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09900000012

第12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向和要求(3)

2007年暑期社会实践初到南浔镇的时候,同行几人的住宿条件都很不好,两人一台电扇,没有蚊帐,没有纱窗,没有家中所能享受到的种种舒适。若是开了窗,就被蚊子咬,有个女生的小腿都被咬肿了。便只好关窗,但室内又热得如蒸笼一般,刚开始的那几天大家都相当于是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中勉强过夜。后来当地镇政府给挂职学生们装了个二手空调,解决了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这群生活在温室里的大学生才一天天地慢慢习惯起来,日常工作才渐渐地走上既定的轨道。

聊到挂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压力时,朱凯这样回答:“现在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比如说我们学校的挂职基地,无论是湖州还是绍兴等地区,当地的组织部门都会主动负责牵头,再加上团市委负责配合,对我们是非常重视的。当各就各位下到乡里之后,我们在感受到责任重大的同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相互间的沟通理解问题。我们设置了农民信箱,很多村民还不是很理解。在发放宣传环保传单的时候,因为听多了外面诸如行骗、敲诈之类的行为,当地人都不敢要,这使得我们的工作一度陷入了僵局。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磨合,双方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队员们都觉得在村民中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便民活动对自己的锻炼很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重要的是以心换心,真诚终究还是打通一切阻碍的法宝。”

实践团的成员来自大江南北,所以最突出的依然是语言问题和生活习惯问题。“浙江的方言很难懂,农民也不太听得懂我们说的话,我们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彼此之间的磨合,最后才能够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还有一些住宿上的障碍。说实话,挂职实践团的成员们大都是来自城市,他们对农村生活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很浅表的程度上。再加上当地的情况确实也比较艰苦,有人跟着农户挤在一个房间里,有人因为没有蚊帐腿被蚊子咬肿了,还有人一天要走3个多小时的路。我们下去基层、下去农村,其实最终的目的是受教育、长才干和作贡献。受教育是第一位的,我们会升华在基层得到的体会和思考,并融入实践行动中,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最终,为社会作出贡献。”

与第一次下基层挂职锻炼的同学们相比,已经有过一年挂职经验的朱凯在2008年暑期的社会实践中显然比其他人表现得更坦然,在突发事件面前也更加沉着。“心态一定要沉下去。”这是挂职锻炼期间朱凯一直铭记于心的一句话。这不仅是竺可桢老校长“以理智为依归”的深刻教导与现实结合的真实体验,也是挂职实践团成员们的普遍感受。农村情况复杂,而大学生能力有限,如何克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表面形式,真正做到深入农村、了解农民?这是挂职期间师生们热烈讨论的话题。朱凯说:“在这个过程里,我从与他人的交往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我学会了协调,在很多部门之间跑,沟通各个部门各个单位;我学会了吃苦,克服农村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我也学会了理解和宽容,团队中总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但是全团是一个整体,大家在一起,学会了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身在一个团队中,就要学会宽容和相互之间的包容,某个同学的吃苦性稍微差一点,那就给予他更多的宽容和鼓励。同时这种宽容还体现在做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对社会的宽容和理解上面。我想通过社会实践去认识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去宽容和理解这个社会的复杂性。”两年的火红暑假,朱凯都奉献给了火红的社会实践。两年的生日,朱凯都在父母朋友的祝福短信中、在如往常一样忙碌的工作状态下匆匆度过。从处理纷繁复杂的挂职事务到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阻碍,从疏通大家的畏难情绪到昂扬整支实践队伍的工作热情和斗志,这个腼腆的大男孩从种种历练中走来,从无悔的青春中走来。

第三节社会实践中的有效服务

社会实践不仅给予大学生认识社会的切实机会,同时也为大学生服务社会搭建了有效的平台。这既体现了实践主体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需要,又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成长的关注,给了大学生一个服务社会的平台,使大学生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贡献出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能用自己所学为当地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扎实有效的服务。

