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41700000014

第14章 母校执教鞭(2)

在上海地院时,倪徵只是个推事,并无行政职务,他只负责审案。在重庆地院,可就不那么单纯了。他上任之前,重庆地院为避日军轰炸,在附近的乡下设立了临时办公处。他上任时,虽然大部分已迁回城里,但最大且最为复杂的民事庭和大量的档案卷宗等仍然放在乡下。身为院长,倪徵不得不城里、乡下两头奔波。法院编制不断扩充,但原办公房屋被其他机关占去了一半,法院几无栖身之处,又无经费、土地可供扩建,各部门不得不挤缩在一起,条件艰苦,人员又时有怨言。这些都需要院长从中协调。

最让倪徵头疼,也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人脉和人情。重庆是战时首都,高官权贵、富商巨贾集中于此。法院的许多案子,总是免不了被人情所干扰。比如,有一次,一位立法院的职员的儿子因车祸身亡。这原本是一件普通的交通肇事案。然而,该职员却拿着立法院院长的信找到法院,要求见倪徵院长,请求将肇事司机处以死刑,根本不把法律放在眼里。因为按照法律条文,司机只是驾车不慎,属过失而已,无论如何也不构成死刑。倪徵一再要求他通过律师,按照正常程序申诉,但他却仍然纠缠不清。对这样的人,这样的无理要求,倪徵只能不见、不理。

至于一些高官对某些案子指手画脚,或者明为提出建议,实为命令法院按照他们的希望进行判决的情况就更加数不胜数,也让倪徵疲于应付。时间的延续,也累积了别人对倪徵的正直的不满。但是,他又不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的人。他知道他的行为是会得罪人的,但他一贯的为人又不允许他违背自己的良心和处事原则。那段时间,他感觉心累。

与此同时,法院内部的人事纠纷等等,也需要他这个院长操心。比如,共住一处房屋的两家人家,为生活琐事争吵不休,也要闹到院长那里,逼着院长明断是非。再比如,从各地迁来重庆的亲朋好友,以及拐着弯儿找来的亲朋好友的亲朋好友,推荐的、自荐的,要求在法院谋个职位。院长办公室常常人满为患,令人烦不胜烦。

倪徵是个安静的人,也是个追求安静的人,他哪里受得了如此嘈杂、混乱又庸俗的生活环境。他是个内向的人,平常话不多,他又哪里受得了絮絮叨叨、口沫飞溅的生活状况。他是个研究者,不是个调解人;他是个学者,不是个杂工。而在他看来,所谓院长,不过是个事无巨细的杂工而已。他不能胜任,他只有辞职。

如果说就任重庆地院院长这段时间,有什么可以值得回味的话,倪徵一定会说,那就是他参与审判了取消领事裁判权之后的第一个涉外案件。原本像重庆地院这样的较大的法院,院长是不兼办案件的,但因为那个案子的特殊性,所以院长亲自出庭。除此,倪徵对重庆地院院长之职一无留恋。

辞职也花了一些功夫和时间,直到1944年秋,才终获批准。此时,倪徵在院长的位子上,已经“熬”了一年半多。

离开重庆地院,倪徵如愿回到位于歇马乡小湾的司法行政部任参事之职。“真是如释重负,越发感觉蜀乡风味有独特之处。”事后,倪徵这样说。置身于空气清新的山野之中,无论是在假日登山,还是夜宿山中小庙,无不让倪徵感到神清气爽,自觉犹如闲云野鹤,逍遥自在极了。

参事一职,主要负责法律咨询工作。就倪徵的背景,他被要求主管外事。这样的研究工作,又是涉外的,自然是很适合他的。

有过这次的当官经历,倪徵是无论如何也不愿再去进行第二次尝试了。

3.不肯去台湾

倪徵还有一个不愿意当官的理由,那就更不能说了,特别是在谢冠生的面前,那就是对国民党政府、国民党官员认识后的大失望。

就东京审判而言,如此涉及国家民族利益的大事,政府却淡然处之,起初以为“那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不予重视,只应盟军总部的要求,派梅汝璈去当法官,派向哲浚去当检察官,却什么准备也没有。当审判进入异常困难阶段,倪徵他们在国内艰苦地找寻证据,又准备北上东北时,政府却忙于与共产党作战,根本无暇顾及审判之事。

从东京回国,倪徵和向哲浚即去南京司法行政部,向谢冠生报告审判全部过程和最后结果。虽然国内媒体已经报道了审判结果,但按照程序,如此重大事件理应由负责人向哲浚作出一份详细的书面报告,并应同时向外交部提出报告。然而此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平津已被解放军包围,淮海战役已经打响,南京人心惶惶,政府没有心思去接受东京审判的报告。幸好司法行政部部长谢冠生还比较关心,外交部却早已无人负责此事了。书面报告,当然就免了,能够有谢冠生听听口头报告,已属难得了。

