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57300000016

第16章 海棠不惜胭脂色(3)

天上人间皆相思

中秋月

晏殊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俗语云:“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万家团圆,喜气洋洋,可是对于那些流离他乡,漂泊不定的游子来讲,却是一个艰苦难熬,度日如年的节日。宋代词人晏殊的小诗《中秋月》以轻灵、生动的笔调写尽了天上人间的相思愁苦,读来令人感叹唏嘘,涕泪涟涟。

中秋之夜,圆月高悬,银晖四射,朗照天地。秋霜普降,冷风凄凄,梧桐落叶,纷纷扬扬。滞留他乡的诗人独自一人徘徊庭院,面向墙隅,黯然伤神。他能够忍受得了这满目清辉、满天清霜带来的幽冷,他却不能够忍受离别亲人,独向天涯的孤独、寂寞。这个节日,他乡的欢乐喜庆不属于诗人,他乡的团圆温馨不属于诗人,唯有一院的清冷,一院的幽寂,还有几棵轻轻摇曳的梧桐树,还有诗人无声无息的身影陪伴诗人。诗人看风移影动,诗人沐清冷月华,诗人想万里家园,诗人愁长夜漫漫。遥远的家乡,也许白发老母正在一豆油灯下苦苦思念长久未归的儿子;也许美丽贤惠的妻子正端坐织布机旁,愁眉苦脸,神思千里;也许天真可爱的儿女早已酣然入梦,他们不懂得远在他乡的父亲的心思。月照他乡庭院,月照故乡家园,两地相思,绵绵不绝,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诗中“影”字既指月照梧桐,树影婆娑,亦指诗人漫步庭院,形影相吊;前面加一个“霜”字,增添了幽冷凄清的感情色彩,霜影之冷,人影之孤,树影之静,无不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怆、冷清。“转”字也很有意味,写月移影动之缓慢,写月升月落之长久,更见诗人心念远方、怅恨不眠之沉痛。一般来说,月亮慢慢移动,树影也随之或长或短,或明或暗,渐渐变化,很难觉察,只有在人极度苦闷,极度无聊的时候,才对如此细微变化格外关注,诗人的孤寂难熬不难体会。

“独向隅”是一个特写镜头,活画诗人向隅而悲,一筹莫展的情状。俗语讲,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笔者不认为诗中描写男儿像女子一样为情所困、呜呜咽咽是柔弱、悲凄;笔者倒是钦叹,一个羁旅天涯的男子能如此动情伤怀地思念远方亲人,远方儿女,他的滴滴清泪都是闪闪发光的,他的缕缕相思都是动人肺腑的。试问,时过千年,还有几个堂堂七尺男儿为家园亲情,为夫妻儿女,如此刻骨铭心地痛洒清泪呢?

诗歌的后两句把视线从人间庭院转移到天上月宫,那里玉蟾蹲伏,清霜加身,湿漉漉,水淋淋,好不凄冷;那里桂花飘香,冷风凄凄,冷露弥漫,好不孤寂,好不冷清;那里最可怜、最难堪的,就是那位素洁美丽的嫦娥仙子,她因为偷吃灵药而被罚孤居月宫,在这天上人间万家团圆的中秋之夜,她只能心怀怅恨,苦苦思念,陪伴她的就只有这清冷的玉兔和孤独的桂花树。

诗人写嫦娥仙子的悲凄处境,实乃抒写人间相思,实乃抒写诗人自己的痛楚情怀。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永久孤居清冷的广寒宫,不得重过人间的幸福生活。诗人因为自己滞留异地他乡,难忍中秋孤寂凄冷而想到天上月宫的冷寂仙子:可怜的嫦娥仙子啊,你真的无怨无悔吗?夫妻团圆胜过两地分离,人间幸福胜过冷清月宫!

