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74400000008

第8章 生活在剃刀的边缘(1)

每一个日子都是在剃刀底下战战兢兢地度过,无数的期望无不被锋利的刀片削刮得支离破碎……

成玲,是我采访到的第一个从外地进京打工的女性,也正是她,促使我最后下决心把这项艰苦的工作进行下去。

早在1997年上半年,出版社的朋友就约我采写一些这样的纪实,反映那些个人生活及情感处于所谓“边缘状态”的女性。坦率地讲,起初,我对此毫无兴趣,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不是我心目中的艺术创作;二是我私下里疑惑,一群被生活压迫得喘不过气来的普通女性,会有什么惊天动地、催人泪下的故事?

直到有一天,我走进居所附近的一家“美发中心”,认识了成玲,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在漫不经心的交谈中,我深深地被她奇异的经历所吸引,当即约定日期和她进行一次畅谈,地点是她定的,在她以前做过的一家小理发店,店主是她的姐们儿。

虽然成玲事先多多少少已经有一些心理准备,但当我拿出采访机,搁在她跟前的一张小凳上时,她的神情立刻变得紧张不安。

很明显,她不太适应这种郑重其事的采访,我只得放弃录音的打算,改为像上次一样闲聊一般的交谈方式。

我递过随身带来的一瓶矿泉水,示意她润一润喉咙。她摇手拒绝,脸部僵硬的肌肉慢慢地松弛下来。

稍稍沉默了片刻,成玲开始了慢条斯理地叙述:

我出生在贵州省的一个小山村里,属著名的革命老区。爸爸、妈妈都是地地道道的种田人,没有进学校念过书。我妈妈甚至连最起码的算账都不会,只知道起早贪黑地下地干活儿,喂养牲口,照料家务,像一架永不疲倦的机器。

我出生的时候,我爸已经五十多岁。有人说,秋儿晚子大多不正常,要么身体孱弱,要么神经不健全,总之,多多少少有些毛病。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属于这样的情形,反正从小就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究竟怎么不一样,也说不清楚,就是那种感觉吧,怪怪的,一直纠缠在心头。

实际上,我有两个妈妈,按照城里人的说法就是,一个养母,一个生母。我的养母是我爸的前妻,虽说名份上被男人休了,其实仍然和我们住在一块儿。

你一定感到很奇怪,在现代文明社会里,怎么还会有这样畸形的家庭组合?但在我们那儿,这算不上一件新鲜事,甚至可以说,人们早已见惯不惊,习以为常了。你想想,四面都是大山,连鸟雀飞过都不落脚的穷地方,什么稀奇古怪的事不会发生呢?

养母是一个贤惠、勤劳的农家妇女,尽管目不识丁,却善解人意,会当家理财。不幸的是,她在接连生了两个女儿后,便丧失了生育能力。

这个事实,对于一心盼望有个男孩延续香火的成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万般无奈之下,成家只得狠心将其打入“冷宫”,废弃了原配的名分,不过念在她的好处上,也不算离婚,只是从正室搬进了偏房,而且带着自己生育的两个女儿,从形式到内容上仍然是一家人。

不可思议的是,养母似乎特别理解婆家的所作所为,好像换了她也会这么做一样。在搬进偏屋之后,她仍然和往常一样毫无怨言,踏踏实实地做事,为家庭的柴米油盐精打细算。养母的这种品性,在童年时给了我极大的影响,使我成人后对屈辱有一种超常的忍耐力。

此后不久,一管唢呐把我的生母吹进了成家的大门,一年后,我哥呱呱坠地,高兴得成家上下合不拢嘴,跟过大年般杀猪宰羊,大摆宴席。亲朋好友,邻里乡亲纷纷前来随喜祝贺,鞭炮放了几箩筐,我爸陪客人喝酒直喝得烂醉如泥。

这些情形,都是我稍解人事后,养母絮絮叨叨告诉我的。等到曲终人散,养母拖着疲惫的身体给我爸用温水洗澡,一遍又一遍地擦拭他红里透紫的肌肤,伤心的泪水便不知不觉地落进澡盆里。当时,她肯定在想,要是自己能生个儿子,该多好哇!

