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2400000067

第67章 兴起新疆文化发展繁荣的新高潮(11)

(二)成立新疆电影制片厂

新中国的成立,为新疆电影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新疆电影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950年至1978年的这段时间,有三方面在新疆电影史上具有开创性质:

一是一批新疆本土作家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开始走出新疆,由内地一些名牌制片厂拍摄成故事片,在全国产生了影响。主要有3部:1953年,新疆作家王玉胡发表了反映新疆哈萨克族生活的电影剧本《哈森与加米拉》,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1963年由白莘编剧、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着名故事影片《冰山上的来客》,影片情节、故事给几代影迷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插曲《怀念战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至今广为传唱,成为经典歌曲;1964年由欧琳、礼魂编剧,西安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天山红花》,通过一对普通哈萨克族牧民夫妻之间关系的变化,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变化,影片所表现出来的少数民族特有的风趣幽默,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是成立新疆电影制片厂,自己拍摄和译制影片。1955年秋天,新疆酝酿筹建电影制片厂,并于1956年、1958年分别派出两批由6个民族组成的共48人的电影工作学习团,分赴北京、上海、长春电影制片厂学习电影导演、摄影、美术、作曲、剪辑、录音、化装和制片业务;同时举办新疆电影演员训练班,选调和招收了60余名戏剧演员进行电影表演培训。1958年12月,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纪录片厂选调了几十名艺术创作和技术干部支援新疆。1959年元旦,新疆电影制片厂成立,任务是摄制故事片、新闻片、纪录片、科教片;同时,译制少数民族语言的故事片、纪录片。至1962年,新疆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新疆好》等3部长纪录片,《南山牧歌》等23部短纪录片,41号新疆简报,故事片5部,其中彩色故事片2部:《绿洲凯歌》(王玉胡等编剧),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拍,反映维吾尔族妇女在生产中的壮丽业绩;《阿拉尔汗》(林艺编剧),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合拍,反映一对维吾尔族男女青年经历重重波折,争取自由幸福生活的故事。黑白故事片3部:《两代人》、《他们在战斗》《远方星火》;译制《英雄虎胆》等故事片20部/221本。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国家文化部决定新疆电影制片厂停办。职工有的调往内地制片厂、有的调往自治区艺术表演单位、有的下放农村,共精减283人,占职工总数的84%。留下来的人员,根据自治区的决定,成立新疆电影译制厂。

1963-1978年,译制《李双双》等故事片和纪录片104部/915本。

三是组织流动电影放映队。为了解决广大农村牧区看电影难的问题,从1951年开始组织国家办的流动电影放映队;1952年组织了10个流动电影放映队,由省统一分配到全疆10个专区巡回放映;1955年流动电影放映队增加到52个,改由专、州管理;1957年发展到206个,分配到县,由县管理;1981年,新疆电影放映队总数增加至2473个,其中农牧区放映队2049个。

农牧区流动电影放映队年放映场次接近40万场,观众19200万人次。1981年乡村人口1010.81万人,乡村人口平均每人每年看19次电影。城市人每年看电影的次数比乡村人更多,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5)》提供的资料,1981年全区平均每人观看电影次数为31.8次。

据此数推算,城里人大约每周可以看1次电影。应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那时城市有电视机的家庭很少,农村还没有电视,看电影是人们最主要的文化生活。

(三)改革开放使新疆电影事业获得大发展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新疆电影译制厂的基础上重建新疆电影制片厂,同年8月改名为天山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是以摄制故事片和译制民族语言影片为主的综合性地方电影制片厂,主要任务是创作以新疆各方面生活为题材的电影作品,满足新疆各族人民的欣赏需求,并向国内外宣传新疆;同时将国内外优秀影片介绍到新疆译成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使新疆各族人民通过电影认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进步伐。

