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25900000021

第21章 丹桂房的日子(6)

一天清晨,早起的我静静坐在了屋檐下,那时候连太阳还没有升起来,母亲正往灶膛里添火,烟囱把一支烟笔直地伸向了天空。蚂蚁在歌唱,那么轻的声音从地面上传来,它们好像在商量着怎样用脚去绊倒一头大象,那样的话在蚂蚁王国里会是一个奇迹。公鸡在鸣叫,提醒人们可以起床了,它的工作那么悠闲,而母鸡却必须要在生下蛋后才可以得到一捧谷子。小黑带着孩子轻轻地叫了一声,她在提醒我给她们母子俩加一筐草料。燕子在花样飞翔,玩出了超低动作。羊群们等待着外出,它们想要去的是水边的一块草地。

院子里的那么多声音,在黎明的时候唱出了那么好听的歌曲。但是院子里仍然是安静的,我吃了一碗母亲端给我的蛋炒饭,然后一抹油光光的嘴,把羊鞭交给了妹妹说,我要出去走走了。

我终于选择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离家远行,我出发的时候村外的农田里开遍了紫云英,蝴蝶在歌唱,蛙鸣声织出一段春的乐章。几年后妹妹放下羊鞭也走了出去,我们见面的方式是通电话。妹妹住在上海,她上海口音的问候老让我想起一九八九年以前的一群羊,一口井,一条水泥路,一片草地或别的一些什么,这些,就是我的村庄。我问妹妹,你知不知道,那么多的生灵在我们的院子里歌唱,现在陪着它们的是年迈的父亲和母亲。妹妹说不知道,她的话音刚落,我就挂断了电话,我听到了电话里头传来的风声,风声里是院里的枣树摇晃着的样子,风声里还有由远而近的那么多生灵的合唱,在我灵魂的深处响起。多么动听。

江南的蝉

坐在自家的屋檐下,坐在闷热的夏天里,没有一丝风从院子里走过。父亲在睡午觉,母亲在缝补着破旧的衣服,我在发呆。蝉声突然打破了安静,它从四面八方向我涌来。这是一种单调的声音,有噪声之嫌。我开始想,蝉,它为何不睡午觉,它是不是像我一样,在闷热的夏天,因为无所事事而感到寂寞。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蝉的鸣叫,是在发布征婚启事,是在呼唤着爱人的到来。

院门吱吱呀呀地响着,扛着锄头的父亲出去了,又进来了。下了一场雨,然后天晴,然后刮了一阵风,把池塘里的水吹皱了,如此反复着村庄里的平静生活。牵牛花开了,一些不知名的淡蓝淡黄的小花也开了,它们在微风中招摇着,炫耀它们的青春。

我站在院子里的一棵树下,看到一只虫子在往树上爬。那是一只老熟了的蝉若虫,它选定了一个地方,然后停了下来。我不知道它有没有看一看四周的风景,或者是选一下风水,反正它停了下来,仰起头作了一番观望。稍后微仰的虫体从头、胸、背开始纵裂,裂缝处出现了白色的虫体,又出现了脚和湿答答的翅膀。它用脚抓紧了蝉蜕,让自己的身子从蝉蜕中脱出来,样子笨拙而滑稽,像是奋力地想要和往事告别,也像是一个孩子在脱一件衣服。

它的翅膀在风中渐渐展开,是透明的美丽的翅膀。褐色的身体开始变成黑色,并且逐渐变硬。然后它能够飞翔,像一只比小鸟还小的鸟。升入初中以后我翻到一本课外读物,我仍然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因为在翻书的过程中我听到了教室外面的蝉鸣。我从书中知道,只有雄性的蝉才会鸣叫,它的腹部装着一只音箱,会发出响亮的声音,所以它拼命叫着却不会嗓子痛。我对能以肚子发音这样的功能感到好奇,我还知道雄蝉是在向雌蝉发布着求偶的信息,告诉美丽的蝉小姐,我已经羽化,已经长出了翅膀,已经学会飞翔,已经需要爱情。