过了两年,我姐来到人世,接着是我,再接着是我妹,呼啦啦一口气生了三个女孩儿,加上养母还带着两个,成家一下子有了五个女孩儿。我爸心里很不耐烦,便把最爱哭闹的我扔给养母去带。所以,我几乎是跟着养母长大的,对自己的生母反而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成玲垂下目光,注视着自己不停扭动的双手,仿佛在竭力捕捉记忆中某个温馨的时刻,她轻轻摇摇头,继续说:

我真的不记得了,生母有没有抱过我、亲过我,或者塞给我一个煮熟的玉米棒什么的,因为我总是跟养母形影不离,跟她一起吃,一起住,一起睡觉,所以认定养母就是我的妈妈,和生母的关系倒显得十分淡漠。

当知道所有真实的内幕,并且模模糊糊懂得它的含义以后,我的性格发生了突变,由一个听话的乖丫头变成了任性胡闹的小淘气包。

我常常充满敌意地瞪大双眼,恶狠狠地盯着那些蔑视、嘲笑我的人,有时甚至动手揍那些比我大的男孩。我一点也不发怵。

有一天,好像是星期日,爸爸让我下山到矿上去捡煤块。我们那儿穷是穷,却有许多小煤窑,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一排一排排列在山根脚下或者弯弯曲曲的山坳里,像一只只黑洞洞的鬼眼,让人感到阴森森的。

有一条尘土飞扬的黄土公路与外界相通,从小煤窑里挖出的成千上万吨煤就从这里用汽车运送出深山老林。

由于路面凹凸不平,又尽是坡坡坎坎,汽车一路颠簸,沿途洒下不少煤块。到这里捡煤的人三五成群,来自不同的村子,大多是妇女、小孩。男人不行,得出工干重活,再说,一个大老爷们儿去干那个,丢不起那张脸。中国人爱面子,在哪里都一样。用贵州人的话讲:即使里面烂得像一张鱼网,面子上还要好看。

成玲有些苦涩地吞了口唾沫,看了我一眼,似乎在观察我对这句话的反应。我表示理会地微微点头。她释然一笑,我发现她的牙齿生得参差不齐,怪不得说话时,她老喜欢用手半掩住嘴。

她歉意地解释自己的话头有些乱,东扯葫芦西扯叶。我告诉她,她说得很好,不要有任何顾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因为无论怎么说,这都是她的故事。

捡到煤以后,有的背回去自家烧,有的到镇上去卖。我家没有煤炉子,做饭用的是土坯砌的锅灶,烧柴禾。站在山顶上,远远望见自家的屋顶上飘起了灰烟,就知道该回家吃饭了。

每次,我捡到煤后,便背到镇上去卖,一些大妈大婶儿几乎都认得我。扎着两条羊角辫,一根向左撅,一根向右撅,脸黑黑的,只见亮亮的眼珠在转动,衣服又破又旧,因为总是哥哥姐姐穿剩下来的。这都不打紧,最恼人的是,衣服又长又宽,像挂在我身上一样,行动很不方便,一双手老缩在衣袖里面。

我赤着脚,偶尔穿一双我爸编的草鞋,背着满满一篓煤,一边走一边沿街叫卖,像个憨劲十足的傻小子,镇上人便叫我“毛头儿”。

那时候,镇上人特瞧不起乡下人,他们吃商品粮,有优越感,不管干活儿不干活儿,每月都有细粮供应。要是村里哪位姑娘嫁了个吃商品粮的,姐妹们羡慕得不得了,那家人更是欢喜异常,好像一下子进了梦想中的天堂,觉得脸上特有光彩。

记不清哪一年,后村的红梅——村子里第一个女中学生,自由恋爱,嫁给了镇上她的一个同学,全村的人倾巢出动送她出嫁,风光得方圆十里都在谈论此事。

我那时半大不小,对这些事似懂非懂。我姐说,她长大了也要嫁个吃商品粮的,我就特佩服,觉得她有志向,有出息。

然而不到一年,红梅姐的男人便出了事,进了监狱。本来就不同意这门亲事的婆婆翻了脸,骂红梅姐是个克星,把她赶出了家门。红梅姐不堪凌辱,又没脸回村里,便跳河自尽,肚里怀着不足三个月的孩子。

成玲停顿了片刻,脸色凝重。

当时的情景真惨。红梅姐原本是村子里最漂亮的姑娘,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段有身段,在学校里一直是文娱委员。被水泡后,肚皮胀得大大的,鼓得老高,又薄又白,不是一般的白,而是那种说不上来的白。她的衣服给河水冲走了,浑身上下仅剩一条裤衩。只是两条长辫仍旧整整齐齐,辫梢扎着红头绳。那个辫子乌亮乌亮的,扎得丝毫不乱,让人看了心酸不已。

