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09500000024

第24章 钱玄同:激烈反传统背后的诸问题(1)

钱玄同这三个字,在今天已经成了五四文化激进主义的代表性符号,是向传统作断裂式告别的代表人物。不过,历史事实总比那些条理化的概括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因此,钱玄同激烈反传统的前因后果、因承扬弃、起承转合背后的诸多问题也就更值得我们去梳理探究。

一、家族与伦理:一种家内形象

传统与现实从来不可能一刀两断,所有的告别者都正身在传统之中,而这恰是不少历史当事人和后来的观察者没能充分认识到的常识。家族是新文化人批判的传统之一,但家族在他们身上的印记与影响却让他们总与这个传统剪不断、理还乱。钱玄同在新文化诸子中家世最显,而他自己在生前身后又被人异口同声地称为是纲常名教中的完人,细理钱玄同和家族内部人的关系和他的家族伦理观,当可为洞识新文化人的复杂和矛盾别开窗牗。

1.父母

钱玄同与家人,摄于1926年钱玄同出生时,父亲钱振常已62岁,是名副其实的老来得子。老来得子对于父亲来说或可以娱乐晚景,而对钱玄同来说他从父亲那里接受了家族的两样礼物:一是并不怎么强健的身体;二是严格的传统家庭教育。人的身体既是健康和快乐的源泉,同时也是疾病与紧张的温床。受之父母的身体实际上对人的性情与发展影响颇大。钱玄同从小体弱,且不爱运动,经常生病。在日本留学时,长兄钱恂带领一家人郊游,裹着小脚的40多岁的长嫂单士厘愉快地体验着登山的乐趣,20岁的钱玄同却躺在旅馆的榻榻米上发寒热。他的长子钱秉雄后来回忆父亲说:“他年轻时,晨起常用冷水低头冲颈部后端,常服西药‘拍拉托’来治疗神经衰弱。”

“他40岁走路就要用手杖了,他怕路上果皮等滑脚,所以走路得很小心。他没有跑跳的习惯,……游山玩水的事就更谈不到了。”在另一篇文章中,钱秉雄再一次说到父亲的身体,“父亲和他同年龄人相比,脚力很差。他一生都不能走远路,运动、打球更是办不到。”钱玄同的老朋友黎锦熙说他,“民十四五年始,情绪激动后常头目眩晕,面色发红,手足冰凉。民十七八后,一受刺激,便感烦躁;严重失眠,血压渐高。医生诊治,认为是血管硬化症,并患伴严重的神经衰弱。民二十二年、二十三年前后,上课时常常忽觉头晕,在家休养一年。民二十四时,又患视网膜炎。”钱玄同的日记中更是随处可见头晕、目胀、卧床休息之类身体不适的记载,如果从中细细梳理,可以整理出一本厚厚的他的个人病史资料。从早年留日时期的失眠、多汗、发寒热到晚年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视网膜炎、面部神经炎,钱玄同的肉体常要忍受各种不适与病痛的骚扰与折磨,特别是到了1935年以后,用“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这种套话来形容钱玄同,倒确实是非常恰当的。易烦燥、易激动、情绪化,钱玄同的性格当中的不少因素都和受之于父母的身体有直接关系。

钱振常去世时,钱玄同12岁,已经在父亲和几位家塾的指导下,接受了初步的传统文化教育。根据钱玄同1910年写的《自撰年谱》,他4岁时,开始读《尔雅》识字,5岁读《周易》,8岁读《尚书》、《礼记》,10岁时开始读四子书,11岁读《左传》。钱振常晚年得子,长子钱恂生员以后又长期科场失意,故对幼子寄予厚望,严加督教这是事实,也是常理。正如钱玄同自己所述:“家庭教法极严,不许出外与市井群儿嬉。”关于父亲钱振常对自己的影响在钱玄同那里有两种相互矛盾的叙述。在钱秉雄的回忆中,有这样一则故事:“父亲小时候,三周岁就站在书架旁读祖父亲自写的一条条的《尔雅》。听父亲说,到晚间他常是读到两腿僵直自己已不能走回去,只好由仆人抱他回到内房去。”同一个故事魏建功也曾从老师那里听到过。

