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84400000038

第38章 文化(8)

凉州区中医院1984年8月成立,病床50张。2000年,床位增加到150张,年门诊量8.6万人次。2006年,开设病床180张,门诊就诊人数达11.6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4370人次。

凉州区第三人民医院原为城关镇卫生院,建于1961年。2000年,年门诊人数为2.1万人次。2006年,开设病床210张,门诊就诊人数达13.85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4989人次。

武威肿瘤医院1976年成立,开设肿瘤病床8张。1980年开设病床70张。2000年开设病床210张,门诊就诊人数达5876人次,收治住院患者3434人次。2006年,开设病床400张,门诊就诊人数达89546人次,收治住院患者6563人次。

二、卫生防疫

凉州区流行病主要有天花、白喉、伤寒、斑疹伤寒、猩红热等。据史料记载,民国时期,天花流行4次、白喉5次、伤寒5次、斑诊伤寒4次、猩红热3次,给凉州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

在流行高峰期,死亡人数每天可达60人左右,民间有“两天不见病倒了,三天不见送掉了(死亡)”的说法。

1950年至1954年,相继消灭了天花、白喉、霍乱等急性传染病。1965年,在全县60万人口中普种牛痘。1986年到1989年,计划免疫达到国家标准要求。2006年,凉州区对全区38个乡镇448个村的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547名,建卡率97.88%,建证率90.18%,卡介苗接种率99.72%。脊髓灰质炎糖丸接种率94.78%,百白破三联接种率94.21%,淋苗接种率96.89%,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87.95%。2006年1月至12月全区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2种6478例,主要以肝炎,痢疾、淋病、梅毒、麻疹、百日咳、流脑、猩红热、肺结核等为主要传染病。

三、地方病防治

凉州区地方病主要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俗称嗉袋子),其次是布鲁氏杆菌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在本区延传历史悠久,患者因肌体缺碘而引起。发病地区主要在双城、四坝、洪祥、南安、永昌、九墩、下双、长城、清源、清水等乡镇。1972年,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患者6119人。1974年查出患者7877人。1984年,普查患者3416人,武威县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加强盐业管理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病的通告》,促进了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病的防治工作,使其得到有效遏制。

凉州古来有“凉州畜牧甲天下”之称。由于牲畜繁殖快,数量多,故布鲁氏杆菌病在农村时有发生,尤以沿山地区为多。1986年,有布病患者68例。1987年治疗43例。1988年底,有布病患者43例。“十五期间”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达98%以上。2005年五苗接种率达99%以上。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及时接种率为86.4%。2005年到2006年,开展了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接种33156人份,居民合格碘盐食用量达96%以上,全区地方病经过多年的有效预防和普查普治,发病率明显下降。

四、妇幼保健

民间多为旧法接生,难产、婴儿四六风、产后出血、产褥热等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死者数不胜数。民间流传“养娃娃脚踏鬼门关,生死难保命交天”,正是旧社会妇女生育的真实写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于1953年8月成立武威县妇幼保健站,开展新法接生宣传,培训新法接生员,配备接生包。1958年新法接生率达到95%左右。对佝偻病、龋齿、砂眼及有缺陷的儿童进行治疗预防。1979年,全县育龄妇女患阴道炎、宫颈糜烂病者2.14万人。1985年婴儿死亡率2.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0.143%。到2005年婴儿死亡率控制到18.88‰,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到28.5/十万,住院分娩率达85.15%,新法接生率达99.96%。

五、肿瘤防治

研究1975年8月至11月,国家组织的胃癌死亡回顾调查组先后分两批在武威县54个公社、62万人口中进行调查,摸清武威县胃癌发病和死亡率居全国首位,大河地区(今武南镇)是恶性肿瘤高发地区。1976年冬,成立武威县胃癌防治研究所,附设在武威县第二人民医院(大河驿),开设肿瘤病床8张。1980年起,迁入新址城区海藏路,设病床70张。1988年与68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建立肿瘤防治联合体。近几年,胃癌防治专题研究成绩显著,曾在国家级有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篇。1998年引进高科技设备伽玛刀,研究开发新药品10余种。1999年到2000年,成功开展介入治疗100例肿瘤疗效确切。截至2006年底,形成了以肿瘤防治为主的36个学科100多个专业,现已开展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妇瘤科、肾病科、内分泌科、头颈外科、放射科、化疗科等多个专业科室。共收治肿瘤患者23876人次,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项奖。

