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44400000001

第1章 译序:讲台上的另一种声音

读到这本小册子的前几天,我正好看了一部关于本书作者的回忆录电影[1]:片中,这位年届不惑的英国作家站在英格兰某大学的讲台上,以雄辩而深沉的演讲征服了台下的所有听众。当时正逢二战结束,人们迫切地需要一剂良药来抚慰满是创伤的心灵,同时对主流价值观念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考。时隔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在世界的另一头,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与此同时,国民的“文化教育”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走到媒体前揭露问题,关起门来奋笔疾书,或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一时间,各种嘈嘈切切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除此以外,是不是可能还会有另外一种声音呢——它充满理性辨识却不乏人文关怀,虽未曾响起在耳畔但绝非闻所未闻?有幸,本书的另一位译者找到了我,一同将这样一种声音转化为掷地有声的汉字呈现给大家。

1943年2月,C.S.路易斯在杜伦大学举办了三场讲座,讲演稿后经整理,以《人之废除》为名于同年首次出版,副标题是“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这本书曾被认为是路氏论辩作品中最出色的一件[2,3],还被誉为“拯救西方文明”的六本书之一[4]。虽负盛名,也许是因为作者在学术、小说、神学等方面著书太多,此书之前竟未有过中译本。于是我转念一想,不是正好以此为契机把它介绍给国内的读者,同时深入研读一下这本书吗?不如穿越时空,到杜伦大学那人头攒动的礼堂听一场讲座吧!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开始了本书的翻译。

第一章.没有胸膛的人(Men Without Chest):从一本高中英语教科书(“绿皮书”)入手,作者先是指出了这样一种错误观点:“我们似乎想描述某些事物的重要特征,但实际上只是在说明我们自己的感觉。”然后他以严密的驳论手法分析了其本质、危害以及原因,同时将批判对象推广到以“绿皮书”作者为代表的教育者。最后他指出,“绿皮书”之流所导致的结果是,使人之为人的要素(欲望与理智之间的纽带)被切除,造就一批“没有胸膛的人”。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章缜密的逻辑分析中穿插了大量的文哲典故和精辟的路式比喻,论证手法娴熟精妙,令人赞叹连连。

第二章.“道”(the Tao):接着上一章未完成的论述,作者就“绿皮书”之流“将传统观念清扫干净”的想法进行了追根溯源的讨论。他将批判称为(价值观的)“创新者”,通过反驳论证否定了创新者企图从“功利主义”和“基于本能的伦理道德”寻找理论根源的可能性。最后,他借用“道”一词为绝对的客观价值正名,以此彻底否定了以尼采为代表的革新论。

“道”这个概念,在第一章中以中国的道家和儒家为背景首次出现,作者认为它是全世界许多理论的共性所在,是关于客观价值的信念,是通往真理与品格的道路。而在第二章中,路易斯进一步阐释并捍卫了“道”:它并不是一系列可能的价值体系中的一种,而是所有价值判断的唯一来源,拒绝它就是拒绝一切价值,想驳倒它而另立新的价值体系的努力是自相矛盾的。除了“道”以外,在前两章中还反复出现了“价值(观)”的概念。这不仅与作者在牛津大学的哲学背景有关,同时也体现出了他身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问题之本质的认识。[5]路易斯曾说过,“教育如果不谈及价值观的话,无论它再有用处,也不过是把人培养成为更聪明的恶棍。”如此看来,作者不单单是借用了价值(观)来讨论教育,也是以教育作为切入点来讨论价值(观)问题的。

第三章.人之废除(The Abolition of Man):首先路易斯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长期存在于西方语境下的问题: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意味着什么?他并没有试图用一种老生常谈的对错判断去分析问题,而是设想了从人类诞生之初到世界灭亡之时的渐进过程,讨论当它发展到最终阶段将会如何。经过层层推进的分析,书中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人类对自然的最终征服将是对人类自身的废除;届时,整个人类将受制于某些人类个体,这些个体受制于自己纯粹自然的非理性冲动(即自然对人类的征服)。就此,作者不动声色批判了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在他的引导下,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如果想要避免那个结局,人类到底应该尊崇什么?本章的最后讨论和对比了科学、技术、宗教和魔法的终极目标,并且呼唤了一种重获新生的科学:“当它解释,它不会使被解释之物消失。当它谈及部分,它不会遗忘整体……”此时作者又提醒我们,假如这种科学将“道”贬低为纯粹的自然产物,则将抵消之前的一切努力,这就好像浮士德与魔鬼的交易,放弃灵魂而获得权力,最终变成傀儡。这里,他又一次不露声色地批判了还原论和科学主义,重新将众人的目光引向“道”。

附录.“道”的示例(Illustration of the Tao):在本书的结尾,路易斯为读者们列出了一张普世价值的清单。他并没有拘泥于宗教,而是放眼于整个世界的文明。这其中有基督教的、古代中国的、印度教的、古代北欧的,等等。这些传统道德准则和文哲名言经过他的分类和梳理,为我们提供了普世价值体系一个范例,成为我们走向未来的“道”路上一块块方正的立足之石。

