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0500000019

第19章 我写我(6)

第二件事情是,论文完成以后,口试接着通过,学位拿到了手。论文需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不但要核对从卡片上抄入论文的篇、章、字、句,而且要核对所有引用过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要知道,在三年以内,我从大学图书馆,甚至从柏林的普鲁士图书馆,借过大量的书籍和报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当时就感到十分烦腻。现在再在短期内,把这么多的书籍重新借上一遍,心里要多腻味就多腻味。然而老师的教导不能不遵行,只有硬着头皮,耐住性子,一本一本地借,一本一本地查,把论文中引用的大量出处重新核对一遍,不让它发生任何一点错误。

后来我发现,德国学者写好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在读校样的时候,都是用这种办法来一一仔细核对。一个研究室里的人,往往都参加看校样的工作。每人一份校样,也可以协议分工。他们是以集体的力量,来保证不出错误。这个法子看起来极笨,然而除此以外,还能有“聪明的”办法吗?德国书中的错误之少,是举世闻名的。有的极为复杂的书竟能一个错误都没有,连标点符号都包括在里面。读过校样的人都知道,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德国人为什么能做到呢?他们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们比别人高出一头的诀窍就在于他们的“笨”。我想改几句中国古书上的话:

德国人其智可及也,其笨(愚)不可及也。

反观我们中国的学术界,情况则颇有不同。在这里有几种情况。中国学者博闻强记,世所艳称。背诵的本领更令人吃惊。过去有人能背诵四书五经,据说还能倒背。写文章时,用不着去查书,顺手写出,即成文章。但是记忆力会时不时出点问题的。中国近代一些大学者的著作,若加以细致核对,也往往有引书出错的情况。这是出上乘的错。等而下之,作者往往图省事,抄别人的文章时,也不去核对,于是写出的文章经不起核对。这是责任心不强,学术良心不够的表现。还有更坏的就是胡抄一气。只要书籍文章能够印出,哪管它什么读者!名利到手,一切不顾。我国的书评工作又远远跟不上。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往往“为贤者讳”,怕得罪人,一声不吭。在我们当前的学术界,这种情况能说是稀少吗?我希望我们的学术界能痛改这种极端恶劣的作风。

我上了9年大学,在德国学习时,我自己认为收获最大的就是以上两点。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卑之无甚高论。我不去争辩。我现在年届耄耋,如果年轻的学人不弃老朽,问我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讲,我就讲这两点。

1991年5月5月写于北京大学

我害怕“天才”

人类的智商是不平衡的,这种认识已经属于常识的范畴,无人会否认的。不但人类如此,连动物也不例外。我在乡下观察过猪,我原以为这蠢然一物,智商都一样,无所谓高低的。然而事实上猪们的智商颇有悬殊。我喜欢养猫,经我多年的观察,猫们的智商也不平衡,而且连脾气都不一样,颇使我感到新奇。

猪们和猫们有没有天才,我说不出。专就人类而论,什么叫做“天才”

呢?我曾在一本书里或一篇文章里读到过一个故事。某某数学家,在玄秘深奥的数字和数学符号的大海里游泳,如鱼得水,圆融无碍。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他能看到;别人解答不了的方程式之类的东西,他能解答。于是众人称之为“天才”。但是,一遇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他的智商还比不了一个小学生。比如猪肉三角三分一斤,五斤猪肉共值多少钱呢?他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天才”即偏才。

在中国文学史或艺术史上,常常有几“绝”的说法。最多的是“三绝”,指的是诗、书、画三绝。所谓“绝”,就是超越常人,用一个现成的词儿,就是“天才”。可是,如果仔细分析起来,这个人在几绝中只有一项或者两项是真正的“绝”,为常人所不能及,其他几绝都是为了凑数凑上去的。因此,所谓“三绝”或几绝的“天才”,其实也是偏才。

可惜古今中外参透这一点的人极少极少,更多的是自命“天才”的人。

这样的人老中青都有。他们仿佛是从菩提树下金刚台上走下来的如来佛,开口便昭告天下:“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种人最多是在某一方面稍有成就,便自命不凡起来,看不起所有的人,一副“天才气”,催人欲呕。这种人在任何团体中都不能团结同仁,有的竟成为害群之马。从前在某个大学中有一位年轻的历史教授,自命“天才”,瞧不起别人,说这个人是“狗蛋”,那个人是“狗蛋”。结果是投桃报李,群众联合起来,把“狗蛋”的尊号恭呈给这个人,他自己成了“狗蛋”。

