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80100000015

第15章 机枪(1)

机枪原是步兵自动武器的一个笼统称呼。现代意义上的机枪通常指使用弹链或弹箱供弹,能安置在两脚架或三脚架上持续射击的自动枪械。机枪的口径一般在15毫米以下,机枪的子弹和口径为了便于补给,轻机枪和通用机枪一般使用同口径的步枪弹,所以口径和班用步枪一致。而重机枪则使用专门的机枪弹,口径一般为12.7毫米(0.5英寸)。

机枪的诞生与发展

在机枪诞生之前,战争中步兵多用手枪进行自卫,用步枪进行攻击,这样就造成每次都需要往战场上投入大量兵力的情况,导致双方在战争中有太量的人员伤亡。

一,第一挺手动机枪的诞生

1861年美国内战打响,一名叫理查德·乔登·加特林的美国医生在医院看到到处都是受伤的官兵以及治疗无效而死亡的官兵尸体。这些牺牲的官兵中,除了战场上的死伤外,很多士兵还死于疾病和营养不良。经过一番思考,加特林认为要是能减少战场上投入的士兵的数量,就能让伤亡最大地降低。

加特林虽然是一名医生,但是却一直致力于工程学,因此在思考解决减少兵力这个问题上,他首先想到的是发明一种火力凶猛的枪。依靠凶猛的火力,一支枪能顶很多支步枪,让一个士兵拥有很多士兵的战斗力(他当时的目标是一个士兵能顶上一个连),从而减少战场上士兵的人数,以达到减少战争伤亡的目的。

1861年夏天,加特林开始设计构思转管机枪,当年年底就完成了机枪模型,并于次年进行了验证,命名为加特林机枪,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实用性机枪。1862年11月4日,加特林获得转管机枪的专利。

这个专利除包括1862年加特林机枪模型的技术说明外,还包括了两点转管机枪所共有的设计特点声明:一个提供锁膛的内有击针的圆柱旋转体,与枪管一起旋转:每根枪管都有独立的击针。

加特林机枪结构较为简单,为多管、手摇式机枪。通过手摇转柄,可以让加特林机枪的各个枪管依次旋转到12点钟位置发射子弹,以提高射速和散热性。在枪管的转动过程中,每根相对应的枪管会完成上膛、闭锁、射击、开锁、抽壳等动作,以此循环。

在加特林机枪刚发明时,便拥有高达200发/分的超高射速,这在当时是非常致命的。以至于当时的林肯总统不愿意使用这种前所未有的残忍武器来对抗南方的同胞,但在之后和印第安人的作战中却使用了它。

19世纪末期,加特林机枪成为了欧洲各国控制并扩张殖民地的重要武器。经过改进后的加特林机枪射速最高曾达到每分钟1200发,在1882年这是个惊人的数字。

加特林转管机枪从诞生之日起,工作原理就决定了其具有能连发射击、火力猛等优点,但也存在重量大、机动性差等缺点。但其诞生的时间并不合适,就像一个早产儿,当时的军队还未在思想上对其诞生做好准备,也不知道怎样将其充分运用到战争中,因此加特林机枪在当时的发展并不顺利,但却为后来自动武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二,自动重机枪的诞生

在伦敦肯辛顿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挺有上百岁高龄、在枪械发展史上意义非同寻常的重机枪,标牌上写着:“这是世界上第一挺靠火药气体能量供弹和发射的武器。”该枪口径11.43毫米,枪身质量27.2千克,枪架质量29千克,采用容弹量为333发、6.4米长的帆布弹带供弹,理论射速600发/分。它的发明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美、英等国都称他为“自动武器之父”。

1840年2月5日,马克沁出生在美国缅因州桑格斯维尔。他家境清贫,小时经常与兄弟到野外打猎卖钱,以弥补家庭微薄的收人。这使马克沁从小就有机会摆弄枪支,熟悉一些枪械原理。14岁进入一家马车厂当学徒,以后又在好几家工厂、作坊务工。他没机会接受正规教育,但他勤奋好学,无论干什么活儿都喜欢用心琢磨,还经常搞点小革新、小发明,如自动捕鼠器、航海计时仪、带警报的自动灭火机、去磁器、炭丝电灯泡等,显示了非凡的创造才能。30多岁时,马克沁被聘为美国电气公司的工程师,在机械、电气方面颇有造诣。他经常去欧洲为公司办事,结识了不少朋友。

