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1500000011

第11章 窥书窥心(3)

在慈溪的最后一个清晨我读完小说集的最后一篇:《悔》。“我”的一辆雪佛兰旧货车被人偷走,偷车贼是个黑人酒鬼,他把那辆货车当成了自己的家。旧货车对“我”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可“我”还是将车讨要回来。第二天车又被偷窃,如我们所猜度的,仍是被酒鬼偷走,“我”又追要回来……如此几个反复后“我”终于愤怒。在“我”看来,“我”已放他一马,让他免受牢狱之灾,他怎能知恩不图报?酒鬼被警察带走,车物归原主,可“我”的内心却不得安宁,最后干脆将车送给了酒鬼。“我”意识到,放弃这辆卡车主要是为了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安慰,而与酒鬼无关……

从宁波回北京的飞机上,我在回味这个故事;从机场到东直门的快轨上,我在回味这个故事;从东直门到北京站的2号线上,我仍在回味这个故事。嘈杂的潮水般的人流中,我还忍不住戴上眼镜掏出那本薄薄的《死水恶波》重新翻读起来。后来在甬道里与面目不清的旅人擦肩而过时,我发现自己俨然变成了蒂姆笔下的人:身心俱疲又心怀小善,于昏黄灯火下步履踉跄地迈向陡挺的楼梯……回到唐山后,我发觉眼镜遗失在地铁上了。说实话我有点懊恼,可我一点没迁怒到蒂姆·高特罗先生身上。

2013年10月28日

一座城,一个人

提起香港,对我这个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北方人来说,是1979年的《楚留香》,是1983年的《射雕英雄传》,是《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是TVB的律师剧和探案集……它们代表了即将被遗忘的青春中最好的一部分。所以香港在我的想象中,是凌乱温暖的,那些破碎的记忆终归无法粘连成一个多棱面的现代都市,对它也总是怀有某种天然的仰视和下意识的构建。如今,葛亮的小说让这座岛在我的想象中有了更立体的展现和记忆,或者说,他的小说在某种意义上让我闻到了只属于香港的独特气息。这气息让人沉醉,又让人伤怀不已。

从《朱雀》到《七声》,到《绘色》,再到这本短篇集《浣熊》,葛亮的小说有迹可循。《浣熊》中的小说基本上以香港为故事背景。大江健三郎曾经说:“作为作家,所谓行使想象力,并不是完成一个梦幻。相反,这种想象力根植于一切生活方式之中。”那么,葛亮从南京到香港,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对准了浮华之下的芸芸众生,对准了那些最卑微的灵魂亦在情理之中。平朴的灵魂在他的笔下摇曳挣扎,面容或恬淡或狰狞,见证了无数渺小灰尘的飘移沉沦。

在《浣熊》中,“浣熊”是风暴之名,亦昭示女人内心的风暴。它为我们演绎了在港台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桥段:一个警察卧底,揭开模特经纪公司骗局,而当事人却爱上了做卧底的警察。这个故事如果让别人来讲一定庸俗不堪,然而葛亮将它讲得香艳而不低俗,甚至有些哀婉。在警察审问女主人公时,她没有恐慌和怨怒,而是盯着警察想:“他将领口扣得太严,看不到白金项链,和那枚A字。”故事到这里,苍凉的意味豁然蔓延。也许在香港这个光怪陆离的都市,所谓风暴,所谓个人内心的挣扎与留恋、爱恋与厌弃,都可有可无。

相对于《浣熊》,《猴子》更为缜密精巧,故事与技法的精准铆合让人惊讶。在我看来,这是篇近乎完美的短篇。从中我们能管窥到葛亮精湛的小说技艺。一只叫杜林的红颊黑猿从动物园里跑出来,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个体变故。尽职尽责的饲养员被迫辞职,女明星被迫住进精神病医院,偷渡者的女儿因杜林被车撞死,而那个无聊的小报记者——一个曾经有理想的媒体人——也只能发完新闻稿后无奈地说一句“一天灿烂的好星”。葛亮写了香港社会各个层面的脸庞:饲养员、看似风光实则处处被人钳制的女明星、进城的乡下人,狗仔队。他们被席卷进一起简单的动物逃逸事件,被动、无可奈何,甚而是有些辛酸哀伤。在这个经济高度发达、娱乐至死的社会里,人人俱是身不由己,任何微小的浪花都会让他们溺亡。似乎也只有杜林,这只貌似比人类还要聪慧的黑猿,倒是主宰着自己的命运,然而最后也只能以悲剧收场。葛亮在一次采访中曾说:“这只猴子与其说它是一只具象的动物,不如说是你自己审视自己的生活,进一步看待这座城市的契机。”这可能是他写这篇小说的初衷,而作为读者,我读到的不止如此。这只猴子身上所具备的“美德”(专一、强健、熟思、冷静)似乎是人类在现代社会所遗忘和摈弃的,作为一个预设的“逃离者”,它不经意间成了这篇小说真正的主宰和灵魂。

