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80000000004

第4章 科技无处不在(4)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联想到:如果用人工的办法让气压加大,水的沸点就不会像在平地上只是100℃,而是会更高些,那么,高山上就能把东西煮熟,而平地上煮东西所花的时间就会更少。为了提高气压,缩短烹煮时间,帕平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密闭容器,里面装了一些水,他想用外面不断加热的方法,让容器内的水蒸气不断增加,又不会散失,以达到使容器内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增高的目的。可是,当他睁大眼睛盯着加热容器的时候,容器内发出咚咚的声响。帕平吓坏了,只好暂时停止试验。

两年后,经过重新设计,帕平在锅体和锅盖之间加了一个橡皮垫,锅盖上方钻了个孔,这样,锅边漏气和锅内发声的问题就解决了。帕平把土豆放入锅内,点火,冒气,10多分钟之后,土豆就煮烂了。

然而,他并不满足,又先后煮鸡、煮排骨等肉质食品,在这些成功的试验的基础上,1681年,帕平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压力锅——当时叫做“帕平锅”。他邀请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们前来参加午餐会,实际上是对压力锅进行鉴定。厨师当着众多科学家的面,把9只活蹦乱跳的鸡宰了,塞进压力锅里,然后架到火炉上。那些高傲、挑剔的专家们一杯茶还没有喝完,一盘盘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清蒸鸡就上桌了。不仅鸡肉全煮熟了,而且连鸡骨头也软了。事实折服了在场的所有人,从此,帕平的压力锅就名扬四方了。

随着科技发展,压力锅在外观质量、安全性、技术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改进,它以快速、安全、自动、实用的特性,成为了现代时尚的新宠。

十四、手腕上的计时科技——手表的发明

手表是系在手腕上的小型计时仪器。从19世纪中叶有人将挂表装上皮带,戴在手腕上开始使用,经逐步改进,缩小体积,美化式样,发展成为手表。

1270年前后在意大利北部和南德一带出现的早期机械式时钟,以秤锤作动力,每1小时鸣响附带的钟,自动报时。1336年,第一座公共时钟被安装于米兰一教堂内,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时钟传至欧洲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的教堂也纷纷建起钟塔。

不久,发条技术发明了,时钟的体积大为缩小。1510年,德国的锁匠首次制出了怀表。当年,钟表的制作似乎仅限于锁匠的副业,直到后来,对钟表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钟表技艺也日益复杂,才出现了专业的钟表匠。

1806年,拿破仑时期,约瑟芬为王妃特制的一块手表,是目前已知的关于手表的最早记录。这是一块注重装饰、被制成手镯状的手表。当时,男人世界里风行的是作为身份、地位象征的怀表,手表则被视作是女性的饰物。

1885年,德国海军向瑞士的钟表商定制大量手表,手表的实用性获得世人的肯定,逐渐普及开来。

20世纪初,ROLEX(劳力士)的前身——WILSDORF&DAVIS公司推出了银制绅士表和淑女表,大获成功,带动了各家钟表厂商竞相研制开发手表。

当年就以怀表技艺闻名世界的瑞士,在手表制作方面也一马当先,ROLEX在1926年就开发出完全防水型的手表“ROLEXOYSTER”,1931年又率先将自动上发条的手表“OYSTERPERPETUAL”推向市场。

LONGINES(浪琴)公司也不甘示弱,其研制的精密航空钟与美国飞行家林德伯格一起飞渡大西洋,名声大振。1929年,推出带秒表功能的手表“CHRONOGRAPH”,翌年又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飞行用精密手表“CHRONOMETER”。

20世纪60年代末,机械手表史掀开了新的一页:1969年,日本精工手表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块石英电子手表,日误差缩小到0.2秒以内。1972年,美国的汉密尔顿公司发明了数字显示手表,马达和齿轮从手表中消失了。

手表制造业新技术层出不穷,机械手表却并未寿终正寝,产量虽然大减,制造技艺却得以保存。特别是瑞士的钟表厂家,在石英手表独占鳌头的今日,仍对机械手表情有独钟,坚持生产高档机械手表,并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地。

十五、神奇的小火柴

火柴是由谁发明的?

