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3400000004

第4章 微求职(1)

我不开公司不用微信营销——你以为微信营销仅仅是销售产品?

微信卖东西?你还真以为人人都在做代购

其实,我有的时候也挺佩服做代购的人,每天起早贪黑的发各种图片信息,赶上原则性比较强的那一类人还会把图片都修一下;模样长得不错的女孩还会自己拿个代购化妆品真往自己脸上抹,加强点产品说服力;卖衣服还记着露胳膊现大腿的,视频女主播也就不过如此了。尽管最终的努力很可能是得罪了一圈儿朋友,或者是忙活了大半年,收入才几千元钱,这都不够那流量钱,但是人家的态度在那儿摆着呢,不管怎么说,对人生的态度还是积极正面的。

在我的朋友圈里有一些这样的朋友,他们仿佛是把微信朋友圈当作自己家的卫生间,喜欢说很多负能量的话或者是直接爆粗。我在20岁之前还是比较喜欢那种对生活充满愤怒的人,因为在那个阶段我们刚刚接触到世间的一些不公平,并像哲人一样想要改变这些,这是一种激进,同样也是一种不成熟。我觉得人在校园生涯结束之后要尽量学会让自己多一些涵养,你可以有激情、有质疑,但不代表可以没有修养。我相信在大家朋友圈里面总会有那样的人,加班要骂,堵车也要骂,甚至去银行排队也要骂……如果连这么细微的小事都要抱怨,那么你的抗压能力就可见一斑了。

我曾私下给一位经常这样做的朋友发微信,告诉他这样很不好,这位朋友直接跟我说:“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干你毛事,我发发牢骚也犯法吗?”对于这样的论调,我只能表示,很多事情的对与错并不是以法律来衡量的,心智不全的人并不犯法,但是却对自己和别人的生活会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这位朋友是做程序的,经常换工作,上司和同事都不是很喜欢他,他也索性就放任自流地表示“我就这个样子,我是靠着技术吃饭的”。话是这么说,但我们并不是独立生活的个体,怎么会有那么多事是不需要情商和为人技巧来完成而是只靠技术吃饭的?

我们的朋友圈是一个圈层,就比如我发点关于营销的东西总会有一些朋友来一起留言讨论,慢慢地在你的朋友中就会分出来几个团体,比如工作交流的、学习的、热爱美食旅游的,还有那位朋友那种负能量的。

工作、学习的成为你的主要交流群体,这里面有你现任的领导和同事、有同行、有客户和潜在客户,这些人或多或少地在某种层面上帮助你,或指正你的工作或带给你机遇,也因此而成为你交往更深切的朋友。

微信自5.0版本之后就已经从私密的联系转化为了一个综合型平台,就像QQ一样已随着产品升级成为办公主要沟通工具。因此,在微信朋友圈里需要你做符合你身份和期望的事情,一些言论会伤害到你自身的形象。

还有人说,我既不开企业又不销售产品,我干嘛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样的论调就大错特错了,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场销售,你需要让你的情侣看到你的温柔和长情,你才能将自己推销到婚礼的殿堂;你需要让你的朋友看到你的豪气和爽朗,你才能将自己推销成为他的至交;你需要让你的老师看到你的悟性和反应,你才能将自己推销成为老师乐于施教的学生;你需要让你的同事看到你的和煦及协作,你才能将自己推销成为团队中的一员;你需要让你的领导看到你的进取和勤奋,你才能将自己推销到晋升的预备名单之中。

微信不只是销售产品的一个圈子,微信的核心是缩短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微信让一些本来不是特别熟络的人有更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一些无法直接点对点说的话可以侧面的从朋友圈来展现。就像我之前所举过的那些案例一样,如果王峰不是平时在微信上比较活跃地讨论关于电子科技方面的话题,半年不说话冷不丁地就在微信上搞什么土曼手表的预售,大家敢买他的东西吗?顶多是比较好的朋友给他打电话说:“哥们儿你好像被盗号了,在那儿发诈骗信息呢。改密码吧,要不网警一会儿来拘你了。”

一个从来不在微信里面给人留言、点赞的人突然间发点什么东西,我不相信能够有很多留言。一个你结婚他都不随份子钱的人找你借钱,你说你得用什么态度对待他?