而在《龙舟》《杀鱼》等篇什中,葛亮写尽了香港的民俗。在中国文学史中,民俗小说有着深厚传统。宋元话本小说中,民俗描写比比皆是,而明清小说中,《金瓶梅》《歧路灯》《红楼梦》都有不少精妙的地方民俗描写。“五四”后,老舍、沈从文、沙汀、艾芜诸人的小说中,关于民俗风情的描绘成为其小说最重要的符号。毫无疑问,葛亮有意或无意延续了这种传统。《龙舟》中,作者不厌其烦地描述大学生于野在海岛上看到的龙舟赛盛况,中间夹杂着对父亲、继母的回忆。看似在经历一场精神上的“还乡”,实则只是为继母怀了自己的孩子苦恼而已。用继母的话来讲,是“你造出了你爸的另一个继承人,他会抢去你的饭碗”。在一场与女鬼的艳遇后,于野抛尸旅馆,而继母在此时也诞下一子。而父亲心神不宁地给夜不归宿的于野打电话……其实无法将这篇小说归类,是民俗小说、私小说还是灵异小说?这些因子都有,葛亮无疑深谙各类小说技法,并能将壁垒打通融汇,使小说散发出近乎妖异的光亮。《杀鱼》则是关于“云澳”的民俗小说。“云澳”是指香港的大澳。写的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男孩的故事,通篇散发着浓郁的乡野气息。在我们的印象中,这样的海岛渔村似乎只在大陆留存。也许香港有趣的部分,恰恰在于它是这样的地域:它能最集中地体现出现代化甚至全球化和传统之间的抵牾、碰撞。在小说里,葛亮耐心细致地描述了传统的渔民作业方式,如何经营蚝场,如何杀鱼,不一而足。看似是后工业时代生产方式和传统农业方式冰冷的碰撞,实则体现出来两代人迥异的价值观。这让我们对香港异质的部分有着更深刻的抚摸和体恤,它勾连了香港与大陆相通的肌体与血液,有种陌生的感动。

除却民俗小说,葛亮还写了形形色色的畸零人,颇具郁达夫风范。《德律风》是接线女和保安男的故事。他们在生活最底层苦苦挣扎,卑微的理想和欲望被庞大的看不见的那只手轻轻掐灭,而那些隐秘的、微小的欢乐却永远无法被洪流淹没。接线女再也没有接到保安打的热线电话,可每次铃声响起,她的心还是会动一动。这“一动”于她而言,或是最实具的幸福。《街童》中,男孩为了妓女,最后跑到深圳卖肾……可以说,葛亮的笔触延伸到了人性最幽暗之荒地,在冷酷地佐证生之艰难时,他仍不忘点燃半支火烛,以照亮最阴暗潮湿的角落。

因为《浣熊》,香港这座遥远的都市在我愚钝的想象中变得更为真切,也更为模糊。我不知道某天真实地站在维多利亚港时,内心会是如何的嗟叹。我记得有一次给葛亮打电话,他正在地铁里奔走。他说风球来了,几条线路瘫痪,出租车也打不到。间或我听到他用粤语跟旁人不紧不慢地交谈。我说注意安全啊。他笑着说,放心,习惯了。他的语气一如既往地冲淡优雅。然后,他就站在地铁口,跟我聊了足足一个小时的小说。我不知道他那天是坐地铁还是打的出租,我只知道,这个表相文静帅气的男人,将会以他斐然的才华和敏锐的笔触,继续记录香港的芸芸众生。或许遥远的未来,他也终会成为这座国际都市一个醒目的、不可或缺的文学注脚。

2013年11月19日

短篇小说到底有多美

孤独到底的《石泉城》

不得不说,《共产党》是这些年读过的最美短篇之一。故事很简单,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被母亲的情人,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带着去打猎,猎物是湖里成千上万的野鹅。母亲极力反对这种做法,也许在她看来,让一个朝三暮四的情人带着儿子打猎本身是件不靠谱的事。对少年来讲,母亲的情人是活力和青春的象征——骑着辆棕色哈雷戴维森,脚上穿着黑红两色的长套鞋,反戴一顶棒球帽。少年甚至想:“我觉得他肯定在CIA干过,看见或发现什么让他觉悟了,并最终被CIA赶了出来。”狩猎的过程惊心动魄,关于野鹅的描写更是让人惊艳。狩猎结束后,母亲发现一只受伤的野鹅,并要求情人将它打死。她说:“你必须把它打死。难道规矩不就是这样的吗?”情人在她的胁迫下最终打死了那只鸟,而他与她的关系,也在这场狩猎中彻底终结,他甚至把枪递给少年说:“你难道不想开枪打死我?没有人想去死,但我现在已经准备好了。”少年没有动手,他只是想:“我为他感到难过,就像他已经死了一样。”小说的结尾,是少年和母亲站在阳台上,母亲问他:“你觉得我还有女人味吗?我已经三十二岁了,你不懂这对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你觉得我还有吗?”少年抬头看着阳台前的薄雾,虽然看不见野鹅,但是他能听见它们飞翔时发出的声音,能感觉到它们翅膀下面流动的气流。于是他说:“有,我觉得你有。”

