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42400000015

第15章 潜心著述(3)

清史研究所建成后,有了明确的工作方向,因为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纂修大型清史。但是浩瀚三百年,谈何容易呢!在郭影秋的关心和指导下,作为学术领头人,戴逸深思熟虑,有着战略家的治史眼光。戴逸深感,做学问需要发扬“坐冷板凳”的精神,清史领域需要研究耕耘,要有志于把清史研究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同时,戴逸提倡“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他设想把编纂清史前期工程化整为零,分期分批完成清史的不同部件,以待日后组装。路遥知马力,这需要研究所的同仁拧成一股绳,争取在几年内拿出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考虑到当时还没有一部系统、完整而篇幅适中的清史著作,戴逸向郭影秋建议,不妨先编写一部简本,以便梳理清朝三百年的发展线索,探讨其中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大型清史的研究提纲。戴逸的这个想法与郭影秋不谋而合,这样就开始了《简明清史》的写作。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清代史,和当代中国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民族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大都是由清朝演化、延伸而来。要了解当代中国的国情,就离不开对清史的深刻把握和科学分析。因而,研究清史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早在解放初期,戴逸在专注于革命史专业研究的同时,攻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使他笃信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历史研究的科学理论。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有可能理解清代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剧而复杂的历史演变,才有可能认识当时各阶级、各派系产生的经济基础以及它们思想和行为的真实原因,才有可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不被历史的迷雾所困惑。这是写作《简明清史》的前提及指导思想。

戴逸领衔主编《简明清史》,组织清史研究所的生力军,开始着手《简明清史》的编写。面对浩如烟海的清史资料,需要沉下心来,以铁棒磨成针的非凡勇气,进行搜集、整理,进行必要的排比、考证和诠释,这是研究者必须承担的一项艰巨任务。然而,长时期以来史学界对于清史的研究十分薄弱,因受时代的限制和个人的局限,尚未能以唯物史观作指导,在研究范围方面也比较偏窄,或局限在某一领域,但其贡献和成就都嘉惠后学,为当代的清史研究起着先驱的作用。戴逸充分吸收这些前辈们的学术成果,又沐浴时代精神,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唯物史观。同时,他借鉴了当下大批经过整理出版的各种新鲜史料。戴逸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同时,考虑和研究了清史涉及的很多问题,逐步廓清历史的脉络,认识其本来的面貌。

面对一沓沓送审的稿子,戴逸戴着老花眼镜,逐章、逐节甚至逐句进行修改。稿子上红笔圈圈画画,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有的几乎重新写定。笔记层层叠叠,草稿堆积如山,朴素的办公室里,戴逸终日埋头伏案,甚至东方吐白。从当年解放区华北大学培训结束之际,填写表格时在志愿一栏里写下“历史研究”四个字至今,倏忽已经30多年了。这些年来,戴逸在行使着自己对国家、对历史、对自己的承诺,这承诺在命运的风雨中闪闪发光,永不言悔。岁月的风霜虽然爬上了额头和双鬓,却深邃了史学家的双眼,透过层峦叠嶂的历史迷雾,思绪追溯到满族的先世和满族的兴起,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对有清一代的历史进行条分缕析的梳理。

80年代初,《简明清史》第一册、第二册先后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6章、72万字,是国内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清史专著,不仅全面系统地叙述了清朝从兴起、发展、繁盛以至鸦片战争前中衰的历史,而且对经济发展、阶级关系、边疆统一战争、农民起义、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等加以重点阐述,书中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学术观点。《简明清史》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丰富典型的史料,较为广阔的视野,构建了清史体系,成为专业人士、历史爱好者等的必备书籍。这部书前后花费7年时间,凝聚着戴逸的无穷心血,他终日临窗伏案的身影化为书香缕缕,

使其成为一部研究清代历史的权威性著作。《简明清史》出版后,被国家教委指定为大学文科教材,还先后被评为国家教委的全国优秀教材,并荣获北京市第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吴玉章优秀教材奖,且多次重印,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简明清史》第一册、第二册封面《简明清史》对于促进清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推动和开拓清史的教学与研究起了很好的作用。这也是戴逸的第三部代表作。

对此,年过半百的历史学家有着深远的思索:

