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袁江,承蒙河督李香林尚书用自己的坐船亲自送我渡河。席上读尚书的诗作,中有《野行》说:“在路边茅店里闻着那扑鼻的酒菜香,野塘在秋天里还开着一些红花。”《宿永平》讲:“树木葱笼,鸟儿互相啼叫,山水相映成趣。”这都是极佳的诗句。他还赠我两律,都已刻人集子里。他的先人湛亭尚书,以前督察过南河,写有《遥湾夜泊》讲:“风雨还阻塞着山道,舂帆点点停在水边。夜里听到几声狗叫,知道已接近野外居住的几户人家。”《赴南河》说:“过颡应知因搏致,彻桑须赶在天晴时。”用孟子的话来阐述治河的道理,已讲明了一大半啦。
同类推荐
李叔同全集之书信(04)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致刘质平、邓寒香、夏丐尊、丁福保、王心湛、谭组云、印心-宝善和尚、李圣章、周敬庵、堵申甫、沈繇、陈伯衡、蔡丐因、徐蔚如、崔海翔、黄庆澜、吕伯攸、姚石子和性愿法师的书信。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热门推荐
白手起家:夫君钱财两兼得
她是农,他是商。原本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人为何频频有所交集?“本公子可是好心好意,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若惹恼了本公子……”说到这,他哼哼两声,无比嚣张的接着道,“本公子可不管什么习俗规矩直接把你扛回新房洞房!”“那小女子就在此恭迎候驾,还望公子莫要迟到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