根据记载,最早的火柴是由我国在公元577年发明的。当时是南北朝时期,战事四起,北齐腹背受敌,物资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种,烧饭都成问题,当时一班宫女神奇地发明了火柴。不过我国古代的火柴都只不过是一种引火的材料。其后传入欧洲,欧洲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一度被中国人称为“洋火”的现代火柴。

17世纪中后期,德国人布兰德提炼出了黄磷。人们利用黄磷极易氧化发火这一特性,在小木棒一端沾上硫磺,然后再沾黄磷而发火。到了19世纪法国人钱斯尔将氯酸钾和糖用树胶粘在小木棒上,浸沾硫酸而发火。这些都是现代火柴的雏形。

19世纪20年代,英国人沃克把氯酸钾和三硫化锑用树胶粘在小木棒端部做药头,装在盒内,盒侧面粘有砂纸。手持小木棒将药头在砂纸上用力擦,能发火燃烧。这是最早具有实用价值的火柴。

几年后,法国人索里亚以黄磷代替三硫化锑掺入药头中,制成了黄磷火柴。这种火柴使用方便,但发火太灵敏,容易引起火灾,而且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因黄磷有剧毒,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后来人们又研制出赤磷代替黄磷,它是黄磷的同素异形体,性能相对稳定,且无毒。

19世纪50年代,瑞典人伦德斯特鲁姆创制出一种新型火柴,它是将氯酸钾和硫磺等混合物粘在火柴梗上,而将赤磷药料涂在火柴盒侧面。使用时,将火柴药头在磷层上轻轻擦划,即能发火。由于把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分开,大大增强了生产和使用中的安全性,所以这种火柴被称为安全火柴,应用十分广泛。

火柴工业开创于欧洲。19世纪30年代,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厂建立于瑞典卡尔马省。19世纪60年代,火柴开始输入中国,当时称之为“洋火”或“自来火”。中国的第一家火柴厂是卫省轩于1879年在广东佛山创办的巧明火柴厂。1920年,刘鸿生在苏州创办鸿生火柴厂,改进了火柴配方,改善了生产管理,生产出质优价廉的“美丽”牌火柴,之后刘鸿生又创建了上海大中华火柴公司。1967年,我国第一台火柴自动连续机试制成功。1982年在济南火柴厂建成了中国第一条火柴连续生产线。

十六、小巧的取火器——打火机的发明

打火机是一种主要用于点燃香烟的发火器具。有汽油灯打火机、气体打火机、电子打火机等。

当世界上第一支手枪问世不久,第一只早期的打火机也就出现了,因为它就是用手枪改成的,叫火绒手枪。这种打火机还长期被作为身份的象征和办公室的摆设。

18世纪,出现了用绳点火的打火机,之后的是磷和煤油或者蜡的打火机,以及砂轮和火绳及汽油打火机。

1854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使卷烟工业迅速发展,而在此之前,只有东欧和巴尔干人抽卷烟,而西欧则以嚼烟、烟斗为主。打仗的时候,东欧人可以利用战斗间隙抽上几口,而他们的对手刚装上一烟袋锅就听到开拔的号声。

抽烟变得越来越方便,打火机也发展到由打火轮引燃火绳,再用火绳点着汽油的方式了。这期间,由于磷的发现,火柴也问世了,很多打火机同时也是火柴盒。

燃料问题似乎容易解决,问题是产生火花的方法一直颇嫌笨拙。我们今天所用的打火机的转轮实际上是奥地利人奥尔研制出来的,奥尔发现铁铈合金制成的金属在摩擦时很容易产生大面积的火花。这种金属就是以奥尔命名。奥尔金属的打火轮一开始并不是现在的圆形的周边呈锉状的。