这上下三百年,包含着多少人物和史事,兴衰隆替,悲欢离合,胜败斗争,升沉起伏。中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近现代,从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国家,有众多的经验教训可供汲取,有无穷的哲理遐想可以反思。我成天和这段历史打交道,研究它,熟悉它,热爱它,把全部身心都奉献给它。有时感到,我和这段历史如此贴近,我们今天的社会问题,大千世界中林林总总的复杂情态,追根溯源,几乎都可以在清史中看到它的根苗。要了解今天的中国,认识国情,清史是必需的、不可缺少的知识。有时,我又感到和这段历史相距如此遥远,它纷纭复杂,深奥多变,使人难以揣摸,给人留下了众多的重大疑团。中国社会的发展何以落在西方国家后面?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何以如此坎坷曲折?中国在近几个世纪内达到了怎样的历史伟绩,又丧失了哪些历史机遇?中国有没有走一条更加便捷、畅通道路的可能?历史学家们寻遍资料,搜索枯肠,但尚没有得出一致感到满意的结论。岁月流逝,历史学家将探索下去,探索这一斯芬克司之谜。戴逸:《我的学术生涯》,《皓首学术随笔·戴逸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9—190页。

这一“斯芬克司之谜”,令戴逸痴迷执著,一路耕耘,从不停息。戴逸用7年时间主编《简明清史》,摸清了清代历史的主要线索,同时主编了《清代人物传稿》(下编)。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个人因素的偶然性相作用,就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因此,历史研究必然要对一个个人物进行具体的研究。如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其《史记》详尽地记载了许多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开创了纪传体例。其后有二十四史,内中绝大部分都是人物的传记,为各个时期、各种人物的大量生动丰富的记录。历史学家的职责,正是研究历史人物个人的生活经历、言论行事和品格特征等,因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剖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的历史。在清代历史的舞台上,活跃着很多人物,纵观下来恰如一场生动无比的历史剧。帷幕拉开,有的是时代的先锋,为历史的航船掌舵;有的刚强不屈,甘为国家和民族而献身;有的矢志革新,以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为己任;有的独具创新精神,造福后代;也有的卑鄙肮脏,成为历史的小丑和民族的罪人……作为史学家,正是要通过为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列传,记述和研究人物的经历、行事、思想、贡献以及品德、才能、趣味等等,才能给世人启发及借鉴,从中透视有清一代的历史。

1987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戴逸的带领下,研究组同仁在汗牛充栋的清人传记中,吸收精华、剔除糟粕,所收人物的时间,起于努尔哈赤在东北兴起,止于辛亥革命、清朝覆亡,网罗和记述这三百多年间比较重要的各方面人物约2000人左右,篇幅暂定20卷。全书分为上、下两编,齐头并进,分别出版。这部人物传稿,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原则,力求真实地、公正地反映历史人物,做到“求实”和“存真”,秉笔直书,言必有据,还历史人物以本来的面貌。同时以文词的优美、记述的生动取胜,使其成为优秀的历史传记。

清史研究所的同仁们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非常了解这位满头银丝、极具亲和力的当家人。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大家谨慎从事,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工协作,与众多的、各方面的专家一起来参加编写,共同构筑、绘制这一漫长、丰富而绚丽多姿的清代历史人物的画廊。80年代中期以后,戴逸又把研究重点转向清代边疆开发及乾隆时代,其后又主持编写《清通鉴》、《清史编年》、《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等重要著作。戴逸以饱满的精神,笔耕不辍,走向历史的纵深之处。

同类推荐
  • 忍辱膑足:孙膑

    忍辱膑足:孙膑

    孙膑是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位身残志坚、独步千古的著名军事家。他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子孙,因受奸人所害,膝盖骨被剔掉,造成了终身残废,所以被人们称为孙膑。后来孙膑逃回齐国担任齐国的军师。在齐、魏争雄的过程中,他指挥齐军取得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大捷,使齐国成为东方强国。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忍辱膑足:孙膑》展现了孙膑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经历残酷刑罚,曲折坚毅的一生。
  • 尼采(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尼采(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844年10月25日凌晨 在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洛肯镇 一个小男孩呱呱堕地了 这个小男孩是卡尔夫妇婚后的第一个儿子。看到他可爱的脸蛋和圆滚滚的四肢 夫妇俩心中充满了喜悦。
  •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是一本历史题材的人物传记图书,古今中外的十几个女人是《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的主角。 俗话说,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这本《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中的主角都是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的杰出人物。她们征服的不是普通男人,而是世界上的翘楚,男人中的精英,她们是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她们性格迥异,追求不一,用的手段也是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他们将女性优势发挥到妙不可言的境地,她们同样可以在历史舞台上争取到耀眼的一席之地。
  • 张寒晖传

