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28500000030

第30章 文教拾贝(4)

回眸元、明、清时期的丽江教育

泗群

历史上丽江的汉文化教育,在云南和全国都具有特殊性,以至与山水相连的周边府州县相比,情形不同。这一特殊性就在于:从元代开始,历经整个明代,以迄18世纪初的清康熙年间,丽江长期处于历代封建王朝施行的羁縻政策下,成为一个特区,由纳西族木氏土司长期垄断了当地的汉文化教育,平民阶层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丽江整个社会教育起步较晚,然而压抑既深,其发乃勃,在清代中后期的两百年中,丽江谱写了辉煌的教育篇章。

一、木氏土司垄断丽江汉文化教育的440余年

元代之前的南宋末年,滇西北一带广阔的古纳西族地域,尚处于“依江附险,酋寨星列,不相统摄”的封建领主时期,中央王朝并未形成对这一区域的有效统治,麽些诸部落各自为政,经济发展与相互往来也是缓慢、松散的,不足以形成联系紧密的“共同经济生活”;民族的“共同文化”仍是世代相沿的古代纳西文化,并无引进、推行汉语言文化的政治经济基础。此际,一个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元跨革囊”,改变和推进了丽江的社会历史发展。忽必烈攻灭大理,结束了唐代以来南诏、大理国相继割据五百多年的历史。其时,丽江纳西族木氏先祖阿琮阿良审时度势,顺应历史发展归附蒙元,“迎兵于剌巴江口”,而且积极助兵“同克大理”立功,这不仅使木氏从远近诸多势力中脱颖而出,一统广大的纳西族地域,使这一区域自汉晋设郡县以来,再度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统一治理,从而大大加强了社会经济的联系和发展,开始有了全面接受并推行汉语言文化的政治经济基础。然而自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年),阿琮阿良实任察罕章管民官起计,直至清初丽江建立学宫后、清廷议准丽江府设学的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这440余年中,木氏土司完全垄断了丽江的汉文化教育,丽江一直没能设学,没有平民教育。

本来,云南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立行省后,赛典赤、张立道相继倡导儒学,建孔庙、创庙学、购经史、授学田,至元十九年(1282年)“四月,命云南诸路皆建学,以祀先圣”(《元史·选举志》);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四月辛卯,设云南诸路学校,其教官以蜀士充之”(《元史本纪》),丽江已具备了设学的条件。然而上述只是全省普遍情况的记载,并无丽江设学的具体记载。其间有王惠、王升父子先后来到丽江,王升墓志铭有云:“充云南诸路儒学提举……董治大理、永昌、丽江、鹤庆、姚安、威楚诸路学庠,所至庙宇圣像一新。”这说的是他负责监督管理滇西一带的儒学并其业绩,是个总的表述。此言而外,史籍和史料中再无丽江在元代就设立儒学的任何记载了。直到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丽江军民府检校庞文郁乃上奏:“本府及宝山、巨津、通安、兰州四州,归化日久,请建学校。”——此际,明王朝立国已经70年,这一上奏事实并奏章内容已清楚地表明,所谓丽江在元代就已设学,乃虚应故事、后世以讹传讹而已。

元之后的整个明代,丽江也并未设学。而南邻的鹤庆,自元世祖至元8年(1271年)置鹤庆路,当年就设立学庙,开始了汉儒学教育,这比丽江早出430多年。鹤庆于明洪武时设府,领剑川、兰州、顺州、北胜、蒗蕖、永宁等六州(兰州后改属丽江府)。东邻的永胜境,在元代属丽江路,明代以来为州、直隶州,为府,历属鹤庆府、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大理府、云南省布政使司管辖,自明初就纳入了中央王朝的一统之治。永胜自明洪武间由驻军屯垦、设澜沧卫时创办儒学,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出了第一位进士谭昇,为大理府之外滇西北地区最早者,可见永胜的汉文化教育也比丽江早出320多年。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秋,朱元璋遣傅友德、蓝玉、沐英征云南,元末任丽江宣抚司副使、通安州知州的木氏先祖阿甲阿得“焚元符篆”率众归附,亲自赴京进贡朝觐,钦赐木姓,授为世袭丽江土知府,自此进入了木氏势力的巅峰时期。面对高度集权的明中央王朝,木氏深感经济发展和汉语言文化之重,于是“课农桑,兴学校”,自己极力效学汉文化,在其实并未建起学校的情况下,从内地聘汉族文人来任家庭教师,还将其子弟送往鹤庆、大理等地入儒学,一如王崧《云南志钞》云:“元亡而明兴……土司子弟以入黉序为荣,而丽江木氏、姚州高氏尤乐与流寓之文士交游……”。木氏注重引进中原各色人才,“交满天下”,尤对知名文人礼遇有加。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就是应土司木增之邀来丽江的。为“窥中原文脉”,木增还特地请徐霞客为其子批阅作文,并“求为赐教一篇,使知所法程,以为终身佩服”。而对治下百姓则采取“愚黔首”政策,所谓“木氏有例,禁人民读书”。后世引为纳西族教育传统的“天雨流芳”,其实本是木氏对自家子弟的教诲之言。然而面对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即便垄断了丽江文化教育的木氏,也必然有个渐次深入提高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自明初以迄有确切记载的木氏第一位作家木泰(1455-1502年)之诗出现,已是自木得起始的第六世,其间长达100余年,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以木泰发端,历定、公、高、东、旺、青、增、懿、靖,凡十世乃入清朝,此即文学史称“明代木氏作家群”阵容(其中:定、旺、懿3人应有诗联之作而未能流传下来)。除了木氏家族,这440余年里,丽江的旁姓平民阶层就因无缘接受汉文化教育,不存在出现科贡士子和汉语文学作品的可能。整个丽江社会也一直未纳入国家的科举制度。特定的社会历史格局注定:丽江的汉文学,只可能发轫于明代纳西族木氏土司,并由其一枝独秀。

