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7400000021

第21章 第二次人生的开篇之作(2)

凋零季节的野花

我知道这一带的山野上,什么地方有最美的花。我不告诉任何人。

一个星期日的早晨,干校连队假日,我“死鬼作乐”,一个人去采花。秋天的山野上,千百种花已经凋谢了,幸而还有不下几十种野菊花。我走向一个不常有人去的荒寂的山丘,在萎萎莽莽开始显出败相的灌木丛之中,远远地就嗅到了浓郁的清香,立刻看见了繁星般的菊花。就像仰望夜空时,乍一看只三三两两稀稀疏疏的星,但是定睛细看,啊,那么多,简直像星海。秋天山野上的菊花也是如此,只要你深深的垂下头看,越瞅越多:蓝的、黄的、绿的、紫的,五光十色,闪闪烁烁,正像满天明亮的星。

菊花是山野上一年之中最后的花。深秋,它们不怕夜雾侵蚀,冷霜狂风也摧不败它们。当村口那几株高人云霄的枫树遮天蔽日的红叶,在几次秋风中凋零殆尽的时候,这些微不足道的长久匍匐在枫树下面的野菊,却傲然地默默地开着小小的花朵,它们开始拥有了天空。

在几个山丘上,我踏遍了丛莽,手掌被荆棘划了许多伤痕,冒出了血珠。我采了几种蓝色的野菊,有深蓝如湖水的,有淡蓝如晴天的;还采了几株金黄的,那么晶亮,那么高贵,细长的花瓣,形成一圈阳光。白菊花又那么素净,紫菊花格外地别致。花,正像人一般,都有各自的风度与性格。

当我在一片灌木林里寻觅,突然远远地望见了一穗一穗的红玛瑙般的珠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地吸人灵魂,我狂欢地奔向它。它叫什么名字我可不知道,是密集的圆粒的果实,却又奇妙地显出了花朵似的风姿。我猜想,这可能就是《红楼梦》里的绛珠仙草,绛珠,不就是红珠子吗?当然,它曾经一定开过花,但那花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我毫无所知。我有一种奇怪的想法,它的花朵可能是非常平凡的,并不引人注目,多半没有什么芬芳,可是,这种花,往往能默默地结出非常珍贵的果实。我想折几穗,它的茎细长,并没有自卫的利刺,但却异常有韧性,使了很大的劲儿,才折断了它。断口处流出了几滴汁液,竟然也是红色的,十分浓,像人的血,连它的茎叶,也都是红色的。

1973年

桂林的大蟒和老虎

游完七星岩出来,我们三个人已疲惫不堪。通过一段开阔地带,烈日当头,无法躲藏,人真像在蒸笼里被蒸得半熟。好容易走到一个有点树阴的地方。一进入荫凉,立即得救似地想坐下来。正好,有两个长条石凳。两个当地孩子在树阴里默默地玩蛐蛐,可怜的小动物,圈在一个很精致的竹器里,头顶头地在争斗噬咬。四周静得昏昏欲睡。

在我们的斜对面是桂林的动物园,同伴小卢毕竟比我和方君有生气,提出往里面去看看。我说桂林可能有大蟒,倒该去见识一下。或许因为无聊之故,三个人真的走向动物园。没有一丝风,还没走人动物园,已经后悔了。可是小卢似乎很有兴趣,我与学究方君只好奉陪。我想起庐山动物园,见过几只会说人话的鹦鹉,对着游人直叫:“斗私批修!”“XXX万岁!”还有一只满脸胡须、面庞圆胖而红润的大猴子,别开生面,看了还觉得没有虚度时间。我断定桂林地处亚热带,理应有一些可看的动物。

动物园里简直没有几个人。不出所料,先见到了蟒,在一些小屋子里蜷缩着,一动不动,乍一看,还以为是一堆灰暗的泥土,既无美感,又引不起什么趣味。我用石子对它们接连打击几下,那蟒还是颓然不动,真正是堆泥土。只好向它们告别。

