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7400000009

第9章 命运的档案之二(2)

4月12日

致陈思(1951年3月8日,沈阳)

陈思:

很久未读到你的信。听吴平说你下厂工作,但也应该写信来。太懒了不好。徐放来沈一趟,关于北京朋友们的消息谈得不少。你最近写了些什么东西?诗写得多吗?我在北京《人民日报》读者之页上读到你的《工会的儿子》一文,很高兴,写得很精小细致,但描写太客观,过分着重叙述,主人公的内在感情没有透出来。因此,文章的情绪谈些,感人的力量不雄厚。我个人有个看法,写任何作品(诗尤其重要)仅仅反映现实是不够的,要创造与推动现实才成,要跨过现实一步,马雅可夫斯基是坚持这一原则的。就是说,不要局限在现实的细节的描写里,那会变成自然主义。当然你这篇东西是好的,但有这一偏向。我认为你的思想和工作上也一样存在这个缺点,突击跨越的干劲弱,而你的情感很热,但并不集中,因此,不够猛烈。你的思想倒是走在行动的前头,我有这点感觉。希望你在生活工作与写作上,应实实在在注意到这点。你最近不正在搞恋爱吗?

我很关心你这问题。我真诚地希望你成功,不要拖长,因为看你几次的失败了,其实都是由于上述缺点所致。实践战斗的劲儿差,容易陷于纷乱的情感里,失去果断突进的力量。思想上真诚与诚实,如不能贯彻到实践里提高与发展,那么真诚与成熟,还是虚的,不实在的。你这次的爱情问题,应该力避此点,要解决了才算成功,不要再多情的恋了一顿,弄得心情动荡,结果影响了自己的进步。干脆果断,解决问题。不只是看你怎样深思熟虑,而且看你怎样英勇的行动。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产生信心,思想只是一个起点。

我这样写,不知道对不对?但我是经过这十年对你的感受得到的这点体会,恐怕在世界上,了解你这样长久与亲近的人并不多。当然,你有才能、智慧,有做一个诗人或文艺评论家的条件,但你缺乏思想上与行动上的魄力,什么感受你都在思想上体会到,而且很细致,但在行动上你却比人少走了一步。注意这一点!我的老朋友,尤其你这次恋爱问题。我再不愿看见你的半途而废的毛病。你写诗也是如此。比如你从前写了十个美丽的题目,但你一首诗没写成,对吗?也许现在已克服了这点。这和干事情一样。

我最近正在写两首长诗,共约二千五百行一三千行。

第一首(一千五百行)已大致修改好,正抄写。短诗没写,好像情感深人到历史深处了。来信吧,给我提点意见。《彩色的生活》我喜爱,比《祖国》好。因为这里有一个真诚的生命。看到的血伤与痛苦是我的,也是千万人的,也能看到我的挣扎和成长。它是我历史上美好的一段。我现在还能从这个诗集吸取不少力量。

我的情况,徐放知道。来信。把恋爱问题也谈谈。

1951年3月8日

致陈思(1952年2月?日,沈阳)

陈思:

去年12月25日写的信,昨晚才读到,太慢,大概是因为我们搬家无法投递而延误了的。吴平这半个月又没写信,十分纳闷,不知出了啥岔子。读过信以后,才舒展了。

吴平这次生产,又提前了半个多月,孩子一定很瘦弱的。希望你得空常去看看她,同时可以帮忙她处理一些必要的家事。劝她多吃几只老母鸡,订牛奶喝,不要太穷酸,自己身体不好,孩子身体就不会好的,这是最典型有机联系了。我总不放心她这一点,对自己太苛刻。

大约在去年12月28日,我寄吴平(交大)一卷诗稿,共六百五十行,七首。内有一长诗《塔》。我已函告孝鹤去取,送徐放处。但不知结果如何?这一次的诗,我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但还不太满意,比上次的或许要完整和浑厚些。

