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28500000010

第10章 市井写真(9)

自古以来坞古就是铺面林立,熙熙攘攘的商业热街,从四方街一直延伸到狮山脖脊。纳西话用汉字音译,无论你如何挖空心思,寻找与汉字读音相符的语音,许多发音是绝对找不出同音字,只能选个略近似的音取代。我的汉族朋友们千万别按汉文字的原意去理解,不然会失之千里,适得其反,闹出笑话。比如:纳西话“急仲歌单聊,”意思是“云中鸣孤鹤”。其中“聊”字的发音偏差大,连地道纳西人听了都难一目了然。

我讲的“坞古姑娘”故事,跟古城饮用水密切相关。一提到坞古,上了岁数的古城纳西人,脑海里会浮现出几百个石板台阶上挑水上山的纳西姑娘们。

别看古城家家流水,户户垂杨,俨然是一个姑苏城。但是20世纪60年代末以前,没有自来水。八百年的沧桑岁月,生活在坞古的人,比山下城里人更多一重体力活,就是每天早起,到城里阿溢灿井,或三眼井,白龙潭,挑水上山倒入大缸供饮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习以为常,无可非议。

为何坞古人会居住在山上自找苦吃,这绝不是他们没眼光,他们精明得很。

丽江木天王在八百多年前建造这座古城前,是花尽了心思。他曾带领了建设城镇街道、水利方面的匠人到苏杭一带作了认真考察借鉴,根据丽江的独特环境,充分利用象山脚下的泉龙潭和不远处突兀在坝子的狮子山,把城建在面朝东方、向阳挡风的狮子山下。至今古城气温比周围高两三度。又引来玉泉水分支流经城市街道民宅旁,既滋润了城市,又可洗涤石板街面,使古城一尘不染,让人神清气爽。

丽江被金沙江团团围绕,形成天然屏障。只有南面与外界陆路相通,攻守自如。历史上南诏国与吐蕃屡次想把丽江这“美女”“强娶”过去占为己有,但屡屡不得手。这功劳除了金沙江的守护,也与纳西先辈的智慧和英勇善战分不开。土司姓木,担心城外筑了城墙变成汉文的“困”字。纳西先民思想开放,能尽量吸收外来文化,学习各民族的优点以充实自己,至今能吃汉族、回族、藏族的各类饮食,从不忌讳。又能与各民族以诚相待,所以没有城墙的古城一直安然无患,完好保存到如今。

关于街道,纳西先民是根据天上七星分布系列设计,为了不让与古城相依为命的狮子旺脉流泄,给狮子挂上一条旺盛的人气组成的金项链,以锁定旺脉。

聪明的先辈首先修了一条坞古街道,顶端建了“接风楼”用来迎接外地来丽江古城的官方要员,凡外来的商旅之客必经“坞古”街入城。人们从坞古下来就到四方街直进“降乐过”(现在的现文巷),直通木府,纳西话称呼大理叫“降乐”,“过”是街巷,这条街尽是精明的大理商人做生意,所以叫大理街。人们看到坞古街生意火旺,趋之若鹜。坞古街一似昆明正义路、上海南京路,成为商业繁盛寸金地。人们远看坞古街道,真像一条金项链挂在狮脖上。项链挂上去了,但人要生活就离不开水。

古城里又没人挑水卖,用水只能靠自己下山挑。每个家庭男人都有一双抓大钱的金手,纳西族妇女勤劳无比,她们任劳任怨,能上山砍柴、能下地干活,能做生意、能做家务,能写文章、能刺绣,妇女们对待生活,像竞赛一样热情高涨。

小女孩从小就传承上辈的美德,抢做家务。父母们会根据自己小女孩的年龄、体格、高矮、力气,专为她们制作水桶扁担,带着她们下山挑水,逐渐把挑水这一负担转交到女儿肩上。女儿们为了家庭,无怨无悔地默默承担了这份挑水上几百个台阶的家务。

丽江坝没有外来流经河流。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直插苍穹,把天河里溢出的圣水从云层吸引过来变成白雪,又融化成清凉泉水流淌到坝子里滋润万物,流遍古城。就像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砻江等众多江河,发源地在青藏高原。笔者原以为长江发源处肯定是从地底冒出汹涌的激流,过后在可可西里观察其发源地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都是像丽江雪山,积雪融化后汇流而成的,这就是丽江的流水,没有污染的圣洁之水。