在空旷而寂寞的园内,艰难地走了一段路,看到前面有个牌子,上写一个宇:虎。真找到个有生气的动物!于是我们振作起精神,去看这只桂林的虎。走近一看,确实在铁栅栏里面,卧着一只斑斓大虫,看去很美,真希望它睁开眼睛。

等侯很久,大虫却纹丝不动。我们三个不约而同喊了几声,希望惊醒这只昏睡的大虫,毫无反应。性急的我踏趟地敲了几下铁栅栏,仍不见动静。我扔下几块石子,希望它睁开疲惫而灰暗无光的眼睛,立起身来,在栅栏里走动走动,听一声凄厉的虎啸。那愤怒的啸叫即使是冲着我们而发的,也无妨,只要能把这只昏沉沉的天地惊醒过来。但它不但不动一下,而且索性把头背转过去,不再看我们一眼了。我们在炎炎的阳光下熬不住了,那老虎把四只蹄腿舒舒服服伸开,挥动华丽的长尾巴,撵走几只苍蝇,我感到受了莫大的侮辱。这畜生分明在撵我们走!

正打算走开,我无意中看见这间狭窄的虎屋的水泥墙壁上,有几个长长圆圆的深坑,显然是这只老虎在早先什么时候,用它的利爪抓的,或者是用虎牙咬的.深坑的四周,染着斑斑点点的变成紫黑色的血迹,仿佛一首绝命诗题写在墙壁上。再仔细看看那四只虎爪,全都是破裂的,是它绝望地在墙壁上抓的。也许虎爪是管理员剪掉的,就说不清了。不过我不大相信有谁竟然忍心地把虎爪剪掉,还有虎的牙。难怪虎如此地憎恶人!

当我们离开桂林动物园,这只虎,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是:一只残破的虎……然而又是多么令人感佩的一匹不甘寂闷的困兽,一个在命运面前顽抗到底的生灵,它一直背着我们,用钢鞭似的尾巴一挥一扫地要撵我们走开。我羞愧得无地自容。

那几条盘曲的泥土似的大蟒,本来没有给我留下深的印象,当我们匆匆地离开动物园,路经大蟒时,不愿再瞧它们一眼,而它们也始终没有看看我们这三个落荒而去的游人。大蟒一样地憎恶人,我不得不这么想。

1973年6月

我与石头的情谊

生人走进我的陋室,首先看到的是书,老真不少。坐定了,举目扫视一圈儿,立即又会发现在案头和书橱里,有许多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石头,被供在很显眼的地方。书,石头,再加上我,就大体上形成了我的生存境况。这则小文主要说的是石头,我不说,深沉到极点的石头自己不会说。它们有的如北京城旧王府门口的石狮子,雄踞在《托尔斯泰文集》和(鲁迅全集》的前面。有的如大山一般耸立,紧紧靠着梵高的自画像冷人惊异的是,石头粗犷的纹路竟然与梵高的笔触非常的相似,二者仿佛有着某种血缘。有一块石头,还用精致的木盘托着。但仔细端详一番过后,在这么多的石头之中,却找不到一块配称作工艺品的,从形态到色泽全是些未经洗磨打光的天然石,通体裸露着不驯的野性。有的你去摸摸,会扎疼手。来访我的人之中(大半是写诗的)有几位望望石头,又望望我,困惑不解,问;“为什么如此尊重这些石头?”我笑笑不作回答,生怕越解释越使人感到玄乎,我已经有过两回教训了。但是人家向得既诚恳又有道理,不应当回避才是.因此过后心里总惭愧不安。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写这则小文的缘由。这一回能不能说明白也不敢说。因此讲述我与石头的不同寻常的情谊,真有点像讲解一首诗的创作过程,我最怕讲,从来讲不清楚。我对一位诗人这么说,他一下子顿悟了我与石头之间的奥秘。我和他快活地笑了好一阵子。只有谈诗才能如此心领神会。

