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17600000012

第12章 我爱你爱电视剧(5)

问题是,表面上是个别人物的个别行为,但观众大多不会要求编导解释戏剧(尤其喜剧)中的肥女为何几乎没有一个不是“贪婪”和“急色”的?难道肥女必然只爱瘦男?肥女一定没人追求?肥女永远都是打扮得如过期玉女?肥女都是花痴和姣女?可见“肥女”根本不可能是任何“个别人物”,“她”也没有机会有自己的性格,“她”只能是《BJ单身日记》中BJ的化身,或沈殿霞少女时代在国粤语片中倾慕男主角却只能分到男丑角的一干角色的第N个拷贝,所以我才会说就算欣宜不介意把现实中自己的形象带到荧幕上,做母亲的肥姐也未必答应:谁会愿意看见下一代重蹈自己的覆辙?

我的意思是,即使欣宜也能在剧集的下半部变瘦变靓,到底那也是对肥的“背叛”——恍如犯了错的人带罪立功负荆请罪。然而换了胡杏儿先增肥再变瘦,那便只是一场恶梦,一梦总有做完和醒过来的时候。

无线劳师动众地以“嘈肥”旗下花旦胡杏儿来演出“肥田”一角,而不就地取材安排欣宜现身说法,我看最大原因是电视台无意挑战历史。须知道欣宜的“肥”对大众来说,并非像胡杏儿般三两月间从无到有,却是从她自出娘胎便建构了的固定形象。如果说修身是改变一干肥女命运的唯一途径,我认为欣宜再成功,也不会动摇多少人对她的印象和观感:她就是应该继续做她的WANNABE,她就是瘦到拥有水蛇腰,大众还是会期望她忽然反弹,再次变回从小到大那被我们认定馋嘴又贪靓,能跳能唱却“注定”当不了艺人的沈殿霞女儿。(而忘了她姓郑!)“肥”是被施在欣宜身上的咒,因为她有一个肥母亲。如此说来,我们对于欣宜的恐惧和歧视,早在肥姐身上已经开始。而表面上我们没有像对女儿般对待妈妈,只是由于肥姐在更早已竖立了权威的形象——当肥还象征带来福气和欢乐;而肥姐又没有母亲为她铺设一条公主会走的道路。

基于无意费气力推翻根深蒂固的观念,对于欣宜的忽瘦忽胖我们虽会探头探脑,但是不会抱存太多幻想。胡杏儿便不同了,因为没有人见过她肥胖的样子,加上是在最短时间内“变肥”,变相使《肥田囍事》成为带有SM味道的一次魔术表演。我说SM味浓,是一切魔术都和GUILTY PLEASURE有关。变走或把一些东西变上手,是投射生命中的各种得而复失。把打烂了的东西还原,是给予不能弥补的过失第二次机会。如此推论,看着瘦人变肥,则是把对自己想瘦或希望不怕肥的欲望变成惩罚并实现在胡杏儿身上——想瘦的,看见原本就瘦的她变成这样,可以藉此自警;希望不怕肥的,看见原本就瘦的她变成这样则不怕“自欺欺人”——她代替自己承受了层层的社会压力,自己大可以放心肥胖下去。

我猜胡杏儿必然会因扮演肥田而获得这届TVB最受欢迎女演员奖——在肥等于有罪的这个时代里,她牺牲了自己,为我们背上了十字架,而下一幕要上演的当然就是“升天堂”。

2006年10月27日

溏心风暴

女强男弱

《溏心风暴》会不会短期内也在内地卷起热潮?“中国制造”的时装家族剧似乎较为少见,所以一见为庆祝香港回归而拍摄的《荣归》消息时,我便眼前一亮——倒不是对于内容,却是对于演员配搭,像郑少秋与归亚蕾的夫妻配第一眼便让我“咦”一声叫出来,是怎样的一段姐弟恋?