你和徐放研究修改一下吧!我最近总想在写诗方面要创造些什么,总想写些短小精练的、真实纯朴的抒情诗,就如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出现了的那些感人的短诗,把大的革命旋律和个人感情的脉动相融合,更高的凝结起来。在自己的斗争过程中,反映出整个时代斗争的风貌来。中国现在正缺少这种纯真的诗。我是想用苦功夫创造一些诗。但我知道,并不见得能够写成功。

但无论如何,在真实的工作生活中,在改造自己的过程中,同时改造与提高自己的诗。一些人是把它分开的。诗人,一定是真实与勇敢的人,诗才能感动人。道理很平凡,谁都能讲通,但做到却实在不易。

我这次寄去的信,你可询问吴平,也许孝鹤已取走,稿子如果修改,以后请你替我抄一清稿,把原稿存吴平处。不知道你有无时间,好好修改修改。这些诗,希望能发表。人民文艺、人民文学或其他较严肃的报刊,能发几篇算几篇。

从前我是无意把诗送《人民文学》的,如投去,也不会登不出来的。发表总比不发表力量大些。在群众中考验诗,比咱们几个人的力量大啊!

这两次寄的诗,尽量发表,最后,你们可以编成集。有办法出版更好。但亦不必太急。我想,以后还能写出较好诗来的。如出版困难,即过一个时期再说。写得更多些,可多选拔些。“沙里澄金”,当然希望一字就是“块金”,但不成块,亦起码是一粒“金沙”才成。

把你的意见(对这次七首诗)写给我。

你最近写了些什么?不能不写,抓紧一分一秒钟的时间,一粒金,即是金,不写,这些金粒会顺流(生活之流)而下,变得无影无迹。写一点算一点。不怕写不成功,不好,慢慢写好,写诗,也是一种劳动,不写,就要生疏了,退化了,不能说没有时间,或心情不集中,真要有诗,无论如何,是可以凝结成诗的。尽管这是很困难的,需要有魄力才成。

徐放那首《为了祖国,为了孩子》,前边很空,但后边还是抓住了真实的东西,比起他以前的诗(《野狼湾》)是一个转进,当然,一下就全好,那还不行,但读到这首诗,也是一种喜悦。有了生机,有了力量。总的说,是一首诗。

1952年2月

致苏金伞、青勃(1980年12月27日,北京)

金伞、青勃二兄:

久未通讯,常常思念你们。读了二位不少诗,给我莫大的鞭策与欣慰。总想写点与中原有关的诗,寄给(奔流》,一直没有写出来。这两年,我只能“反刍”,把在五七干校笔记本中记下的许多草稿整理出来,那五年流放生活是难忘的。

我自小生长在农村,因此到了湖北咸宁之后,一下子就觉得回返到大地母亲的怀抱。我陆续整理了十几首,不算好,笔意非常呆滞,许多流动的诗情,一旦落笔到纸上,就凝固了起来。《诗刊》那三首不好。最近在《文汇增刊》第七期有一小集诗(《山野小集》)稍稍深入了一些。金伞离京时劝我大量寄诗到报刊,我只能几首几首地,甚至一首一首地寄出去。写得较慢,只能在深夜挣扎着写写。明年一月号的《艺丛》(湖北)可能刊用我的一首较长的诗,全诗不完整,有几节我倒是倾注了不少心血的。明年一月号的《长安》也有两首。我向二位汇报,说明我没有忘记了二位去年文代会期间给我的鼓励。你们看过这些粗陋生涩的东西后,有些什么感觉,盼告知一二。我还寄了一些诗给别的刊物,说是用,但已有几个月还没有动静。我知道,我的诗的情调可能有些陈旧了,人家不欣赏。但我很固执,还是唱自己的歌。

青勃在《北方文学》赠我的诗,我昨天看到,诗写得清新,我读了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想到了往事,想到了许多战友。青勃在解放之前就曾“悼念”过我,那篇文章我是1950年看到的。我深深感激老友对我的关心。让我领情之余,努力写点诗来酬答青勃。青勃的诗,近来我看了不少,风格清丽可喜,不像一个年近半百、历尽沧桑的人写的,这种感觉十分强烈,青勃的诗,纯净如小溪流。我的诗,从来没有纯净过,尽管显得奔腾,却总是浑浊不清。

