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28000000017

第17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1)

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进程,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整治、改造不断加速,政府多次举办国际文化艺术节,提升了什刹海的旅游形象与地位。与此同时,许多创业者凭借自身的勤奋与努力,及时抓住机遇,在商海中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由一群野鸭生存境遇引发全社会对城市环境生态的思考与担忧,将什刹海推至人们目光聚焦点;而几位美国客人的到来,使一家开在胡同院落中的私家菜馆在一夜之间名扬四方。“奥运人家”和“星光大道煎饼哥”使什刹海作为北京文化的集聚地,增添了“和平”与“爱”的气质与内涵。

什刹海是一处造就传奇故事、成就人生梦想的“风水宝地”。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一、什刹海酒吧街

什刹海酒吧街是继三里屯酒吧街之后于21世纪初形成的京城又一片休闲文化特色街区。20世纪90年代,在临近使馆区的三里屯北路出现第一家酒吧——“云胜酒屋”,不久,更多酒吧陆续开业。1998年“世界杯”举办期间,三里屯酒吧街成为京城中外球迷聚集场所,人们喝着啤酒,观看侃球,随着北京申办奥运会进程,有关部门着手将“酒吧一条街”东迁至朝阳公园一带;另有一些酒吧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风景如画的什刹海。

有人回忆,在什刹海区域开办时间最早的有三家酒吧,一家酒吧是位于什刹海西海东沿1号的蓝莲花酒吧,开业于1997年;另两家酒吧,挨得很近,一家吧名“老白的吧”,一家吧名“老祁的吧”,前者开在前海北岸,“烤肉季”饭庄东侧一幢东南亚风格矮脚木楼内,主人是一位来自西安的音乐人,名叫白枫,1987年来到北京,几年间曾多次搬家,直到2000年他与朋友一道在银锭桥边开了一间酒吧,最初只接待朋友聚会、玩音乐,后来名声大了,号称北京最牛的酒吧之一。2002年他在酒吧附近开了一家越南风味餐厅。后者是一家“佛吧”,位于“银锭观山”附近。随后,又有一些酒吧相继开业,但生意一直“火”不起来。2002年9月28日首届什刹海文化节在荷花市场隆重开幕,依托什刹海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游王府、逛老街、访古刹、观故居、转胡同、登城楼、尝家宴、泛轻舟等一系列“京味”特色文化活动。第二年北京爆发“非典”疫情,许多放假在家的年轻人纷纷来到风景如画的“海”边“泡吧”、喝酒、欣赏摇滚乐,将现代休闲元素与什刹海幽静、雅致的环境融为一体;一些原来常在三里屯酒吧的常客转移至什刹海,由此酒吧的生意出现转机。

许多在后海岸边居住的人家将自家住宅改为临街的商业铺面,多数对外出租,少数自己经营,在较短时间内,大大小小酒吧从后海南沿到前海北沿连成一片,共有百余家酒吧,由此什刹海酒吧一条街形成规模。2003年9月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政府新闻办、西城区区委、区政府等政府和机构举办了“2003月亮河·北京青年报什刹海国际旅游文化节”,文化节的主题是“游什刹海古景,享新北京时尚”,开幕式将舞台设在德胜门城楼前,进一步树立起什刹海文化品牌,带动酒吧一条街的生意更红火了。有人形容:“后海星星点点起来的酒吧还是越来越火,蔓延到了前海,来逛的人也越来越多。”

与地处闹市、车水马龙喧嚣地带的三里屯酒吧街不同,分布在什刹海附近的酒吧最显着特征之一,将西式风格酒吧文化融入充满东方韵味的氛围之中。白天,各家酒吧顾客不多;黄昏后霓虹闪烁,“泡吧”的人多了起来,把酒临风,浅酌小聚,侍应生在酒吧外大声吆喝,招徕生意,一些酒吧邀请摇滚乐队驻场演出。除此之外,许多茶馆、咖啡馆、小饭馆密集分布,为普通游客提供餐饮、歇脚等便利。在这些酒吧、茶室、咖啡馆名称中,有一些与水景有关,如“左岸”、“濒海”、“湖岸”、“威尼斯”等;有一些具有象征意义,如“美人鱼”、“邂逅”、“梦巴黎”等;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如“胡同写真”、“犄角旮旯”、后海酒吧、水色盛开等。有人记述,在烟袋斜街上隔街相对的一家酒吧名“莲花”和一家经营泰国菜餐馆名“藕”,前者于2002年开业,后者于2003年开业,两店老板为同一人。有人在博客中描述:“在‘藕’这边用过餐,再去‘莲花’坐着,或者干脆就不离开‘藕’。