同类推荐
  • 温暖的旅途

    温暖的旅途

    对于诗歌和交友方面,我常常觉得自己很幸运:在四川初学写诗,就得到很多诗人的帮扶;回桂林上班后,偏居城市东郊广西师大育才校区,又相继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当这些朋友或因学业或因工作调动陆续离开桂林,再一批朋友从各地赶来,填补了他们留下的空白,刘发扬是其中一个。现在,发扬已经成为我在桂林联系最紧密的圈内好友,几天没和他碰头,就觉得心里少了些什么似的。
  •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论
  • 诗歌朗诵技巧

    诗歌朗诵技巧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到第四章,讲述了诗歌朗诵艺术创作的总体情况和在朗诵过程中各个环节应做的工作,包括诗歌的选定、从文字向有声语言的转化、相关要素的配合等。 第二部分是第五章到第九章,讲述了格律诗、古体诗、词、现代自由体诗等不同体裁诗歌的朗诵要求和方法,选编了一些适合朗诵的作品,并对每篇作品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朗诵解读。
  • 我的名字叫王村

    我的名字叫王村

    在一个线性时间的来龙去脉中,范小青以中庸的力度打开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哲学,一个是现实。极简的故事主题:我丢失了弟弟,我又去寻找弟弟。故事叙述中,患有智障的弟弟恰如龙卷风,把所有人物都裹挟了进去。丰富庞杂的情节,循环往复的纠结,谵妄无休的盘诘,把故事的迷径写得海咸河淡,温度适中。独到的以萤火之光起笔,以一片废墟灰烬收山,显示出作家卓越丰稔的艺术功力。
  • 倔强的姑娘(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倔强的姑娘(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热门推荐
  • 嗜酒皇妃

    嗜酒皇妃

    追逐……躲藏……这岂是爱情的轨道?他愿一心待她,为何她却推开了他的爱慕?她愿与他厮守,为何他却亲手残害她腹中的孩儿?回首往事,谁也不曾错,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君知雪冷

    君知雪冷

    那一年他发誓要成为不世出的霸主,最终却成了不世出的暴君。那一年她发誓守护他的一切,却亲手递上斩杀他至爱的长剑。那一年她官拜一品,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却统帅不了一人心。如果放弃一切,你会不会重新回到我身边;如果你看得出今生今世,我便还你一生一世。腥风血雨的江湖不容你,尔虞我诈的天下不容你,我,容你。
  • 斗战星空

    斗战星空

    很是抱歉,这个故事没有写好。这是个宣扬自由和战斗的故事,希望我们大家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星空。
  • DNF之无敌剑宗

    DNF之无敌剑宗

    一位男学生在家里玩着DNF时无意中被系统提示到是否穿梭天界........?于是一段奇妙之旅开始了.....
  • 傲视九天:凤翊天翔

    傲视九天:凤翊天翔

    她,白家嫡女,云城第一废材。一次意外,同名的她,穿越到废材身上。“”废材,哼,我让你们看看,惹到我的下场!“你别跟着我行吗?”啊!!他是谁啊,能不能离远点!!!!新人写书,多多支持。
  • 皇天有负

    皇天有负

    母亲是王府的一名小妾,从小就受尽三位姐姐的欺负和凌辱,终于,离开了王府,本以为从此太平,殊不知却因为茶花会上的一个意外,再次卷入那无休止的争斗中,为她,三个世上最尊贵的人反目成仇,一次次的失去每个爱她的人,她何去何从。
  • 穿越网王之久住孤海

    穿越网王之久住孤海

    花开彼岸本无岸,魂落忘川犹在川,醉里不知烟波浩,梦中依稀灯火寒。杉菜沙耶,一个久住孤海的人,害怕被光芒刺到,当她遇到了全身闪着光芒的迹部景吾,就一而再再而三渴望光芒;洛凌薇,一个活泼阳光的人,喜欢腹黑的眯眯眼小熊不二周助,收藏了很多关于不二周助的海报。当洛凌薇变成了杉菜沙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帝王生涯

    我的帝王生涯

    作品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端白的懵懂无知的王子,在老太后权力欲望的操纵下成了燮国的傀儡国王,虽对臣民拥有生杀大权,却时时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中,他是他的祖母和母亲利用的政治工具,他想反抗却无能为力。一个不该作皇帝的人,一个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没有能力做好皇帝的人当了皇上,难怪,端白和疯疯癫癫的老宫役孙信一次次地重复着一句不祥的话语燮国的灾难就要来了!
  • 活学妙用经商厚黑学

    活学妙用经商厚黑学

    诚信是经商的根本,但在瞬息万变、风云奠测的商场,相信人是应该慎之又慎的。虚假的需求信息,深藏欺诈的报价,吹得天花乱坠的广告,令人血脉贲张的利润远景,指天划地、胸脯拍得“啪啪”响的保证,纵酒痛饮的酒桌哥们儿,都是防不胜防的陷阱,随时可能使你血本无归。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商场即战场,出没于生意场上的人,切不可忘记这一深刻的古训,永远对周围的环境和变化保持警惕和戒备。随时随地密切注视对手的情况,如果不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就仓促与对方签合同做生意,将会使自己处于极端危险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