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40900000008

第8章 有谁风雪看梅花(2)

读书人大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总是手不释卷,废寝忘食,盼望快一点把书读完,过足书瘾,痛快淋漓,身心畅快。正是因为一鼓作气,坚持不懈,也正是因为全力以赴,凝神专注,书很快就读完了,这个时候深感意犹未尽,久久沉浸在书本世界中。回过神来,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与良师益友分享读书的心得体会,畅谈自己的思考和体悟,诚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描述的:“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畅叙幽情”,可是,偏偏好友不来,偏偏无人分享,好不郁闷,好不失落!

有句话这样讲,一个人的幸福不叫幸福,可以分享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宋代词人柳永也有这样的感叹:“此去今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读书之乐在于沉潜涵泳,在于分享交流,饱读终日,独学无友,容易闭塞,流于自大,也没滋味。诗人一开篇就谈了这两种生活体验,好书想慢慢品味,偏偏容易很快读完,好友盼望早点到来却偏偏不能到来,不如意,不顺心,很烦恼,很矛盾。这是读书人很常见、很熟悉的生活体会。

笔者欣赏两个词语“快意”“可人”。“快意”是兴会淋漓,大呼过瘾;“快意”是大喜过望,心花怒放;“快意”是思接千古,神采飞扬。读书入迷,神交千古,大快人心啊!特别是读到与自己思想、性情类同的文章,如故友重逢,如言从己出;书本道出了我之所想,书家洞晓了我之所忧;以我注书,以书读我;人、书合一,臻于化境,这可谓读书的最佳境界吧。可人,指称心如意的朋友,知心知音,情趣相投,伯牙子期是也,管仲鲍叔是也,人生苦短,知心难求,得一知己,实为大幸!古语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一语道尽知音的重要性。读书之乐有一半的功夫是由学友或师友来完成的。

诗歌三、四两句在一、二句生活体验的基础上稍作引申抽象,诗人感叹,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理想同现实每每产生矛盾,开心如意的事情一生能碰上几回呢?正因为难遂心愿,理想沦空;正因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正因为曲高和寡,世无知音;正因为出类拔萃,不同流俗……所以人生才有太多的苍凉和无奈、太多的绝望和虚空,从根本上来说,人生是悲凉的、落寞的,也是虚妄的、痛苦的。诗人和所有的人一样,希望花好月圆,天遂人愿;希望一切顺顺利利,无阻无碍,但是希望而已,永远代替不了残破的现实。

诗人的沉痛感慨道出了一个普遍而永恒的真理:世事相违,百岁少乐,值得留恋的东西总是逝去得太快,而终日盼望的东西又总是不能得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正是诗歌贴近大众心理,贴近生活实际的体现,也是诗歌引人共鸣的重要原因。

当然,我们今天阅读此诗,又可从另一个角度获得启迪,正因为人生坎坷,诸事不易,百岁艰难,好景不多,所以,我们才要倍加珍惜生活,努力发现生活的快乐,以积极心态去应对不如意,以坦然大度去包容失意沮丧,生活一天,坚强一天,快乐一天。唐代诗人韦庄有诗云“且对一樽开口笑,未衷应见泰阶平”;宋代诗人黄庭坚有诗云“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唐代李白放言“仰天大笑出门云,我辈岂是蓬蒿人”。豁达、乐观、豪迈、激昂,有此胸襟心态,才有通达洒脱人生。这或许也是陈师道这首绝句的要旨之一吧。

一种风光百样栽

锄荒

叶适锄荒培薄寺东隈,一种风光百样栽。谁妒眼中无俗物,前花开遍后花开。

隐居的乐趣在于自成一统任心游,不管家国尘外事,自己经营自己的天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快乐,逍遥自在,快慰人生。宋代诗人叶适的诗歌《锄荒》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种远离尘嚣、自由快乐的隐居生活,风光美丽,情趣高雅,诗心洒脱。

