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46700000006

第6章 做事职业化,成为公司范本

与团队的默契配合是很重要的,而且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会发现,董逸凯看似对工作负责,实际上却在工作中埋下了很多的隐患:他不应该在动手后花好多时间去修改,而应该想好了再动手,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容不得你总是返工。又或者,当你纠结于如何修改的时候,你的老板已经看不下去,替你做决定了。

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那么这将是一个无比危险的信号,它意味着你最看重的“完美”,恰好是老板最不需要的“多余”。

过度小心造成无成效

工作中刻意追求避免失误,不求进展,在老板眼中,是一种人力上的消耗。

王滨涛找到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在进出口贸易公司拟写投标书。这份工作的内容很丰富:要跟不同厂商打交道,用英文与外商沟通,还要学会给商品定价……他觉得可以从这份工作中学到很多东西,于是干活非常卖力,加班也毫无怨言,他的投标书里每一个词都会推敲得很精确。

但一年多以后,在公司业绩不好、需要裁员的时候,王滨涛成了第一批被裁的员工,他对公司的这一决定非常不理解,自己那么努力地工作,为什么没有得到认可?为什么自己会被裁掉呢?

刚被“炒”时,他想不通。后来他找到同事叙旧,才知道领导对他一直不满意,说他办事效率太低了,除了低头蛮干,从来不抬头想一想正确的方法,导致事情做得又慢,成功率又低。他做的标书中标率不高,往往是因为找不到更物美价廉的厂商,对商品的定价也过高。

可怕的是,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有问题,反而沾沾自喜,以为自己的每个细节都没有失误,付出的劳动非常多,已经做得很尽力了。

把自己的需求凌驾于老板的需求之上,用自己完美主义的毛病来折磨老板,当然会被老板排斥。

法国一家汽车制造公司的老板,在对众多应聘者进行面试时,只问了一个问题:以往的工作中你犯过多少次错误?最后,他把这项工作交给了一个犯过多次错误的“倒霉蛋”,理由很简单:“我不要20年没有犯过错误的人。我需要的人才,是他犯过无数次错误,但每次都能及时吸取教训,立即改正。”

老板注重职员在过去工作中犯错误的经历,不但会优先录用那些曾经有过犯错经历的新人,而且,还经常鼓励员工不要怕犯错误,要多做事。甚至还有一些老板,提出了更为决绝的用人原则:如果经营管理人员在一年内不犯“合理的错误”,就卷铺盖走人。

这些案例中的潜台词就是:你要多思考,你可以犯错,但你要把追求成效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不犯错误放在第一位。

向老员工学习做事的细节

他们不说“我以为”

很多年轻人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和一些老员工做着同样的工作,但是收入和其他待遇要比老员工低。

有的老板也许就会这样解释,公司提高对老员工的待遇,是感谢老员工多年来对公司的付出。

其实,这样的说法未必经得起推敲。公司是追求利润的地方,试想一个老员工如果不能够创造价值,只是靠工作时间久就多拿工资,公司的成本无故增加,怎么可能还有这样的待遇?并且如果老员工不能跟随公司发展的步伐,别说待遇上能有提高了,连续签合同都未必行得通。那老员工为什么在老板眼中更有价值呢?

我们从行为细节上来看,老员工懂的“规矩”比新员工多,例如,他们不太可能有这样的想法:“这件事应该没问题吧”“就这样不错了”“应该可以完成”……

这种对一个事态产生的不确定的推测,往往是年轻人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产生的想当然,而忽视了一件工作真正实施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困难。老员工则不同,他们不会说这样的话,这是他们经验的体现,更是他们考虑周到的表现。

小威是刚入职不久的员工,他觉得自己对工作的态度非常积极,但是工作一个多月后,小威产生了一些不满,他不明白为什么分配工作的时候,自己总分到一些跑腿的活,而一些老员工就可以得到一些做报告的轻松工作。

终于有一次,因为老员工被外派出差,老板在周五让小威做一份本地市场同类产品销售情况的报告,周一就要过目。

小威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内心很兴奋,但是周五下班时他并没有做好,于是他打算用周六、周日两天的时间好好做一份报告出来。

可是到了周六,他就傻眼了——当初没有仔细询问报告的用途,但他又不敢给领导打电话。

他只能推测老板大概是周一要随意看一下,作个参考。于是他就按照自己的思路,上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再依据老板的“喜好”做了些修改,周一上班交了上去。

老板一看报告就发飙了,原来,他需要的报告中既要有竞争对手的真实数据,又要有对本公司产品销售情况的分析,而小威上交的报告中却没有这些。

老板说:“小威,你这份报告做得太偷懒了。”

小威赶紧说:“我没有偷懒。”然后又接着说,“我以为您只是要随便看看……”

“你以为?你怎么不问我?不要总是‘我以为’,有不明白的就问,更不要自己想当然地做!”

