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64200000008

第8章 华北汉族史(7)

这种影响和作用特别集中地表现在“孝”上。汉代把“孝”看成是各种道德的根本,确立了“以孝治天下”的方针,使“孝”通过政治的、思想的、教育的、伦理的、艺术的、礼仪的种种渠道。渗透到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使“孝”在社会各个角落有形或无形地发生着巨大的作用,“得万国之欢心”“得百姓之欢心”“得人之欢心”,从而使儒学成为汉民族的心理素质的血肉部分。

汉王朝,特别是汉武帝时使“海内一统”的种种措施的实施,都表明汉王朝时中央集权国家更集中、更强大,使“大一统”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华夏民族就是在这种“海内为一”的“大一统”中完成了向汉民族的发展和转化,从此以后,汉民族以世界上最大、最古老民族的英姿,高耸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魏晋南北朝华北汉族的南迁和发展

东汉以后,中原大乱,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四分五裂,到处是纷争战乱和封建割据。在大分裂、大混战、大动荡之中,华北汉族向四处流徙,北方匈奴、鲜卑、乌桓纷纷入主华北,江汉地区的部分蛮族也涌进华北,在华北形成汉族与匈奴、鲜卑、乌桓及蛮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一)华北汉族的南迁

东汉末年,在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中,华北一片混乱,汉族人民被迫南迁。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州郡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将洛阳200里内数百万汉族强行西迁,此为华北汉族大规模外迁之始。

据葛剑雄先生统计,从华北入蜀汉族的原籍主要有河南的安众义阳郡、南阳郡、汝南郡、平兴、陈留郡、偃师、洛阳、平舆、南乡、江夏、黾等地;山东的北海郡、阳都、鲁国、山阳等地;河北的涿县、常山郡、真定、魏郡等地;山西的河东郡、解县等地。

从华北迁吴的汉族移民不少人是率领大批余族和部曲同行的,南迁入吴的基本上在吴国定居下来,也据葛剑雄先生的统计,从华北入吴汉族的原籍主要有河南的宛县、南阳郡、河南郡、颍川郡、陈留郡、陈郡、南顿、汝南郡等地;山东的济阳郡、平原郡、发干、青州、北海郡、黄县、牟平、营陵、莒县、阳都、琅琊郡等地;山西的上党郡等地。

西晋“永嘉之乱”后,在天灾人祸的威逼之下,华北汉族更是大规模南迁。永康二年(301年)聚集在荆州的流民有10余万户,从皇家“太乐”的伶人也逃至荆州来看,从洛阳和中原其他地方避乱荆州的人不少。永嘉四年(310年),华北幽、并、司、冀等州爆发严重蝗灾,洛阳饥荒严重,怀帝向各处求援无果,东海王越以讨石勒为名率4万甲士离洛阳,并将朝廷日常机构全部带走。文武官员、士人、百姓纷纷逃经周边避难。

建武元年(317年)七月,司马睿称晋王之时,华北又大旱,司、冀、并、青等州大蝗灾,冀、青州次年又爆发蝗灾,迫使百姓继续南迁。这次南迁到东晋建立时达到高潮,其中以东晋政权的支柱,大族和官员的南迁为代表,如以王导等为首的琅琊临沂(今山东费县东)王氏,以王承为首的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王氏,以谢鲲为首的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谢氏,以袁瓌为首的陈郡阳夏袁氏,以庾亮为首的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县西北)庾氏,以荀崧为首的颍川(今河南许昌、临颍一带)荀氏,以羊曼为首的泰山南城(今山东平邑县南)羊氏,以周顗为首的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县东南)周氏,以蔡谟为首的济阳(陈留)考城(今河南民权县东北)蔡氏,济阳考城江氏,以刁协为首的渤海饶安(今河北盐山县西南)刁氏,以卞壶为首的济阴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卞氏,以郗鉴为首的高平金乡(今山东嘉祥县南)郗氏,以诸葛恢为首的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诸葛氏,以颜含为首的琅琊临沂颜氏,鲁国(今山东曲阜市)孔氏,以毛宝为首的荥阳阳武(今河南原阳县东南)毛氏,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卫玠,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温峤等。此外,东晋初的北伐主将祖逖和其弟祖约、发动叛乱的长广掖(今山东莱州市)人苏峻,也是在这一阶段南迁的。