这则故事和钱玄同所引的谭嗣同的“少遭纲伦之厄”的话,所作的“切齿纲伦斩毒蛇”的诗句联缀在一起,成了近年几部钱玄同的传记布置阐释钱玄同的家族伦理观时的一个基本隐喻。不过,若以为这就是钱玄同幼年生活以及父子关系的全部,则忽略了一个人思想的变化对早年记忆的修正的可能。钱玄同早年对同样问题的叙述口气就完全不一样。严格的家教是事实,但对这一事实的价值判断则可能因时而异。上述场景,在钱玄同的《自撰年谱》中也曾数度提及,“先子取《尔雅》释诂诸文,书签粘壁,指使识字。”“先子教《礼记》,每卷取郑目录遗文书签粘于每卷之首,使先读之。”这其中并无贬意,而且说“不肖今日犹能不改故常者,庭训之力也”,这就倒有了不少褒的意思。

在王森然的《钱玄同先生评传》中述及类似场景时,也用了相同的笔法,“先生每日由塾中归家时,振常先生必令检《说文》字解释字义,兼授《史记》文中富于小说趣味者,以调济之”。实际上,钱玄同所说的类似“纲伦压迫下的牺牲者”的话,多少是为了表达趋新反旧的态度而有意为之,在其内心更多的立意在反对幼年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而较少直接指向纲伦本身。1906年,钱玄同在日记里说:“凡英雄必多情,彼六亲不顾之人,断不能称为英雄。至于父子之情,根於天性。东方学者提倡孝悌,实极有至理,断不能以‘旧道德’三字一笔抹杀之也。吾见今之维新志士及秘密会堂,大率有标‘家庭革命’四字而置其父母于不顾者,其尤甚者,有以父母为分吾利之人,为社会之蟊贼,可以杖逐,可以鞭驱者,而开口则曰‘四万万同胞’,是真所谓‘世界有同胞,家族无伦理’矣。”

新文化以后,钱玄同自然不会在公开发言中有类似的言论,不过在其具体的立身处世中,实是以此为准的。在这一点上,钱玄同和所有新文化一代人一样,是一种分裂的人格,即思想议论和立身行世在现实中存在着相当的紧张。

父亲钱振常去世4年后,母亲周氏也病逝。幼失怙恃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是钱玄同在步入成年的时候,较少出现抗父或家庭反叛类似的情绪,相反倒有着对家庭情感的向往和所谓不孝举动的愧悔。这在他1910年的自撰年谱中表现尤为明显。其中语及父母时,总是以“不肖”自称,类似“由今思之,不肖放荡数年,至今犹能稍归正路,何莫非幼时先子义方之教耶”的话随处可见。

1902年周氏去世,钱玄同这样写,“七月初十,生母周患时症,急痢竟日,亥时卒。呜呼痛哉!惟时家道益落,不肖又与少年浮浪子游,畏人讥为迂执,致先母死后不复遵循古制,竟服苏人麻纬帽麻外套之陋俗,苟且如此,重父轻母,不肖诚抱恨终天矣。”钱玄同的生母周氏是钱振常的侧室,四川人,生于1852年,比钱振常小27岁。1898年钱振常去世时,周氏46岁。领着12岁的钱玄同,可谓是孤儿寡母。钱秉雄兄弟后来说父亲,“他还看到在封建的旧礼教家族中,女子死了丈夫的处境是多么低下惨苦!经济当然不能独立,事事要仰仗他人,看人的脸色行事。这些情况,父亲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他对于他的母亲特别怀念。”对应的正是这一段时间钱家母子的境况。对于钱玄同来说,这样的经历在使他认同家庭情感和家族伦理时,对家族制度的负面内容又有着切身的经验感受。

2.兄嫂

周氏去世后,对钱玄同生活最有影响的家族成员就是长兄钱恂了。钱恂长钱玄同33岁,钱恂的长子钱稻孙正和钱玄同同年。在父母先后亡故的情况下,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情况也是理所当然的。钱玄同的留学日本,回国在家乡教书,入北京教书,多得自于钱恂的提携和帮助。

钱玄同的赴日留学全由钱恂操办自不必说,甚至钱玄同回国后又从浙江赴北京也全出自钱恂的安排。钱玄同后来和正读中学的长子秉雄谈起当年:“说句实话,当时我是极不愿到北方来,觉得北京是清王朝封建腐败势力的老巢,又是北洋军阀袁世凯统治着的地方,极其专制蛮横,哪有什么辛亥革命后民国的气息,孙中山先生革命的计划在这里是实行不通的,乌烟瘴气得很!