这样一来,大家想在这边待多久都可以,常来这里“泡吧”的人都说,无论是‘莲花’还是对面的‘藕’,每次去的感觉都不同,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一些讲究生活情调的“小资”自诩,来什刹海“泡吧”,喝酒是假,换心情是真,享受一种真正属于自己心灵的“慢生活”与“销魂时光”。当时一些经营者对于酒吧的生意前景很乐观,开一间酒吧投资8万元左右,如果经营得好,一年可以挣到5万至20万元以上。

然而,对于将什刹海开辟为“酒吧一条街”,许多人提出不同观点,他们认为,什刹海应保持自身沿袭下来的文化特色与功能,不能任由酒吧泛滥生成对安谧、雅致天然环境的破坏。《北京娱乐信报》曾刊载一篇标题为《必须直面的将来——什刹海要不要建酒吧街》的采访录,被采访人是作家刘心武、时任西城区旅游局局长王建平、胡同游文化游览公司总经理徐勇。这篇采访录开头有一段导语写道:“过去提起什刹海,一定离不了水、胡同、四合院儿,现在说到什刹海,不得不提的东西又添加了酒吧、茶肆和旅游。过去的静谧似乎正被今日的喧哗所替代……”

三位被采访放者分为“反对”与“赞成”两派,作家刘心武将什刹海比喻为自己的“夫人”与“媒人”。他回忆:“早年我曾在北京市十三中教书,经常从什刹海边经过,那时候我的感受是,什刹海是阴柔秀美的,那湖边蛛网般的胡同,比如刘海胡同、大翔凤胡同、小翔凤胡同、大金丝套胡同、小金丝套胡同……以及四合院的青砖灰瓦、朱漆大门,连同那一片亭亭玉立的荷花,总让人凭空生出些遐想。当年我和夫人还没结婚,但她家就住在什刹海附近,所以经常到那儿约会散步。”他的观点很明确:“在什刹海建酒吧街毫无疑问会改变其本身的历史文化风貌。什刹海原来就是北京城内比较原始的野景区,空气新鲜,风景优美。而现在我们看到的什刹海却充满了商业味道,过多的游船污染了水质,原本古朴的长条座椅变成了千斤重的石椅,人闹车喧,加之现在又开了不少酒吧,呈现了一派灯红酒绿的气象。长此以往,什刹海的野景将会有消失的危险,我为此感到惋惜。”

在回答记者关于“酒吧街的出现,会对什刹海乃至北京产生哪些影响?”提问时,身为政府旅游部门负责人的王建平列举了三个理由:“从建设性的角度,什刹海酒吧街的形成是件好事。首先,在政府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纯粹依靠市场需求的驱动,逐步形成了这么一条街,正好为保护区的开发探索了一条新路子。其次,酒吧街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什刹海,凡是认识它、了解它的人都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多有实力的人或机构参与到什刹海的开发建设中来。第三,什刹海酒吧街满足了人们休闲的需要,丰富了北京的都市文化。”他主张什刹海酒吧应该是小桥流水式的“静吧”。

最早提出“胡同游”文化观光旅游概念的徐勇认为:“这些酒吧都比较有情趣,装修古朴雅致,很符合历史传统,成为什刹海地区新的景观,很多胡同游的客人都很喜欢这些酒吧。但酒吧的治安比较乱,应该加强对它们的管理。”

一位住在当地的居民向记者反映,去年开始,这里就开始热闹起来,但还不像现在有如此之多的人。许多酒吧将桌椅支到了路旁或湖堤边,人多就乱,喝醉酒撒酒疯的,半夜使劲摁车喇叭的,往湖里扔酒瓶子的……这位居民担心,以后这热闹、这乱是再也停不下来了。

有媒体报道,仅短短一年多时间,什刹海地区酒吧数量从“零”猛增至七十余家。进入秋季后,天气逐渐转凉,许多酒吧客源稀少,门庭冷清,同时又有新的酒吧出现,造成供需失衡局面,一些经济实力不强的酒吧出现了因经营困难转让的现象,一些实力稍强的酒吧也陷入苦苦支撑境地。有人形容当时情境“酒吧老板们感到了飕飕凉意”。

