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61400000028

第28章 文学篇(4)

◎第一章 历史与现代文明的对接

1984年9月8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问厦门时,曾留下使厦门人足以自豪的评语:“在我过去的三十几年中,我访问了全世界上百个城市,厦门之美独占鳌头。”

这是中国政府当年宣布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后所迎接的第一位不寻常的贵客,但他所感受和评价的厦门,毕竟是当时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今天,这块神奇的土地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正显现出无穷的魅力。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将960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大地的环境保护浓缩为“南有厦门,北有大连”。

这里被称为“海上花园”,是白鹭的故乡;这里又是中国的一个经济特区,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每年以近20%的平均增长率发展着经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4850美元,据中国大中城市的前列;在21世纪初,这里将建成一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海湾型风景城市,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奉献一份中国人的历史答卷。

也许,大自然过于偏爱,赋予了这里蓝天碧海、绿树奇石的自然风光和带有浓郁海洋文化的人文景观。许多年都这样,几乎所有知道或向往厦门的人,都是因由“海上花园”这份美丽。

当全国人大授予厦门市地方立法权后,这里颁布的第一部专业地方法规就是《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

在这点上,厦门最高决策层达成明智而坚定的共识:任何时候都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短期效益。

厦门市为什么把环境保护看得这样重?厦门人民认为,经济特区不光是经济繁荣的特区,而且应该是城市文明的特区。

“城市文明”意味着高素质的市民、高素质的企业、高质量的环境。

历史的传接,并不是以时间作简单的框定,而是社会、经济、文化、传统等诸多形态的完善、延续和发展,是人类对历史赋予伟大的再创造。

20世纪80年代以前,厦门作为海防前线,相当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发展,但工业化的迟缓却客观上给自然环境以较好的保护,避开了环境资源的过早流失。

厦门经济特区的建立,给海峡西岸这片热土创造了历史的机会,也注入了旺盛的活力。然而,特区经济超常规发展和城市扩建面积的几何递增,使缺乏足够准备的环境保护因过度的负荷而面临空前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工业化以来,在相当长时间内推行的那种传统的发展战略,把发展与环境对立起来,把自然单纯看成无限开发利用的对象,从而在发展的背后留下环境和生态危机的悲剧性断层。

对一个经济基础还相对薄弱且资源又极为匮乏的城市,他们选择的发展战略,便是对工业化传统的挑战,建立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平衡。

道理很简单,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投资条件和发展依托的硬指标,而科学健康的发展会使得环境不断趋于优化,并直接影响更高层次的发展。

特区经济的突出特征就是外向型,今天,厦门三资企业产值已占全市工业产值的89%,这种大比例显示的是项目引进和利用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可贵的是,对这样的生命线,厦门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热情,更多的还是理智,在项目审批中始终把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到第一位。

如果说他们所做的一切还是对工业化传统的挑战,那么其后对厦门的城市定位,则把环境保护与建设推向一个更高也更深的层面,并跨时空地将生存和发展空间从今天延伸到无限的明天。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海湾风景城市”的定位中,“现代化”和“风景城市”就有十分丰富的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内涵。现代文明所表现的就是对人类、环境和发展之间关系认识的历史嬗变和革命性突破;海湾型风景城市的建设既是对环境优势的完善和发展,也是在给后人积累一份美的遗产。

一般来说,由于传统、意识、资金、利益等多重因素,环境保护极易流于一种没有行动的宣言或没有内容的形式。厦门人大不一样,他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一点也不含糊,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自然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发展是世纪之交中国的主题,而可持续发展又是对这一主题的深刻注释。

厦门家底不厚,但对环保的投入却显出一片慷慨,“八五”期间这一投入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85%,远超过全国0.7%的平均水平。“九五”期间GDP占2.33%,“十五”期间将提高到3%以上。

这里,成功地完成了历史的传接或历史的跳跃,而对环保这一现代主题的高扬和实践,无疑会积淀为一种文化,一种新的传统。

因为,绿色是永远的颜色!

