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64000000006

第6章 明暗

岁月有时让人辨不清,究竟是否爱过。在最青春的时光里,与一个人走过若干年,那个人就是整个青春里甜蜜酸涩的心情,不论他是否与梦中的情人轮廓吻合。与往事告别之后,或许不会再有绵延的悲伤,但记忆的某一处,却始终多了一块被挖空的空白。

家庭的破碎没有给爱玲带来伤心绝望,她平静地接受了一切,仿佛那一切都是十分自然的。那段短暂的幸福时光被她默默封存在记忆深处,镶上了琥珀的花边,成为被心灵珍藏的纪念品。

只是一个转身的光景,在一个女孩的眼睛里,自己的家被切成了两半,父亲的一半是黑暗,母亲的一半是光明。同时,这也像是一场仪式,从此宣告了天真童年的落幕。黄逸梵对爱玲仍是十分牵挂的,她与丈夫协议离婚,爱玲和弟弟虽然都归父亲抚养,但是爱玲今后要读什么学校,必须先经过她同意,学费由父亲承担。

很快,母亲和姑姑便一同搬到了郝德路公寓,两个不甘平庸、热爱生活的女人将住处装扮得十分美丽。爱玲每次去母亲那里,都感到骄傲和着迷。

房间里的装饰大多是欧式风格,颜色轻柔,透着高贵典雅的贵族气质。爱玲爱极了那些生在地上的瓷砖、浴盆和煤气炉子,还有机会见到很多有趣的人们。在那所房子里,无论精神还是物质,都让她感到满足。反而是回了父亲的那个家,她会觉得空气中都是漂浮的碎裂的尘埃,还有令人窒息的鸦片云雾、屋里胡乱摊着的小报、迂腐地教弟弟做《汉高祖论》的老先生、亲戚间无聊的笑谈……

在父母的婚姻宣告结束那一刻,爱玲的世界便被生生撕裂为两半,她将一半定位为善良、美好、快乐,一半定位为邪恶、黑暗、悲伤。这两种生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撞,让她的性格养成存在于一种拉锯战之中。

俗话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张廷重的碌碌无为和满身恶习,也未尝不是一种时代的产物。他年少丧父,被母亲以扭曲的方式对待,时逢社会变革失去光耀门楣的机会,又无奈天资愚钝不能从商。

他不是什么恶徒,只是一个可悲又可怜的遗少,青春的阴影和时代的悲剧相互重叠。如果他娶了一位安分隐忍的女人做妻子,或许就会稳定地维系一段婚姻,没有生出来的枝节。无奈的是,黄逸梵超凡脱俗,敢爱敢恨,这样的女人让他又敬又爱又无力,最后难以掌控,落得个劳燕分飞的下场。

因为这种绝望的爱,离婚给张廷重的打击很大,鸦片已经不足以安抚他破碎的心。他开始打吗啡,还雇用了一位专门为他装烟和打针的男仆。日子就这样颓败下来,散发着行将死去的气息,伤口已经结了痂,但他知道自己正在慢慢地走向腐烂。因为过量注射吗啡,张廷重的身体越来越衰弱。在一个下着雨的夏天,他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头上搭了一块湿毛巾,双眼无神,嘴里胡乱叨念着,没有逻辑,谁也听不清楚。

慌乱的众人连忙将爱玲的姑姑找了回来,为他请了一位法国医生来治疗。医生为他清洗体内的吗啡毒素,又结合电疗按摩手足,治疗了约有三个月的光景,张廷重才渐渐好起来。从此以后,他不再敢注射吗啡,但鸦片还是难以释手。

在当时的年代,一个离了婚的女人想保留生活的品质以及自尊、坚固的社会评价和经济独立,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独立勇敢如黄逸梵也仍是步步难行。她感受着女儿期盼和崇拜的目光,但又总是没有能力为她多做些什么,不由得感到内疚。

不久,黄逸梵又要动身去法国了。临别时,爱玲与她在学校的门口道别。两个故作坚强的女人把悲伤压在心底,藏在眼底,用最轻松的方式告别。只看那场景,仿似两人心里都是高兴的,没有任何牵挂的。只是当母亲的背影已走远,眼泪便如脱缰野马般奔涌而出。

母亲走了,生活中的那一部分暖色仿佛消失了,日子开始充斥着腐烂的味道,生活的品质是粗糙的。她不知道,还应该要到哪里去寻找精致和优雅。

光阴缓缓流逝,爱玲在黄氏小学读书并住校,每逢周末会被仆人接回家。闲暇时,她和弟弟喜欢去舅舅家,虽然舅舅、舅妈与父亲一样有吸食鸦片的习惯,但是她还蛮喜欢与表哥、表姐一起做手工。不论是剪纸,还是绘制卡片,爱玲总是做得格外认真,因为她要把它们寄给最爱的母亲。

