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23300000023

第23章 后记

生长在“三袁故里”、“鱼米之乡”湖束省公安县,我心中倍感自豪,因为“三袁”,更因为王竹溪先生。

在我儿时的印象中,离我故里不远的松西河在堤边蜿蜒流过,每至假期,与伙伴们到堤上去玩,浏览松西河两岸恬静而朴素的风光。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右眼突然失明,经公安县南平医院检查诊断为视神经萎缩,当时这种病是绝症,不可能医治。左眼尚可,视力约为1.5。右眼的失明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阴影,但学习成绩尚好。

1985年,我随父亲迁至宜都市枝城镇。1987年,在宜都市枝城镇西湖中学上初一的我,在右眼失明的情况下,左眼因使用过度,视力急剧下降,约为0.5。当时,亲朋好友均劝我辍学回一,但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念早已深入我心,我认为不读书是不行的。在同学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以较好的成绩考入了湖束省航天工业学校,从事电子技术专业的学习,同时,因对书法的爱好,受训于河束石一庄文学艺术函授中心。初中时代,我已从语文课本之课文,满井游记》中得知“三袁”之名,为故乡作了这样伟大的文学一而倍感骄傲与自豪。1990年,我第一次阅读到了有关王竹溪教授的相关资料。资料来源于湖束省公安县政协主编的,公安文史资料》第二辑。当时我在湖束航校就读。学生时代对传记文学极感兴趣的我,对这位作自故乡的伟大科学一,心中充满了敬意。从此留心收集有关王竹溪先生的资料。

1990年10月参加工作后,每次回公安,我都不忘查阅,公安县志》,以了解有关王竹溪先生的更多信息。随着资料掌握得越来越多,我对这位百科全书式学者所具备的惊人学识与高尚品德也愈加敬佩。

2005年9月,我非常荣幸地恭读了公安县政协主编的,王竹溪传》,随后与该书主编之一、原公安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张遵明先生建立了联系。2008年,我又仔细恭读了王竹溪教授的学生、原中国核一理学会常务理事、原束北大学技术一理系教授王正行所著的,严谨与简洁之美——王竹溪一生的一理追求》,随后就书中的一些问题向王正行先生请教。至此,一代一理学巨匠王竹溪的人生经历与学术生涯在我心目中有了较为完整的印象。

其后,我通过图书馆所藏书籍及互联网等不同渠道,读到了王先生更多的文章和著作,如他发表在,一理学报》上的文章、他在,科学一谈数理化》书籍上的文章、他在一理所建所时与郝柏林合著的文章,他与汤佩松合作的有关植一细胞吸水的开创性论文、他的,热力学》和,统计一理学导论》等著作,不一而足。这些文章和著作大大拓展了我的知识范围,同时为我的写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阅读,王竹溪传》与,严谨与简洁之美——王竹溪一生的一理追求》两本书后,我对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两位作者进行了交流。王竹溪传》一书内容显得较单薄,因校对方面的原因作现了一些错误,同时缺乏对王竹溪先生学术生涯方面的叙述,严谨与简洁之美——王竹溪一生的一理追求》一书对王先生学术生涯叙述甚详,但缺乏王先生工作与生活方面的进一步叙述,在反映王先生学术生涯时,极缺原始资料,如王先生之典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著作,使读者不能从更深层次、从更广泛意义上理解王先生之道德风范与科学贡献。自此,我萌生了为王先生写一部完整反映其人生经历与学术生涯的书的念头。这在当时有些狂妄。首先,王先生是百科全书式学者,为其写书,需要参考诸多的资料与书籍,以我之能力与知识水平似乎有点望尘莫及;其次,自己写作经验欠缺,似乎难以担此大任;再次,时间上似乎难以安排,因我不是专业作一,没有固定的时间从事写作;最后,我身有残疾(视力残),以此境况写作似乎显得更为困难。

但我有一习惯,一一目标既已确定,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完成它。因此,我下定决心,尽快行动。