蝉是江南农村司空见惯的昆虫,它们的地位不是很高,甚至在高歌的时候还会引来一些鸟儿。鸟是蝉的天敌,它们会衔走蝉并且以蝉果腹。还有人类,人类抓走蝉以后,会用油炸的方法烹饪蝉,把它作为盘中餐。蝉的若虫是在地洞里吸食树根的汁维持生命的,成为蝉后它则在树上吸食树的汁液,这是一种毫不利他专门利己的做法,某些方面颇似人类。我不太喜欢蝉的长相,尽管它看上去长得很敦厚。我更喜欢蜻蜓,蜻蜓才像是翩翩的王子,而且是一位优秀的飞行员,能垂直起降,把自己的身体当成私家直升机,到处都是停机场。蜻蜓身材挺拔,腰也不粗,不像是腐败分子,倒显出精干的样子来。

而蝉就不同,它长着一张黑脸,毫无色彩感而言,行动笨拙,看上去智商极低。

它的歌声也略显单调,只重复着一首老歌。

无数个闷热的下午,我听着父亲的鼾声,或者看着母亲补衣的样子。

蝉声若隐若现,传入我的耳膜。那是十分孤寂的时光,有时候我会在烈日下赤着臂走出家门,去不远的河里游泳,一游就是一个下午。河边的树上,仍然有蝉的鸣叫。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它们像是隐秘的敌人,或是栖在树枝上的侠客。我和我的伙伴们每年都会有一场大的捕杀活动,目标就是蝉。我们在长长的竹竿上缚一只敞开的塑料袋,并且在塑料袋的袋口粘上蛛网。我们把蜘蛛赶跑,轻而易举地取得这位纺织工人辛苦织就的一张网。

然后我们高举着竹竿向每一棵树进发,蝉从不知道我们的到来对于它来说,是一场变故的开端。它仍然忘乎所以地唱着老歌,它看到了一只塑料袋和袋口的蛛网,它说你们想干什么。它的话音还没有落下,自己已经落入袋中。

当然它会挣扎,还会愤怒地大叫,但是这样的大叫无济于事。很快,它的腿上就拴上根线,牵在我们的手中。蝉越聚越多,它们的脚上统一牵着一根线,这根线牵住了它们的命运。它们仍然不知道这样的集合究竟是要干什么,难道为了召开一个会议。后来,有些蝉被放入了水中,有些蝉被撕去了翅膀,有些蝉被切下了头,有些蝉被石块捣碎。这样的屠杀年复一年地进行,它们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哀鸣,有的还未经历过一场恋爱。我们不知道这样的行径属于罪恶,我们在烦躁的蝉声中长大,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它的一生实属不易。雄蝉在完成交配后不久就死去了,雌蝉在产下卵后不久,也跟随丈夫去了天堂。它们把虫卵产在树缝里,然后这些卵相继孵化,顺着树干往下爬。这个过程中,有些会摔死,有些会被蚂蚁带回它们的巢穴。

幸存的,会在树下钻一个洞,在洞里靠吸食树根的汁液为生。树洞里的若虫并不安全,会经历水淹的变故,也会死于虫生真菌对它的侵蚀。而经过若干年后它爬出洞穴,感受阳光和雨露,感受风吹它的翅膀,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能完成交配并且传宗接代的伟大使命,那么它是一只蝉中的佼佼者,当然也是一只有着极好运气的蝉。

蝉蜕是可以用来入药的,所以我一直拿着一只塑料袋收集蝉蜕。那是一件件薄而轻巧的衣裳,但是已经显得老旧了,是蝉不愿意再穿的衣裳。我有时候奇怪地盯着蝉蜕看,它曾经束缚了蝉的身体,让蝉的翅膀得不到伸展。