正如葛剑雄先生的研究所示,这个时期华北汉族外迁最大的特点是大都以原籍或宗族为单位,或依附于原籍的强宗大族、地方官员,集体行动。这既是在迁出地长期形成的乡土情谊和宗族观念的必然延续,也是在战乱环境中长途迁移的需要。至于北方名门大族的首领、地方官员、豪强、士人,因具有军政实力、社会地位或指挥组织能力,自然成为各个移民团体的领袖。对他们来说,这既是尽了道义上的责任,也是维护本人、本家族或本地人的利益基础的手段。所以一个移民团体往往有数百上千人,甚至数万人,如上述褚翜所率。又如河北范阳道县人祖逖家“世吏二千石,为北州旧姓”,“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咸宗之,推逖为行主”。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市西北)人徐澄之为州治中,“遂与乡臧琨等率子弟并闾里士庶千余家,南渡江,家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由于华北汉族大批南迁,东晋初大兴三年(320年)七月,元帝以从琅琊国(都开阳,今山东临沂市北,辖境约相当周围数县)迁来的近千户在其侨居地建康置怀德县,是专为北方移民设置的第一个行政区。以后又在北方移民集中定居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和江南沿江一带设置了以安置华北汉族移民为主的侨州、侨郡和侨县,如在江北置有兖、幽、冀、青、并等州。

华北汉族南迁的浪潮直到北朝仍不止,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华北青州、兖州、冀州汉族移民约2万家南迁入宋,何承天向宋主献策称:“今青、兖旧民,冀州新附,在界首者2万家,此寇之资也。今悉可内徙,青州民移东莱、平昌、北海诸郡,兖州、冀州移泰山以南、南至下邳,左沭右沂,田良野沃,西阻兰陵,北扼大岘,四塞之内,其号险固。民性重迁,暗于图始,无虏之时,喜生咨怨。今新被抄掠,余惧未息,若晓示安危,居以乐上,宜其歌忭就路,视迁如归。”对此条史料葛剑雄先生认为从当时形势分析,已经聚集在宋魏交界处的数万难民迁入宋境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此外,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西南)薛永宗起兵,次年败死,族人薛安都投宋,又北上招集,至以魏兵势盛而退回襄阳。薛氏“世为强族,同姓有三千家”,安都虽战败而归,带回的族人也还不少。

永嘉之乱所引发的华北汉族南迁的高潮历时100多年,计其余波更长达近300年,其南迁的路线据葛剑雄在《中国移民史》中研究前后大致相同,主要有东、中两线:

东线以淮河及其支流(包括当时入淮各水)汝、颍、沙、(涡)、睢、汴、泗、沂、沐等水和沟通江淮的邗沟构成主要水路,辅以各水间陆路。不仅在今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北部的司、豫、兖、青、徐诸州移民大多由此线南渡,就是在今山西、河北的并州、冀州、幽州的流民也多数在渡过黄河后循此线而南。由今河南和淮北渡淮的北人往往居留于淮南,或继续由陆路南下,渡江后定居于皖南、赣北沿江地带。由今山东、豫东而下的流民一般居于沿泗水的彭城、下相、淮阴一带,或渡淮居于苏北,或由邗沟南下广陵(今扬州市西北),过江至京口(今镇江市),聚居于江南。还有少数人由山东或苏北航海至广陵或江南,甚至直接到达东南、南方沿海。此线的起点是西晋、十六国和北朝经济文化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终点又是东晋、南朝政治中心所在和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所以是最重要的一线。永嘉后的北人南迁,特别是宗室贵族、文武大臣、世家大族,多数经由此线。江淮间和苏南、皖南是侨州郡县的主要设置区,也是北方移民最集中的地方。