这些都令倪徵失望。当然,他的失望并非是因为政府对他们个人努力的漠视,更是由此而产生的对政府执政能力的怀疑。

有很长时间,倪徵都是在司法行政部这样的政府机关工作,而且还当过重庆地院院长,见惯了国民党官员中的贪官污吏。抗战胜利后,他虽然去英美考察,又去东京参加审判,一直未在国内,但也听说了“接收大员”的种种恶行。他们气焰嚣张,到处掠夺,被人们称为“五子登科”(即房子、车子、女子、金子、票子)。解放战争后期,政府发行金圆券,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中华大地,一片混乱。官员们只顾忙着自己的出路,搬运自家的物资。倪徵从东京回国之前,曾用两大木箱装运了数以百计的法庭审判记录本、书状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分别寄往上海高等法院和南京司法行政部。然而,如此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料,却统统丢失,没有留下一页一纸。

失望,失望,大失望之下,倪徵怎么可能会去做官。他说他已应东吴之聘,也并非完全是借口,他的确很想回学校教书。相对而言,学校还算是一方净土,教师还是较为干净纯洁的职业。他热爱学校,热爱教师这个称呼,热爱教书这份职业。

说来也奇怪,除了倪徵、向哲浚,其他参加东京审判的工作人员,也无一回到南京或去台湾。如法官梅汝璈,原被任命继任谢冠生的司法行政部部长之职,但他辞而不就,从东京直接前往香港。解放后从香港北上北京,出任新中国外交部顾问。法官秘书杨寿林回上海,在外国语学院教书。检察组成员中,高文彬到上海海运学院当教授。周锡卿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当教授。张培德历任几处外国语学院教授。裘劭恒曾任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顾问及上海外贸学院院长。刘子健自东京直接去了美国,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和东亚研究所所长。后来补充的四位检察顾问,倪徵回东吴,吴学义回中央大学,鄂森、桂裕重拾律师职业。

随着国共两党胜负渐渐分明,把许多人推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1949年初,面临去或留的抉择,倪徵不免有些犹豫。从内心深处来说,他不想去台湾,他对国民党不信任。但是,他对共产党毕竟不了解。当时,有关共产党的不利传闻,时常会刮进他的耳朵,撞击着他的耳膜。比如,说苏北一带解放区内,因斗争土豪劣绅,许多好人也被连累。又说共产党得势后,必定会清算曾经在国民党政府中供职的人员,特别要清理旧司法体制下的司法人员等等。

倪徵的许多亲朋故友,竭力劝说他走,原因是他在国民党时期虽没有做过高官,受过厚禄,但也毕竟在旧司法界度过了十五六个春秋。再说,他的一些亲友,也都是国民党中的显赫人物。他们不但力劝,更积极地为倪徵一家四口买好了去台湾的船票。

亲朋们的劝说,的确并非没有道理,但倪徵却有他自己的想法。虽然他对共产党不了解,但他对自己的历史、对自己的思想、对自己这么多年来所做过的工作,是清楚的。首先,他一直以“清官”自励,他也的确是清官。无论在江苏二分院、上海特区地方法院,还是在重庆地方法院,他没有徇私枉法、贪污受贿行为。其次,在收回领事裁判权,对东京审判这些涉外法律事务中,他对国家和民族是有贡献的。再者,他不但没有做过对不起共产党的事,甚至对共产党人是同情的。

从倪徵的性格来说,他不是个动辄思变的人。自他1906年出生,也经历过几番时代变迁:清政府覆灭,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社会的每次动荡并非涉及每一个人。作为普通人,无论哪朝哪代,生活如常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他们要做的,只是去适应而已。

他的想法、他的决定,得到了夫人张凤桢的理解,也得到了老岳父的支持。

在那样一个人心惶惶、思变又怕变的极其复杂环境下,尽管像倪徵一样已经做好留下准备的民主人士还有不少,但是大家的心情仍不免有些忐忑。他们需要有一个倾诉和交流的场所,释放自己的心情,也希望借助外界力量坚定自己的信念。于是,东吴的一些校友,常在陕西南路的一个小公寓里聚会,还神秘地设计了一个名为“稷社”的暗号。这个点子是倪徵的东吴同学李文杰和王艮仲想出来的。经李文杰的介绍,倪徵也不时光顾这个“秀才清谈之所”,与大家交流对时局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憧憬。

倪徵为了避免他的不走可能引来当局对他的怀疑与可能招致的迫害,他对外的说法是,老岳父年龄大了,舍不得离开家乡;老岳父的健康状况不佳,暂时不易远行,只能留在原地等等。很巧妙,也很自然地,他们一家人在上海迎来了解放。

同类推荐
  • 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本书对朱元璋的政治谋略进行研究,包括出身布衣篇、霸王出世篇、建功立业篇、建立明朝篇、巩固江山篇、政体改革篇、依法治国篇、教化德治篇、反腐倡廉篇、安居乐业篇。
  • 小布什传

