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64000000031

第31章 脉脉

世界这样浩瀚,海洋占据了十分之七,剩下十分之三的陆地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有那么多的悲欢离合。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段飞蛾扑火的爱情;每一颗落下的泪,都蕴含了虔诚的信仰。

我不知道,漂洋过海、远离故土的滋味;我也不知道,在繁星斑斓的夜空下,静静思念遥远家乡的心绪。但是,我却能体味一个人形单影只、茕茕孑立的凄冷情怀,那是谁都唯恐避之不及,却无法逃避的时刻。仿佛上苍觉得,我们只有经历过孤单的滋味,才能洒脱成长,在岁月尘世里,悄然成熟。

我始终很难想象,像张爱玲那么喜爱烟火的女子,如何有那样决绝的勇气,孤身一人离开家乡,前往全然陌生的地方,安静地栖居,平淡地生活,在如水的流年里洗净铅华。咸湿的海风吹过脸颊时,她回忆起流水一样匆匆而过的时光,过往的爱恨仿佛天际流走的浮云,再也惊不起她只言片语的悲恸欢喜。

或许,经历过时代的翻覆、家国的动乱,纵使她对于政治上的事情全然不敏感,可毕竟那是她生息相关的故国。都说家国家国,没有家何来的国,没有国又何来的家,这足以惊动天地的巨变,哪里能无关风月,无关家国里蜉蝣一样渺小的人们。

我想,如果可以选择,她绝不会选择离开故土,奈何她已经没有了退路,除了一往无前地辗转走向那些未知的前方,她还能如何是好。幸好,她早就习惯了同过去告别,亦是深知,前路虽然漫漫如无尽,可是总会有惊喜深藏在路旁青葱植被里,等待着她细心挖掘。

遇上赖雅,应该就是她最深的幸运,在这个大洋彼岸的国家里,蓦然发觉的惊喜。这位年长她三十岁的老者,其实算得上是她的父辈,心性却是异常地开放活跃,性格里也有着侠骨肝胆的义气,几乎令张爱玲一见倾心。我一向坚信,缘分是冥冥当中注定的,天宫里那位慈祥的老者,在每个人降生的时刻,就已经系好了红绳,不然为何张爱玲和赖雅相隔重洋,又相隔三十年的时光,都能终成眷属。

一直很喜欢这样一句诗: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前事脉脉如流水一样远去,此时沉浸在新的爱情中的张爱玲,可曾想起过当年那段爱得痴迷、爱得心醉的旧情。

总是说旧情难忘,或许,要遗忘一段曾经全身心投入的感情,实在是很困难。人非草木,也非磐石,哪里能够说忘就忘,不留一滴伤心的泪,不借几分秋风冷雨的光阴。何况是像张爱玲这样的女子,一旦爱上了,就投入了自己的所有心灵。后世的我们时常在提起张爱玲与胡兰成当年那段往事时,唏嘘长叹张爱玲是爱错了人。可是,爱本无错,有时候,错的是时光,错的是缘分,错的是非梦的前尘。当那样一场爱情轰然降临,像是惊愕里忽然盛放的烟火,谁都有过惊叹的瞬息。

有谁能说,胡兰成一无是处,不值得拥有任何一位女子的真心;又有谁能说,在他们那段情里,他不曾付出一点真诚。如果是这样,那张爱玲亦是不过决绝地爱就爱了,冒着满城风雨,冒着人间是是非非的流言。然而她又是那样清醒的女子,一旦明白所托非人,就会勇敢地放下过往,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曾伤她甚深,深到以为自己这辈子不可能再爱上谁。可是像她这样注定要在青史上留下名字的传奇,上苍又怎么忍心那样残忍地对待她。不论她如何以为,终究会有一份属于她的风月,在这个遥远的异国,默然绽放,寂静欢喜。

谁在年少轻狂时,不曾爱错过一场缘分。没有爱错过的人是不够圆满的,爱过,痛过,黯然过,神伤过,才能体会人生的跌宕起伏。当那位睿智的老者,就这样不经意地出现在张爱玲的眼前时,她才明白,什么叫自有注定,什么叫缘分天成。这位老者是一位十分出名的左派戏剧家,亦是一位交友满天下的活动家。他们相遇在一场喧嚣的宴会上,彼时灯火阑珊,衣香鬓影。她蓦然回首,这一望,就将谁望进了后半生。如果说张爱玲的前半生,同胡兰成的相遇是一场劫,那么此时此刻,同赖雅的相遇,便是一场细水长流的缘。

