域大肆投资,这个现象从19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已经持续了约半个世纪。投资者都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大赚一笔,结果,投资过剩造成经济泡沫,泡沫越来越大,最终破灭,经济衰退就开始了。1873年,美国就遇到了这样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一直持续到1879年。这一年,美国经济的大萧条对美国人造成的困扰终于结束了,经济复苏,各个领域的经济都恢复正常,于是,人们又一次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疯狂投资铁路。

在之后的10年时间里,美国共修建了7.5万英里新铁轨,这个速度在世界上都堪称之最。投资铁路需要大量的资金,一般的银行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能力为其融资,只有少数几家银行有能力为铁路公司融资,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就是这几家公司之一。

但此时的皮尔庞特·摩根却在世界各地旅游,难道他对国内的经济动向不关注吗?当然不是!皮尔庞特对商业的兴趣一直是有增无减,但他的身体最近却不太好,只要他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就会感到头痛、眩晕,使他无法继续工作。所以,他干脆放下工作,到全国各地和欧洲旅行去了。他平时也会去旅行,有时是为了工作,有时是单纯的旅行,他已经完全有能力享受这样的生活了。有一个地方是他每年都要去的,那就是英国的伦敦,因为他的父母在那里。他每年都要去看望父母,同时了解一下J.S.摩根公司的事务,因为父亲的公司和自己的公司一直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和很好的合作关系。

这时的皮尔庞特·摩根已经今非昔比,从187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一直到今天,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的经济利益又增加了好几倍,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形象也更好了,人们只要提起皮尔庞特就啧啧称赞:他已是美国商业界的一个传奇式人物!但皮尔庞特·摩根内心并不满足,这远远不是他事业的顶峰,他的辉煌还没有来到,这一切不过是一个铺垫。他的辉煌什么时候才会来到呢?1879年11月,机遇来敲门了。

皮尔庞特刚刚结束旅游回到家中,就收到了一封来信,这封信署名为威廉·H.范德比尔特,是一封求助信。范德比尔特是他的邻居,比皮尔庞特大16岁,范德比尔特家族曾是美国最富有的家族。

范德比尔特有什么事情需要皮尔庞特·摩根帮忙呢?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写信向他求助吗?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必须介绍一下这个范德比尔特家族。这位范德比尔特是老海军准将的儿子,是皮尔庞特在第40大街的邻居。这个美国曾经最富有的家族的第一代创业者就是老范德比尔特准将——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

老范德比尔特准将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典范。1794年,他出生在纽约湾内的一个小岛上,因为学习成绩很不好,所以只上过6年学就退学了。16岁的时候,他就萌发了自己创业打拼的念头,靠着母亲借给他的100美元,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他买了一艘帆驳船,成为了本地渡口的一名船夫。凭着他的勤奋和天生的机智头脑,他成为了本地最年轻又最会赚钱的船长。他确实非常善于捕捉机会。1812年,英美战争爆发,他开始为军队运输物资。他胆子非常大,为抢生意不择手段,恶劣的天气里,别的船都躲在家里,他却驾驶着船出海运输物资。很快,他就积累了一大笔财富。1817年,他才23岁,可他已经拥有了一支船队,并且拥有了10000美元的财富,大家送给他一个雅号——“海军准将”。

他的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大,因为任何一个机会他都不会错过。1849年,他看到大量的人前往加利福尼亚淘金,他马上判断出这是个发财的机会。他筹措大量资金,开辟了通往加利福尼亚的新航线。接着,他又开辟了纽约通往伦敦的黄金航线。他还大发战争财,60年代南北战争期间,他把他的船改造成军舰,租给北方军队,从中他又捞了一笔。

他天生对机遇有着灵敏的嗅觉。在他垂暮之年,美国铁路业兴起,他毅然放弃了征战大半辈子的船运业,把大量的资金投入了铁路业。这时,他已经70多岁了。他投入所有的家当,合并了几家小铁路公司,改组为一个大型的铁路公司——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这条中央铁路是一条黄金航线,从纽约一直延伸到芝加哥,中间经过石油、钢铁和煤炭的主要产地,所以,拥有这条铁路线,利润相当可观。不过,老范德比尔特的胃口远远不是这条铁路线所能满足的,他又看中了伊利铁路,这也是一条黄金铁路线。他和洛克菲勒家族联合起来,想拥有这条铁路线的控制权,可惜他们失败了,这条铁路线最终落到了“华尔街魔鬼”古尔德的手里。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1877年,老范德比尔特去世了,这一年他82岁。

老范德比尔特去世了,谁来继承他的家业呢?他有四个儿子,按说选个接班人并不难,可惜这几个孩子远远不如摩根家族的那些孩子们成器。大儿子威廉·H.范德比尔特从小就体弱多病,软弱无能,他那强势的父亲看他很不顺眼,早早就把他赶出了家门。他就到华尔街的一家营业所当学徒,可人太老实做事又笨手笨脚,常常被老板骂,被他人欺负,后来竟然流落街头。二儿子就更别提了,年纪轻轻就开始赌博,活生生一个败家子。三儿子也资质平庸,没什么出息,继承父亲的产业根本不可能。小儿子乔治倒是资质不错,符合父亲的期待,本想选他做接班人,可惜父亲把他送到战场上去锻炼,却送掉了他的性命。