那时我只想在杭州浙江图书馆中找个工作,人地都相宜。”为了催促钱玄同早点到北京,钱恂甚至把钱玄同的长子秉雄先行带到了北京。实际上在钱玄同一生的两个关键节点上都有钱恂的影响,赴日本留学如此,赴北京从教也是如此。钱恂的人际网络对钱玄同早期的人际网络作用也是非同小可的。比如当年在东京章太炎坐下的诸弟子中,章太炎因钱玄同是“念劬少弟”而不觉会多看一眼。至于长嫂单士厘,用长嫂如母来形容也许并不过分。

钱玄同的日记中经常出现长嫂对他的照顾。在日本留学期间,钱玄同生病,嫂嫂单士厘就曾亲自给他调药送食,陪这个日语不精的小叔去医院看病。钱玄同在留日时期所需的费用也并不是向钱恂,而是径向长嫂索取。

对于钱玄同和兄嫂的关系,黎锦熙这样说,钱玄同在1918年“提倡‘新文化’打破‘旧礼教’以后,他对于他哥哥,还是依旧恭顺,他总怕他哥哥看见了《新青年》,他哥哥后来还是看见了,对他也并没有说什么;他极端反对阴历,绝对不再行拜跪礼,但他哥哥逝世前几年,他还是依旧于阴历年底带着妻子到他哥哥家里去跟着拜祖先;他常陪着他哥哥和嫂嫂同到德国饭店去吃饭,因为他哥哥是爱吃西餐的。他到了晚年,他嫂嫂八十岁了,着有关于清代闺媛诗文的目录书若干卷,他给付印,亲自校对,并给她编了一个依着《广韵》排列姓名的索引”。

在钱恂之后,又再次发起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张宗祥曾说,“玄同是念劬教养大的小弟弟,见了这位老大哥比耗子见了猫还怕。”张宗祥曾与钱玄同一起在浙江教育司任职,与钱氏兄弟都多有接触,他的这一惟妙惟肖的比喻至少反映的是局外人的直观感受。曾同钱玄同一起在东京听过章太炎课的汪东,与钱玄同意气并不相投,他曾以游戏笔墨论及钱氏兄弟的逸事,“玄同,字中季,与其兄念劬意气不投,而顾严惮之。一日,念劬忽发兴邀客食猪蹄,先集而问之,曰:‘子欲得红烧,抑白炖乎?’各如臆对。中季虽强应,心以为苦,欲逃不敢。余在座者,朱逊先,马幼渔,沈兼士(尹默弟也)。七箸陈,各进猪蹄一器,唯逖先得红白相半,从容啖尽,若有余裕。事后各拟谥,谥逖先曰文正公。幼渔气度不及,而淋漓挥斥,旁若无人,曰文襄公。兼士微竭蹶,然奋勉不甘落后,谥勇毅。中季非恶肉,以在兄家,若负芒刺,而念劬蹀躞其旁,其类督阵,于是颦蹙而食,亦强尽之,特谥忠愍。唯尹默以豆腐陪,不予谥。”长兄与幼弟的关系,在此等游戏笔墨中却可得几分真切。

兄友而弟恭是儒家伦理中标准的家庭内的长幼关系,钱氏兄弟的关系也大致可以此来衡量。应当说在钱玄同和长兄和长嫂的关系之中,既有礼的因素,也有情的成分。在钱玄同的日记中可以看到,到北京后每一年钱恂和单士厘过生日,钱玄同都要到府上拜望,有时还单独请兄嫂吃饭。对于钱恂提出的大家族或关系圈子内的聚会,钱玄同也是随叫随到。

1927年2月,钱恂病危之际,家族内因为钱玄同“潜心《三礼》,拥护礼教之故”,请他主持丧礼,钱玄同不能推辞就答应了,在23日给老朋友黎锦熙的信中,他自嘲说:“夙以墨翟、杨王孙自命之人而忽为人订丧礼,品节何在!人格何存!噫!嘻!吁!呜呼!”这一天的日记中钱玄同写道:“上午视大兄,据云心脏益衰弱,吃了些强心药,略见兴奋,但比昨天又大不如。”弥留之际的兄长只是“太太、太太的拉住了嫂嫂,这样叫,真令人酸鼻。下午又请陆仲安来,他开了一付补药方,脉案上有‘成败不计’字样”。第二天钱恂去世,在又次一日钱恂的小殓上,钱玄同本不想穿孝衣,不过最后还是穿了,只不过行的是鞠躬礼,而没跪拜。此时的兄弟二人思想差距不小,但钱玄同还是按照仪礼规范,勉力完节。

