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1800000018

第18章 历经险境(3)

他像看透了人们的心思,话锋一转,提出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可是,有同志讲,我们一天可以走完的路程,为什么不走了,硬要选这个山腰露营呢?这是有着重大战略意义的。长征以来,我们干部团一直担负着中央机关首长的警卫任务。今天,毛主席和中央机关要在大硗碛一带宿营,准备明天过大雪山,在山下的达维镇与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会合。我们今天在这里露营,明天行程100里,就可以到达懋功宿营,让出达维的房子给党中央、毛主席住宿。这是革命的需要,也是我们干部团的神圣职责。”

雪岭像回音壁,使微细的声音变得响亮起来了。人们议论着,赞同着。

“同志们!”陈赓洪亮的声音使大家安静下来,“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头,夹金山的山神土地还会使出更残酷的手段来对付我们。怎么办呢,没什么了不起的!”他把右手一挥,好像要把整个夹金山劈成两半:“我,还有宋政委,在这里向全团挑战:谁英雄,谁好汉,雪山顶峰比高低!”

一阵掌声盖住了他的话。

散会以后,各营把队伍拉到各自的宿营地。

所谓宿营地,就是杂草丛生的荒草坪。除了一部分伤病员住进那座小石板房以外,团部领导也和大家一样露天宿营。有马的,就着马背拉开了帐篷;没有马的,三个一伙,两个一对,背靠背坐在草地上算是摊开了“床铺”。

寒星闪烁。大家把随身带的单衣、单裤、皮褂子都穿在身上,再裹上一条被单或毯子,横下心来睡觉。尽管雪山之夜奇寒无比,因为实在疲劳,许多人一上“床铺”就酣睡入梦了。

次日凌晨两点,陈赓命令:整好行装,马上开饭,继续前进。

走了半个小时,山风呼呼由远而近,呛得人透不过气。人在积雪中行进,上面是雪的陡壁,下面是雪的深渊。风带着雪花,不时扑打在脸上。这还是积雪带。到了凝冰带,犀利的山风像雄狮猛兽一样怒吼咆哮,卷着冰碴雪片,打在脸上身上,真像滚油泼、刀子割。有人披的毯子或裹的雨衣,被无情地撕烂卷走;有的同志稍不留神,连人带物一齐抛下山去;有的同志身体虚弱,加上高山缺氧,倒下去再也爬不起来……陈赓不时发出“不准停留”的口令,宋任穷也在大声鼓动:“同志们,拉起手来,跨过雪山,就是胜利!”风雪,吞没一个又一个红军。陈赓最担心个子矮小的小号兵。小号兵的草鞋已经冻成了两个大冰坨,头发梢结出冰霜。他脸皮白了,嘴唇乌了,头重脚轻地往下倒。陈赓急忙背起他,往山顶上爬……

到了山顶,风雪逐渐平息。陈赓大舒了口气,都像醉翁一般,倒在雪地里,又饥又渴。萧劲光提议吃“冰激凌”,全体赞成。陈赓用漱口杯舀了一大杯白雪,往嘴里填了一口。

突然山下有人背着枪走动,有人开起枪。陈赓捅捅苏醒的号兵:“快,吹号联络一下!”

山下的枪声停止了。一面红旗在摇。

6月14日,一、四方面军在达维镇会师。红军战士拥抱跳跃,不少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晚上,在村外的大喇嘛寺坡地上举行了盛大集会。这可忙坏了陈赓。一、四方面军的干部他都熟悉,他忙着为两个方面军的干部介绍情况,引见中央首长。坚毅和幽默感在他身上浑然一体,使人感到他特别亲近,有时也使局面变得滑稽可笑。

