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97200000049

第49章 死灰复燃,重新升温:新时期以来的重大盗墓事件(1)

群贼共盗唐恭陵

若论我国古代哪位太子的命运最为坎坷,那就要属唐朝的李弘了;若论我国古代哪位母亲对自己的儿子最狠毒,那就要属李弘的母亲武则天了。

李弘,是唐高宗第五子,武则天的第一个儿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秋冬之际,李弘出生了,第二年,李弘就随母亲入宫,被封为代王。永徽七年被封为太子的时候,太子李弘还是武则天最最疼爱的孩子。正是依仗着这第一个儿子,她才真正稳固了她在后宫中的地位。原本压迫在她头上的王皇后和萧淑妃,也是因了李弘的诞生,而迅速失去了她们皇后和宠妃的位置。所以武则天不可能不从内心里宠爱自己的儿子,何况这又是个仁孝懂事的儿子。

《唐历》中记载:“弘仁孝英果,深为上所钟爱,自升为太子,敬礼大臣鸿儒之士,未尝有过……”高宗对其非常器重,并寄予很大希望。为其选聘著名大臣李绩、许敬宗、李敬玄、刘仁轨、许圉师等作为辅弼老师。李弘“深为帝及天后钟爱”,少小即让他参政,培养他的政治才能,使其在行政的实践中锻炼。如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高宗“幸骊山温汤,太子监国。”“次年十月一日,诏太子每五日于光顺门内视诸司奏事,其事之小者皆委太子决之。”

李弘的仁孝、谦虚、谨慎,深得高宗喜爱,朝中的官员也对他有好感,虽然体质羸弱、性格温和,但对于许多事情,他却能有些大丈夫的作为来,喜欢打抱不平。

历史中所记载的李弘一生做过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曾非常勇敢地私下探望过他的两个被深锁牢狱的姐姐宣城和义阳公主,并为她们争得了权利,让她们走出了冷宫,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义阳、宣城两位公主是萧淑妃所生,而萧淑妃与武则天政见不一,和皇后一起在与武则天的权力角逐中落败,两位公主受到牵连,被幽禁在掖庭,也就是冷宫,年过三十还没有结婚,李弘奏请高宗,允许她们出嫁,高宗准奏。

可以这么说,在当时的大唐,也只有他敢于冒着得罪母亲武则天的危险,要求高宗允许义阳、宣城两位公主出嫁。

但毫无疑问,这件事让李弘卷入宫廷内部斗争之中。从此之后,李弘开始了他的悲剧人生。

公元675年,春天的洛阳繁花似锦。唐高宗与武则天、太子李弘在合璧宫举行家宴。李治见儿子已经慢慢地磨炼成熟,最近又做了几件漂亮的事情,十分高兴,对他赞不绝口。武则天也很高兴,赐酒一杯给李弘以恭贺他的业绩。李弘谢了母后,将这杯酒一饮而尽。接着,悲剧发生了,李弘突然倒在地上,浑身痛苦地扭曲着,脸上也是极为痛苦的表情。他就这样在地上挣扎了一会儿,就再也没有声息了,死时年仅24岁。从此,唐高宗的皇宫中少了李弘这个人,他也是当时死的第一位皇室成员。

对于李弘的死,高宗万分悲痛,他诏令天下,给李弘冠以尊名,追封为“孝敬皇帝”,并下令以“天子之礼”厚葬于偃师景山,是为恭陵。高宗这个老子亲自为儿子制“睿德纪文”,书之于石,立在陵前。

关于李弘的死,宋代欧阳修编撰《新唐书》时,根据其他史料,在《本世纪·第三》中写道:“上元二年四月己亥,天皇杀皇太子。”该书《列传·第三》中写道:“上元二年,从幸合璧宫,遇鸩(zhèn)薨,年二十四。”