虽然无线打造出来的许些电视剧情侣都可列入姐弟恋行列:从一开始,郑少秋汪明荃便是“看不见的姐弟恋”;《雷霆第一关》中再搭李修贤的汪明荃也是谈了一段姐弟恋;《我的野蛮奶奶》对手换上石修,外形上衬到绝,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看过二人携手,严浩导演的送饭剧《功夫热》里,汪便是石的姐姐。姐弟恋放在青春偶像剧和大家族剧里的功能不大一样,以《溏心风暴》为例,饰演李司棋丈夫的夏雨在外貌上不一定更年轻,然而人物性格俨如小孩子的他——无时无刻不要别人对他产生注意,情绪化,没能力处理家庭和事业的大小事宜,“一家之主”的权力便顺理成章落在能干的妻子手上。

女人本来就有早熟的特性,但是放在以营造浪漫气氛来满足观众的偶像剧里,“她”便不是加分而是减分:被男朋友惯性依赖和对他照顾与包涵有加,不会令女性觉得那是自己的魅力使然,同样关系应用在家族剧便有很不同的效果。中年妇女(观众)追求的不见得是“不切实际”的诗情画意,却有可能是更有实用价值的权力感,或因不是依附男人而生的自我感觉良好。《我的野蛮奶奶》和《溏心风暴》不约而同均属男家长形同虚设,女家长才是真材实料一类,“师奶”观众看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理由正是在此。

我曾怀疑电视剧中的女强男弱与现实到底存在多少落差,这现象又是否在香港比内地或台湾更普遍,才会在电视剧中不断重演?直至关菊英在《溏心风暴》中饰演恶形恶状的“细契”(小老婆)而“翻红”,我才明白女人在肥皂剧中的由弱势转强势真的没必要与现实状况挂钩——是被传统女性角色压抑太久,即使社会地位已大大提高,大家还是爱看女人争权,并且不是爱看男与女斗,却是女与女争。是的,弱男只会挑逗起女人们的“母性”,强女却能唤起同性潜意识里的自我和彼此憎恨:你(我)将因不愿安分守己而受到惩罚。

大细契

星期三某份香港报章的娱乐版头条是电视剧《溏心风暴》的高潮戏——大契将在当晚癌症病逝。三日前即周日那天刚巧是母亲节,同一份报章的头版头条也是大契,不过焦点不是角色,是人物,是该位“大契妈打”的饰演者李司棋。

大家有目共睹,一个月前李司棋还只是李司棋,今天,她不只回复当年勇,无线剧集黄金时代四大阿姐之一的招牌得以再次高悬之外,她还成了香港人近日的精神指标——可不是每个人撒手人寰都能被媒体以头条来致敬的,那份“万灵同悲”的架势,当然只有大人物,像巨星、伟人才能承受得起。一出电视剧中的众人妈打教李司棋在短短数周人气急升至变身“大人物”,“她”的离世,乍看有如国殇:我们的领导人不在了。

谁都知道《溏心风暴》中主角唐家的一家之主是父亲唐仁佳(夏雨),然而从母亲大契之死的大阵仗来看,她才是唐家的“父亲”。她的死之所以上得了头版头条,与她的地位至为密切——就像国家领导人的逝世,可以是“天下大乱”的开始。中国文化说“齐家、治国、平天下”,“家”被放在“国”之前不是由于“家”比“国”大,却是家管不好了就不会有国。可见“管理”始于家庭的观念源远流长。既然如此,“一家之主”与“一国之君”被认定为男人的特权便太理所当然了——中国多少家庭都是由女人执掌实权,把女性培养成CEO的故事也是多不胜数,然而我们的电视剧制作人就只会把女人在管理方面的卓越成就限制在“家庭”的范畴里,再把有关故事定型为后宫纷争与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半点不似英美剧集,女总统女首相早已粉墨登场。