2003年10月下旬,西城区政府宣布:从现在起什刹海地区不再审批新的酒吧,现有酒吧也将进行整顿治理。当时《北京青年报》刊登相关报道使用的标题《发展过快经营遇冷,北京什刹海酒吧审批急刹车》。时任西城区副区长许伟表示:西城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整个什刹海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预计年内该规划将出台,届时什刹海的未来面貌将被正式确定下来。有关部门对酒吧装修风格提出标准,要求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韵;统一色调,将许多酒吧的红色外墙改刷为灰色;屋顶的水泥瓦统一换为灰色的传统瓦;拆除所有违章建筑;通过整顿治理,使酒吧氛围和经营行为与什刹海的整体氛围相协调。许多怀有深厚什刹海情结人士却对酒吧街的繁华与喧嚣感到不满,在他们看来,什刹海变“味儿”了。有一位网友在博客中对于酒吧泛滥现象发表感想:“他们只知道借助什刹海的美丽海边来吸引人们到此消费,使得什刹海不知不觉变得商业化、庸俗化,而它却无法抵挡什么。”

京城着名音乐人李健曾创作并演唱一首曲目《什刹海》,流传甚广,歌中唱道:什刹海边住过的那条街,又是满地金黄的银杏树叶。河灯已点亮,湖心的黑夜,却不见摇晃的碎月。船上飘来熟悉的音乐,回忆在遥远的琴弦上跳跃。一样的故事,不同的感觉,仿佛是水岸的分别……

二、银锭桥改建引起的风波

过去民间流传“海眼金丝银锭桥”说法,“海眼”是一口古井,位于银锭桥附近大金丝胡同槐宝庵庭院内,据说这口古井与什刹海相通,掌管水务的龙王在此居住。“金丝”指大小金丝胡同,为明朝时内务府衙门织染所所在地,故而得名,也称金丝套。据记载,银锭桥始建于明朝,原为一座南北向单孔微拱石桥,因年代久远,青石板桥面、桥体破损失修,1949年和1953年有关部门曾对古桥进行维修。据说翻修银锭桥过程中,人们发现桥下的柏木桩之间用银锭锁固定,佐证了“银锭”两字来历。由于车辆、行人通过,古桥桥面的石板上印满了车辙,行人的踩踏将桥面已将“打磨”光滑。1984年由政府有关部门出资对银锭桥进行改造,桥体采用为汉白玉石料,长度12米,宽度7米,高度8米,跨径5米,桥身安装镂空云花栏板5块,翠瓶卷花望柱6根。1989年8月银锭桥被西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5月银锭桥经历了又一次大规模改建,首都规划委员会召开专家会议,就银锭桥改建方案进行讨论、研究,区政府常务会议举行会议,安排、布置有关银锭桥施工各项事宜。按照施工方案,改建后的银锭桥采用混凝土浇筑,桥面为青石砖,栏板、望柱仍为汉白玉,桥身长8.3米、桥高4.35米,桥孔上方镌刻时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题写“银锭桥”三个楷书大字,桥东南立有石碑,碑阳为着名书法家杨萱庭书写“银锭观山”,碑阴为古文物专家朱家溍先生撰文《银锭观山碑记》。2010年西城区政府又一次启动银锭桥修缮工程,将银锭桥主桥实施整体拆除,然后对整个桥身按原样重建,桥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仍采用汉白玉石栏和桥面砖,工程为时2个月。许多人闻讯后专程赶到银锭桥拍照留念,与这座古桥作暂别。有一位博主记录下一个情景:“在烟袋斜街与什刹海交汇处,银锭桥旧桥已经完全拆毁,只剩下一个大坑和竖在桥边刻有银锭观山的巨石。

同类推荐
  • 云阳风情录

    云阳风情录

    云阳被列入国家、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迹有40多处,在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张飞庙、磐石城、彭氏宗祠、千年盐业古镇……遍布全县的文化遗存宛如历史前行中镌刻在岁月间的印痕,成为今天云阳人的骄傲和财富。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中华茶道(第四册)