社会实践在社会服务中的有效性,既体现了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自我成才教育的有效性,也是社会从大学生这个“高智”群体获得智力支持的一种需要。高等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和提供科研成果的地方,高校具有科技优势,大学生拥有专业知识。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应突出专业特点和自身优势,倡导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切实为地方作贡献、办实事,开展大学生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卫生服务等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为当地提供一些专业上的决策参考和咨询,帮助解决一些生产和管理中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举办各类技术、管理知识培训班,提高干部、工人、农民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普及环保知识,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等等。大学生用勤奋和汗水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只有双向服务,以学校资源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共赢,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以社会实践搭建起桥梁,也成为校地合作模式的大势所趋,一方面符合“在服务中求发展”的理念,另一方面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立足校地合作,激发互补优势,也能走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路。以浙江大学与湖州市的合作经验为例,学校团委和湖州团市委相继在湖州18个中心镇建立了首批浙江大学湖州新农村青年人才培育示范点,在“共建示范点”开展了一系列青年挂职服务、青年创业竞赛、青年人才培训、青年文化交流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共建示范点”不仅成为大学生与农村青年共同拓宽视野、锤炼素质、提升文明、创业创新的新阵地,也成为大学生与农村青年携手服务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新平台。

参考阅读9

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服务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浙江大学积极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全国示范项目,1999年成立研究生支教团后,每年选派7~12名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四川昭觉、贵州湄潭等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至今共选派了10批80名志愿者。支教团成员在保质保量完成当地教学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志愿者的桥梁作用、宣传作用和引导作用,通过捐资助学、助教等活动,努力促进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

——发挥志愿者的桥梁作用,让孩子走进教室,夯实教育基础。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把“让孩子走进教室”作为支教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

从第四届支教团开始,通过东西部之间的结对捐助活动,帮助彝乡的孩子顺利完成学业。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宋冰晨、王维松等队员,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建立了“浙江大学支教团”网站,通过网络媒体寻找热心人士的帮助。2006年底,支教团成功组织了“百人圆梦大行动”接力计划,联系浙江多家媒体进行宣传,通过“一对一”的资助方式,为支教地160余位品学兼优而家庭经济困难孩子解决了一至五年不等的学习生活费用。据统计,参与此次活动的浙江热心市民近千人,募集资金总额逾十万元。在总结前几届支教团资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支教团突破志愿者身份的限制,将寻找资助人变成寻找“特殊的志愿者”,为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平台。

——发挥志愿者的宣传作用,让学生迈出大山,拓展教育模式。支教团成员积极拓展教育模式,联系东部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组织开展了“爱在浙滨”系列活动,筹集资金帮助部分学生实现“迈出大山”的梦想,走向更广阔的世界。2006年4月,接受“百人圆梦大行动”资助的两名彝族小学生,跟随支教团从四川省昭觉县来到杭州,参加为期三天的主题活动,得到了众多热心市民的帮助。同时通过媒体招募社会志愿者,吸引更多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士走进大山,给学生讲述山外的见闻。在活动结束后的交流座谈会上,许多当地学生表达了“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建设家乡”的强烈愿望。

——发挥志愿者的引导作用,让老师追求事业,鼓励教育创新。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通过交流和培训,大力支持西部贫困地区一线教师的教学和研究,鼓励教育创新。近年来,支教团在支教地已开办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各类教师培训班数十场,受益教师达千余人。为进一步激励当地广大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热爱教育事业,2007年,由浙江大学吴晓波教授出资赞助,设立了“浙江大学支教团教师奖教金”,每期金额为5000元,奖励四川省昭觉县5名为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原载《教育部简报(增刊)》2008年第12期)

同类推荐
  • 西藏情歌:雪域神山下深沉炽烈的爱情

    西藏情歌:雪域神山下深沉炽烈的爱情

    江觉迟2005年只身来到极其遥远、与现代文明隔绝的原始深山草原藏区,长期在藏区工作生活,藏地文化已经逐渐沁入觉迟内心。其中最不为人知的藏地婚俗以及随处可闻的藏地情歌更是带给了觉迟前所未有的震撼。深沉博大的藏地情感文化引发觉迟的思考,也促成了《西藏情歌》的收集与写作。这本《西藏情歌》的内容几乎覆盖整个藏地,包括最盛名的情歌分布区域,山南地区,墨脱一带,甘孜地区,迪庆地区,青海地区等,觉迟历时7年,通过走访、观察、收集、整理、修改和编校等方式,形成这本比较完整的情歌集。全书采用情歌+情歌文化、情感故事及历史背景注释的模式,以诗歌贯穿,文字部分则取材于觉迟多年在藏地走访得来的第一手素材,真实而震撼地反应了藏地情感文化,原汁原味,荡气回肠,浸满浓郁的藏式美感以及难以言说的忧伤,是了解西藏地区情感方式、婚恋习俗的最佳读本。
  •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概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是对于其本质、目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又都知之甚少。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层对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步步深化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有重大突破的。
  •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关注有效课堂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教学设计、课堂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模式、课堂互动、课堂伦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管理等十个专题讲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