绿原与我应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倡议,选编了一本1955年“分子”们的诗,共二十人(阿垅、鲁藜、彭燕郊、孙钿、冀访、杜谷、胡征、绿原、曾卓、芦甸、徐放、牛汉、朱健、鲁煤(牧青)、钟瑄、朱谷怀、罗洛、化铁、方然、郑思),选集名《白色花》,凡人千行,每人作品之前附了简历。说是年底之前发稿,明年5月可能出书。这是落实政策的意思。我与绿原花了三四个月才弄了出来,但仍然不满意。这20人是定成了“分子”的。有些老前辈的诗没有选,我们不能把他们拉到这个并不光彩的行列之中,直到如今仍有人咒骂我们。

书前有绿原写的序文,《当代》要发。这本诗选,可能会起点作用,至少能告诉年轻人,四十年代也还是有不少人写过诗的。现在有人是不承认四十年代的。我与青勃是四十年代初开始发表诗的(青勃或许比我早几年)。

真想自己弄一个“诗丛”,但没有出版社敢答应。没有自己的一个诗阵地,写起来常常是不紧张的,有了一个阵地会催人逼人的。

河南文艺界似乎有几分沉周(我的印象可能主观),我经常到出版社资料室看《奔流》,编得并不算差,也有好诗文。但总还感到不如另几个省的刊物。邻省湖北就好一点。西安也可以。河南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在作怪。

金伞的诗选,我几次催刘岚山,他说等等再安排,不会不出的。但时间拖得太久了。我还要不断地催他。最近出了公刘的诗选,叫作《离离原上草》,我觉得编得庞杂,良莠不齐,其实还不如少选点。你们如能来京,真想深谈深谈诗歌创作上的问题。

再谈致

著安

牛汉1980年12月27日夜

致姚锦(1981年6月13日,北京)

姚锦同志:

你好!来信及克异同志的悼词和追悼会情况的文章,收到的当天就请纪朵带给老徐。我以为应当写些悼词里没有写到的重要事迹。克异同志是东北几千万人民的坚贞的优秀的儿子,他的一生,没有辱没那片浸透了血和泪的广阔的大地,他没有辜负庄严的历史。他的战友,他的朋友,将永远在心里记着他的憨厚而壮实的形象。他是一个有深厚潜力的、聚集了很大的才华的坚强的生命。在近二三十年中,他在极大的苦闷与压抑中,从没有放下自己的笔。他的才华终于突破了冷冰冰的地壳。他留给我们的作品,肯定会得到广大读者的赞美。他的生命还在发热发光,他的生命还在他的作品中搏动。