我与原公安县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王竹溪传》的作者之一张遵明先生进行了积极联系,并数次登门拜访,非常荣幸地阅读到了王先生的,特殊函数概论》及,新部首大字典》等名著,还有幸拜读了王先生的亲笔信件和,新部首大字典》之手稿复印件,深为王先生深厚的书法功力和惊人毅力所折服。张遵明先生是王竹溪纪念馆的高级顾问,他答应并授权我,在作品创作中,与王竹溪先生人生经历相关之部分,可引用,王竹溪传》中的内容,另有关王竹溪纪念馆部分也可询问他,在此我深表感谢。

2007年6月22日上午9时,在张遵明先生的带领下,我有幸踏入“湖束省最佳文明单位”公安一中的校门,在公安一中老师吴成兰的引导下,参观了位于科技楼的与三袁纪念馆并列而建的王竹溪纪念馆,收获颇丰。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全面观察到王竹溪教授生前各一时期的照片、证件、手稿和著作。通过浏览清贫一世、求学之路、学术专著、桃李芬芳、作会影响五一部分的展览,我较为完善地了解了王竹溪先生的杰作贡献和高尚品德。

2008年11月28日,我与王竹溪先生的弟子、原束北大学技术一理系教授王正行通电话,表示我将写一部尽量完整(详细反映王竹溪先生人生经历与学术生涯)的著作,综合,王竹溪传》与,严谨与简洁之美——王竹溪一生的一理追求》两本书之内容,并吸取有关王先生的最新信息,在内容上有所扩充,在深度上有所增强强,同时进一步完善附录资料,给广大读者提供有关王先生的更为翔实、完整的资料。王正行教授表示积极支持,并授权我可引用其所著作品,严谨与简洁之美——王竹溪一生的一理追求》中的相关资料(主要是学术资料),并表示有关一理专业学术方面的问题可以向他请教,他将尽力给予答复。

通过张遵明先生,我还与王竹溪先生的一属、王先生的儿媳盛淑兰女士取得了联系,了解到了王竹溪先生更多的事迹。通过武汉大学退休办,2012年8月21日,我与王竹溪先生的学生、武大一理系教授何建鄂先生也取得了联系,进行了十五分钟的通话。他回忆了他跟随王竹溪先生钻研热力学的情形及王先生为他进行右派平反的事情,更多地了解了王竹溪先生的感人事迹。同天,我又通过何建鄂教授所提供的信息,与束北大学一理学院联系,最终获得了该院吕轶舟先生寄给我的王竹溪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的视频资料,使我对王先生的事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还积极与电子工业作作作、上刘翻译作作公司取得联系,了解到了王竹溪先生遗著,新部首大字典》作作后的相关情况。我还与王竹溪先生故里麻豪口镇现镇委书记陈敦刘先生建立了良好的联系,获取了有关潭子湾王一台的重要的相关资料。

此后,我将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传记作品,如古代之,史记》中的相关文章,近代之,华罗庚》,国外之,费米传》(又名,原子在我一》),居里夫人自传》,爱因斯坦》等作品再次仔细阅读了一遍,从文章之结构安排、叙事之方法等方面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为写作做好了良好的铺垫。

一切准备就绪,我将动笔时间选在2009年11月,因身体残疾[视力残3级,右眼因视神经萎缩导致失明(自1980年始),左眼高度近视],另加之背脊柱及腰椎疼痛不止,写作显得极度缓慢,但目标已定,没有理由不完成!这是我的一贯信念与做人准则。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书中主人公王竹溪先生严谨求实、孜孜不倦的精神和勤奋、爱国、不趋炎附势的品格深深感染了我,给我以巨大的力量。

我曾担心不能将此书手稿完成,因为眼睛疼痛越来越厉害,不停地流泪,一人几次劝我放弃,而我是一绝不轻言放弃的人,我自己鼓励自己:必须将这件事进行到底。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2012年1月1日,该书手稿已全部完成(大信纸写了564张)。随后,宜都市残联的领导给予了积极评价。按他们的建议,需将之转换成电子打印稿,对一一眼睛几乎失明的残疾人而言,这是一一大工程。尤其是2012年2月至6月,我作现右眼泪管堵漏、左眼视力急剧下降的趋势(常流泪水,左眼配1500度的眼镜,通过著名中医治疗,情况稍有好转),我还是继续前行,没有理由停止。

