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4000000022

第22章 裁判官的花样

一天,贞德又听到了天使的声音,天使这样对贞德说:“你不要害怕殉教,也不要因殉教而悲伤。一切都听其自然,最后,你会到天上的王国!”

听到这个声音之后,贞德恢复了勇气,决定贯彻自己的信念。她认为裁判官们太过盲目,又受到英国方面的暗示,根本不足以代表教会。贞德决定亲自和教皇谈话。

再度受审,贞德向裁判官要求见教皇,她说:“请带我到罗马教皇那儿去。到了那儿,我会把一切都告诉教皇。”

出乎意料,裁判官答应得很爽快,他们建议将审问贞德的法庭移到罗马,这样可以使各位主教和教皇一起研究这个案子。

贞德知道裁判官一定有阴谋,他们可能又想出了什么方法对付她,所以她要求单独见教皇,接受教皇的亲自审问。

这个要求令裁判官们大为震怒,他们指控贞德在侮辱教皇,违抗教会,这样的行为是有罪的。

贞德毫不退缩,她说:“不!我没有违抗教会,我的所说所做,都是受神的命令!我爱神,忠诚地服侍神。我是一个善良虔诚的天主教徒,我受过洗礼。就算死,我也是身为一个天主教徒而死。我当然也爱教会,但是你们不足以代表教会!”

裁判官没有理会贞德的要求,反而更加绞尽脑汁,用种种问题来困扰贞德,就连贞德离开双亲到奥尔良的事,也一再加以责难。

“你对父母这样不孝,还能算是一个善良的天主教徒吗?”

“因为那是神的命令,所以我一定要去!假定我有一百个父亲、一百个母亲,就算我是国王的女儿,我也会去。就连我这次的被捕,也是出自神的意志,只要是神的意志,我都认为是对的。”

神的意志是第一位的。这是贞德至死都未放弃的信念。

最后,裁判官们准备对贞德加以拷问,他们把贞德带到一个13世纪建造的古城塔里。这个塔后来被称为“贞德塔”。

拷问的道具在贞德面前一一排开,有烙铁、重石、钳子……贞德看到这些刑具,一点也不害怕,反而很镇定。她说:“即使把我的四肢锯断,把我的灵魂从身体里拉出,我也不会说出任何对你们有利的事情。”

这么年轻瘦弱的女孩,却有如此坚定的意志和勇气,这是裁判官们无法想象的。他们除了觉得惊讶之外,也深知这种拷问势必徒劳无功,只好临时取消拷问的计划。

但是,裁判官自然不会就此罢手,他们又继续研究能使贞德屈服的新方法。可惜,所有可能的方式他们都尝试过了,也找不出新的问题,只好一再用老问题来困扰贞德。

到了后来,裁判官们终于无计可施,只好照往例劝贞德改信宗教,并予以训诫。

如果贞德改信宗教,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过,承认一切行为都是恶魔所指使。那么,查理七世的加冕就无效,查理七世也不能算是正式的法国国王了。

柯逊对贞德说:“法庭的陪审员都是有学问、有道德、宽大、慈悲的人,你去选一位能给你忠告,听你忏悔的人吧!”

贞德没有理睬,她不肯接受所谓的“忠告”。

最后,巴黎大学神学院的一位神学者对贞德说:“贞德,你注意听着!假如国王命令你把守一个关卡,而有人未带国王所发的通行证想要闯关,你是不是不会让他通过?同样的,教会是以对神的信仰作为通行证,如果没有这个通行证,即使自称是神派来的,我们也不能让他通行!这个没有通行证的人就是你,贞德!”

贞德不愿屈服,为了贯彻她的信念,她说:“我爱神,顺从神的命令!天使们把神的旨意传达给我。我不能相信圣米迦勒和圣女玛格丽特、圣女凯瑟琳是恶魔的化身。我是善良的天主教徒。如同我相信神圣的基督一样,我也相信教会是神圣的。所以,我不希望被教会放逐。不过,即使你们判我火刑,我也不会否定天使,你们无法从我身上夺去这种信念。”

同类推荐
  • 哥白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哥白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在波兰首都华沙西北约213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托伦,这就是伟大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的故乡。他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在那里。在哥白尼生活的时代,托伦曾是一座富有的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哥白尼出生之前,托伦曾长期处于十字骑士团的统治下。
  • 雍正传

    雍正传

    他并非康熙最宠爱的子嗣,也绝非众人最看好的阿哥,但就是他得到了所有人都垂涎欲滴的皇位。雍正的登基,究竟是圣意还是人为?本书将带给你最为新奇的答案。
  •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明太祖朱元璋(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明太祖朱元璋(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此书以朱元璋的苦难童年开笔,写他的曲折传奇的情爱故事,写他铁马金戈救民于水火,写他的辉煌政绩,写他政治家的谋略与风采,写他的肃贪风暴,写他礼贤下士和选贤任能的品格以及运用权谋的无奈……本书的看点在于从文章的点滴言辞中能够去真实的体会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升降沉浮,于是这些曲折起伏的事实显然搭建了一个鲜明的历史平台。朱元璋及他的亲人与仇人都在这一历史平台上演绎他们命运的悲欢离合,大喜大悲。本书的实质不在于让读者去通读历史事件,而在于让读者朋友廓清历史烟尘,通过起伏波折,大开大阖,震撼心灵的故事,把一个个真实的灵魂发掘出来,从而去探索昔日王朝兴衰、错综复杂的历史传奇……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三毛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三毛