她深知,他们之间有种难以逾越的鸿沟,他比她年长许多,与她最敬仰的胡适是同龄人。他们相识半年就结了婚,在他们结婚时,赖雅已经六十五岁,而张爱玲不过三十五岁,芳华依旧停驻。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让她领悟了爱情的另一种面貌,没有痛苦,没有纠缠,没有是非恩怨,只有脉脉轻淌的浅淡温馨,在安稳的现实中,逐渐静好。连她自己都说过:“我一向是对于年纪大一点的人感到亲切,对于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人则有点看不起。”确实,每一位女子都渴望被细心呵护,而同龄的男子们却往往粗心大意,反而是经历过风霜的男人,才懂得如何宠爱照顾女人。或许是张爱玲从小父爱的缺失,令她更加喜欢同年长的人在一起,这也无可厚非。

谁的过去都不是一张白纸,张爱玲的过去有个胡兰成,赖雅也曾有过妻子。他的前妻是一位著名的女权运动家,后来两人因为志向不同离了婚,但也确实深深地相爱过。只是,张爱玲本来就是对政治并不敏感的人,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不管是支持民主还是共和,只要有才华、有魅力,与她心有灵犀,她就会真心相待,就算携手走过一生也心甘情愿。

而赖雅显然是十分富有魅力和文学才华的。他从20世纪的20年代起,就为各大报社供稿,喜好交友的他又行走在世界各个角落,结识了许多朋友。在他的朋友中,不乏声名鹊起之辈,有些更是驰名的文学大家,譬如左派大作家布莱希特。他不仅仅只是一位优秀的好莱坞编剧,亦是一位杰出的摄影家,在摄影史与摄影理论上都留下了他的名字。虽然他在遇上张爱玲时,已经步入了创作晚期,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魅力独具的翩翩绅士。

有一个词叫相见恨晚,我想,张爱玲见到赖雅的瞬间一定会有这样的感慨。后来他们结为伉俪,在寂静的岁月里相守,一定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这是一段备受祝福的婚姻,古人的老夫少妻可以引为佳话,更何况是在民主开放的美利坚合众国。赖雅既像是慈父又像是夫君,温柔细心,令她真正感受到了婚姻的美好之处。她像是个活泼的孩子,在这方小小的围城里,寻觅着各种新奇的事物。而赖雅便在不远处静静微笑,纵容她的活跃吵闹。

婚后的生活,是张爱玲从未想象到的恬淡美好。晚年的赖雅很少动笔写作,然而他名声在外,多年来点滴积累的成果,是不会被风轻易吹散的,纵使他算不上有效率,可依旧有公司愿意预支高薪来请他写作。这是令张爱玲十分不满的事情:她夜夜勤奋,却比不上丈夫一句话,可以预支的薪酬也不过是他的三分之一。她只好宽慰自己说,毕竟他比她大上那么许多,走过的桥也比她走过的路多,就当他是应得的罢。

其实夫妻俩十分有共通话题,赖雅喜欢画画和电影,张爱玲也同样喜爱。在艺术的世界里,国籍造成的界限已经模糊了,他们只相守在这个温馨的小家中,相互指点画作,又抽空一同去看新上映的电影。她给她的好友们写信,说:“我们时常谈论,等手头宽裕一点就去欧洲、东方旅游……”字里行间,无一不是对这场婚姻的满足,以及对新婚丈夫的依恋之情。

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在不知道张爱玲的生命中,曾经出现过赖雅这样一位男子时,我只知道她和胡兰成那段错爱,知道她暮年时在美国的公寓中孤老而终,于是,我只觉得上苍是那样不公平,总是要苛待那些聪慧美好的女子,唐琬如是,李清照如是,如同白莲优昙一般的林徽因,亦是尝尽了情的苦辣酸甜,最后依旧匆匆告别人世。我曾经那样怨过命运,但幸好,我发觉,在她的生命中,还有一位温柔风趣的男人悄悄走进,用他半生的睿智阅历,来细心呵护她,令她的人生得以圆满。

我想,那段婚姻中,唯一令人哭笑不得的,大约只是张爱玲那些俗得有点可笑的爱好了。尽管她作品水平极高,思想又是十分先进的,可她依旧最喜欢看那些通俗小说,这个习惯纵使是她到了美国之后也不曾更改。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在张爱玲身上当真是固执到了极致,时常捧着《海上花》、《醒世姻缘》这样的小说,读得津津有味。赖雅看不懂中文,自然不能拿这个来讲她,可是不久后他就发现自己的太太也从来不看西方比较严肃有内涵的作品。他曾将乔伊斯的作品推荐给她,只是张爱玲从不将这个放在心上,倒是将詹姆斯·琼斯的小说看了不少。于是,赖雅总是无可奈何,笑叹:“你读的那些可都是‘垃圾’啊。”