1881年,马克沁参加在巴黎举办的电力工业展览会,遇到一位交情笃深的朋友(电气工程师),两人无话不谈。当时的欧洲战争频繁,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研制新式武器。这位朋友快人快语,半开玩笑似的对马克沁说:“你要想赚大钱,最好发明一种玩意儿,使欧洲人彼此残杀起来更得心应手。”

马克沁对当时欧美各国使用的武器并不陌生,他特别关注刚刚兴起的手摇式连发机枪,特别是美国人理查德·加特林研制的6管连发机枪(亦称加特林机枪)。该枪标志着手动机枪发展到了顶峰,美国陆军1866年8月列装。但它仍需要人力通过机械完成射击循环的各种动作,也很笨重,亟待改进。

马克沁放弃美国电气公司的工作,把全部精力转移到武器研制上,并于1882年移居英国,后加入英国国籍。

在伦敦克莱肯威尔路一个花园的小作坊里,马克沁开始了新武器的研制。作坊里除一台铣床外,其余的工具、刃具都是他自己设计制造的。马克沁是在一个完全崭新的领域里工作,当时流行的几种手摇式连发机枪在机械构造上具有参考价值,但因没有解决最关键的问题——自动供弹、自动退壳的动力来源,还不能称为真正的机枪。在英语中,Machine Gun(机枪)一词,意指能实施连发射击的自动枪械。马克沁的灵感来自一次偶然的发现。一天,他在军队射击场用步枪打靶,由于这种步枪后坐力特大,抵枪托的肩被撞得生疼。和他一起打靶的战士们因常用这种步枪,肩上更是青一块紫一块的。火药气体产生的后坐力是一种多么大的能量啊!难道不可以变害为利吗?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马克沁多年来苦苦思索和寻找的能源,终于找到了。

对于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射击后坐现象,马克沁巧妙地加以利用,于1884年造出了第一挺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马克沁机枪。该枪首创枪管短后坐原理,借鉴吸收了加特林连发机枪的操纵机构和温彻斯特步枪的肘节闭锁机构。

马克沁的这一重大发明,在世界枪炮发展史上开创了自动武器的新纪元。不久,马克沁又对机枪做了一些改进,风尘仆仆地辗转于英、法、意、德、俄等国进行表演,向各国军队推荐他的机枪。有一年,中国清政府大臣李鸿章访英,也应邀参观了试射表演。机枪的猛烈火力使他震惊,每分钟竟能发射600发子弹!当李鸿章得知这需耗银30英镑时,便摇摇头说:“这种枪耗弹过多,太昂贵了,中国用不起。”后来,大约在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中国也购进少量马克沁机枪,并进行仿制。

1891年,英军正式装备马克沁机枪,并首先用于扩充殖民地的战争。战争一方仍挥舞长矛和棍棒,另一方则拥有弹仓步枪和机枪。1893~1894年,英国殖民军在罗得西亚同祖鲁人的战争中,第一次使用马克沁机枪。一支50人的英国小部队配有4挺马克沁机枪,据守在一个山头上。90分钟内,5000余名手持长矛、弓箭的祖鲁人发起数次冲锋。在统一指挥下,英军机枪火力如骤雨般扫射,剽悍的祖鲁人一排排倒在血泊中,3000多人战死。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马克沁重机枪在各种兵器中独占鳌头,许多国家的军队都先后装备了马克沁机枪及其改进型。其中以德国制造的1908年式7.92毫米MG08马克沁机枪性能最优,是众多仿制型号中的佼佼者。它用低矮的三脚架(亦有两脚架)替换了此前的两轮手推车式枪架,采用水冷枪管,可长时间连续射击。该枪是德军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制式装备,每个步兵营配6挺。在1916年7月的索姆河战役中,英法联军1天内死伤于此枪枪口之下的就达57000人。因此,MG08马克沁重机枪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厉害的杀人凶器”的恶名。

维克斯MK重机枪是马克沁机枪的改进型,1912年装备英军,是英军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主用机枪,以可靠性和牢固性享有盛誉。250发弹带供弹,枪身质量18千克(装水3千克),三脚架质量22.7千克。

一百多年来,自动枪械已发展了好几代。但是,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基本原理和机构上尚未出现根本性突破。马克沁机枪及其变型枪,一直使用到1972年的印巴战争。由马克沁首创的自动武器原理,至今仍在枪炮研制中发挥着作用。

