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42000000011

第11章 创新管理“自动化”模式(3)

我们处在IT业变化极快的十倍速时代,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们稍有迟疑,就失之千里。故步自封,拒绝批评,忸忸怩怩,就不只千里了。我们是为了面子而走向失败,走向死亡,还是丢掉面子,丢掉错误,迎头赶上呢?要活下去,就只有超越;要超越,首先必须超越自我;超越的必要条件,是及时去除一切错误;去除一切错误,首先就要敢于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说白了就是自我否定,它不止要求人们对所犯的错误加以否定,还包括对以往成功经验的批判。不可否认,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人达到一定境界的。

然而,华为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将其作为一个硬性的指标来执行。因而华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没有自我批判意识的员工,各部门的领导不能提拔;两年后,如果还不能掌握和使用这种自我管理方法,作为管理人员必须降级使用。

华为是以一种强硬的方法来实现自我批判理念的顺利推行,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组织的改造与优化以及整个企业的向前推进。而事实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华为所获得的快速成长,正是其管理团队不断否定过去、否定自我的结果。

没有自我批判,克服中国人的不良习气,我们怎么能把产品造到与国际一样的高水平,甚至超过同行?他们这种与自身斗争,使自己适应如日本人、德国人一样的工作方法,为公司占有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如果没有这种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我们就不会生存到今天。

在某段时期内,华为及其领导人遭到了互联网上不少负面信息的攻击。从信息的内容来看,明显是华为内部的员工的“杰作”,其中充满了抱怨、抨击以及所谓的“揭秘”等。面对这样的状况,公司高层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目的是找到一个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管理者们的意见还是达成了统一,即保持灰度、开放、妥协的态度。

在任正非看来,“人多嘴杂”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不满的意见也是一种客观现实,这说明华为是存在问题的。至于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靠堵和查是不能解决的,反而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的舆论怪圈。于是,公司经商议决定成立“心声社区”,其主要职能是鼓励员工就公司的制度、政策、决定等发表意见和看法,不好的、不赞成的观点都可以,员工之间也可以进行自由辩论。也就是说,这个“社区”是一个民主论坛,人们可随意发表意见。而几年后,这个论坛竟真的成了华为高层领导收集民意、倾听员工心声的重要平台。

之后,华为搜集了员工在“心声社区”上反映的意见,并以专题汇总的方式编辑成《公司问题》,随后便将其分发给公司高层领导和各级干部进行学习和反思。

任正非也曾表示说:“当初做这个决定是冒了风险的,现在看来这风险是冒对了。也证明了一条道理,人的思想是不能被禁锢的。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而且还能起到‘补天’的作用,要相信‘人必有一善,集百人之善,可以为贤人;人必有一见,集百人之见,可以决大计’。”

由此可见任正非的远见卓识,他一直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面对企业内部的不同声音,这也是自我批判的一种体现,即先接受他人的批判,并以此作为基础来进行自我反思。

当初,华为为了获取更多的意见,刻意在公司倡导和配置反对的声音,因而在组织体系上构建了“蓝军”。如今来看,“蓝军”的效用并不是一时的,它依然可以在组织中发挥效能。因而,任正非特意强调了它的重要意义:

我们在华为内部要创造一种保护机制,一定要让“蓝军”有地位。“蓝军”可能胡说八道,有一些疯子,敢想敢说敢干,博弈之后要给他们一些宽容,你怎么知道他们不能走出一条路来呢?

华为善于从“蓝军”的优秀干部中,选拔“红军司令”。任正非坚信,只有能够打垮华为的人,才是企业未来真正的主人。即只有看到华为短处的人,才知道改革应该顺着什么方向进行。这便是“红军”和“蓝军”对抗的最终目的。

要想升官,先到“蓝军”去,不把“红军”打败就不要升司令。“红军”的司令如果没有“蓝军”经历,也不要再提拔了。你都不知道如何打败华为,说明你已到天花板了。

课外阅读:

一个职业管理者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高层管理者,我们怎样治理这个公司,我认为这很重要。以前我也多次讲过,只是这篇文章(《无为而治》)给我们画龙点睛,更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来写认识,也是对你们职业素养的一次考试,考不好怎么办呢?考不好你还可以学习,我们是托福式考试,以最好的一次为准。学不好怎么办呢?学不好你还可以调整,你辞去高级职务往下走。因此要深刻理解公司制定三、四、五级干部任职资格标准的深远意义。我们坚持这个干部考核标准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每年大家都要提交述职报告,要填任职资格表格。二月份我将主持把高级副总裁以上的组织评议做完,我认为要一次一次刷新你们的思想,让你们理解公司对高级干部的要求。

