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3200000031

第31章 仁

关于孔子的思想,我们可以用一个“仁”字来概括。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的集中体现。全书共400多章,据清人阮元统计,其中有58章谈到“仁”,几乎占了全书的八分之一。由此可见,仁,是孔子的中心思想。孔子将其作为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情操的准绳。

孔子曾说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要经常保持仁心,即使是在吃一顿饭的时间,也不能做有违仁德的事;急遽慌忙时,其心要在仁;偃仆之际,遭遇危险,甚至面临死亡之际,其心也要在仁。即仁的品德必须贯彻始终,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如此。

孔子曾对曾子说:“参啊,我平日所讲的道,可以用一理把它贯通起来。”

曾子说:“夫子的道理,就是忠、恕二字而已。”

曾子,名参,字子舆,“孔门七十二贤”之一,16岁时拜孔子为师,一生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曾子此处用“忠”“恕”两字引申概括孔子的思想,可以说是十分准确而精辟。

忠就是尽己,恕就是推己。宋代著名哲学家陆九渊曾说:“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把宇宙万物的事都当成是自己分内的事。可谓是“尽己”的极致。推己则在《论语》中就有所阐释,比如我们很熟悉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忠”和“恕”其实也是“仁”的一部分。仁,可说是“统摄诸德,完成人格”的总称。明道就是行仁,对父母为孝、对兄长为悌、对友人为信、对国家为忠。举凡孝悌、信实、宽厚、温良、俭让、勤敏、施惠、廉耻、刚毅、智勇、博爱等无不包含在内。《论语》一书就是一部论“仁”之书,是孔子全部精神的总结和概括。

“仁”不仅仅是孔子主张的一种理论、一种态度,还是他切实身体力行的一种实践。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言行和训勉弟子的话里看出来。

例如,《论语·里仁篇》中的“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一些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

又如,《论语·卫灵公篇》中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有志气和有道德的人,没有哪个是为了求生而失德的,只有用生命来争取真理的。

说到“杀身成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孔子的弟子子路了。他只比孔子小九岁,生性坦率鲁莽,时常受孔子的申斥。可是后来,他死于卫太子蒯聩之乱时,虽遍体鳞伤,满身是血,知道自己终将殉职,仍系好帽缨,从容就死。他这种忠勇而临难不惧的精神,真可谓是“杀身成仁”的典范。

孔子自身确实做到了“克己复礼”“无终食之间违仁”。他周游列国时,风尘仆仆,席不暇暖,不仅旅途劳顿,而且经历了多次危险。有时候,还会受到讥讽、揶揄,或陷入绝粮困境。可是,他丝毫没有气馁,“虽百死而犹未悔”,真可说是“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在于“仁”的实践而已。

前面已经讲过,孔子的教育方法讲究因材施教,在引导弟子德行、使他们往“仁”上发展时,孔子也视弟子的禀赋、习性、生活环境等因材施教。

譬如,子路性情豪迈而好勇,孔子认为他才华外露,必须加以收敛,因此,告诉他说:“公正无欲、果敢坚忍、性情质朴、说话迟钝,这四种品质都近乎仁。你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加深自己的修养。”

樊迟曾几次向孔子问仁。一次,孔子说:“日常起居要恭,做事要敬,待人要忠。以上三点,即使到了蛮夷之邦,也不可废弃。”

另一次,孔子的回答是:“爱护众人。”

还有一次孔子说:“有仁德的人,要比别人先吃苦,在收获回报时则退居人后。”

孔子这前后几次不一样的回答,是因时、因地而异,并没有一成不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具体的言行怎样,“仁”是最核心的要求。

仲弓向孔子问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怨恨什么,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怨恨什么。”

颜回问仁时,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一切都照着礼制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如果有一天能切实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个仁者,能契合仁道。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回继续问到具体实践应该注意的方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凡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就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在孔门弟子中,子张大大咧咧,自视甚高。曾子曾经批评他说:“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子游也曾批评他:“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意思是说,子张很有才华,道德品行良好,也算难得的了,但还是没有达到“仁”的境界。孔子自然也能看出来子张的缺点所在。

有一次,子张向孔子问仁时,孔子乘机教育他说:“能够做到下面这五点,便算是仁了。这五点就是:恭、宽、信、敏、惠。对人恭敬,便不会被人轻视和冒犯;待人宽厚,就能够获得众人喜爱和拥戴;讲求信实,别人就会信任你;做事勤敏,便容易成功;施惠于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地为你效劳。”

从上面这些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仁”的阐释是多方面的。“仁”还被孔子赋予了一定的政治意义,他认为,为政要小心谨慎,不积极从政就不能算是仁君。而仁与不仁是关乎国家能不能守住的重要问题。他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泣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泣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凭借聪明才智得到它,但没有仁德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失去;凭借聪明才智得到它,也有仁德保持它,不用严肃的态度来对待,那么百姓就会不敬;凭借聪明才智得到它,有仁德保持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但行为不合礼制,那也是不完善的。到战国时期,这种政治意义被孟子进一步发展为“仁政”,并且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措施和方案。

孔子把人分为五个层次,也就是行仁的品第。除了品行沦丧有违仁德的小人不计外,依次是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