二、孔子后裔、通判孔兴询创立学宫

到了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山东曲阜人、孔子66世孙孔兴询来任丽江土府的流官通判,他见丽江“山水清奇,人才秀美”,自古及今却一直未设学,觉得太不应该了。于是,他向当时的世袭土知府木兴正式提议:应立即开办儒学教育,培养地方士子(“请立学造士”),却受到了阻挠。孔兴询据理力争,还捐出了自己俸禄,历经三个寒暑,终于建成学宫;再五年后的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清廷议准丽江设立府学并定文武学额,次年正式开设府学——这是丽江整个社会汉文化教育开始的标志,亦即木氏垄断丽江文化教育历史时期的下限。丽江自此汇入了中国科举史上最后的两百年!

孔兴询在丽江府通判任上,将近十年,直到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才由樊经接任。由于孔兴询对丽江教育的开创之功,丽江最早的志书——乾隆《丽江府志略》载之为“名宦”:“丽初无学也,自孔公兴询来判是邦,实使肇造,阙功巨焉。”此志书的“艺文志”中,还选载了孔兴询当年撰写的《创建文庙碑记》。

310多年前孔兴询鼎力创建学宫,为历史文化名城丽江的汉文化教育开了先河,永铭史册!

丽江开设府学18年之后,于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整个社会最终完全冲决了木氏“开门节度,闭门天子”的藩篱,平民阶层中读书人越来越多,“改流而后,士之争自濯磨,出类拔萃者胪有其人……”然而实际上还存在一个后续过渡期。因为旁姓平民阶层接受儒学教育,同样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是不可能与政治变革同步的。自1706年开设府学、施行科举制以来,在按学额选拔贡生的定制外,本土士子中考取的第一位举人是1750年乾隆庚午科杨光俊,第一位进士是1829年道光己丑科王春藻——丽江府志所载此之前的举人、进士,实为寄考籍于丽江府的外籍士子。《纳西族文学史》所载以周之松(1774年乾隆甲午科举人)、李洋(1800年嘉庆庚申恩科举人)等为代表的改流后首批旁姓作家,一样清晰显示出这个过渡期。因此1706年府学的开设,虽使木氏不能再继续垄断丽江教育,而其独领丽江汉文化风骚的局面,还必然延续到1723年改土归流之后。本土旁姓知识分子和作家相继出现,是在18世纪的后半叶,这清楚表明:这个过渡期有着数十年。加上这个过渡期,木氏垄断丽江教育和文化就不止所述440余年了。

改土归流后,木氏家族后裔也与旁姓平民一样走上了科举之路,有不少考选为贡生、副榜、文武举人,有的还成为着名诗人和教育家,如木正源(羲民)、木坤(芷园)。江山依旧,丽江的文化教育则已非木氏独领风骚,而是同诸多旁姓平民一道“百舸争流”了。

三、玉河书院与雪山书院

丽江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正式开设府学那年,江苏江都人樊经来任丽江府的流官通判。由于丽江府新设学,又是缺乏汉学基础的土府,朝廷议准的办学规模较一般的府要小,“止设廪生三十名”(《光绪丽江府志稿·学额》)。廪生,是享有廪米补助的定额生员。可知丽江初办学时,能够进官学的生员很有限,后虽办学规模扩大,又有增生、附生,但那是后来的事了。因而樊经到任不久,就提议创办书院,作为对官学的补充,以接纳更多学子入学。