题曰“锄荒”,自是开垦荒地、播种耕耘之意,暗含地远人稀,远离世俗,此处当是诗人劳动自给、修养心性的好去处。

这个地方在哪里呢?一座荒山古庙的东侧,诗人几经考察,选定了这个地方,除除草,培培土,施施肥,栽下各色花木,时节一到,百花吐艳,万紫千红,自有一派热闹风光。诗人养花种草,有万千地方,为何独独看中寺庙东侧这块土质贫瘠的地方呢?原来,这儿远离尘俗,远离喧嚣,人迹罕至,少有搅扰,诗人就喜欢这样的环境;更何况,劳动之余,还可以到寺庙坐坐,和高僧聊天、品茶,悟谈人生,冥想世理,清静闲适,充实快乐啊!

栽下一株花,种下一棵草,就是播下一种希望。诗人心怀期待,耐心等待,迎接小草吐绿,迎接花朵绽放,一波接着一波,每个季节都有美丽的花儿怒放,每个季节都有浓郁的诗意挥洒,一百种风光就有一百种诗意,一百种颜色就是一百种亮丽。

诗人强调“百样栽”,表明他欣赏繁花似锦、热闹辉煌的风光,也暗示出诗人的勃勃兴趣和痴迷心态。在这个少有人知的地方,在这个古老荒僻的寺庙旁边,诗人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东篱”园圃,丝毫不逊色于爱菊的陶靖节,丝毫不逊色于拥有东坡山地的苏轼。文人的雅兴都是相通的,他们抚弄花草树木,而不是作物庄稼,更注重精神的滋养、心性的陶冶和灵魂的栖息,远远超出了物质生活的层面。叶适的开荒培土,养花种草,正折射出诗人清幽淡雅的审美趣味和清静自由的生活理想。

诗人更为得意的是,他自己经营的这方天地,花开不断,姹紫嫣红,世俗之人可望而不可即,有心而力不至,因为他们为名所累,为利所困,陷身尘俗,沾染污浊,泯灭了自我,泯灭了心性,根本不可能静下心来欣赏这离世风光,根本没有这份幽雅、闲适的心情,充其量只能是羡慕、向往,甚至嫉妒。越是如此,诗人越是高兴开心,他甚至高调宣布:世俗之人,任凭你们以怎样的眼光打量我的生活,任凭你们怎样嫉妒我的花圃美景,我自不为所动,淡定自若,照样培土施肥,照样种花植草,照样迷草恋花。我和你们不一样,我理解你们,甚至可怜你们,你们是名利场中人,利欲缠身,脱开不得,我是淡泊了名利,远离了官场,隔绝了世俗;我在乎花草美丽,在乎心性自由,在乎情趣诗意,我的心思意趣,你们又如何能理解呢?当然,我也不企求你们理解,因为我们原本就是志不同、道不同、意不同、情不同的两路人啊!我的生活实在很精彩,很快乐,犹如园圃花朵,前花开遍,后花又开,一直灿烂,一直芬芳。

一座寺庙,离世出尘,斩断俗念;一座花圃,姹紫嫣红,灿烂心灵;一位诗人,种花植草,修身养性。心如花草一般芳香四溢,心如古庙一般沉静淡泊,心如荒野一般质朴自然;没有人来打扰,没有功利诱惑,没有仕途倾轧,没有心计争斗。诗人独拥花圃,独享自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活出了真我,活出了性情。他的眼中全是脱俗雅洁花草,心中全是本色率真信念;他用锄头开垦花园,用诗句点亮人生。