不知大家读过贾平凹的散文《丑石》没有,我的这些石头乍一看,比贾平凹商州老家门口的那块“丑石”还要丑。

贾平凹写的那块“丑石”,实际上是从天上降落下来的陨石,不要看它黑黝黝的,它曾经补过天,在茫茫宇宙间发过光和热,本是天体神圣的一部分。贾平凹会曲曲弯弯地写文章,写成一块具有异相的伟大的“丑石”。要是说我的这些石头“丑”,我也决不会同意,但它们确实没有一块补过天,在天上发过光和热。它们大都来自地下深渊,那里比没有黎明的黑夜还黑得深黑得沉。也许仅仅由于我和石头有着这种共同的命运,我们才相遇。如果它们在天上,我在地下,我只能仰望它们。如果我在天上,它们在地下,而且被埋得很深,我们哪里能相遇?我们能相遇,这只能说是天造地设的缘分。

有不少年头,我抗不过天大的厄运,又妄想时刻冲破深深的窒闷,几乎如梦游人一样天天寻求心灵的慰藉。人世间难以获得的珍贵的情谊,居然在大自然中领受到了,于是我有了另一个属于心灵的隐秘而广阔的世界。鹰和它悲壮的一生,树和它神圣而高尚的根,囚笼中虎的不羁的灵魂,如暗夜闪电般绚丽的蚯蚓的血,还有此刻仍与我朝夕与共的这些石头……它们在那些漫长而困厄的岁月中拯救过我,赐予我超人的力量。在我的心目中,它们几乎是神圣的存在。对它们的感念之情,我写过不少的诗篇,只有对沉默的石头还没有赞誉过它们的美德。

我的第一块石头是在深深的地层下闪现的。在湖北古云梦泽服劳役时,有一次在炎炎的阳光下翻土,面前突然出现一块鹅黄色的石头,我弯下腰身,捧起了它,它比一般石头重得多,我用裸身的热汗攘净了它,它像被唤醒睁开眼睛似的闪射出凝重而深情的光芒。一位古典文学专家把它接过手,掂了又掂,摩挲了又摩挲,还用舌尖舐舐,对我说:“你找到块宝贝,多半是田黄,不过打磨起来极难。它在地下至少埋没了几万年了。”他又说:“可以断成石料,打磨成最名贵的图章石。”我为什么要伤害它,把它肢解为图章?不能,决不能!应当保存它完美的形象,也可以说是一个经神圣的土地孕育而成的诗的意象。并不是因专家鉴定这块石头才突然变得珍贵起来,我从地下遇到它的那个瞬间就感到它的灵性。偌大的一片未开垦的荒地,全是椿色的胶泥,为什么只发现这一块石头,它怎么能经受了几万年的深埋而没有化为泥土?我带回宿舍后,藏在枕边,夜里常常摩挲它,搁在额头,沁凉沁凉的,仿佛有一股清莹的泉水浸润着我燥热的肌体。我曾试图写一首诗,但没有写成.只记得想写它三个高洁的品性:第一,它坚硬,经得住埋没,抗得住腐化;第二,它沉默,耐得住寂寞;第三,它心中聚着不灭的火,遇到打击,能灿然进发出来。这块石头(就是托在木盘里的)给了我很大的智慧和力量。我从此学会了石头的沉默,发现沉默是最坚固的语言,沉默是最深远的境界。如卡夫卡所说,一个人或许能逃得过歌声(还有诅咒),但绝逃不出捕捉不到的沉默,沉默是一个没有尽头的世界。

近十年来,我天南地北跑了不少地方,也许是我与有灵性的石头有了缘分,又不断地相遇。1986年的夏天,在天山南麓古轮台国的茫茫的戈壁上,我被远远的一束亮光所吸引,我向它直奔过去,以为不过百十来米远,但跑了又跑,总是可望而不可即,好像在梦境中奔跑。跑了好远好远,才接近了它。原以为它一定是个很大的发光体,也许是戈壁上常见的雪白完整的人的头盖骨,也许是一只古代的箭镞,但到得那里,什么也没有找到。亮光如梦似的消失了,我不相信这是幻觉。于是我在那里徘徊了好久,终于发现了它。

