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7700000008

第8章 走向成熟(5)

1930年5月底,帕斯捷尔纳克又给高尔基写了一封信,请求帮助,他想和全家一起出国。他在信中写道:

“近几年来,我一直想伴妻携子到国外住上一年或一年半。”

他说他想去省亲,他已有近8年的时间没有见到二老了。“自1922年冬天我去过德国之后,再也没有出过国。”他接着写道:

“除了省亲之外,我想到法国或许到英国去一趟,我认为有这个必要。我怕见朋友,如同不敢到您那儿去一样,因为我无法报答这些年来大家对我的厚爱和信任。我对这一点知道得越多,越感到无脸见人,欠人家的情,越感到不幸。显然,我没有能力答谢大家,责任全在于我。但也不止我一人。”

他说,他一拖再拖,无暇实现自己出国的梦想,因为:“我现在正着手写两部作品,一部是诗,一部是小说。”诗,指的是《斯别科托尔斯基》,小说,后来以《中篇小说》为名,在刊物上发表了一个开头。“最近一个时期,我写作很吃力,特别是今年冬天,城市与农村情况相比,城市处于一种无法描述的、毫无道理的优越地位,还让城里人去访问受难的百姓,还要向他们经受的震荡与灾难表示祝贺。直到今冬之前,我认为,不管西方如何吸引我,在我没有完成已开头的作品之前,我哪儿也不去。我以此自慰,把它看成是预付的奖励,因此我才能够坚持下来。”

“如今我感觉到——没有什么值得迷恋的了。什么事也办不成,我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毅力,也许是能力。我做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事,不管怎么拖延也没有用了。不知心中什么东西断了,又不知是何时断的,但发现这一点是前不久的事。我决定不再延期了。如果目前情况还不是彻底的精神崩溃,也许出国能使我有所改变。”帕斯捷尔纳克接着写道,他正在办理出国手续,但立刻意识到,“没有您的保证,我得不到出国的批准。请您帮助——这就是我的要求。”

1930年7月,高尔基从意大利的索伦托给他回了一封信。

“我不会满足您的要求,而且恳切建议您不要办理出国事宜—等一等再说!”高尔基不能满足帕斯捷尔纳克的要求是有原因的:前不久,苏联作家阿纳托里·卡缅斯基(1878~1941)出国到西方去了。他与小说《沙宁》的作者阿尔齐巴舍夫同属于1905。1907年俄国革命失败后,在社会倒退时代的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在俄国流亡者在柏林出版的报纸《方向盘》上发表了一些恶劣至极的文章,还到处做极其庸俗的“报告”。还有一位作家叫弗·阿佐夫跟他一样。这种现象引起苏联国内的警惕。所以高尔基深信,“在一段时间内,难以让文学家出国。某些恶棍干的勾当,要拿正派人来出气,一向如此,如今轮到您了。”高尔基告诉帕斯捷尔纳克说:在这种形势下,政府难以批准他出国。高尔基同时把这一情况写信告诉了雅果达——苏联内务部的重要成员,说帕斯捷尔纳克“意志不坚定”,难免会受到侨民宣传的影响。

卡缅斯基后来回国了,但不久便遭到镇压,几十年后又得到平反。

帕斯捷尔纳克从高尔基那里知道了这种情况之后,便不再申请出国了。

1931年,帕斯捷尔纳克随同一批作家参观访问了正在车里亚宾斯克市兴建的拖拉机厂。回到莫斯科以后曾和高尔基见了一面。这事发生在6月14日上午,帕斯捷尔纳克是意外见到高尔基的。那天,高尔基情绪很好,精神抖擞,对他亲切热情。高尔基主动提到帕斯捷尔纳克写的当时还没有发表的散文体自传《安全保护证》。高尔基读的是手稿,认为写得“有滋有味,有感有情,十分出色”。他还建议把它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这对帕斯捷尔纳克是一个喜讯,可是好景不长。