鹤林寺院写清寒

再游鹤林寺

道潜招隐山南寺,重来岁已寒。风林惊坠雪,雨涧咽飞湍。壁暗诗千首,霜清竹万竿。东轩谪仙句,洗眼共君看。

北宋诗僧道潜与苏轼交游甚笃,曾相伴游历润州(今江苏镇江)鹤林寺,有感岁暮天寒,山清寺冷,有幸目睹先贤诗文、山寺风光,挥笔写下诗篇《再游鹤林寺》。

寺曰“鹤林寺”,顾名思义,山深林密,远离尘俗,脱尽人间烟火味;白鹤投林,搭巢安居,自显山寺隐逸情。诗人与朋友重游山寺,品味山林,自有独特神韵风采。

这座寺院位于招隐山南边,山林茂密,白鹤翻飞,自有迷人风采。山曰“招隐山”,源自《楚辞·招隐士》的句子“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暗示此山此寺超然尘世,远离凡俗,隐隐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慕和向往。来的时候,不是山花怒放、山风送爽的春天,而是水瘦山寒、冷风凄凄的隆冬时节。诗人和朋友,翻山越岭,一路走来,未到古寺,早已感受到凛凛寒意和萧萧秋气。何以选择如此天气出访?何以如此不惧严寒?何以如此兴致勃勃?反常的行为,奇特的感受,让人隐隐约约感觉到,诗人冷峻、清寒面目之下包藏着一颗火热跳动的心。诗人不畏严寒,不惧风雪,他欣赏这份清冷孤傲,他迷恋这份幽绝脱俗,一个“寒”字透露出骨子里的温热和感动。

诗人眼中看到了什么?诗人又对什么风物情有独钟?寒风掠过山林,惊坠纷纷雪片,冷雨敲打山林,山涧急流呜咽,这些风景,貌似清寒,实则蕴含机心,折射情致。一个“惊”字,风吹雪落,惊动诗人,面过凄凄冷风,耳闻雪落之声,境界清冷,氛围寂寥。一个“咽”字,状溪流飞瀑之声,如人哭泣,呜呜咽咽,愁绝之声不绝如耳,惊悸之感袭上心头。山林弥漫愁惨气氛,沟谷回响衰飒之声,诗人目接白雪,耳闻冷声,心生寒凉,兴致勃勃。换作一般人,不会喜欢如此冷寂凄清的风景,更不会穿山走林、历尽艰难来寻访古寺,可是诗人和朋友不是这样,他们早已把风雪严寒、沟谷幽暗抛却脑后;他们欣赏这份清冷幽寂,他们迷恋这份空谷回音,他们向往这样一个冷森清绝的世界。这里有他们独特的情致,也有他们不同流俗的风骨。

看那万竿翠竹,沐浴清霜,生气凛然,不折腰,不低头,坚挺笔直,兀立风雪,站成一道山林清丽风景,灿烂了古寺风光,这不就是诗人风神人格的形象写照吗?雪之冷,冰之寒,竹之清,无一不映射诗人的冰雪人格。

诗人是孤傲脱俗的寺僧,他热爱山寺冷寂凄清的风景,千万别忘了,寺僧还是一位才华横溢、个性张狂的诗人。你看,欣赏完一路的冰雪风景,来到寺院,诗人又兴致勃勃地欣赏那些镌刻在墙壁上的诗句,遗憾的是寺院的光线太过昏暗,隐约可见千首诗篇,斑斑驳驳,模模糊糊。听寺里僧人说,东面亭轩上有谪仙人李白留下的佳句,那里光线明亮,可以大饱眼福,让诗人过足诗瘾,于是诗人移步东轩,戏言朋友:让我洗亮双眼,同您一起去吟赏一番。眼明心亮,追慕前贤,先前那千首诗墙,看不清则罢,或许也只是泛泛平庸之作,而唯有这东轩之上,留下的才是大家手笔,大家风范,要认真品读,要你我共赏,要分享心得。

“洗眼”之说,颇为奇特,似乎诗人要洗去尘埃,洗去昏暗,睁大眼睛,屏住呼吸,沉心赏玩大诗仙的妙语。诗人眼光很高,不看那些庸常之作,也怕庸常之作弄脏了自己的双眸,而对于诗仙妙语则心神振奋,大喜过望,张目观赏。兀傲之气,写在眉宇,写在双眸,也渗透诗文之中。

苏轼曾经这样评价自己这位朋友:“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次韵道潜见赠》)结合此诗来看,写景,诗人胸纳万象,驱风使雪;论文,诗人指点万千,超拔流俗。胸中有丘壑,胸中有才情,眼界高,视域广,心性坚,风骨硬,这些风神气韵全部流淌在这首游寺诗中。

