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57000000007

第7章 孩子才是你的教案

弹指之间的匠心独运

上面大致讲了体系,我还想特别地强调两个枝节,并加以详细说明。两个枝节,一是教机,一是输入。为什么特别强调呢,因为事关操作。

先说教机,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禅师正与皇帝谈佛论道,旁边的宰相忍不住了,他说大师,什么是“无明”呢?禅师露出一脸不屑的神色说:像你这种人还配得上问这样高深的问题?一句话气得宰相浑身发抖,但碍于皇帝的情面又不能发作。这时候,禅师一下子温和起来,说“无明”嘛,就是你现在这个样子。宰相大悟,叩头谢恩……这是个制造与运用教机的经典例子。“无明”这个词,含义太丰富了,写一本书也不一定能讲明白。人的愚痴,为什么愚痴;人的贪婪,为什么贪婪;人的烦恼,为什么烦恼;遇事想不开,为什么想不开;感到不快乐,为什么不快乐;就算快乐了,还会乐极生悲,为什么?这些愚痴、贪婪、烦恼、想不开、不快乐都从哪里来?它们的根源是什么?可以说,所有人心中存在着的“阴影”都属“无明”的范畴。就算禅师给宰相讲,也不知讲到何年何月他才明白。就算明白了,这个关于“无明”的道理能不能进入他的心灵、落实到他的行为上去呢?

作为教师,如何将知识、智慧、情感、爱传递过去,不但要传达到大脑里,更要种植在心灵里。

禅师没下这样的功夫,他只是“不经意”地,弹指之间,难题便灰飞烟灭了,而且解决了全部的问题--既让宰相“看见”了“无明”,又让他刻骨铭心。说禅师“不经意”,但这不经意的背后,却是绝对的“经意”,是真正的匠心独运,如果没有高超的智慧,绝对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我们可以想见,在经过这个刻骨铭心的瞬间之后,宰相不但会认真思考“无明”,还会拿出实际的行为清除“无明”,从而将“无明”的“理”化作“无明”的“行”,达到知行合一。

我们的“教机”也是这样,面对“风云变幻”的课堂、“信马由缰”的孩子,作为教师,如何将知识、智慧、情感、爱传递过去,不但要传达到大脑里,更要种植在心灵里。让知识化为智慧,让智慧升华为爱。这就需要教师智慧地教学,而智慧教学的关键,就是寻找、制造、把握与深化教机。

教师如果能把握这样的机会,他就可四两拨千斤,不然,只能千斤拨四两。

孩子才是你的教案

所以说,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是运用教机的高手。教机从寻找或制造到把握一环扣一环,最终都要引向深化与升华。我对老师说:我们虽然经过长期的培训,每个单元、每一节课我都写了详细的教材让大家阅读,你们每个星期还要备课写教案,写好教案还要坐在一起讨论,但是,进了课堂,都不是了,要把教材、教案统统扔到一边。这时候教案在哪里呢?在孩子脸上。孩子才是你的教案!

课堂上,你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你不要尽想着那个本本上写着什么,你的眼睛要看着孩子。你要随时准备变化,应对变化。在我们的课堂上,变化是正常的,没有变化就不正常。

我说这就像打太极拳,你出什么招式决定权不在你,而在对方。你得根据对方出的招数出招。但是,这并不是说平时不准备了。备课是战略,讲课是战术;只有备课下了功夫,讲课才能灵活地应对。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发现设计的方案根本不能用,所以,老师要嘴在讲课,眼要扫视,心在感受,每个孩子的状态、眼神都要尽收眼底。要是孩子的目光是木的,散的,没有光泽的,你就会知道自己的方式行不通,就要适时地调整,直到孩子喜欢为止。要是能达到讲课的时候眼睛不再看教案,大脑不再想教案,看着孩子的脸,举重若轻、口若悬河,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素质教育的老师。

我说如果你满脑子都想你的教案,第一段说的什么,第二段说的什么,你的内心就没有空间,眼睛也没有机会观察孩子的状态了,你这是让孩子顺应你,而不是你顺应孩子。

老师是鞋,孩子是脚

老师是鞋,孩子是脚,这个观念在教机的使用上更为适合。有一次我们上创造课,课名叫“荷花池中的女鬼”,引导的时候,引出了梦的话题,大家便开始讲述自己做过的梦,有个孩子说梦见花仙子,七彩的光,捧着一把月季花,用很优美的姿势抛撒下来,落在她的身上。哎呀,那么香,那么美,那么幸福。另一个孩子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有一次我梦见我爸放屁嚼牙打呼噜,把我给吵醒了。于是全班停下来讨论,这是梦呢,还是不是?美好呢,还是不美?结论是,这不是梦,是把现实与想象混淆了,就算是梦,也是粗俗的、恶心的、不文明的。