女人在家庭里有再多领导才能和领袖魅力都不过是“家务”,意思是,造福了全人类,也还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家务”就是琐事。尽管大契坐镇唐家并不止于掌管柴米油盐七件事,而是必须摆平错综复杂的人际与权力斗争,但她再有本领,她掌握权力(杖)的方式到底不似由男人扮演的一家之主——面子不是女人的死穴,她们便不怕为了完成大我而牺牲小我。所以大契在唐家发挥的影响力是游说式、渗透式而并非一句话说了算。

阴柔地处理权力的好处,是令事情多了——或似是多了——转的空间。大契在唐家的重要性,就如开明的领导人,或领导人旁边的第二号龙头,有话可以好好说。正因如此,她可以一人分饰两角而无须顾虑身段能否放下,如何放下:她是该被绝对服从的那个人,她也是为谈判条件奔走的外交家。

四十集的剧集才播一半便安排那么重要的角色离场,开启了世界从此大乱的局面。接下来连唐仁佳的生命也将不保,《溏心风暴》的重头戏——诸侯割据(争产)才正式登场。但是该盘残局将由谁收拾?这问题正好反映出七十年代的港剧为何不同于今天的:永远经典的《家变》让“汪明荃”成为女性偶像是因为她有本事摆平纷争——女性在社会初尝经济甜头的同时,也分享了权力的杯羹;但当女权已成习俗,我们已不想再看女强人有多英明神武,却情愿重拾粤语片东宫西宫的情怀。是的,责任是件累人的事情,所以大契才会得癌,倒不如向身体强滚滚的细契关菊英学习——愈是搅风搅雨,愈是受到欢迎,寿命自然随着戏份的增加而增长。

金句风暴

《溏心风暴》效应在香港持续发烧。未来一星期是结局篇,细契关菊英和唐家的斗争也将进入最后阶段,那便是在唐仁佳(夏雨)死后,六亿遗产花落谁家的争夺过程。面临殊死战,按道理说,人们应早已把先走一步的大契(李司棋)抛诸脑后,但实际情况却是,不管眼下的剧情如何急转直下,大众仍旧念念有辞的,是出自大契口中的台词,尤以下面两段最念念不忘:“我睇人睇咗几十年,边个系人,边个系鬼,我睇得到!”“我话系就系,唔驶证据!呢度唔系法庭,唔需要证据,我对眼就系证据!”(“我看人看了几十年,哪个是人哪个是鬼,我看得出!”“我说是就是,不需要证据!这里不是法庭,不需要证据,我看准了就是证据!”)

两段台词可以从戏剧蔓延到现实里来,媒体当然居功至伟。电视台看见大契忽然炙手可热,来不及为她开一个接一个的记者会,正面见报之余,她的背面也因被狗仔队全面跟踪而频频登上娱乐版。“能见度高”象征受欢迎,受欢迎就是有权有势。媒体要靠大契撑“收视率”,她的“金句”便成为推销商品的最佳广告歌。

但无可否认,这两段台词的坊间传颂,也不纯然是媒体催谷的结局。从网上的热烈响应可见,大契的大快人心,真是因为她“一言九鼎”、“掷地有声”——起码在多数OL、师奶和婆婆妈妈的眼中都是如此。我是比较小心眼,起初只当无线自从收起粤语长片不播,造成观众久饿,才会一听到似曾相识的口吻便来不及相认拥抱。但经过近一个月的家传户诵,“大契语录”不单没有声势下滑,相反愈来愈红,连郑秀文演唱会也加插模仿片段给大契赠兴,我才恍然大悟,香港人是真的相信这两段话“一针见血”,因它们彻头彻尾就是港人心声:眼见之所以可信可靠,是因为“睇”到比深入了解与进一步分析更省时间、功夫,更实际!有了这两段说话做招牌,李司棋的演技忽然被更多人看见了,这也是有赖(有眼)“睇”带给她的权威性。你也可以说是大众心底里多么渴望自己看不到的或不想看清楚的阴谋阳谋,有人“明察秋毫”、“一语道破”,于是皆大欢喜。换句话说,时代进步了,社会上不断传出要民主,已经做好落实民主的呼声,但一出电视剧折射出来的却是:(一)我们都想有个包青天;(二)这个人只要取得大众信任(服),我们甚至不介意他堂而皇之地表示,他就是奉行人治而并非法治。