想来,这真是一件奇妙到令人惊叹的事情。像张爱玲这样几乎是“俗”得可笑的女子,不论是看书还是日常,都喜欢那些热闹喧嚣的东西,连电影都只爱看那时好莱坞的爱情喜剧,吵吵闹闹最终皆大欢喜的玩意儿,可笔下的文字却又是那样妙不可言、超凡脱俗。她是世间难得一见的奇女子,能将那些烟火里的寻常事物,提炼出它们最有深意的地方,融会在她如珠如玉的文字里,往往便是珠玑之文。她是俗气的,却也是傲气的。

如此,她的好友宋淇便邀请她给自己的电影公司写剧本,早年间她的《倾城之恋》曾改编成舞台剧,也写过像《忘不了》这样的剧本,在当时都是大获好评的。对于好友的请求,张爱玲自然是欣然允之,她从来都不会将好友拒之门外,这次也自然如是。于是,她提笔给宋淇写了《桃花运》、《六月新娘》等剧本。她本来就擅长写这种爱情喜剧,在美国生活多年,又将好莱坞那种特色融合其中, 剧本写成,拍成电影,果然无往不利,大受欢迎。

每个人都无法控制别人的思想,对于这点,谁都无能为力。有些人对于张爱玲的印象,不过是一个写书的且写得还不错的女人;有些人记住她,则是因为曾在银幕上看过《十八春》或是《倾城之恋》;或许,她在一些人的脑海中,如同她留下的那张传播得最广泛的照片一样,优雅,高傲,不可一世的姿态,不容许谁来侵犯的高高在上。甚至,他们唯一津津乐道的是她与胡兰成的那段情缘,他们在史实的背后,悄悄翻阅着那些过往,然后窃窃私语说,那个“汉奸”一定长得不错,不然如何令当时红透上海滩的大作家都情之所钟。

可是,张爱玲就是张爱玲,纵使她如今尚在人世,她也不会被这些猜疑惊扰,让这些流言蜚语惊动自己的心境。她是一块坚贞温润的青翠碧玉,在时光的流尘里静静安好,越发晶莹通透。我只庆幸,她并不是孤单的,有人曾抚慰她受伤的心境,抹去她孤寂的伤痕,将这个陌生的异国变成她自己的故乡,并且给予了她一个最温暖的家。如此,便已足够。

同类推荐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下)

    十多年前,我曾很高兴地为史扶邻教授的名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中译本写过一篇前言,说到这本书有三个重要优点:第一,富有历史感,把孙中山初期走过的道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发展过程来考察,并且力图探索和说明事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第二,把个人传记同对当时整个历史环境的考察结合起来,写的虽是孙中山的传记,读者却能从中看到一个时代,并且多少感觉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第三,搜集了他所能得到的一切历史资料,包括国外的资料,经过认真的考订,作出自己的判断。同时,也提出一些商榷性的意见。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本书介绍了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大南宋诗人的文学生涯。
  • 点点梅花为我愁

    点点梅花为我愁

    胡适、张学良、林语堂、胡宗南、黎元洪、冯玉祥等,他们的名字,在那些年月里,如来势汹汹的风一样,四处激荡。爱,这是一个宽广无限的字。我只和你说,男欢女爱。给你看的,关于他们的,亦是男欢女爱之爱。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沉醉的东西了。也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忧伤的了。尘世最使人情不自禁沉醉的,往往最容易令人忧伤。可是,倘若爱了,忧伤亦是无比动人。当然,这份动人,不隔了时光之河回望,望不到。再说此书中的他们。我猜不出当你望见他们的爱情——也有一些人没有爱情,一生不明爱情为何物,仅有的是爱欲——当你望见,我猜不出你会怎样思想。
  • 华罗庚 李四光(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华罗庚 李四光(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科学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艰辛的求学历程、充实的大学生活、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描述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读物。
  • 读懂陈独秀

    读懂陈独秀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 行 大事记 人物小传 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陈独秀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陈独秀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热门推荐
  • 守候

    守候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波浪中的猩红

    波浪中的猩红

    生活本就是平凡的,可又是不平凡的,曲曲折折构成了一个人的一生,本文通过任波医生的经历,展示社会的人情冷暖,最终的目的是希望看完这个故事的人,能有所感,有所得。
  • 天为媒,地为引