结果,老师改变了原来的设计,上成了“我的梦”。利用教机也有无意识的情况,比如,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的那个女孩,一开始当老师时只把内容抄到黑板上就不管了,孩子一出教室她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抓回教室,然后就拿根木棍蹲在教室门口抠土,孩子闹翻天她也不管。到后来,为了找那失学的男孩,全班的孩子到砖厂搬砖,这就出现了数学问题:每人每天能搬多少,全班每天能搬多少,每块砖多少钱,每天能挣多少钱,多少天能挣够去县城的路费。计算来计算去,不是写错了,就是忘了点小数点。后来,那个砖厂老板发了善心,给了一些钱,没想到车费不是原先听说的价格,钱不够了,大家都来想办法,帮老师蹭车……在这个过程中,全班孩子的智慧、同情心、合作精神全部调动起来了。这个女孩根本不会教学,也不知道这就是教机,她是在无意识当中利用这个教机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灵活地理解教机,教机不光是参与式的,有的时候,不参与也是一种教机。比如,有次“下海”课上,一个孩子开了家“咖啡馆”,却没人来喝,一个人蹲在“摊位”上,孤苦伶仃地守着两杯咖啡。这个教机是:老师不能帮他,让他充分体验“生意”的艰难,尝一尝被孤立的滋味。老师的不帮,就等于给他提供了发现自己缺点的机会,让他承受缺点带来的痛苦,在痛苦中修复自己。

轻轻地接,轻轻地递

有次我在五岁左右的班里上“大怪鸟”,一个孩子捡了只死鸟,我觉得这是个情感培养的好机会……情感的培养必须利用教机,如果刻意去做,就假了。

我说:这只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是得病死的呢,还是被人打死的?不论怎样死,死之前肯定特别痛苦。我们也不知道它的妈妈在哪里,临死之前它连妈妈的爱都得不到,死之后妈妈也没法与它告别,老师心里很难受。

孩子听了,都很悲伤,要求摸摸这只小鸟,我把鸟捧在手心,轻轻地理了理它的羽毛,再轻轻递给其中一个孩子。孩子轻轻接过去,也轻轻理了一下羽毛,轻轻掀开翅膀,捧起它的爪子。

我问孩子感觉到了什么?他说:感觉软软的、凉凉的,特别可怜。然后,一个一个传递下去。每当传给下一个时,我都让他先递给我,再由我往下传。每传给一个孩子,都要将那个动作重复一遍。为什么这样做呢?每当孩子传给我、我又递给下一个的时候,我接的动作、递的动作特别轻柔:轻轻地接,轻轻地递。毛弄乱了,我会轻轻整理一下……实际上,我在传递一种情感的语言。孩子们接受了我的传递,受到感动,就开始关爱、同情小鸟了。有的动作稍稍重一些,其他孩子就会说:轻一点,它会疼的。

生命中没有“更死”

这说明孩子对于死的概念还不知道,这又是一个教机。我问:这只小鸟是不是死了?有的说死了,有的说没死,只是昏迷了。我说昏迷是有呼吸的,死没有呼吸,我们确定一下,看它有没有呼吸?如果有呼吸,看看能不能把它救活?

有个孩子上来,把手放在小鸟嘴边,说没有呼吸。有个孩子不同意,说没有呼吸也能救活。我说怎么救?他说:掰开嘴,塞块巧克力它就活了。另一个说不可以,它的嘴已经不会张了,要是掰开,它肯定很疼,那就更死了。

死的概念还没搞清,又冒出个“更死”。我说作为生命,能不能死两次?他们说不能。我说对,生命只能死一次,所以没有“更死”。

我说这只小鸟的确死了。死就是不能再吃东西,嗓子不会咽,胃也不消化,肠子不会吸收营养,没有意识,什么都不知道了,喂它巧克力也救不活了……那天参观鸟市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不一样了。他们围住那些鸟儿,“你好”“你好”地问候,不像以前那样用手捅它们。