以上是我在翻译时的大致体会,其他学者也有许多各有侧重的见解。比如波士顿大学的克里夫特教授认为本书的写作结构颇具艺术性,前三章“分别讨论了现在、过去和将来”,也可以说它们分别是“否定、肯定与预言性质的……”[6]人民大学的汪咏梅博士主要从哲学角度解读了书中对主观主义、自然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批判[7]。或许,你读了这本书以后会有其他的观点与解读。

关于参考的版本问题:《废除之人》于1943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之后,46年再版时在之前的基础上稍作修改(比如作者曾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在《主观主义的毒害》一文中的论述)。此次翻译采用的是再版以后的版本[8]。原作中出现了大量的西方文史哲典故,还有多处出现了拉丁文和希腊文词汇,因此我们加入了大量的译注,尽量还原作者的写作风貌,将作者基于西方语言的思维模式呈现给大家。这本小书合计四万余字,我们两个译者花了整整六个月时间完成,期间查阅了近百本中英文书籍和不少学术网站,互相间的讨论也恐怕要翻两番于现在的译文数字。这样的工作量加上后期的校对,我们都是尽心尽力的,但一定还存在不少不周之处,请各位热心读者帮忙指正。最后,我希望这本译作能带来更多对教育和“客观价值”的思考,在中国也能听到如同这个讲座中的“另一种声音”。

2015年春

徐艳华

注释

[1]电影《影子大地》,剧本改编自C.S.路易斯的继子道格拉斯(Douglas Howard Gresham)所写的自传性回忆录《贫瘠之地》(Lenten Lands)。影片中的情节主要选取了书中发生在道格拉斯、他母亲乔伊和C.S.路易斯之间的往事。

[2]语出欧文·巴菲尔德(Owen Barfield),C.S.路易斯的挚友、在牛津时的前期学长。《人之废除》和《裸颜》是路易斯作品中他最欣赏的两部。他称《人之废除》的出版“是一个胜利,同时代的写作中可能也会有集思维缜密、语言生动、意义深远于一身的作品,但是我还没有读到过。”参见《欧文·巴菲尔德论路易斯》(Owen Barfield on C.S. Lewis) p.29.欧文对本书的评语摘自1978年版Fount出版的《人之废除》封面。

[3]论辩是路易斯的专长。他曾于1914年-1916年在柯克·帕特里克(北爱的卢根学院前任校长)门下接受过严格的逻辑训练,并深受其影响。后来,路易斯在牛津大学也时常与“淡墨会”、“苏格拉底协会”的圈内好友进行论辩。

[4]出自美国波士顿大学哲学系教授彼得·克里夫特关于沃克·珀西的一个演讲。另五本书为:C.S.路易斯的《返朴归真》、沃克·珀西的《迷失宇宙中》、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切斯特顿的《永恒之人》和《回到正统》。

[5]C.S.路易斯曾在牛津大学获得古典人文学科、哲学和文学三个优等学士学位,并留校担任英语与文学的教职,长达29年。

[6]参见《路易斯对第三个千禧年的意义:关于人之废除的六篇文章》(C.S. Lewis for the Third Millennium: Six Essays on The Abolition of Man)by Peter Kreeft, p. 112, 114, & 138.

[7]参见汪咏梅著. 理性、浪漫主义和基督教 C·S·路易斯神学思想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p82-90

[8]比较新的版本可以参考The Abolition of Man, Hapercollins,2009

同类推荐
  • 列那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列那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列那狐》是法国一部以狐狸为主角的长篇动物故事诗,被视为法国文学中的珍品。作者所塑造的小狐狸——列那机警睿智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在法国“列那”这一专有名词成了“狐狸”的代称。就连美国作家马克·吐温都称这只火红火红的狐狸是他童年最爱的一个形象,并且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之一。相信,这样的一只小狐狸,也能成为你的朋友。
  • 增广贤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增广贤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增广贤文》,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增广贤文》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九央烈马(兽王系列)

    九央烈马(兽王系列)

    兰虎等人来云岩城执行抓捕凶兽任务,刚下飞船就遭到了当地部落杀手的刺杀,惊心动魄中众人在向无云家族的大本营、云岩城第一大势力向家堡中安顿下来,被兰虎用“封鱼剑”击败的“粉碎机”孔敖的弟弟孔玄夜为了替兄长报仇,尽遣帐下高手,配合两个仇视新人类的将军的手下追杀至云岩城,沙漠部落的圣女突然到访,意图与兰虎结盟,更令兰虎对向家堡的家主向天道有了全新的了解,在圣女的指点下,兰虎找到了向家堡位于沙漠中的秘密地下基地,战火重新燃起,兰虎再次举起了神剑,为生存而战。
  • 中学生科普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学生科普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心挑选了众多科普小故事,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太空、地球、气象、动物、植物、科技、历史、数学以及人体奥秘等多个方面,既涉及青少年朋友应该了解的科技动态,又包含了一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每个故事之后,我们还附有“知识点睛”等版块,旨在帮助读者在短时间的阅读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更好地掌握知识。
  • 写给青少年的国学语文读本