    小布什传

    年青时叛逆、放荡不羁,成家后笃信宗教、是个有责任感的好男人,就任总统后,果敢发起两场对外战争,成为21世纪美国仅次于林肯的最伟大总统,离任时却被目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这就是小布什,一个独特、充满争议的总统!一个一生富于戏剧化转折的总统!
  • 赵之谦传

    赵之谦传

    本书主要介绍赵之谦这位晚清艺术怪杰的传奇一生。他才思敏捷,具有艺术、军事、行政多方面才干,无论他的作品或他所编辑的《仰视干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影响力都极为可观。他曲折离奇的一生,更富于传奇性。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世界上名人千千万万 出“名”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新发明、新理论造福于人类而英名远播、流芳百世;有的因地位显耀、政绩卓著、战功赫赫而威震四海、世人敬仰;有的则因暴殄、反动而臭名昭著、遗臭万年 等等 不一而足。
热门推荐
  • 人一生要知道的博弈学全集

    人一生要知道的博弈学全集

    本书用博弈的眼光解释我们一生中的各类问题,包括职业生活、人际交往、爱情、婚姻、投资活动、时间管理等等。
  • 二妹

    二妹

    二妹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从小就受到母亲的虐待和姐妹的歧视......在妹妹和姐姐还有母亲相继离世之后,她一个人孤单的踏上了一个人的人生旅途......
  • 经典古诗文800句新解

    经典古诗文800句新解

    本书共收录中国历史上经典古诗、词、文800句,并将其分为生命真谛、修身养性、求知治学、感情世界、养生舰体五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若干小专题,每句均有译文和新颖的解析。书中还收录了温家宝总理自2003年起在不同场合的公开讲话、讲演引用的部分古诗词文名句,并加以详细说明。
  • 兽神恋

    兽神恋

    异能行者,兽神,魔族在大陆生存了几千年,三界没有太多来往,可是魔族开始躁动,想要统治大陆。4个兽神女孩偷跑出来,却在异能界意外遇见未婚夫!?运气那么差?还被威胁回去?
  • 始于初秋的喜欢

    始于初秋的喜欢

    暗恋、明恋、喜欢、男神这简单的八字四词是几乎每个女生在青春都会有的最美好而又难忘记忆的关键词。作为青春期女生的零也毫不例外,在初三这年一个高个子男生猛地走进了零的青春,成为零青春乐章中最灵动的一颗音符。就这样,零开始了她青春的第一次倒追男神!
  • 复仇日

    复仇日

    一个是天性纯良的少年;一个是作恶多端的霸主;一个在东方无忧无虑的成长着;一个在西方酒池肉林的堕落着;跨越千里大洋,他们最终相遇;他要荣归故里,迎娶他梦中的女孩;他要毁天灭地,全力向这个世界复仇;"我是天神的使者,听我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这样一个故事......"
  • 绝代女琴师:舞清歌

    绝代女琴师:舞清歌

    异世重生,她不过是司徒家有名无实的六小姐。为了达成当初的约定,她不惜学习那人的琴技。琴弦一拨,伤人三分,琴曲一落,必取一人性命。古代豪门的司徒家,为求上位处处暗流涌动,甚至不惜毁人根基。皇室子弟,郡王之子,江湖侠客,不知何因聚首琴灵山庄,将本就浑浊不堪的水搅乱,更是令那蠢动的杀机渐渐浮出水面。是功成名就,或是功败垂成,又或是另一场波诡云涌的风云再现……
  • 初夏的半分钟

    初夏的半分钟

    最好的爱情,必然有遗憾。那遗憾化作余音袅袅,长留心上。最凄美的爱,不必呼天抢地,只是相顾无言。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追寻爱情,然后发现,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最浪漫的爱是得不到的。最浪漫的情话,是当哪个已经跟你分了手的人打电话来问:"你好吗?"你稀松平常地回答:"我很好。"而其实你还爱着他,你一点也不好。男人伪装坚强,只是害怕被女人发现他软弱。女人伪装幸福,只是害怕被男人发现她伤心。
  • 和尚命桃花运

    和尚命桃花运

    老婆偷人又怎么样?既然上天注定他是天生的和尚命,他又有什么资格去在乎人世间红尘中的恩恩怨怨?和尚命又能怎么样?既然命中注定他孤寡无情,可为什么桃花依旧为他朵朵开?命中注定又能怎样?谁说不能逆天改命?
  • 奋斗的飞跃(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奋斗的飞跃(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21世纪的青少年面临着生存能力、毒品、艾滋病、创新潜能、环保意识、意志力培养、独立自主、文学修养、良好习惯、心理健康、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我管理、安全保护等考验!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时,此套书为你明确前进的方向;当你陷于痛苦煎熬时,此套书为你补足勇气去战胜一切困难;当你迷失自我时,此套书将为你制定振作精神的计划。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勇敢去爱,有足够的坚强去宽容,有足够的度量去为别人的快乐而高兴,有足够的睿智去理解充溢于我们身边的爱,那么我们便可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此套书是一套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的励志精品集。每次读起,字里行间对我们的灵魂是一种很好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