在微信上经营你的理念、经营你的人脉,学会去推销自己,只有将你这个人销售出去,你才能赢得更多。

你可以选择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经营朋友圈,也可以像我那位朋友一样“我就这样,爱谁谁”的态度,我相信这个抉择并不困难,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经营自己、经营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千万别一脸鄙视地对那些代购指手画脚,你首先要做得比他好再说。

你还真别觉得干代购光不要脸就行,总得吃得起苦保证自己的产品曝光率吧?总得扛得住各种咨询而未购买的失落吧?起码人家的心智也锻炼上去了。

我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微信上并不是人人都在做代购,但几乎每个人都在做着销售。

那些你正在被微信改变的求职习惯

随着高考的扩招,每每到年初和毕业季都会有一个求职浪潮——从招聘会、校招会、人才市场攒动的人头,飞舞的简历都能够看出现在人对于求职的急切,不过这样的人即便充斥着人才市场,也同样无法代表大多数求职者。

传统意义上除了在人才招聘会现场像被人挑待宰猪猡一样以外,还能够通过报纸招聘、网站招聘等形式进行电话咨询、投递简历或直接上门求职。

但在智能手机兴起之后,不光很多销售行业受到了冲击,就连招聘机构也都受到不小的影响。近几年来,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两大招聘机构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与传统纸媒行业的蜜月期也已经结束了,继之前南方市场撤出报纸招聘以外,北方市场的沈阳、大连、哈尔滨也相继撤出。报纸招聘的效果越来越差,一方面是报纸消息传递速度要远远低于互联网,报纸的发行量极速下降;另一方面是广告主认为在网络上进行招聘覆盖范围更广。说个最基本的道理,在网上看招聘信息比买一份报纸便宜,而且更加方便,用手机比用电脑上网更方便。所以我们在招聘的媒介载体上得到这样一个结论:

招聘会现场招聘<报广招聘<网络招聘<手机移动端招聘。

手机移动互联网招聘,别觉得这个名字有多么的洋气,说白了就是拿着智能手机找找工作,而拿着手机你能干吗,无非是上微信或者登陆一些其他的招聘APP。

你还在觉得自己在招聘网站上海投简历是聪明的做法吗?我只能说这是主流的渠道,当有一条更新颖便捷的求职方式在人们面前敞开,甚至可以让应聘者和雇主足不出户地完成一系列应聘、面试、录取的全部流程。

在微信推出之前,谁能够想到叩开名企之门的工具,会是平时用于“八卦”、“打屁”的聊天软件?

企业主们抢夺人才的战场从传统渠道已经转战到了手机,微招聘、微求职会成为未来招聘的主流。

曾经你和很多名企有着足够的距离,你连进入这个企业可以干嘛都不知道,这个企业最近有什么消息你也不知道,但现在很简单,你只需要在微信里面搜索那个企业的公众号,添加一下,那个企业的各种信息都能够展现在你面前——今天什么活动、明天来什么领导、后天讲讲企业价值观……知道了这些之后你还觉得这个企业对于你来说很陌生吗?你还会在面试的时候无所适从吗?

不过,这种对企业的了解并不是单向的,在这里我就要对一些朋友说了,你真的以为你每天在朋友圈里面发的那些东西没有人在意吗?一旦你和某企业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绑定关系,你就会在自己无意之中进入了面试的环节,HR看的是什么?是你的朋友圈,你的生活照片,你发内容的语言模式、逻辑概念都会被他们记录在案。

你还觉得你那些传统简历写得很好就能够吸引别人吗?什么学生会主席,什么连续几年一等奖学金,什么组织过大型社会活动……人家在朋友圈一看你吃喝拉撒睡都没离开网吧,别人都分享个奖状证书什么的,你分享一个飞机大战过了多少关,那么你之前的简历都白写了。

在微信圈上一句调侃、一个签名、一张图片都能够反馈出很多信息,你的生活方式、社交圈子、品位格调、兴趣爱好、工作习惯、脾气秉性都能够交织成为一个立体化版本的网络简历。

现在很多科技公司在招聘的时候会选用一个更为现代的方式,就是在线下初试通过后,让复试的人统一扫描二维码,将这部分人加进好友里面之后,统一放进群聊中。因为很多时候面试只不过是走马观花,在群聊里面可以给应聘者们指派任务,发起一些议题讨论,有一些有才华的员工在面对面的时候会很紧张,但是在微信沟通的时候就会放得开,尤其是有几个人开始讨论后,大家也就有了沟通的热情,求职者们会更加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自己的个性也会展现出来。很多HR表明,在微信复试中很多员工的真实度、完整度要比现场面试中的粉饰状态更好。

你觉得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很远吗?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在1967年提出了“六度分离”理论。