    写给青少年的国学语文读本

    "博大精深的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辉。而流传于民间最为精彩经典的语言,就像埋没于泥土中的金子,在拂去尘埃后方显出其光芒和价值。《写给青少年的国学语文读本》这些活生生的语言文字故事,都是直接从古往今来的语文实践中采撷、提炼、概括、总结而来,它关照社会语文现象,注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劳动、社会交往和娱乐活动,是鲜活的原生态语文。
热门推荐
  • 复仇之路:嗜血殿下不好惹

    复仇之路:嗜血殿下不好惹

    “以后我们不再是朋友了,你看看你自己,有哪一点是可以和我比的?我的生活没有友情这两个字”“夏月,我们分手吧”“为什么”“我真正喜欢的人其实是文颖,我的公司即将倒闭,我真正喜欢的是一个可以帮助我的人,她在15岁时遭到朋友的背叛,他的男朋友和她提出分手,她的好朋友也离开了她,在这一切的背后只有一个家世。她也是国王最宠爱的小公主,自己乔装打扮去上学。目的就是为了报仇。她痛恨朋友们的背叛。但是,直到遇上了他,才懂的了自己的爱。当她亲手报完仇以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快乐。
  • 百世转修逆苍天

    百世转修逆苍天

    一个天界来的小兵,因为触犯了天界军纪,被贬入地狱受百世轮回之苦,后又阴差阳错未喝孟婆汤就转世轮回,结合百世经验,逆天修仙.而他的修仙历程,又会经历哪些不为人知的心酸了?前面又会有什么在等着他了?
  • 猎豹道格拉斯

    猎豹道格拉斯

    平静而危险的大草原上,猎豹道格拉斯独自流浪,在他设计摆脱尾随自己狮群的时候,遇到未成年的女狼人闪光。月色中,闪光变身为强大的巨型狼人,独力屠灭狮群后消失不见。被欲望支使的道格拉斯从此踏上寻找闪光的道路……魔幻大陆上危险处处,速度虽佳,力量、体型都屈居下游的猎豹道格拉斯如何对抗强大的敌人?一块散发七彩光芒的神秘石块改变了道格拉斯,使他更有智慧、更有力量,拥有了许多超出想象的特殊能力……唠叨而单纯的红头雁,孤僻而多智的头狼,琢磨不透的人类,崇尚武力的兽人,强大蛮横的巨龙……道格拉斯在寻找闪光的道路上结交到伙伴,也遇到过敌人。斗兽场中的厮杀,皇家宴会上突然出现的部落使者,人类军队的追捕,兽人高层的排挤,勇士大会中的战斗,危机重重的大陆探险……道格拉斯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人类联盟与兽人部落中左右周旋,屡度难关。身为狼人的闪光为何出现在草原,她的真正身份是什么?人类女人,狐女,女豹人……猎豹道格拉斯又如何对待这些邂逅的异族异性?本书讲述的,是猎豹道格拉斯的故事……
  • 让身体动起来

    让身体动起来

    本书共15章,包括:健身全攻略、小动作、好身体、晨起动一动、健康革命、动掉疾病、家务劳动等。
  • 绊人心

    绊人心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不相识。她,原本以为有情人终成眷属,结果新娘不是她,失魂落魄,跌入深谷。她,一朝嫁入王府,成为姐姐的替身,满心欢喜,最后落得血溅当场。当她成了她,又会又怎样的结局?
  • 钟氏遗子

    钟氏遗子

    老祖宗钟馗,靠脸吃饭,打下显赫基业:千年后,钟氏一脉与妖鬼却同时走向没落,这时候,废柴道士钟昊认为他可以招摇撞骗的时代终于来临。却发现……,搞毛啊!这些千年老妖哪来的!!
  • 弃剑录

    弃剑录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一位懵懂少年,一把本应消失的古剑,且看他如何舞动这世间风云!
  • tfboys之爱上你我无怨无悔

    tfboys之爱上你我无怨无悔

    爱上你们我无怨无悔,但求下辈子在爱上你们,我不求你富裕,只求你爱我、相信我。
  • 娇妻的如意郎君

    娇妻的如意郎君

    本大姑娘失忆了,你顾倾沐必须照顾我,不然本小姐有你好看。落雪,我柳慕真的喜欢你,嫁给我,好么。不行,顾大公子才是我的菜。我非他不娶大集团的豪门腹黑公子和娇妻落雪爱恨情仇
  • 心的每一天

    心的每一天

    一行行饱含深情的文字,一个个温馨鲜活的故事,一幅幅寓意深刻的画面,简洁、凝练地勾勒出了一个“特殊群体”心灵悸动的每一天,也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项“拯救灵魂”宏伟工程的艰难而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