天山电影制片厂重建后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是《向导》(邓普编剧),被文化部定为全国第三批国庆献礼新片展剧目之一,并荣获1979年度全国优秀电影奖。以此为开端,截至2007年底,新疆共摄制故事片81部。其中:《不当演员的姑娘》获全国优秀影片荣誉奖,1985年该片又获得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优秀影片奖;《买买提外传》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和全国第八届“金鸡奖”特别奖;《阿曼尼莎汗》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和政府特别奖;《良心》在全国各地公映,盛况空前,在乌鲁木齐、上海等地,《良心》的票房收入甚至超过同期上演的美国大片,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荣获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1999年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天山电影制片厂和香港国大电影娱乐公司合拍的《半生缘》在第八届“金鸡奖”评选中,获最佳合拍片奖;《真情》于2001年获“五个一工程奖”;《库尔班大叔上北京》于2003年获“五个一工程奖”;《美丽家园》《吐鲁番情歌》于2007年获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电视电影《男人上路》获第十二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电影《美丽家园》《吐鲁番情歌》在2007年随中国电影代表团在突尼斯、摩洛哥、日本、韩国、俄罗斯、南非、法国的中国电影周活动中展映。

1980-2007年期间,天山电影制片厂和自治区电影公司译制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语故事片、纪录片共16816本。

自从1983年农村普遍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流动电影放映队在农村遇到“放映难、收费难”的问题,农村放映电影日益萎缩,2007年,全区共完成农村电影放映89109场,比1981年的近40万场相差甚远。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08)提供的资料,2007年新疆平均每人观看电影0.06次。为了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出要实现每月让农民看一场免费电影的目标,为此启动了“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新疆从2007年开始启动这一工程,同年8月,自治区成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经广电总局批准,喀什地区被列为新疆数字电影放映工作试点地区,争取到国家无偿赠送的102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80部故事片和20部科教片、1座卫星地面接收站和配套设备,以及GPS监控系统设备等。随着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可望逐步改善。

三、新疆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一)传播时代信息的报刊业

新疆的报纸最早创办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是由湖北调入伊犁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冯特民等创办的《伊犁白话报》,以汉、满、蒙古、维吾尔4种文字出版发行,该报主要宣传革命思想。新疆的报刊从最早创办时起,就显现出新疆多民族、多种语言文字的特点,同一份报纸要用多种文字出版。

伊犁起义胜利后,成立新伊大都督府,创办机关报——《新报》。杨增新统治时期,民国四年(1915年)10月起出版《新疆公报》,共出147期,内容大都是官方的政令和文告。民国七年出版不定期的《天山报》。金树仁上台后将《天山报》改名为《天山日报》。

盛世才上台后,将《天山日报》改名为《新疆日报》。1938-1941年,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有9人在新疆日报社工作,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4种文字出版,将《新疆日报》办成《新华日报》的“姊妹版”。当时新疆出版的刊物有:《反帝战线》《新疆青年》《新疆妇女》《新芒》《文艺月刊》《新新疆》等。林基路在库车当县长时创办过油印的《库车日报》。盛世才背叛后,《新疆日报》成了国民党新疆省党部掌握的报纸。

三区革命爆发后创办了不少报纸。在伊犁:1944年创办《闪光报》;1948年由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创办《前进报》(用维吾尔、哈萨克两种文字出版),后来该报社迁到迪化,1954年“新盟”宣布解散时停办;《自由论坛》(用蒙古文出版),到1950年6月已经出版了69期,共49600份;《自由之声报》(用锡伯文出版),到1950年6月已出版了74期,共38960份;《民主报》(用汉文出版),到1950年6月已经出版了78期,共35850份;《民主报》(用俄文出版),到1950年6月已经出版了39期,共1.72万份。在塔城:1945年创办《人民之声报》(用维吾尔文出版),到1949年4月已经出版了1072期;1946年9月创办《革命青年报》(用维吾尔、哈萨克、俄三种文字出版),到1948年6月29日停刊为止已经出版了81期。在阿勒泰:1948年创办《阿勒泰自由报》(用哈萨克文出版),到1950年3月已经出版了93期,共22.84万份;《革命的曙光报》(用维吾尔、哈萨克两种文字出版),到1949年9月已出版了36期,共46800份。