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上并不少见,他们成为社会上不安定的因素。

蒙田在一篇名叫《论自命不凡》的随笔中写道:

对荣誉的另一种追求,是我们对自己的长处评价过高。这是我们对自己怀有的本能的爱,这种爱使我们把自己看得和我们的实际情况完全不同。

我决不反对一个人对自己本能的爱。应该把这种爱引向正确的方向。

如果把它引向自命不凡,引向自命“天才”,引向傲慢,则会损己而不利人。

我害怕的就是这样的“天才”。

1999年7月25日

衣着的款式

在衣着方面,我是着名的顽固保守派。我有几套——套数不详——深蓝色卡其布的中山装。虽然衣龄长短不一,但是最年轻的也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了。虽然同为深蓝,但其间毕竟还有细微差别。可是年深日久,又经过多次洗濯,其差别越来越难辨析。我顺手抓来,穿在身上,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是张冠李戴,我则老眼昏花,不辨雌雄,怡然自得。

对此我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吃饭是为了自己,而穿衣则是为了别人。

道理自明,不用辩证。哪有一个人穿着华丽,珠光宝气,天天坐在菱花镜前,顾影自怜?如果真正有的话,他或她距入疯人院的日期也不会远了。

谈到衣着的款式,我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经验。五十多年前,回国初到上海,买了一件风雨衣,至今虽然袖子已经磨破,我仍然照穿不误。不意内行人忽然对我说:这正是当今最流行的款式!乍听之下,大吃一惊。继而思之,极有道理。要举例子,就在手边。若干年前曾一度流行穿喇叭裤,一夜之间,仿佛有神力催动,满街盈巷,人山人海中无不喇叭矣。然而“蟪蛄不知春秋”,又在一夜之间,又仿佛有神风劲吹,喇叭一下子都销声匿迹了。

我现在敢于预言:有朝一日,说不定在哪一天,喇叭又会君临大地。

我觉得,人类很注意衣着款式,这无关天下安危,可以不必去管。但是,人类在这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却低得令我吃惊。什么皮尔·卡丹,什么这国巧匠,什么那国大师,挖空心思,花样翻新,翻来翻去,差别甚微。又来了我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等着瞧吧。到了三十年,肯定翻了回来。如果真有一个造物的智者,他会从宇宙黑洞里什么地方,笑看我们这个小球上的自以为极其聪明的芸芸众生,就像我们看猴山的群猴。

这种极低的智慧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同样一件衣服,从小商店里买,比从燕莎、蓝岛等商城里买,价钱会相差10倍20倍,然而非工薪阶层的大款们却一定会弃小就大。衣服上又很难大书燕莎、蓝岛等字样,这会有碍美观。前几年有人戴舶来品的眼镜,会把原来的商标保留在镜片上,宁愿目光被挡,也在所不惜。这同某一些农民身着西装,打好领带,到田中去干活,同样让人感到不那么舒服。我真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把燕莎、蓝岛一类的字眼蕴藏在衣服的某一部分内,隐而不发,彰而不露。我一定能取得专利,成为大师。可惜我是志大才疏。像我这样的人,只配穿蓝卡其布的中山装。

同类推荐
  •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在本书中,我们尽量避免枯燥乏味的说理,采用故事与互动结合的方式,帮助你循序渐进地养成做事的好习惯。当你认同我们的观点时,你心里可能就会想要有一些改变,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按照书中说的方式做,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 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

    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

    如何揭穿他的谎言、看透他的内心、透视所有伪装、读懂他的真实意图?《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全面系统阐述了窥破人际关系的秘密,教你掌握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向你展示如何从身体语言来彻底地解读一个人……
  • 做一个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的聪明女人(大全集)

    做一个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的聪明女人(大全集)

    懂得通过保险来保护自己的未来、保护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家人;在有保障的生活状态下,你可以邀上三五好友,尽情交谈、四处旅游,享受生命原汁原味的快乐与美好!懂得理财的女人,将金钱、亲情、友情、爱情,全都牢牢握在手中,享受最完整、最美丽的生命状态,做一个最好命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就是未来的你,就是学习了理财之后的你!
  • 低调不低能 平凡不平庸