那些被称做庸人的,内心深处没有任何严肃、慎重的原则和信念,做事马马虎虎,有头无尾,为人处事从不善始善终,满口胡言,颠三倒四。所结交的朋友也都是三教九流,唯独没有品学兼优的高人。庸人不会扎扎实实地安身立命,老老实实地做事做人。他们见小利,忘大义,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们迷恋于声色犬马,随波逐流,总是把持不住自己。

士与君子,本是贵族的称号,在孔子创办平民教育之后,士与君子和平民逐渐处于同等地位,同样被加以教导。《论语》说到士人的语句不在少数,例如,“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由此可见,那些被称做士人的,有原则,有信念。虽不能精通天道和人道的根本,但向来都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虽不能把各种善行做得十全十美,但必定有值得称道之处。因此,他们并不要求拥有很多学问和智慧,但只要有一点,就务必要彻底明了;他们的言语、理论不求很多,但只要是他主张的,就务必中肯简要;他们所完成的事业也不一定很多,但每做一件事都务必要明白做这件事的原因、意义何在。他们的思想如此明确,言语如此扼要得当,做事如此有根有据,犹如人的精神和形体一样和谐统一。这就是一个人格和思想非常完整、独立的知识分子。外在力量很难改变他,富贵对他未必有什么增益,贫贱对他也不一定有什么损失。这是士人,也就是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

至于君子,《论语》中共提到80余次。例如,“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君子贞而不谅”,等等。

君子的特征是,说话做事诚实守信,对人不存忌恨。秉性仁义却从不向人炫耀,通情达理,豁达明智,说话谨慎斟酌,从不武断。行为一致,坚守信仰,自强不息。在别人看来,他们显得平平常常,并没有什么特别出众之处,但是想变成这样的人却十分困难。

孔子告诉子路说:“如果有像臧武仲一样的智慧,像孟公绰一样的清廉寡欲,像卞庄子一样的勇敢,再加上冉有的技艺和礼乐的陶养和修饰,那一定就可以是个人格完备的君子了。”

臧武仲、孟公绰、卞庄子都是鲁国的大夫,为人都很贤德。

孔子接着又说:“现在的所谓的君子,已经不要求如此完备了。只要能够做到见利而想到义,遇到危难能从容付出自己的生命,和人相约,不管事隔多久,都不忘掉承诺,这就算是人格完备的君子了。”

“贤”这个字,《礼记》中的解释是,“贤犹善也”,《说文解字》中说贤就是“有善行也”。

孔子称赞伯夷、叔齐为贤,因为他们“求仁而得仁”。孔子又赞许颜回的贤,说他“三月不违仁”。

可见贤人要以行仁为本,他们的品德要合乎法度,行为要合乎规定,言论要足以被天下人奉为道德准则,道性要足以教化百姓。他们乐善好施,普济天下,能使人民富有,没有疾病和贫困。

道德修养达到极致的人,被称为圣人,这可以说是行仁的最高境界了。

所谓圣人,必须达到自身品德与天地自然法则融为一体,来无影,去无踪,变幻莫测,通达无阻。他们对宇宙万物的起源和终结已经彻底参透,与天下的一切生灵、世间万象都自然相处,融洽无间。芸芸众生永远不能明白他的品德有多么崇高、伟大。

孔子曾经说过:“神明不测的圣人,我是见不到了,能够见到一个才德出众的君子,我也就满足了。”

孔子晚年的时候,回忆他一生追求学问和道德的过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从15岁开始就一心向学;到了30岁,便能立定志向,不肯轻易改变;40岁时,对一切事理都能明白而没有疑惑;50岁的时候,就知道天命的道理了;60岁时,耳边听到什么,都能明白而自然贯通;70岁时就能随心所欲,而不会超越法度。

孔子已经臻于仁的最高境界,无愧于“圣人”的称号。

同类推荐
  • 压不垮的左宗棠

    压不垮的左宗棠

    为什么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为什么曾国藩说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为什么美国《时代》周刊将左宗棠与毛泽东、成吉思汗并列,称为全球最智慧的三位中国名人?左宗棠的旷世伟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本书以当代鲜活的视角,入木三分地剖析左宗棠独具个性的政治韬略智慧,细致晒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晚清官场剧烈权斗的台前幕后和为官升迁之道。全景式展现左宗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纳赛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纳赛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918年1月15日 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静的中下层平民居住区。他的父亲是一个邮局职员 母亲则属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北方人。据说.纳赛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赛义迪血统的天性.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性情高傲 还易于激动。由于父亲的职业原因 纳赛尔一家经常搬家。
  • 阿加西自传