我真想不到克异同志这么突然这么静静地离开了人间。他自己没有一点准备,朋友们也没有任何预感,他是活活地劳累而死去的,仿佛让一阵旋风吹熄他的生命。

今天下午办公室里只有两个人,比较安静。我想起不久之前,克异就坐在这里——我现在写信的书桌边,跟我谈了近两个小时,那可能是他临终之前的最后的社会活动了。

他进办公室之后,有点发喘,第一句话是:“你这里可真难找,找了好半天。”我让他坐下,正好我刚刚泡好了一杯茶,很酽,是一个朋友送我的安徽绿茶,清淡可口,克异接连呷了好几口,等他休息了一会之后,我俩几乎是头顶头地低声谈了起来,那天办公室里人较多,我们的声音不敢过大。他谈了改稿的情形,说改得很艰苦,环境不好,前不久青年出版社有人(行政方面的)在屋里大声说话,“还不搬走”?等于逐客,但是出版社领导说没有那个意思。但他心里是非常难过的,写一部稿子,这么难啊!随后,我跟他商量,如果那里住不了,我给文学出版社领导谈谈,把他接过来,他说第二部可以考虑给人文。看来青年的编辑对改稿子没有太大的帮助,想不到一块儿。但他是个忠厚人,不能不讲信用,不能决然把稿子抽出来,那太不讲人情了。我同意他这种态度。他说还有一部写杨靖宇的小说,稿子在广州。我说希望他把这部稿子给人文,我好有理由向领导提出弄一间房子的事(克异一走,我就立刻找江秉祥,让他们赶快找韦君宜)。他们第二天就找了,主要是找一间可住一家人的房子,据我知道,行政部门已经在设法。通县有,我说不行,只能在北京城里。他还谈到我的一个老朋友——张羽,是我先问他认不认识这个老青年出版社的人,克异说认得,于是他又谈了一些张羽受迫害的事情,还谈到肖也牧平反的问题。我跟他都非常气愤。肖也牧是个作家,从小在解放区,有什么大问题?!青年分了两派,他慨叹了一阵,说:“这种斗争真可怕!”他为那些无辜的作家抱屈,鸣不平。他是个具有正义感的人。后来又谈到我的复查问题。我送他到外面,下楼时,他对我说(在办公室里不好谈),“真想不到,我的档案里装了许多黑材料,说我是国际间谍,这个黑锅我背了半辈子”。我说赶快找《工人日报》去,让他们说清楚,不能马马虎虎,看来,他这个人太憨厚太单纯了,他活了半个多世纪,经过了那么多斗争、运动,还不知道那些黑材料会给子女亲属带来什么灾难!我说这问题可不能听之任之,自己不催,他们很可能不管。我送他到南小街口,又聊了一阵,他腋下夹着我送他的《新文学史料》第三辑,慢慢地横过马路,我记得当时还想到,克异的头发那么长了,不去理一下,他也不嫌热?还有,他在南小街口,大大地夸奖了你们的女儿,说她十二岁就独立生活,照顾全家人,非常懂事,坚强,这些年,如果没有这个女儿,生活更不堪设想。他说女儿到广州教学去了。他深深地感激你们的女儿!

希望《历史的回声》在你的努力下,全部改好。《杨靖宇》那部稿子你如能改出来,就交给人文,我早已跟出版社讲过了。为了纪念克异,他的作品应当全部设法印出来。

同类推荐
  • 乡情

    乡情

    隆德是块文脉旺盛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活跃着一批文化艺人,崔继鹏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的这本散文集读后让人回味无穷,质朴、厚重的文字,充满灵性的歌唱,清醒的理性思维,鲜明的生活气息,构成了本书特色。
  • 生死乾坤扇

    生死乾坤扇

    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一座绚丽的文学宝库,珍藏着浩如烟海的内容健康、纯朴乐观、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学瑰宝。它植根于民间,融幽黙、风趣、机智、巧合等元素于一体,以其通俗易懂上口易记而得以广泛流传。它源远流长,在某种程度上,它给正史以弥补,给名著的孕育奉献了营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基本上都是先有零散传说而后成书。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以扬善惩恶为主,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并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如果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平淡……
  •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母亲,她的儿子走过了漫漫12年对抗艾滋之旅。自从1983年孩子确诊之后,她便加入了刚刚起步的休斯顿艾滋病基金会。在本书里,她讲述了自己帮助他人的故事,以及做这些事情时,她是如何怀抱着希望,想要找到一种方式,应对自己无可避免的厄运。当然了,正如您将在本书中读到的,没人能够做好准备,接受如此巨大的打击。本书记叙了作者看护独子和其他无数艾滋病患者时,自身得到的成长。就连她的志愿者同伴们都不堪这种恶疾带来的重负,更加深切地体现了那种绝望和悲伤。 本书出版后仅5个月,作者就于2008年5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难度图书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
  •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精品文学书系)

    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精品文学书系)

    对中学生来说,选择好读书种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今中外的图书浩如烟海,如何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如何选择那些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增加自己思想的深度,是每个处于这一阶段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李超主编的《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正是帮助您解决这一难题,为您指明了一条简捷的途径
热门推荐
  • 刀锋若有梦