◎第二章 发展的主题不是牺牲

厦门市领导在特区建设伊始,就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与经济不仅可以彼此协调,而且能够相得益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任何时候都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短期效益。对外开放初期,厦门市政府就定下了一条“铁规”:在招商引资中严禁重污染项目。为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曾忍痛割爱否决了一个又一个不符合“环保”的外商项目,而且在招商引资中严禁重污染项目进入厦门。

1980年10月,当推土机的轰鸣拉开了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厦门人便把环境保护提到了议事日程。

曾任市委书记、市长,现任厦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洪永世在环保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有环境忧患意识,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用跨世纪的战略眼光看待环保工作。”

在后来的全国性的招商引资热潮中,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各种已变了形的地方性“优惠政策”,厦门市始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在项目审批中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

1996年10月,在厦门市第三次环境保护会议后,市委就把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列为《厦门市“九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并成为市政府本年度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在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方面作用的同时,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每年年初,市政府组织全市七个区和政府各有关部门领导,签订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和下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计划。同时组织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各单位执行市长环保责任书和完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计划的情况进行检查。

厦门给城市的发展划分出了功能区域,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和环保要求,把产业导向、工业布局分成了三个层次。岛内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精、小、轻、新和高科技产业;环境容量大、扩散条件好的集美区、杏林区安排轻纺、化工等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空间辽阔的海沧则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建材等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原料工业、能源工业和港口运输业。最近,又提出将沿海湾规划建设成东南沿海的重要中心城市和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

现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郑立中认为:加快海湾型城市的建设是现在和今后厦门市的发展目标,其发展方向是以厦门岛为中心,以海湾为背景,形成“一环数片,众星拱月”的城市格局和“海在城中、城在海上”的城市景观。

于是,15家工厂告别了依存数十年的岛屿,还给了鼓浪屿天然的绿水金滩。数十万居民告别了与“四害”犬牙交错的痛苦生活,回归舒适安逸的生存环境。

创汇1900万美元的海沧采石场被关闭了。

而高新技术的现代陶瓷企业,却使盛产高岭土的同安不再像传统工业那样让大地生出一根根蛮不讲理的烟囱。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又为厦门保持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厦门特区建设发展的历程,也是厦门寻找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进程。

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产业结构,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的快速增长,厦门在跃居为全国综合实力第10强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留下了发展空间。

厦门用新世纪战略的眼光,投入了2.2亿元人民币,规划建设大型的垃圾焚烧场,实行登门收集、密闭运输、无害化处理,以解决垃圾围城的困扰。

厦门用新世纪战略的眼光,炸掉了两座数千万元的高层建筑,拆毁了6000多家沿街店面,为城市披上了绿色的新装。

厦门用新世纪战略的眼光,接过中国第一块“国家实施ISO14000标准试点城市”的牌匾,全面推广ISO14000认证,加速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环境标志绿色产品的检验和认证,推行清洁生产,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从而使环境保护管理提升到一个新台阶,当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从中国国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中心手里接过标着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001号证书的时候,标志着这个跨国企业在这座城市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厦门市成为中国第一个全面推广ISO14000城市的时候,鼓浪屿也成为国内第一个实施ISO14000标准的行政区,厦门市的环境保护工作逐步朝国际先进水平靠拢。经过几年的努力,厦门先后投入345亿元建成交通、能源、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煤气、集中供热、垃圾无害化处理、园林绿化等一大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污水处理率由1992年的26.13%提高到2002年的57.63%,城市气化率由1992年的72.7%提高到2002年的97.71%,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3.7%,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5.45%,工业废水处理率达96.83%,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92.67%,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67.3%,城区绿化覆盖率38.31%,环境建设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考核指标》的要求。

数字是很有说服力的,这时,你会明白厦门为什么值得骄傲。

◎第三章 生命之水常清

1996年,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视察厦门,当他兴致勃勃地巡看环筼筜湖建设发展起来的新城区后,笑道:我特别满意的是城市中心有一个湖,这在中国的其他城市是很少见的,厦门已经具有国际城市的格局了。

在人文价值上,水是极富灵性的。厦门城外依海,城内藏湖,使这座城市充满了飘逸浪漫的灵气和独具一格的个性。所以,朱镕基同志才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

从城建的角度看,筼筜湖美化了城市空间,是亮丽悦目的风景;从环境的角度看,筼筜湖可调节城市的空气和温度,给绵长的夏季带来新鲜的清凉;而从生态哲学的意义看,筼筜湖的沧桑经历却诠释了人与自然、城市与环境这样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当代主题。