根据《新唐书》所记,有专家也做了分析考证,认为出于政治上的原因,武则天杀太子是有可能的,因为宫廷斗争的特点就是骨肉相残。这些事情在历史上不乏其例。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之争,就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自己的手足兄弟。而在李弘之前,武则天与皇后争宠,曾掐死其亲生女儿。而在弘死后,又派左金吾将军丘神绩,在巴州逼自己的亲生儿子、章怀太子李贤自死。因此他们认为,为了扫清自己登上皇帝宝座道路上的障碍,武则天就乘游幸合璧宫之机,暗做手脚,蒙蔽高宗,将太子弘杀死。但是,也有许多史学家并不赞同这一观点。早在清代就有人对武则天害死儿子说提出了怀疑,清王昶(chǎng)《金石萃编》对《孝敬皇帝睿德纪》碑条提出疑问:“天皇晚年倦勤,庶政多决于后,即是太子受禅,天后自度亦不难制其子,何致以请嫁二公主,激怒遽(jù)萌杀子之心?此事本有可疑者。”另一种说法是太子李弘前往合璧宫时,因为长期患肺痨,又是一路风尘,病情加重,一度昏迷不醒,后来有所好转,而就在这时,高宗皇帝表示要将皇位传于他,太子听了这话,深感不安,结果又导致病情恶化,“伏枕流欷”,终致“旧疾增甚”,最后于上元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在合璧宫绮云殿去世。

《旧唐书》载:“上元二年,太子从幸合璧宫,寻薨,年二十四……其年,葬于缑氏县景山之恭陵……”

众所周知,唐代诸多皇帝的陵墓多在陕西,也就是关中,为何独独李弘,这个唐高宗挚爱的儿子的陵寝设在偃师呢?其实,这与李弘的母亲,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有着很大的关系。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女政治家,是极其有魄力和胆识的一个人。太宗执政时,武则天作为才人跟随太宗十二载,耳闻目睹,对于治理朝政、发展生产有着深刻的认识。

后来,武则天通过自己的才识和手腕,成了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之初,就曾谏言皇上十二事,其中一事就是“劝农桑,薄徭役”,致力于发展生产。接着,为了缓和关中的政治矛盾和生活匮乏等经济矛盾,以政治家的气魄,于公元657年劝高宗迁都洛阳,到公元675年李弘死时,东都发展已粗具规模,社会经济也迅速增长。

李弘死后,按常理当归葬关中,“近侍昭陵”,但轻徭薄赋是武则天经世的一贯主张,为了不过多劳费民力,就和高宗商量在景山为太子选陵。这在《孝敬皇帝睿德纪》碑文中有明显的反映,文云:“农垦在候,田务方殷,重归关辅,恐有劳废,遂割一己之慈(阙)便兆人之业(阙)以为言故,殓绝于珠玑,明器唯资瓦木,一从本志,无夺宿成。”

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虽然武则天以自认为的节俭殓葬李弘,但这样大规模地营建恭陵,耗费鉅亿,却导致了两次役夫逃亡事件。据《新唐书·孝敬皇帝弘传》:“营陵功费鉅亿,人厌苦之,投石伤所部官司,或相率亡。”《新唐书·韦弘机传》:“太子弘薨,诏蒲州刺史李仲寂治陵,成而去堂厄,不容终具,将更为之。役者过期不遣,众怒,夜烧营去。”这两条史料是对“田务方殷,恐有劳废”等的另一种说法,是站在不同立场上的话语。

有专家认为,恭陵建在景山,与地理位置、环境优美不无关系。“步彼景山,松柏丸丸。”景山处于伊洛河与万安山之间,古时遍山松柏,郁郁葱葱,实乃偃师南部的一道东西走向土岭,这里有古时通洛阳、连西安、入登封的大道,晋建安七子之一、独占天下八斗才的曹植,曾经于此流连,写下著名的《洛神赋》:“……余从京城,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过轩辕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曹植背离伊阙,回东方的藩属之地,越过轩辕经过通谷,登上了景山。到此以后,已是红日西倾,人疲马乏,于是就在长着杜蘅的岸边停车,在长有芝草的田地里饲喂马匹,而后纵目四望,在阳林一带游玩。

在缑(gōu)氏当地民间,关于恭陵还有另外一种传说。

武则天二次进宫辅政,传说全靠王子晋的帮助。武则天刚参政,满朝文武大臣议论纷纷。有位大臣曾难为武则天说:“一夜之间能叫后花园牡丹竞开才叫本事。”数九寒天,鲜花何以盛开?武则天发了愁,整夜昏沉不能入寐,蒙胧中做了一个梦,有个仙童驾鹤提壶来为后花园的牡丹浇水。临走时武则天问他叫什么,只听仙童说:“家住缑山,名晋也!”就不见了,天还不亮,忽有宫女向武则天禀报,后花园的牡丹开花了。武则天高兴地自语:“这真是天意啊!”从此这位未来的女皇开始理政。李弘死后,武则天把陵墓选在了南应升仙观,西临仙鹤观的景山上,一是为了陪伴她的大恩人王子晋,二是渴望李弘也能升仙。