我们要选一些填得好的任职资格表格、述职报告公开印刷,让下面人看看,让年轻人找到灯塔,找到目标,他也就掌握了标准,学会了做人。这次的作文当然也会全文发表。我和HAY公司顾问谈话时说过,过两三年后,公司管理规范了,华为要引入一批“胸怀大志、一贫如洗”的人进入公司,来激活沉淀层,不能让我们这些人功成名就了就在这里过日子,这是不行的。我想强调一下什么是一个职业管理者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已经公布了高层干部任职资格评价标准(公司10号文件),《无为而治》这篇文章和公司10号文件是相吻合的,和我过去讲的许多要点也是吻合的,所以我想借这篇文章来测验一下大家对事物的真实认识。

第一点,我想强调一下什么是职业管理者的责任与使命。一个职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狭义)与历史使命,就是为了完成组织目标而奋斗。以组织目标的完成为责任,缩短实现组织目标的时间,节约实现组织目标的资源,就是一个管理者的职业素养与成就。权力不是要别人服从您,而是要您告诉他如何干。因此,围绕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个人所处的位置,承担的使命,应如何理解?怎样理解公司的组织目标的实现?我在《华为的红旗能打多久》上讲过,在历次很多讲话上都讲过,但大家都听不进去,今天就要考一次,你听不进去也要写。一个职业管理者,他的职业就是实现组织目标。因此,实现组织目标不是他的个人成就欲所驱使,而是他的社会责任(狭义)无时不在地给他压力。

这就是无为而治的动机。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要有好的素养与行为,我希望大家重视对自己的定位认识,加强个人职业素养的提升。

第二点,我想谈一谈一个担任高层职务的职业管理者的应有心态和行为特征。

华为曾经是一个“英雄”创造历史的小公司,正逐渐演变为一个职业化管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淡化英雄色彩,特别是淡化领导人、创业者的色彩,是实现职业化的必然之路。只有职业化、流程化才能提高一个大公司的运作效率,降低管理内耗。第二次创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职业化管理,职业化管理就使英雄难以在高层生成。公司将在两三年后,初步实现IT管理,端对端的流程化管理,每个职业管理者都在一段流程上规范化地运作。就如一列火车从广州开到北京,有数百人搬了道岔,有数十个司机接力。不能说最后一个驾车到了北京的就是英雄。即使需要一个人去接受鲜花,他也仅是一个代表,并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需要组织创新,组织创新的最大特点在于不是一个个人英雄行为,而是要经过组织试验、评议、审查之后的规范化创新。任何一个希望自己在流程中贡献最大、青史留名的人,他一定就会形成黄河的壶口瀑布,长江的三峡,成为流程的阻力。

这就是无为而治的必须。

我上面说的是仅对高级管理者的,我没有说基层不要英雄,炸碉堡还是需要英雄的。基层干部不能无为而治。不当英雄,你也无法通向中高级管理者,谁会选拔你呢?对基层干部我们的原则是呕心沥血,身体力行,事必躬亲,坚决执行,严格管理,有效监控,诚信服从。与高级干部标准反过来,形成一个对立统一的悖论。

第三点,已经付了报酬,按劳获得了待遇,“英雄”不应作为额外索取的名义。

在职业化的公司中,按任职资格与绩效评价,付了报酬,已经偿还了管理者对职业化管理的贡献,个人应不再索要额外的“英雄”名义的报酬。为此,职业化管理者是该奉献时就奉献,而不是等待什么机会。

我们的价值评价体系也要学会平平静静。如果我们的价值评价体系,只习惯热闹,那我们就会导致高层管理者的“行为英雄化”。

实现无为而治,不仅是管理者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长期修炼,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价值评价体系的正确导向,如果我们的价值评价体系的导向是不正确的,就会引发行为英雄化。行为英雄化不仅仅是破坏了公司的流程,严重的还会导致公司最终分裂。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高级干部的价值评价体系导向比个人修炼更重要。个人修炼当然也重要,但小草再怎么浇水也长不成大树。如果价值评价体系不正确的话,那我们的导向体系就错了,我们公司就永远发展不起来。

我们将逐步引入西方公司职业化的待遇体系,如工资、奖金、期权、期股……都是回到让职业管理者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工作上去。我们实现了这些,高层更不应成为英雄。

这就是无为而治的基础。

同类推荐
  • 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追求成功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奋斗的征途中,失败常常与人作伴。但强者总是不言失败,而是“屡败屡战”,最终取得成功。反之,如果有人一遇到困难便中途退却,一遭到挫折就灰心丧气,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那他就距离成功越来越远了。
  • 老板不告诉你的50件事儿:做自动自发型员工

    老板不告诉你的50件事儿:做自动自发型员工

    自动自发意识的威力巨大,它会让每个人发自内心地去做一件事,并把它看得无比重要,无比在乎这件事过程中的每一步以及最终结果。带着自动自发意识去做事情的人,不仅会全力以赴,而且能够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它的结果全权负责到底。而这样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企业最受欢迎的人。
  • 小细节大关键

