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02500000056

第56章 参考文献(1)

中文文献部分

[1]陈峰君.论印度现代化的转型.战略与管理,2000(4):46~51

[2]陈峰君.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陈和丰,王鸿余,杜幼康,沈丁立编.90年代中国与南亚国家关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4]程瑞声.对21世纪初南亚国际地位的展望.南亚研究,1996(1、2):3~6

[5]程瑞声.中印国际地位的比较.南亚研究,1998(2):3~7

[6]程瑞声.论和平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途径.当代亚太,2003(11):3~10

[7]陈文贤.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核武竞争.问题与研究,2000,38(12):1~15

[8]傅梦孜主编.亚太战略场———世界主要力量的发展与角逐.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9]吉尔伯特·艾蒂安.世纪竞争:中国和印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10]胡鞍钢,门洪华主编.解读美国大战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1]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2]金钿主编.国家安全论.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13]金宜久.伊斯兰教与世界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14]克雷格·A·斯奈德等著.当代安全与战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15]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6]梁洁筠.走向21世纪的印度.南亚研究,1996(1、2):7~10

[17]林良光,叶正佳,韩华.当代中国与南亚国家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8]刘津坤.冷战后的美巴关系.南亚研究,1996(1、2):18~22

[19]刘学成.世纪之交的大国南亚政策.南亚研究,1999(2):23~29

[20]马加力.后冷战时代印度的外交政策.南亚研究,1994(4):43~49

[21]马加力.南亚地区战略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2000(2):26~33

[22]马加力.关注印度———崛起中的大国.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3]邱永辉.试论印度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当代亚太,2000(4):9~13

[24]罗杰·希尔斯曼,劳拉·高克伦,帕特里夏·A·韦茨曼.防务与外交决策中的政治———概念模式与官僚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5]罗祖栋.南亚的战略格局与中印关系.南亚研究,1994(2):3~7

[26]孙培钧.冷战后印度与南亚邻国的关系.当代亚太,2000(3):14~17

[27]孙培钧.快速发展的印度软件业.当代亚太,2000(9):31~33

[28]孙培钧,华碧云主编.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29]孙晋忠.试论印度地区外交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南亚研究,1999(1):18~23

[30]孙士海.印度的崛起:潜力与制约因素.当代亚太,1999(8):3~14

[31]孙士海.印度的对外战略思想及核政策.当代亚太,1999(10):13~19

[32]孙士海主编.南亚的政治、国际关系及安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3]孙士海主编.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4]宋德星.从印度拒签<全面禁试条约>看其核战略.南亚研究,1997(1):10~15

[35]斯蒂芬·科恩.大象和孔雀———解读印度大战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6]谭融.美国利益集团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7]汤广辉.印巴核竞赛与南亚地区的安全.南亚研究,1996(1、2):24~29

[38]王德华.克什米尔争端与印巴核竞赛.南亚研究,1996(1、2):15~17

[39]王德华.列国争雄与亚太安全.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40]王国强.印巴关系紧张对南亚安全的影响及可能的发展.南亚研究,1999(2):35~39

[41]王宏伟.评印度的核试验.南亚研究,1998(1):3~7

[42]王联,史哲,叶海林编著.南亚上空的蘑菇云———印巴核试验前前后后.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43]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4]王逸舟主编.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5]吴康和,宋德星.论印度核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核武化的危害性.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6):25~29

[46]夏立平.亚太地区军备控制与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7]肖敬民,吴鹏等著.南亚核风云———印巴核试验扫描.北京:长虹出版公司,1998.

[48]杨成.动力与阻力:美印战略关系思考.国际论坛,2000,2(3):30~33

[49]阎学通等著.中国与亚太安全.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50]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布热津斯基等著.大变局.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51]尹锡南.“9·11”以来的大国战略互动:中国、印度与美国.南亚研究季刊,2004(1)

[52]叶正佳.美国的南亚政策.南亚研究,1996(1、2):23~27

[53]俞新天.世界南方潮———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54]与非.美国国会.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1.

