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3300000044

第44章 青灯有味忆当年(5)

叔河先生是岳麓书社的创业人之一,他在任职岳麓书社总编辑时,有过许多开创之举。他主持编辑的《走向世界丛书》,享誉遐迩,已有几种不同文字版本,真的是“走向世界”了。他负责编印的《凤凰丛书》,专意于旧籍新刊,旨在文化积累,贡献甚大。他率先刊印曾国藩、周作人等人的著作,不惧风险,有胆有识,在读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我想“岳麓”今天在社会上的声誉,应该说与叔河先生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好几年前,有位专治中国近代史的学人,同我谈及《从东方到西方》一书(即钟叔河为《走向世界丛书》所写的多篇前言结集),对作者其人佩服不已。另有一位我认识的学人,亦是研治中国近代史的专家,他在自己的著作中,盛赞《走向世界丛书》,认为该丛书为研治近代中国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叔河先生实不愧为当代大陆出版事业的有功之臣!

叔河先生虽于数年前已卸去总编辑重任,我则以为这对他似更有利,大可静心致力于编书著书。我觉得他编书著书,以及他写在“书前书后”的文字,虽颇见“雅趣”,但决不是“自娱”性的,而是用心良苦,不乏“为往圣继绝学”的心志,客观上起到了传递文化薪火的作用,叔河先生已刚过“耳顺”之年,按中国传统的说法,六十为一甲子,有周而复始的意思,因此也就又拥有了一片新天地。去年闻说他承担了一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忙于著作研究,我寄函致贺。他在复函中说:“事实上还并没有完全‘投入’。”我是真希望他能“投入”,而且企盼着能够先睹他的著作为念为快。

(一九九三年五月四日香港《大公报》)

致舒芜书(节录)

程千帆

重禹兄:

叔河先生文及兄所补谊,甚精辟,可算是给风派君子一鞭,然不知有效否也。世人竞选高大全之今人,祸延古贤,久已忘却“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之教导,于是乎只知李白的人民性加浪漫主义,白居易则人民性加现实主义矣。封建地主阶级要其妻妾婢妓提供性服务,虽文天祥亦视为当然,且在其心目中,上阳白发、浔阳商妇固可同情,而杨枝、骆马亦当留恋,事或并行而不悖也。故白居易从不自称为现实主义的人民文学家,亦从不因有人加此封号遂竟掩盖其不伟大的一面。世人欲以高大全之帽子赠之,又拉起一块遮羞布,名曰“历史的局限性”,宜其林锴先生之呵也。

弟帆,一九九六年十月五日

重禹尊兄:

叔河先生文,若如尊示,实王船山《读通鉴论》《宋论》之嗣章。古人颂天声振汉,大业昌唐,亦有臭汉脏唐之诮,大概超人之私生活亦复超人。近人有以此议则天皇帝者,陈寅老叹曰,若想到她是皇帝,则自可不必如此云云。令人齿冷者要既为妓女又立牌坊,古难圆光,以欺后世耳。肇仓积学可佩,然其思路沉实而不灵通,或是邵西老人之传也。辨乐天事,弟所谓欲以文献学解决文艺学问题。尊意云何?

千帆拜,一九九六年十月十七日

(二〇〇三年七月《闲堂书简》初版)

钟叔河先生的散文

徐雁平

《钟叔河散文》是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名家散文系列中的一种。钟先生的散文能自成一家,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阴。集中的文章基本上是八十年代以后写成的,是成熟的心智对现实与历史的点点滴滴的观照,因为那场劫难的扼杀和折磨,他的文章被迫省略了那种风花雪月的抒情阶段,而直接从思考与回忆开始,故而文章的气息显得老成,好像有些灯下闲坐,细说前尘旧事的味道。另外一点,我要特别强调的是,钟先生的很多散文,明显是有周作人散文的流风余韵。但愿我没有误读。

近些年在散文的分类中,是有“学者散文类”一类,它的特点可能是注重散文的学理品位,而在抒情描写上更加节制,如果这一名目能立得住脚的话,钟叔河先生的散文当然可以列入其中。钟先生生于一九三一年,十八岁起做编辑,他在这方面的成绩,最为人称道的是《凤凰丛书》《走向世界丛书》和周作人散文的系统整理,这些工作在今天看来意义或许不很明显,但将其置入改革开放之初的语境中,它们有令人震撼的影响。他从整理旧籍中发掘出新精神,以与时代的潮音相呼应;或者以旧籍新刊弥补中国当时贫弱的精神世界。这种有规模的整理,并不是一夜就做成的,钟先生在此之前就潜心准备过多少年,思索的结晶就是《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从东方到西方》等研究近代思想文化史的著作。这些著作连同后来结集的《书前书后》,都是编辑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字,因写所知、所感、所想,故绝不浮泛。按钟先生的想法,这都是实实在在的“编辑应用文”。说到编辑应用文,可真不能小看,要写得好,有思想,不落俗套,绝非易事。看看宗白华为《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写的编者按语,以及叶圣陶先生为开明书店图书写的广告,岂等闲之辈能为之!好多年前,我就读过《〈凤凰丛书〉总序》《〈走向世界〉后记》这两篇短文,感觉之好,以至到今天在同类作品中仍没有一篇能超过它们,它们好像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文辞和思想的收放都恰到好处,忍不住要抄录《〈凤凰丛书〉总序》中的几小段文字:

《凤凰丛书》专刊旧籍,不收新作。它的宗旨是宽容。入选之书,着重在史的价值和文的趣味,不一定代表编者和出版者的观点和立场,不必都打上五爪金龙的印记。

西方传说中也有所谓“凤凰(phoenix),活满五百岁时,聚香木以自焚,从火中而新生。可见一件东西只要真有人喜欢,人们就不会愿意它永远死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也是如此。

《凤凰丛书》切盼得到大家的帮助,欢迎大家提供选题,参加编辑,使它能活得稍微长久一点。伊斯兰神话中的西摩尔格也是一种神鸟,“上帝把它创造得十全十美,但后来它变成祸害并被杀死”(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希望我们的凤凰的命运会比它好。

也就是从这两篇稍早的序文中,我隐约感觉到钟先生的文笔是受了周作人散文的影响,后来在他不断编辑整理周作人散文的过程中,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耳濡目染,受影响是情理之中的事。再后来在《书屋》上读到一封钟先生于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写给周作人的信,谈他对周氏散文深到的感受,更证示他对周氏散文的喜爱并非泛泛的崇拜偶像,三十年后,他用十年之力重编“周作人散文全编”,收散文近三千篇,共分十卷,第一卷是《中国气味》(思想·社会·时事),第二卷《千百年眼》(国史·国粹·国民),第三卷《本色》(文学·文章·文化),第四卷《人与虫》(自然·科教·文明)……单看这种以主题为中心的编排方法,也稍能窥见钟先生对周氏散文的整体性把握。他对周作人《儿童杂事诗》的笺注,曾与周氏的诗、丰子恺的画并称三美,他的笺注方法主要是以周氏之文(有时也引鲁迅之文)笺注周氏之诗,并辅以他的日记或其他杂著,七十二篇笺注就是七十二篇隽永的小品文,实在让人感受到民俗之美和逝去的平民生活的境况。

我也有点相信除文笔和审美趣味之外,钟先生对底层生活的关注和那种亲切的感受,也是受了周作人的熏染。如《汉口竹枝词》《西关古仔》《黄鸭叫》《血门的风俗》诸篇就是这方面的佳作,它们是过去生活的记忆与知识的融贯,其中《黄鸭叫》写的是湘江中一种很贱的野生小鱼,在文中我们能嗅到鱼的鲜美,感到民风民俗的点滴和社会的变迁,文末还有一段小小的考订与感想,它几乎是一幅世俗生活的风情画,那种闲淡的笔调最似周氏晚年的“《亦报》随笔”。

(二〇〇〇年三月十二日《深圳特区报》)

读《偶然集》随想

卫建民

我接触周作人的作品,按先后次序是:《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个十年郁达夫选的一组;上海书店印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采辑的几种;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周作人早期散文选》;最后,就是钟叔河先生编的《知堂书话》《知堂序跋》,以及随后出版的一大批“钟本”知堂文集。

八十年代中期,我才二十几岁,正是叔河先生在“大跃进”时期致函苦雨斋索书的年纪。不同的是,我正处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年代,且有稳定的职业;读文学书,只是工作之余的爱好。叔河先生当年读知堂的书,却是以戴罪之身,白天拉板车养家糊口,夜晚就着油灯,紧闭门户读禁书,连给苦雨斋写信,也是“特到附近小店中买了几张那种一面粗一面光的极薄而省的红色横格‘材料纸’,一小瓶墨汁和一支一角二分钱的毛笔”。知堂思想的力量和文章之美,大大地安慰了这位年轻的“楚囚”。

二十几岁时,知堂的文章使我从浮浪转入沉静;“苦雨斋”的声音,充实了我无数的假日和夜晚,我读知堂,主要是不满于当代文学的轻浅浮嚣,才从当代折返到现代。从此,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自信有了新的眼光,不会跟着浪潮盲目走了。在对知堂作品的搜集、整理、出版上,叔河先生耗费的精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有目共睹,不必费辞。虽然做这些他自己愿意做的事一度给他带来麻烦,但他真是“痛并快乐着”,从不在麻烦中退缩。有人批评说:“这个人不是出刽子手的书就是出汉奸的书,从不出马列的书!”叔河先生笑着说:“我是个古籍出版社嘛,怎么出马列的书?”