唉!就那么死了。

这件事,打消了我姐嫁个吃商品粮的男人的念头,认为那些人没心肝,比虎狼还毒。全村的人上街,都不从那户人家的门前经过,嫌他心肠黑,都咒枪毙了那家人的儿子才好。

好像不久,那家人就从镇上消失了,不知是迁走了,还是怎么的,门上常年挂着锁,台阶边长满了茅草。

忽然,成玲咧嘴一笑,问我:是不是扯远了,刚才说到哪儿啦。我告诉她说到了她在小煤场拾煤块。

背篓很沉,常压得我哈着腰,尖利的小石子硌得脚板火辣辣的疼。现在想来,那么小的孩子怎么背得动那么沉的煤块,但当时不知哪里来的劲儿,就硬是挺过来了。

需要买煤块的,看见我从街口吃力地走来,便远远地冲我招手,叫一声“毛头儿,买煤!”说实在的,尽管不喜欢别人这样叫我,心里仍然格外高兴,毕竟又能换到钱嘛。

我捡的煤总能及时换成钱,有的伙伴当天卖不出去,还得把煤背回家中,下一回再背下山来卖,一趟一趟的……

每一次,我都能换回一块多钱,有时候还能卖到两块钱。全部是零票,一毛、两毛的,我把钱一张一张抚平、叠好,小心翼翼地揣进一个最安全的贴身口袋里,走一段路按一下,走一段路又按一下,生怕弄丢了,心里的快活劲儿就甭提了。

可是,一回到家里,这些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就落进了我爸生满老茧的掌心。他得用这些钱替我哥交学费。

成家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期盼他能金榜题名,混出个名堂,光宗耀祖,从此改变成家子孙的命运。然而,最终这个希望落了空,我哥天生不是这块料,脑瓜子笨。人吗,干什么都是个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再怎么折腾,没用!

因此,每当这种时候,我就特别——怎么说呢?不能说憎恨吧,这不太合适,只能说——特别讨厌我哥。觉得他的存在,剥夺了家里女孩子们的权益。吃的穿的用的,几乎全都优先满足他,一家人围绕他旋转。结果他连个高中也没考上,复读了几次也白搭。我爸一气之下让他回来学木匠,讨个混饭吃的本事。当然,这是后来的事。

千辛万苦挣来的钱,自己一分也舍不得花,却必须供我哥去挥霍,你想想,这心里能平衡吗?

要是别的孩子,可能会把这些事视作理所当然,我却无法漠然处之,心里别别扭扭的,老有一个解不开的疙瘩。

由于这种心理的支配,对所有的男孩子,我都想跟他们较劲。那一天吧,也就是我前头说的那个星期天,我照例到小煤场去捡煤块,碰到一个比我高出一头的男孩,记不清他骂了我一句什么,肯定是一句肮脏的下流话,惹得我勃然大怒。

我丢下背篓,凶猛地扑过去,一下子就把他撞倒了。他爬起来,扭住我撕打,用手扯我的头发,把我的头往地上按。我忍住疼,使劲顶他的肚子,用脚踹他的腿。二人僵持了一会儿,趁他一不留神,我终于使劲把他绊倒了。

真不明白当时怎么会那么气愤,恨不得活活掐死他,要不是旁边一位大婶儿拼命拽开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真的。

成玲完全沉浸在往事里,脸上浮现出一种解恨的表情,使我感到胸口闷闷的,像堵着一团什么东西。

不过,我们还是听一听成玲自己的解释:

照理说,男孩子骂一句脏话,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也常常骂他们。小时候,伙伴们之间互相打骂,是常有的事。我成天在一群野小子当中混,早已司空见惯,但那一回的确是一反常态。

长大以后,我还时常想起这件事,觉得自己又好笑又好气。我想我可能是把对我哥的不满发泄到别的男孩子身上。而这个倒霉的男孩恰好成了送上门来的目标。

在我们家里,就我敢跟我哥作对,我哥说我有一股狠劲。你不晓得他多么愚蠢自私,根本不为别人考虑。

我说过,我出生时我爸已经快满六十岁了,虽说身板还结实,耕田、插秧、打稻子等庄稼活儿都能捡得起、放得下,但随着年岁渐高,气力一天不如一天。

看到这种日渐破败的局势,我担心自己会因为家境的每况愈下而不得不辍学。要知道,我特想读书,做梦都想。哪怕吃得少一点,穿得差一点,只要天天能背起书包上学,我都可以忍受。