一直到60年代末,未用上自来水以前,除了夏天雨水流淌,城河不干净而不饮用外。古城的人,多数人绝早就挑河水饮用,古城人挺爱卫生,约定俗成的保护河水规矩,谁都严守不违,也可以说不敢违背。可能怕小孩不懂事造成流水污染,用一个迷信说法教育小孩:“谁在河里倒垃圾撒尿,他妈妈的奶头肯定会生疮溃烂。”这一句足以震慑小孩心灵,足足让我们古城人遵守到垂暮之年,不敢有丝毫违背之举。虽然迷信早已破除,随着年龄的增长,增强了维护公益的道德观念,早已不再用迷信说法约束自己。但那一句震慑心灵的警示语,为了保持河水清洁,宁可信其有,不愿斥其无,足以让任何人不敢越雷池一步,也许会遵守到来世。

说到挑水,每逢雨季,全城每家每户拿出水桶扁担到离家近的水井挑水。阿溢灿井水清洁甘甜,但挑水的人太多,排长队等待费时间。很多挑水人不惜跑远路到白龙潭挑水。白龙潭池面大,水清凉,打水方便快捷,成群结队的挑水者来往穿梭在石板路上。坞古少女显示出练就的本领,迈着矫健的步伐,飞也似的超越而去。人们会羡慕地夸赞:“真不愧是坞古姑娘”。

坞古姑娘练就了一身挑水本领,也锻炼出了一个好身材,苗条结实、灵秀,又有生意头脑。纳西人常说的“闹市前后的姑娘比人强。”说的是她们见多识广,有心计。难怪古城有句俗话:“娶媳要娶坞古女,嫁女莫嫁坞古男”。疼爱女儿的父母们,谁愿让女儿肩挑一担水爬几百台阶。

回忆以前我祖母及父亲王丕震讲述过我祖上的事:一百多年前,我祖上到山东曲阜做官,娶回孔家一位缠足小姐回到丽江坞古老家。苦不堪言的是,莫说让她挑水,让她空身上下石阶路都无法独自行走,逼得搬迁到新院巷居住。纳西妇女从不缠足,生活重担挑在妇女肩上,缠了足只怕男人不敢娶她。尽管在汉族都市里三寸金莲受人推崇,但生活在滇西北高原的丽江古城,缠了小脚意味着毁灭自己的美好生活。想不到我祖上犯了这种常识性错误,居然还有其他重踏旧辙的丽江男人。天晓得是不是被爱情所迷醉。

随着自来水的使用,古城人丢开了挑水这一日常琐事,坞古女人笑逐颜开。

八百年岁月里,压在一代一代女人肩上的水桶扁担丢开了,生活轻松了,可以养花种竹美化环境陶冶性情了。

但是,随着交通的便利,人们追求舒适,不愿爬坡了。坞古街道逐渐萧条冷落,铺子关闭,变成了空巷,坞古街在人们的记忆当中慢慢消失殆尽。是啊,汽车上不去,单车也得扛上去,多累人。

真是风水轮流转,商街有商街脉象,怪不得30年代在“蒙过可乐”组建闹市不成功。坞古街商脉不灭。在改革开放,丽江腾飞的今天,坞古这商脉又被独具慧眼的商界人士看中,坞古街又兴旺起来。

吃饱喝足,营养过剩的人们觉察到不能一味讨好味蕾的贪婪。过去想吃一顿饱饭,吃几块肥肉的欲望随着顿顿山珍海味的烦腻,变成了遥远的历史,像梦一般逝去。人们又对粗茶淡饭和运动给予了青睐,有道是“民以食为天”,但吃得太好身体也承受不了,出入以车代步,睡席梦思、躺皮沙发看电视……初始感觉舒畅,但随之而来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病痛。人们啊,自己对自己太关心了也适得其反。有道是“人生在世是来吃苦的”,锻炼去,自己没事就去找点苦吃。人们又注意“虐待”自己,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块爬山流汗,经坞古街转狮子山,去万古楼。俯瞰古城、看玉龙雪山、看文笔峰、看震青山日出、看马鞍山日落,享受古柏明月夜。选购琳琅满目的坞古街货物。

坞古街又沸腾起来,狮脖金项链又灿烂了。

古城旧事——一个“50后”古城人的童年记忆

李群育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50后”古城人,我有幸见证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古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实施“五四三二一”保护工程,“2·3”大地震及修旧如旧恢复重建,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5A级旅游景区等历史变迁。但是,让我最难忘的还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古城居民上山砍柴火、出城割马草、下乡捡粮食、居民养年猪、自制玩具等童年记忆。应该说,这也是“50后”这一代古城人特有的记忆。

上山砍柴

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每到节假日,古城居民都会倾城上山砍柴。当时古城内还没有燃气电气之类,煤炭也还是稀罕物,古城居民取暖烧水做饭都要靠烧柴火,而且柴火也得自己上山去找。这是一个特殊时期,历史上古城居民所需的柴火,多由古城周边山(农)民背进城来卖,古城居民也有自己要忙的活路,一般来说是没有时间也不必要自己上山去找柴,而进城卖柴则成为周边山民的一条生计。然而,进入50年代农业集体化之后,山民再不能进城卖柴,因为这是必须割除的“资本主义尾巴”。于是,古城居民取暖烧水做饭所需的柴火,就只能靠古城居民自己动手解决,利用节假日上山找柴,自然成了古城居民男女老少齐动员的头等大事。