历史上筼筜湖是与厦门西海域相连的自然港湾,叫作筼筜港。这片面积约10.12平方公里的水域,像大海一样也有潮涨汐落,也有渔舟荡桨,也有丰富的鱼虾海产。这里曾给渔民以避风休整之便,又以捕捞垂钓之利。

清晨,白鹭、鸥鸟与朝霞齐飞,给清凉的宁静平添一抹温馨;入夜,水拍渔舟,渔火点点,仿佛天上星河泻地,绰绰倒影又宛若摇曳满湖碎金,如此朴素地编织出欲仙欲梦的人间胜境。很长的岁月里,“筼筜渔火”都以其自然美和古典美,被誉为厦门“八景”之一。

“渔火”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消失的。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狂热中,围海造田所筑起的长堤,把港湾与大海无情地隔开。筼筜港水域因“鲸吞”或“蚕食”只剩下2.2平方公里,其中还包括1平方公里的滩涂。

厦门古称“嘉禾”,意为优良的稻谷。然而这一次,所造之田终究未生出嘉禾。米粮之梦破碎了,留给失望的人们是片满目疮痍的死湖。藏污纳垢,自此成了这片水域功能的悲哀堕落,每天要纳容200余家企业和近25万人排放的18万吨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因水体交换自净能力丧失殆尽,致使水质高度恶化,发黑变臭。随着“渔火”的消失,很快,鱼虾也绝迹,白鹭也逃离,只剩下湖畔疯长的野草和疯生的蚊蝇,只剩下连窗棂和门锁都能锈蚀的恶臭之气。

厦门人民从50年代至70年代,一直把海堤当作这30多年历史进程中一座不朽的丰碑。然而,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当年为这片好山好水好地方增添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宏伟景象,而最终却伤害了这片好山好水好地方;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当年为了厦门的生存才那样的移山填海,而最终却不利厦门的生存。

这是一个异常深刻的痛苦!

此刻,那一个异常深刻的痛苦在许多清醒者的内心不可抑制地升腾。

是的,这是一种事实,无可辩驳的事实,厦门海堤筑成之后,切断了海水环流,破坏了水动力动态平衡。加上筑堤时挖泥抛沙,致使宝珠屿东侧航道宽度缩小一半,水深变浅,宝珠屿附近航道淤浅达3米。后来,又兴建杏林海堤、马銮湾海堤等,加上围海造地,使得厦门的生命线西海域面积少了一半,纳潮量锐减,潮流流速减弱,直接影响海底冲淤能力,导致西海域浅滩淤积和局部航道的严重游离和缩窄、弯曲。因而,有人断言,若再在西海域围地,厦门港的生存将受到最严重的威胁。

至于70年代盲目在筼筜港口围海造地,已经完全是“左”祸系列危害中的一个表现。厦门“八景”之一的“筼筜渔火”从此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消逝,更为严重的是失去了一个天然海湾和避风良港的同时,一个藏污纳垢的人工湖出现了,给鹭岛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

“筼筜渔火”的熄灭,不仅是厦门人文景观的残缺,它所引发的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却让厦门人得到一次痛苦而深刻的体验。我们无权去指责大自然的变脸,在人为导演的不幸中,受到最大伤害的恰恰是它。

历史的失误让人难堪,也令人反思。当人们苦涩而尖刻地戏谑筼筜湖是“厦门厅堂一只不雅的马桶”时,也许就是他们生态意识的新的觉醒,也许就是他们环保意识走向成熟的起步,也许就是他们要用爱去翻开人与自然和谐的一页。这一点,对厦门人来说,没有一次变迁像筼筜湖那样刻骨铭心。

筼筜湖成了厦门人心中的积郁,“还城市一片明净的水域”也成了市领导的中心议题。1989年7月,厦门市人大通过《关于确保筼筜湖综合整治规划实施的决议》,市政府提出:宁可少上几个工业项目,也要保证治湖资金。每年除从地方财政拿出1000万元,又从湖区土地批租中增拨1000万元,到1996年用于筼筜湖治理的专项资金投入已达2.3亿元。