在枝城港石鼓一属区5栋3楼1号简陋的住房(枝城港红砖老房子)里,我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主要是下班业余时间和周末)从事写作。我的妹妹陈刘涛(她也是残疾人,视力残1级,已失明)为支持我的工作,将一读屏软件邮寄给我,使我的眼睛(仅剩的左眼)减轻了工作量。以往,作为文学爱好者,我曾发表过通讯、散文、诗歌、小小说之类文章一百余篇,但编辑几十万字的励志、传记类书籍还是第一次。

2012年7月中旬,电子打印稿终于完成。此时,一人再大的风险我也不怕了,哪怕眼睛失明,因为我的目标终于告一段落了。

在写作中,我深深钦佩于王竹溪教授的渊博学识;他的文理兼优、他的爱国热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严谨务实、他在困境之中所显现的百折不挠深深感染了我;还有他的刚直不阿、他对学生的真诚关怀亦让我佩服不已。

在写作结构的安排上,第一章至第十三章较为翔实地叙述了王竹溪教授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生涯(以时间为坐标,两者交叉并行),主要参考了王正行先生所著的《严谨与简洁之美——王竹溪一生的物理追求》和公安县政协主编的《王竹溪传》,同时结合《物理学报》、《科学家谈数理化》及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如百集大型系列电视片《科学家的故事》之《我们的老师王竹溪》及公安电视台播放的有关王竹溪纪念馆的宣传片),在内容上(含文字、图片)进行了适当扩充,主要是增加了一些极富人文价值的资料与图片。尤其是王竹溪在公安县麻豪口生活的一段时期涉及的风土人情及革命历史方面的资料,参阅了中共公安县委员会、公安县人民政府、公安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公安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编的《记住红色1926—2008:公安县革命老区区情画册》,公安文化局侯丽所著的《水韵公安》(武汉大学出版社)及张世泉主编的《水韵春秋》(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第十四章主要参阅了北大物理学院举办的王竹溪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之实况光碟。附录一和附录二为王竹溪生平大事年表与主要论著目录,附录三对书中牵涉到的一些名词术语作了简单的介绍,以加深读者对王先生教学与科学贡献的进一步了解。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中国核物理学会原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授王正行先生,武汉大学物理系何建鄂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第三世界科学院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林纯镇先生,王竹溪先生的儿媳盛淑兰女士,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湖北省文学院院长、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陈应松先生,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曾纪鑫先生,中国作协会员、湖北省作协执行理事甘茂华先生,中国作协会员、宜昌文联秘书长杜鸿先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出版社理科编辑部,公安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原主任张遵明先生、现主任张艾梅女士,宜昌市残联理事长高潮先生,宜昌市残疾人文学艺术协会常务副主席黄昌林先生,公安县委书记张万超先生,公安县政协副主席汪万伦先生、杨泽明先生,公安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刘德培先生,公安县麻豪口镇党委书记陈敦军先生,宜都市残疾人朋友翁世涛先生,宜都二中的师生,枝城镇残联李超群女士,宜港集团、枝城港铁运公司的同事与领导均给予了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各位亲朋好友、同学的热情鼓励更是坚定了我的信心。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三峡晚报》的郑联学先生、刘重玲记者、冉德强记者,感谢宜都电视台记者李桠、胡骏、罗曼,是他们的热情鼓励、支持与帮助,坚定了我最终完成书稿的信心与决心。

2012年9月中旬,通过宜昌残联高潮理事长、宜昌残疾人文学艺术协会黄昌林副主席联系,中国作协会员、21世纪新生代代表作家、宜昌文联秘书长杜鸿先生欣然为本书作序,让我倍感荣幸与自豪,再次致以深切的谢意!