诗人借神话写人间相思,借月宫写庭院凄苦,给人以天上人间,东南西北,无处不相思,无人不相思的浩瀚苍茫之感,中秋之夜,凡是月亮照得到的地方,都有相思的眼睛在眺望,都有相思的心灵在哭泣。唐代诗人王健在《十五望月》中如此发问:“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其实,普天之下,所有残缺的家庭都在相思,所有不眠的游子都在惆怅。

岁月流转,月照千古,中秋之夜我们还能看见那轮皎洁而凄冷的圆月吗?还能听到那个凄美而冷寂的传说吗?还能闻到桂花的幽香吗?还能感受到秋霜的冷清吗?诗人的不幸是诗人的不幸,游子的痛楚是游子的痛楚,他们用生命和心血,用不幸和痛楚,成就了诗歌的高贵,演绎了不变的真情。今天,我们品读那些如泣如诉的诗歌,品读那份刻骨铭心的情感,我们还能回到遥远的过去吗?切记:有一颗古老而高贵的灵魂在诗歌里等待我们。

春风今夜泊江南

初泊磁湖

沈辽归舟不解洞庭帆,舟上骚人雪满簪。小驻武昌江北岸,春风今夜泊江南。

对于游子来讲,回家总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看到久别的亲人,安享团圆的温馨和幸福,看到久别的山水,倍增亲切熟悉之感,不管是仕途落魄,人生不顺,还是金榜题名,春风得意,回家总是给人带来安慰,带来欢欣。宋代诗人沈辽的《初泊磁湖》就是一首描写诗人回家的一路见闻、一路欢畅之作,节奏明快,色调活泼,感情激动,让人读后大呼过瘾。

诗题下面附有一行小字:时子瞻在齐安(今湖北黄冈)。可知此诗作于元丰三年(1080)至六年(1083)苏轼谪居黄州时期。磁湖,在湖北大冶县东北五十里,以岸旁多磁石,故名。诗人乘舟沿江东下,途经湖北,想起了谪居黄州的苏轼,虽不能相会,心仰慕之,便借诗歌表达心灵相通,人生豁达之情。当然,回家不管遇到怎样的情况,也总是让人高兴的。

不知道诗人从哪儿来,也不知道诗人家在何方,只知道,此番回归,阅览了一些山水风光,诗人无比激动,无比喜悦。回家的小船刚刚驶出浩渺汪洋的洞庭湖,一路上风帆不收,顺风而行。船上的诗人满头白发,衣襟飘舞,诗兴勃发,激情洋溢。回家了,像春风一样高兴。

诗人自许“骚人”,避言诗人墨客、文人雅士之类的称呼,暗示自己风雅浪漫,激情澎湃,自有才华自许、心花怒放之喜。应当承认,回家的诗人比谁都能强烈体验归心似箭,喜出望外的心情。诗人标榜自己满头霜雪白发,活画风雨沧桑,风华不减的风采,亦可想见,风吹白发,自鸣得意之神态。注意这里,白发如霜如雪,满头都是,意味着诗人韶华已逝,青春不再;意味着诗人年事已高,岁月不多。面对此情,更多的人是老大伤悲,徒叹无奈,或是慷慨激昂,壮志未酬。沈诗人这里的感觉不是这样,他的形象很潇洒、俊朗,很飘逸、洒脱,只因为今天他可以回家了,对于长久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讲,这是人生中一个最隆重、最庄严的仪式!

诗人还称言,自己乘坐的这个小船是“洞庭帆”,按说船已开进了洞庭湖,即将来到他乡,怎么还称“洞庭帆”呢?笔者思想,含义有二,一是极言诗人沿江东下,速度之快,顺风顺水,轻舟畅行,满心欢喜;二是诗人留恋船过洞庭,风鼓船帆,自由前行的旅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飘飘乎如羽化而登仙,浩浩乎而不知其所止。”何等快意,何等自由,这种自由轻快,这份轻舞飞扬的心情一直陪伴着诗人,走过万水千山,抵达美丽故乡。因此,不需要解下“洞庭帆”,不需要改变“洞庭帆”,不需要忘记“洞庭帆”,那帆风帆,鼓荡一颗快乐而自由的心。