3.夫妻

位于北京福田公墓的钱玄同夫妇墓如果说在兄弟一伦中,钱玄同的思想和行事的矛盾感觉尚不明显的话,那么在夫妇一伦上,钱玄同对于此种矛盾的切肤之感就会更强烈。黎锦熙最为推崇的是钱玄同在夫妻一伦上的态度。他说:“尤其是对于‘夫妇’一伦,他自己的操守,竟非揎拳努目要维持‘旧礼教’的老头子们所能及其万一。

他的太太于民十三就大病,经过几次危险,直至现在,尚未复元。

钱先生尽力医药,‘大世兄’亲自服侍,十年如一日。钱先生爱访友谈天,但向来不欢迎朋友们到他家里去,所以我二十年之久,只到过他家里一次。有些朋友劝他纳妾,因为那时候法律上并无明文禁止,在他家庭环境之下又是能许可的,但他拒绝说:‘《新青年》主张一夫一妻,岂有自己打自己嘴巴之理?’他向不作狭斜游,说如此便对学生不起。他一辈子没有交过女朋友,说他自己最不喜看电影,难于奉陪,又不惯替人家拿外套。……有时报告我:‘今天我又掉了车轮子’(原注:古典“脱辐”二字之白话翻译也,因为他有时回家和太太言语憋扭。)”

同类推荐
  • 轮回

    轮回

    每个人都有面临死亡的时候,肖旭就是如此。人刚中年由于重病住进医院,并且手术后昏迷了17天。而在这17天的时间里他不停地做着奇怪的梦,而且这些梦都与他在TX里看过的小说相似,在梦中主人公都与肖旭有着某种的联系,就好像是他的前世一样,最后他明白了这应该就是他生命的轮回。回叙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生命的轮回,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所以既然选择了生命,那就好好好珍惜这一轮回的生命吧。
  • 家书中的百年史

    家书中的百年史

    从太平天国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抗美援朝,从“文革”到改革,近代中国历史借由家书这一传统形式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作者萧功秦披露了他的家族隐秘多年、不为人知的故事,并写下了部分亲友的人生际遇。它们共同构成一段普通家族的百年沧桑,从中也可以看到近现代中国大历史的缩影。
  • 学霸闯大宋

    学霸闯大宋

    学霸,穿越到了大宋,变成了小瘪三,卷入了悬案;得罪了杀手组织,江湖六大门派追杀,有私通大辽的嫌疑,朝廷追杀;大辽以为是奸细,也来追杀。独自一人,身无分文,面临绝境。如何逆袭?
  • 歧道难

    歧道难

    大齐自开朝以来,历经三代明君励精图治,国泰民安。然而第四任皇帝昭帝继位不过一年便薨,平南王趁机暗算兄长夺位,大齐从此由盛而衰。司空念出身于北燕皇宫,从小便被告知父母死于大齐皇丞之手,在北燕势力的精心培育下,慢慢沦为了复仇工具,然而身世的真相却万万出乎他的意料......
  • 乌衣巷历史是由少数人决定的

    乌衣巷历史是由少数人决定的

    构思三年,写作一年多,一反历史教科书中“历史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论调,认为历史是由少数人决定的,爱情故事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作者曾被腾讯校园网记者专访,报道曾被今日头条收录,并被凤凰读书首页推荐。(作者微信:n32869278)
热门推荐
  • 红旗的背面

    红旗的背面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有一个女人突然问你,“我们两个就这样一起死好不好?”而你也很乐意告诉她,“好!”世界上最痛苦的莫过于彼此都有这样的想法,可当女孩突然有一天真的这样问你的时候,现实的枷锁却让你没有勇气说出你的答案;这是一个少年郎成长与蜕变的故事,并不浪漫,但却饱含泪水……
  • 破译

    破译

    有一种战场没有硝烟,但有杀戮,那是更加残酷的人性毁灭。有一群英雄没有名字,只有代号,但是他们的事迹永世留传。密码战破译智慧的潜伏,间谍战——深入敌后的暗算。一本书读懂军事战争密码的制作原理和破译原理。一本书看透数国势力复杂的间谍、反间谍、多重间谍、谍中谍的谍战精华。一本书纪念和歌颂为胜利而奋战的无数无名英雄。
  • 风抚茶飘香