《安全保护证》发表以后,出乎帕斯捷尔纳克的意料,在国内文学界得到的不是肯定,而是批评,甚至形成了围剿的形势。

塔拉先科夫在1931年12月18日的《文学报》上发表题为《唯心主义的安全保护证》:1932年第5期《星》杂志上发表米勒一布德尼茨卡娅的文章《论帕斯捷尔纳克和里尔克的艺术哲学》,用语尖刻,不讲道理,帕斯捷尔纳克很伤心。

国家文学出版社原来计划将《安全保护证》收入帕斯捷尔纳克散文集,这时又决定把它抽掉。列宁格勒作家出版社原来也打算出版他的文集,这时停出了。这些事,很影响帕斯捷尔纳克的情绪。帕斯捷尔纳克当时的经济状况本来就比较紧张。他的收入只有稿费,而且要养活6口人:他本人,他的第一个妻子卢里耶和他们的儿子,他的第二个妻子季娜伊达和她的两个儿子。没有稿费收入就等于断绝了他的经济来源。他曾指望国家文学出版社和列宁格勒作家出版社出版他的作品,可以保证他在经济上过一段安稳的日子,可以让他继续写他已开了头的长篇小说,如今却不行了。

在他经济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卖掉了中学毕业时得的金质奖章。

帕斯捷尔纳克认为写小说才是他真正的工作,他总想写出真正能表达他的想法的一部“大书”来。当他写作小说的进程受阻时,觉得感情失去依托,十分烦恼。他在写给高尔基的信中说: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幻想写一部小说,它能像盖子似的盖在箱子上,结束我所有未能完成的作品,说完我所有故事情节和各种人的命运。”(见1933年3月4日的信)帕斯捷尔纳克恳求高尔基能否过问他的文集出版一事。高尔基没有直接答复他,但写信把这事告诉了秘书克留奇科夫。高尔基在信中说:“帕斯捷尔纳克埋怨书籍出版局否定了他的《安全保护国——这本书无疑是部文学作品……咳,见鬼了!”然后无可奈何地加了一句:“我们的文学何时才能由精明人来管理呢?”高尔基让克留奇科夫转告帕斯捷尔纳克:等到他回国时再商谈出版他文集的事。

教堂毁了

1931年帕斯捷尔纳克爱上了他的朋友一钢琴家涅高兹的夫人季娜伊达,他把他们的关系告诉了妻子。卢里耶气愤地把帕斯捷尔纳克赶出家门。后来,她为此举感到后悔,认为当时应当争取把帕斯捷尔纳克留在自己身边,而不是把他推走。从那时起,他们的家已名存实亡。

1931年5月5日卢里耶带着儿子又去了柏林。

母子走后,帕斯捷尔纳克便发出一封信给卢里耶:

“我的亲爱的朋友叶尼奇卡!”

“你正在旅途中,明晚我等你的电报。我很惦念你们,这次比以往更甚。”接着他说,他与季娜伊达的接近不会成为他们二人心灵结合的障碍,还说涅高兹夫妇也理解这一点。他劝妻子不要绝望:

“这样做容易遭受特殊的、每个人都知道纯属病态的半疯的悲痛:这种悲痛毫无益处,不会激励创作,为了亲人的光荣而付出我们的性命——这就是它的导向,这就是它所能做到的。这是由于软弱而作出的牺牲。不要把心灵的真理建筑在它的上边……。”

帕斯捷尔纳克期望卢里耶恢复健康之后,可以认真工作,在事业中找到自我。他在信的结尾写道:

“我把你们母子的合影(为护照所摄的照片)贴在我从不离身的里尔克最好的一本书《形象之书》的扉页上了。”

这期间,帕斯捷尔纳克还写了一首充满深情的告别之歌:

不要激动,不要哭泣,不要折磨自己,

不要再劳累已经衰竭的气力。

你是靠山,你是朋友,你是机遇——

占满我的胸膛,活在我的心里。

我对未来的信念,不怕被你认为,

是一派胡言,讲得天花乱坠,不着边际。

如今我们砍断的不是生命,不是联结的心——

而是相互的自欺。

甩掉窝囊废害病时的忧郁,。

面向开阔的清新空气!