船过武昌江北,稍作短暂停留,因为天色已晚,只能明天继续赶路。今夜,没有朋友作陪,也没有亲人相伴,未免有点孤寂,但是有浩荡春风陪伴,泊舟江南绿洲,同样很爽快啊。和煦的春风,迷人的春风,染绿江南江北的春风,搅动诗人心事的春风,太活泼、太可爱了!此时的我正需要你来陪伴,来见证,来分享我一路风行,一路欢歌的喜悦呢。诗人期盼早一点回到南方的家中,但是诗人也没有忘记沿途的美丽风光,那随风鼓荡的船帆,那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那暖意盈怀的春风,那芳草萋萋的沙洲,还有自己满头飘动的白发,一切的一切,不管怎样都因为回家而变得明媚亮眼,灿烂迷人。

回家的诗人总是像小孩一样欢欣鼓舞,白发飘飘的诗人卜居齐山,离开了宦海沉浮,离开了功名权位,可谓无官一身轻,与苏轼贬官谪居相比,心情是轻松的。这种轻松,因回家而变得更加强烈,更加持久。于是,我们看到,这一路的山水风光,这一头的白发秋霜,都明媚灿烂起来。

宋之问回家,“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进退两难,忧喜交集。贺知章回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岁月流转,风华老去,无限感慨。杜甫在战乱平息之后回家,“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春风得意,意兴飞扬。李白重获自由之身之后回家,“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日千里,心花怒放。

沈辽回家,“归舟不解洞庭帆,舟上骚人雪满簪。”顺风顺水,顺心顺意。诗人回家,或因情境、遭遇而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欢乐写在山水上,幸福洒向天地间。

一船明月过桥西

秋晓

道全飘飘枫叶草萋萋,云压天边雁阵低。何处水村人起早?橹声摇月过桥西。

秋天的早晨弥漫着风霜清露,也弥漫着艰辛愁苦。温庭筠咏叹:“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鸡鸣寒空,月挂茅店,霜铺板桥,无一不清峻,无一不寒冷。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弯弯,晓风习习,杨柳瑟瑟,秋水淡淡,这些景象在离人心中无不添愁增恨,无不伤心动怀。宋代诗人道全的《秋晓》更是写足了风景和风景后面的心灵,情深意丰,引人深思。

观天观地,所触所闻,无不折射出早行者的人生感慨。首先撞入眼帘的是红红枫叶。冷风吹拂,枫叶飘落,入地成泥,入水流逝,虽有离开枝头的光华返照,瞬间美丽,更多随风飘零,不由自主得悲哀与无助。杜牧笔下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林如火,熊熊燃烧,不见飘零,不显枯淡,反倒彰显勃勃生机。相反,道全诗中的“枫叶”,则是枯萎凋零,随风飞舞,无声离开,悲戚逝去。一片树叶飘落在秋天,流逝于江水,又能引起多大的反响呢?没有人会在意,没有人会伤感,除了诗人之外。河岸的秋草,远远望去,一派翠绿,蓬蓬勃勃,凄凄迷迷,似乎让人感觉到,这个秋天的早晨不全是萧瑟枯败,也有清新可爱的景物。当然,古人写草,更多则是暗托相思离别,我们不知道诗人此行身在何处,流离何方,又有哪些远方亲人,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一份弥漫天地的凄冷而执着的思念。白居易诗云:“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萋萋芳草长满离情别意。王维诗云:“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以草为证,嘱咐归期,芳草长满了等待与期盼。道全诗中点明青草,结合全诗来看,自然含有相思离情。

再看看远处天空,厚厚云层,低低垂挂,如铅灰,似墨黑,令人感到压抑和窒闷,清旷和寂静。一群大雁,一字排开,低飞而去,慢慢淡出诗人的视野。从观察景物的角度来看,诗人的眼力的确准确、细致,他敏锐地抓住了秋天最具特征的景物,勾勒点染,烘托浓浓秋意。从写景造势的角度来讲,用情曲婉,大有深意。云是天边的云,漂泊不定,无依无靠,游子呢,何尝不是漂泊天涯,行踪不定呢?亲人在哪里?家园又在哪里?天边,遥远的地方啊!记得有一首流行歌曲《故乡的云》如此唱道: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踏着沉重的脚步归乡路是那么漫长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吹来故乡泥土的芳香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我已厌倦漂泊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思乡怀亲之情,全都飘在云朵上,飘在秋风里。大雁飞过,捎不来远方的书信,很快又消失在这个清冷的早晨。游子的期盼犹如竹篮打水,空空如也,心中充满了孤独和落寞,失望和凄怆,就像送别一位朋友,朋友远去,诗人仍然站立江岸,久久凝望。在他眼中,远处的山峰也和他一样落寞,脚下的江水也和他一样忧愁。当然,话又说回来,雁是候鸟,春去秋来,自由迁徙,有家可归,有伴同行;相比之下,诗人则是孑然一人,归家不得,他羡慕大雁的自由和圆满,他忧虑自己的渺茫和无奈。云压天边也好,大雁低飞也好,无不关涉遥远的思念,无不触动敏感的乡愁。