治理的时间表被定为三年,在一千个日夜里,拉开的是由污染控制、污水截流、污水处理、清挖湖泥、搞活水体、防洪蓄洪、园林绿化和护岸维护组成的立体式综治战役。

首先对排入筼筜湖污水占65%的25家主要污染源实行限期整治,责令3家造纸厂停止制浆生产;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印染、造纸、电镀等废水实行“谁污染谁治理”,做到达标排放,使之新增处理能力800万吨,占湖区工业污水总量的42%。

继建成福建省第一座日处理能力一级13.4万吨、二级3.7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后,1996年,日一级处理深海排放15万吨的筼筜污水处理设施又投入运转,将工业污水截流入厂集中处理和排放;清挖湖底滩地的淤泥污土230万立方米,扩大水面50公顷,增加库容近200万立方米。

同时借助海的优势及其活动规律,利用潮汐水位落差,引海入湖,每次有近80万立方米的新鲜海水稀释湖水,并流卷大量污物,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搞活和净化了水体。

厦门的努力,引起了联合国的注意。

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定的东亚海域污染预防和管理项目,其执行机构是国际海事组织,其宗旨为:支持东亚海域国家政府在自我支持的基础上预防、控制和管理海洋污染,以建立科学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机制和合适的财政机制。该项目资金来源除了全球环境基金提供的800万美元资助外,还接受其他国际组织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资助和合作,并通过参加项目的东亚各国政府的财政配合,以五年期限达标。项目以示范区的建立、人才培训、信息交流、技术合作等提高东亚各国预防、控制和管理海洋的能力,同时帮助建立海洋法规,使其与国际公约接轨,共同完成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的战略任务。

1993年11月,东亚海域海洋污染预防和管理项目政府间协调会议在厦门举行。

由于厦门面对的是港口污染,加之经济迅速发展,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污染,港口出现石油和疏浚物的问题,为亟待解决的重点。厦门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接部,其生态地理特征与东亚大多数地方相似,其海洋科学技术力量雄厚,作为项目示范区极为合适。

因此,这次会议确定:中国厦门市、菲律宾八打雁省、马六甲海峡作为项目示范区。

成为东亚海域海洋污染预防管理项目示范区的厦门,开始在国际环保舞台上引人瞩目。

筼筜湖的治理是人与自然一次有哲学意义的对话。面对大自然淋漓酣畅的报复,厦门人仍表现出对它的爱恋和热情,尽管他们付出很大的代价,却换回了“大自然也需要尊重”的真理。

于是,才有了以后再造“筼筜渔火”的故事。

1997年10月,当世界F4级摩托艇运动高手云集厦门,参加在筼筜湖举行的国际性大赛、湖面上呼啸飞驰的赛艇为荣誉而奋力角逐时,筼筜湖已赢得了荣誉,赢得了一枚沉甸甸的闪耀着尊严与光荣的金牌。

为了这份光荣,厦门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为了给城市创造优美的生态空间,厦门人投入了无尽的热情与辛劳。如此崇高的慷慨和奉献,便是厦门铸塑光荣的基石。

厦门是这样的一个城市,其有史以来的开发,就与大海难割难分。它曾呼唤过大海,那是因为生命的渴望;它又被大海呼唤,撞响的仍是生存的回音。

生存是原始又现代的命题,带着它,我们走向大海,走向那个蓝色的世纪……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海洋列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于是,越来越多的预言家推断:21世纪将是一个崭新的“海洋开发世纪”。

生命起源于大海,又倚重于大海。在中国,沿海地区以占全国13%的土地面积,便养活了全国40%的人口,创造了60%的国民生产总值,而所有的经济特区又都在这条蓝色开发带上傍海而建。

厦门因海而漂亮,因海而富有,因海而超越。然而,这里海域有限,才不过300平方公里。被称为“厦门生命线”的西海域也仅71平方公里,于是,厦门又因海而懂得珍惜,更知道怎样去珍惜。

厦门西海域所以有“生命线”之说,那是因为其位处城区以及东渡、湖里、集美、杏林、海沧等港口、开发区和工业区的环抱之中,承担着城市生活、经济和环境多重的综合负荷,深刻影响着经济特区的发展进程。