最后它像一个弃妇一样,被遗弃在树干上,或者被风吹落。一个闷热的午后,下了一场雷阵雨。那天我破例午睡了,睡得很沉。醒来以后我睡眼惺忪地揉着眼睛走向院子。院子里的泥土被雨水浸湿,变得柔软而蓬松。雨还没有完全停下来,只是零星地飘着。我赤着脚走在泥地上,闻到了泥土的腥味。我看到一只蝉蜕,它就在树下,一半陷入了松软湿润的泥土里。我弯腰捡起了它,然后一抬头,听到了树上传来的蝉声。我知道手中捏着的是树上那只正在欢叫着的蝉的衣裳,它不再穿这件衣裳了,因为它有了变化,它高高在上,这件衣裳对它而言已毫无用处。

闷热的夏天在我的记忆里,往往有着这样的场景。狗吐着舌头懒懒的躺在屋檐下或者树荫下喘着粗气,鸡躲到了阴凉处,它们懒得去捉虫子了。而目光一抬,可以看到热辣辣的日头,看到对面屋顶上的青黑瓦片,发出刺眼的白光,像是要起一阵青烟似的。人们挑水时不小心洒下的水滴,瞬息不见了,被大地吸得无影无踪。而身上的汗水,不停地从皮肤往外冒着,于是拼命地喝着茶水,于是心境更加烦躁。说到这些,是为了说蝉的声音。江南村庄里的人们,把蝉叫作知了,但是它究竟知了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知了、知了”的声音,在这个时候,不合时宜地响着。

许多年后我生活在江南小城,仍然能听到蝉鸣,但是这样的蝉鸣已经很少,所以有了弥足珍贵的味道。在开着空调的书房里,我用电脑生产文字,并且听音乐看电影上网。我突然变得怀念江南村庄的蝉声,我甚至在一本叫作《后巷的蝉》的小说集的自序里这样写:一九九四年蝉声响亮,于是有了动笔写作的念头。

我相信蝉并没有给过我什么,但是我却怀念蝉的声音。我的记忆里,父亲仍然喜欢在下午去田间劳作以前,美美地睡上一觉,那是一种深度午休,而母亲,补着补不完的衣裳,摆出一种习惯的姿势。其实我想念蝉声有着检讨的成分,检讨当年以“莫须有”的罪名,对蝉的大规模屠杀,毕竟蝉蜕可以入药,毕竟蝉并没有影响到我什么,毕竟,蝉的叫声,陪伴了我整个的童年。

庄稼的模样

拙朴的粮食

被北方人叫成地瓜的那种植物,在江南被叫成了番薯。它的样子不太漂亮,皮肤也有些不太光滑,头上长着一根辫子,那是它四处蔓延着生长的藤。

它完全没有马铃薯小巧玲珑的长相,也没有马铃薯那光洁的皮肤。

五月,丹桂房的天空飘着绵密的雨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样的雨不知道停。村里人开始穿着蓑衣戴着笠帽走向地里,他们都是去插种番薯藤。

这是一种很野的植物,它的一指宽的藤上还流着被剪刀剪开后受伤的汁液。

但是插入泥土后只要泥土潮湿,它马上就能生出根须并且扎在地下。我没有想到秋后的丰收,也对这种丑陋的植物并无多大的好感,我只是知道这个季节,我该像别人那样去插种番薯藤。于是我戴上笠帽穿上蓑衣走向地里。我用手指扒开挖好的小洞的一小片泥土,那是湿润的充满黏性的泥土,然后我把有着绿色叶片和暗红色茎的番薯藤插下去,围上泥土。我插种的时候,闻到了番薯被蒸熟时的清香。

秋天,我拉着一辆板车来到地里,我用锄头挖起一个个地底下的番薯,它们突然见到了阳光,所以忍不住集体打起了喷嚏。我说吵什么吵什么,我把它们一个个从地底下挖起来。我看到了吃得白白胖胖的田狗,那是一种专门吃地下植物的虫子,大的有小指那么大。我用锄头轻轻敲在它们的身上,它们来不及哀叫一声就在地里死去了,化成明年番薯的养分。日落黄昏,我拉着整车的番薯回到家中,它们像是我饲养的家禽一样,叽叽喳喳睁着好奇的眼睛看着丹桂房的一棵树、一株花、一条泥土铺成的路或是破败的篱笆。