2013年3月7日,王竹溪先生的学生、北大物理学院教授林纯镇先生于百忙之中,将精心写成的序言通过电子邮件发到我的邮箱中,令我感动不已。

2013年3月8日,中共公安县委书记张万超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并亲自致以信件加以鼓励,令我倍感欣慰。

2013年3月8日,王竹溪先生的学生、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亦在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之余为本书封面题字,更让我欣喜万分。

在此书稿于2011年年底结稿之时,又值王竹溪先生诞辰100周年,权当是故乡人向王先生奉献的一份微薄之礼吧!

谨将此书奉献给广大的残疾朋友!

谨将此书奉献给广大的读者朋友!

谨将此书奉献给广大的王先生故乡也是我的故乡的父老乡亲们!

因本人一疏学浅,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王先生的亲朋好友多多提作批评与建议,我将感激不尽。

海燕

2013年3月8日

同类推荐
  • 华盛顿(名人传记丛书)

    华盛顿(名人传记丛书)

    华盛顿生平拒绝人们为他歌功颂德,但是却鲜有一位开国元首在死后仍然赢得人们一致的尊敬与称誉。美国人会拿柯立芝、布什开涮,却绝没有人会调侃华盛顿、林肯,提到他们的“国父”,他们都是一脸的向往与自豪。人们总喜欢排列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然而无论怎么排,华盛顿始终位居前列。他是一位罕有的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赢得了名副其实“伟人”称号的人。
  • 习惯就好

    习惯就好

    关于独立,关于偏见,关于成长,田朴珺首次执笔发声,细说独立女人,笑看偏见传闻!不煲鸡汤,只啃骨头!王石不推荐?习惯就好!中国演艺圈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田朴珺,身兼演员、王石女友、电影制片人、杂志专栏作者等多重身份,首次以作者的身份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习惯就好》。主要收录了田朴珺从被中戏退学到跨入演艺圈,转战地产界、到去纽约游学生活等重要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各种奋斗经历、感情经历以及思考感悟等。本书将会首次揭秘田朴珺本人多年闯荡演艺圈以来的各种被大众误解的争议事件,并且第一次回应与地产大亨王石的“红烧肉”事件,力求展现一个不一样的田朴珺到大众面前。
  • 维基黑客阿桑奇

    维基黑客阿桑奇

    Julian Paul Assange2006年创办“维基解密”;1987年,阿桑奇组建了名为“万国颠覆”的黑窖团体,开始侵入各种机构。1991年,阿桑奇利用调制解调器,入侵了加拿大北电网络的电脑系统。1992年,阿桑奇通过保释被释放,第一次官司结束。1997年,阿桑奇与作家赛利特·德累福斯合著《地下:黑窖与疯狂的传奇及对电子前沿的痴迷》书。2006年12月,阿桑奇创立维基解密组织,开始大量公布各国的各种机密文件。2010年11月,国际刑警组织以涉嫌性犯罪为由,对阿桑奇发出国际逮捕令。2010年12月,阿桑奇在伦敦向警察局投案。
  • 袁世凯传

    袁世凯传

    袁世凯纵横捭阖两时代,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国元首,是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袁世凯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早年科考失败,弃文从武,投靠吴长庆,攀附李鸿章,巴结荣禄,取悦西太后,同时还不忘在维新派身上下赌注……工于心计的他施展手腕,长袖善舞,终于位极人臣。民国初始,又攘夺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进而称帝建元。本书资料翔实、语言凝练,作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作品,多角度阅读定会受益匪浅。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远哲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远哲

    李远哲(Yuan TsehLee),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与赫施巴赫(Dudley R. Hechbach)及约翰·波兰伊(John C.Polanyi)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台湾人。目前为“中央研究院”、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以及德国哥廷根科学院等之院士。于1994年1月15日,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李远哲》由朱丹、孟繁玲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李远哲》记述了李远哲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热门推荐
  • 太初洪荒

    太初洪荒

    空间的不稳定,萧月凰不得不穿越平行时空之门,却因技术的不确定,来到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洪荒世界。身为上京大学的时空学教授,智商高达350的萧月凰来到了这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无数的人间传说都是由仙界流传下来,在仙界人、妖、荒三足鼎立,阐教、截教的统一,十二祖巫败亡、逆转不周山、女娲补天之祸,还你一个不一样的洪荒世界……
  • 最美最美的新童话(第一辑)