进入80年代,西海域仍然被一片一片蚕食。

进入90年代,西海域还未能完全摆脱噩梦。

1985年至1986年间,西海域部分地区先后出现三次“赤潮”,海水由蓝变红,其成因是由于氮、磷等有机污染,使得硅藻、裸甲藻等红色藻类的爆发。它们疯狂吞吸水中氧气后,也会将鱼类、贝类和其他海洋动植物窒息,而带来循环性的生态污染。

“赤潮”的红色警告,在严峻中也传导出这样的信息:大海其实也很脆弱。

对西海域的保护是从控制和治理水污染源开始的,厦门先后建成污水处理系统,不让“祸水”再排入外海,在杏林6万吨应急氧化塘和日处理3万吨的污水二级处理厂,建成海沧日处理5万吨的二级污水处理厂,集美建成了日处理5万吨的二级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26万吨/日,占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工业污水除对排放总量实行控制,同时要求企业提高自身污水净化能力;使重点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升至81.6%,工业污水处理率也由建特区前的零提高到67.8%。

厦门的东海岸是厦门构成港口风景城市最重要的资源,那蜿蜒曲折的海岸线,那金黄灿亮的沙滩,那澄清碧透的海水,那神奇怪异的山石,那葱茏茂郁的林木,无疑是大自然赐予鹭岛最宝贵的恩典。

然而,人祸大于天灾。

长期以来,西海域航道畅通,海面洁净,生态环境良好,滩涂上石蛎、蛏等贝类自然生长,海洋生物种类繁多,目前仍是中华白海豚、文昌鱼、红树林、白鹭等珍稀动物和物种的栖息和繁殖地。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这个海域的水产养殖呈现无序、快速发展态势。据调查,西海域内有浅海网箱养殖55154箱,浅海吊养4595亩,滩涂围网养殖23145亩。水产养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沿海村镇居民经济收入,解决部分劳动力出路,满足城市居民对水产品的需求,但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和规范,过量的投饵养殖导致海域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这个面积达71平方公里的海域,被那大规模、高密度、杂乱无章的海面和滩涂养殖不断地折磨得不堪重负,从1986年开始出现第一次赤潮以来,几乎年年发生过规模不等的赤潮,仅2001年,西海域就出现过4次赤潮!由于部分区域的水质遭受严重的污染,个别地方的海产品还背着“餐桌污染”之嫌。“以港立市”的厦门发展目标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挑战还来自九龙江对厦门的“贡献”。

人们记得,一曲曾经在特殊的年代唱红大江南北的“样板戏”——《龙江颂》,如今却小曲好唱口难开。

1963年6月的漳州平原上,一场百年罕见的大旱发生了,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抗旱奇迹在这里出现了,九龙江畔的榜山人,为了漳州平原上10万亩稻田,让出自己的1300亩,在九龙江支流西溪,拦腰修建了一条两公里长的大坝,逼江水流入30公里长的九十九弯大渠,保住了下游的稻田,体现了九龙江儿女大公无私的英勇气概。《龙江颂》精神由此体现。

今天,当我们来到九龙江畔时,往日的景象面目全非。九龙江怎么啦?记者沿流域西上,开始了长泰、漳州、华安、漳平到龙岩的实地考察,沿江13个县市,行程274公里。考察后,记者在由厦门、龙岩、漳州三个城市的环保部门的综合汇报会上了解到:九龙江干支流总长1923公里,干流主要由北溪和西溪组成,年平均径流量121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47平方公里,流域人口800万,全流域GDP为1500亿元。九龙江流域是城乡居民主要饮用水源,但流域要接纳龙岩、漳州每年排放各种污水2亿吨以上,流域中36.4%的断面超过地面水三类水质标准,其中五类水质占9.1%,流域中漳州第一水厂取水口细菌总量最高检出值超标419倍,厦门市北溪水厂取水口大肠菌杆菌群超标程度逐年加剧。流域的水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闽西南800多万人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源受到威胁,同时还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雪上加霜的是九龙江流域水土流失逐年加剧,流域年均入海泥沙量与共和国成立初相比增长7倍,水土流失日益严重,1990年到1999年人均耕地减少9.5%。泥沙淤积使下游河床近10年抬高约2米,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近20年来,泥沙淤积使河口泥沙沉积线向厦门西海域推进5公里左右,如此发展,不到50年厦门港和漳州港的港口优势将不复存在。

在劫难逃的九龙江,由于流域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上游的龙岩发展化工、煤炭、造纸等污染严重的工业,导致对下游的轻工业和畜牧养殖业的污染,加上人为的生态破坏,加剧了九龙江流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从点源到面源的污染严重影响沿岸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龙江颂》再也唱不出口了!