秋后的阳光总是暖暖的。番薯藤成了喂猪的最好饲料,番薯有一些藏进了地窖,有一些卖给了镇上的葡萄糖厂,还有一些被机器磨碎了用来制作淀粉,还有一些用来煮熟后捣烂做番薯片。当然,余下的我把它放进锅里,蒸熟当饭吃。这是一种拙朴的粮食,我相信吃这样的粮食更容易使人强壮。

在接下来的冬天里,我不愿做饭或没有多少钱去街上买菜时,就蒸一锅的番薯。我边走路边剥着番薯的皮,我是去祠堂道地和人一起晒太阳聊天的。

我的两个上衣口袋里还装着两只热热的番薯,它们的热量穿透衣服,热到了我的身体。几只黄狗跟着我,它们想要吃我一路扔掉的番薯皮,它们甚至为争夺番薯皮而打起架来。就像有几个人同时争村长这个位置一样,拼命找人拉票,一定要把对方打倒。我把身体靠在祠堂道地的一堵墙上,那是一堵厚实的泥墙,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惬意。我听到了平平这个天杀的又在讲黄色笑话给别人听,这个没有老婆的老男人,床上的事却好像比任何人都懂一样。

我认定他完全是一种书本经验,或者是从谁那儿听来的。我吃了一个番薯,又吃了一个,又吃了一个。这个时候我就饱了。我伸懒腰的时候,看到几只黄狗离我而去,它们一定在说,我们吃不到番薯皮了,这个人对我们来说,一点利用价值都没有了,我们还是离开他吧。

我打着饱嗝,眯着眼睛,靠在土墙上,听平平的黄色笑话,看一个又一个村子里健壮而不失风韵的女人走过,无所顾忌地高声谈笑。看上去番薯和我的幸福生活紧紧相连,就像阳光,它有一双温暖的手,从遥远的地方伸过来,抚摸着我的身体,说,你这个懒汉,你这个懒汉。

甜蜜的植物

甘蔗种下去的时候,还是稍稍有些寒冷的春天。冬天已经过去了,但是挑着甘蔗秧来到田间的时候,还有那种缩手缩脚的感觉。这是一种形体优美的植物,看上去个子高高的,头发也茂盛,像一个妙龄女子一样。

春天我把甘蔗秧种下去,夏天我一次次到地里剥甘蔗的叶片,只有不断我用锋利的镰刀收割麦子,它们在阳光下纷纷扬扬地倒下。我听到了它们因为疼痛而发出的叫喊,像是女人的呻吟,像脱胎时的一种欢声。

剥去它的叶片,它才会不断地往上长。就像人一样,你不断地督促他,他才可以把一件事做好或者做完。甘蔗地里没有一丝风,我从甘蔗林里钻出来的时候,汗水把我的破军装都湿透了。我站在田头,看着站得整整齐齐的甘蔗们,就像看着列队的士兵。我用草帽扇起了风,并且高呼一声,田野里的风就真的跟来了。风中甘蔗们唱起了歌,像大合唱,唱着唱着它们就又长高了一截。

同类推荐
  • 乡村词典

    乡村词典

    这是一本写给乡村的书。写给生活在祖国乡村的高天厚土间,为我们创造着土豆、玉米和小麦的人们,写给那些一直对乡村保持着热爱的人们。读者在这里可以找到乡村的一切,包括灵魂样吹过乡村的风、土炕一样温热的土地、血浓于水的乡情、汗一样在土地里潜行的水,以及乡村的男女老少各种各样的事儿,这是一本融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好看的书。这是一本让你震撼,也使你得到抚慰的书。因而,这也是一本可看成《乡村史记》的书。读《乡村词典》,就是用乡村的雨水给灵魂作一次洗礼。
  •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沙石50年

    沙石50年

    这是一本用文集形式记录作者创作轨迹的书。它通过几十万字各类作品的汇集,向人们提供了一部浓缩的作者业余创作史,也展现了作者五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不同时期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以及他与时俱进的个人成长过程。
  • 李清照集