中线起点主要是洛阳,由洛阳经南阳盆地至襄阳,然后再由汉水东南下。在今山西和河南西部的流民大多走此线,南迁后往往定居于襄阳、江陵等汉水流域和长江中游地区。也有一部分人从南阳盆地东南越过桐柏山、大别山的隘口进入江汉平原。

(二)北方少数民族族群向华北的大迁移

东汉末年,北方少数民族族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向华北的大迁移。

驰骋漠北300余年的匈奴,于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48年)分裂为南北二部后,南匈奴内附,入居塞内,从此掀起了匈奴人南迁的移民潮。

《晋书·载记序》亦云:“汉宣帝初纳呼韩,居之亭鄣,委以侯望,始宽戎狄。光武亦以南庭(南匈奴)数万人徙入西河,后亦转至五原(治所在今包头市西北),连延七郡。”

中平二年(185年),南匈奴“单于羌渠使子于扶罗将兵助汉讨平黄中,会羌渠为国人所杀,于扶罗以其众留汉,自立为单于,属董卓之乱,寇掠太原、河东、屯于河内”。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编组匈奴部众,“分为五部,部立其中贵者为帅,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魏末,复改帅为都尉,其左部都尉所统可万余落,居于太原故泫氏县;右部都尉可六千余落,居祁县;南部都尉可三千余落,居蒲子县;北部都尉可四千余落,居新兴县;中部都尉可六千余落,居太陵县”。

泰始二年(266年),有塞外匈奴二万余落来降,使居河西故宜阳城下,与晋人杂居,由是平阳、西河、太原、新兴、上党、东平诸郡均有匈奴人居住。

太康二年(281年),有匈奴2.93万人降晋。太康四年(283年),又有匈奴十万余口诣雍州刺史王骏降附。次年,匈奴都督率种落1.15万口降晋,都入居塞内。

南下内迁的匈奴中,除南匈奴外,还有被称为“屠各胡”“卢水胡”“羯胡”和“稽胡”的匈奴人。

屠各胡,汉末从威武向东,北地、五原、西河及至并州(治所在今太原市西南)都已有其踪迹。魏晋以后,他们在华北的分布更为广泛,在太行山东麓,屠各胡与乌丸等人杂居。

羯胡,主要指内迁河北、山西的匈奴人,所以沈休文《齐安陆昭王碑》李善注引朱风《晋书》称:“前后徙河北诸郡县,居山间,谓之羯胡。”十六国时期闻名遐迩的石勒就是羯胡人,故《魏书·羯胡石勒传》云:“其先匈奴别部,分散居于上党、武乡、羯室,因号羯胡。”

稽胡,又称山胡、生胡、步落稽。《周书·异域传》云:“稽胡,盖匈奴别种刘元海五部之苗裔也……自离石以西,安定以东,方七八百里,居山各间,种落繁炽。凶悍恃险,数为寇乱。魏孝昌中有刘蠡升者居云阳谷,自称天子,立年号,署百官。蠡升遂分遣部众,抄掠居民,汾晋之间,略无宁岁。”《周书·韦孝宽传》亦云:“汾州(治所在今山西隰县)之北,离石(今山西离石县)以南,悉是生胡。”

总之,上述这些情况都表明,当时华北的并州和幽州等地,已遍布匈奴及其部落。

在匈奴南下向内地大迁移的同时,乌桓、鲜卑也开始大举内迁。

乌桓,又称乌丸,原居西辽河地区,早在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击匈奴时,就把乌桓人徙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诸郡塞外。东汉时,建武二十五年(49年),“乌丸大人郝县等九千余人率众诣关,封其渠帅为侯王者八十余人,始居塞内,布列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代郡、雁门、太原、朔方诸郡界”。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征辽西乌桓,首虏20余万人,余部逃往辽东,被辽东太守公孙康截击,余众万余落,悉徙居内地。所以《三国志·魏志·乌丸传》载:“幽州、并州,乌丸万余落,悉徙其族居中国,帅其侯、王、大人种众与征伐,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于是,三国以后,乌桓已分别编入军伍了。鲜卑,自178~184年,东汉光和年间檀石槐以后,诸部落各自发展,分别迁入内地,其情况大致如下:

慕容部于曹魏初年,由大帅莫护跋率其部众入居辽西,跟从司马懿征讨辽东公孙渊有功,被封为率义王,居于棘城(今辽宁义县)之西;西晋时,莫护跋的曾孙慕容廆迁居大棘城;廆死后,其立者慕容皝迁居龙城,自称燕王,皝死后,第二子慕容隽继位,入中原征讨石闵,于是中原归入前燕慕容氏治下,隽迁都于邺城。

乞国仁在前秦亡后自称大单于,建立了西秦,并在他控制的地区设置了武城、武阳、安固、武始、汉阳、天水、略阳、漒川、甘松、匡朋、白马、苑川12部。国仁之弟乞伏乾归时又占据了陇西、巴西之地。

拓跋部,原居大兴安岭北段的东麓、嫩江支流甘河的上源,于宣“皇帝”推寅时南迁到大泽,又于洁汾时始居匈奴故地,再于洁汾子力微时迁居定襄之盛乐(今山西归化城南)。及至拓跋畦建立北魏,挥师南进,消灭了夏、北燕、北凉几个政权。献文帝拓跋弘皇兴年间,又从南朝刘宋手中夺得三齐之地,北方完全纳入拓跋部治下。

从上所述鲜卑内迁之情况,可见自十六国至北朝,鲜卑人已是遍布中原大地了。

综上所述,可见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族群:匈奴、乌桓、鲜卑等大规模向华北迁移,正如西晋初年郭钦上书所说:魏初人寡,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庭矣!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新潮涌动(近代卷)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新潮涌动(近代卷)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1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马服传

    马服传

    咨询狗穿越回战国,左手计然右手孙子闹职场。一个蒸汽朋克的世界,一个热血并残酷的时代……
  •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一座寺庙的历史,没有很好的实物档案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没有较为完备的寺志,那么要说清该寺庙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由远及近,作者顺着历史的光环娓娓而谈,述说着一座寺庙的兴衰。于成都而言,大慈寺今天的地位十分重要,身处城市之心,人文厚重,就像一叶肺片一样,左边是文化新闻区,右边是现代商业区。所以被称之为“古蜀之肺”。这,也正是作者在此书中,游刃有余的表达关键所在。
  • 天地一家春

    天地一家春

    讲述圆明园的兴衰故事和慈禧早年在圆明园中发迹的传奇故事,作品着力刻划了年轻慈禧的才女奸雄性格;用文字再现“万园之园”圆明园,展示中华园林文化、绘画文化、京剧文化、禅文化;力争将本民族的章回小说发展到新的高度。桃叶歌,艳阳天。天地一家春满轩。霓裳舞,妃子笑,六宫粉黛,万里江山。欢!欢!欢!狼烟起,风云变。人生如戏长生殿。宫娥泪,八旗溃。千古名园,一朝蒙难。叹!叹!叹!
  • 抗战之川军精锐

    抗战之川军精锐

    八年抗战中,350万川军出川抗战,其中64万多人阵亡。川军参战之数量\装备之简陋\牺牲之惨烈,均居全国之首。这是一支武器落后\训练很差\战力不强的军队,但它却也是一支作战勇猛\坚韧不屈\以死报国的军队。也许,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的装备难以得到根本改善。但如果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改进,进而提高川军的战斗力,那么是否可以大幅减少川军那令人心酸的伤亡呢。本书所要讲述的,就是一支川军部队在某穿越者的带领之下,从一支“弱旅”逐渐打成抗战时期最强悍之“战场救火队”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真假世子:盛宠世子妃

    真假世子:盛宠世子妃

    一串手链,改变了原本平静的生活轨迹。本以为作为相府嫡出二小姐做一只小米虫。可是这一个个找上门的小姐,姨娘是怎么回事?还有那个娘,一心向佛是好,可是不能忘了闺女啊!身边一个侍卫帅哥也不能小瞧,似乎,有着一个秘密……还有那神马国师的预言,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会害死人的啊!呜哇!老天爷不公啊!怎么给我找了个这样的烂摊子?!呜呜呜……心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
  • 茅山故事之千年旱魃