    刀锋若有梦

    离梦,它是刀的名字。关于刀的传说是流传在后世的,现在它只不过是一把普通的刀。取名的人,是一个火一般的女子。若有人要问她为何要给刀取这样的名字,她总能带着一种热情与信心,微笑地告诉你:“当它出现时,你的梦想已不再遥远。因为它总能在绝望中带给你希望!”
  • 星际时代的争霸

    星际时代的争霸

    茫茫星空、谁主争伐,少年的热血逆天争伐,机甲战士、、
  • 诡异羊皮纸

    诡异羊皮纸

    一个曾经衣食无忧的败家富二代,在全球金融海啸之后家庭开始衰败,他老爸经不住精神的压力一下卧床不起,仅一个月之后便告别了这个繁华又充满了残酷的人间。老爸临死前只给他留下了一张羊皮纸,对他说这是张藏宝图。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需找。四年后他才发现自己活的突然没意义,没价值了。跟一帮有同感的同事开始踏上了危险的寻宝之路。来证实自己活的不是那么的没有意义,在第一次准备寻宝的过程中他们就发现,这好像不简单的是一张藏宝图,它好像记录的是几个古墓的信息……
  • 我的玛雅新娘

    我的玛雅新娘

    侠义为怀的心理医生跟患有心理疾病的神秘玛雅公主的爱情故事!灵隐寺与美洲盗梦家族的巅峰对决!龙族文化和玉米文化的和谐互补!一部别开生面的心理学悬疑著作!各种古怪的匪夷所思的盗梦手法!诡境废墟,莫奈湖畔,八卦奇兵,梦境大屠杀!
  • 太西和禁林

    太西和禁林

    这是一部动物小说;它主要讲述的是一座正在逐渐枯萎的森林里,(好比我们资源正日益匮乏的地球家园)为数不多的动物们艰难维生;而一只外来的黄鼠狼阴谋统治森林,奴役其它动物;小说主人公红猫熊太西和几个小伙伴与黄鼠狼以及巨鼠们斗智斗勇;揭开层层谜雾,克服重重困难,最后打败邪恶拯救森林的故事.
  • 巅峰武尊之成仙之道

    巅峰武尊之成仙之道

    世间大道,皆为巅峰。天有多高,我就要登多高。
  • EXO失忆症患者

    EXO失忆症患者

    提到顾允恩,大家绝对会想到一个词‘怪人’。作为深学院的传奇人物,从最顶尖的班级调到最堕落的班级,在这个学院里只有两个人,她和鹿晗。到底是为什么?她不愿言说。
  • 末世蚊皇

    末世蚊皇

    宅男苏言,末世灵魂附在了一只蚊子身上。然而这不是普通的蚊子,而是一只拥有龙皇血脉的荒古巨蚊!至于是龙哔了蚊子,还是蚊子哔了龙...天赋融合,融尽天下血脉,逆天成神!人吃肉,丧尸为什么不可以吃人?人与丧尸,皆分善恶,末世里没有对与错,只有该做不该做!且看苏言如何与小伙伴们,打怪兽,抗军队,灭丧尸,玩转末世的吧!(第十章以后就变回人类了,蚊子躯体只是作为必杀使用。)
  • 爱情只是过来说再见

    爱情只是过来说再见

    就职于比战场更可怕的跨国企业的白骨精毛晓囡,有一个男神级的男朋友傅加蓝,某一天正在与死党吃饭胡侃的她收到男朋友的来信——前女友要跟他谈谈。所以她再次陷入了不安、挣扎与患得患失的纠结恐慌。回忆从校园走来的这场爱情,她一直是最卑微的那一个,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他全部的深情对别人,看他与挚爱的重逢与离别,将自己快要爆炸的暗恋死死压住。然而毕业后选择了远离的她却得到了与男神在一起的机会,于是毛晓囡不顾一切飞蛾扑火,可是……他的一生之爱却在此时归来了……
  • 今生缘来世续

    今生缘来世续

    她是魔界公主,身份高高在上,可是却得不到她内心所渴望,直到有一天她知道了所有,她不是没有得到,而是早已得到,只是她从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