那时爱玲还在学习钢琴,有一位白俄的老师为她上课,每次来到老师家里,都是老师的丈夫来开门。出于一种小女孩的莫名矜持,她从来不敢抬起头来对上那个外国男人的脸,以至于根本不知道那人长成什么模样,只是模糊地看见惨白的皮肤。

在老师为她示范演奏的时候,她常常会留意到那白皙皮肤上的金色绒毛。白俄老师很喜欢夸奖爱玲,夸张的语言和动作让爱玲有些不知所措,有些欣喜,又有些害羞。当老师咸湿的口水沾到她的脸颊时,她总是会礼貌地微笑,却悄悄记得被吻的位置,用手绢悄悄地擦掉。

爱玲喜欢钢琴,那不仅承载了她的梦想,还带着母亲的味道和记忆。她记得那修长的手指曾经在上面轻盈地跳跃,也想象着自己的未来会像那欢快、活泼的旋律一样充满清澈纯净的生命和希望。她爱那洁白的琴键,不允许没有洗过的手碰上去,仿佛害怕玷污了它,并每天用一块鹦哥绿的绒布去擦拭。

不过,母亲走后,学习钢琴的路也多了很多艰辛和苦涩,每逢要交学费的时候,父亲的脸就像是一面冰冷的墙壁。爱玲记得那种难堪,但是别无他法,只得追着要。父亲总是能拖便拖,一脸的不情愿。终于有一次,她立在烟铺前,久久也得不到回答,从此钢琴的梦想变成了空虚的泡影。钢琴悦耳的叮叮咚咚声只能存在于梦境中。那个美得不真实的梦里,有微笑的母亲,有温暖,有蓝色、红色的墙壁,有欢声笑语……

在生活众多的小插曲中,也是有快乐的。一次,父亲为张子静请了一位讲授古文的先生。爱玲很喜欢与那位先生谈天,因为他性子温和,笑起来很亲切。她甚至任性地从父亲那里偷出一本《海上花列传》,缠着先生用苏州话为她读妓女们的对白。先生一脸无奈地配合,捏着嗓子模仿得惟妙惟肖,让爱玲和弟弟听了大笑个不停。

很快,爱玲从黄氏小学毕业了,进入了著名的圣玛利亚女校。这所学校有着五十年的历史,是与圣约翰青年学校、桃坞中学同为美国圣公会设立的大学预科性质的学校。可以说,进入圣玛利亚就意味着有一只脚迈入了英美名牌大学的校门。

当瘦小的张爱玲走入那红色铁皮校门的一刻,她感到,童年的故事就这样画上了句点。她的童年也有丰富的层次,许许多多的回忆,但是回味到最后,总是幻化为母亲离去的背影,和家里无所不在的鸦片气味。

假如过去的一切都是被动而无法选择的,此时她开始有了对自己未来的设想:“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自己有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除此之外,她还想学卡通画片,想去英国深造。总之,这就是黄逸梵式的梦想,她就是想踏着母亲的足迹,过精致而有韵味的生活。

关于父母离婚对孩子生活带来的影响,张爱玲曾洒脱地说道:“我自己就是离婚的人的小孩,我可以告诉你,我小时候并不比其他的小孩特别的不快乐。而且你即使样样都顾虑到小孩的快乐,他长大的时候或许也有许多别的缘故使他不快乐的。”

可是,她并没有意识到,童年的阴影其实永远在不经意的时候显现,人们总会因为一些场景、一些事想起童年,想起那个无能为力的自己,想起那个处处小心却内心倔强的自己。它是永不磨灭的印记,深深烙印在灵魂的最深处。

仿佛只是一个不留神,那个坐在秋千架上飘来荡去的小丫头就成长为青葱少女。时间的牧人无情地将孩子们从童年的范围内驱赶出来,逼着他们面对世界,面对磨难,面对爱恨,面对自己。

同类推荐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

    青年希特勒:蜕变从这一刻开始

    "三十年后的重逢,从前的青年伙伴已成为帝国元首……奥古斯特库比席克,他是阿道夫希特勒青年时的唯一朋友。从林茨到维也纳,只有他见证了希特勒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包括希特勒长达数年的初恋、学校生活、家庭变故、对艺术的追求、政治观点的形成等。库比席克在书中将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一个鲜活、立体、真实的青年希特勒。"
  • 中华女杰(现代卷)