老板不耐烦地打断了小威的辩解。事后,小威越想越觉得无辜,甚至觉得老板的管理方式有问题。

事实上,小威的辩解的确没有意义,对于老板来说,“我以为……”是职场“幼稚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很多新人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工作多年的人,大部分都会知道这是一件重要的事,他们一定会在周末前就确认所有的细节,而不会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自己“想当然”。

他们懂得利用“老的本分”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小老鼠刚刚出世不久,老鼠妈妈问小老鼠:“你现在能看见东西吗?”小老鼠说:“能。”老鼠妈妈说:“那你能看到那块红薯吗?”小老鼠说:“可以。”老鼠妈妈说:“那是一块石头,这说明你不但还看不见东西,你连嗅觉都还没有。”

有些公司的新人看待老员工,会觉得对方是没有太突出的能力,才总在一家公司打工,其实他们还不懂得“老”是积累,经验更是无形的财富。

丰富的工作经验是一种稀缺资源。而经验与熟悉的环境结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资源。同样一件事情,你去办未必能成,一个老员工去办就有可能成功。为什么做同样的工作,收入却不同?因为出现问题的时候,老员工可能更有应对问题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并不是来自于急中生智,而是来自于经验。

有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一个个车间、一座座厂房迅速建成并投入使用。可是有一年,公司的一台电机出了毛病,整条生产线都无法正常运转了,怎么办?

有人提议去请著名的物理学家、电机专家斯坦门茨帮忙,大家一听有理,便急忙派人把斯坦门茨请来。斯坦门茨仔细检查了电机,然后用粉笔在电机外壳画了一条线,对工作人员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

后来,大家按照他的说法去操作,果然解决了问题!

福特公司问斯坦门茨要多少酬金,斯坦门茨说:“需要10000美元。”

福特公司感到很震惊,1条线,10000美元,这简直是天价!

斯坦门茨表示: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9999美元。

福特公司只能付款。

还有一个有名的人物,是印度导演塔森,以品位绝佳及身价昂贵而著称,他曾经这样谈自己开出的价位:“你出了一个价钱,不是只买到我的导演能力以及来替你工作的这段时间,而是买到我过去所有生活精华的结晶——我喝过的每一口酒、品过的每一杯咖啡、吃过的每一餐美食、看过的每一本书、坐过的每一把椅子、谈过的每一次恋爱、眼里看到过的美丽女子和风景、去过的每一个地方……你买的是我全部生命的精华,并将其化成为30秒的广告,怎么会不贵?”

所以,一个人的价值,不仅由此刻决定,更多的是由他过往经历的事情来决定。老板的钱不会白发给老员工,年轻人要学会多找自己的不足,沉淀自己。

他们精通做事的延展性

一家公司里有两家快递在竞争。快递单和快递袋都放在公司前台,有需要的人自取,愿意拿哪份都可以。从服务质量上来说,两家水平相同。所以,大家都是随机自取。

此时,一家快递公司的老业务员看了一下形势,就挨个给大家奉上快递单,没有一个员工拒绝接受,因为大家都觉得要用快递单的时候还要去前台领取很麻烦,于是老业务员发的快递单就是大家统一使用的快递单,当然快递业务也自然而然地被这个老业务员给“垄断”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延长思考和做事的尺度,会让你的工作有大大的不同。

一个老员工就常常能看到做事的延展性,而年轻的员工就不容易看到。

小王刚工作了一年,感觉自己的工作以服务为主,平淡无奇,于是想换一份有激情的工作。可是她的父亲得知她的想法后,首先表示不同意。父亲的观点是,如果这一份工作做不好,因为感觉无趣离开,那么下一份工作还是会染上这种习惯。父亲让她去观察同样一份工作,其他人是怎么做的。

果然,她发现同样是接待重要客户,老张的做法就与她不同,老张不会给客户倒白开水,有的人他会准备茶,有的人会准备咖啡。就这一点,显然做得比自己好。

有了这种观察力之后,小王发现工作中可以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比如安排订餐,哪些菜是大家吃腻的,哪些菜是老板常吃不厌的,哪些菜是慢性病患者要忌口的,哪些同事是吃不得辣的……注意这些细节就能把订餐的工作做得更好。

投入工作热情的小王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赞许。

这也意味着,一份工作,随意做做很容易,但要像一个老手一样,把它做得很出色并不容易。

同类推荐
  • 受益一生的34种记忆方法

    受益一生的34种记忆方法

    好的记忆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端正记忆的态度,树立信心。其次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只有不断的应用各种精彩的记忆方法到记忆中去,才能真正的提高你的记忆力。再次就是创新的精神和习惯。
  • 名人演讲在清华

    名人演讲在清华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中国公认的一流学府,是中国近代新思想、新科学的重要发源地,有史以来,无数著名学者、商界巨子、以及国际政要都先后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做过演讲,能够在北大和清华做演讲已经成了一种荣幸。在这些演讲中,有针砭时弊的政论,气宇轩昂;有严谨求实的学术论述,循循善诱;又有推陈出新的另类思维,语惊四座,也不乏促膝谈心般的思想感受,娓娓道来。这些精彩的演讲者的学识和水平。
  • 三十六计: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