那时候,古城居民上山砍柴往往是“两头黑”,即天不亮就出城,直到天黑了才回到家。每日的行程少则20公里,多则30多公里。古城居民出城砍柴路线主要分为东路(团山方向)、北路(白沙方向)、西路(长水文华方向),其中,走东路的人最多。东路又分为上下两路。上路,是出城到了现在的金虹路转台附近开始上山,从莲花山背后翻过“放羊坡”,走过“高老不”后,如想走近一点的,可以在附近的山箐中砍;想走远一些的,继续往北就到了称为“巨石桌子”、“白沙花园”、“腊日阁”等地方,路虽远些但可找到优质黄叶栗干柴。下路,则是出城后一直沿着丽永公路走,到了团山8公里处,离开公路经过东南边的山村,再走四五公里的山路便到了可以砍柴的地方;也可继续沿公路走到11公里至14公里处,然后上山再走两三公里崎岖山路便可。上路来时空身上坡,回来时虽挑着柴担却因是下坡,可以走得比较快,一般不觉得路途太长。而下路基本是平路,虽然好走但会感觉路途很长也很累,有一次我们一直走到14公里处才上山,当天来回行程超过30公里,回来时挑着柴担行走在公路上,觉得这路好似越走越长,老是走不完。当时也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全靠人背肩挑,女的一般把柴火捆成桶状背回来,男的多用自制的背架来背柴,也有的是肩来挑的,但不必带扁担上山,而是在山上砍一棵小树来做挑担,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最好是栗树的,要有一定的柔软度,让挑在肩上柴担能适度上下闪动,这样的柴担挑起来会觉得又快又省力,所以我喜欢肩挑。

对于当时的古城居民而言,星期天等于是“砍柴日”。每到星期六,不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工人干部,都会相互邀约次日上山砍柴的事,并做好上山的准备工作,特别是要把柴刀磨快,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那时,很多人上山都是穿草鞋,因为人们舍不得穿着胶鞋或布鞋走山路,而且穿草鞋上山还可防滑。如若是冬春时节,临睡前要把草鞋在水中泡一泡,可以增强草鞋的韧性,要不然才走到半道草鞋就会被磨烂。那时,古城居民有手表闹钟的家庭很少,多数人很难准确把握夜里出发的时间。鸡叫头遍,古城巷道深处便会升起阵阵炊烟,接着,通往城外的石板路上,在夜色中不断走过呼朋唤友的匆匆行人,成群结队出城直奔周边山林。有时候到了城外才发现天上的启明星还没有出来,方知时间还很早,但大家还是说说笑笑继续往前赶,一直走到看不清路面的地方再等待天明。记得有一次,我们沿着丽永公路摸黑走到12公里处,天还是不亮,再往前就看不清要走的山路了,于是,就在公路边一块地里的火土堆旁边取暖边等天明,待看清路面后再上山。到下午以后,背着沉重柴火的队伍又从山上源源不断涌入古城,直到夕阳西下、星斗满天,古城石板路上仍然响着人们负重而行的脚步声。星期天浩浩荡荡的找柴队伍出发时,前面的人已经进了山,后面的还在城内;回来时,前面的人已经进城,后面的仍在山上,其壮观的场面,套用当年小学语文课中的一句话,正是“前面看不见队伍的头,后面看不见队伍的尾”。

应该说,那时候的星期天,也是最能感受到古城居民家庭温情、街坊邻里之间美好友情的日子。这天,家中能上山的成员天不亮就出发了,而许多留守在家中的老人小孩及因事没能上山的家庭成员,到了星期天下午,也会扶老携幼地到城外二三里的地方,迎接上山砍柴的家人回家,接到家人后,老人小孩都会把柴火分担一部分在自己身上,如同接到凯旋的英雄,一家人亲亲热热把家回。如没有人来接,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的家人也会尽力伸出温暖之手。行走百里半九十,对于每一个从山上负重而归的古城人,家人来接的这几里路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温暖,使古城居民的这段艰难经历也充满了温情。

对于古城的中小学生来说,除了星期日,暑假寒假也基本是“砍柴假”。每到假期,我就把每天砍来的柴堆码在家中的走廊边,看着柴码一天天增高,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也会不断增大,等到“柴堆等身”,也就是所堆的柴码基本达到了自己的身高时,这个假期也就结束了。