    中华女杰(现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华女杰(现代卷)》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1949年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涌现的20位女英雄(女杰)故事,讴歌了她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美菜好风范。
  •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小说以宏大的篇幅着重描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高材生的万桐书,被周恩来总理派往新疆抢救十二木卡姆古典音乐的动人事迹,讲述了万桐书与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家生死与共、情深似海的民族情谊和灵魂交融的艺术生涯。
  • 野心优雅:任志强回忆录

    野心优雅:任志强回忆录

    本书是任志强目前唯一一本自传体回忆录,区别于以往媒体或者著作的片面解读,该书由任志强亲自执笔,几易其稿,回忆了任志强60年的成长历程。任志强的故事充满励志色彩,又极富传奇。以贩卖兔皮的小商贩起家,蒙冤入狱,最后又在大时代下创立华远地产。几度沉浮传递出自强奋斗的正能量。此外,任志强也是改革开放30年的观察者,其成长又交织着历史变迁,描绘“文革”“上山下乡”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从家世,到参军,贩卖兔皮起家!官与商,红与黑,坎坷六十年,50万字全部写尽!起诉政府,状告银行,被穷人扔鞋,被国家暗查,此书大曝内幕细节。退休后,任志强更是敢说,堪称厚重而真实的一部跌宕历史回忆录。
热门推荐
  • 就是这规矩

    就是这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如同头顶三尺利剑,让人知大知小,知进知退,知是知非。不要认为规矩是一副枷锁,多少人用血与泪铸造这规矩。多少人试图冲破这“牢笼”,撞得头破血流,最后才发现就是这规矩保护着我们。妄起争端,持枪凌弱,天人共唾。奸淫掳掠,祸及妻儿,天人同诛。背信弃义,通敌叛国,天理不容。看少年如何纵横滨江,搅动风云。
  • 瓦罗兰战纪

    瓦罗兰战纪

    在瓦罗兰,“英雄”有着不同的含义,不在是被人称颂的人物,而是瓦罗兰战乱的遗留产物,但却让人趋之若鹜,因为他们拥有无尽的潜力。成为英雄才能参与世界的命运。
  • 最美童年无悔

    最美童年无悔

    五年前,他和她相遇了,可又在短短的时间内各奔东西。一回眸,才发现,他最在乎的人依然是她。可再回到当初的那片森林,却是空无一人。但上天注定,他们还会再见。他的痴情守护,能否换得她的回眸一笑?记忆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身世的迷离,纯情的友谊,血浓于水的亲情。冥冥之中,定有安排。
  • 三国之温侯吕布

    三国之温侯吕布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创乱世一段战乱纷飞的历史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重生吕布的他,是否能够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我命由我不由天,重生后的吕布如何在乱世之中奋斗…………
  • 剥茧抽丝的侦探故事

    剥茧抽丝的侦探故事

    有时真实的比虚构的更让人感到陌生和震撼。希望这些故事可以启迪青少年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并能从中积累生活经验和科学常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扩大知识面,使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谁生谁死

    谁生谁死

    中国首部互联网命运图书!一部中国网络乱象“全局战情分析报告”。为什么网络屡创奇迹,演绎财富奇观?为什么网络竞争异常凶猛,演绎生死故事?为什么网络背后尽显美国资本,再现美国本土无战事,而借他国露争端?现实与梦想,谁生谁死?作为“全局战情分析报告”,此书不可不看!
  • 最美不过永久的陪伴

    最美不过永久的陪伴

    男人总说女人是爱幻想的动物,女人总说男人是不懂浪漫的笨蛋。不会说甜言蜜语,最美的字眼不是“我爱你”而是,永久的陪伴,默默的守候
  • 超脑武者

    超脑武者

    末世之后,人类世界将如何发展?是科技为尊,还是古武为王,或者是基因战士,变种异人!?脑域的开发打破了人类对现有科技的认识!让人类社会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也让在垃圾星球上出生的李昊有了站在宇宙巅峰的机会……
  • 韩娱之复仇计划

    韩娱之复仇计划

    “复仇计划”的曝光导致全民anti,沉寂3年,偶像变谐星,从此RM除了背叛者,又多了一个复仇者!(前文铺垫巨长,不喜可跳过前四卷,正文从第五卷开始~)
  • 三国之天书习统

    三国之天书习统

    公元183年,三国仙人于吉夜观天象,现帝星晦暗,将星如春笋一般遍地崛起,遂掐指一算,卦象显示“汉失其鹿,群雄逐之!”百年之乱,汉人十不存一,其后更有“五胡乱华”,汉人将成为“两脚羊”的存在,于吉大为吃惊,召唤南华老仙与左慈二人,以《太平清领道》、《太平要术》、《遁甲天书》三本天书之力,祈求上苍降下千年不遇的大才来拯救苍生。书友君羊:4-7-1-4-9-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