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59900000003

第3章 秦王朝焚书的有限性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始皇在咸阳宫举行酒会,七十名博士来向他祝寿。仆射周青臣进颂词说:“过去秦国方圆不过千里,仰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形成了天下一统的局面。设置郡县制度,人人安居乐业。力图永远告别战争。自上古以来没有人能及陛下的威德。”始皇听后很高兴。博士齐人淳于越进言说:“我听说殷周维持长期的政权,是因为将子弟功臣加以分封,使之成为王室的枝辅。现在您的子弟却均没有功名身份,遇到像齐国田常、晋国六卿那样的大臣,身边没有足够的辅佐力量是很危险的事。我建议您要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啊。周青臣纯粹是一个阿谀逢迎之徒而已。”秦始皇不但没有责怪淳于越,而且还将其议交大臣讨论,倒也体现了一种民主的意味。丞相李斯有了进言的机会,他说:“五帝和夏商周均没有一味照搬,却各自达到了治世的局面,并不是故意追求不一样,完全是因为时势发生了变化。现在您是在从事着前无古人的大事业,单沿袭过去是没有出路的。过去各诸侯相互争斗,对游学之士特别优待。现在形势变了,是树立国家权威的时候了。在此前提下,老百姓各安其业,从事生产,是当务之急,官吏们应该学习治理国家的法令,行使好管理社会的职责。”李斯认为那些以古非今的腐儒只会扰乱老百姓的思想,这是很不利的,他说:“皇帝您‘别黑白而定一尊’之后,一定不能允许‘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的现象泛滥,否则各自以自己的学说来非议国家建立的法律教化制度。朝廷一有一个制度出台,他们就拿出一套学说来批评这套制度,在公开场合作出虽心不服却又三缄其口的架势,到了私下场合又评头品足。社会上甚至视这种人为高人,皇帝的威严被损害,结党营私的现象必然不可避免。”李斯建议要在统一思想上有所作为,焚书是一个重要步骤。

他规定了焚书的范围和实施方法是:“史书中凡不是秦国历史的均烧掉。除博士官外,《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都要上交烧毁。禁止再说这些方面的内容。不遵守的要实行连诛制度。鼓励举报。吏员不得知而不举。上交的期限是三十天,否则黥为城旦。”同时规定了不能烧的书是“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李斯的这套方略获得了秦始皇的批准,并付诸实行。

从这其中看,烧掉各国史书固然让司马迁感觉到“惜哉!惜哉!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但从政治上看,确实是迅速培养秦帝国认同的重要一步。对于《诗》、《书》、百家语,博士官仍然可以保存,只是不让其在民间流传,导致舆论的混乱。这也是治国者经常要采取的方略要求。要求上交给予了足够的期限,明了细则,并且对“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加以保护,因为这些没有意识形态色彩,是任何政权都不应摒弃的。近年考古发现了不少简帛日书、式法、五星占、养生、病方、脉经、胎产书、导引图、美食方(最近在虎溪山沅陵侯吴阳墓中发现)等等,或许可以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时常还停留在民间层次,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普遍推广的机制仍没有建立。

秦始皇在“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之后,“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显然秦始皇仍然希望发挥文学之士在治国理政上的作用,文化人仍可以自在地生活着。只是后来秦始皇迷上了长生之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秦始皇羡慕长生不死的“真人”,用侯生、卢生等方士以求灵芝仙药。发现上当之后,秦始皇下令追捕妖言惑众的“方术之士”,这些人严格说来不能算儒生,最多只能算是憋足的儒生。《史记·儒林外传》只是说:“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坑的只是“术士”,而且是以所谓仙药诱惑人主并造谣诽谤,坑之也不为太过。

进入西汉,伏生等硕儒响应朝廷号召,迅速让弟子记录下他熟记于心的五经六艺,流传下来,主要以记录鲁国历史的《春秋》亦重获新生。秦王朝的焚书具有政治统一意义,对文化的破坏则是有限的。

(原刊《厦门大学报》2008年3月22日“千百年眼”专栏)

同类推荐
  • 花痴日记

    花痴日记

    本书是刘墉在一个冬天与自己心灵的对话,透过自然的风花雪月,反讽人间的爱恨情仇。纽约多年不遇的酷寒,使莱克瑟丝湖一夜冻透成黑冰,湖面上粉雪流浪,而刘墉的湖畔家中,因着一百二十盆花草而充满生机。暗香扑鼻的蜡梅、自恋的水仙、挂满屋檐的冰笋、湖面上的雪泥鸿爪……在这个寻常也特别的天地里,季节的界限开始消弭,无论年纪,无论贫富,肃杀的冬日里也掩藏着喜悦,一花一草,一个小小世界。跟随刘墉先生的导引,跟随他的文字、绘画与摄影,跟随他思绪的漂移融合,一个冬天里的春天,毕现出平凡中的美好。你会发现,有时,角度微移,我们都会成为他一样的生活艺术家。
  • 北大美文