同类推荐
  • 重生三国当诸侯

    重生三国当诸侯

    重生三国挖曹操的墙角,让其根基不稳。走刘备的路,让他无路可走。抢孙权的地盘,让他浪迹天涯。会三国英雄,做个逍遥诸侯。
  • 重生三国混帝王

    重生三国混帝王

    BUG式的穿越,竟然意外穿越成为大汉天子。赵云、关羽等武将将随他支配,且看这一个小子如何玩转三国,如何混天地之帝王。
  • 大宋极品书生

    大宋极品书生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重生在北宋大中祥符年间,黄少文成为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的一名书生。都说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他将让你知道,事实与此截然不同。此物真稀奇,双丘隔小溪;溪下泉淙淙,丘上草戚戚;有水鱼难养,无林鸟可栖;虽非稀世珍,千古万人迷。……属于黄少文的。
  • 穿越帝王家

    穿越帝王家

    一场车祸,让杨云穿越到古代,重生在帝王之家!从此,杨云过上了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心满意足的杨云准备安心的过着富二代败家子的生活,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世事弄人,时事造人!杨云一次又一次的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 泰拉瑞亚年代记pe

    泰拉瑞亚年代记pe

    泰拉瑞亚年代记(*/ω\*)作者自创不喜勿喷
热门推荐
  • 魔性酷老公:独疼顽皮妻

    魔性酷老公:独疼顽皮妻

    谁不知道她是他疼进骨子里,宠进心坎里的小爱妻?居然还有不怕死的小三挺着大肚子上门挑衅,难道没人告诉她,她家那位又酷又帅又专情、有钱有权有地位的老公早已经为了体贴宠爱她自动跑去结扎了吗?孩子的爹还没弄清楚是谁就找上门来,瞧她家老公邪魅俊美的脸庞都绿了,这场戏可热闹了。QQ群:384269897
  • 最强荒眼

    最强荒眼

    末世的大荒,是黑暗的。一切都归属在修行者的身上。攀比,虚弱,罪恶,欺凌弱小。那夜,一颗的不起眼的小流星,从世界源头坠落到荒古大陆,形成了巨坑。自从那次,一个孩子误打误撞进入到了坑中。
  • 无双之龙

    无双之龙

    他是龙!他是龙!他是龙!隐秘身世,化身为龙,这一切究竟是谁所为,黑暗中的推手是谁?亲人?还是仇人!
  • 废物逆天:特工十三少

    废物逆天:特工十三少

    现代,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她的话就是圣旨,她的命令就是全世界的规矩。一次特殊任务使她意外的来到了异大陆,却发现这个身体的本尊是个废材,然,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异世大陆,神秘的母亲家族,奇异的苏家血脉,这个世界等着她一步步的攀登。有友情、亲情、爱情环绕在身边的她,这条强者之路,并不孤单,且看她如何在异世大陆成为至尊。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仿佛,这样重要。可是,此一生,与谁初见又有什么关系呢?你看,这些轮回了千年的花种,至今还在无我无他地盛开。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巫斗学院异闻录之幻境大门

    巫斗学院异闻录之幻境大门

    开始会很荒诞,后面内容会开始突然扭曲,小暗黑~讲述了一个拥有两个太阳和一个月亮的奇妙世界,这里存在魔法,恶魔,精灵,妖精,以及各种各样的神奇小道具,混乱又荒诞。男主人公远野桃子将从这里出发,穿越归墟幻境的大门,来到不属于他的现实世界,忘记他本来的身份,重新轮回。终于在复仇的道路中从单纯小白抖M扭曲成长为了一个抖S天然黑。……的故事。
  • 邪帝独宠:妖娆下堂妻

    邪帝独宠:妖娆下堂妻

    闺蜜变小三,还一起穿越了,上辈子抢男人,这辈子还要抢,深陷出轨门、小三门、闺蜜门的落魄千金喻孝和从下堂妻一朝穿越成了喻皇后,除了驾驭她新任傲娇贱夫和他的三宫六院,大战难缠婆婆外还要应对初恋小王爷和老情人的私奔计划,妖娆下堂妻勇闯深宫,变身古代时尚达人,如何让傲娇渣男变为忠犬妻奴,从豪门密辛到深宫权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本书运用作者首创的对称经济学的方法与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主体性发挥为主导,以再生型经济与配置型经济的区分为基础,以效率与公平的一致为核心,以主客体的对称关系为脉络,以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社会生产关系发展与生产力发展、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对称为框架,围绕一系列热点问题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现象与本质、原因和结果、现状与趋向作出中肯的分析与解析力图为中国经济的解析与重建、中国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与方法论基础,同时也为对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经典案例与可行的实践模式,从而充分显示了对称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心理医生讲述的88个故事

    心理医生讲述的88个故事

    本书通过讲述一个个案例,逐一分析种种心理问题,给出心理医生专业的治疗方案,给人以具体实用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