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16400000062

第62章 论作为通识教育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基本教学法原则(5)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构新民主主义新文化的过程中,开始科学地确立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所应持有的基本方法论原则。这就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来的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张。毛泽东在论述新民主主义文化建构的基本思想时,特别论述了应当如何清理中国古代文化的问题:“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毛泽东的这段论述,概括了对传统文化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不能割断历史,二是必须批判地继承。显然,这既和民族虚无主义划清了界线,又同文化保守主义划清了界线。

正是遵循着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这一基本原则,我们借助于思维的抽象,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作不同的甄别与归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加以开掘:

其一,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持彻底批判与摒弃的态度。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中,一个基本事实是绵延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文化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因而对传统文化中具有封建文化性质的观念形态,以及反映这些观念形态的一切“物化”了的种种事物,我们必须持彻底的批判态度。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道德伦理、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等等方面,封建主义影响的痕迹几乎随处可见:大如专制制度、等级观念、宗法思想、人治传统之类,小如待人接物的礼教规范和为人处世的“不敢为天下先”的保守原则等等。

对于这些传统文化中遗留于现实社会的沉渣和糟粕,应当坚决予以抛弃。此外,还有一些虽然不为封建文化所独有,但反映了一般农业文明的局限的东西,诸如重农轻商的观念,狭隘短浅的目光,听天由命、求稳怕乱的思想,抱残守缺、不求进取的心态,等等,也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将它们彻底淘汰。

其二,对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与精华并存的成分则要善于辩证地扬弃,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内在依据批判地予以继承。由于传统文化并不仅仅只是封建文化,其中有一些东西,在我们民族的诞生阶段就开始形成,在我们民族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也始终存在。这些文化观念或风俗习惯已成为我们民族文化最基本的一些规范与原则。对传统文化中的这一类成分,我们应当在批判与改造的基础上予以继承。而我们之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是因为这方面内容往往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因而在开掘其现代意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特别注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譬如,我们今天出于抵制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不再重蹈西方国家重物质、轻精神,重人类、轻自然之覆辙的需要,会自然地重温“天人合一”、“义利合一”以及“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忠孝”等传统文化观念。但我们在重新评价和继承这一些传统观念时,一定要赋予它们崭新的时代内容。譬如,把那种极端的、以单方面绝对服从为基础的旧式“孝道”转化为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为本质的新式“孝道”;从“礼”的观念中剔除等级名分的封建成分,而使之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文明礼貌;从“耻”的观念中去掉虚伪的、不正常的“面子”意识及落后于时代的“耻言利”思想,而代之以现代人的新式道德观、荣辱观、义利观,如此等等。

其三,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则是我们必须着意继承并大力弘扬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部分是不为封建社会形态所特有、而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共存的积极成分。这些积极成分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无疑是我们必须积极继承并大力弘扬的。譬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有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传统,有一贯尊重事实的求实精神,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勤奋、勇敢、吃苦耐劳的美德,有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抗争与自强精神。这些传统并不仅仅与农业文明同始终,而是我们民族过去、现在和将来始终需要的永恒精神;这些精神也并不与近代工业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发生冲突,相反,却往往有匡补时弊之功效。因而,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积极成分过去哺育了我们的祖先成长,今后也将伴随着我们的后代走向未来,它无疑是我们民族文化中应当刻意继承和弘扬光大的文化遗产。

概括地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和恒久价值、应当深入开掘和发扬光大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现和表达民族精神的内容。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兴利除弊”的改革精神;“民为贵,君为轻”的重民贵民的民本思想;“自强不息”,不畏强暴,不怕困难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精神;注重和谐的“会通”精神,等等。二是扬善抑恶,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的伦理精神和人生价值观念。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律己观念;“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人格正气;“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天下为己任”的重气节和大公无私的人生价值观念;等等。

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对于传统文化中的这一部分内容,我们也应该在立足于继承的同时,注意清除其中的封建主义痕迹,而代之以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内容。譬如:从爱国主义传统中清除掉忠君思想、大汉族主义思想、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而加入必要的国际主义内容,做到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从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群体观念”中剔除互相牵制和过分依赖的成分,而吸收、补充近代工业文明中注重发挥个人作用和自我实现的内容,等等。

正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如上理解,我们强调必须在当前的文化热潮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和彻底重建论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主张。

“全盘西化”论者继承20世纪20-30年代的全盘西化论的衣钵,不仅在政治经济上主张全盘西化,而且在文化上也主张全盘否定民族传统文化,让西方文化全方位引进中国。一些人甚至提出“中国要当三百年殖民地方能走上现代化”的奇谈怪论。显然,全盘西化论的理论主张实质上是彻底的民族虚无主义。这种观点不仅在理论上是荒谬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极为有害的。

“儒学复兴”论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则持复古主义和保守的论调。在一些主张复兴“新儒学”的学者们看来,中国现代化出路的解决在于文化出路的解决,文化出路的根本解决又在于儒学的复兴。因此,他们认为,只要抓住复兴儒学这个“根本”,就可以解决当代中国包括信仰危机、道德建设、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等在内的一切问题。其实,历史早已证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身只适应于农业文明的固有局限性,因而除非中国的现代化是向古老农业文明的复归,否则,主张完全恢复儒学在中国文化的统治地位,并用以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仅是一厢情愿的主观幻想,而且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彻底重建论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主张“以彻底的反传统来创立新传统”。这种观点之所以也是错误的,就在于它对传统的理解带有太强的主观性和情绪化,缺乏辩证的思考。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中,传统可以创新与转换,但却不能随便割断与抛弃。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加分析地全面否定,不仅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实践上也危害极大。因为这种把传统文化视为建设新文化的沉重包袱,甚至把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也视为糟粕的错误观点只能导致人们丧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失去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基础和方向,最终必然沦为西方文化的附庸。

