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57300000004

第4章 一生一代一双人白鸥飞处带诗来(3)

雨后池塘静悄悄

雨后池上

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生活中,风景时时有,诗意处处是,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一颗清洁的诗心去发现、去品味,有没有一双明净诗眼去观察、去体会。宋代诗人刘攽在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发现自家荷塘,一池的宁静,一池的诗意,还有一池的声韵。于是便有了《雨后池上》之作。

一阵春雨过后,池塘水势涨满,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宛如一方轻磨淡擦的明镜,映照着荷塘岸边的花草树木,也映照着屋檐堂楹,静得令人不忍心发出一点儿声响,静得令人陶醉,好像可以闻到雨后清新的空气,可以感受到雨后池塘的和平、清静。池塘很美,池水清明透亮,一动不动;荷叶亭亭玉立,风姿绰约;杨柳参差披拂,婀娜多姿;花草含香吐绿,生机勃勃。诗人不动声色地观赏,和风景一样宁静。

这方池塘属于诗人,诗人也属于这方池塘,在宁静深远中交流,在如画优美中默会。风景会说话,用她的风姿情态无声地感染诗人,诗人心有灵犀,沉浸其中,有滋有味,兴致勃勃。理学大师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徜徉方塘,平添了几分灵动,几分优美。其实,徘徊方塘的何止是天光云影,诗人的心早已融化其中,成为风景的一部分。同样,刘攽的诗歌意境也是这样,这是雨后的池塘,这是映照天地的池塘,这是风景如画的池塘,这更是诗人眼中心中的池塘。一个“照”字,渲染出和谐、宁静的氛围,也凸显出优美迷人的画面,更折射出诗人流连忘返,沉迷不醒的情态;和这些空明亮丽的景物一样,诗人的心灵也是敞亮的,通透的。

正当诗人静静观赏,细细品味的时候,突然,一阵春风吹来,岸边垂柳轻舞飞扬,晶莹剔透的水珠甩落在荷叶上,塘中奏出万点响声。一刹那的动态,万点声响的描写,反衬出池塘的幽静,同进也增添了画面的生机妙趣。东风犹如魔法师一般,在你猝不及防的时候袭来,搅起柳枝飞扬,奏响万点声响,有姿有态,有声有色。春风啊,神奇而逗人,精灵而可爱。

“万点声”堪称妙绝,巧用“万”字,一来暗示前面一场春雨之大,淋湿了万千柳枝,万千风物;二来调动读者的听觉、视觉,活现风舞柳飞,水珠溅落的画面。巧用“点”字,一来明写水珠小巧玲珑,晶莹剔透,形象非常可爱;二来暗示万点声响,万种风情,惹人联想,耐人寻味。诗歌三、四两句描写动态景观,从视觉看,风舞垂杨,摇曳多姿,倒映荷塘,美不胜收,是为画面美。从听觉看,万点雨声,万种风情,细密清脆,整齐而富于变化,是为声音美。视、听结合,形、声兼并,烘染画面的生机气韵,更让人感觉到,雨后的池塘宁静而不沉寂,幽美而有活力。

也许在普通人看来,诗中所描写的这些景物风光太细微,太平常了,没有什么引人注目之处。但是,诗人不是这样,他能够对自然风光保持旺盛不衰的热爱,他能够与自然风物默会神游,他能够沉下心来观赏池塘映树的幽静,屋檐堂楹的静谧,风舞垂杨的曼妙,荷声万点的神奇,他能够津津有味地与自然风物交流。诗人的心融进了池塘,融进了那个幽深宁静的世界。有心如此,自得其乐,复何求焉?笔者相信,每一片宁静的风景背后必定有一片宁静的心情,每一个沉寂的世界之下必定有一股活泼的生气。读这首《雨后池上》就是如此,它不但给读者呈送一幅宁静优美的图画,更带领读者走进一个深沉静谧的世界。在那里,我们才听得见自然的细微声响,才听得见自己的心灵脉动。