在整理出版知堂文集,特别是中国人最早出使外国的书籍,间或作点小考证时,他更像个老顽童,始终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获得一点新知,解破一个疑团,校正个把错讹误植的字——从他的文章看——他就手舞足蹈,满心喜悦。他的文章,有花更有刺,常惹得一些人不高兴,但那不过是童心未泯,童言无忌。他少年时本想考北大的考古或地理系,结果,由于多重叠合的“偶然”,掉入坎坷之途。对自己的命运,他常有荒诞滑稽之感:“离休老干开会,和老红军、老八路、地下党老同志们坐在一起,不免自惭后进,因为我之所以成为离休老干,完全出于偶然。”

春节刚过,我收到叔河先生寄赠的新著,书名就叫《偶然集》。以个人的命运现象为新集命名,倒也相宜。

《偶然集》的大部分文章,我在他过去惠赠的集子中已读过。这册新集新收入他近年偶然出游写的游记,还有它集漏收的《柏林寺访书》,以及他当年以记者身份写的访问记。不知为什么,《柏林寺访书》,总给我悲壮之美的感觉。几篇游记,也是“传达自己的所知、所感、所思”,难能可贵的是情绪饱满,兴致盎然,不像一位望七老人的文章。他是满怀憧憬的中学生时就偶然“参加革命”,他的心境永远保持在中学时代。“建民先生:此册不堪持赠。只因扯了原封面及官们的序,似稍有‘版本价值’也。”这是叔河先生题写在《偶然集》作者照片下的话。我也当编辑,仔细翻检,明白了作者的整容术:《偶然集》,原本列入什么“文库”,是节约成本、一个书号出一大套的那种。原来的封面是什么样,不得而知,反正作者不喜欢。因此,凡送朋友的版本,作者都换成了浅灰色、素雅的封面,并在封三勒口印了勘误表,且声明:“本书因作者未能终校,留有下列错误,乞改正并恕罪。”据作者手迹影印的诗,因有一个错字,也用圆珠笔改正。更特别的是,一位地方长官为“文库”写的“总序”目录,作者用涂改液覆盖,生怕它污染素面。文人的洁癖一至于此,真使我感叹不已!

当代的出版物,真还有什么“版本价值”吗?如有,那么《偶然集》就是。另外,我还想说,喜欢读周作人文章的人,一定要读“钟本”。

(二〇〇一年四月二十九日香港《大公报》)

独有书癖不可医

张国功

还想读的有出版界长者钟叔河先生的几册集子。钟先生蛰居湖湘,八十年代的《走向世界丛书》《凤凰丛书》和编订的周作人、曾国藩文集开一时先河,更难得的是,钟先生自己亦擅文章,笔致老辣,意蕴深刻。这有他的《钟叔河散文》为证。记得去年得到先生赐寄的一本《偶然集》。此书原名《文艺湘军百家文库·散文方阵·钟叔河卷》,有趣的是先生“不识抬举”,径自将样书书装换去,印了一百本《偶然集》。他在勒口上印上:“作者本怯于‘投军’,插在‘方阵’中有点怕跟不上队,于是把留着送人的几本书换成这个封面。取名‘偶然’,是因为写写文章本出偶然。”先生在信中说该书“有一点版本价值”,我就像集邮者得到一张错票,在书架上瞄一眼就心喜不已。

近年先生写得多的是“学其短”系列,弘扬百字以下文字的好处。在书友间广受好评的,还有他以千百字文所作的《儿童杂事诗笺释》,不仅装帧让读书人大开其眼,行文亦雅致蕴藉,书话大家黄裳先生叹为“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致”。假期里正好可领略一番。

同类推荐
  • 岁月诗痕

    岁月诗痕

    诗歌是中国读书人的基本功,20世纪之前,属于蒙童常识。本书收录了作者的诗歌如《七绝,毕业感叹》、《浪淘沙,食堂就餐记》、《七绝,贺年片题呈双亲》、《七绝(二首),为合影题照赠翁乃勇》、《七绝,相片自题呈寄双亲》、《忆江南(四首),咏雷锋》、《七绝(三首),出差盐源县感叹》、《七律,贺罗秉林发表学术论文》、《七律,辞旧迎新感咏》、《蝶恋花,九寨沟水景》等。
  •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缤纷的花墙,泥土的芬芳,真情流露,温馨家园,感悟真情,读懂父亲的真诚,真情如歌,父爱如山,活着就是幸福等。
  • 东园公记