    风抚茶飘香

    本是送茶之人,却意外身亡,一朝穿越,竟穿越到茶世家族毁容二小姐身上,被欺负的一点一点,她都会加倍还回来,奇迹的是,她的脸竟变了............
  • 雪球专刊第015期:寻找十倍股

    雪球专刊第015期:寻找十倍股

    简单地说,但斌先生可能算是国内私募圈内经历最丰富的投资人之一了。他早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体育理论专业,后来获得了人大法学硕士、中欧商学院EMBA。在大学时代,但斌先生深受当时自由主义氛围的影响,希望能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大学毕业后也经历过些许波折。1990年,但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开封化肥厂当钳工,之后辗转广东、北京,并于1992年赴深圳开始正式接触股票,后又曾供职于咨询公司、营业部、君安证券研究所、大鹏证券资产管理公司。2004年,但斌先生正式成立东方港湾投资管理公司,开始投资A、B、港股和海外中国股票;2007年发行首只阳光私募产品“东方港湾马拉松”。
  • 让家人吃出健康

    让家人吃出健康

    看似时尚的现代人,无论是优雅的女子还是挺拔的绅士,无论是儿童、青年还是中老年,都会时常被各种健康问题所困扰。特别是正在孕育和哺育宝宝的妈妈们,为家人买菜做饭的主妇主夫们,往往会被种种健康劝告、营养信息和保健产品弄得不知所措,又被各种环境污染信息和食品安全事故吓得战战兢兢。
  • 腹背受抵

    腹背受抵

    ”身长也就一巴掌大,叫人家怎么反抗黑暗势力哇。唔,你们都是坏人。“只见他双手叉腰,用一个自我感觉最恐怖的眼神瞪着冷曦。“不要用那种猥琐的眼神看着我嘛。”“挣扎着小脚努力地踢着想摆脱大手,”呜呜
  • 爱不厌诈:著名心灵导师刘墉新作

    爱不厌诈:著名心灵导师刘墉新作

    有时候不得不诈,不得不有点心机,因为这世界上的人都太有心机。情侣之爱、婆媳之爱、朋友之爱、同事之爱……少了心机,会脆弱;少了诈,也就变得干涩。那一点“心机”、一点“诈”,是为了爱,更是为了好好“相爱”!在本书中,刘墉再现了众多人人熟知的生活场景,描述精当,分析透彻,将他重要的人生阅历——驭爱之术,用睿智、温和、轻松、幽默的语言娓娓道来,看似荒诞离奇却在天天发生,貌似有悖常理却往往收到奇效。让我们跟随刘墉以冷静、深邃的目光,找到爱的另一种真相,也让我们跟随励志大师的脚步,爱得更高明,更有“手腕”。
  • 沧海一佛

    沧海一佛

    混沌初开,万年后佛界大战,佛主陨落,邪魔当道,三界陷入混乱,在万古时代,能否出现这样一个人,而这个人又有怎样的经历,万古时代的爱恨情仇是怎样的,等你来解读…………
  • TFBOYS之霸道易少盛夏初恋

    TFBOYS之霸道易少盛夏初恋

    安沫可是安氏的千金大小姐。她在第一眼见到王俊凯的时候,就知道非追他不可了。但是,在与王俊凯的交往中,易烊千玺居然…。他和安沫可会怎样?
  • 青春路上有你

    青春路上有你

    做为偏科都偏到月球上,颜值又只能屈就“世界第三”的半霸学夏安桐来说,踏出校门,嫁进豪门,那根本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于是,她决定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好好给自己找一朵量身订做的“桃花”,将他慢慢培养成自己的理想型老公,只是,为什么她的“桃花”总是还没发芽就闷死在胚胎里?好不容易有一朵长出芽来了,结果又被连根拔起了……“赖振阳!你吖的!赔我桃花!”“育桃计划”一再遭挫,终于忍无可忍的夏安桐直接找上门去跟“凶手”算账。“桃花是么?来来来,你过来我就赔给你。”赖振阳带着一抹狐狸般的浅笑,朝她招手……恶魔校草:我的菜已经开始在连载,更新稳定,喜欢的亲可去看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