[55]张贵洪.布什政府的南亚政策与中国的安全环境.南亚研究,2003(2):26~34

[56]张贵洪.变化中的美印安全关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亚洲论坛,2003(2):59~64

[57]张贵洪.美印战略伙伴:进展、问题和前景.南亚研究季刊,2004(4):43~47

[58]张贵洪、万雪芬.冷战后中印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南亚研究季刊,2003(4):44~50

[59]张力.印美“安全关系”的形成及其发展走向.南亚研究季刊,2002(4)

[60]张力.国际反恐怖主义战略:美国、巴基斯坦与印度.南亚研究季刊,2001(4)

[61]张利军.美国南亚政策的目标与思路.当代亚太.1999(7):10~14

[62]张位均.评克林顿的南亚之行.当代亚太,2000(5):22~25

[63]张文木.核试后南亚形势及走向.战略与管理,1999(2)

[64]张文木.全球地缘政治与印度安全的未来.战略与管理,2001(3)

[65]张文木.印度的大国战略与南亚地缘政治格局.战略与管理,2002(4):85~90

[66]张植荣.中印关系的回顾与反思———杨公素大使访谈录.当代亚太,2000(8):17~25

[67]赵伯乐.当代南亚国际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8]赵德喜,王佑生.印巴对抗何时休.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69]赵蔚文.印中关系风云录.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70]赵蔚文.印美关系爱恨录.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

[71]郑瑞祥.印巴关系的症结.当代亚太.1999年(10):20~24

[72]周建明,张曙光.美国安全解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73]朱明权.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74]朱明忠.论印度教的特点及在印度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当代亚太,2000(7):53~55

[75]朱明忠.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印度政治.当代亚太,1999(8):30~37

[76]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英文文献(著作)部分

[77]Ahmar M,ed.Internal and External Dynamics of South Asian Security.Karachi:Fazleesons,Pvt.,Ltd.,1998.

[78]Alam A.U.S.Policy towards South Asia.Delhi:Raj Publications,1998.

[79]Alam A.U.S.Military Aid to Pakistan and India's Security.Delhi:Raj Publications,2001.

[80]Azam K J.Discourse in Trust:US‐South Asia Relations.New York: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2000.

[81]Babu B R.Globalization and the South Asian State.New York: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2000.

[82]Bajpai K,Mattoo A.Engaged Democracies:India‐U.S.Relations in the21st Century.New Delhi:Har‐Anand Publications,2000.

[83]Baxter G,Malik YK,Kennedy C H,Oberst R C.,Government and Politicsin South Asian.Boulder:West view Press,1993.

[84]Bennett‐Jones O,Pakistan:Eye of the Storm.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2.

[85]Bertsch G K,Gahlaut S,Srivastava A,eds.Engaging India:U.S.Strategic Relations with the World's Largest Democracy.New York:Routledge,1999.

[86]Bose S.Kashmir:Roots of Conflict,Paths to Peace.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

[87]Brands H W.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Cold Peace.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90.

[88]Chandran R,Ram K,India,United States and Pakistan:A Triangular Relationship.Bombay:Himalaya Publishing House,1985.

[89]Chapman G P.The Geopolitics of South Asia:From Early Empires to the Nuclear Age.Burlington,VT:Ashgate,2003.

[90]Chari P R.Indo‐Pak Nuclear Standoff:The Role of the United States.New Delhi:Manohar,1995.

[91]Chary M S.The Eagle and the Peacock:U.S.Foreign Policy Toward IndiaSince Independence.London:Greenwood Press,1995.

[92]Cirincione J,Wolfsthal J B,Rajkumar M.Deadly Arsenals:Tracking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Washington,D.C.: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2002.

[93]Cohen S P.India:Emerging Power.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1;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dia,2002.

[94]Cohen S P,ed.Nuclear Proliferation in South Asia:The Prospects for Arms Control.Boulder:West view Press,1991.

[95]Cohen S P,ed.Security of South Asia:American and Asian Perspectives.New Delhi:Vistar Publications,1987.