    东园公记

    本书是林鹏先生新近编写而成的散文集,大部分的文章是跟林先生当兵时期的经历有关,可读性强,可供文学爱好者品读。
  • 生活在唐朝

    生活在唐朝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穿越·樱花、生活在唐朝、大明宫花絮、月殇、沉、马戏团、佛珠记、宫女、世仇、日之札记、丝绒城堡、北欧玫瑰、关于死亡、奶酪、花瓶、项坠、告别、摩天游乐轮、心的犯罪等。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 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热门推荐
  • 三国之刘琦

    三国之刘琦

    一次意外,21世纪小伙子王亮意外重生到将星云集的三国时代,身份是刘表的长子—刘琦。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刘琦振臂高呼:我会成王。韬光养晦数年,赤壁之战,一鸣惊人,独霸一方,足以笑傲群雄。为了宏图霸业,他带领着自己的谋臣猛将,东征西讨,最终问鼎天下。他不做“豚犬”,而要做实实在在的“真爷们”。来吧,信“琦哥”,得永生!(PS,努力奋斗中,送上你们的推荐和收藏吧!)
  • 网友之似真如幻

    网友之似真如幻

    讲述的是一个龙门特工,在龙门之劫后的经历。一个意外的姐姐,竟然是龙家继承人的恋人。一个追杀自己的泠血女孩却是自己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圣兽究竟有什么惊天之谜?屠龙刀,倚天剑本来的名字是什么?魔法,道法,阵法,机关术,有何玄机?人生如同棋局,那这下棋的人是谁?目的何在?一切疑问敬请诸位听笔者细细到来。
  • 重生之娇妻有点甜

    重生之娇妻有点甜

    七年相守,她为他众叛亲离。为了助他登上帝位,她手染鲜血。可没想到,他登基之时,送来的却是一杯鸩酒!本以为这辈子完了,但没想到她重生了!这一辈子,她绝不重蹈覆辙。她要伤害她的人,付出代价!她更要护着自己所爱的人,步步为营!
  • 超级变身术

    超级变身术

    哥会变身术,得罪哥很难过,明天你就会发现自己成了闯女厕所偷窥的变态狂,或者是跪在学校操场唱征服的loser。最狠的是,变成你的样子,去泡你女朋友,哇哈哈哈!
  • 郑成功(名人传记丛书)

    郑成功(名人传记丛书)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为后人称颂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了沦陷三十八年的宝岛台湾,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这里从他的父亲开始讲述郑成功的一生。
  • tfboys之轮回之墓

    tfboys之轮回之墓

    她,是英国女王十五年前丢弃的女儿被一个比较富有的家庭收养,才在自己最美的年华与花季遇见了最美的他......一场轮回的错乱,一场虐心的爱恋,一次错误的判断,导致了她的离开当他明白真相的时候她再也不相信他五年后,她回归当她变得冷漠无情他才知道没有挽回的余地但是,还有一线曙光还未开启......
  • 混沌灵根

    混沌灵根

    萧泉,一个应届毕业生,穿越到了异界。这里是以武为尊的世界,他要如何生存?一个仙女般的女子,带着一个神奇的芯片,寄宿在他的魂海内。他的人生从此不同!这枚芯片,可以令萧泉迅速领悟功法,使得功法大成,但它最大的作用却是可以在各个世界穿梭,只要能量足够,甚至可以去仙界!!这是一个圣人养成的故事!!!!!
  • 兰烬:凤满华堂

    兰烬:凤满华堂

    一场政治婚姻,让她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二载宫廷岁月,数不尽人间心酸凉薄。她之于他,那么近,却又那么远。繁花美酒难融心头阴郁,银枪白马可破千秋悲梦。长缨散,醉红妆,怅江山易改。有情天,九重帘,夜半拥枕听雨眠。家国乱,星辰换,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
  • 梦回千年来爱你

    梦回千年来爱你

    一朝穿越,成为人人口中的坏女人?拨开迷雾,真相大白,却把自己陷入一个个阴谋中,被三皇子盯上,要她做他的侧妃,这时,他挺身而出,“三皇子,我与梦儿两情相悦,已私定终身。”“锦王爷,谢谢你替我解围。”她知道,他救她,不过是为了不牵连师兄一家而已。“从即日起,你就是本王的锦王妃。”他爱她,她却不知。“我会在你们事成之前做好这锦王妃的。”她苦笑,爱的人就在眼前,却无法触及。三皇子“花似梦,我得不到的人宁愿毁了别人也休想得到。”六皇子“我没有输给弘锦,我只是输给了你们的爱,所以我甘愿放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黄泉逐尸

    黄泉逐尸

    他徘徊在阴阳里。他不知道自己是人,还是鬼怪,他觉得自己是个怪物。师傅说,他们只是找不到路的孩子。师傅说,解脱他们才是财富……致那些渐渐消逝的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