大自然像是寄给你的一封信,

又像是我的兄弟,我的手臂。

像展开信纸似的把它展开,

和茫茫视野进行通信,

你要战胜纠缠不休的劳顿,

你要像阿尔卑斯山那样高谈阔论。

当你站在巴伐利亚如镜的湖面上

周围是山峦顶峰,粗壮的山脊,到那时你会相信我不是爱说空话的人。

也没有准备见势奉献甜言蜜语。

祝你一路平安。一路平安。我们的联系。

我们的荣誉——并不在家庭里。

你将会用另一种眼光观察一切——

像一株向阳光茁长的幼苗挺直身躯。

欧洲正在经历经济危机。

卢里耶原想去法国投奔她的老师法里克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公婆知道儿子与儿媳之间发生了矛盾,对卢里耶和孙子表现了格外的关心。但家庭的矛盾只能由他们自己去解决。卢里耶带着儿子在国外生活了不到一年,又返回莫斯科。那一天,公婆二人含着眼泪冒着细雨,把儿媳和孙子送上了火车。

卢里耶在莫斯科经历了家庭的悲剧。

年轻的共和国处于大破大立的过程中。苏联政府下令清除一些教堂,包括炸毁莫斯科最大的救世主基督大教堂。这个教堂正对着帕斯捷尔纳克的家。窗户全部被震碎。卢里耶脚踏着满地的破碎玻璃,想到的是他们破碎的家。

帕斯捷尔纳克与卢里耶正式办了离婚手续。卢里耶搬到特维尔林阴路“赫尔岑之家”的院里,那儿是作家联盟的宿舍。卢里耶带着儿子住进一个小单元。她把住宅收拾得十分舒适优美,但无法消除内心的痛苦。她把全部女性的爱投注在儿子的教育事业上。

帕斯捷尔纳克与卢里耶在一起生活了10年,从1921年底到1931年春。

他们的离异要怪罪双方,同时又难以责备任何一方。二人都是艺术家,都想摆脱家务的累赘,谁也不肯让步,事业心胜过爱情。两个人生活在一个棚顶下,但两颗心没有长到一起,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很多人关心她,给予她极大道德与精神支持,如女雕塑家萨拉列别捷娃(后来,帕斯捷尔纳克墓碑上的凹浮雕肖像就出自这位女性之手)。卢里耶作为画家积极从事创作,但展出机会不多,有的作品被人收购。她曾为装甲部队指挥官们画过肖像,准备出版画集。在大清洗年代,她画的人中不少人遭到镇压,编成画集的希望也成了泡影。当时苏联美术界领导人只提倡现实主义的美术作品,她的画风受到排斥。她本人也被美协开除会籍。

她的心渐渐凉了。

同类推荐
  • 共和国将军:黄克诚

    共和国将军:黄克诚

    本书为《共和国将军》丛书之一种,丛书依托中国军事科学研究院,以大量第一手的文献并采访当事人以及知情人,以中央的文件精神,作出科学与正确的舆论导向。本书以黄克诚关键经历、典型战役为叙述重点,考虑黄克诚性格与魅力,在严格遵循历史史实的情况下,采用大量的历史图片与文献图片,体现黄克诚光辉又平凡的一生。
  •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在蒙古灭夏、灭金和伐宋的动荡年代里,忽必烈已从十二岁长到二十七岁。在这段时间里,忽必烈是否也参加了灭夏灭金和伐宋的战争,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1252年忽必烈初次被任命为方面军统帅时,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天才,说明在此之前,忽必烈不但掌握各种武艺,且精通军事指挥知识,并有很高的指挥艺术。
  • 井冈英豪

    井冈英豪

    为了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继承井冈山的优良革命传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将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使广大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中记写的英烈,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优秀代表,他们多数是共青团员,他们的事迹生动而又壮烈。本书的出版,不仅能充实井冈山斗争历史读物的内容,而且成为广大青年特别是广大学生的一份精神食粮。
  • 伤心的政治:袁世凯的宦海残局