恭陵建成后,洛州特地恢复缑氏县,以管“恭陵”,此时的仙鹤观经过皇帝下令重修,观内尼姑三千,整日香客如云,它和恭陵连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建筑群。相传,当时缑氏县衙就设置在恭陵,本来平静的景山,有了恭陵和仙鹤观,开始热闹繁华起来。

恭陵位于偃师市缑氏镇滹沱村西南的景山之巅。南依嵩山,北临洛河,东南群山环抱,西北岗峦叠起,山川如画,景色宜人。

据说李弘的陵址是他的母亲武则天亲自选定的。一天,武则天带领众大臣前来看茔地,路途歇息时,在现在的偃师中宫底村下驾。随从的大臣问武则天:“太子的灵台封土堆多高?”武则天随口答道:“这里能看见为止。”身边大臣低声议论:“这还了得,此处是深沟,就是把陵墓建得再高也看不见。”有个大臣想了个使她金口玉言能够变为现实的办法,为此还专门请了个“风水先生”,“风水先生”对武则天说:“皇后再向北走5里,遥望太子茔地最为吉利。”武则天遂又移驾到现在的安滩即偃师安滩村。临回宫,大臣们又问武则天:“灵台封土多高?”武则天说:“不是说过了,这里能看见为止!”大臣们领到了新圣旨。用了三省民工,花了三年时间,费了亿万两黄金,恭陵建成现在的模样。巧的是,若是朗朗晴空,站在现在的安滩村北堤坡上,刚好能看到大冢的冢尖。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当年所修的唐恭陵规模是何等的宏大,气势是如何的雄伟。据说,当年只是唐恭陵的神道就有50多米宽,好像现代的马路一样。神道两侧立有两列石像生。最南端的望柱至北神门外坐狮,总长800余米,恭陵的灵台封土呈长形覆斗状。现存东西长164米、南北宽146米,残高23米。经探查,灵台封土四周经千年风雨侵蚀及人为垦殖,每边均被损掉10米左右,原封土的长、宽应分别为180米、160米左右,灵台高度按唐代天子礼“依汉长陵故事,汉长陵高九丈”,合今天27米,恭陵的灵台封土为高黏度红胶泥土质,且经过夯筑,坚硬密实,经过千余年的风雨侵蚀,其高度仅损失5米左右,基本保持了原貌。

恭陵俗称“太子冢”。陵园坐北朝南,平面正方形,建筑规划工整,长宽均为440米,四周原有神墙围护。

根据文物钻探,墙基保存尚好,基槽宽1米,红褐色生土夯筑。神墙四角有角阙。地面以下有砖石墙基,地面以上今存夯土台基,高3~4米,长宽均10余米。陵园四角当年有角楼建筑。四面神墙中部各置神门,以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恭陵的陵冢为覆斗形,长163米,宽147米,高50米。整个陵墓布局极为严整。陵侧有唐高宗亲自撰书的《孝敬皇帝睿德记》石碑一通,高6.1米,宽1.95米,厚约0.4米,文33行,每行82~89字。陵园东北角50米处有一方锥形土冢,是哀皇后陵墓,俗称“娘娘冢”,底边长宽各40~50米,残高13米。陵墓周围有12个小土丘系当年的门阙和角楼。南神门宽30米,门阙外10米有立狮一对、石人三对,飞马、华表各一对,其余三神门外分别为一对坐狮。

唐恭陵不同于昭陵、乾陵等“依山为陵”的陵墓规则,而是在平地上用红褐色土夯筑灵台“号墓为陵”。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者的研究发现,唐恭陵神秘的面纱才被逐步揭开,据专家考证,夯筑灵台所用红胶泥土不是缑氏本地土质,而是来自东南方向50公里开外,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想想吧,即使按现在的规模,恭陵东西长164米,南北宽146米,高23米,皇后陵50米见方,外加4个角楼、8个阙台都需要土;除此之外,恭陵地宫中的行沙,从8里外的伊洛河,人挨人、人传人,传到恭陵,炒干后倒入,仅搬运工作该有多大?