正当诗人行舟水上,乡思绵邈的时候,不知何处传来几声咿呀橹声,诗人疑惑,哪村船夫如此赶早?和我这个早行客差不多,清苦奔波,忙忙碌碌,一样的生活啊。人生天地,免不了东奔西跑,流浪江湖,免不了辛苦操劳,风尘仆仆。这位早走的船夫,是哪村人氏?为何如此赶早?他是去捕鱼还是赶路?他的活动像谜一样牵动诗人和读者的心怀。诗人呢,不也和这位早行的船夫一样吗?甚至比船夫还要赶早,还要辛苦,他送走夕阳,迎来月亮,送走了黑夜,盼来了黎明,在风尘奔波中度日,在漂泊无定中思念。他的思念像日子一样漫长,他的生活像船夫一样辛苦。

晓风残月,几声咿呀,船儿摇过桥西,不知道是诗人的多愁善感,还是村人的飘摇轻快?不知道是优美如诗的画面,还是冷峻伤心的景物?总让人感觉到清美、冷寂、寒凉、孤独。柔美与忧伤交融,诗意与沉重并存。

同类推荐
  • 发现小说

    发现小说

    本书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也重新为文学的优劣作了独特的富有启发性的判断。利用他的理论可以非常现成地把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进行清晰的归类、判断,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
  • 盘点四十年:孟大鸣散文随笔选

    盘点四十年:孟大鸣散文随笔选

    作者用自己良好的文字功底形象的描绘出那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历史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值得一读。《大厂》系列叙事体散文——《偷来的生活》发在2009年第二期《散文》杂志,《工作服》发在2009年第五期《文学界》。省内外还有一些刊物,对这个长篇系列叙事体散文也感兴趣,稿件正在终审中。《盘点四十年》这本散文随笔选,没选《大厂》系列散文只言片字,是考虑到《大厂》系列的系列性和连贯性。
  • 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

    西征中的红军女战士

    妇女抗日先锋团是西路军中的一支正规化妇女武装。1933年3月在四川通江县成立的妇女独立营是她的前身,后扩编为妇女独立团,在川陕苏区严酷的反“围剿”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1935年撤离川陕苏区,在南下长征的转战中,分散到个别部队。 妇女抗日先锋团是西路军中的一支正规化妇女武装。1933年3月在四川通江县成立的妇女独立营是她的前身,后扩编为妇女独立团,在川陕苏区严酷的反“围剿”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1935年撤离川陕苏区,在南下长征的转战中,分散到个别部队。
  • 古绘诗经名物

    古绘诗经名物

    纵使你被生活逼迫,于无限重复中奔忙;纵使你无暇感慨,甚至不曾为眼前的现实而驻足;纵使你匆匆追求,前方依旧茫然却不敢停下脚步,有种美足以感染你,挤出片刻时光,享受沉淀千年的感动——这就是《诗经》赋予生活的意义。《古绘诗经名物》汲取《诗经》极致之美,辅以古代日本学者渊在宽特为《诗经》所作的百余幅古画。让这些首次面世的古画为您呈现出诗文真实、完整的意境,带您穿越千年,体验图文带来不可抗拒的感动。
  • 梦见与叙事

    梦见与叙事

    本书是套书《独立文丛》中的一本。作品分“凭栏处”“来来往往”“一朵一朵盛开”“写作的那些事”四辑,不露声色地对自然进行描摹,内容丰富多彩,文笔老到而沉稳。
热门推荐
  • 丽