在灰茫茫的戈壁上,它也像一只眼睛突然睁开望着我。我跪了下来,用双手把它捧起。哦!老天爷,这又是一块多么奇异的石头!我相信它正是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歌颂过的太阳石。它的颜色包含了太阳的全部色谱。真是无独有偶,田黄可断为石章,而这块太阳彩石,一位地质学家对我说:“经过加工,它能成为耀眼的宝石,镶嵌在帝王的冠冕上也一点不逊色。”它为什么一定要去装饰皇冠呢?我把它供在《托尔斯泰文集》的前面。也就是那次天山之行,在塔克拉玛干大抄漠,我找到了一块名副其实的“丑石”,它好像是从一个山峰上撕下来的,整体呈深灰色,但一经水浸洗过,才发现它是多种颜色的玛瑙或玉凝结成的。它不是补过天的陨石,也不属于哪个山峰,它多半是千万年之前从地底下喷出来的地火的结晶。我走过三山五岳,见过火山岩,可没有见过如此瑰丽的来自地心的火的结晶。从它的神态,我懂得了诗应有的原生形态:具有地火的不灭的光焰。

近几年,我在黑龙江里摸到几块玛瑙,在蓬莱附近潜到海水里捞起一块带血影的洁白的石头,还有遥远的伊犁河里采到几粒小小的星星石,夜里会发光。1986年秋,在玉门关西的黑戈壁上,我带回一片黯黑的有麻点的石头,我非常地珍视它,因为五百多年前我的一位先祖战死在这一带,骨殖就埋在黑戈壁的深处,他的魂灵不会想到竟有一个后人来凭吊他。童年时在老家我见过一口剑,是这位战死者托人捎回家乡的,这剑是见过血的,剑刃发黯,颜色与我带回来的石头相似,引起我许多的遐想。日后说不定能写成一首诗。

关于与我有情谊的石头的来历和各自的品性,就草草地记下这些苦涩的文字。我没有曹雪芹那块通灵的石头,敷演不出一段段故事。我的这些未经打磨的石头,只保留历史的真实和我对它们的感念。它们虽没有补天的荣耀,却使一颗平凡的有创伤的心灵,因有它们的默默的抚慰而获得了抗争命运的勇气。因此,石头和书成为我的书斋的神圣的存在,成为我生活和生命的亲密的伴侣,直到死。

谈谈我的土气

几分钟前,突然地想写这则小文:谈谈我的土气。今天中午,又一次读汪曾棋的水滋滋的散文《我的家乡》,也许是我的生命缺水,引发出了一点心灵的感应,谈不上是来了什么灵感。

有一个外国女作家问汪曾棋,他的小说为什么总写到水,而且即使不写水的作品,读起来也有水的感觉。汪曾祺回答她说,这是因为他生长在水乡的原故;水不仅影响了他的性格,也影响了他的作品的风格。问得好,答得也明白。

同类推荐
  •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这本书,不是游记、游说、传说的故事,它没有误导我们视线,没有欺负我们嗅觉触不到的地方。闭目中的享受,喧闹都市中的教堂,袅袅炊烟的轻叙,我们会忘记滚滚红尘中的繁杂,脚步停止在商贩的吆喝和行人步履间来思想她给我们创造的意境。故事中有无数个说法,你会笑、叹,会流泪、感慨。杨银娣给我们展示人生的一番又一番的通悟。
  •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文选

    瞿秋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这本《瞿秋白选集》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收入瞿秋白散文、杂文、文论和政论代表作,文本上详加勘订。对于读者了解瞿秋白的人和文都大有助益。
  •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重点课题。通过对清代最初的几位讲求今文经学经学家经学思想的分析,力图对今文经学的兴起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说明清代今文经学不是一开始就完全只讲公羊学,也不是仅讲今文经学,而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今文经学逐步被重视,《公羊》学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三科九旨日益为人们所关切。
  •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2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第2卷)

    《大湘西系列作品集(共4册)(精)》由李康学所著,这部汇集李康学数十年文学创作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地区历史文化集大成之作。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地区留下的印记,拾掇民族地区传奇的历史;客观评价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并用散文笔调创作游记美文,把武陵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描绘得惟妙惟肖。
  •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即《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
热门推荐
  • 玫瑰念珠