    季羡林不仅是学术大师,在写作方面也堪称大师。他的一生笔耕不辍,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散文、小品文、游记等,都蕴含了季羡林先生深厚的写作功力。本书收入了季羡林先生谈写作方面的文章,相信对广大读者提高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市场的深入和成熟的过程也是市场规模扩张和范围分化的过程。随着企业数量的增长和产品供应量的丰富,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激活了企业间竞争,进一步刺激和加速了企业间的分工,迫使企业从无差异市场转向差异性目标市场,不少企业进而选择范围更小的集中性目标市场,它们不再追求在整体市场上取得较小占有率而是在一个或几个小市场上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热门推荐
  • 重生芳华

    重生芳华

    前世,死于宫闱,死于毒酒,死于心爱男人之手。重生舍妹之身,这一世,情爱如云烟,惟愿以微小之力,保得家族荣华,步步生莲,岁岁芳华。
  • 偷心一枚:有情饮水饱

    偷心一枚:有情饮水饱

    前世的擦肩注定今世的缠绵,爱的方式有许多种,这世我选择默默的爱着你!一次“挣钱”的过程偶然遇见了苏漾,看到那个帅帅的男孩子我为之动容,也就是那一次擦肩,注定了我俩以后的故事!
  • 你完蛋了

    你完蛋了

    就是写了我自己的初中生活和爱情之路,然后又走到了低谷。
  • 极致冰火

    极致冰火

    天鸣家族一夜之间惨遭灭门,而天鸣也因被迫成为‘千幻幽冥府’的一名杀手,一直到遭遇‘冰帝’时,有了起色,同时,当年参与绞杀‘天家’的凶手也浮出水面。且看天鸣如何踏上巅峰。武徒三段,武者三段,武师三段,大武师三段,武灵三段,武狂三段,武王三段......
  • 幽灵的白色魅影

    幽灵的白色魅影

    几千年来,为何幽灵的传说经久不衰?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吗?幽灵究竟只是传说,还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幽灵的白色魅影》带你一起探寻幽灵的行踪,追寻它产生的源头,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幽灵世界。
  • 不灭帝族

    不灭帝族

    男主是个没有妈妈的孩子,从小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然而父亲在男主8岁之时神秘离开,只留下一枚玉佩,为了解开一切的谜团,男主走出了与父亲相依为命8年的深山。
  • 情牵三世:莫不静好

    情牵三世:莫不静好

    在掉下楼的瞬间,我以为自己今生与他的缘分到此为止了,可悲的是我还没来得及说出那句“我愿意”。我以为我与他仅仅只是相识两年而已,又怎知我们之间早已注定会有三世纠葛。沈若初:若说前两世,命运捉弄,阴差阳错,你我之间只能不断地错过。那么这一世,我又怎么会舍得再让你难过。洛寒:若初,我对你的爱早已深入骨髓,任何人若想让我停止这疯狂,除非将我挫骨扬灰。掉下楼的瞬间,命运的齿轮才刚刚开始转动……
  • 寻龙探秘

    寻龙探秘

    一次意外相遇,一段辛苦寻觅,却在无意之中走进了光怪陆离。
  • 兽御天下

    兽御天下

    联邦军最年轻的少校凌战重生在了同名同姓的异界废物少年身上。这个世界,门派林立,武者横行!顶尖武者一言可定数万人生死!身负联邦最神秘传承《练神诀》的凌战,将改变少年凌战的废物命运,凭借无数妖兽分身,以无上的威势降临在这个世界之上!他所面临的一切敌人,都将被无数妖兽分身碾压,最终一步步的登上武道巅峰!与天斗,其乐无穷;与武者斗,其乐亦是无穷。
  • 从我全世界路过的你

    从我全世界路过的你

    怎么大风越狠,我心越荡,幻如一丝尘土……大二学生林熬,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无亲无靠,在大学中的他一边读书一边兼职挣钱。平凡的他本来打算在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度过此生。但是世事难料,他为了保护自己暗恋的同桌和别人打了一架,后来他被学校给开除了。就在他以为他这辈子就快完的时候,一场车祸和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