六、医学发展

《武威汉代医简》是武威早期医学发展的纪实,具体反映了西北边陲的医药特色。明朝凉州卫医官蔡嘉善,精通脉理,详辨阴阳,医道高明。清光绪年间,铁珊任甘凉兵备道,对医学教育很重视。铁珊目睹天花流行给城乡人民带来的灾难,于光绪八年(1882)设置种痘局,并宣传种痘好处。后又设医学正堂于武威土主祠内,聘请精通医道的宋天锡为医学正堂,专门管医事,教医理,培育人才,为医学发展做出了贡献。现代已故名医权爱棠,医学造诣很深,他很重视带徒授业,诲人不倦,培育杏林人才,列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之一的“陇上良医”席梁丞及名医窦伯清曾授业于他的门下。

主要医学著作有:

《汉代医简》1972年11月,武威县柏树公社旱滩坡出土汉代《医学简》92枚。

《针灸捷径》原为手抄本,作者不祥。

《治喉指掌》原稿以清代张宗良《喉科指掌》为蓝本。

《医学摘粹》作者庆恕,满族,辽宁省抚顺市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出任凉州府尹。

《增补医方直指》手抄本。成书于光绪元年。

《医学小鉴》作者齐凯,武威人。

《近百年医学史》1959年,由权爱棠主持,胡荣华等搜集资料合编而成。

《眼科讲义》1973年,武威县举办眼科学习班时,由高健生、刘维玉主编。

《常见病证单验方选编》由赵炎声、邵袭德、党寿考、曹森林等合编。

《老中医治疗经验选》1981年,陆国俊、赵和劳、王维杰分别收集老中医张杰臣、刘子和、李明轩的临床治疗资料加以整理,编辑成册。

七、医药经营

凉州区中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972年11月,武威县柏树公社下五畦大队修水渠时,在旱滩坡出土《武威汉代医简》共92枚,所列药物近一百种,详细记载了病名、病状、制约方法、服药时间、针灸禁忌等,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明朝万历年间,安徽籍中医王日新,定居武威,于东大街开设药铺万寿堂。他精通《本草》,擅长外科,行医售药,研制万应膏药,疗效显著,驰名全国,誉为凉州膏药。其孙王良士为雍正年间武威名医,继承祖业,对“万应膏”的配方增补了药味,制成虎骨狗皮膏、风湿关节膏及小儿寒疝膏等。王良士中年时曾回本籍省亲,返回时带来“硫璃蛤蟆”一个,置于铺前,作为商标,后流传为“王蛤蟆膏药”。1957年春,王氏十七代孙王金泉、王生泉将药方献出,省卫生厅授予二等奖,并奖人民币200元。1962年使用“王蛤蟆膏药”商标。该药流传达300多年,远销各省、市,少量销往海外。民间有“炽炉炼丹妄用功,神仙难治关节痛;蓬莱瑶池无妙法,良药原在凉州城”的佳话。1957年后,因原料不济,配方做了调整,只炮制“风湿关节膏”。明朝末年,张继和在东大街开设中药店全盛德,是一家批零兼营的中药栈坊。清朝时期有广顺堂、百顺堂、福寿堂、万春生、万玉和、永和堂、复生永等中药铺相继开业。这些药店开始小本经营,逐渐设铺开店,前店后坊,自制自销,坐店经营,兼售成药。

民国初期,新开中药店12家。即福成厚、同茂和、德庆丰、振盛荣、同济成、永庆生、真诚久、德兴厚、永泰生、夏立新、公盛和等。抗日战争时期,又新开中药店14家。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除2家倒闭外,中药店增至56家(其中批发2家、批零兼营1家、零售53家)。

同类推荐
  •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哈耶克社会理论

    哈耶克社会理论

    【编辑寄语:在现代学术空间中,论及自由,都绕不过哈耶克;在中国的学术中,论及哈耶克,都绕不过邓正来。】在西方自由主义或政治哲学领域中,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无疑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然而他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并不只在于他曾经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自由主义学术团体“朝圣山学社”的领袖人物.也不只在于他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而毋宁在于他对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转向或发展以及他对当代社会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宽所做的知识上的贡献,一如S.Gordon在评论哈耶克政治经济学时所指出的。“哈耶克要比罗尔斯、福里德曼、熊彼特或J·克拉克更重要。甚至比任何以经济学为基础而对政治哲学给出综合论述的学者更重要”。
  • 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文化引领 特色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作出“314”总体部署,强调要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因此,九龙坡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整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无疑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 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