这时候,丽江的土知府仍是木兴。数百年来,木氏禁止人民读书,但此际朝廷已议准丽江府设学,大势所趋,木兴也持支持态度了。他与樊经共同在学宫旁选择地址,着手修建书院。但经过三年多未能竣工,房舍已受到风雨摧残。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新一任通判、浙江仁和人余文耀到任后,将这所已大体建成的书院修葺一新,亲笔题匾“玉河书院”,聘请府学教授张揆亮任书院主讲,使得远近学子济济一堂来在书院栖身、从名师就学了。玉河书院,是丽江科举史上创立最早的书院,比改土归流后创立的雪山书院,早出15年。此际,余文耀还特地撰写了一篇《玉河书院记》,记述玉河书院建成,强调培育人才是地方主官的重要职责,对丽江学子们寄予厚望。这篇记,写于玉河书院建成开学“极一时之盛”之际,气象雄阔,叙说明晰,成为丽江教育史上一份真切的历史记录。樊经、余文耀两位通判接力创建玉河书院,取得了预期成效。这是他们继前任孔兴询,为丽江教育做出的历史贡献。

然而,玉河书院并没长久留住这个势头,办学仅二十多年就维持不下去了。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由于师资不继,经费不足,而且生源多又被首任流官知府杨馝、府学教授万咸燕创建的雪山书院“抢”去了,这应是最主要的原因。又则,玉河书院原址地势低湿,房院狭窄,确也不利于办学,总之难以为继了。事实是:仅二十多年后,玉河书院便告“久经倾废”,这是乾隆五年(1740年)定稿的《丽江府志略·学校略》明确记载的。这款记载又说:乾隆四年(1739年)来任的第五任流官知府管学宣重立玉河书院,每年议给束修银(即教师酬金)12两——这一定额,与其时府境20个义学馆中的大多数馆相同,这就表明:迁址重立后的玉河书院,无论办学规模、教学层次还是师资、教师酬金,都已等同于一般义学馆了。就是说,开办的是基础性启蒙教育,生源是学童,而不是已取得秀才资格、进入科举竞争的士子。因而虽重立,与雪山书院已不在同一办学层次,只仍旧称为玉河书院而已,学校的性质属义学,是民办官助;雪山书院则以应科举为目的,是官办。

玉河书院在1739年重立时,迁址到黑龙潭以南的玉河村。此为新址,即后列为原丽江县、今古城区文物保护单位之处。玉河书院重立后的办学持续了150多年。据1895年成书的《光绪丽江府志稿》记载,它已按义学馆之实,更名“玉河馆”了。而这之前,随着汉传佛教在丽江的兴盛,这个场所又建为通化寺,形成儒学之所与佛寺共存的局面。到了民国时期,在此改办为玉河小学。至此,自始建、重建,前后历经200余年的玉河书院-玉河馆,乃告终结。

雪山书院的情况,与玉河书院不同。丽江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后,首任流官知府杨馝、府学教授万咸燕在雍正三年(1725年)创建了雪山书院,这所书院“来头”更大,师资力量与办学经费更为充裕,办学设施、收藏书籍均优于玉河书院。于是,随着雪山书院的创办,玉河书院便退居于义学馆之列了。

可知其时的书院,一样存在办学竞争。丽江府的几所书院无一例外都是由来任官员创办的,都要体现政绩,竞争便成必然。雪山书院自创办,就一直与官办府学并行、久盛不衰。这所处于中国科举史末期、丽江两百年科举史上后180年的书院,其作用与意义,远远超出了科举本身——不仅丽江历史上所出230多名科贡之士、众多秀才,多曾就读于此,而且这里浓郁的文化教育氛围、旗帜性的引领作用,对汉文化在丽江广泛传播、整个民众教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载之青史的雪山书院,对于丽江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功莫大焉”!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下谕停科举、兴学校,“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当年,雪山书院遵上谕改办为“官立高等小学堂”,完成了它作为一方科举学校的历史使命。

同类推荐
  • 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蒙古帝国

    世界帝国背后的真相之: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是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蒙古帝国的奠基人。那么,他是如何崛起于蒙古大漠的?又是如何统一蒙古大漠,建立蒙古帝国的?这里,我们就来还原历史的真相。
  • 高丽史史籍概要

    高丽史史籍概要

    本书主要以奎章阁、藏书阁和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三家藏书机构的收藏为主,加之韩国已经影印或铅印刊行的其他古籍,共介绍各类有关高丽历史的汉文文献二百二十种,其中纪传体类六种、编年体类十八种、典章制度类五种、地理志类八种、金石及文书类八种、传记类五十九种、杂史类二十五种、文集类六十九种、其他十六种,以及今人所作史料汇编六种。
  • 借子记