    一个女人在经历了青春时的爱情,懵懂的婚姻,丈夫的背叛之后,如何自立自强,在工作上做到风生水起的同时,达到心理上,情感上的成熟。
  • 超级宝宝训练课

    超级宝宝训练课

    本书以宝宝0~7岁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为叙述体系,针对宝宝在每一年龄阶段的一般特征、生理发展特征、动作或活动发展特征等方面作了介绍,并且根据宝宝身心在各个阶段不同的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身心测评与健康指导方案。超级宝宝训练课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从西游开始

    从西游开始

    一个叫作‘神话副本’的游戏,连接了无数神话世界。在这个世界完成指定的任务将获得特定奖励,以及固定的‘神化’积分,据说,集齐9个积分便能进化为‘神’,而这一切都将从西游开始。。。。。。
  • 恋恋秋枫

    恋恋秋枫

    作为双生子的妹妹,她以为自己的一生只为守护生命的另一半,然而命运却把她拉进感情的漩涡,没有人来指引,没有人来救赎,她一个人背负着巨大的情债在波涛汹涌的命运里漂泊,谁是她避风的港湾,谁又才是她停靠的岸?
  • 与世无忧

    与世无忧

    她恨宿命对她如此刻薄,既然是错误的,为什么要有她存在。一生得不到所爱,众叛亲离,生不如死,这些都是她活着的意义吗?她本没有对不起任何人,做错任何事,只是错爱上他,对不起那些在乎她的人。她叫尽无忧,可为什么不能一世无忧呢?五雷阵中修为尽毁,镜渊里受尽刑罚,她都不曾恨任何人,还在努力地想要原谅。一颗地火,烧毁她拼命筑起的坚强,她化身为魔,誓要杀尽天下负她的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新编三国演义

    新编三国演义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相与争锋,遂并于强秦。乃至秦被灭,楚汉相争,并于天下,终让与汉。汉高祖刘邦斩白蛇义举沛县,入主关中,灭不世霸王项羽,鸿门宴致项羽四面楚歌,终天下归于一统。自此有光武中兴,及至汉献帝,天下遂为三分。名曰三国。然为祸者乃为桓灵二帝,朝纲不正,奸臣当道,天下权势,集于宦臣,舞权弄势,忠臣不复于朝廷。及至桓帝崩,灵帝当权。固天下已难为政,天时地利不为岁用,旱灾,水灾,蝗灾延至各州。民声怨道,外戚窦氏禁足窦太后,残戮太学生等千余人,乃为第二次党锢之患、汉灵帝沉湎于酒色中,日日歌舞升平,美酒佳人,醉心于俗世,不问朝纲。
  • 神魔都市

    神魔都市

    师傅跟大神跑了?天心阵体悟出关,方心发现师傅不见了,一张信纸留下,让自己下山去体验红尘。于是,方心开始了自己下山狗撵鸡的生活……隐藏于表象下的都市,埋藏于千古前的大秘。是谁,九尾天妖身化凡间老板娘,开“灵为仙”等候故人;是谁,枯山绝崖上兰若寺独影矗立,筑天地鬼庙守护何人;是谁……神魔、妖鬼、魑魅魍魉……混乱都市中该何去何从,方心要如何能坚守本心,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昌大道……【注: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那……或许是真的???苏雍打滚卖萌求收藏~~】
  • 会说话的女人最优雅

    会说话的女人最优雅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伊立特曾经说过:“在造就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优美文雅的谈吐。女人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开口温润有礼,保持应有的涵养和温文尔雅的气质,把锐利的谩骂、叫嚣、狠话统统过滤掉,让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含蓄温婉。这样的女人,走到哪儿都会受人尊重。"
  • 闪婚溺爱小甜妻

    闪婚溺爱小甜妻

    新婚第二天,她躺在陌生男人床上,还被妹妹带来的记者一通狂拍!从此,她成了A市有名的弃妇。她亲眼目睹自己的老公和妹妹激吻,亲眼目睹家人对那个陌生男人奉承讨好,原来,她不过是被献出去的礼物。她还没来得及伤心,那个尊贵的陌生男人竟然说要娶她?还把她的生活和工作全包了!天哪,她要二婚了,而且还是闪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