同类推荐
  •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最终打败了西楚霸王。他就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是如何掌握天下,又如何成为开国帝王的呢?《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就会告诉你答案。他既见利忘义又胸达大度,他既冷漠无情又惜才爱才。时势造英雄,一代草根成君王。权权谋与智慧,成王败寇后人评!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5)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本书收录了李嘉诚谈商论道的言论,结合李嘉诚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加以阐释和解读,透视了李嘉诚作为一名大商人,开创大事业所遵循的大法则;揭示了李嘉诚高人一筹的商业智慧,和他的生意经。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 梁启超传记五种

    梁启超传记五种

    本书收录了《管子传》、《王荆公传》、《袁崇焕传》、《南海康先生传》、《殉难六烈士传》。
热门推荐
  • 忘不了放不下

    忘不了放不下

    坐在相遇的那个地方,对他说:如果当时我放弃了,或是我忍住了,也许就不会有今天。他摇了摇头,说:不会的,我怎么会让你跑掉.........
  • 传说的七位猎人

    传说的七位猎人

    世界上的猎人早已绝迹,他们依然在地下世界的暗处悄悄地寻找着猎物。那么问题来了,这七位猎人是因为实力强劲而成为传说,还是对传说中的人物进行狩猎呢?
  • 琏族引路人

    琏族引路人

    你听说过这样的一个传说吗?一个人死去之后,他的灵魂会离开躯壳,然后去往那些他们曾经存在的地方、去往那些他们深爱着的、深爱着他们的人的梦境中去,把他们曾经留下的声息和记忆抹去,了却那些人的思念,也了却他们生前未完成的愿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地,去往天堂。
  • 星空兵王

    星空兵王

    十年后的世界会如何发展?一百年,一千年以后呢?当科技遇到瓶颈,当地球走向宇宙,当文明与野蛮相遇,当强大与弱小互博,地球又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弱肉强食的宇宙法则就像是悬挂在星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逼迫人类不断前行……抛弃科技,本体进化才是人类向宇宙靠拢的必经之路……“您的缺陷基因已修复完善,恭喜您成为银河原住民!”他,是第一个完成基因修复的地球人,当他带领着地球军走向那片星空,精彩才刚刚开始……未来玄幻流,稳定更新,人品保证,敬请品读!
  • 总裁是个偏执狂

    总裁是个偏执狂

    ?接到杂志社任务去搞定被喻为商界第一太子段棠翊的专栏,他却像重逢毕生挚爱般地将她抱在怀中,她挣扎未果,他却偏执地用像对情人一般的口吻宣布她是他的。????他是商界的神话,冰冷漠然,却给予她无尽宠爱;对她,他又是不择手段的,恨不得狠狠占有,唯一的目的却只是要她爱上他!????她说要走,身为天之骄子的他那一刻,却可以以伤害自己为代价,只求她不离开!????“林梓,如果你要走,那么就别让我找到,我怕我会伤害你。”????他对于她偏执的爱,是恨不得囚禁住她不让她入任何人眼的,在这种偏执霸道的宠爱下,她又该怎么应对。????填坑不易,绝对偏执霸道的宠爱,欢迎入坑。
  • 倾世狂宠:爱妃我怕疼

    倾世狂宠:爱妃我怕疼

    当21世纪初三党的逗逼校霸叶小兔误入时空门,悲催的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紫月梦国叶丞相府中的废柴嫡女大小姐身上后,坚持“既来之则安之,有了钱让贱人集体吃屎”的信念,努力赚钱,不惹是非。当冷酷冥王遇到她,被调戏,吃豆腐,腹黑的他当然不会让人如此调戏,于是在一个美丽的夜晚“内啥,冥王殿下,你说咱俩出去赏赏月多好,闷在……被子里算啥”“那你……光溜溜的在本王床榻上又是作甚?”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刀剑莫问江湖

    刀剑莫问江湖

    背负着黑历史的秦明,被称作实验品的K,将演绎何种人生?被选中的命运,使得他不得不继续前行,为了所爱之人,为了我所爱之人,我必将奋斗终生!剑指冷锋寒,灵魄绕九天。强则意凌然,弱且不自怜。意兴风发叹,会酒饮千坛。他人尽他言,我自凭阑珊。忘却旧痴缠,逢迎今日战。白首千年恋,乘风尽余欢。莫问功撼天,江湖绝情剑。莫测江湖变,异界风云现!
  • 谁说女王不流泪

    谁说女王不流泪

    一粒APTX-4869,改变了工藤新一与宫野志保的生活,让他们相遇。宫野志保做出了解药,使他们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天使正式化身恶魔,Sherry与Angel的终极对决,Angel联合Gin,Sherry最终下落不明……
  • 秘境之以和平为名

    秘境之以和平为名

    在艾兰特这片神奇的大路上,人们操纵着风火水土四象之力,先人们称之为秘术。拥有火象天赋的学院老师波门隐,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了这个国家的黑暗势力,索性忍痛离开了秘术学院,战邪恶,学禁术,一次又一次地保卫着国家。但是面对渐渐明朗的离奇身世之谜,波门隐又会做出怎样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