米尔格伦当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追踪美国社交网络中的最短路径。他要求每个参与者设法寄信给一个住在波士顿附近的“目标人物”,规定每个参与者只能转发给一个他们认识的人。米尔格伦发现完整的链平均长度为6个人。

简单点说就是,在人际社交的脉络里,任意两个陌生人都能够通过关系圈子(亲友的亲友)建立联系,而且这中间大概只需要5个人左右就能够达到目的。比如我想跟奥巴马建立联系,我认识一个朋友在万达做职员,他认识王健林,王健林认识国家领导人,国家领导人认识奥巴马……这样就能够建立连接。

微信的扩散营销、求职功能就是依据这一理论而进行的实践,在你的销售中最多不超过两个朋友圈,你就能将广告投放到你的目标客户手中。而在求职中,最多跨越三个朋友圈,应聘者就会跟目标企业产生交集,进入远程考评的阶段。

有人说过,流行刷微博的时候就有那种微求职,微信这个算不了什么。但是我需要说的是,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微博时代的求职是一种大炮打蚊子的感觉,如果你做得比较好的话是能够让很多人看到的,但是,如果你在河南而企业在海南,这就无法达到工作的目的。

微信是,你关注我,我也关注你,这样你才能看到我并且和我对话,这就是建立在一个圈子的基础之上的。

微博是,我不关注你,你也不关注我,我们仍然互相能够看到信息,这种功能上的设定直接导致的就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你把自己的求职发出来,在微博上展现,第一点是会被一些你不希望看到的人看到,隐私得不到保护。比如,刚发个想跳槽的微博,老板看到直接把你炒了;刚发一条要出轨的微博,老婆过来直接跟你离了。

但是如果在自己私密的朋友圈里,你受到的“精准关注”会更多,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

同类推荐
  • 卖故事

    卖故事

    哈佛商学院最受推崇的MBA营销课程!IBM、微软、阿里巴巴等世界500强企业高管营销必修课程!让企业快速发展,让产品急速火爆,教你挖掘并打造最值钱的故事!让你的事业伟大而完美!
  • 经典管理寓言(全集)

    经典管理寓言(全集)

    本书在寓言故事的基础之上阐述了现代公司的众多管理理论,并把管理喻意化,有效解决了管理学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西游的故事告诉你目标的重要性、石子变钻石的奇遇讲述了机会的稍纵即逝、福特的经历让你体会细节的重要、独木桥试验说明态度决定一切、大师为你展现领导的艺术……本书包含了管理中的许多重要领域,这些理论相辅相成,诠释了现代公司里经常出现的各种不同的问题,你完全可以将这本书看作是一本讲述管理学原理的通俗化著作。
  • 有效用人的81个关键细节

    有效用人的81个关键细节

    当领导当到最后也只有“用人”两个字,因为只有用对人才能成大事。本书集结国内外大量成功的用人案例,提出领导者在用人、御人方面要注意的70多个关键细节,让您用人无忧。
  • 胡雪岩商学全书

    胡雪岩商学全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简单而富有哲理的话说得很巧妙,简单而形象地勾勒出商人之所以为商人的根本所在。尤其是对于跨入信息化时代的商家而言,更是如此。全球一体化的逐步确立,电子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全球林立的商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开始了日益惨烈、你死我活的全球争夺战,使得原本喧嚣、复杂的商场变本加厉,暗无天日。
  • 他们比你更焦虑:中国富豪们的隐秘忧伤

    他们比你更焦虑:中国富豪们的隐秘忧伤

    本书为作者最近几年来关于中国20余位财经人物的深度采访报道的主题合集,其中大多数采访对象都为国内知名企业家和财富人物。所有报道均已在国内相关媒体刊发,此次合集出版时,在原有采访报道的基础上,作者又添加了采访手记,对所涉人物及企业进行了独到的点评。本书所涉人物,无论个人财富,还是公众知名度等,均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书不同于其他相关财经人物图书,除了对他们创业历程等的描述之外,更多关注这些人物的人生观、归属感等精神层面,分析和刻画了在整个中国社会处于转型背景下这些财经人物表现出的思想特征和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杀人咒

    杀人咒

    民国十四年,再普通不过的年份。史书永远不会记载,在这一年里,华夏大地有五万人卒于心肌梗死,他们死因相同、死相一样,且都死于人为。而害死他们的人,就是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鼓妞儿