人民解放军进入新疆后,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派人接管了新疆日报社,创办《新疆日报》汉文版作为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的机关报,紧接着在1950年元旦创办了《新疆日报》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版,同年8月1日创办了《新疆日报》蒙古文版,实行4种文字报纸统一领导。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后,《新疆日报》成为自治区党委的机关报,4种文版的期发行量从创刊初期的1.6万多份上升到3.6万多份。1950年,中共南疆区党委和南疆行署在维吾尔族聚居的喀什创办《天南日报》(今《喀什日报》的前身)维吾尔文版,1953年9月1日又创办了汉文版;1950年元旦,中共伊犁区党委和伊犁行署在哈萨克居住较集中的伊犁创办《伊犁日报》哈萨克文和维吾尔文版,1957年10月1日又创办汉文版。截至1952年底,新疆有报纸4种,其中少数民族文字报纸3种;年出版1253.1万份,其中少数民族文字744.3万份。有刊物8种,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刊物6种;年出版57.5万册,其中少数民族文字43.2万册。到1956年报纸增加到9种,其中少数民族文字6种;1960年新疆刊物增加到28种,其中少数民族文字刊物19种。“文化大革命”期间,报纸保留4种,并全部军管,杂志全部停刊。1978年,全区有报纸4种,其中少数民族文字3种;年出版11063.6万份,其中少数民族文字3197万份。全年发行刊物19种,其中少数民族文字15种;年出版23.5万册,其中少数民族文字9万册。

改革开放促进了新疆报刊业的大发展,不仅品种数量增多,而且内容丰富多彩,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机关报的一些报纸也一改过去单纯说教的面孔,逐步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涌现了不少为休闲娱乐服务的报刊。截至2007年底,新疆公开出版的报纸84种,其中汉文报纸76种,少数民族文字报纸55种,两者相加大于84种,是由于同一份报纸有多种文字版本的缘故。在55种少数民族文字报纸中,其中维吾尔文39种,哈萨克文11种,蒙古文3种,柯尔克孜文1种,锡伯文1种。新疆锡伯族只有4.24万人,但锡伯文报纸《察布查尔报》一直出版到今天,发行量虽小,却是国内外唯一传承锡伯文化的媒介。目前,新疆的报纸数量仅次于广东省,排在全国各省市区前列。新疆公开出版的刊物有150种,其中汉文刊物93种,少数民族文字刊物114种。在114种少数民族文字刊物中,维吾尔文71种,哈萨克文34种,蒙古文5种,柯尔克孜文3种,俄罗斯文1种。另外还有1种英文刊物。

(二)提供丰盛精神食粮的新疆图书出版业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没有一家出版社。1951年,新疆人民出版社成立,此后,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陆续成立了新疆教育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新疆科技出版社(后分为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伊犁人民出版社、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文出版社、新疆音像出版社、新疆大学出版社、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等11家出版社。2008年又成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目前共有13家出版社,其中图书出版社11家,电子音像出版社2家。能够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等6种文字出版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出版图书品种由1952年的166种,增加到2007年的5100种(包括中小学教材和再版书)。截至2007年,全区累计出版图书17.22万种,总印数超过18.3亿册。新疆出版发行始终坚持以民族文字为主的方针,民文图书出版的品种和规模不断扩大,民文图书一般占60%以上,而且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补助民文图书出版。

同类推荐
  • 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

    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

    中国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学家的注目。《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一书对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学生和研究人员都是很好的参考教材。世界关注中国,中国也应该关注世界。《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汇集的海外经济学大师可谓星汉灿烂,盛况空前。但这本书最大价值是在于它告诉人们,我们的经济学研究与其他纯粹的学术研究一样,应该格外重视形而上的研究。感谢卢卡斯、感谢赫克曼、感谢巴罗、也感谢本身的作者钟心为读者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形而上的事情!
  • 白宫密谈

    白宫密谈

    以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到1975年的越南战争中,至今尚未公开发布的电话录音为材料,基辛格披露了曾被列为最高级别机密的外交危机背后的秘辛。书中介绍的两大对外政策危机,一次通过谈判成功度过,另一次惨淡收场。他们在应对危机时,决断迅速,依仗的就是手中的电话。赎罪日战争随着历史长河的流动越走越远,披露的细节一点一点呈现在世人的眼前。本书收录了大量与之有重大关联的谈话,包括:基辛格与以色列首相戈尔迪.梅厄、以色列驻美大使司马查.蒂尼茨、埃及外长、苏联驻美大使、联合国秘书长以及其它国家或组织的领导人之间的对谈,当然也包括和美国总统尼克松之间的谈话。展现了当时中东问题的全貌。
  • 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