山外青山云外云

遥碧亭

杨杰幽鸟无心去又返,迢迢湖水出东关。暮云留恋飞不动,添得一重山外山。

文人登亭览胜,总会游目骋怀,纵情高歌,抒展胸中豪情。有夜暮萧萧,云愁雾惨的悲愁咏叹,也有山花烂漫,大喜过望的欢欣鼓舞;有壮怀激烈,理想沦空的愤慨不平,也有放纵自我,遨游山水的浪漫吟唱。宋代诗人杨杰的小诗《遥望亭》就是万千登览诗中的典型代表,描写诗人仰观远眺的见闻感触,抒发诗人迷山恋水,钟情自然的美好情怀。

题曰“遥碧亭”,位于杭州西湖,顾名思义,亭阁依山傍水,居高临下,适于远观纵目,凭栏面对的是江天空阔,青山隐隐。气象阔大,景色壮观,给人心旷神怡,思绪纷飞之感。叶嘉莹先生讲到,诗歌的功能之一在于引发生命感动。诗题“遥碧亭”,有色彩,满目青山;有空间,遥远接天;有形体,亭阁雅致;有神思,心绪飞扬:可谓感动多多,令人想入非非。是一个典型的很能引发生命感叹的诗题。诗人在亭阁之上,到底看到了怎样奇妙的景观,又有怎样的心灵体悟呢?还是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视线神游天地吧。

鸟儿从茂密青翠的山林中翩翩起飞,飞去飞回,来来往往,不知是为什么。白色的弧线划过天空,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茫茫碧绿的湖水,远远流出东关之外,牵扯诗人好奇的目光。鸟的高飞,水的流淌,凸显天地壮阔而空灵。白色的鸟儿,碧绿的湖水,烘托画面鲜艳而醒目。

写鸟用“无心”,是以人观鸟,拟鸟为人,化用陶渊明的诗句“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鸟去又还,无心无意,自由自在,自然而然,一派天真,这才是它的本色。“幽”字又赋予这些美丽的鸟儿清洁不染,远离尘嚣的品性。写鸟之幽雅,写鸟之无心,实乃诗人放飞心灵,寄寓情怀。诗人向往一种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生活,诗人迷恋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风采;可是身处现实,用心太密,算计太多,人活得很累很苦,因为要防仕途的明枪暗箭而提心吊胆,因为想要争取功名而绞尽脑汁,因为要谋取钱财富贵而钻营拍马。身在江湖,心不由己,哪能像眼前飞鸟一样闲适自由呢?

用“迢迢”状湖水,宛见西子湖水浩渺空阔,一碧汪洋之状,亦显波光粼粼,秀丽迷人之姿。落一“出”字,写自然流向,水出东吴,山水相连,水天一线,引人入胜。流动的湖水就是流动的情思,这哪里只是一湖碧绿,分明是诗人陶醉山水,沉迷不醒的情思。张说酒后有诗“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送梁六自洞庭山作》),情感类似,当可参照理解。

向晚时分,光色暗淡,那些淡蓝色的云朵,停留在山峦之上,一动不动,远远看去,似乎给人一种错觉。青山之外,又增加了一层青山,云依山峦,山浮云朵,迷离缥缈,既灵动多姿,又朦胧秀美。诗人写云,用“留恋”,脉脉含情,依依不舍,云爱山,云爱水,所以不离不弃,所以一动不动,所以深情款款。又用“添”字写云山相依,朦朦胧胧,自有一种风姿绰约之美。在诗人看来,云恋山,山依云,一层层,一道道,层次深远,风光迷离,显然,风景之下是诗人骚动的心,奔涌的情。诗人热爱这方山水,欢喜这片暮云,山光水色,云态雾状,一一进入诗人视野,纳入诗人胸怀,诗人心中久久荡漾着这西子湖畔的美丽。