    玫瑰念珠

    本书是旅奥美术史学者李述鸿的随笔集,主要为美术评论。内容包括艺术杂谈、咀嚼文化、看画说话、看电影四大部分。作者李述鸿纵谈古今,既有美术经典作品赏析,又有对国内外美术界状况的独特评论。读者可以看图说话,直接面对大师经典,详细了解这些作品的来龙去脉和美术史地位。
  • 一世狂骄

    一世狂骄

    会透视,但他不是流氓。会泡妞,可那不是花心。这是一场由奇遇而造就的香艳旅途。看吊丝逆袭,恣意花丛,霸艳都市!
  • 窗外明月楼非楼

    窗外明月楼非楼

    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浅白深红画不如,是花是鱼两不知。我模仿师兄侧身睡觉的习惯,入梦。梦境之中朵朵桃花鱼,那干净透明的水母带着一颗红色的心无忧无虑的漂浮于广阔的海洋之中,俨然一幅如梦似幻的美景。一条可爱的白蛇闯进我的梦境,在断桥之上,她化身为人,与一翩翩男子缠绵于桥上。我双膝跪拜于断桥之后,祈求断桥不断。只是断桥依旧是断桥,在没断之前,它就已被命名断桥。
  •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慈悲是一种爱,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对尘世间一草一木的爱。本书源于贤宗法师的人生体悟、修行心得以及讲学录,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两个特色,一是“向下”,法师分享给我们的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生活的智慧;二是“缓慢”,句句通俗易懂,紧贴内心,读来依依不舍。
  • 第108年的初恋

    第108年的初恋

    这个春天,学生们禁止进入「旧校舍」——也就是我。这是无可奈何的,但我这是感到寂寞,所以,有个少年潜入探险时,我实在非常开心。不过,由于在他碰上危险时,我都忍不住出手相助,让他误会我是幽灵,所以他决定每天都要去「旧校舍」搜索幽灵……怎么办呀?我已经不能再跟人类有所瓜葛了!
  • 天机本纪

    天机本纪

    君临万国,秉统天机。天由我定,我代天行之。比起君临天下,我更喜欢群雄逐鹿的过程。年仅17岁的天机阁主如是说。本文无CP,搞笑欢乐多,主角天然黑神吐槽。
  • 爱情絮语之激情青春

    爱情絮语之激情青春

    我们的青春,是个性张扬的年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是情感之花盛开的季节,是爱情横冲直撞的时候。青春的我们在梦想里编织一个有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然后,在现实中寻找一个可以寄托爱情的白马王子,我们为这个“王子”写日记,写情书,送礼物,做傻事,我们的激情,就在那样的懵懂的岁月里忽然燃烧,再随后,慢慢成灰烬……
  • 神之浩劫之浩劫将至

    神之浩劫之浩劫将至

    神,是宇宙的第一批生灵,他们由混沌孕育,并开辟了宇宙。神的力量,来源于混沌中心的晶体,以及围绕于晶体的自然元素。但是混沌晶体的每一次周期性的衰竭和重生,都会产生与一次浩劫。每当浩劫来临,众神们要么被吞噬,要么变得乖戾而相互攻杀。后来众神创造人类,因为他们发现人类的信奉能增加他们的力量,从而使神族减少对晶体能量的依赖。每当末日浩劫来时,人类世界也不能遭遇幸免—火山爆发、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都会侵袭着地球。为了增强人类对自己的信仰,神散居在各地,用自己的神力来保护人类渡过自然灾害,成为人类文明的保护者。人们崇拜着神,并且从来都认为,对神的崇拜是理所当然的。
  • 绯闻天后进化史

    绯闻天后进化史

    这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的悲催穿越生活记事;这是一个相当于‘小白’的新星,一步步跌跌撞撞走到事业巅峰的影星的故事……
  • 浴血焚天

    浴血焚天

    一场旷世大战过后,刚刚晋级的修罗神不抵八名神的围攻,最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自爆一途,却意外的被一道灰色能量保护住最后一丝灵魂,进入到了一个未知大陆。本以为可以获得重生的他却悲惨的发现自己竟然成了一名婴儿的手中玩物。而获得了神力的赵飞羽,身在异界,又会有什么样神奇的遭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