上学的第一天,是我有生以来最兴奋的日子。养母从别人家里找来两张厚牛皮纸,非常细心地给我的课本包上封皮,我抱着它们美美地睡了一夜。

在我老家的农村,能让女孩子上学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待遇,而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最先被剥夺这种权利的也是她们。

这两年,在北京熙熙攘攘的街头,常常可见到一些戴着眼镜、书生模样的青年男女向行人乞讨。他们往往声称是贵州山区因家贫而失学的学生。其中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而今什么事都真假难辨。

笔者也曾经碰到过这样的贵州特困生。有一回,我和报社的同事到集邮公司盖纪念戳,两男一女拦住我们,自称是贵州某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并出示学校开出的证明及学生证。

我看他们的衣着并不比城里一般的孩子差,而且有个男生还戴着很名贵的眼镜。同事一口咬定他们是骗子,《北京晚报》也刊登过类似的文章,说有些梦想不劳而获的少年谎称是贵州山区辍学的贫困生,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进行诈骗活动。这更加令人感到悲哀。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居然宁肯向人伸手,也不愿靠劳动养活自己。真难想像这样的人会有希望。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幸,也是民族的不幸。

同类推荐
  • 未厌居习作

    未厌居习作

    1935年叶圣陶出版的散文集,收1923一1935年间的散文36篇。
  • 永久的错觉

    永久的错觉

    高维生宛如一架扛起白山黑水的虎骨,把那些消匿于历史风尘的往事,用一个翻身绽放出来;杨献平多年置身大漠,他的叙述绵密而奇异,犹如流沙泻地,他还具有一种踏沙无痕的功夫;赵宏兴老到而沉稳,他的散文恰是他生活的底牌;诗人马永波不习惯所谓“大散文”语境,他没有绕开事物直上高台红光满面地发表指示的习惯,他也没有让自己的情感像黄河那样越流越高,让那些“疑似泪水”的物质悬空泛滥,他不像那些高深的学者那样术语遍地、撒豆成兵,他的散文让日益隔膜的事物得以归位,让乍乍呼呼的玄论回到了常识,让散文回到了散文;盛文强是一条在齐鲁半岛上漫步的鱼精,他总是苦思着桑田之前的沧海波浪,并秘密地营造着自己的反叛巢穴……
  • 胸有底蕴气自足

    胸有底蕴气自足

    胸有底蕴气自足恰好可分为记忆或审视的角度叙写的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写家族历史、人生经历、生活际遇以及社会交往中的在场感受;另一部分是写自己采访的对象,近于人物专访。不论记忆还是审视,作家都用自己的心去贴近、去揣摩、去怀想。
  •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机智故事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机智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古今中外流传最广,最有创意,最给人启迪的机智故事。
  • 好时光

    好时光

    自2006年出版第一本个人诗集,已过去六年。光阴荏苒,恍然如梦。这六年是青春岁月最真实的见证。生命中珍贵的善缘被一一遇见,疼痛和锤炼一一经历。也许得到和失去了些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心灵和智慧开启——瞬间的灵感,犹如冥冥之中不可言说神灵的指引和护佑、仁慈智慧的光芒顷刻注满,将我从黯淡、琐碎、奔波的尘世生活中提升、擦亮,看见那些“看不见的金黄”,听见“下午的麦田”的心跳……于是有了这本诗集,你所触摸到的呼吸……
热门推荐
  • 陛下要求婚

    陛下要求婚

    【日二更】“陛下,我要求婚!”芩彧雪继位Q国女皇陛下,打下保证,半年内将Q国国力拉入世界前五,由此她不惜出卖婚姻,向欧翊宸求婚。他只为保全自己深爱之人不被伤害,应下她这一门荒谬婚姻。深知彼此不爱,便可彼此伤害,不知爱情滋长,却被无情折腰。在他为她保办婚礼之上,他单膝下跪,手捧她手,“女皇陛下,我要求婚。”回应他的是,那破碎的心脏以及满地的鲜血。他恨她,怨她,虐她……她的爱,已在那场火灾中凋零落尽。3年之后,她身边男子轻轻拥她入怀,“女皇陛下,我要求婚。”在皇室与阴谋之中,谁在谁的爱情中为谁求婚,请支持《陛下要求婚》。【男主女主都是腹黑中的战斗机,霸气中的VIP,酷帅霸拽,剧情绝对精彩!】
  • 绝世邪君