诗人站立遥碧亭,遥岑远目,青山扑面,白鸟翻飞,云朵飘拂,风光无限秀美!诗人情系西子湖,观云赏鸟,迷山恋水,奇思妙想,纷至沓来,诗情奔涌于天地之间。一次登临,一番豪情,不带愁云惨雾,不会悲穷叫苦,不叹落魄潦倒,不抒天涯离别,只为山水流云放歌,只为白鸟悠悠展喉,诗行写在流水上、云朵间,歌声响在青山下、飞鸟旁。诗人站在亭阁间,胸中鼓荡缕缕山水情怀。

惜别潺潺一夜声

泥溪驿中作

石介山驿萧条酒倦倾,嘉陵相背去无情。临流不忍轻相别,吟听潺潺坐到明。

出门在外,游走天涯,以山为友,与水相伴,孤独也不寂寞,无语也能交流。宋代诗人石介就为我们描绘了一次夜宿山中驿站,伤心告别流水的奇妙经历。

不知道那天晚上诗人到底有何心事,投宿驿站,陪伴流水,一夜未眠,不知道天亮以后,诗人又要赶往何方,只知道,诗人孤独寂寞,心事重重。他向同行的流水倾诉,他向无语的酒杯表达,他向漫漫长夜絮语。

诗题中的“泥溪驿”是一个驿站的名称,在今四川省宜宾西北。作者题下注曰:“嘉陵江自大散关与予相别,二十余程,至泥溪偕予去,因有是作。”题注告诉我们,诗人一路独行,无人相伴,有水同路,依依相随,长达二十余里,及至离别,心不适应,情也难舍,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的山水情怀和人生苦况,是心灵漂泊之歌,是人生苦旅之叹。

日落西山,暮色苍茫,匆匆赶了一天路的诗人不得不投宿驿站,休整身心,让疲惫的身子歇息一晚,等待恢复体力,明早继续赶路;让孤寂的心灵稍作安顿,喝两杯小酒,驱除疲劳和寂寞。这深山驿站啊,空空荡荡,旅客稀少,四周景物萧务,死寂沉沉。诗人有心举杯,却喝酒无味。几杯过后,意绪全无,甚至连杯中不多的酒也懒得饮尽。没有朋友陪伴,没有家人相随,长途奔波跋涉,风尘仆仆,身心憔悴,哪有心情喝酒?哪有兴致赏景?诗人甚至责怪,驿站旁边这条嘉陵江,同行了二十余里路程,说分手就分手,留下诗人一个人继续赶路,这未免也太绝情了吧?人行山中,流水相随,这江流有情有韵和诗人相依相伴,做朋友,做旅伴,或许是一种慰藉吧。可是毫不客气地讲,却是看出诗人孤独寂寞,几乎到了无法承受的程度,想想看,有谁以同行的山水树木为伴呢?这正是无聊之聊,无望之望啊。

李白诗《敬亭山》有云:“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众鸟远走高飞,消失得无影无踪,先前还是喧闹纷扰的天地一下子静下来,就连天空中飘拂的白云都偷偷溜走了,这天地间就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敬亭山和一个孤零零的诗人。山与人,两两相视,脉脉含情,互相安慰。可以说,李白是幸运的,有山为伴,无语交流,更应看到,李白的孤独。天地之大诗人找不到一个朋友,甚至到了不得不以山为友的程度,谁能忍受这份孤独的煎熬和折磨呢?