    借子记

    寡妇蔡大娘给独苗闺女蔡文花招来上门女婿,二人婚后三年未孕,蔡寡妇带女儿文花到乡间老庙借子,第一个孩子生下来后蔡寡妇暴亡。此后,蔡文花又两次借子,生出来都是残疾。三个孩子长大后,在村子里掀起另一段恩怨情仇。
  • 性说中国历代人物

    性说中国历代人物

    历史虽然不是由性和爱推动的,但性和爱却决定与影响着历史事件的性质和走向。因为和妲己搞SM,深度性瘾患者纣王在鹿台裹衣自焚,床化为灰烬;陈叔宝与张丽华躺在床上吟唱《玉树后庭花》时,隋军打进来了; 隋炀帝杨广让工匠制造一张硕大的床,再配以宽大的被褥和枕头,这样就可以玩群P,还在床四周挂满镜子,顺便窥淫;李隆基与杨玉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安史之乱就这么爆发了…… 于是,在这本《性说中国历代人物》中,作者从“性”的角度来看待历史,重新整理中华5000年大事件。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神马是“以性乱国”的最佳版本,西施为什么绝对是处女,最早的伪娘如何在魏晋诞生,“后庭花”是肿么开放又凋谢的……
  • 唐锋

    唐锋

    大唐的刀锋,斩向一切与大唐为敌之人!现代军人,在大唐继续自己未完的军旅生涯;一个男人的成长与拼搏,掀起这个时代壮阔波澜中的一朵惊涛!真的战士,为战而生,为战而亡;军人的信条,就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这里有男人最想认作一辈子兄弟的汉子,也有女人梦寐以求的纯爷们儿!
热门推荐
  • 女孩的新的旅程

    女孩的新的旅程

    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转学到另一个小学的故事,由于她被调到了最好的班级,压力非常大,她会怎么样呢...敬请期待
  • 修真道士在都市

    修真道士在都市

    主角白浩天因为一场车祸而处于假死状态,后被老道士所救,学得老道士真传,受命来到都市保护天生寒阴体杨的菲雅。进而开始了一连串与妖魔鬼怪的搏斗……然而再一次战斗重无意中知道了一直藏在自己身上的秘密...九霄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修仙之路.......
  • 徐富贵的艺术人生

    徐富贵的艺术人生

    我是一个穷逼艺术生,在学校被人看不起还被抢了女朋友,放学后还要苦逼地去做兼职,生活在不断折磨着我……但是从那一天,那个校花脱光衣服要我帮她人体彩绘开始,我的人生从此改变。
  •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弃妃重生:再世成后

    弃妃重生:再世成后

    她一直认为,他对她是特别的,与其他女人是不同的,可是自己对他而言,不过是一枚稳固权力的棋子,最后却落得悲惨下场,得以老天眷顾,重回人世,她将步步为营,将自己心中所恨之人,一一报复,她早已不再是曾经的她,且看她如何玩弄一切于鼓掌之间,成为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 猫皇CatEmperor

    猫皇CatEmperor

    这个作品是以一个小男孩为主线的一篇青春冒险热血的小说,它是颠覆你原本世界观,展开全新视觉盛宴的一部小说。你听说过傀儡磁环吗?听说过体术吗?听说过零阶级身体吗?……“希望大家喜欢这部作品!”一个恶魔经历的男孩,以打破这本不该出现的世界为目标展开的一系列冒险,CatEmperor简称CE的一个组织正是助男孩的契机,旋即发生了难以想象,悲痛无比的事件,直到世界真的恢复平静了……“我是主角艾龙,我就是猫皇!”
  • 王爷别惹我:一等无赖妃

    王爷别惹我:一等无赖妃

    她一穿越,错手用花瓶砸得王爷失忆?锁骨成十岁小鬼模样的王爷大人,居然面不改色拉着她一起卖身男伶馆?!该死的男伶馆不但给新人上调教课,居然还有实技班!小不点王爷看得目不转睛不说,半夜甚至爬上了她的床?嗷嗷嗷,她这是给自己找罪受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你霸上瘾:风尘帝姬

    霸你霸上瘾:风尘帝姬

    简介不符合要求,请按照规定重新拟定。
  • 重生之大山小子

    重生之大山小子

    他,生活在大山深处,因为不满足于现状毅然走出大山。经过10年的奋斗,终于在老家盖起了房子,却欠下了对他来说的巨债,想做什么都不顺利,然而一场意外中重生,使他改变了生活的轨迹。
  • 龙荒大陆

    龙荒大陆

    古神奇时代,龙族统治着整片异界大陆。荒兽降生,以裂变和感染的方式制造了荒兽大军,与龙族展开了旷古烁今的殊死大战,并发现了时空穿越的绝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