    三十六计: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

    说话与办事是我们人生的重要问题,也是人生的一门大学问。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深谙说话与办事之道。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说话与办事的能力。说话与办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习的,说话有说话的智慧,办事有办事的技巧,只要掌握了说话的智慧与办事的技巧,无论是说起话来,还是办起事业,都能拿捏准确、游刃有余。
  • 让感觉跟着跑

    让感觉跟着跑

    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味,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 聪明的人会说智慧的人会听

    聪明的人会说智慧的人会听

    听懂别人,说出自己——听与说,每天需要却可能忽略的沟通智慧与才能说话要到位——“语言可以伤人,甚至杀人。”
热门推荐
  • 异世天游记

    异世天游记

    地球上最强的科学家带着地球上最强的发明一起穿越了,爱情、友情、亲情、种族、修炼、称王,且看他如何在异世中闯天下。
  • 当孩子遇到钱

    当孩子遇到钱

    钱可育人,亦可毁人。孩子一出生便生活在金钱的世界里,在理财能力已经成为基本生存能力的今天,如果孩子缺少对金钱的了解和良好的财商教育,会导致长大后为金钱所累、受金钱之苦,甚至走向极端。本书由著名教育专家徐国静用自己积累了30多年教育经验,结合大量国内外儿童财商教育成功案例,将财商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直击中国家庭教育的盲点和误区,向家长传授简单、实用、有趣的财商教育方法,让孩子的财、智、情三商均衡发展。
  • 出国英语对答如流

    出国英语对答如流

    内容涉及出国过程中的各种典型场景,从出入境、住宿、交通、用餐、购物、娱乐、出国求学、境外旅游、出国参展和商务出行等方面来展现出国过程中的各种真实情景,语言简洁明快,易学好记,实用性强。格式分为互动问答、高频精句、场景会话、金词放送和精彩片段等部分,结构清晰,设计活泼,突出场景,实用性强。
  • 恋恋红尘之蓝白相思

    恋恋红尘之蓝白相思

    “蓝天下的相思,是这弯弯的路,我的梦都装在行囊中”,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想你,无处不在。你的笑脸是否过于苦涩?你的心里,是否还是那样总觉无奈?你是否还是那样为饮尽那份孤独,一杯又一杯的宿醉?你是否还会独倚窗栏,凭空远眺你总也触摸不到的那些星宇?你是否还在感怀我们的故事那么精彩,却始终走不进你想要的情节?你是否还在傻傻的守候,那个说好和你每天迎接新的一天的人的失约?无法将你抹去,我的记忆里已写满你的名字,日久弥新。用我浅浅的牵挂,浓浓的思念,为你唱一支思念的歌。
  • 乱炎

    乱炎

    这是一个歌舞升平的繁华与乱世割裂的交织点。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多位主角演绎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英雄之路与故事!乱世英雄不只是男人的专利。她们以不同的身份、魅力与才华影响着所发生的一切!乱世因英雄而起,又因英雄而落幕。他是一个出生十分离奇的人,他是故事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位博学的僧侣,他是故事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个前朝王族的后裔,他是故事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位出身高贵的士族子弟,他是事故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个一心想要完成先祖梦想的人,他为他的族群带来了荣耀与辉煌!他点燃了乱世的熊熊烈火!他!还有他!还有许许多多的他和属于他们的故事!
  • 约定一起看星星

    约定一起看星星

    神秘的少女,可爱的妹妹,呆萌的少女,还有一个高贵的女神,无数的牵连与羁绊,铸就今世的辉煌!玄幻加恋爱,细腻的刻画打斗,动作,细节,环境,不是打怪升级,是一个感人的故事第一卷介绍人物。留下一些伏笔,第二卷开始进入大剧情,爱情,羁绊,青春,这里拥有,热血,战斗,这里为你展开。
  • 神力无敌

    神力无敌

    “管你什么剑帝刀帝,我孟辰用力之道通通将你们镇压!”归元宗饲剑弟子孟辰偶获神秘指环,开启战武空间,获得神力传承!从最低级饲剑弟子一路轰杀各方天才,战遍五域八荒!左手碎星弓,右手浑天枪,七界纵横,神力无敌!
  • 穿越之画手在古代

    穿越之画手在古代

    家徒四壁,父母皆亡。家有萌宝一只,憨夫一枚,友爱村民一群。设定如此给力,穿越君怎敢不奋起?王梓:欢迎各位看客们围观(群殴的不要)。萌宝:哥哥姐姐叔叔婶婶们,我姐姐说的对!某夫:我媳妇说的对!
  • tfboys转逝的星星项链

    tfboys转逝的星星项链

    曾经我们拥有幸福,但是突如其来的一场变化让我们的幸福支离破碎……那时候我已经知道我们回不到以前了,过去式永远是过去式,不会变成现在式……“为什么要一声不响的走了”他满脸憔悴的问着我。“因为我讨·厌·你·了”明明不想伤害他,可是我还是狠狠地伤了他的心。然后转身而去,我知道他哭了,我也哭了,但是我不能让他看到...
  • 四民分业教育思想与《管子》选读(第一辑·第八卷)

    四民分业教育思想与《管子》选读(第一辑·第八卷)

    教师职业化、 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 编译、 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 《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