值得欣慰的是,九龙江环境的问题,已经摆上了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省人大、省政协以及流域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一场空前的跨地区跨流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如火如荼在这里展开,人们有理由相信,一曲新的、唱传大江南北的《龙江颂》,将继续在八闽大地、在大江南北、在长城内外高歌……

针对厦门岛西部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每况愈下,海域海运航道被侵占以及如何对整治西海域、清除水产养殖、解决海湾生态平衡等问题,近年来,厦门市政协委员不断呼吁,持续推动,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引起中共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初,市委、市政府果断做出综合整治西海域的决定,成立了西海域水产养殖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厦门市西海域禁止水产养殖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发布《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西海域禁止水产养殖综合整治的通告》,组织了海域所辖的杏林、集美、湖里三个行政区和海沧投资区领导与市政府签订责任状,同时,投入资金达2亿多元,拆除了网箱养殖和滩涂围网养殖。在整个整顿过程中,厦门市政府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对西海域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措施、目标及发展前景方面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报道,新闻媒体组织了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等30多人发表谈话,专题报道文章60多篇,印发35000多份资料宣传教育,另一方面,组织海上联合执法,发挥多兵团联合作战的作用,建立由63人组成的水产养殖综合整治联合执法队伍,采取划片包干、分工负责措施,使整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广大海上从业人员,从大局出发,自觉配合政府行动,使这块海域不再杂乱无章,整治工作初见成效。西海域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为厦门早日实现建设海湾型生态城市的目标迈出了有力的一步。

为了进一步解决海和湖的污染问题,开始规定厦门岛内不准养猪;对部分生活污水,则进行引水上山浇地,良性循环的利用,大大减少对西海域的污染。

筼筜湖和西海域,水不再污浊,风不再腥臭,它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的面对世界。

一个沁凉清澄的早晨,有群白鹭扇动柔美的羽翅轻轻划破这里的宁静,在湖面和海面映出风情万种的倩影。白鹭飞回来了,带着昔日的传说和明天的企盼,与粼粼碧波、萋萋芳草,与灿烂的云霓和每扇敞亮的窗户,组合成都市崭新的瑰丽的风景。

同类推荐
  • 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

    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

    穆孟杰,一位盲人农民,以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勤勤恳恳的努力,历经百般苦难,终于在两三年之后,成功地建起了自己的学校。他一步一步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盲人办学,帮盲人自立。他最见不得盲人被人遗弃和蔑视,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他要以一己之力,竭尽所能地去帮助盲人,把他们从不被公正对待乃至被虐待、被轻视、被侮辱的境遇中解救出来。
  • 中华歇后语(第一卷)

    中华歇后语(第一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那幸福的闪电(海子经典抒情短诗精选)

    那幸福的闪电(海子经典抒情短诗精选)

    《那幸福的闪电》由海子父亲和弟弟独家授权,首次收录全集之外的五首轶诗,囊括海子最好的经典抒情短诗100余首,读最好的诗,零距离接触海子的诗意生活。
  • 树·远歌

    树·远歌

    诗集是诗人张树超的诗歌作品集,作品分四部分,以“黄河故道”、“旅途”、“不再走远的雨声”、“相信”四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131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清新,雅致,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体悟和情思。
  • 2007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2007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本书是《2007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书中所选文章均为我国2007年度最有代表性的美文。选录追求挑选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本书主要内容有:《22年前的24小时》、《漠风雕镂的“古城”》、《黄河边上的那条白狗》、《记一件有意义的好事儿》、《长山(外一篇)》、《南中国有个叫周庄的水乡》等作品。
热门推荐
  • 谜情深似海