首长讲话之后,会餐开始了。每桌8个人,4个菜。大碗热气腾腾的鸡和肉,大锅的汤和大罐的酒。这都是四方面军李先念的三十军从地主手里没收的。这是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次“盛宴”。几碗菜一瞬间使吞下肚去,大家又眼巴巴地东张西望,几乎桌桌如此。这时,陈赓却像变戏法似的端着两盘菜过来了,边走边炫耀他的“战利品”,大概这是他溜到伙房里说了一堆好话磨来的。大家毫不客气,围上去把他的菜“缴获”了。他没有办法,只好转身又钻到伙房去。不一会儿,他又弄了两大碗菜端出来,喜不自胜地跑到大家中间:“嘿,看吧,这是什么?”话音未落,手上的菜又被一个突然袭击扫荡一空。他措手不及,只好又跑回伙房……

欢乐是短促的,就像雪山的夏夜。当干部团路经两河口时,张国焘很怕露出他肥胖的身体,但是闷热的天气使他不得不解开衣服。他坐在喇嘛庙的神像下面,一面舒舒服服地喷着烟,一面不时向这神圣的角落的凳子下吐唾沫。

“你怎么又钻到这里来啦,陈赓?”张国焘亲热中含着狡猾。

“张主席,这不叫钻……”陈赓笑着纠正了张国焘的话,“我服从组织调动。”

“噢,你组织观念很强!”张国焘叫了一声,接着就转换话题问陈赓,“你在一、四方面军都干过,你觉得两个方面军有何差别呀?”

陈赓想避开这个敏感的问题。张国焘望望陈赓,等待他的回答,拿手帕擦着脑门上的汗。

陈赓想到四方面军戴的八角帽比一方面军的圆顶帽略大一点,就说:“四方面军是大脑袋,一方面军是小脑袋。”

张国焘擦净了脑门上的汗,做出倾听的样子,然而陈赓的回答使他很扫兴。他继续追问:“这是表面现象。我是问你政治上、军事上!”

“我说不清楚。”陈赓竭力回避。

“说不清楚?”张国焘提高了嗓门,恼怒超过了惊讶,“你个团长连这都说不清楚,还能带兵?”

“张主席,你别抓我小辫子。”陈赓急了,涨红了脸,“我说了恐怕你也不同意。”

“你说你说。”

“一方面军打仗勇敢,群众纪律好,政治工作好;四方面军打仗也勇敢,就是群众纪律差点……”

“噢?”张国焘揉碎了烟蒂,刻薄地微笑,“群众纪律不好,我的部队为什么人多?”

陈赓不语。

张国焘忽然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一个新的念头使他的脸发出了光彩,他露出牙齿笑起来,猛地转过身子说:“你在我那里干的是师长,跑了一趟上海,回到这里怎么又成了团长?这样的冤情,你怎么也不向中央反映反映?”

他把“也”字咬得特别响。

陈赓知道他暗指的什么,忍不住说了一句:“该反映的当然反映!”他转身要走。

“你回四方面军还可以当师长嘛。”张国焘向陈赓远去的背影喊着……

此时,红军战士们都在为过草地准备着。他们把青稞麦割下晒干炒熟又捣成面,把羊皮缝成背心,用羊皮做成鞋子。

救了周恩来

长征的路越走越苦。

恶劣的环境使干部变得更爱发火,彭德怀脾气更躁。此刻,他在三军团指挥部里踱来踱去,皱起了眉头。他叹着气骂道:“这么多人,我就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

三军政委杨尚昆也不住地用指头敲击桌面。

他们在为周恩来的病情担忧。自过雪山以来,周恩来身体一直不好,经常咳嗽。尽管他自己不说,警卫员都知道他相当虚弱。他们想方设法让他多休息,而他总是按习惯工作到凌晨2点。他经常不上床铺睡觉,而是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儿,醒来又继续工作。他终于倒下了,高烧40度,一连几天不退烧,神志昏迷,说胡话,医生诊断是肝脓肿。毛儿盖会议后,党中央决定红军分左右两路北上,周恩来、洛甫和毛泽东都分在右路。这时周恩来除了继续担任军委副主席外,还担任了红一方面军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恰在这时,他的病情更加严重了,危在旦夕。在这个节骨眼上,原来抬担架的同志又都一个个病倒了。彭德怀和杨尚昆当机立断,扔掉2门迫击炮(当时红军总共才有8门这样的炮),腾出了40名战士,专门负责抬周恩来和其他几位重病号。犯愁的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担架队长:这个人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能吃苦;同时要有点医学护理知识。这在红军里头实在难找。

正在彭德怀、杨尚昆焦急万分的时候,陈赓跨进房门就喊:“我来当担架队长!”