    阿加西自传

    他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也是网球场上最有天分的运动员之一——但是从小时候起,安德烈·阿加西就讨厌网球。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被骗着拿起了球拍;还在小学的时候,就被迫每天挥拍数百次。即使他勤学苦练成为了网坛一代天才,心中仍对那源源不断的压力充满了怨愤。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现在,在这本自传里,阿加西用优美的、难以忘怀的文字讲述了他充满矛盾、冲突,在自我毁灭和自我完善间摇摆不定的人生。 阿加西让我们感觉到了那个拉斯维加斯的七岁小男孩在粗暴的父亲监管下,每天不断练习的痛苦。我们看到了那个十三岁的小男孩被抛弃在像监狱一样的佛罗里达网球训练营时的无助。在孤单和恐惧中,九年级就中途退学的他,像风一样叛逆地活着。正因为这样,他也成为了八零后的偶像。他染发、打耳洞,做朋克摇滚的打扮。在他十六岁成为职业选手之前,他的新形象就预示着在网球中将刮起新的风潮,就像快如闪电的回球一般。
  • 马克思传

    马克思传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历三十年而完成的一部完整的马克思学术传记,全面记述了马克思一生的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实践,对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进行了新的概括和总结,资料翔实,脉络清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师姐,好诱人

    师姐,好诱人

    被一个不靠谱的师父收养,生活是悲惨的,因为师父说不好就丢下你跑路了,更说不好就把你连哄带骗给卖了。秦雪咬着牙在男人堆里活出了头,可是那个超级帅的头牌……哎?喂!说你呢!别一天到晚瞎叫,谁是你娘子啊?一边儿玩儿蛋去!姑奶奶是有武功的,打得叫爸爸信不信?头牌妖娆的抛了个媚眼:“娘子……话可不能这么说,你可不就是喜欢我这张脸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平行世界志

    平行世界志

    浩瀚的宇宙,你可曾想过,存在一个与我们的星球平行的星球。那里是冷兵器与魔法的世界,正义与邪恶一片混沌。然而,一个新的传说在那里即将诞生……
  • 女扮男装之樱灵学院历险记

    女扮男装之樱灵学院历险记

    此坑已弃。不要入坑了啦。。。囡囡不是故意的。。因为我觉得这本书确实有些幼稚。。。囡囡会发一本新书的
  • 布达拉宫的尽头

    布达拉宫的尽头

    我于这般地界,穿插在身份主权之中,只念我心似水,最终才得以风平。曾经我也活得棱角分明,喜欢什么厌恶什么都在脸上。在时间的一点点沉淀中,我学会了柔和地去对待一切。在我的子民面前,温婉的笑容时常挂在嘴边,但是心里的那个自己却越来越明亮。我想要真实的存在,但那却与我肩负的职责背道而驰。我做不到,我没有这么自私,所以我的命不是自己的,我是为了光明之下的所有人而生,也要为了他们去战斗,由不得我有一丝喘息。我有自己的信念,才能一直坚持到现在。凡道那些你暂时不能战胜的,不能克服的,不能容忍的,不能宽容的,就告诉自己,凡是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
  • 逆游纪

    逆游纪

    他——如来佛祖的二弟子,仙界高高在上的存在。却由于轻视佛教,被打入凡间受尽九世苦难和八十一难。但当年被他救过的第十殿阎罗——转轮王,念在感恩帮他留得了前世记忆。就这样,一个带着记忆的金蝉子转世到了凡间:“我本无错,天将罚我,又能如何,人定胜天!”
  • 剑界主宰

    剑界主宰

    陈家因为得到了一本秘籍惨遭灭门一百六十一口人只有陈星宇活了下来,他恨自己太弱。恨自己无能为力,亲人父母死在自己面前。他发誓有招一日一定要报仇,今生今世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手刃仇敌
  • 重生很美丽

    重生很美丽

    彭芷韵,前世自卑平凡的如一颗尘埃,一朝猝死,无人知无人晓无人送,重生20岁,这个花样年华,当年失去的朋友,她要要回;当年失去的理想,她要实现;当年没有的东西,她要创造。空间在手,中青我有。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只愿与你分担所有。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倾绝毒后:帝君专属小奴隶

    倾绝毒后:帝君专属小奴隶

    魂穿?对不起,姐是身穿,赶不上潮流!奴隶?对不起,姐只适合拿手术刀,当不起奴隶!通缉?对不起,姐有背景,有本事你就来抓!敌人?对不起,姐没有放在眼里,乖乖躺上来姐就放你一马!别人是魂穿,她是身穿;别人穿越就算是个废材也有个小姐身份,她穿越却是被人抓去当奴隶;别人穿越就逆袭,她穿越就被皇帝惦记上了;别人穿越强大朋友一大堆,她穿越先招惹强大敌人一大堆!敢动姐?先撒一把毒药!再把你拉到姐的实验室看看你的内脏是什么颜色!可姐那么嗜血,怎么有一个比姐还变态的?不仅看着姐解剖活人不眨眼,还教姐如何更加嗜血?教完就给姐滚蛋!什么?不可以退货?这是什么无良商家?等等,不是说只限于教学吗,为毛要把姐扑倒?
  • 地下艳窟

    地下艳窟

    这时,机器上面那个坚硬的门盖自动打开,从里面钻出一个身穿奇铠异甲的男人来。他将头上那个怪异的头盔旁边的按键按了几下,特种透明面罩便自动往上移,原来密封的头盔这露开了一截空口,他便深深地呼了一口大气:”几年来经历了几多曲折磨难也破不了的美女神秘失踪案,今日终于可以完完全全的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