同样道理,石诗人的诗中,也是如此,无亲无友,无人相伴,不得不自我安慰,不得不自作多情。以水为友,何其凄怆,何等孤独!而更为严重的情况是,现在这一江溪流即将与自己分别,连这位不会说话,难会人心的朋友也要离诗人而去,诗人怎能不痛苦又怎能不绝望呢?他指责江流突然无情,背离而去,其实是孤寂之至,无处发泄的心绪外露啊!心有不快,迁怒于物,心有所爱,则爱屋及乌,正是这种心理的生动写照。

一个晚上,诗人根本无法安睡,太孤独,太落寞,太冷清,也太无奈,太多的忧虑和牵挂,太多的希望和未知,太多的无助和悲凉,奔涌心间,翻江倒海,诗人怎么能安心入睡?他静静地坐着,面对汩汩江流,面对漆漆长夜,不忍心就这么告别这位中途邂逅的朋友,不忍心它就这么说走就走。一边心潮翻涌,诗情激荡,一边静听江流,絮絮有声,诗人要吟诗作歌,表达置身黑夜的悲凉和愁惨;诗人要表情达意,释放心中的留恋与不舍。这一坐,坐穿暗夜,迎来光明;这一听,千言万语,千难万难。溪流呢,似乎也知心解意,依依难舍,竟然一个晚上絮絮叨叨,诉说离别不舍。这个夜晚很漫长,因为诗人孤寂无眠;这个夜晚又很短暂,因为诗人告别江流:人有情,水有意,互道离别,互诉不舍,那一声声潺潺流淌的水声就是天地间最缠绵、最动人的乐曲。

李白25岁离开故乡闯荡人生,其诗《渡荆门远游》深情地表现出对故乡山山水水的眷恋,“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故乡的山,故乡的水,不辞艰辛,万里相送,送游子远行,送李白奔走四方,诗人怜爱,诗人感动,诗人更感到幸福,他心中装满了理想和才华,更装满了对故乡山水亲人的深情。唐代诗人温庭筠《过分水岭绝句》有云:“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情动山川,意犹未尽。温诗侧重写溪水有情,汩汩同行,不舍诗人。石诗侧重写诗人有意,责怪江水,留别江水;温诗从对面写,以江水有情衬人生有意,石诗从正面写,以诗人有情衬江水无意。两诗均揭示出诗人旅途奔波的艰难苦况,特别是诗人孤寂无聊的心情。和李白诗写山水之情的不同之处在于,李白之情豪迈万丈,激情四射,人生万里任我游,调子高亢乐观,充满自信,看不到半点孤独寂寞的影子。因为李白年轻,因为李白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和希望,可以想见,他笔下的山水一定是欢畅送别远行的游子的,石诗和温诗则感情孤寂无聊,愁苦之至,诗人长途奔波,历尽艰苦,无人分担,无人倾诉,留下一路风尘,一江难舍。

我见青山多妩媚

题赵秀才壁

陈造日日危亭凭曲栏,几层苍翠拥烟鬟。连朝策马冲云去,尽是亭中望处山。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山为友,不期而遇,惊喜万分;唐代大诗人李白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以山为友,默会交流,相依相伴;唐代诗人叶茵诗云“飞来白鸟不相识,对山对我三两声”,鸟鸣山应,似曾相识,默契相通。这些诗人都把青山看作朋友,彼此交流,互相倾诉,表达一种山人合一,灵犀相应的思情意韵。而爱山爱得更为深情,更见奇情异彩者,当是那些拟山为女性,以山为恋人的多情诗篇。宋代诗人陈造的诗歌《题赵秀才壁》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作品。

同类推荐
  • 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古时候,人们与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为了趋利避祸,在取名时爱挑些吉利的字眼。汉代及以前,有“无忌、无咎、弃疾、去病”一类的命名,也有仰慕历史上的忠臣良将而尽量选些相近或相同的字眼,如汉高祖的第一谋士张良,后来便有姓张的取“学良、效良、忠良、新良”之类的名字。
  • 虚实之间

    虚实之间

    芮成钢是央视最有影响力的新锐主播,承袭了白岩松的正直形象和评论深度,又具备极好的经济专业素养、极强的英语沟通能力,以专访过数百名国际政要的资历,在央视赢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书中信息量巨大,观点新锐全面,不乏幽默风趣,体现了芮成钢独特的人格魅力。
  • 边缘处的言说