彭德怀瞪起眼睛:“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瞎开玩笑!”

“怎么是开玩笑呢?”陈赓站定,“我就是来当担架队长的!”

彭德怀很不客气地上下打量起陈赓,好像从来不曾碰见过他一般。陈赓不动声色地忍受着彭德怀的注视。当彭德怀的目光停留在他腿上时,他的嘴唇微微抖动了一下。

彭德怀意外地大笑起来:“你是个瘸子!还是先保住你自己吧!”

他恳求的目光转向杨尚昆。杨尚昆摇摇头:“干部团的担子就够重的啦,再当担架队长……”

“你们放心,”陈赓拍拍胸脯说,“我陈赓没有多大本领,可对革命还是心地赤诚。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就一定把周副主席安全抬到目的地。”

两位领导仍不肯松口。彭德怀擦着了一根火柴,继续盯着陈赓。

“我还有个最大的优点你们还没发现!”陈赓说,“我当过医生!”

“在哪?”

“在上海,我挂过牌子开过医院,除了拔牙、接生,别的我都会!”

尽管有些夸张,他的话显然起了作用。彭德怀还有些怀疑:“你那是冒牌医生!”

“不管冒牌不冒牌,”陈赓继续说,“我还住过两次医院,俗话说久病成医嘛……”

杨尚昆点点头:“瘸子里拔将军,就叫他当吧!”

8月21日,以陈赓为队长的担架队,抬着周恩来等重病号上路了。草地每天必定下雨,陈赓经常手举着一块旧油布,紧紧地跟随在担架旁,保护着周恩来。

虚弱的躯体抵挡不住病毒的侵蚀,周恩来的体温又升了上去,昏迷,说胡话。邓颖超赶来了,她身体也很不好。毛泽东赶来了,他抓住担架杆,望着周恩来苍白干燥的嘴唇和那一把老人似的胡须,习惯地迅速解开纽扣。他朝后面的人挥挥手:“赶快叫傅连暲同志来!”

“主席,傅医生在左路军,恐怕一时赶不到。”

“一方面军那个‘戴胡子’呢?”

“已经派人去找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哎呀,再这样烧下去他会死的!”毛泽东摸摸军毯下面那只滚烫的手。

“主席,我有个土办法,试一试吧!”陈赓请示着,“雪可以降温。”

“茫茫四野,到哪里去找呢?”

“主席,你看那里有座小山,草地风雨无常,小山背阴处肯定有积雪。”

“你这个判断正确,快派人去取。骑我的马去,快!”

陈赓找来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布置道:“你们俩马上出发,在前面那座小山等着,我们一到,就把雪用油布兜来,多兜些!”

残雪带来了希望。陈赓用油布做成个冰袋,装上雪,搁在周恩来烫手的前额。呻吟的周恩来渐渐平静下来。

等到医生“戴胡子”赶到的时候,他给周恩来量了体温,欣慰地吁了口气:“要不是及时降温,恐怕……”

周恩来的胡须动了一下,他那因为凝上水珠而变成白色的眉毛皱起来了。他迟疑了一会儿,睁开眼。

“周副主席,你醒了?”陈赓双手合十,如念经一般,“感谢马克思在天之灵!”