    当梦想与现实之间横亘着一条鸿沟,多少人望而却步?然而,一个女子,她用身体与灵魂追寻着了无数人未完的梦,将那些最美的梦,尽数变成了她真实的生命。她是三毛,一个拥有不羁灵魂的女子,一个勇敢的逐梦人。她如同一只追梦的精灵蝴蝶,敏感、纤弱、勇敢……所过之处,皆是花海。你是否也和我一样爱上了那个超然脱俗的女子——她是三毛,为爱奔走,为自己而活,浪迹天涯,精彩一生……
热门推荐
  • 时光暮年,你别走

    时光暮年,你别走

    她不想像傻瓜一样了。亲眼看见他们牵手,拥抱,接吻。“沐雨晴,我对你只是玩玩而已,我真正喜欢的人是雪瑶。”他的话真伤人,,,,,后来呢“我不许,我不许你离开我,沐雨晴,活下去,活下去!”明明相爱,为何要分开。“下辈子换你挽留我!现在我希望你能好好活下去!”
  • 离婚有效,前夫请签字

    离婚有效,前夫请签字

    在她对爱失望透顶之时,遇见沐子睿,这个用纨绔掩盖真实的腹黑公子,成为一对有婚前协议的真实夫妻。没想到的是自己提出的婚姻不过是一场为他人做嫁衣的路。一年后,另一女子的回归,他给她的只有三个字“对不起”。她留下离婚协议,淡然一笑:“我们本是契约,你们却是爱情,我愿意成全!”她转身,潇洒离去。当她想要开启自己新的生活的时候,那个给她带来伤害的男人,再次出现,并且纠缠不休!这一次她不愿意妥协,“我们已经离婚了,请你滚远点!”他却邪魅的道:“你是法盲吗?只有离婚协议,没有办离婚证是不算离婚的。”
  • 妃常霸道:误惹嗜血鬼王

    妃常霸道:误惹嗜血鬼王

    谁都不知道他内心的孤独,直到遇见了她,才慢慢的知道了什么是爱?两个同样孤独的人,相遇了又会拉开怎样的序幕?
  • 你若只是初见

    你若只是初见

    曾经的她每次见到他,就像见到了恐怖分子般的马上就跑,他没心没肺的对他好了三年,她才发现他在她的心里扎了根,在感情里,每个人都是傻瓜
  • 御剑雪山

    御剑雪山

    御剑雪山*花神的七个梦。神仙有炼丹者,有守护日月者,也有如花神碧汐一般掌天下花期,在风情旖旎中不食人间烟火者。她的想要体验凡间爱恋,却从未下凡实现夙愿。直到她嫁与离映雪,为他生下七个公主,她盼着她们替自己记录凡间的故事,体验其中悲欢离合,这样生命才不至于如同死水。她赐给她们绝技防身,她想让七位公主活得潇洒而刻骨。她的七位公主,化身凡间女子,投入伊人清梦。她们的历练是一种成全,成全本该夭折的爱情,成全女子心里的信仰。她们放下自己的身份,在这烟火红尘里,体验荡气回肠的爱情。眼角流下花神的泪水,灼热了一生的轨迹。雪山冰冷,她们愿围在尘世炉火前,直到岁月吹白发梢。
  •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孔子的一生,坎坷而伟大,他广收门徒、传播礼道,将复兴周礼作为己任。他教学的言论以及与弟子们的对话被汇集编纂成《论语》一书,千古传诵。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刻画出孔子传奇的一生。
  • 从大唐到仙界

    从大唐到仙界

    一个被闪电电到大唐双龙传武侠世界的骚年,用着金大侠的武功搞风搞雨,又拍拍屁股跑到仙界玩耍的故事。“杨虚彦有种别跑!看我无相神功!”“师妃暄!别以为你是女人我就不打你!我的降龙十八掌也不是吃素的!”“婠婠你个小妖精!再敢勾引我!我可不客气咯!”“再见了!青璇!我会永远记住你的!”“我靠!这仙界太酷了!”
  • 武道神尊

    武道神尊

    上古年间,天地逢变,武道神圣销声匿迹,遗留秘境深藏武神之源。大陆中原,八大圣族守护秘境,因缘际会寻找神圣之谜。秦族嫡子获取机缘,得遭陷害远走他乡,遗下独子崛起异域。独子秦鸿步步登天,因缘际会问鼎中原,踏武道神途,闯崎岖凶路,掘出武道神境之谜。
  • 摄魂契

    摄魂契

    因为与魔鬼签下一纸契约,人类的魂魄被封印,不死不灭,长留世间,成为妖怪中的一种,摄魂!有一个这样的魂魄,丢失了往生记忆,于坟墓中重生,却能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引来谦谦君子,妙目传情,本以为前途一片大好,爱情一番风顺,却想不到光鲜亮丽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当阴谋的幕布一点点的被揭开……等待她的是……
  • 纪伯伦全集(第四卷)

    纪伯伦全集(第四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