    茅山故事之千年旱魃

    旱魃(hànbá),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旱魃出世百里必旱灾!千年前,一只旱魃在一个穷苦的山村即将出世,村里两年未下过一滴雨水,方圆百里的村也受到的牵连!当时一个茅山的老道术与徒弟路过此地,发现村里妖气极重,在问当地村民后得知原来是一个即将成为气候的“旱魃”作祟。然后师徒两人就在此地的一座山中定居,等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旱魃吸取月之精华时将其诛灭,不料惨剧发生,师徒两虽占时压制住了旱魃,但老道受伤气数将尽,旱魃只是一时压制,并未消灭,便用剩下修为扭转乾坤,让弟子在千年后苏醒对付旱魃!各位不好意思,学历有限小学生作文我都赶不上,可能读起来有些不通!
  • 重生之爱日惜力

    重生之爱日惜力

    一六零的身高,一百二十三斤的体重,六百多度的近视黑框眼镜,外加一张圆形肉脸,这是葛爱爱的形象。一六五的身高,九十八斤的体重,水汪汪的大眼睛,外加一张鹅蛋脸,这也是葛爱爱的形象。葛爱爱,一朝重生,誓要改变自己屌丝女的属性,向学霸白富美进军。
  • 丑妃

    丑妃

    十岁那年,他们相遇了,他是丞相府的贵公子,她是街边流浪的小乞丐一枚!最终,他将她带回了家!八年的相守相伴,却也敌不过皇帝的一纸诏书!从此她踏上深宫后苑的不归路,而他亲手把她送上了花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狂妃逆世:美人绝傲浮华冷

    狂妃逆世:美人绝傲浮华冷

    她明明只是个顶尖的杀手,被自己最信任的人背叛后,竟然重生在魂力大陆上的一个不能修炼魂力、同名同姓同容貌的废物女吴小盗身上。什么,姐姐妹妹都来欺负?靠!也要看你有没有这个资格。夺我的灵体灵兽?hoho,我,已经和他们契约了。来抢我的后宫?切,我们,已经在一起了。一路走来,傲视九天,所谓苍穹之上,也不过是如此光景。惹至尊,怒皇权,虐强者,毁美人,她几乎一口气掀翻了半块大陆。“你真的,不后悔?”男子轻衫微扬。“真的,不后悔。”她只是勾唇唇浅笑,那抹淡淡的弧度里,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苦涩,却只有他一人知道。浮华过后,樱花乱舞的世外阁楼,任人逆世逍遥。
  • 灵兵

    灵兵

    凡人打造:黄灵兵天地诞生:玄灵兵。万物进化:地灵兵法则寄托:天灵兵。先祖所化:血灵兵魂飞魄散:魂灵兵。
  • 爹地大人:妈咪又不听话了

    爹地大人:妈咪又不听话了

    你荣,我便陪你在最高峰看尽世间繁华;你累,我便贡献我的肩膀为你遮风避雨。“宸浩,今生最大的幸运就是遇见了你”“紫楠,今生最大的成就不是望世,而是把小小的你养成了老婆。”你的笑容就是我的宽慰,愿用一切,换你一笑倾城。“麻麻,粑粑,你们好肉麻,在小朋友面前这个样子真的好吗?”某萌宝叹气"没救了“
  • 香草河间神

    香草河间神

    死亡不仅不是生命的结束,反而是重生的开始。。。
  • 记得我吗

    记得我吗

    直到夏沫遇到蒋轻寒时才知道,做什么白马王子什么白雪公主都是骗人的,长得帅的都是腹黑的大灰狼------色中饿狼(本文无坏心女配无渣男,绝对幸福,绝对完美)
  • 科学修仙录

    科学修仙录

    现在的网文,尤其是玄幻类的网文,直接和现实脱轨,搞得非常玄乎。我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我想要用现代的知识来解释修真这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