    小细节大关键

    一个马蹄钉可以毁掉一个帝国,可见细节决定成败。但不是所有的细节,只有那些关键的细节才能决定我们的成败。本书从为人处世,人际交往,饭局应酬、工作方法等方面,多角度地揭示了许多容易被我们忽视而又至关重要的关键细节,以及把握这些关键细节需要注意的细节。
  • 微表情洞察人心

    微表情洞察人心

    本书是一本心理励志类图书,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交际中,教你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快速地学会如何读心,如何识人,如何用眼睛洞察一切可以 观察的事物,读懂他人内心深处的微妙心思,并对之作出精准的判断和剖析,从而更好地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
  • 过冬的老鼠

    过冬的老鼠

    这是个简单的寓言故事。四只老鼠,围绕着心果,开发、运作、扩张、崩溃。小故事浓缩了整个经济运转过程,展示了经济社会中的机敏、贪婪、疯狂和希望。它适合任何年龄层,有趣、有味、有料,绝对是经济学首选启蒙读物。它不仅为你揭开了经济学秘密的一角,还让你掩卷深思;当我为生活努力的时候,我会成为哪一只老鼠?
热门推荐
  • 王爷快跑:凶悍二小姐

    王爷快跑:凶悍二小姐

    她本是二十四世纪有名的杀手之王,却被一只鸡不像鸡,凤凰不像凤凰的生物带到了一个未知的大陆;她本是将军府天才二小姐,与傲王府世子订婚,却造嫡姐暗害,跳崖自尽;他是大陆第一天才,傲王府世子,眼高于顶,却偏偏恋上了她。当r她遇上他,强强联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且看她如何玩转大陆。
  • 空之,任之

    空之,任之

    当今世界,灵气匮乏,天脉断闭,世上再无一人白日飞升。但世人羽化登仙,长生不老的欲望何其强烈。终于,天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的一出现,天道松动。世上惊才绝艳之人全力出动,无论是东方人,西方人,还有不是人,都在收紧一切资源,争得那最后的仙人之位。快来与我一起看小之如何以世俗九流入道,去成那遁去的一。
  • 不朽天圣

    不朽天圣

    我意御剑行天下,苍穹鬼邪莫可敌,扶摇直上三万里,踏破仙宫我做庄他是世俗界的无名之人,机缘之下进入千年前的修真门派—永生罗刹们是不朽还是永生?面对一次次的挑战,他又将作何抉择
  • 无良总裁爆笑妻

    无良总裁爆笑妻

    “女人,跟我回家”他紧紧地抓住她的手。“你家有好吃的吗??”某女眨巴着眼睛问。“你觉得我味道怎么样?”“不好吃,又老又臭。”某男的脸青了,紫了,黑了。不再和她废话,直接把她抗在肩上,大步走向停在路边的兰博基尼。“女人,到家你就知道你错了”
  • TFBOYS之等风等雨在等你

    TFBOYS之等风等雨在等你

    每一颗星星都要自己闪亮的意义,而我也有我闪耀的意义本文先甜后虐她是易烊千玺的青梅竹马她是王俊凯的邻居她是王源的红颜一切都因为她
  • 星宿列神

    星宿列神

    大道修行缥缈路,苍穹雾海星如沙,万妖狂舞狼烟起,乱世英豪落谁家。青锋染血风云变,群魔荡尽天下臣,携美纵横逍遥步,笑傲无疆可列神。
  •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王阳明创立了解决一切心灵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穿越时空,让我们与这位圣哲对话,聆听王阳明的思想,以此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塑造成功心理与高尚人格。
  • Blood迷域

    Blood迷域

    柒然不明白,她只是睡了一觉,为什么脖子上会无缘无故的多了一条水晶项链?她更不明白,只是摔了一跤,为什么会走进了一个枯老的树林还被一个帅气的少年,哦不,是帅气的吸血鬼给吸了血?这个眼眸泛着些许寒意的少年居然是血族的伯爵?意外得到的项链居然会有法力!回过神,她无奈的摇头,看着站在眼前的那位妖孽居然拿着十字架在逗狼玩儿,那妖孽双眸含笑,戏谑地问她,“然宝贝这样看着我,是对我心动了?”
  • 佛三身赞

    佛三身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本管理模式

    人本管理模式

    这里阐述的道理,不是能够用来更加有效地控制人类精神的新型管理游戏,手段或者技巧,而是一套完整的正统的价值体系,它非常确切和科学,比那些宣称非常有效,非常真实的价值观新颖得多,实用得多。它利用了人性中一直被忽略的那些真正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成果,进而组成的一种管理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