    伤心的政治:袁世凯的宦海残局

    写史,最难的是写人。历史是人折腾出来的,说史,即使是单纯的大事记,也免不了有人在里面,不能把人和事剥离开。但是,现在做历史的,往往见事不见人,写来写去,干巴巴的,就那么点事儿,里面当然有人,但是人都“事儿”化了,没血没肉没性情。说实在的,不是写史的人不想写人,一边是多年的积习难改,一边是写人也的确有难度。
  • 酒井法子中毒

    酒井法子中毒

    酒井法子15岁出道,纵横歌坛影坛和电视界、广告界,在崇尚洛丽塔少女风的日本一口气红了20多年,是不多见的人气明星。法子30岁步入婚姻,38岁传出吸毒丑闻,形象一落千丈,日本艺能界更是一鼓作气置之死地的强硬态度拒绝原谅她。酒井法子为何得不到同情?
热门推荐
  • 混在都市的保安

    混在都市的保安

    一位好人,一位流氓,张明在红尘之中怎样走出自己的帝皇之路为了自己,为了国家,更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流氓的最高境界是潇洒,是风流,是热血,是个男人的话这里有你想要的寻找的一切东西。做保安要做到,想踩谁就才谁,无耻也好,霸道也好,都要无愧于自己……
  •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exo一生一世

    exo一生一世

    命运的枷锁紧紧相扣,我们的生活也将走入尽头,一切的一切仿佛如梦般虚幻,或许醒来之后就是地狱深渊...【此文是BG文,黑粉和对此类文敏感者慎入,琪琪的QQ:825407255】【群号:282385327
  • 醉卧沙场

    醉卧沙场

    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历朝历代的热血男儿都有一个从军报国的青春梦想,有兴趣有耐心想了解真实的军营,想走近真实军人的朋友跟着我一起回忆那段军旅生活吧,尽管咱也很难做到完全的真实,很多地方也得扯上一扯虚个构侃个大山什么的也得来个高于生活,但我会尽量的还原真实,完整的奉献真诚,虚构而不瞎编。来吧,朋友,与我共同回到那段铁血的岁月吧,用句部队的老话:弟兄们,跟我上……
  • 意念道

    意念道

    “你没钱没权没长相!”林海看着眼前那曾经心爱的人儿,心碎了,可是,他却笑了...他的笑,是那么的苦涩...他低着头,失魂落魄的走在午夜的街道上,根本就没注意到他身后跟着的几个混混。他倒下了...在他闭眼的瞬间,看到了令他不敢置信的一个苗条身影,就在站那几个混混的身后,他看到了她眼中的那绝情的冷漠...
  • 期冀

    期冀

    我,即使只是一个阴暗的刺客,也要用我的刀说话!
  • 幻兽战魂

    幻兽战魂

    宇宙中,还存在着一颗和地球相似的星球,在这颗星球上,孕育了人类和幻兽,成为幻兽大师是每一个人的梦想。一个热血少年,走上了幻兽大师的路……决战时刻,远古幻兽被释放,他们又等人如何拯救洪荒呢?第四元世界开启,又会有哪些冒险呢?……
  • 裂天神王

    裂天神王

    凭借神秘功法,逆天改命,夺舍重生,身负血海深仇,一步一杀,成就至尊神王!
  • 安然于你

    安然于你

    当初沈安安追苏然的时候,苏然就知道。完了。而在几年后拿了红本本的沈安安和思范聊天时,思范问:“你是不是觉得嫁了个好人?”“不,嫁了个死人。”“……”“你是不是觉得苏然是一个斯文的人?““嘛,斯文败类。”“……”于是,苏然从一旁窜出来,无辜的说:“你是不是想找个小白脸?”“是!”从此,苏然就被沈安安吃死了。
  • 猫灵镜魅

    猫灵镜魅

    离奇的跳楼自杀引起一连串灵异事件。屡屡出现的非正常死亡,镜子里的谋杀,怪异的野猫,小孩的失踪尸变,不明原因的精神失常。将主人公逼上了绝境,幕后到底是什么力量操控着这一切,没有特殊能力的几个主人公面临这一切,又将如何?他们用坚毅的信心追查下去,真象却更为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