    谜情深似海

    18岁那年,乔嫣经历了人生中最惨痛的夏天,红色成为她最厌恨却必须永远记住的颜色。7年后,她从国外回归,担任公安局的犯罪画像师。上班第一天起,她就与顶头上司、素有“冷面神探”之称的尉迟弘产生了微妙的交集。那是个光华耀眼而又神秘莫测的男人,神一般的存在。两人合力破解一桩桩扑朔迷离的案件,与穷凶极恶的歹徒周旋斗争,历经生死考验。他迷了她的心,她乱了他的意。当他们一步步相互靠近,深陷情感漩涡不能自拔时,各自不堪回首的往事也逐渐浮出水面。七年前的谜案,他们究竟分别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就像生命一样

    爱就像生命一样

    郑星儿,浩南集团千金。爸爸妈妈和好后,她失踪了,找不到她。十二年后,薛氏集团公司工作,陈雨梦。在一次机会,被人识破身份,她是阡苏大学校长的孙女。她会发生什么事呢?郑星儿去哪里呢?
  • 作义要诀

    作义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爷,陪我玩一下!

    王爷,陪我玩一下!

    “王爷相公,您要洞房吗?”“王爷相公,您要沐浴吗?”“王爷相公,您要宽衣吗?”新婚之夜,王爷冷然入座,兴致缺缺;王妃一脸花痴相,围着一张冷脸的王爷问这问那,全然不顾下人们鄙夷的目光。“王妃真是好教养!”终于忍无可忍,他凉薄的嘴唇微抿,淡淡地讽刺,“宰相之女,竟然如此不害臊!”然后拂袖而去,没有注意到她脸上那抹得逞的微笑——王爷,慢走不送!第二天,王府中就盛传“王爷不举”……王妃故作一脸失宠的委屈,躲在房中闭门谢客。直到某个“不举之神”恼羞成怒地出现在她的面前,黑着一张脸冷然开口:“本王让你看看,本王到底行不行!”=============================传闻三王爷风流成性,姬妾成群,且各个貌美如花。只是,每逢月圆之夜,就会有一个姬妾失踪,生死未卜。于是,市井开始流传三王府闹鬼!三王爷虎背熊腰,人头蛇身,月圆之夜就会吞食姬妾……皇上一怒之下,将宰相之女赐予三王爷,借以平息流言。于是,市井又开始猜测这个三王妃什么时候失踪,到底能活多久?没想到……
  • TFBOYS之我一直爱你

    TFBOYS之我一直爱你

    他和她,三世纠缠;他和她,时远时近;他和她的故事在前世今生。第一世,他们是兄妹,相爱相杀,结局正在改变,即将变成怎样却不得而知。第二世,他们是青梅竹马,不敢承认自己对对方的感情,悲惨结局。第三世,她们勇敢追爱,中途却遭阻……
  • 盛世驭兽妃

    盛世驭兽妃

    君无道,三代亡,凤星临世飞琼响。一心只想平平凡凡度日,好好珍惜这意外的来得第二次生命。一句箴言却将她推至风口浪尖。
  • 妃子笑之薄命红颜

    妃子笑之薄命红颜

    她-----名唤白梅儿,俗语便有梅子酸心树;桃花短命枝之句,也许冥冥中注定一生坎坷·她虽拥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之资:曾经怀揣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之梦,却因一场奇遇卷入宫闱内斗,不得不在步步惊心,暗藏杀机的深宫之中步步为营,陷阱环环相扣·这场宫闱之乱·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谁又是这场女人战争的牺牲品·····························
  • 超级手机系统

    超级手机系统

    从天而降得大奖,将冯宇昊砸倒在地,只来得及说了一句:什么情况?便晕倒过去。从此以后彪悍的人生无须解释。美女左右绕,制服诱惑,熟女诱惑·······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推荐,收藏。
  • TFBOYS薰衣草之恋

    TFBOYS薰衣草之恋

    简介都是浮云,所以就不简介了,直接看正文
  • 那时汉朝(伍)

    那时汉朝(伍)

    第五部从汉宣帝打压黄霸写起,到西汉长命王太后驾崩止。汉朝在经历了昭宣之治的辉煌后,从汉元帝刘奭起,开始走向没落。汉元帝天性软弱,无法控制汉朝高官政治上的拉帮结派与尔虞我诈,终于敲响了西汉王朝走向崩溃的丧钟。汉成帝刘骜,好酒纵欲,被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挟持捆绑;更可怕的是,他放任外戚不断壮大势力,等于将皇权推到了危险的悬崖……