    边缘处的言说

    本书共分为四辑,主要内容包括:心灵的迷狂——张承志现象批判、个体人生与社会政治的亲密拥抱——论王蒙小说中个体人生的价值指向、从“山药蛋派”到“晋军后”——山西三次小说创作高潮之再审视等内容。
  •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诗法与书法:从唐宋论书诗看书法文献的文学性解读

    唐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和诗歌史上的高峰,诸多著名的诗人与书法家共同开创了中国艺术史上的新局面。唐宋时期留下了近千首论书诗,在诗歌及书法文献研究方面具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学术价值。本书对中国诗学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对二者的相互影响做了探索性研究;着重以唐宋论书诗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研究唐宋论书诗中所使用的形容语、批评语,及其在文学性质的书法文献中语词的使用及变化;本书还重点研究了唐宋论书诗所彰显的文艺思想嬗变;并选取了“宋代书法四大家”中的苏轼、黄庭坚、米芾三家的论书诗作为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彰显了代表性诗人兼书法家的论书诗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 回望点滴

    回望点滴

    读想读的书,听想听的课,学想学的知识,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我希望学习、修身、养性,我希望心安理得、快乐自得、问心无愧。
热门推荐
  • 明日又天涯

    明日又天涯

    相见,何恨晚,立誓盟约,奈何桥畔,有谁料得,劳燕终须离散。人生如梦恨如雪,都化作水流烟淡。而今斯人安在?明月青山空唤。
  • 天才逍遥神

    天才逍遥神

    拳打金庸慕容博,脚踢龙珠破坏神,单挑遮天各种帝,盘古鸿钧做小弟看主角如何以最强的大脑,横行各个世界。
  • 纳米星际

    纳米星际

    纳米技术源于科学的初始,未来的世界纳米技术已经完全普及,涉及领域之广逐渐代替了旧时代。科技力量的攀升不用质疑,迅速而客观,可是……当科技达到峰值,到底谁被支配?纳米虫……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代表着一个全新的时代。(致读者大大们:新书来点收藏,推荐嘛……在怎么样也来点评论啊)
  • 同学离别之日

    同学离别之日

    这里讲述了“我”吴悦频,四年级与同学分开,初中,高中时再见,我们早已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变了,变得不同于小学。
  • 少女蜕变:霸道BOOS的高冷妻

    少女蜕变:霸道BOOS的高冷妻

    从一个青春少女到一个商业街都叱咤风云的女子会有多大的改变遇上怎样的人?……这本书是蜕变+暖文噢不过女主是高冷稍微剧透一下~“任大帅哥,把你的东西收拾好再来见我。”“哎哟,你怎么能这样嫌弃我呢”……
  • 师战纪

    师战纪

    师者:独战天下勇;智战天下慧;团战天下本。师道本心,一个只想教书育人的老师却因为一把造型独特的钥匙饰品不断在梦幻与现实中穿梭,最终被推上至强者的舞台,唯我成神,不,既然要成神,我也要带着我所有的学生一起成神。
  • THE PEASANT WAR IN Germany

    THE PEASANT WAR IN German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春不低头

    青春不低头

    读初中的时候,我爸死了,我妈走了,我成了没人要的孩子,远方的堂嫂子李倩姐收留了我。可是倩倩姐她竟然…………
  • 万古修神

    万古修神

    且看少年凌云从小就是废物,然而一次机缘之下习得逆神决,慢慢走向成神之路,神挡杀神仙挡杀仙魔挡杀魔,开宗立派,成就万古之神
  • 黎明记

    黎明记

    什么叫做英雄?是立马横刀驰骋疆场,还是博古通今心怀社稷?是开疆扩土立万世威名,还是茅庐数言定天下之事?历史成就了许多英雄,英雄成就了许多历史——那到底是历史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造就了历史?要探求这个问题,恐怕得回到历史本身寻找答案。李大海和许多人一起,有机会重新将历史书写一遍。他们中,有的人成为了英雄,改写了历史;有的人沦为芸芸众生,淹没在历史的大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