    天为媒,地为引

    混沌初始,他们相偎相依;天地初现,他们被迫分离;失去记忆的她,被封印数万载的他,最后又能在这片天地之中,上演如何的离愁别恨
  • 我的职业道士生涯

    我的职业道士生涯

    许大树:”师傅你给我金瓶梅干什么?“左丘:“徒儿,这是师傅毕生所学,内含玄机!”许大树:”师伯,输了不怪我,我没坑你!“灵虚:“那你和我说说你0-0-0的剑圣有什么用?”许大树:“群里各位师兄师伯,这个僵尸怎么解决,在线等,急急急!”..........企鹅群:560452143
  • 阴阳鬼视

    阴阳鬼视

    我叫吴宁性别:男是一名能看见鬼的医生你们肯定很想问为什么我是一名能看见鬼的医生我是一名专门给鬼看病的医生我的奶奶也是一位鬼医传人我从小不知道我有一个爸爸爷爷也去世了家里只留下了我和妈妈还有奶奶我出生在云留村
  • 新生后爱深如大海

    新生后爱深如大海

    失去记忆后才是她何半夏真正的新生。旧爱随风而去,往事就如那首经典的歌曲。崭新的爱,崭新的心,爱他,她是真的深爱。当半夏失忆的时候,自责后悔一直伴随着许韩亮的心,他想重新挽回,所以他尝试改变自己,有些些轻浮,也有些些焦躁,可是眼里总泛着哀伤的神情,当他再一次变回自己的时候,他才发现其实他已经失去了那个曾经也曾深爱自己的人。当半夏的记忆里不再有许韩亮的时候,他—半夏口口声声喊的学长就那么不经意的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她的身边,他是什么样的人呢,近看,她忽然发现他原来是那么的完美无缺,他说话的时候总是那么的轻声细语,温柔得让她不知不觉就融化在他布置的海洋里。一个是哀伤的王子,一个是温柔的王子,可是,最后,属于她的是那个新生后将幸福从不吝啬带给自己的王子。人生不能没有亲人,可是人生里,他也不能没有半夏,他—任吉安发誓如果不能给半夏幸福,那就让自己永远不幸福吧!
  • 墨色如火

    墨色如火

    这将是一个漫长的旅途,普通的人们,却背负着不普通的命运。尘埃落定那一刻,好像终于可以像很久很久之前那样开心的笑了。可回过头却突然发现,身后却少了一些人的存在,这个世界也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那段年轻的岁月,也在一根又一根的香烟中一去不返。这趟不算波澜壮阔却跌宕起伏的冒险,也许,只是本就属于他们的人生吧。
  • 像我这样的单身女子

    像我这样的单身女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化,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单身人群越来越大,形成一个独特的消费、文化和社会团体,这个团体影响愈益增大,受到各方面越来越增强的重视。在城市里,有很多女性事业并不成功,爱情或许因为某种原因没有一个好的结果,而时间不等人,慢慢的你发现自己快30岁了,还是一无所有。我就是这样一个女性。我作为大龄单身剩女而且是三无公民,一方面在爱情中受伤,一方面来自家人亲人的逼婚压力。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的糟糕,我应该怎样过好这样一种处境的生活。我应该怎样走出受伤的阴影,该怎样开始自己的新生活?选择爱?选择性?我在一次又一次的相亲中,见了一个又一个男人后,会发生什么呢?最终是否能找到真爱?
  • 王妃如此彪悍,冷情王爷知道么

    王妃如此彪悍,冷情王爷知道么

    帝王家太过无情,嫁入王府身不由己。君皓程轻笑:“我只爱江山,不爱美人。”上官语碟调侃:“你风流债却不少。”看她如何血洗京城,帮他坐上王位,看她如何风华一世,帮他铺平王路,看她如何傲视群芳,谱出在世情殇。“如果你后悔了,请不要忘记她。”当他站在至高无上的地方看着天下苍生,笑问:“江山,美人,金钱,名利,都不如她陌上嫣然一笑。”
  • 劫尘纪

    劫尘纪

    太古之时,盘古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可世人殊不知古书上的记载还少一条。那便是时间诞临,劫尘入境!这一切都围绕着世间劫尘展开。一位神秘出生在王府的少年,机缘巧合之下习得九字真言,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九字真言将如何展开一段扑朔迷离的太古奇事!少年又将如何摆脱浩浩劫尘?!时间空镜之下又隐藏了何种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