冰雪皓月映梅花

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

魏了翁远钟入枕雪初晴,衾铁棱棱梦不成。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

冰雪融化,冷月高悬,给人的感觉是凄神寒骨,冷彻心肺,不过若是以诗眼观照,慧心体味,则此番风光又是别有意趣。宋代诗人魏了翁的诗歌《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冰雪空明、皓月当空的美丽图景,表达了诗人伴月夜读、身心畅快的奇妙感受,读之令人神清气爽,身心舒畅,思之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那个夜晚,天寒地冻,白雪皑皑,诗人躺在床上,睡不着觉,远处的钟声隐隐传入诗人耳中,身上的被子又冷又硬,几乎让诗人瑟瑟发抖。要是能进入梦乡或许好一些,诗人可以忘记寒冷,安度寒夜。可是不能,太冷了,这个冰雪融化的夜晚,冷碎了诗人的梦想。聊可安慰的大概就是那一阵阵钟声吧,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伴着皎洁的月光,划破宁静的夜空,传入诗人的耳膜,让人产生无限遐思。夜将尽,天快亮,哪家寺院的钟声响得如此赶早,如此清脆?

钟声撞击不眠的心灵,让人想起某些不眠的往事,某段艰难的时光。唐朝那个落榜的才子,不也是在漫漫长夜、渺渺钟声中饱受煎熬,痛苦难眠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名落孙山,彻夜不眠,陪伴诗人的只是凄厉鸣啼,满天秋霜,声声远钟,几星灯火,何等凄凉,何等落寞。还有大诗人王维前往拜访香积寺,不也是在古木参天、钟声隐隐中体验那份空旷与寂寥吗?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引自王维《过香积寺》)无人小径在密林中延伸,隐隐钟声在山谷中回响,清清山泉在岩石间呜咽,幽幽青松在余晖中静立,声色情态,所见所闻,无不幽冷,无不凄清。凄清也是一种美,孤寂也是一种美,诗人就是诗人,在冷寂中发掘诗意,在不眠中寻找慰藉。笔者相信,对于魏了翁、张继、王维这些诗人而言,钟声是一道响彻心灵的风景,钟声是一首咏唱冷清的乐曲。

同类推荐
  •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2010年由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评传汇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蒋子龙、徐坤、张炜、叶延滨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国治水专家对百名作家参与治水史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治水史诗(套装上下册)》弥补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实价值。
  • 危巢坠简:许地山作品精选

    危巢坠简: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 年轻时:张颐武解读人生警语

    年轻时:张颐武解读人生警语

    本书是北大教授张颐武最新散文集,本书为作者的华丽转身之作。作者在这本书中一改大学教授以往在大家心目中的刻板印象,不谈学术,只谈为人处世之道,是作者少有的一本适合不同读者的老少咸宜的正能量读物。正如本书序言中所说:古人洞穿人情世故的通达,生命思考的透彻,待人接物的谦和,学习追求的执着都让我们有茅塞顿开之感。看这些人生的警语,常常觉得自己处事的缺点毛病都被说中了,自己的局限和短板以及努力的方向被讲清了,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常从这样的一句渗透着古人对人生感悟的话语中得到启发。
  •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短小、灵动、真切、睿智、感人是本书的特色;青春、活泼、真挚、真情、直爽是本书的感怀。
热门推荐
  • 全能校花

    全能校花

    重生一世,云宁原本以为自己要过上斗渣男,斗女配,带上母亲,过上脱贫致富的好日子。可惜,生活再一次和她开了玩笑。渣男遇到了,女配遇到了,连前生的大财主们都和她一个学校,摆明就是一个赤果果抱大腿的好机会么,可是,怪物也出现了,吸血鬼也出现了,一千年的一个秘密出现了,无数的疑云笼罩在她的身边,无数的美男也来到了她的身边,那么这一生,她要怎样过?~~~~~~~~~~一个和其他重生完全不同的故事,玄幻,爽文,请看官们包养。
  • 异世天仙