    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

    我国既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发展道路漫长而艰辛;作为农民大国,农民问题显得尤为关键。
  • 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领导者,是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带头人,是支委会“一班人”的“班长”。实践证明,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关键因素之一是要有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支部书记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逆境中的政策制定》出版于1986年,我们是根据原作者提供的1988年平装本译出的。我社请原作者、译者进一步修改后再次公开出版。作者在本书中总括回答了五个方面的问题:(1)对逆境进行考查的方法论。(2)把高质量的政策制定作为应付逆境的重要手段。(3)逆境中政策制定的原则。(4)逆境中政策制定的素质要求和必要条件。(5)政策制定系统和统治方式改进与重建的方法论。在本书的末尾作者还向各国高层决策者提出了九点建议,使得本书的主题能得到具体的实现。作者在本书中所阐明的逆境中政策制定的方法论,以及对政策制定系统重建的方法论对我国是有现实意义的。
热门推荐
  • 为你自己读书(上)

    为你自己读书(上)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每一个人的答案却是不同的,或为社会,或为父母,或为老师,或为自己……所有的这些,归结到一起,无非都是为了要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有用的人,无非是为了活得更精彩、更充实。读书不仅能帮助一个人开拓前程,而且能帮助一个人成就事业。读书能使人聪明、智慧,并且能使人谦虚、自信,有耐心和机智,而这些都是未来成功必须要有的要素。日积月累的读书生活,是明天事业成功的关键。没有今天的勤奋渎书作为人生的保证,何来将来的辉煌业绩?读书的真正目的,实质是为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 境界之线

    境界之线

    既然这是吾的命运,吾就接收吧。少年的王者之力,穿越两界,纵横天下。
  • 河盗

    河盗

    水上世界黑白两道井然有序,生机勃勃。李木石的水上人生一波三折,本决意自立门户“吃水饭”,当了“船老大”,一次大意之下被一群河盗劫了船,他也成了一名“河盗”……
  • 邪王宠妻:傲视苍穹

    邪王宠妻:傲视苍穹

    她,世界第一女杀手兼世界第一神偷,杀人于无形觉不手下留情,偷盗本领更是出神入化。一次穿越成为风清国第一废物,却发现她和她的名字相同,这时巧合还是.......他,风清国的王爷,但身份却十分的神秘,神出鬼没,没人知道他在哪里,又会出现在哪里,还曾传言他乃是九重天上的神君。一次偶然,两人相遇,是一起携手天下,还是刀剑相对?
  • 诸神堕天

    诸神堕天

    来自上古的神裔,诸神缔造的部族。众神乱战,人间生灵涂炭;神魔交锋,人间水深火热。人间不是诸神的香水海,更不是魔族的修罗场。神魔若是阻挡,那便灭杀神魔;天地若是诅咒,那便重塑八极!受法则诅咒的少年离寰,连横合纵,荡涤人间,身下九幽,直通魔界,上逆伐天。情怨纠葛,你若是我?你当如何选择?
  • 末世之作家女配强逆袭

    末世之作家女配强逆袭

    坐在家虐女配的作家穆一雪,居然被书中的女配强行带入书中,发生一系列的逆天事件,缘由居然是。。。。。
  • 科技之门

    科技之门

    “魔法向左,科技向右。”当程远看到忽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带着截然不同气息的两座大门时,傻眼了。身为一个新世纪的好青年,程远毫不犹豫地朝左边大门走去。“对不起,您的智力过硬,请重新选择……”于是,被鄙视的程远只能咬着牙,含着泪,走到了右边……从此,华夏出了一个天才,一个与爱因斯坦相提并论的超级天才。已经有第一个交流群了:106098661第一个vip群成立了,进群需全订,群号:522365570
  • 上品丹法节次

    上品丹法节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义足经

    佛说义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界—次元空间

    六界—次元空间

    血脉之力,六界无敌。看一最强血脉者如何踏破六界,征战天下,如何守护一族的荣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