    中华茶道(第四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风流不见使人愁:北京的名人与往事

    风流不见使人愁:北京的名人与往事

    本书作者用兼具理性和诗意的笔触,描摹着北京这座迷人城市值得缅怀和追忆的名人与往事。
热门推荐
  • 九州·丧乱之瞳

    九州·丧乱之瞳

    在九州各地突然发生许多杀人挖眼的恐怖事件,游侠云湛回到家中,发现已经死去的独眼人,云湛变成重大嫌疑犯,独眼人的追杀循着神秘歌声而来……一封求救书函揭开神秘组织的一角,一枚诡异神秘的金属圆章,三起跨越六十年的悬案,黑袍独眼的神从不露面,他在幕后操纵着所有人的欲望和未来……地底钻出的杀人婴、轰动全国的灭门案,复活两次的死者,诡奇的秘术争斗,神秘的辰月法器库,孪生姐妹为爱拔剑相向,皇宫里的争权夺利,公主遭遇刺杀……所有这些令人不寒而栗的事件,似乎蕴藏着某种无法言喻的魔力,陷入重重谜团的云湛面临最严峻考验!
  • 重生之医世无双

    重生之医世无双

    苏浅,苏氏集团的总裁,其领袖能力使业内人士叹服,一场车祸,究竟是巧合还是阴谋。再醒来,却成为了帝都安氏集团的三小姐安晓,并发现自己成为了青炎空间的第三十五代传人,习医术,修功法,炼丹药。。。各路美男蜂拥而来,她却坚持孑然一身,究竟谁能入她的心。
  • 解读乙型肝炎

    解读乙型肝炎

    本书重点介绍乙肝的治疗,同时以临床病例和专家点评穿插其中,对读者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解答,使读者更直观、更方便地了解乙型肝炎防治的相关知识。本书科学实用,繁简得当,深入浅出,适合肝病患者及家属、基层医护工作者、社会大众学习。
  • 温柔乡:醉我之意在你情深

    温柔乡:醉我之意在你情深

    "熙熙?""……唔,你谁啊……"那,正是华灯初上,是他们无意的邂逅。原来,她已不认得他。他眼下黯淡无神。要说回忆起来,依稀有句话是这样:"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漠然地不再相识……"在他游神之际,她蓦地紧扯住他的狐裘大衣,痛哭失声。他望着她的眼神有一霎的错愕,深邃得琢磨不透。她是把自己当成她的深爱了吗?抑制心中砭骨的苦涩,手上似有似无地轻拍她的背。直到女孩渐渐浅浅地抽泣,他才安心。捋着她柔顺的发,满满的,都是宠溺。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如此对她流露感情吧。果然只是自欺欺人罢了,她怎么可能,会爱他……然而他们却不知——这里,有她的情深。这里,有他的温柔。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差点错过了你

    差点错过了你

    他是花心总裁,也是她的大boss,为了她,寻风改变了自己的花心,变得专情,独宠她一人。人前他变得冷漠无情,人后确实无赖一个。而她是寻风公司里的一个小小职员,也是绝情杀手,为了自己的前夫她守寡了整整五年。冷漠总裁能否改变一切,让她接受自己,请看冷漠总裁和绝情杀手之间能擦出什么火花—(自从遇到了她,所有的节操都是路人。)他们之间能否在一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寻风能否改变命运,还是就这样让幸福远走
  • 机甲时代催生的铁血战将

    机甲时代催生的铁血战将

    没有任何的绚丽色彩,只有灰色的硝烟和红色的血液,远征边境后,生化危机突然来袭,是继续...还是退缩...宿命的对手已然超越了现实的范畴,这让一腔热血的肉体凡胎如何凭借冷热兵器来战斗...机甲时代来临...
  • 依稀往梦幻如真

    依稀往梦幻如真

    听风低吟,爱直至成伤……似梦非梦,亦真且真……
  • 孩子是第二位的

    孩子是第二位的

    Addons Wu博士是一位深深为他三个卓越的孩子(分别毕业于剑桥、麻省理工、哈佛)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父亲。跟其他家庭一样,Addons和他的太太也经历了在教育培养孩子过程中的乐趣、压力。Addons的职业生涯让他接触到全球的不同文化。虽然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但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一些基本的原理是跨越国界、适用于世界各地的。在本书中,Addons和读者分享了他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的体验、智慧和领悟。
  • 神魔传

    神魔传

    古老相传,独孤家族,世代为神,其姓氏不得出现在尘世间,若闻之,必杀。凡尘之千百姓氏,千奇百怪,多不胜多。然,其中也并无“独孤”之姓氏。然而,四大皇朝御用《姓氏锦书》在某一天,竟突然金光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