同类推荐
  •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关于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特征、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政治制度文明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的根本手段、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等等。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本是书作者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领域的学习、科研与教学心得的集中展现。虽然一本小书难以承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波澜壮阔的历史及辉煌成就,但多年来,笔者结合教学和科研经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尽管有些思考还是初步的。今天将其成书,着眼点是对自己过去思考做一点总结,以期能静下心来做点更有深度的理论思考。
  • 本届政府的承诺

    本届政府的承诺

    《本届政府的承诺》作者在平时研究的基础上就政府承诺的各改革事项进行阐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初期一些被小心翼翼绕开的问题,现在已到了必须面对并解决的时候,大到行政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财政金融等改革,小到吃的住的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系列改革,其难点何在?出路何在?
  • 远离职业病

    远离职业病

    各种职业病特点在于,健康不仅决定于遗传、营养、生活方式,也决定于工作的环境、性质、心理状况。保健不仅仅是针对工作环境中有毒物的污染,而且包括了因紧张、劳累等导致的心理、躯动各方面疾病的防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知识与保健技能。所以,保健有其鲜明的特点和独立的范围。保健因职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时间、场所、性质,因而与非职业人群的保健是有明显区别的。
  • 俄罗斯十年:政治 经济 外交(上卷)

    俄罗斯十年:政治 经济 外交(上卷)

    本书是中科院重大课题,学术专著。主要论述俄罗斯十余年叶利钦时代和普京执政前两年的政治、社会、经济、外交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决策得失,以政治为主。有重大事件的记述和俄发展战略的评述,努力找出规律性,对我学术研究和国家政治、经济政策改革有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四奥丁之渊

    四奥丁之渊

    楚子航真的存在过吗?奥丁之枪为何直指诺诺?路明非最后4:1的命又将归属何方
  • 温热逢源

    温热逢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界沉沦

    魔界沉沦

    2030年,核武大战爆发,历时三年之久,满目疮痍。五十年后,萧义的出生,会带来怎样的风云?多舛的命运,是抗争,亦是屈服。伤过方知心痛,死过方知命重!既然大难不死,那就活出精彩来。正邪存乎一念,止于心。且看他如何在魔界沉沦下去!
  • 暗光流动

    暗光流动

    被光明与黑暗融合一体的非人类,都市中的杀手。暗夜的操控着,光明的主使者,我不是人,但是与人类一模一样,拥有光明与黑暗的力量,与其他拥有五种力量的人决斗...战斗。一触即发(PS:对不起各位读者大大,不知道什么时候更新,额,准确是不规则更新,见谅。)
  • 修魂记

    修魂记

    现代青年穿越到异世附身在小乞丐身上,幸运的是他来了异世就被好心人收养了,为了报答恩人也保住自己,踏上了修真之路!这是一个实力为尊的世界!意外觉醒的武魂,注定了他的不凡人生!
  • 帝孽

    帝孽

    兰政的山盟海誓,在帝位皇权面前,早已化为烟云。兰玫醒悟了,要得到心爱的人,就得狠下心肠,哪怕是辣手摧花!
  • 叫我小米

    叫我小米

    小米成长中的故事
  • 迷雾中的长白山

    迷雾中的长白山

    逢乱世,多魑魅魍魉。然鬼魅并不可怕,可怕的那颗贪世的心。周毅,本是凡人,吸食头狼鲜血至元神出窍,得神秘道像传法,从此拥有修真之躯。那神秘仙人究竟是何人?本是猎人的父亲,竟也是修真之人,出手时已是深蓝灵气,是修真之人,怎会在一起生活二十余载而不知。生身父亲究竟是何身份?深山的道观,神秘的深山来客,疑云密布。当层层迷雾揭开,周毅又当何处?原来真相......
  •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简·奥斯丁最富幽默情趣的作品之一,主要讲述的是生活在英国乡绅家庭中的艾利洛和梅莉爱两姐妹曲折复杂的恋爱结婚的故事。姐姐艾利洛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妹妹梅莉爱对爱情充满幻想,也因此两人面对爱情的时候,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小说通过这种“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引人深思。《理智与情感》与作者的另一名作《傲慢与偏见》堪称姐妹篇,曾多次被搬上大银幕。
  • 前妻不准逃

    前妻不准逃

    当初他们很是相爱,可是却终究被现实打败多年后,她在次回到这充满回忆的地方,想起曾经的点点滴滴突然发现其实当初所害怕的一切到头来还是因为自己不够勇敢,当他知道她回来时,说不出的激动却又害怕她再次的离开所以一切不急,慢慢来,两人再次相遇会发生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