在眩晕的天空里,周恩来的目光找到了陈赓。周恩来喃喃说道:“东征时,你曾经救过蒋介石,长征路上你又救了我。”

陈赓笑了,但很快敛起笑容,做了个十分遗憾的动作,说:“假如那时我知道我们的蒋校长竟如此反动,就不会从战场上把他背下来了。”

同类推荐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 迪士尼

    迪士尼

    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乾坤鱼编写的《诸葛亮(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是“世界名人非常之路”丛书中的一本。《诸葛亮(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中包含了人物简介、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相关内容,分为“少年才子”、“游学拜师”等数个部分。
  • 成吉思汗传

    成吉思汗传

    或许在我们眼中,成吉思汗只是众多成功帝王中的一个,但谁又能想到在外国,他却是众所周知的“一把手”皇帝。本书作者殚精竭虑,用细腻的笔触深刻地表达了成吉思汗从崛起到成功的每一个过程,行文幽默,风趣自然。
  •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流年碎影,民国女子的爱与忧伤

    本书甄选24 位知名的民国才女,用细腻的心思和唯美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段段充满传奇的人生故事中。她们有的是出身豪门的名媛,尊贵、高雅;有的是书香才女,出语惊人、绚烂如花;有的是风月场里的明星,烫着时髦的头发,穿着香艳的旗袍,妆容精致,眼神中流淌着忧伤……她们姿态万千,在那段岁月里演绎了不同的人生传奇。那些泛黄的老故事,经尽岁月沉淀,泛着独特的风韵与芬芳。本书作者搜集了大量资料,梳理湮没在时间长河中的如烟往事,以女性的直觉和独特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这不仅仅是一部怀旧之作,更是品爱之旅。
热门推荐
  • 噩梦猎

    噩梦猎

    你的想像就是我的武器!噩梦,在我宁越的手下乖乖的消失吧。不活在梦中,勇敢直面,破除魔障,生活会越来越好。
  • 素书

    素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马丁·伊德

    马丁·伊德

    《马丁?伊德》以十九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年间的历史风云为背景,通过露辛达一家四代人的命运,尤其是对露辛达追求与失落、沉浮和哀乐以及漫长的痛苦经历的细腻描述,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新兴澳大利亚的崛起和老牌英帝国的衰落。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
  • 总裁惜妻命运的变更

    总裁惜妻命运的变更

    一夜之间,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养父好不容易打理起来的公司破产,倒闭。养父养母双双自杀,她悲痛欲绝,去朋友的酒吧喝酒,不料被狼狈赶出。她靠在电话亭旁号啕大哭,一位男人递上一包纸巾,上面有帝国企业的广告。她拿过纸巾,头也没回地离开了。那男子确一直看着她离开,长发飘飘。
  • 墨海雨烟

    墨海雨烟

    墨海雨烟,深处不忘。笔下竟是思念的距离,时间匆匆去去。不过入目繁华,情深不如你。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宋词三百首)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宋词三百首)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灵法传奇

    灵法传奇

    2023年,天地突变,灵魂具象化,出现在世人面前,人类措手不及……
  • 九天大尊

    九天大尊

    世界遭逢巨变,未知的世界呈现在人类面前。李铭祖阴差阳错的成为了第一个吃包子的人!唾手可得的科技,以及可以让人体进化的特殊方式……当别人还在为一部能吸取能量的功法头破血流的时候。李铭祖不屑一顾!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吸收能量的超级神器。PS:更新稳定。求收推点。谢谢!
  • 腹黑殿下的掉线王妃

    腹黑殿下的掉线王妃

    我叫白麗,出生在西钥村,这里是我印象中最美丽的地方!其实是因为没有出过村子啦,母亲每次说我很笨,而父亲却在一旁嗤嗤的笑,五岁走路,八岁说话就能证明我笨吗?这是我听过最大的笑话,本姑娘天资聪颖,是会有一番成就的人。十六岁的生日那天我便收拾好包裹打算去闯天下,愚蠢的人啊,等着为我喝彩吧!
  • 妖孽国师之乱世谋

    妖孽国师之乱世谋

    传说,凌晔国的大国师倾国倾城,谋倾天下,举世无双,却辅佐了一个纨绔不化,体弱多病的毛小子。听说,凌晔国的那个毛小子竟然只用一纸契约买了国师的一辈子。世人皆是惋惜,唯有那女子扶额,我都不介意你们是介意什么。也就她心里清楚,总有一天他会还她一片碧蓝晴空!只是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多年后,她会用自己的碧蓝晴空换了他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