    异世天仙

    人生圆满时被收入天仙门下“我不愿意啊~”修为低弱参与诸神无间道“我不愿意啊~”穿越异世,斗气飞溅,魔法乱舞,诸族并立,魔物横行,无数宝藏待开发,万千美女欲随行,看天仙大道如何独斗诸界神灵暴虐地狱鬼魔!“啊喂,真有你说的那么爽么,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啊~再说,我不愿意啊,放我回家奶孩子好么~”
  • 邪门儿

    邪门儿

    旧时候,土匪有四梁八柱,头一梁叫“托天梁”,是绺子里的师爷。因为师爷的胸口都纹着苍鹰,所以师爷也叫盘山鹰。盘山鹰,非僧非道,却能辨阴阳,通鬼神,占卜吉凶;非仙非巫,却能下符咒,驱恶鬼,杀人无形;江湖人都知道“宁打座山虎,莫惹盘山鹰”。我师父就是最后一只盘山鹰……师父说:我的命,是从死人手里抢回来的……
  •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半开荷塘寄浮生

    半开荷塘寄浮生

    前世受尽侮辱的她被自己最亲的人陷害致死,可是……死了就算了为什么又是穿越?!穿越也就算了,为什么还穿到一个不受宠的小姐身上?不行不行,前世已经苦逼到极点的她怎能再次受人欺躏!懦弱妹子修炼成女汉子的路途才刚刚开始,可是就在这时,上天赐予了她一个神奇却又可怕的开挂技能——预判生死。而美貌与智慧并存的三阿哥又强势的进入了她的生命里,朝夕相处下爱的种子慢慢在双方心里发芽,在爱情与友谊之间,她,到底该选择谁?
  • 1107号萌妹子报道

    1107号萌妹子报道

    奴家的女主大大是1107号萌妹子,正好在11月7日出生于一台电脑。对,简单来说只是一道程序罢了,但素,奴家的女主大大很有个性的说。桃妖妖:因为我没有心,所以我不知道什么是爱,当我有了心时,我才知道原来我身边的一切都是爱。
  • 总裁大人的傲娇妻

    总裁大人的傲娇妻

    青春期的爱恋延伸到以后。他们能再续前缘吗?如美好的爱情般,拥抱总裁。“总裁,请你自重,不要乱来”“什么?你敢再说一次吗。”说完,总裁的深吻就来了“唔…”
  • 飞利浦的战争

    飞利浦的战争

    一篇轻松幽默的搞笑小故事。(好吧,简介居然最少需要打20字,我只能在这里浪费字数了。)
  • 天冥歌之点黛吟

    天冥歌之点黛吟

    她是蛟鱼族的七公主,三千宠爱于一身,天真烂漫,活泼自由;他是冥界之王,黑暗主宰,冥界敬畏,人界惧怕,天界忌惮;他们的交集起于折磨着她日日不能安稳入睡的梦境,梦里,她背后的图腾火热,笔直插入心口的利剑引起的剧痛,都在冥冥中指引她去寻找一个前世今生的答案。于是,她踏上了去往人间的旅途,这一路惊险刺激,状况连连,可是等等,这个身着黑袍的男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一路走来,怎么就偏跟着自己不走了?为毛她一有危险他就能出现,甚至貌似对自己的梦了解颇多?然而,当真相一层一层的显露,才知道原来,他们早已经有了三生三世的羁绊,而那一剑的痛原来不止是梦境,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生生赐下的……
  • 2003的樱花最美

    2003的樱花最美

    她在寻找最美的樱花,最美的他,,“我……还能不能够坚持到能够看到樱花绽放的那一刻……”她已经找到了最美的樱花,躺在病床上的她,那么憔悴,怕也坚持不了多久了,此刻的她才24岁她不能遵守约定,她也不能够坚持了,她不能陪他一起看樱花了,她终于停止了呼吸,,,,,在那个夜晚,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