    北大美文

    中国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我只见到张竞生君的一篇“爱情的定则”。凡要讲真正完全爱情的人不可不对于所欢的时时刻刻改善提高被阴爱的条件。一可得了爱情上的时时进化的快感,一可杜绝敌手的竞争”这一书话,总是十分确实的。但是道学家见了都着了忙。以为爱应该是永久不变的,所以这是有害于世道人的邪说。道学家本来多是“神经质的”(Neurotic)、他的特征是自己觉得下劣脆弱他们反对两性的解放,便因为自知如没有传统的迫压他必要放纵不能自制,如恋爱上有了自由竞争他必没有侥幸的希望。他们所希冀的是异性一时不慎上了他的钩,于是便可凭了永久不变的恋爱的神圣之名把她占有专利,更不怕再会逃脱。
  • 钗外集

    钗外集

    本书内各自诗词,长短皆宜,婉约朦胧,欲说还休,淡淡道来,却又回味无穷,格近少游。其诗作不多,近词味,典雅纤巧,情思细腻。纵观蓝烟诗词,辞虽清浅,意却深婉,不用崛僻字,不涉晦涩典。
  •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

    从14岁便开始写文的潘云贵,经过十年的成长蜕变,他对于当下的生活和世界有了更多别样的想法和感悟,诉诸于纸上是他的行动。他说:“面对一张空白的纸页时,总像面对自己年少时那颗真实的心,我说不了谎。”《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不是心灵鸡汤,也非说教手册,近40个篇章记录着作者的青春、成长、生活的个人经验,追求清新诗意语言的同时摒弃空洞的情绪,给予人向着下一站走去的勇气,充满真情,绝非滥情。
  •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
热门推荐
  • 《呐,你要的糖果》

    《呐,你要的糖果》

    为什么话说到嘴边就变了呢?为什么你就算知道你还是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忆笙?一生?忆起此生,好名字啊,谁给你起的?”“除了我爸妈还有谁”“你哥啊”“雾草!”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绯色妖娆之倾君

    绯色妖娆之倾君

    万年等待,千年相伴。初见,她是才出生的娃娃神,他是被追杀的帝子,她说:“以后你就是我的了,知道吗?”他无奈的笑着,轻声回了句:“知道了,我的神。”再见时,他是天界太子,她是妖神。她说:“我不知道我为何存在,但现在我只想为你存在。”他放肆的笑着说:“嫁给我!”。“好!”当烈焰焚天,她绝美的脸上留下最后一滴泪,呢喃道:“以汝之血,封吾之魂?何必如此!何必。呵呵!”抬起手,结印,惨白的唇微颤,一字一句的说道:“我以妖神之名启誓,绝吾之情,封吾之爱……”当最后一朵落神花化成赤炎燃尽,他们又将如何。繁华落尽繁花开,花香燃烬再不归。
  • The Divine Comedy

    The Divine Comed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浙江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释义与应用

    《浙江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释义与应用

    本书是适应当前各地学习、培训工作需要而编写的。该书多数作者直接参与了《条例》的起草工作,对《条例》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有较深的理解、认识。《浙江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释义与应用》的出版,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及其他法律工作者,学习、宣传、理解、执行《条例》,是有所裨益的。
  • 用英语介绍中国这里是广州

    用英语介绍中国这里是广州

    外国人面前,你能否用一口流利的英文介绍自己所在的城市呢?走出国门,你是否能够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广州灿烂悠久的文化?本书为读者奉上原汁原味的人文阅读精华,详细介绍了人们最感兴趣的广州历史文化、城市风景、广州生活、名人逸事等,带您全方位地了解广州。读者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又能品味这座南方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 锦衣风流

    锦衣风流

    这是最骚情的年代!这年头文士风流、党派林立、特务横行;这年头朝堂乌烟瘴气,关外鞑子虎视眈眈,木匠皇帝即将登场,最牛逼太监就要出现;这年头,某人不经意间来了……调教太子,掌管锦衣。利器在手,天下我有!诸多惊险,尽在《锦衣风流》,敬请欣赏!!!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冥逆

    冥逆

    落地残花,指尖蒹葭,谁又错了谁的天涯?千山晚霞,一世纷杂,谁又把谁刻在心头画?曾今,暮色起看天边斜阳,如今,只剩他一人,时而恍惚想起她的脸庞。毕竟回想,难免会徒增感伤,轻声叹,那些好时光......身影又描摹他,留不住他,换得又一生的牵挂。夜未央繁星落眼眶,拾一段柔软的光芒,清风过,曳烛光,独舞无人欣赏,留花瓣随风飘扬......灼伤这一池寂寞又浮现谁的脸,撼轮回依然诉不清这缠绵,这瞬间谢在掌心的流年渐渐,化风吹散不去的离别......她说:“聆听尘沙,一生牵挂,已望不见你的天涯。”他说:“是谁在唱,透我心伤,恍惚错落风华变白发。”来世尘缘幻化,谁是他啊,笑红尘,醉生梦一场春夏....
  • 我贫穷,我奋斗大全集(超值金版)

    我贫穷,我奋斗大全集(超值金版)

    穷不是罪过,我们无需自卑,更不必掩饰,老话讲得好:“穷不过三代。”年轻时是穷人,不代表将来还是穷人。我们无力改变生存的环境和周围人的偏见,唯一能做的就足改变自己,不认命。志气决定前途,胆量成就事业。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三流角色,人这一辈子就该活出个人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