三,第一挺轻机枪的诞生

无论是加特林机枪还是马克沁机枪,在火力方面都非常强大,这一点得到了世界各国的一致追捧。但最致命的一个问题就是两者的重量,早期的这些机枪都十分笨重,仅适用于阵地战和防御作战,在运动作战和进攻时使用非常不方便。随着战局的变化,各国军队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紧随步兵实施行进间火力支持的轻便初枪。

1902年丹麦炮兵上尉乌·欧·赫·麦德森主持研制出了一只取消了水冷套桶,使用弹匣和轻便的两脚架,还可以抵肩射击的单兵使用连发武器——1902式麦德森轻机枪。该机枪全重不到10千克,性能十分可靠,口径和结构多变可适应不同用户要求,因此是当时军火市场上的热门货。

虽然供弹方式不同(可能采用弹链、弹匣或者弹鼓),这些新机枪有一些共同特征:它们发射率很高,很容易出现枪管过热,因此有必要把枪管设计成可以在战斗中快速更换的形式;轻机枪可以由单兵使用,但一般至少要两人的班组才能对其进行维护。因此轻机枪是第一种下放到步枪班的班组武器。这些特点是“一战”后出现的大多数机枪的共同特征。

“一战”结束后,英国开始寻求一种可以取代过重的路易斯机枪、与BAR同级别的武器。经过测试后由法国将军阿道夫·贝赛尔设计的型号有希望赢得这一竞标。他在1918年就研制出了这种机枪并试图推销给美国陆军,但由于设计上存在几个尚未解决的问题被后者拒绝了。贝赛尔转而向英国人推销,但英国人同样认为这些缺陷可能造成高昂的损失而拒绝了,不过他们认为这种机枪具有发展潜力。贝赛尔在1925年把他的设计专利卖给了维克斯公司,经过后者的改进被称为“维克斯一贝赛尔轻机枪”。这种0.303英寸口径的机枪采用导气式原理,弧形弹匣安装在枪身上部,类似于轻机枪的先锋麦德森机枪。虽然这种机枪性能可靠没有什么问题,英国陆军仍然不放心,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测试。在1934年,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ZBvz27机枪进入了这一似乎无穷无尽的测试。其在先前的ZBvz\26机枪上改进而来,在位于布尔诺的捷克斯洛伐克国营兵工厂生产。设计师瓦克勒夫·霍尔克研制的这种导气式机枪采用顶置弹匣供弹,并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快速更换枪管的设计。

经过27次分开实验后,维克斯一贝赛尔机枪和ZBvz/27机枪进入了最后一轮测试,包括射击对比,埋在泥沙中一段时间经过简单的清理后再次射击,以及最后的1万发持久射击测试。这两种机枪都通过了这些测试,进入下一轮500-2500码(约460-2285米)上的精度考核,还要再进行一次3万发射击的持久测试。在最后一轮实验中,捷克武器表现出远远超过“维克斯一贝赛尔”机枪的机械可靠性,精度也更好。1934年1月,由vz/27改进而来的ZBvz/33再次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测试,有数挺机枪在打出了至少14万发子弹后仍然没有出现故障。然而英国陆军参谋部仍然有人对这种机枪存在疑虑,因此在1934年8月又一次对其进行了持久性实验。结果终于打消了所有的顾虑,重新命名为ZBG34的这种机枪被英国陆军正式选作制式轻机枪(“维克斯一贝赛尔”轻机枪并没有完全失败,它被印度陆军选用,后来在“二战”中的北非战场上成为了一种很有效的车载机枪)。

捷克设计的机枪打败了英国的型号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这种武器的优异性能。最初的捷克型号发射德国7.92毫米毛瑟子弹,但在英军中,这种机枪的弹药换成了和李·恩菲尔德步枪与维克斯中型机枪一样的0.303英寸子弹。同时还获得了一个新名字“布伦”,这一名字来自该机枪的诞生地布尔诺和制造工厂所在的恩菲尔德。

同类推荐
  • 科学的楷模(科学知识大课堂)

    科学的楷模(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科学创造精彩

    科学创造精彩

    《青少年科学知识精粹文库》全方位地展示科学创新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及科学家的完整形象,尽量避免像教科书那样平铺直叙地展现科学技术的“一般知识”。
  • 人类对月球的开发

    人类对月球的开发

    阿姆斯特朗代表所有的“地球人”向月球迈出第一步时说道:“这一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步。”这一步标志着人类对于月球已不在处于单纯的幻想阶段了,科学家们对于月球的科学探索,一步步地揭示出月球的本来面目。在对月球的开发中,人类也开始在各项航天事业中积极谋求国际上的合作。
  • 环球风情