    低调不低能 平凡不平庸

    “低调”与“低能”,“平凡”与“平庸”,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相去甚远,反映出做人做事的不同态度及结果。本书从七个方面论述了“低调不低能,平凡不平庸”的正确的人生观念,有理有据,论述流畅,对人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性格决定成败

    性格决定成败

    每一种性格都有它的优缺点,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充分地了解自身性格的优势和弱势,努力做到扬长避短。
热门推荐
  • 深深愛过你

    深深愛过你

    暗恋,是青春年少最不可缺少的情愫,青涩而无力。我鼓起勇气,最终却让自己陷入回忆的漩涡里。你是那么优秀,而我却还未盛开。我在最青涩的年华遇见你,却在最美好的年华选择遗忘你。
  • 所罗门与七十二柱

    所罗门与七十二柱

    就读英国名门中学的菁英学生威廉·特怀宁,为了支付前代遗留的债款,在家寻找可变卖物品时,意外触动了谜之魔法阵,并招唤出了恶魔大公爵但他林。更意外的是,威廉被但他林告知自己是古代所罗门王的后裔,并拥有可选出魔界代理皇帝的权利,而但他林正是这代理皇帝候补之一,因此为了让威廉选中自己。
  • 珩心子衿

    珩心子衿

    人生总是有很多狗血的事情发生,既然如此,那就让这些事情一次性的在我的人生上精彩上演吧。对待狗血式的人生,我的态度也是相当的狗血。。。。
  • 孤本佳人

    孤本佳人

    她从出生开始,掩藏自己的身份,只为了继承苏国大统十八年后,她成了苏国历代最为俊美的国君,却是一个百姓口中的断袖?!——全都是因为他,这个自己又爱又气的人臣相秦珂“秦珂,孤以前没发现,你竟是一个断袖!”“我亲爱的陛下啊,公主大人啊,若臣并非‘断袖’,又怎么能深更半夜潜入宫中?”“可你是否知道,若你今日潜进我寝殿的事情暴露,在世人面前,孤才是那个抢占臣相的断袖!”而事实证明,真的暴露了真相“秦珂,以前没发现,你竟然会描眉?”“陛下没发现的事情多着呢,要不要臣日后多来陪陪你,加深了解?”“陛下怎么样?”“挺好的,一对青眉丹凤眼,从此帝王不早朝。”“哦?”“你别想多了!”
  • 无限溺宠:妖孽殿下冰冷妻

    无限溺宠:妖孽殿下冰冷妻

    一朝魂穿,最强女特工成了同名同姓的废才。她,冰冷无情。他亦冷酷无情。“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百倍偿还!”“谁敢欺她,就等着灰飞烟灭吧。”某男妖孽地说。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刘练江先生集

    刘练江先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抹夏忧

    一抹夏忧

    白苏,说好的等你,可一走就是这么多年,你可还记得当初的莫浅忆?可曾记得我们的誓言?......浅忆扑上去紧紧抱住他。声音有些颤抖“白苏,你终于回来了。”白苏反手抱着她,“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浅浅,我回来了,谢谢你还没有忘记我。我不走了,不会再抛下你一个人了。永远不会……
  • 培养小学生情操的100个感人故事

    培养小学生情操的100个感人故事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小时候的性格养成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小时候的性格养成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说人生是一次壮丽的海上航程,那么小学时代则是这段船程的起锚阶段,面对着不可捉摸而又神秘的未来,他们充满了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人生的起锚阶段,无论前面是布满暗礁的危险之地,还是风平浪静的辽阔海面,人生的第一步是我们踏上未来航程的最重要阶段,只有平安地度过这一时期,才能进入浩瀚的大洋去远航。
  • 千家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家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家诗》是明清两朝流传极广、 影响深远的儿童普及读物。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而“千家诗 ”这个书名更是广被采用,例如清代有《国朝干家诗》、民国间有《醒世千家诗》,当代又出现《官厅湖畔千家诗》、《岭南千家诗》 、《外国千家诗》等,不一而足,蔚为大观,足见“千家诗”的影响。 《千家诗(双色注音版)》为“国学启蒙书系列”中的一册。 在《千家诗(双色注音版)》一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 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 轻松快乐地亲近《千家诗》,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千家诗》的魅力,在阅 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龙蛇再起之国术无敌

    龙蛇再起之国术无敌

    我的右手一动,抽动着空气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拳经云:千金难买一声响!这是力达于梢,明劲巅峰的标志。高中时的一次出手,让我的人生从此改变了轨迹。让我带你走进一个真正的国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