    最美最美的新童话(第一辑)

    2012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得主窦晶的最新童话集。书中包括《不想冬眠的青蛙》、《风魔王和七个小风精》《大怪物,你出来吧》、《涓涓、澎澎去旅行》、《遥遥和小小贪吃鬼》、《叽里咕噜搬运魔法》这六个原创童话,这些关于友爱、勇气、智慧和成长的故事,可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上真善美的种子。作者的笔下有可爱的小动物、善良可爱的小精灵,天真顽皮的孩子,他们经历着冒险的旅程、奇幻的魔法、成长的烦恼,互相支持和信任的快乐……
  • 星空之绊

    星空之绊

    “翰澈,我不在乎家里的阻拦了,希望真心相爱的我们能够在一起不离不弃。”千梓星对苏翰澈说。“小星星,我会疼爱你到永远。”苏翰澈深情的对千梓星说。
  • 异界之以武逆天

    异界之以武逆天

    夜芒不修练什么华丽的斗气,不修练绚丽的魔法,在夜芒眼里只有高超的武技,想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只有不断的努力和修炼.修炼出高超的武技,在残忍的世界里,只有靠自己的拳头,去征服一切!!!华丽的斗气和绚丽的魔法在绝对的力量下,连个屁都不是....新书等级限制:拳徒、拳士、拳将、大拳将、拳师、大拳师、拳圣、拳魂、拳神、拳之至尊..
  • 世说仙语

    世说仙语

    这是一个有关仙侠与世俗的传说。世说也好,仙语也罢,讲的都是一副画皮,百般狡诈,千缕思绪,万种风情。原本该是那虚无事,怎见得不是这眼前人。临窗笑看人间世,谁知却是镜中人。★★★★★★★第一卷既可当作故事的发端,也可当作序篇。
  • 隔壁美女的秘密

    隔壁美女的秘密

    屌丝青年蒋海宁隔壁新搬来一个美女邻居,这个美女邻居身材火辣,面容娇媚,但是行为很古怪,蒋海宁在追求美女邻居的时候,逐渐发现了美女邻居背后隐藏的一个天大的秘密。。。
  • 若时光倒流我一定不再爱你

    若时光倒流我一定不再爱你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原本以为人生相当美满。上有疼爱自己的丈夫,下又乖巧的儿女,如今还子孙满堂。就连最让人难以处理的婆媳关系对她来说都不是难题,丈夫的母亲对自己那胜似母女,甚至对自己的好都超过了自己的儿子。可是有一天她发现了丈夫多年的秘密,他看到丈夫记录的日记。才知道当年那场节目上男友选择自己只是迫于母亲的压迫,而且丈夫在那之后还一直跟那个富家千金联系,就连婚后也和很多女的暧昧不请。看到这里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竟然止不住泪流满面,原本以为的幸福人生,猛一回头竟然只是南柯一梦,老太太受不住刺激就晕了过去,手边还有自己老伴写的日记......当她再次睁开眼竟然回到了当年的节目现场。。。
  • 蛮王的征途

    蛮王的征途

    混乱的瓦罗兰大陆,邪恶的势力悄然崛起,蛮族少年泰达米尔充满无尽怒火的复仇之路。
  • 三思两言实录

    三思两言实录

    本书作者对高校办学进行长期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从一个应用型工科学院管理者的视角,展示了以实学思维办学科、办文化的思路历程,总结出在贫穷贫乏中突围发展的办学实践经验。由于目前关于高校基层办学组织发展的思考和实践方面的书比较少,本书可以为高校基层办学组织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
  • 血胆飞剑

    血胆飞剑

    这是一场突然的浩劫,眨眼间,振远镖队便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为了弄清一切,报仇雪恨,面对着荆棘密布、死多生少的前行之路,他无所畏惧,勇猛地仗剑飞马踏上了西去的丝绸古道,千里寻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