到了下次课上,有个孩子带来只鸽子,结果所有的孩子都想抚摸,你摸一下他摸一下,反而使鸽子受到了折磨。那个带鸽子的孩子眼泪汪汪地找我告状。

教机的利用有三点,第一是寻找或者制造教机,第二是把握教机,第三是深化教机。把握是中心环节,用在教机出现或者深化的时刻。现在孩子前来告状,因为他的鸽子受折磨了,尽管不是故意的,由于爱之太切造成的,但这是一个很好的教机,我要把握住它。我把全班集合起来讨论:上次那只鸟我们大家都抚摸了它,是爱的表示,今天这只鸟,为什么同样的做法反而会使它感到痛苦呢?孩子说因为那只鸟是死的,这只鸟是活的,活的鸟害怕人,所以我们摸它就会痛苦。我说既然这只鸟不能理解我们对它的爱,那是不是非得用人的方式向它表示爱呢?孩子说不是。我说为什么,他们说要用鸟的方式对待它。我说那是什么样的方式,他们答不上。我说生命是平等的,我们不但要尊重人,也要尊重所有的生命。

但是孩子不懂得“尊重生命”的含义,我只好给他们讲了个故事……视死如归我说,从前啊,有个国家,它的国王特别喜欢打猎,又爱吃鹿肉,他跟卫队每天都去打鹿,打的时候不管能不能吃完,都要打死好多,却只拖走一只。这样,许多小鹿失去了妈妈,大鹿呢,不是失去了孩子就是失去了伴侣。整个鹿群长年被这种恐惧、伤心的情绪折磨,觉得生不如死。

最悲伤的还是那只鹿王,它觉得自己身为鹿王却不能保证鹿群的安全,所以很痛苦。最后它决定,就是冒着被杀的危险也要去见国王。在它出发的时候,整个鹿群都为它担心,都来送它,送了很远的路程,直到看不见它才离去。鹿们离去了,仍在哭泣,它们的哭声震天撼地。

鹿王抱着必死的决心,视死如归,向王城走去。它昂首挺胸地走进城门、穿过街道,人们惊讶极了,说:呀,这只鹿真是不想活了,它怎么敢在住人的街上走呢?我们国王最爱吃的就是鹿肉,难道它不怕国王吃它吗?于是纷纷围过来看,跟着鹿王一起走。鹿王在众人的簇拥之下一直走到王宫前面,啪地跪倒在地上。大臣赶忙将此事报告,国王也很吃惊,就让鹿王进来。

国王问:你来见我,有什么事?鹿王说:大王您每天只吃一只鹿,为什么要杀那么多呢?您也是有臣民、有父母、有孩子的人呀,您知不知道一个鹿王失去了臣民会是怎样一种心情?想没想过失去父母,孩子有多么伤心?我听说你们人类最有情感了,您就不能用你们的情感设身处地地想想我们鹿的心情,考虑一下我们的处境?

契约

国王一听,愣在那儿了,半晌说不出话来。鹿王说:我来见大王您并不是不让您吃鹿肉,而是恳求您不要再滥杀了。我要与您达成一项契约。我请您考虑一下我的建议--以后不要再带卫队打鹿,我保证每天派一只鹿到您这里来。国王思考了一下,同意了鹿王的建议。

从此以后,国王不再猎鹿,鹿王也信守诺言,每天派一只鹿去国王那里供他食用。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次,发生了新的情况。

那次派去的是一只母鹿,在她被杀的时候突然痛哭起来。国王问她怎么回事?母鹿说:大王您不知道,再有两天我就要生小鹿了,我怀胎这么长时间,今天就要死了。我要是死了孩子怎么办啊?它眼看就要来到这个世界上了,难道它连看一眼这个世界的机会都没有了吗?

国王很同情这只母鹿,就让她回去,让排在后面的那只鹿来。排在后面的是只公鹿,听到这个安排也痛哭起来。它边哭边说:我本来可以多活一天,为了这一天,我已经计划好了,要去森林里散步,要在草原上奔跑,我要享受阳光,要跟我的爸爸妈妈待在一起,我要让最后这一天过得十分美好,没想到今天就让我死,这太难接受了……听到这里,所有的孩子受到强烈的感染,全都沉浸在巨大的忧伤之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作为老师,你不能只给孩子讲故事。如果仅仅停留在讲故事、感动这样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你得提升他们,得给予他们另外的东西。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只让他们听,而要让他们参与到故事之中,要让他们的心灵、智慧成为故事的一个部分。做到这一点,老师必须寻找恰当的机会,也就是“教机”。我觉得,这个机会出现了,我得抓住它。