    环球风情

    《巅峰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 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由于全书内容涵量巨大,我们将其拆为A、B两卷。A卷包括: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共十卷。B卷包括:玄奥神秘的数学王国、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广袤绮丽的地理、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蔚蓝旖旎的海洋、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共八卷。
热门推荐
  • 尊上有命,小媳妇俘获记

    尊上有命,小媳妇俘获记

    异能佣兵之王遭亲生父亲陷害,误打误撞开启了异世打怪升级之路。脾气暴躁爱女心切的苏老爹虎着一张脸教训那个高大的男人:“老大不小的人了还勾搭我闺女,你这叫老牛吃嫩草知不知道?我闺女善良可爱迷人大方跟了你真是倒血霉了,你有钱没有?有能力没有?有一生一世只爱我闺女的信念没有?带这么多人来你吓唬谁呢?我不答应你还逼婚是吧?”紫衣严肃男在众属下震惊的目光下顺从地挨了训斥,并温声回答那个炸了毛的老头:“岳父放心,小婿心里只有媳妇。这是千万彩礼,请岳父笑纳。”苏冬晞搂着苏亦坐在屋顶上,看着自家老爹瞬间眉开眼笑卖女求荣的模样和某男志得意满的狡黠笑容留下了心酸的泪水:“我要离家出走。”
  • 科技新潮(走进科学)

    科技新潮(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未来重生当村长

    未来重生当村长

    总的来说,这是个关于劳动关荣、共同富裕的故事。或者说,这是一个人从改变村子到改变世界的故事。又或者,这是一群有理想的年轻人的故事,一个把金钱看成实现理想的工具而非把金钱当作梦想的年轻人的故事。
  • 银河之力

    银河之力

    外星民族正在入侵,人类文明朝不保夕!快快点击这里!让我们一起见证人类如何在战争来临之时,众志成城,绝地反击!
  • 魔法师也要搞科研

    魔法师也要搞科研

    前往土卫六殖民的科学家埃尔温,因为意外穿越到了一个魔法世界中。作为一个热爱科学的研究者,埃尔温来到异界后也不忘他的老本行,于是在魔法世界展开了一系列科学“实验”:用装甲部队碾压亡灵大军,用战舰巨炮调教山地巨人,用隐形战机测量天使翼展;用死光炮烧烤恶魔,用机动战士屠龙,用星舰弑神!埋藏于诅咒之地的迷宫宝藏?让自动机器人取出来绝对没问题;能使人获得永生的神水?取个样本分析一下;不吃不喝都能维持活动的僵尸亡灵,关进笼子里做永动机也不错;来自深渊的女吸血鬼和雌性恶魔,正好抓进实验(后)室(宫)做研究材料……
  • 浮世梦——浮生半醒

    浮世梦——浮生半醒

    一个王朝三代人的恩怨,两个国家之间的斗争。
  • 更生

    更生

    【起点四组签约作品,质量保证】毁灭与死亡中,他踏上一条成魔之路,如同凤凰一样,在烈火中蜕变、更生、永恒!——————————西瓜乐园群:82979266(欢迎书友入裙)
  • 向曾国藩借智慧

    向曾国藩借智慧

    本书从曾国藩的为人、为官、管人、用人、修身、治家、读书、理财及养生等各个方面展示了其人生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智慧财富。《向曾国藩借智慧》案例翔实,剖析精当,不仅向读者展示了曾国藩处理各种问题的方式、对自身各种境遇的感悟,还给读者介绍了解决平时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策略。《向曾国藩借智慧》可以启发读者,让读者领悟到曾国藩的智慧精华。
  • 龙魂大陆之圣体系统

    龙魂大陆之圣体系统

    龙魂大陆,龙的大陆。王宇和鬼门四鬼同归于尽,穿越到龙魂大陆经脉堵塞的王宇身上,一个强者为生的世界。......开启顶峰之路。(系统的帮助。)弄错了,是异大陆的
  • 浩天神劫

    浩天神劫

    千年之前古老的大地被血餮尽毁,五大部落唤醒古玄中五大神兽开天封魔,最终同血餮消逝与世间....千年之后五大部落为何再次重现.....古玄五大神兽又为何从沉睡中醒来......千年之前的神劫,是否又将重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