其实,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问题,人类学家早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传统文化是保存先人的成就,并使继起的后代适应社会的一种既定存在形态;若没有传统文化,现代人决不会比类人猿更高明。因为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最多只能使用我们在生理构造方面比类人猿更精细一些,只有传统文化的世代承袭才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人。所以,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不可能没有意义,它既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性工具,更是我们现代人征诸过去,印证现在,指向未来的一种智慧积淀。

因此,传统文化是我们成为文化人的主要依据,每个人都借着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里成长。传统文化究竟是导致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实际上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也因此,在建设走向新世纪的新文化过程中,我们最大的问题并不在要不要传统文化,而在于能否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能否把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充分发掘出来,从而创造出一种既适应于现代化建设又能够积极推动精神文明进步的新文化。我们强调在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的意义也恰恰体现正在这里,我们研究这一课程开设过程中的教学传播方法的价值也是因此得以凸显的。

【作者简介】黄寅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浙江 杭州下沙 310036

同类推荐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波论:一种对世界真相和人生意义的再认识

    波论:一种对世界真相和人生意义的再认识

    《波论一种对世界真相和人生意义的再认识》分为上下两篇,共八章、十个部分,主要记录了作者对事物存在与变化真相的一点探索,以及在生活中如何思考和看待问题的一些体会,形成了一个大胆的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全新的认识方法。上篇就宇宙和物质、生命和意识等从哪来,如何运行及演变等提出了一系列与当前不太一致的观点和看法,力图跳出现有的思路与局限,对当今的一些热点和疑惑问题给出一种解释,并提供出还原世间万物真实面目的一个答案。下篇以上述理论为基础,结合作者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提出了人生中几点最基本的实质与意义,总结了在思维及认识上的一些规律和方法,希望对我们与自身、和外界的沟通及交流能有所帮助。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马可是主义哲学扬弃了对于经验概念的这两种抽象规定,把它改造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与它作为寄出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使唯物主义获得了现代的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的物质实践活动原则,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现实的能动性原则。
  •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是20世纪最伟大的灵修大师,他一生致力引导人们点亮自性之光:认识自我,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自由境界。在本书中,我们撷取克里希那穆提思想中的精粹,在其的引导下深入探讨与心灵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心灵送去一星火种,点亮人类的自性之光。
  •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本书分为“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学说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两篇,内容包括: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有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论述;马克思原著中新唯物主义史观内涵与“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义等。
热门推荐
  • 我的生日是鬼节

    我的生日是鬼节

    千年轮回的身世,拥有神秘力量的主上。一只足以毁灭世界的灵蛊,翻手反排命格,覆手复立乾坤。千年轮回之身,携挚友一位,小鬼一只,灵蛊一条,战影魔,走幽府,生死徘徊,意识觉醒。我是天煞孤星,亦可独步天下!
  • 职场风云录

    职场风云录

    用现代人的眼光,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解析古代那些位高权重的帝王,将军和重臣。看他们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摇身一变,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
  • 诸国争霸

    诸国争霸

    老子居然穿越了,看了那么多小说,这次轮到我了?老子一定要娶个漂亮老婆!不对,一个哪够,嘿嘿嘿!还要成为第一强者,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哪!美女,绝世神功,老子来了,亚克西!
  • 林外野言

    林外野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封仙纪

    封仙纪

    看似平静的修仙界,却暗藏波澜,危机四伏。被选入修仙门派,叶纯阳面临的却不是如仙人般超然脱俗,而是一场生死危机,闯三界,渡魔海,入六道,要修得长生,唯有踏碎星辰,斩尽万仙!一口大勺,一具分身,问苍茫仙域,谁主浮沉?!
  • 一千零一夜全集(十)

    一千零一夜全集(十)

    本书收录了《国王和他的兄弟》、《国王和青年的故事》、《神秘的古堡》、《哈里发的故事》、《水鸟与乌龟》、《牧羊人与美女》等孩子喜欢的故事。
  • 静候汝归

    静候汝归

    当相遇的那一刻开始命运的齿轮已经转动爱情、权利、欲望的争夺,适者生存他,晨天铭只为她而强,走上黑白两道她,叶槿蜕变成长,只为等他静候汝归
  • 圣斗士之终结

    圣斗士之终结

    世道就像一个窖缸,所有生灵都在窖池中翻滚沉浮,为了能爬出来,在缸壁不多的落脚位置上已经挂满了生灵,它们争先恐后,踩着别人的头顶只希望能爬的更高。无数生灵落回了窖池跌落得粉身碎骨,依然更多生灵前赴后继,其实爬得最高的已经明白窖缸是封顶的...........1000年前如此,1000年后依然。那群舍生忘死的人当时是怎样想的..........有一个人知道,但他不会说。
  • 黑暗料理

    黑暗料理

    根据第九大菜系,食堂菜系得到灵感而创作方新,一个没有好看的外貌,没有黑暗料理传承,没有做黑暗料理天赋的人,被父母寄托希望,自己也立志成为黑暗料理世界里面厨神的故事
  • 走江湖

    走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江湖,就是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