    张寒晖传

    一九六四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心下,《松花江上》等和张寒晖的另一首歌曲曾被采用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这是作曲家的巨大光荣。
  • 川岛芳子传

    川岛芳子传

    在她被战争和命运捉弄的一生里,有多少人被她诱惑?多少人被她毒害?又有多少人情愿被她诱惑?多少人甘愿被她毒害?又有多少秘密,多少精彩的故事伴随着这个可叹、可悲、或恨、可耻的川岛芳子呢? 本书全面介绍了川岛芳子这位“格格间谍”如何从一个王室公主变身为东洋谍花的心路历程,也从大的横断面勾勒了这位间谍的斑斑劣迹和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末路人生。
热门推荐
  • 老乌哲学

    老乌哲学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远古基地异界神

    远古基地异界神

    展语望,体内传承了宇宙中不可预知的神祗血脉,回到永恒大陆的地球人……仲裁基地,至强的创造基地,来自于上一个宇宙时代的最后遗产……也许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与整个异界相抗衡,但当二者相遇时,必将横扫整个大陆!!!仲裁基地属于魔法文明,基本不会出现热兵器,请放心阅读。————————————分割线—————————————QQ群启动:111204994一日两更,有保障~~~~~~~~未归真挚的求一下票票和收藏~~~~~
  • 宝莲圣体

    宝莲圣体

    他,一介凡人,毫无灵根潜质,如何踏足修仙;他,机缘巧合,获得宝莲塑体,使身体可感天地之灵气。然,到底是宝莲寄宿于他,还是他寄宿于宝莲。他,究竟是一介凡人还是修仙之人。塑体莲花是何来历,竟可逆天改命。自身异变是福是祸?是从此踏足长生大道,还是徒做他人嫁衣?他的命运将如何运转.......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迷失之城

    迷失之城

    岁月浩如烟海,秘密深邃静默。灵魂在光明天国,信仰在黑暗地狱。探秘解惑的道路,或许艰难危险,或许恐惧无奈。让我们找到它、触摸它、破解它、撕碎它!21世纪,大二学生吴晨因为家传怀表卷入一个阴谋,被迫走上了一条冒险解密的道路。
  • 风洗尘埃

    风洗尘埃

    公元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位,南诏皇舜化在这场篡权之争中死去,王妃阿伊在蒙禹诏的保护下带着四岁的女儿和几个月大的皇子逃出皇宫......
  • 和你同居的日子

    和你同居的日子

    比起穿越文,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比起总裁文,没有高调炫耀的爱情;比起校园文,没有天真浪漫的爱情故事。人总是在成熟之后才学会念旧,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如能抓住幸福,哪怕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她在一起,才是享受生活的真谛!
  • 官戏

    官戏

    自古文人高入仕,红袍乌纱肥肠肚。唱念做打终成器,酒精宦海逢官戏。奈何,奈何。锦衣怎遮虚日,红颜绿酒呈似。佛中自陈百年修缘之义。万花丛中唯有一枝独秀。怎渡?到头来原是空头白梦。
  • 青霜之是命

    青霜之是命

    是命?由命?既然不是那便打破这命!只手破空,滴泪憾地!万千世界,诸族林立,在这个天才横飞的年代。少年自离城而出,携灭世赎罪君狐闯向了无边的苍茫大地。青霜为剑,剑破虚空,以着鲜血染红了星辰,用尽了一生最后的鲜血点燃了人族的希望。赤子心,亘古难灭。这是一名少年成长到青年之后保僵守土,维护“族”之尊严的故事,同样也是这名少年和一只小狐逐渐成长的故事。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小主驾到

    小主驾到

    一场灾变,让一个年仅15岁的花季少女消失在了一个世界。穿越到了另一个并不属于她的世界,在这个世界她成了一位郡主。她经常会听到‘小主该吃饭了’、‘小主,王爷要骂的’、‘小主有人来提亲了’亲情往往让我们感觉像空气一样,碰不到,摸不到,可是失去时才会觉得珍惜。洛筱如:珍惜亲情,珍惜友情,珍惜爱情。会耍宝,会卖萌,希望大家喜欢。有些架空历史,不要纠结其朝代。本人对古代服饰、礼节、不是很了解。穿错服装,失了礼节,就更让人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