    李清照集

    本书精选李清照诗词作品。仰慕李清照久矣!孩提时便喜欢上李清照词。自彼至今,许多年过去了,时非昔时,人非昔人:一切似乎都发生了起起落落难以预见(甚或有时是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变异,惟有对于李清照的崇敬却一如既往,或尤更甚。
  • 撩开民国黑幕

    撩开民国黑幕

    中国近代杰出记者黄远生(1885—1915,江西省九江县人),以犀利的文笔,充分展示了民国初年中国政局由皇权专制到民主宪政大转型的惊心动魄的历史。
热门推荐
  • 风起天荒

    风起天荒

    若天下无人能修炼,我愿做第一人。。。。。。。。。。。。。。。。。。。。。。。。。。。。。
  • 红色少年的故事

    红色少年的故事

    本书是中小学生必读红色经典故事丛书之一,也是故事爷爷讲故事系列之一。通过故事爷爷李晋华讲述少年英雄王二小、王璞、海娃等英雄人物,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故事,增强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对孩子们来说,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堂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激励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奋斗精神。
  • 修仙大霸主

    修仙大霸主

    天道之下皆为蝼蚁,天道之上唯有巨子。上古修仙界六十亿年为一个纪元,每个纪元到来,天地崩塌、万物灭绝,只有仙界的巨子才能存活下来。是做任人宰割的凡俗蝼蚁,还是无法无天的修仙巨子?一个在世俗受人欺凌的小书僮,机缘巧合下迈入仙门,得到传承上古的无上的神器,从此走上一条雄霸仙界之路。从大荒南山的上古神兽、无尽之海的广阔无限,到仙神界的巨子传说,他一路走过,诛仙弑神,铁血杀伐,最终成为可以掌控天道的仙界巨子。
  • 东京喰种之喰种猎手

    东京喰种之喰种猎手

    这个被扭曲了和崩溃了的世界,是人类把它扭曲了?还是喰种把它崩溃了?……
  • 霸神降世

    霸神降世

    一个充满斗气的世界,一个普通少年寻找着自己的未来,一部不该存在世间的功法,霸神决、霸神降世舍我其谁。红颜的陪伴、未知的阴谋、他将如何抉择,又能创造出怎样的奇迹。
  • 既生瑜何生谅

    既生瑜何生谅

    因为我爱的人,她很喜欢看电影,所以我才会演电影。因为我爱的人,她唱歌跑调却很有感情,所以我才会做歌手。因为我爱的人,她再也不会出现在我生命里了,所以我做着这所有她喜欢的事情,用我的方式继续爱她。因为我爱她。大明星沈言瑾心中的理由,从无法对人言说。既生瑜何生亮的俗称,就像一个魔咒,让周瑜和沈谅,注定一生命运的纠缠。
  • 图腾说

    图腾说

    五帝时期,神帝宽厚天下大治,妖魔不兴,本应兴兴向荣的社会,却一次次骤生动乱!鬼方兴叛、狼族远遁,五脉相残,各部离心,最后九黎崛起,腥风血雨不断,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是谁毁了部落时代?看有熊部在动荡的蛮荒崛起,看一代黄帝如何重整乾坤;他以蓝田羊脂玉炼化为玉玺,刻铭文于其上“天下事天下人治之”,谓从者日:人道大治,天下权柄不可集一人之手,宜海选天下麟才,得人中之龙,宜华才美德,布于四海,不求神功震世,一世之雄;所谓天下权柄不可执于一人之手、更不可父死子替、而养一家之贵气、生轻万民之心、宜行禅让、选诸贤而立之、如此、天下可治!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神魔语录

    神魔语录

    简介:一个经常被欺负的普通高中生陈昊,阴差阳错得到一本《神魔语录》,为营救书中神仙姐姐穿越到了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在异世界里,纵横驰骋,征服强敌、睡服顶级的美女的魔幻小说.
  • 武意江湖

    武意江湖

    古玛雅第五预言应验,狮身人面兽自天而降,当古老的众神沉睡醒来,群魔乱舞之时,圣人如你,何解人间厄难,三界败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