    大鼓妞儿

    天资聪慧的山东女孩林雪梅随乡亲三伏逃荒流落北平,幸得被人们称作大鼓妞儿的女艺人靳大红相帮,引荐至“北弦王”金三省门下学唱大鼓。很快即学有所成,按照行内的规矩,艺徒头一次卖艺必须到妓院演唱,金三省带她来到八大胡同,“赏春楼”里的所见所闻令她大为震惊,妓女们与大鼓艺人供奉的竟然是相同的神祗,并亲眼见证了前辈章红宝的沦落,近距离地接触到了日本人。白丫头为生活所迫,每日去妓院“串邪钵”。德晓峰借债务逼娶白丫头,其父老贵贪恋钱财,昧着良心把亲生闺女推进了火坑。金三省女儿金盈儿认日本人中村做了干爹,权倾一时。为了摘取“鼓选”的桂冠,先是力图毁坏竞争者的嗓子,此计不成又勾结日军将一干同行抓去了河南……
  • 你好公主殿下

    你好公主殿下

    偶然相遇,美丽邂逅。――题记一次以外的相遇,命运将两个原本没有任何交集的人捆绑在一起。女主秋歌大大咧咧的性格受不了男主赵靖鹏身边女人的种种陷害,意欲逃出升天,怎奈坑男专业坑人30多年,试问秋歌又怎么能出其左右?在一段段纠缠中并差点赔上性命,男主舍身相救,原来一路都是哪坑男在为之披荆斩棘。剧情一:‘’喂,我为什么就不能出去旅行?你无权限制我的人身自由。‘’某女愤怒大吼。‘’我说了,跟我一起才能去。‘’某男头也不抬的回答。‘’我有手有脚,这么大个人了,还能丢了不成?‘’‘’说得好像没丢过似的‘’‘’……‘’剧情二:‘’你是不是该解释一下这个是什么意思?‘’某男拿着手机,朋友圈里面赫然一个醒目的图片挂在那里。‘’呃……有什么事吗?啊,突然想起我很忙,我先走了‘’‘’站住‘’某男小宇宙已爆发……
  • tfboys陪你青葱到白发

    tfboys陪你青葱到白发

    幼时玩伴,埋下情果她却毫不知情中学分班,遇见大哥一见钟情,情定终生爱情蜜果,倾然绽放但是,世事难料姐妹背叛,好友分离学业不顺,爱情枯萎被逼无奈,远离故土这份爱情的结局,究竟如何...
  • 恋爱曲线

    恋爱曲线

    虽然这是一本叫做恋爱曲线的书,但是书的内容并不令人感到温暖和雀跃。整体的感觉阴晦、诡异。原来人在产生了复仇情绪会有那么多奇怪的点子,人类真是又复杂又有趣。而疯女人和她的狗却几乎是本书里最为温暖的存在了。他们没有那么深刻的复仇之心,也许是因为疯了,反而显得单纯。
  • 不平则鸣(中华美德)

    不平则鸣(中华美德)

    本书稿是从中华美德故事中,撷取具有不平则鸣的典型事例,从立志发奋等方面述说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以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滋养青少年心灵的成长。
  • EXO之以爱为名的寂寥

    EXO之以爱为名的寂寥

    【如果我没有遇到你们该多好,如果当初没有出国留学的话我的生活会不会好点】--心语【苏心语你明明一直只是一个替身,明明我们离婚了,为什么我还会在乎你的生活过得怎么样】--鹿晗【遇见你是我的幸运,尽管我想带给你不是你想要的】--艺兴【遇见你的第一面我好想就那么容易的爱上你了,心语,可是让你爱上我却好难】--灿烈【其实接近你只不过是一场戏,可是我却偏偏动了情】--伯贤...............................
  • 初恋为你做过的那些傻事

    初恋为你做过的那些傻事

    18岁的安小桃,喜欢上了19岁的陈子晧,曾经说好一辈子,可毕业以后,他们却还是分开。看似走到了尽头,却有人并不甘心。曾经以为天长地久的情事,在青春里一发酵,却成了兵荒马乱的年少悲歌……忠诚与异心、恪守与遗弃、坚持与逃避,还有年少轻狂时我们为彼此做过的傻事,青春半痛半痒,那么大声的在荒地上喧嚣,最后却将那句“你好我好”的誓言沉寂到无人知晓。
  • 杀戮禁忌

    杀戮禁忌

    杀戮:轮回千年,吾只想待在他(她)身边,让我能呵护他(她).禁忌:天下之大,任吾游,潇洒快活。可惜那不肖之徒!(QQ群:453062608。希望你们能进来聊聊,万分感谢!)
  • 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

    一个来自西北的贫困女孩,来到一个足以令她应接不暇的地方,一切要重来,是一次开始,也是一次了结,带着一路风尘,一路悲喜。(本篇已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