我问孩子们:这头公鹿可不可怜?应不应该同情?孩子们说应该同情。我问:怎么同情?大家能不能帮助它想想办法?有的说:老师,让国王吃牛肉,不要吃鹿肉。我说这个国王天生爱吃鹿肉,牛肉他不愿吃。孩子又说:那就让国王吃菜吧。我说国王牛肉都不愿吃,怎么会吃菜呢?孩子说:那……那就让鹿逃跑吧。我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逃到哪儿都会受到国王追捕。他们又说挖一个洞钻进去。我说就算这样的办法行得通,它们在洞里能待多长时间呢?它们不能永远不露面是不是?这个时候,有个孩子站起来,说:那就造只船,逃到国外去,外国人都爱护动物,逃到那儿就安全了。

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只鹿蹄。我说鹿蹄是这样长的,不像人的手指,这样的东西能不能劳动、能不能造船?孩子们急得呀,他们的同情心全被调动起来了,为解救那只鹿急得,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所有的办法都被一一否决了。当然,我的否决从来不用“错了”这样的词,所以就不会伤害他们的积极性。我不能让他们感到自己不行。他们没办法了,愁得呀,喊:老师,你说该怎么办呢?

我是鹿王

我说:当时鹿王也伤心坏了,它说我是鹿王!在这个时候我应该承担责任!我要再去求见国王!

鹿王又一次来到王宫,跪在那儿,大臣又去报告,国王说:咦?它怎么又来了?难道它还为这样的安排不满足吗?真是岂有此理!他让大臣叫鹿王进来,他看见鹿王早已泪流满面。他问鹿王:你这次来,又有什么事?鹿王说:大王啊,您让母鹿多活几天为了生下那只小鹿,这件事我很感动,但是,让那只公鹿提前死掉也不公平。我思来想去,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我来了,大王您就把我吃了吧。

国王听了鹿王的话,感动得号啕大哭。他想:一只鹿都这样富有爱心,能这样爱它的臣民,我是一个人啊,怎么能做出这样伤天害理的事呢?

于是,国王发誓,再也不吃鹿肉了,而且号令全国,任何人都不许杀鹿,同时把鹿当成了国家吉祥的象征。

从那以后呢,在那个国家,人和鹿友好相处共同生活,环境越变越美丽,人心越来越高尚,国外的人听说了,纷纷前去投奔。

这时候,孩子们感动得泪流满面,情感世界得到了最大的升华。放学的时候,他们都是蹦蹦跳跳地回家的,回到家中,又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我想,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就算什么都忘记了,但是《鹿王的故事》是不会忘的,就是到了成年,甚至到了老年,也会清清楚楚记着这个故事。这节课给他们的印象终生都不会磨灭。

同类推荐
  • 孩子的好习惯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孩子的好习惯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正确的方法。贪吃贪玩、注意力不集中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特征,要想改变这些坏习惯,养成爱动手、有条理、主动学习等好习惯,仅靠简单说教甚至打骂是行不通的,必须辅以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
  • 孕产妇护理大全(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孕产妇护理大全(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大大增强。人类的繁衍是从婚育开始的,优生优育至关重要。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一对夫妇都希望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儿童是祖国的明天,如果儿童出生有缺陷,不但给个人造成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本书将在最大程度上向父母展示孩子在各种敏感期的表现,并为父母提供应对孩子敏感期的科学对策。本书分8章,即孩子的8大敏感期,分别为: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书写与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等。在孩子的这些敏感期内,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鼓励、爱与自由,而不要错失孩子敏感期的教育时机。有一点需要提醒父母,孩子的敏感期有很多个,每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在同一敏感期中的孩子的表现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 怎样面对孩子早恋

    怎样面对孩子早恋

    爱,是个厚重而圣洁的话题。而对于早恋,我们无论如何也不想让孩子去尝试。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我们不安观察着、揣测着,唯恐孩子不小心摘到那枚又酸又甜却又青涩的果子。没有人否认那是一段纯真、美好的感情,家长们提心的只是结果——早恋的终端——性、沉论、痛苦。每一样都令人胆战心惊。权衡能力,我们无法阻止孩子的感情,唯一能做的就是性教育。
  • 游山玩水上北大:亲子旅游教育笔记

    游山玩水上北大:亲子旅游教育笔记

    本书是一部亲子旅游史,也是一部孩子的成长史,更是一部家庭教育史!一位武大母亲,一位北大儿子,母子俩在游山玩水中,实现了最佳的“行知教育”;实践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老哲理。母亲在陪儿子近二十年的行走中,发现了一个教育秘笈: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行知,知行,行促知,知促行——一就这样,一个塞在旅行箱里的北大资优生诞生了!
热门推荐
  • 母心,佛心