实际上,作为布局规整的陵墓,恭陵也是我国唐代陵墓中保存较好的一座,恭陵的大型石刻群组合开创了唐代帝陵石刻制度化的先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雕刻精美,形象生动,达到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境界。堪称中原唐代陵墓石雕之冠。体现了大唐帝国的雄峻风采,是河南仅存的一组盛唐时代皇家规格品质的陵墓雕刻,成为考察唐陵规制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

恭陵的左前方不远处,有一座小小的方锥形土冢,是李弘太子妃的墓,俗称“娘娘坟”。李弘暴亡后,太子妃惊闻噩耗,伤心欲绝,也追随李弘而去,被封为哀皇后。哀皇后墓位于灵台东北40米处,呈方锥形,长宽各约50米,残高13米。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当年盛极一时的大唐东都洛阳多少巍峨华丽、金碧辉煌的宫殿,随着岁月的推移都已灰飞烟灭,而恭陵却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李弘的陵墓虽然几经盗墓贼的盗掘,但是都没有被盗。民国时,一群盗墓贼结伙带着工具来到了恭陵,试图盗墓。他们决定在封土的正中央开始挖掘,以为这样能最快地到达地宫。可是,洞刚刚挖了十几米深,洞口就忽然冒出了一股黄烟,紧接着洞就塌陷了,在里面挖掘的人全部被活埋,一个也没能逃出来。在洞口外接应的盗墓贼被吓坏了,以为是李弘被他们的盗墓行为激怒,显灵弄塌了洞穴,于是落荒而逃。其实,就现在来分析,因为恭陵的封土是用黄沙堆成,那股黄烟只不过是沙子塌陷时形成的灰尘。沙子具有流动性,自然不能承受太大的拉力,因此,在盗墓贼的洞穴挖到一半就塌陷了。

这应该说是它的幸运,但是,幸运并没一直伴随着恭陵。恭陵的重要陪葬墓哀皇后墓被盗了,这事发生在1998年,是有个叫张少侠的人带头干的。

张少侠早就听说了恭陵内有大量陪葬品的事情,对它垂涎三尺很久了,可是李弘的陵墓因为有流沙的保护不能轻易得手,于是他便把盗墓对象对准了旁边的哀皇后陵。他认为,既然李弘的陵墓陪葬品众多,他的妻子是殉夫而死,一定也会被风风光光地下葬,陵墓里面的宝藏肯动也少不了。况且,哀皇后陵没有那么多的防盗措施,比较容易得手。

1998年1月21日夜,即腊月二十三,附近大大小小的村庄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张少侠却和自己的几名亲信许尔兴、刘克军、刘江海、宋彦军、范为民五人带着早就备好的工具,如耙子、绳索、探铲、麻袋等悄悄地来到了哀皇后陵前。

当夜趁着夜色,由张少侠开车,六个人带着刘江海准备好的绳子、耙子、探铲等作案工具,来到顾县镇一预制板厂内,捎上竹竿、铁锹等物,驱车至哀皇后墓南侧,实施盗掘计划。车子停下后,六个人从车里跳出来,他们拿着铁锹,对着一块空地一阵挖凿。这块空地,正在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唐恭陵之中,是其中的一处皇妃墓穴……

但大唐皇家优质墓葬工程,使他们的计划暂时受阻:土质坚硬,下挖根本无法进行。随后,在22日、23日夜,他们又分别进行挖掘,还是没有成功,反复商议后,他们决定运用爆破技术进行盗掘。1月30日夜,他们携带电线、炸药、雷管、引爆器及探铲等作案工具,熄着车灯,摸黑悄悄窜到哀皇后陵南侧,使用压缩爆破法等现代爆破技术进行盗掘,“轰”,随着一声沉闷的爆炸声,沉睡千年的太子冢的宁静被打破,唐恭陵哀皇后墓被炸开……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铁骑帝国

    三国之铁骑帝国

    这是一部英雄史,传闻中的西凉铁骑,重骑兵、突骑兵、武骑兵、弓骑兵、弩骑兵、且看他们如何纵横天下。一个英雄的成长史,一个重生的不屈灵魂,一代帝王的辉煌之旅。三国时代是一个争霸的时代,各路英雄齐上阵,上演了乱世英雄的好戏,里面有太多的人值得我们喜爱,但是很多人的结局却都很难让我满意,所以想要写一部自己的三国小说,就是不能收服那些谋臣猛将,但是却最少能够给他们一个好的结局。真心喜爱三国的朋友支持一下,点击收藏都可以,谢谢支持。
  • 那时那地那些人

    那时那地那些人

    双生兄弟的悲欢离合,家仇未报,国难来临,家仇国恨,兄弟同心,保家卫国。
  •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校长故事汇之历史上的今天,将以幽默诙谐的口吻,用演讲般的形式为您讲述一个个历史事件,一个个严肃而又生动的故事.......
  • 重生之晦明