“我话系就系,唔驶证据!呢度唔系法庭,唔需要证据,我对眼就系证据!”这句近期最受港人传颂的SOUNDBITE,隐藏了一个“玄机”,那便是话中的矛盾:既然大契认为“呢度唔系法庭,唔需要证据”,为什么“我对眼就系证据”又会成立呢?先否定了需要证据的背景,再肯定自己就是证据,岂不正是架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来突显个人的无边权力?

大众乐于看见权力被彰显,细节却不在受欢迎之列。写得好的对白能反映人物的细腻心理,但无线电视剧的对白一向有如文字胶花,只是用来支撑剧情大纲。所以编剧(们)不会在下笔前后考虑到剧中人的身份、心态如何互相牵引,结果便出现了《溏心风暴》以两段话红了一出戏和一个原本就很好的演员的“怪”现象——可是因为大家都有以言语武装自己的欲望,却没有在言语上下苦功的意志和决心?

脸谱,道具,透明人

其实我对无线艺员怎样看待一部剧集的成败和自己的关系一直充满好奇。李司棋和关菊英的角色隐藏了香港(女)人至今不能解开的情意结:李司棋的“大契”是大家都想得到的一家之主身份,有权力便会有尊严;关菊英的“细契”则是得不到权力者的认同对象,所以,尽管她在剧中的所作所为全是粤语宫闱片中的奸妃翻版,但时代不同,人心也经历了改变。今天大家在看《溏心风暴》恨得牙痒痒时,恶之欲其死的绝对不是唐家的西宫娘娘,却是在她身边教唆、起哄、挑拨离间及以“爱情”对她骗财骗色的真正坏蛋。

因此,没有人会不明白饰演奸妃的关菊英为何晚晚以泪洗面——还真少见反派会如此“惹人同情”,抑或,自《金枝欲孽》始无线编剧已学晓了“进可攻,退可守”的这一套?——而“苦旦”的演法又更能搏得观众晚晚守在电视机旁。然而,香港人能接受“细契”是个所谓“立体”的角色,却不代表同一设计可被应用在其他人身上。恰恰相反,围绕“细契”身边兴波作浪的,便没有一个不是传统的白鼻哥与大花脸——除了脸谱,还是脸谱。

同类推荐
  • 创业哈密

    创业哈密

    那些从南征北战的硝烟中走来,又在戈壁中开辟了灌溉绿洲“天河”的兵团战士;那些怀揣梦想、懵懂离家、不让须眉的湖湘女子;那些少小离家、胆识过人的创业精英;那些在荒滩戈壁架起擎天井架、外输原油产量千万吨的石油健儿;那些敢于直面贫困,挥汗如雨为村村农牧民奉献“富路”的筑路人;那些任狂风暴雨洗刷帐篷,却满怀无限希望为祖国寻找富饶宝藏的勘探工人;那些从片片沙砾间拔去芨芨草、骆驼刺,却住着地窝子开发煤炭资源,为国家生产煤炭亿万吨的煤矿工人……都无不淌着汗、挂着血、和着泪、牵着笑而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 陈迹·清欢

    陈迹·清欢

    自古以来,无论是淡酒、清茶、疏梅、幽兰,还是老巷、石桥、山水、花鸟……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骚客,还是市井小民,都或多或少地沾染着这风雅的趣味。白落梅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 笨生活,快乐活

    笨生活,快乐活

    面对笨生活,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有拨开迷雾终见阳光的时刻。笨生活,快乐活,活的不仅仅是草根的平常人生,更是一种乐观向上、无畏前行的姿态。相信,老天也会爱笨小孩,生活里所有不合时宜的笨拙,最终都会升华为最真实的快乐。
  •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庄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庄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我的前任是总裁款