    母心,佛心

    琦君留给世人40多本散文和小说。“三更有梦书当枕,梦痕犹存,橘红点点,桂花雨歇灯花落;千里怀人月在峰,七月哀伤,烟愁漫漫,母心天空琴心连。”这是灵堂两侧的挽联,巧妙嵌进了琦君最重要的多部作品名称,她朴素却温婉的文章,沁人心脾,感动过几代的中文读者。在琦君笔下,平凡的事物具有不平凡的意义。本书中,她娓娓叙说母亲的言行与生活点滴,更以悲悯有情之笔写世间万物,不论一草一木、一言一行,深刻动人,而脍炙人口的怀旧记忆篇章,更洋溢醇厚的人情之美。本书分为“护生篇”“怀旧篇”“生活篇”“随感篇”四辑,篇篇情真语切,意蕴深长。幽默处,令人会心。悲悯处,哀而不伤。
  • 傻子王爷:魔妃万万岁

    傻子王爷:魔妃万万岁

    她,原本是魔界的王,一次意外她的魂魄被封印在湖底一百年,当封印被解除,她附身成为了人界的废材大小姐,因为灵力消散,她刻苦修炼,麻烦却接踵而来,一朝圣旨,她被迫嫁给传说中的傻子,废材还是克妻命的皇子,至此两人就被命运绑在了一起。她狂,他陪他狂,为了实力高深,他苦练神技,踏上未知地域,几次徘徊在死亡的边缘,只为有一天能于她相配,一起站在高处睥睨天下。
  • 弑神日记

    弑神日记

    第一次写小说,不求别的,只要坚持下来就好!留个年轻时的纪念……
  • 田园韦小宝

    田园韦小宝

    农村青年韦宝来,小名小宝,因父母双双卧病在床需要人照顾不得不放弃到北京大学上大学的机会。机缘巧合下,他获得了传说中的宝藏,从此他好运加身,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大展拳脚,更有七位美女佳人紧追不舍,甘愿为他献身。他是如何从一名农村穷小子一步步成为农村中的“李嘉诚”?他又是如何俘获美女芳心最后抱得美人归成为农村版的“韦小宝”?答案尽在《田园韦小宝》
  • 天地传说之替爱

    天地传说之替爱

    自我睁开双眼,我便成为一缕幽魂,不记得自己的生死,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只是一直游荡在这人世间。
  • 末世骨帝

    末世骨帝

    悲惨少年成功化为丧尸后意外拥有了控制骨骼的能力,从此一只恐怖的白骨丧尸横行末世、百无禁忌。
  • 冷少的落跑宠妻

    冷少的落跑宠妻

    寒笑笑,一个天真可爱,又有点二二的女生,时刻相信爱笑的女生运气永远不会差。冷冽,一个不爱笑,永远冷着一张冰山脸的美男{真的很帅哦]这样的两人会发生些什么化学反应呢,一起来看看吧
  • 修仙高手在都市

    修仙高手在都市

    修仙高手渡劫失败,灵魂降临地球,成为了一位校花的废材未婚夫。校花未婚妻要逼他退婚,伪善贪财的姑伯争夺家产,一个个冷漠心狠的杀手要害他性命……爷爷的病要治,美女医生的病要治……傲娇的世家千金要跟他学武术,冷艳的警花也要学……这些问题在修仙高手林牧面前都不是问题!
  • 农村的故事

    农村的故事

    凤凰村有3000口人在农村嘛这不是大村也不小了,赵宝顺在村里憨厚老实是有名的,不爱说话也没有朋友,但是跟村里也没有仇人总体上来说人还行,姊妹四个他最小。结婚以后老婆也是个诚实的人不会使太多心眼,但是有一点,做好事反被误会,什么事都得顺着她说,在街坊邻居面前说起话来,要是谁跟她说她不好的话,就板着个脸跟欠她200块钱似的回家就跟赵宝顺说,结婚第二年有了个儿子赵志海。志海在一天一天长大可怕的恶梦最终还是来了,总是那么鸡毛蒜皮地小事,让本来和睦的家庭,父子决裂,兄弟成仇,让原本憨厚老实的赵宝顺在战争交加的环境里撑起了这个家,不满8岁的小志海生活在这种没有美好,而又有家暴试的家庭战争中迷茫的生活着。
  • 星君途

    星君途

    星光照耀着星辰大陆,星光赐予了人们战胜黑暗的力量。但突如其来的变故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了黑暗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