    重生之晦明

    大明盛世,仁宣之治,兵民久不识干戈。土木堡一战,大明从此由盛转衰。大战前夕,一个叫唐骁的人悄悄来到这个时代,吹皱了一池春水。他的到来好像并没有使原有的历史轨迹,或许,也改变了一些。
  • 全面战争之三国

    全面战争之三国

    三国,一个英雄与美女,猛将与谋士的时代!三国,一个弱肉强食,白骨露於野的时代!三国,一个由“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到“胡狄遍地,汉家子弟数屠殆尽”的转折时代!刘嘉,一个21世纪的普通青年,带着一款名叫《三国全面战争》的游戏来到这个时代。交结英雄,子龙子义,奉孝文和,都来跟我混吧!坐拥美人,洛神MM,江东二乔,谁都不许和我抢!更要凭我百万军团,复我皇汉雄风,再创煌煌华夏!
热门推荐
  • 佛冤禅师语录

    佛冤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明仁岳异说丛书目次

    四明仁岳异说丛书目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道魔君

    极道魔君

    一个浩瀚离奇的异界,不一样的华夏传说……
  • 未来人造人

    未来人造人

    未来的科技技术发展,电脑与程序智能越来越先进。一般的机械电脑已经不在足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原来越多的类人型电脑与机器人开始诞生。这些人形的电脑与机器人,被称为“人造人电子机器人”简称为“人造人”。与西方奇幻故事中的精灵一样,男的英俊女的俏丽,很快成为了这个世界的宠儿。
  • 死无再死

    死无再死

    你有绝世功法?小彭有万千爸爸。你有滔天神力?小彭有万千爸爸。你有手下遍地?小彭的爸爸遍地。你很能打?小彭马上要召唤他的爸爸们了。人不犯小彭,小彭不犯人,人若犯小彭,小彭就叫爸爸。就这样,汪小彭踏上了他奇幻的路程。
  • 无限基因锁

    无限基因锁

    基因!具有无限可能的东西!新世纪的到来推动了基因的进化,人类研究自身基因已经到达顶峰。锁?顾名思义将一样东西逗留住、锁住。新世纪初期人类基因科学家破解了人类基因锁的秘密,并且打开了第一重基因锁。由此基因的时代到来了,基因锁拥有多少重?基因锁解开的力量到底有多么强大?是否文明世纪的毁灭也将开始?
  • 正妃住隔壁

    正妃住隔壁

    她是穿越大军中的茫茫一员,苦海无边啊!告诫诸位穿越人士!千万别翻墙,一翻准生事!要翻墙也行,记住了,千万别喝高了!喝高了再翻墙,神仙也难救!要不,她怎么会落入王爷手中?要不她怎么不记得,原来她住王爷隔壁!
  • 帝爱难求

    帝爱难求

    穿越当丫鬟已经够倒霉了,还遇上一个没有责任心的神。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谁知丑女的身份还扑朔迷离,隐藏着一个大阴谋,看来她的古代生活注意不平静了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伊戈斯特俄米

    伊戈斯特俄米

    公元二十二世纪,水下王国亚克斯西顿被统一世界的东地霸主爱克兰斯所占领。国君希尔德王之前为了逃避签署条约将自己的政权转让给爱克兰斯,便离家出走,扔下王后苛西尔与仅八岁大的儿子伊戈·斯特俄米,只身来到了南地种植园,并隐居在那里。爱克兰斯为培养世界人民的绝对大一统意识,通过他组建的GDS媒体对世上所有人大肆洗脑,亚克斯西顿王族就这样被自己的人民乃至全世界所遗忘。王子伊戈·斯特俄米心中充满了对自己国家的同情与对现实的无奈。由于早年一次神奇冒险经历使他成为了上帝的信徒,而这信仰也成为他多年的灵魂支柱。伊戈十六岁那年,父亲希尔德王神秘归来了。在父子交谈中,儿子掌握了一切有关亚克斯西顿的秘密,原来他们的前辈来海底定居完全是一个诅咒,在爱克兰斯的背后还有一股更大的黑暗势力在控制着整个世界格局以及亚克斯西顿的生死存亡。凭着对上帝的信靠,伊戈向这股终极黑暗势力发起了挑战......
  • 无良女仙:天神,玩崩了

    无良女仙:天神,玩崩了

    本想老老实实赚钱,非逼我化身无良女汉。唐宁儿:钱财宝物放那我来,杀人放火这事不干!天神:美女,约么?唐宁儿:呸,先把你玩崩的世界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