    我的前任是总裁款

    古言大神沉鱼采访手札“老师写作的灵感来自哪里?”“来自我重生之前的经历。”“老师您写作的初衷是什么?”“我想打只新股,还缺个十万。”“老师对剧版有什么看法吗?”“没什么看法,因为就是我导的。”“下一部书有什么计划吗?”“下部?!我这部还有二十年好写。”“近来为什么频频怒刷存在感?”“我一直再刷啊,这不刚有点起色。”“老师是单身吗?”“不是啊。”“老师您贵庚?”“身份证上是零零后。”“···老师,你是不是早恋?多大就有男朋友?”“···我是直的。”“老师你是男的?!”“为什么你们会觉得我是女的?!”“老师你女朋友大你几岁?”“你猜。”“老师你这样会被全网DISS的!!”“别发出去啊那就。“
  • 魂医

    魂医

    一本《净魂咒》让陈枫成了能医治灵魂的神医,妙手治百病让他呼风唤雨!财团巨头、军区要员、黑道老大?在本神医面前都放老实点!漂亮校花、苗家少女、富豪千金?对本神医也要言听计从!治病有原则,美女?嘿嘿,免诊费外带神医亲手按摩。恶人?收100万再取你20年寿命!他能否看那世间奇病,医治美女芳心?
  • 转世降妖传

    转世降妖传

    凡人活那么精彩,是因为他们的生命只有一次……
  • 小姐少爷复仇记

    小姐少爷复仇记

    4位异姓少女因仇相遇,结为姐妹,一起复仇。4位少男与她们相遇因兴趣相同走到一起后发生的插曲。
  • 卓异天下

    卓异天下

    同样的出身,不同的命运,不同的结果。在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里,即使是有着血肉亲情也可能反目。正义邪恶只是一念之差,力量与权力并不是一切,唯有那少年时的记忆值得人去回忆。
  • 刘志宏,我等你

    刘志宏,我等你

    “刘志宏,我已经18岁了,可以恋爱了”“你还太小!”
  • 幻想韩娱

    幻想韩娱

    穿越到了平行世界成为四大世家之一天家的小女儿为了在这个世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的娱乐界中给天家抢占足够的地位天楚寒与11名姐妹在娱乐圈中一步步成长,终于成为了史上第一女团!在这个过程中楚寒与11名姐妹的感情也瓜熟蒂落。其实这就是作者的yy之作发上来只是想多得到一些大家的意见。只要有那么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能给点意见就行。现实世界的女团被我拆的差不多了把女神全部集中在和主角一个队伍了。
  •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现代宅女陈静姝因为亵渎大神,被罚穿越,而且穿的还是古典名著!就是画风怎么有些不对劲?别人穿越不都是吃香的喝辣的吗?哦,你说最近大家穿越都爱种田?种田也比XXX强!总结:这姑娘在该宅斗的文里种田,在该宫斗的文里碾压,在该历险的文里基建,在不恰当的时刻遇到了他。
  • 妃常难驯

    妃常难驯

    烟花之地,到处充满红灯下的酒香糜烂。江祁震怒反手关上房门,对着花娘呵斥,“十五!为什么?”“没有什么为什么!?”“你说你放着在宫里的皇后,不好好当,非得要跑出来混青楼?!”江祁完全不能理解。哼,你这个皇后的位置再好,我也是万分不愿意。兴许是那一次火灾的后遗症?花娘嘟着嘴,“嘿,我就愿意了,怎么样?!在这里我自由自在!”让一群不安好心的男子对着你各种爱慕,就是自在了?江祁真是要疯了,他生扑上去,邪魅眸子满是花娘的桀骜不驯。“十五,我发现你越来越有本事了啊,专门惹怒我的本事!”任由花娘怎么说,江祁就是不听。花娘一时间,觉得自己似乎打开了眼前这个男人,某种抖s的开关呢?!
  • 趣事轶传(走进科学)

    趣事轶传(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