    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

    书是人类认识的载体。有价值的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表现于这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中,也储存于这个民族长期流传的典籍书册中。书——人类生命的灯。读书是学,学习前人的经验与知识。在学习的同时还要思,进行独立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在今日看来还是正确的。在读书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参阅古今中外的名著,这是研究学问的必由之路。
热门推荐
  • 独家溺宠:首席99天追爱

    独家溺宠:首席99天追爱

    “秉辰,我今天和童童约好了,要去吃饭了!”“……”“秉辰,我今天和鹿鹿约好了,要去打游戏了!”“……”“秉辰,我今天和晨晨约好了,要去逛街了!”作为一个已经三天没有吃肉的男人,苏秉辰终于忍不住了:这小妮子就是摆明了想甩开他的,想得美!“不行!”“为什么啊?”“……”苏秉辰没有答话,却用身体力行来告诉南潇湘:没有为什么,他乐意!第二天中午,潇湘松散懒懒的靠在苏秉辰胸膛上。“潇潇觉得累吗?”苏秉辰微微眯起眼来,嘴边有一丝邪笑。潇湘狗腿的笑笑,揉了揉发酸的腰,“夫君大人,我可要累死了,不如让我歇歇吧。”苏秉辰满意的笑笑,“那是该让夫人歇歇,享受享受了。这样吧,夫人只管享受,让夫君来好好伺候伺候你!”
  • 我的爱人,好久不见

    我的爱人,好久不见

    我的爱人,我离开你,你伤心吗?我的爱人,我离开你,你思念吗?我的爱人,我离开你,你回忆吗?我的爱人,离开你,是我的错,你会给予我原谅吗?我的爱人,且看我强势归来,欺我辱我负我之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女主成长型,有甜宠不会特别玛丽苏】
  • 黄金天师系统

    黄金天师系统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鬼怪,却没有传说中的漫天神佛——因为天上地下唯一的执法者与规则制定者只有一人,那就是:天师!天师系统:历代天师传承的媒介,缔造天地间唯一神仙的终极神器!当陈浩莫名其妙得到这个系统之后,他发现一切都变了……妩媚动人的小狐仙,婀娜多姿的花仙子,以及号称出道以来就未曾一败的孤独雪女……等等等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家伙都出现在了他的生活中……陈浩一看,嘴都笑歪了,大手一挥,就带着众妖上街去了。“什么都不说了,先去把三年前抢本天师妹子的那个基佬拖出来狂扁一顿,回头我请大家吃红烧肉!”带着一大堆令人胆边生寒的妖魔鬼怪,以秋风扫落叶的势头——横扫一切!PS:标准爽文,绝对无虐心虐脑情节,还望各位喜欢的看官支持一下,感谢!交流群164184573,欢迎加入!!!
  • 我在你的角落

    我在你的角落

    我们住的宿舍,住着她,她一直不愿意走,为了坚守的一份感情,也为了对于遭遇的报复。
  • 月影飘摇

    月影飘摇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二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二辑

    本书旨在运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我国古代寓言故事,热情地赞扬真善关,深恶痛绝地讽刺揭露伪恶丑,意在使每一位读者能够真切地理解寓言的真谛;而且每篇结束都有相应的寓意点拔,方便读者的阅读和学习。让您在阅读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 偶尔会想你:甄爱季

    偶尔会想你:甄爱季

    《偶》系列的第七季,这一次,爱恨情仇,依然继续。但是关于爱,被长大的众人,都多了一份深刻的理解。
  • 悠然水榭

    悠然水榭

    妖肆,妖,亦鬼怪,亦灵物,乃吸入天地精华而幻化之物,妖,命长,故,易无所事事,掌管人妖两界之人为不让妖物无所事事为害人间所建立。(简单说明就是,为了不让妖怪捣乱人间,所以为他们找到命定恋人,让她们没时间调皮捣蛋啦~)
  • 基诺的冒险之旅

    基诺的冒险之旅

    阿尔卡斯大陆,一个不一样的奇幻世界。在大陆上充满着许多奇异的种族﹑神秘的古代遗迹﹑异位面领域……不论是广阔的天空之上还是深邃的大地之下亦或者是波澜的海洋之中,探索这一切未知事物的人称其为冒险者!而我们的主角,就是一个梦想着成为一名冒险者的平凡少年……看其如何从一个平凡少年一步步踏上大陆的巅峰,解开大陆的奥秘!
  • 斗破榜

    斗破榜

    自炎圣封帝破碎虚空之后,九州五地一域在无人触及斗帝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