经过一番摸索,他发展成火石装在火石管里,为保证火轮的火石间有足够的压力,在火石下面有一弹簧结构,蹭一下火轮子,即可产生火花。奥尔解决的是火花产生的问题,直到今天,它仍是打火机点燃的主流方式。不过人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到用转轮,曾采用半转轮,但很快意识到这种往复式的半轮的缺点是火石磨损过快,因为即使不打火时也要磨一下火石。

后来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发明了电打火。现代烧液体和气体燃料的汽车都是通过火花塞放电点火的。

当火花问题和燃料问题解决后,打火机工业得以迅猛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处都是打火机厂,有的用金属,有的用电木(酚醛树脂)作机壳,真是百花齐放。德国的一些犹太人因不堪忍受纳粹的摧残,移居到英美等地,其中就有些打火机制造商逃到伦敦,他们开始在英国制造打火机。这时开烟斗店的登喜路开始造打火机。

而此时在美洲,一名叫Aranson的人造出了Ranson打火机,并为它的班卓琴形状申请了专利。这种装有汽油、火石的打火机辉煌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同众多厂家一样,停产了。

在打火机制造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并且生命力最长久的(至今在全世界的百货店里都能见到)要算是美国的Zippo打火机了。

1932年,正值美国大萧条的中期。一个雾气腾腾的夏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拉德福德的乡村俱乐部里,乔治·勃雷斯代与一个朋友在神侃。他的朋友在用一美元一个的奥地利产的打火机点烟,那是一个十分难看的打火机。

“凭你的穿戴,难道你不能用像样一点的打火机吗?”

“你知道吗?乔治,”他朋友回答,“这玩意儿管用!”

奥地利人似乎没心思完善他们的发明,乔治则对这种打火机进行了改进。他将奥地利打火机改成方块盒,握在手中很合适。打火机盖用一个合页与机身相连,在棉芯周围加一个防风网,方便又美观的打火机诞生了。这就是Zippo及其创始人乔治·勃雷斯代的故事。

与众不同的是,在一次次追逐时髦的浪潮中,Zippo却拒绝一次性消费,主张终身保用,这为收藏提供了极大的方便。Zippo的外形在过去70来年中始终没有变,也就是说,如果你搞到一只1934年的Zippo,它会跟千禧年纪念版的Zippo一样大小。更有趣的是,即使是1932年的原型Zippo,其燃烧器部分仍与最新的Zippo通用。

同类推荐
  • 生长在海洋中的植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生长在海洋中的植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以海洋、海洋中的植物、动物、食物链、矿藏、海洋中的科学以及人类在海洋中发生过的战争为主要加工、编辑素材。将海洋的神秘、浩瀚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进行梳理、叙述。把最大的生物——鲸鱼、最凶猛的海洋动物——鲨鱼、美丽的珊瑚、大洋底部的锰结核,等等,一一呈现给读者。
  •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历史篇)

    探秘:世界未解之谜(历史篇)

    古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很多令拥有高科技的今人汗颜。记载在史书上的文字无法将那些历史完整地展现给今人,我们只能通过现存的蛛丝马迹去按图索骥。
  • 有趣的力学

    有趣的力学

    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力打交道。本文将通过讲述我们身边关于力的一系列故事,来加深我们对力的认识和理解。
  • 文明历程

    文明历程

    本书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字字珠玑的文字,介绍了中国历史的一些基础知识,内容丰富,涵盖众多领域。
  • 透析发明与创造的决窍(走进科学丛书)

    透析发明与创造的决窍(走进科学丛书)