    绝世邪君

    魔域纵横,孤独为王!落魄世家弟子秦石,受尽凌辱,饱尝人间冷暖!为洗刷屈辱,他不惜堕入魔道,弃身成魔,屠尽仙神!诸魔乱天,群雄并起!且看,在这个仙魔争锋的世界里,一个心性本善,为寻正义而求魔道,终成一代天道魔皇。“虽然我不喜欢杀戮,但我也不讨厌杀戮。”秦石语。“欲看魔的世界,我是如何争锋,尽在绝世邪君。”
  • 黑执事之暗夜明月

    黑执事之暗夜明月

    当堕入黑暗的灵魂遇到了同类,当心中充满仇恨的他遇见了她这是一个极端的世界......她,就像夜空中的那轮明月,即使身处在无边的黑暗,也无法掩盖自身的光芒。。。。。。既然黑暗无法抗拒,那么就由我来掌控......琉诺·伊格纳缇伍兹,主角,原名亚莉克希亚·伊格纳缇伍兹,七岁那年一场大火使父母双亡,一个月后带回一个执事,改名为琉诺·伊格纳缇伍兹。但其实是一个穿越者,一个杀手穿越来的,之后由于执事蒂特的背叛,死后继续穿越到黑执事的世界,与夏尔等人相遇.......
  • 梨花未落向晚亭

    梨花未落向晚亭

    若梨的第一个男人是他爹,爱她护她,却守不住她第二个男人是她哥,此生最大的心愿是让她成为窈窕淑女,最大的爱好是逼她减肥第三个男人是她竹马,等她护她守她,她却伤他至深第四个男人是她初恋,利用她,疼她,无视她这是以若梨的视角看的,其实事情是这样的:于她爹:你能不能不闯祸了?就算你未来丈夫是世子,我们也要低调于她哥:说好的一天只吃正餐,合着你一天的正常是六餐?于她竹马:你飞,你倒是飞得出我的手掌心再说话,你疯我陪你,你玩我陪你,你要嫁人,我陪你,嗯嗯,就这么愉快滴决定了于她初恋:你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我还是不点了
  • 超度乾坤

    超度乾坤

    凡尘之人柴米油盐,求三餐温饱,无病无灾。修道之人青灯古卷,求逍遥自在,长生不死。陈家的傻子陈安生突然灵智开窍,气吞山河的一口气将大宋第一才子比下去。不仅赢得名声还娶了指腹为婚的杭城第一美女顾盼儿为妻。洞房之夜,姐姐陈蒹葭和神秘女人飞天而去。为了营救陈蒹葭,陈安生带着没洞房的妻子顾盼儿跋山涉水,终于敲开了修仙者的大门。至此,泾渭分明的两类人,瞬间生活在了一起。故事,便是从这里真正的开始。
  • 路过眼角的泪

    路过眼角的泪

    鱼的记忆只有7秒…樱花开放到凋谢只有7天…左心房的痛,右心房的爱…
  • 逆界坤途

    逆界坤途

    他,天资聪慧,却险些因家族之纷争而陨落。他,自强不息却又命运多转。他的家族曾名噪一时,却在一场雾夜中被精心布局的另外几大家族突袭得手而衰败了五年之久。而他的一切惊世之举,均从这五载之后的家族逆袭中拉开了久违的传奇帷幕...
  • 零八季节

    零八季节

    着落,我却没找到;如同现实光明道路一样,自己一直是个沉醉迷离的羔羊、似风筝漂泊海阔天空流浪四季。有时候,我并不知道青春真正的涵义;当接忡而来繁琐枯燥的事后,清醒的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在漆黑降临的夜晚,我总喜欢站在霓虹灯下仰望星空、沉思。
  • 神奇宝贝之小梦

    神奇宝贝之小梦

    我叫梦一凡,是一个小学生,每天就是上学,回家,玩电脑,在今天我登陆时,发现我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的人物都是我最喜欢的宠物小精灵里面的宠物,也有我最爱的皮卡丘,虽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我很开心
  • 出发吧!趁青春和梦想还在

    出发吧!趁青春和梦想还在

    本书介绍了环球旅行家神威在世界各地游乐人生的故事。在路上,他时而思考感慨,时而放空自己尽情享受旅途的乐趣。在路上,他尝试种田收割回归简单生活;乘坐放着重金属音乐的坦克,穿越大奴湖去追寻世界最美的极光;在奥运圣地学滑雪;在柚木大王的百年私宅学泰拳,做不一样的自己,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当然也遇见了形形色色有趣的、奇怪的人,和许许多多捧腹爆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