    1804年的一天,法国有个叫尼古拉·阿佩尔的糖果点心匠,他在整理物品时,发现一瓶放置了很长时间的果汁没有变质。为什么这瓶果汁经久不坏呢?纳闷中,他细心地察看着这瓶不寻常的果汁,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是一瓶经过煮沸又密封很好的果汁。看来食品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长期保存。于是他将一些食品装入广口瓶,在沸水中加热半小时以后,趁热将软木塞塞紧,并用蜡封口,果然可使食品长时间地保鲜。罐头就是这样发明的。尼古拉·阿佩尔为长期贮藏食品做出了贡献,获得了2万法郎的奖金。不久以后,他就在巴黎建起世界上第一家罐头厂。
热门推荐
  • 血影兵魂

    血影兵魂

    主人公参军入伍,机缘巧合下进入一神秘组织。从此开始了双面生活。
  • 道斩凡尘

    道斩凡尘

    三千红尘滚滚,一世凡尘斩道。红颜命不薄,我自笑天地。落花带血泪,半生浮名散。
  • 写作与语言教程

    写作与语言教程

    本书是适应21世纪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而编写的新型教材。着力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写作能力。其特点是用1+1的形式结构教材的纲目,上编“写作技能”,下编“语言修养”,每编各有一个以实用为根本的知识系统,将语言运用与写作实践紧密结合,加强了写作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适用对象为高校传媒类和艺术类各专业学生,以及广大写作、语言表达艺术爱好者。
  • 肥胖:不得不说的话

    肥胖:不得不说的话

    肥胖,这是一个多少年来永恒的话题。但关于肥胖的知识,很多人未必了解那么多,只知道肥胖不好看,胖了容易身体有毛病,但至于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会影响到个人的哪些方面,却并不一定全都了解。另外,如何客观地看待肥胖,而不是走入减肥或以瘦为美的误区。这些,都是很适合一起唠唠的话题。在本书中,我们就谈谈关于肥胖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对待肥胖。
  • 人源泰山

    人源泰山

    公元5000年,地球资源开发殆尽,人类陷入空前绝境。偶然得到飞碟设计图纸,人类成功制造飞碟。人源驾驶飞碟在泰山上空探求新资源。飞碟失事,人源出现在了异形界,一个源术横行的国度。且看人源如何应对……
  • 佑本纪

    佑本纪

    如果有人抢了你一大笔钱,你会不会找法官去惩治他呢?一定会的,大自然也一定会的。想要永生,注定付出不可想象的代价。佑在此为自己作传记,记录一个魔法师的永生路。
  • 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指南

    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指南

    本书全面介绍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社会性和特殊性意外伤害共150余种。就每一种意外伤害的发生原因、主要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简明扼要、条理分明,突出干预方法和防范措施,提供实用的自救互救技术。是家长、教师、各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儿童安全宣教、防范和救治儿童意外伤害的重要参考读物。
  • 重生名流巨星妻

    重生名流巨星妻

    ##正文狼藉的房间,乱糟糟的衣服,她被亲妹妹灌下毒药枉她为了得先天性心脏病的妹妹陪酒失身,枉她因为被刊登大尺度照片而滚出娱乐圈!魂飞魄散,身世浮出水面,原来她才是夏家千金,却被顶包陷害,鸠占鹊巢!再重生,她是最美艳的女星,傍上最炙手可热的钻石总裁,贱小三渣男人被她踩在脚下;就算一辈子只能孤独的活下去又能怎样?只需他一人宠爱,她就能狠如蛇蝎,让所有算计过她的男人女人血债血偿!
  • 找点:精准高效的做事方法

    找点:精准高效的做事方法

    领导工作有点,管理工作有点,经营工作有点,学术研究有点,讲话写作有点,常规性工作有点,创新性工作更有点,所有的工作都有点,抓住其独特的点,才能把工作干得漂亮。
  • 逆崛

    逆崛

    一个梦,延续了一个新的开始!一珠子,承载着千百年的希望!拥有它,承担了使命与责任~命运的坎坷,神秘的势力,无尽的追杀他的命运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